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新犹古特拉维夫

  

  前不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名24处新的世界文化遗产,特拉维夫作为整个城市名列其中,这为本已新闻迭出的以色列增加了让世界品评的新话题。特拉维夫(TELAVIV)意为“春天的沙丘”,的的确确是坐落在沙丘上。它建于1909年,由特拉维夫和雅法两部分组成。其中,特拉维夫居民以犹太人为主,雅法居民以阿拉伯人为主。如今,这座城市已拓展成一组城市群,从北部的赫兹利亚到南部的芮赫沃特,周围还有拉马特干、沙维雍等卫星城。我曾客居特拉维夫,感觉这是个很立体的城市,有多张面孔,张张都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白色城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先后确定了754处世界文化遗产,它们都具有“杰出和普遍的价值”。除特拉维夫外,在以色列另有三处:耶路撒冷老城城墙、马萨达和阿柯古城。而特拉维夫雀屏中选,是因为它反映了“20世纪现象”。特拉维夫以包豪斯(也称国际型)建筑风格而闻名,是教科文组织授予其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上世纪20~30年代,包豪斯建筑风靡德国,领导这一运动风潮的正是犹太人。后来,他们中的许多人由于生存环境恶化而纷纷移居巴勒斯坦地区。于是仿佛一夜之间,特拉维夫遍地出现包豪斯建筑。据说,截至上世纪30年代中期,这里是世界上惟一全部采用包豪斯建筑的城市。

  与哥特式、洛可可等流派相比,包豪斯的建筑特点是简朴实用,不喜繁复装饰,讲求建筑功能和经济效益。特拉维夫的包豪斯建筑多为方正平顶,如火柴盒式样,构造轻巧,线条明晰。墙面多,窗户小,外表为白色或混凝土色,玻璃与砖石相间得当,正面往往有开阔的阳台。从空中俯瞰,在中东耀眼阳光的照射下,特拉维夫没有多余的色彩,而是一片亮白,所以被称为“白色城市”。

  漫步特拉维夫街头,包豪斯建筑比比皆是,可圈可点。迪森高夫街上的电影院,特拉维夫大学教学楼,以色列工党总部大楼……应该说,特拉维夫的建设是当年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杰作。

  

  文化新都

  

  踏入特拉维夫的第一天,就可感受到这里的文化氛围。开车走过的大街小巷,往往有拗口的名字,对于不熟悉的人来说,要记住还真不容易。街巷多以人名命名,其中不乏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有爱因斯坦(科学家)大道、阿格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街、耶胡达(语言学家)大街、列西尔(思想家)街,等等。

  当初,特拉维夫的建设者多是来自中东欧的犹太难民,带来了当地发达的文化。特拉维夫以高水平的古典音乐闻名于世,几乎每周市内都上演高水平的歌剧、古典音乐会、芭蕾舞和现代舞。“以色列爱乐乐团”享誉全球,“新以色列歌剧团”也名传一方。早在1936年以色列建国前,犹太定居者组建了巴勒斯坦爱乐乐团,这就是以色列爱乐乐团的前身,世界著名指挥家祖宾・梅塔从1969年执棒至今。目前,该乐团每年要演出150多场,也就是说平均每两天多演出一场。每年8月中旬,集音乐、歌剧、舞蹈、艺术展于一身的“雅法之夜”艺术节将持续四天,以街头作为天然背景,慕名而来的游客徜徉其间,不经意中成为艺术的一部分。

  特拉维夫尽管显示出骄人的文化特长,但也不是没有忧虑。市政官员意识到,欣赏交响乐、歌剧、芭蕾舞等古典艺术似乎正变成老年人的专利,青年观众和听众逐年减少,于是想到了实施公益文化活动。每年夏季结束,特拉维夫都有一个特别的仪式,以色列爱乐乐团在公园开阔的大草坪上举行露天烟火音乐会,祖宾・梅塔指挥,市长担任报幕,演奏的多为古典名曲。难得的是,这样高水准的音乐会是免费的,任何人都可前往欣赏。

  

  从不休息的都市

  

  特拉维夫立城之初是雅法老城的“后花园”,但它迅速发展成以色列的商业、金融、文化和娱乐中心,被称为以色列的“纽约”。这里有特拉维夫证券交易所、钻石交易中心、以色列各大期刊和出版社的总部以及文娱中心。平时,这里是以色列经济生活的中枢;周末,这里是享受的天堂。难怪在以色列人心目中,理想的生活应该是:居住在海法,祈祷在耶路撒冷,享受在特拉维夫。特拉维夫因此也被称为“从不休息的都市”。

