[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

《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能力目标:1、经历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减法法则。

2、培养学生探究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1、使学生了解加与减两种运算的对立统一的关系,了解数学中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2、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探索,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及口头表达的能力。3、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培养探究分析数学知识方法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难点:理解有理数减法的意义,正确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问题,引入课题

1、师:今天天气怎么样呢?要想知道明天的天气情况,怎么办? 生:需要看天气预报。.

2、出示:一则某天的全国主要城市的天气情况。

观察思考:天津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这天天津的温差为多少?你是怎么算的?

学生列出算式后提出问题引入新课:9-(-2) 等于多少呢?这就是我们

这节课重点研究的内容

3、板书课题:有理数的减法.

二、复习铺垫:

1、减法的意义,在什么情况下运用减法运算呢?

2、师小结:现在有了负有理数后,减法的意义同样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由减法的意义可知减法与加法是互为逆运算.

三、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

1、提问:现在要计算9-(-2)=?应如何算呢?大家想想办法.

同伴讨论、交流方法:

A. 要算9-(-2)=?可先考虑一下:_____+(-2)=9.利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可知:11+(-2)=9,所以9-(-2)=11.

师:很好. 这位同学从加法和减法是互为逆运算的角度来

考虑的,并且他计算正确. 想一想,还有其他方法吗?

B. 还可以利用温度计. 因为温度是由温度计测出的. 所以

可以在温度计上找到9 ℃与-2℃所表示的点,然后看这两个

点之间有多少小格,数数一共有11个小格,因而9-(-2)=11.

师:这位同学想得办法也很好. 他利用了温度计从零上9℃数到零下2℃. 这中间相隔11个小格.(出示温度计及小黑板以帮助其他学生理解)

上面9个小格加下面2个小格等于11个小格,即:9+2=11

2、9-(-2)=11,而9+2=11.大家观察这两个算式及结果,你发现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师]可以这么说. 因为这只是从这个特例中得到的,它是否满足所有的有理数的减法呢?还有待大家探索. 下面我们做一练习(出示投影片)

学生计算比较:[生]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师小结:对. 这就是有理数减法的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这时,减法运算就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了。

3、用字母表示:a -b =a +(-b)

4、利用有理数减法法则,把减法都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 在进行有理数减法时要注意:

(1)首先应弄清减数的符号(是“+”号,还是“-”号)

(2)将有理数减法转化为加法时,要同时改变两个符号,一个是运算符号由“-”变为“+”;另一个是减数的性质符号。

5、下面我们通过口答题来熟悉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学生口答,熟悉法则。

6、下面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有理数减法法则.(出示投影片)

学生计算中,巩固法则。

7、下面我们通过例题进一步熟悉有理数减法的法则的应用.(出示投影片) 解决问题中,运用法则分析:本题求的是“两处高度相差多少米”,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呢?

师:下面我们回头看一下引例(出示投影片) 刚才我们计算的是天津这天的温差. 现在你能计算出其他城市的温差吗?

全班学生分为五个组进行游戏,每组的基本分为100分,答对一题加50分,答错一题扣50分。游戏结束时,各组的分数如下:

(1)第1名超出第2名多少分?

(2)第1名超出第5名多少分?

(教师引导学生认真阅读题目,使学生确定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然后作答)

8、开动脑筋 拓展思维。

(1). 如果|a|=3,|b|=1,求a -b 的值。

(2). 已知|a-3|+|b+1|=0,求a -b 的值。

四、课时小结

本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在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时,首先要先把减法转化为加法. 转化时要注意符号的变化. 其次要利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运算. 最后得出结果。

板书设计:

有理数的减法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能力目标:1、经历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减法法则。

2、培养学生探究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1、使学生了解加与减两种运算的对立统一的关系,了解数学中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2、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探索,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及口头表达的能力。3、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培养探究分析数学知识方法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难点:理解有理数减法的意义,正确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问题,引入课题

1、师:今天天气怎么样呢?要想知道明天的天气情况,怎么办? 生:需要看天气预报。.

2、出示:一则某天的全国主要城市的天气情况。

观察思考:天津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这天天津的温差为多少?你是怎么算的?

学生列出算式后提出问题引入新课:9-(-2) 等于多少呢?这就是我们

这节课重点研究的内容

3、板书课题:有理数的减法.

二、复习铺垫:

1、减法的意义,在什么情况下运用减法运算呢?

2、师小结:现在有了负有理数后,减法的意义同样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由减法的意义可知减法与加法是互为逆运算.

三、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

1、提问:现在要计算9-(-2)=?应如何算呢?大家想想办法.

同伴讨论、交流方法:

A. 要算9-(-2)=?可先考虑一下:_____+(-2)=9.利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可知:11+(-2)=9,所以9-(-2)=11.

师:很好. 这位同学从加法和减法是互为逆运算的角度来

考虑的,并且他计算正确. 想一想,还有其他方法吗?