  在以色列,周末娱乐和社交对各年龄段的人都是件认真的事。尽管犹太人逢安息日停止工作,但在特拉维夫看不到休息的迹象。事实上,当安息日的太阳在周五落下,各种娱乐随之激情登场。特拉维夫有多处著名的酒吧和俱乐部区,阿兰比路云集了20多家俱乐部和10多家酒吧、咖啡馆。为进入心仪的吧馆,以色列人经常会在营业前就等候在外。按当地法律,酒吧、咖啡馆能营业到午夜三四点,俱乐部能开至第二天清晨六七点。午夜从阿兰比路经过,会感觉到空气中有种风尘气息在弥漫,一切才刚刚开始。如果不在午夜两点后亲临现场,你无法想像到这里的繁华与热闹。

  

  雅法古城

  

  特拉维夫是以色列国的缩影,像多数以色列大城市一样,在这里也同时居住着犹太、阿拉伯两个民族。住在特拉维夫的那段时光,我喜欢到雅法海滨散步,地中海波光粼粼,棕榈树枝叶飒飒。雅法虽与特拉维夫连成一体,但风格却截然不同。雅法老城以古雅的石板屋、狭窄的石子路而闻名。夜晚最有意境,沉着静谧,一轮明月格外皎洁。

  据记载,雅法曾是古希腊的良港,当时叫“约帕”。根据《圣经》记载,雅法城得名于诺亚的儿子雅菲斯,在那次滔天洪水之后,他建立了雅法城。另外一种传说称,该城得名于希伯来文YOFI,即“美人”的意思。当时游走世界各地的犹太人每每回归,到圣地耶路撒冷朝觐,都必须从雅法进入以色列。对于颠沛流离的游子来说,雅法若隐若现的身姿,仿佛美人施媚般令人望眼欲穿。

  无论何种解释,雅法的确是世界上有据可查的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已有3500年历史。由于大量犹太人涌入,阿、犹两民族的冲突在以色列宣布建国时达到高潮。那是一段血与火交织的日子,许多雅法居民弃屋逃生。好在这些空屋弃而不废,市政府看中它们别致的韵味,为招徕游客,将其周围装点得十分光鲜,使之吞吐着历史的嬗变。

  雅法虽屡经战乱,但依然流光溢彩。一个好的城市当然还应该有好的餐馆,无论从食品、建筑,还是服务、氛围,雅法的餐厅都堪称一流。从风味迥异的美食中,可以直观地体会到,以色列是个移民的国度。建国后,流散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回归以色列,带来了世界各地的风味佳肴。

  雅法各具特色的餐馆中,有家印度餐厅颇令我喜爱。店主是从印度回归的犹太人,餐厅置于一穆斯林建筑内,起伏的穹顶,洞穿的拱门,再加上异国情调的印度音乐,缭绕在闪烁的烛光中,使人感到一种莫名的意境。雅法无言,在一波又一波的历史喧阗中静默。

  面对眼前起而复去的波涛,日复一日,这块土地累积起沉重的过去,让当代子孙吃力地背负。阿、犹两民族如何在同一块土地上生活,仍需做艰苦的探索。

  我在特拉维夫客居期间,一般只有大商场或公共场所雇佣保安。几经爆炸的袭击,现在多数公共场所,无论大小,都有了保安的身影。迄今,特拉维夫仍不时传来发生爆炸的消息。

  阿以矛盾与冲突是学者和政治家们经久不衰的研究课题。我想,特拉维夫的过去与现在、激情与人文,展现出的正是以色列从古至今风云的变幻,面露的是刀光剑影的争斗,内藏的是文化、宗教、历史的聚合。

  

  前不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名24处新的世界文化遗产,特拉维夫作为整个城市名列其中,这为本已新闻迭出的以色列增加了让世界品评的新话题。特拉维夫(TELAVIV)意为“春天的沙丘”,的的确确是坐落在沙丘上。它建于1909年,由特拉维夫和雅法两部分组成。其中,特拉维夫居民以犹太人为主,雅法居民以阿拉伯人为主。如今,这座城市已拓展成一组城市群,从北部的赫兹利亚到南部的芮赫沃特,周围还有拉马特干、沙维雍等卫星城。我曾客居特拉维夫,感觉这是个很立体的城市,有多张面孔,张张都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白色城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先后确定了754处世界文化遗产,它们都具有“杰出和普遍的价值”。除特拉维夫外,在以色列另有三处:耶路撒冷老城城墙、马萨达和阿柯古城。而特拉维夫雀屏中选,是因为它反映了“20世纪现象”。特拉维夫以包豪斯(也称国际型)建筑风格而闻名,是教科文组织授予其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上世纪20~30年代,包豪斯建筑风靡德国,领导这一运动风潮的正是犹太人。后来,他们中的许多人由于生存环境恶化而纷纷移居巴勒斯坦地区。于是仿佛一夜之间,特拉维夫遍地出现包豪斯建筑。据说,截至上世纪30年代中期,这里是世界上惟一全部采用包豪斯建筑的城市。

  与哥特式、洛可可等流派相比,包豪斯的建筑特点是简朴实用,不喜繁复装饰,讲求建筑功能和经济效益。特拉维夫的包豪斯建筑多为方正平顶,如火柴盒式样,构造轻巧,线条明晰。墙面多,窗户小,外表为白色或混凝土色,玻璃与砖石相间得当,正面往往有开阔的阳台。从空中俯瞰,在中东耀眼阳光的照射下,特拉维夫没有多余的色彩,而是一片亮白,所以被称为“白色城市”。

  漫步特拉维夫街头,包豪斯建筑比比皆是,可圈可点。迪森高夫街上的电影院,特拉维夫大学教学楼,以色列工党总部大楼……应该说,特拉维夫的建设是当年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杰作。

  

  文化新都

  

  踏入特拉维夫的第一天,就可感受到这里的文化氛围。开车走过的大街小巷,往往有拗口的名字,对于不熟悉的人来说,要记住还真不容易。街巷多以人名命名,其中不乏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有爱因斯坦(科学家)大道、阿格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街、耶胡达(语言学家)大街、列西尔(思想家)街,等等。

  当初,特拉维夫的建设者多是来自中东欧的犹太难民,带来了当地发达的文化。特拉维夫以高水平的古典音乐闻名于世,几乎每周市内都上演高水平的歌剧、古典音乐会、芭蕾舞和现代舞。“以色列爱乐乐团”享誉全球,“新以色列歌剧团”也名传一方。早在1936年以色列建国前,犹太定居者组建了巴勒斯坦爱乐乐团,这就是以色列爱乐乐团的前身,世界著名指挥家祖宾・梅塔从1969年执棒至今。目前,该乐团每年要演出150多场,也就是说平均每两天多演出一场。每年8月中旬,集音乐、歌剧、舞蹈、艺术展于一身的“雅法之夜”艺术节将持续四天,以街头作为天然背景,慕名而来的游客徜徉其间,不经意中成为艺术的一部分。

  特拉维夫尽管显示出骄人的文化特长,但也不是没有忧虑。市政官员意识到,欣赏交响乐、歌剧、芭蕾舞等古典艺术似乎正变成老年人的专利,青年观众和听众逐年减少,于是想到了实施公益文化活动。每年夏季结束,特拉维夫都有一个特别的仪式,以色列爱乐乐团在公园开阔的大草坪上举行露天烟火音乐会,祖宾・梅塔指挥,市长担任报幕,演奏的多为古典名曲。难得的是,这样高水准的音乐会是免费的,任何人都可前往欣赏。

  

  从不休息的都市

  

  特拉维夫立城之初是雅法老城的“后花园”,但它迅速发展成以色列的商业、金融、文化和娱乐中心,被称为以色列的“纽约”。这里有特拉维夫证券交易所、钻石交易中心、以色列各大期刊和出版社的总部以及文娱中心。平时,这里是以色列经济生活的中枢;周末,这里是享受的天堂。难怪在以色列人心目中,理想的生活应该是:居住在海法,祈祷在耶路撒冷,享受在特拉维夫。特拉维夫因此也被称为“从不休息的都市”。

  在以色列,周末娱乐和社交对各年龄段的人都是件认真的事。尽管犹太人逢安息日停止工作,但在特拉维夫看不到休息的迹象。事实上,当安息日的太阳在周五落下,各种娱乐随之激情登场。特拉维夫有多处著名的酒吧和俱乐部区,阿兰比路云集了20多家俱乐部和10多家酒吧、咖啡馆。为进入心仪的吧馆,以色列人经常会在营业前就等候在外。按当地法律,酒吧、咖啡馆能营业到午夜三四点,俱乐部能开至第二天清晨六七点。午夜从阿兰比路经过,会感觉到空气中有种风尘气息在弥漫,一切才刚刚开始。如果不在午夜两点后亲临现场,你无法想像到这里的繁华与热闹。

  

  雅法古城

  

  特拉维夫是以色列国的缩影,像多数以色列大城市一样,在这里也同时居住着犹太、阿拉伯两个民族。住在特拉维夫的那段时光,我喜欢到雅法海滨散步,地中海波光粼粼,棕榈树枝叶飒飒。雅法虽与特拉维夫连成一体,但风格却截然不同。雅法老城以古雅的石板屋、狭窄的石子路而闻名。夜晚最有意境,沉着静谧,一轮明月格外皎洁。