B. 还可以利用温度计. 因为温度是由温度计测出的. 所以

可以在温度计上找到9 ℃与-2℃所表示的点,然后看这两个

点之间有多少小格,数数一共有11个小格,因而9-(-2)=11.

师:这位同学想得办法也很好. 他利用了温度计从零上9℃数到零下2℃. 这中间相隔11个小格.(出示温度计及小黑板以帮助其他学生理解)

上面9个小格加下面2个小格等于11个小格,即:9+2=11

2、9-(-2)=11,而9+2=11.大家观察这两个算式及结果,你发现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师]可以这么说. 因为这只是从这个特例中得到的,它是否满足所有的有理数的减法呢?还有待大家探索. 下面我们做一练习(出示投影片)

学生计算比较:[生]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师小结:对. 这就是有理数减法的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这时,减法运算就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了。

3、用字母表示:a -b =a +(-b)

4、利用有理数减法法则,把减法都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 在进行有理数减法时要注意:

(1)首先应弄清减数的符号(是“+”号,还是“-”号)

(2)将有理数减法转化为加法时,要同时改变两个符号,一个是运算符号由“-”变为“+”;另一个是减数的性质符号。

5、下面我们通过口答题来熟悉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学生口答,熟悉法则。

6、下面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有理数减法法则.(出示投影片)

学生计算中,巩固法则。

7、下面我们通过例题进一步熟悉有理数减法的法则的应用.(出示投影片) 解决问题中,运用法则分析:本题求的是“两处高度相差多少米”,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呢?

师:下面我们回头看一下引例(出示投影片) 刚才我们计算的是天津这天的温差. 现在你能计算出其他城市的温差吗?

全班学生分为五个组进行游戏,每组的基本分为100分,答对一题加50分,答错一题扣50分。游戏结束时,各组的分数如下:

(1)第1名超出第2名多少分?

(2)第1名超出第5名多少分?

(教师引导学生认真阅读题目,使学生确定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然后作答)

8、开动脑筋 拓展思维。

(1). 如果|a|=3,|b|=1,求a -b 的值。

(2). 已知|a-3|+|b+1|=0,求a -b 的值。

四、课时小结

本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在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时,首先要先把减法转化为加法. 转化时要注意符号的变化. 其次要利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运算. 最后得出结果。

板书设计:

有理数的减法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相关内容

  • 有理数减法的教学设计 - -
  • 1.3.2有理数的减法 一. 学生起点分析 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是一种基本的有理数运算,对今后正确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并对解决实际问题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对减法运算并不陌生,但在小学阶段多是一种技能性的强化训练,学生对此缺乏理性的认识,很多时候减法仅作为加法的逆运算而存在.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 ...

  •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一)教学设计
  •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6.有理数的加法混合运算(一) 一 学生起点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前面几节课中已经学习过有理数的加法.减法的法则,并利用其解决了一些问题,但前面的运算多为整数运算不含分数或小数的运算,且比较简单多为单纯的加法运算或减法运算,而少有加法减法的混合运算. 学生活动经验 ...

  • 有理数减法说课稿
  • 有理数减法说课稿 "有理数及其运算"是"数与代数"学习领域的重要内容.而本节课讨论的有理数的减法是其中基本的运算之一."数的运算"的学习一直是数学教学的重要而传统的内容,在<课程标准>中对有理数及其运算的要求作了相应的调整--不 ...

  • 有理数的减法教案
  • 1.3.2 有理数的减法(1) 第1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能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2)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让学生了解转化思想.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有理数 ...

  • 有理数加减乘除法练习题
  •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法知识要点 一.目标认知 学习目标: 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会使用运算律简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和运算技巧,认识减法与加法的内在联系,合理运算. 重点: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减法法则.乘法法则.除法法则.有理数的加法结合律.交换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分配 ...

  •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一.目标认知 学习目标: 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会使用运算律简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掌握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和运算技巧,认识减法与加法的内在联系,合理运算. 重点: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减法法则.乘法法则.除法法则.有理数的加法结合律.交换 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

  • 有理数加减法则专项训练(含答案)
  • 学生做题前请先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1:有理数加法口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理数减法法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为a-b=______. 问题2:请用字母表示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有理数加减法则专项训练 一.单选 ...

  • 有理数的加法减法及加减混合运算讲解
  • 有理数的加法减法讲解 1. 解读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是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的依据,是有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全面.正确理解"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的含义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实际上是运算的转化,它体现了数学中的一种重要思想 ...

  • 有理数的加减法(提高)知识讲解
  • 有理数的加减法(提高) 撰稿:孙景艳 审稿:赵炜 [学习目标] 1.掌握有理数加法的意义,法则及运算律,并会使用运算律简算: 2.掌握有理数减法的法则和运算技巧,认识减法与加法的内在联系,体会其中蕴含的转化的思想: 3.熟练地将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理解运算符号和性质符号的意义,运用加法运算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