  据记载,雅法曾是古希腊的良港,当时叫“约帕”。根据《圣经》记载,雅法城得名于诺亚的儿子雅菲斯,在那次滔天洪水之后,他建立了雅法城。另外一种传说称,该城得名于希伯来文YOFI,即“美人”的意思。当时游走世界各地的犹太人每每回归,到圣地耶路撒冷朝觐,都必须从雅法进入以色列。对于颠沛流离的游子来说,雅法若隐若现的身姿,仿佛美人施媚般令人望眼欲穿。

  无论何种解释,雅法的确是世界上有据可查的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已有3500年历史。由于大量犹太人涌入,阿、犹两民族的冲突在以色列宣布建国时达到高潮。那是一段血与火交织的日子,许多雅法居民弃屋逃生。好在这些空屋弃而不废,市政府看中它们别致的韵味,为招徕游客,将其周围装点得十分光鲜,使之吞吐着历史的嬗变。

  雅法虽屡经战乱,但依然流光溢彩。一个好的城市当然还应该有好的餐馆,无论从食品、建筑,还是服务、氛围,雅法的餐厅都堪称一流。从风味迥异的美食中,可以直观地体会到,以色列是个移民的国度。建国后,流散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回归以色列,带来了世界各地的风味佳肴。

  雅法各具特色的餐馆中,有家印度餐厅颇令我喜爱。店主是从印度回归的犹太人,餐厅置于一穆斯林建筑内,起伏的穹顶,洞穿的拱门,再加上异国情调的印度音乐,缭绕在闪烁的烛光中,使人感到一种莫名的意境。雅法无言,在一波又一波的历史喧阗中静默。

  面对眼前起而复去的波涛,日复一日,这块土地累积起沉重的过去,让当代子孙吃力地背负。阿、犹两民族如何在同一块土地上生活,仍需做艰苦的探索。

  我在特拉维夫客居期间,一般只有大商场或公共场所雇佣保安。几经爆炸的袭击,现在多数公共场所,无论大小,都有了保安的身影。迄今,特拉维夫仍不时传来发生爆炸的消息。

  阿以矛盾与冲突是学者和政治家们经久不衰的研究课题。我想,特拉维夫的过去与现在、激情与人文,展现出的正是以色列从古至今风云的变幻,面露的是刀光剑影的争斗,内藏的是文化、宗教、历史的聚合。


相关内容

  • 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
  • 亲爱的A股训练营小伙伴们,晚上好.今日晚读我们将继续共读国内唯一芒格本人及巴菲特授权传记<巴菲特幕后智囊:查理·芒格传>,作者是珍妮特·洛尔. 让芒格冒冷汗的所罗门 和所罗门的相识是在1976,当时政府雇员保险公司(GEICO)陷入破产边缘,所罗门兄弟公司出手解救了GEICO,巴菲特和芒 ...

  • 2015内蒙古特岗教师招聘16
  • 2015内蒙古特岗教师招聘<教育学>章节判断题:学校咨询与辅导 1.现代的学校咨询与辅导起源于本世纪初美国的"指导运动".( ) 答案:√ 2.20世纪30年代代帕特森荷威廉森出版了<学生指导技术>,初步总结了对学生进行指导的理论和实践,表明在这一阶段学校 ...

  • 2015内蒙古特岗教师招考3
  • 2015内蒙古特岗教师招考<小学教育理论综合>论述题专家预测(三) 1.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答案要点] (1)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影响创造性的因素主要有环境.智力和个性. (2)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①创设有利于 ...

  • 2015内蒙古特岗教师招考4
  • 2015内蒙古特岗教师招考<小学教育理论综合>解答题专家预测(一) 1.简述建立学制的基本依据. [答案要点]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4)人口发展状况. (5)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2.教师应 ...

  • 峨眉地幔柱的动力学特征
  • 地 球 学 报 第17卷 第4期 1996年 11 月ACTA GEOSCIEN TIA SIN ICA Bulleti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G eological Sciences Vol. 17 No. 4 Nov. 1996 中国西南特提斯构造演化 ---幔柱 ...

  • 内蒙古特颇格日图地区大理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 第26卷

  • 联合国宪章规定:秘书长"暗箱选"
  • 联合国候任秘书长古特雷斯 上周四,联合国大会正式以"鼓掌表决"的方式,通过葡萄牙前总理.前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古特雷斯担任新一届联合国秘书长.作为全世界最重要国际组织的最高代表,联合国秘书长究竟是怎么选出来的,而表决时为何不通过全体会员国公开投票,而是"鼓掌" ...

  • 中英颜色词汇的对比与翻译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道德观 2 中国与日本茶文化的比较 3 网络英语的构词方式 4 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5 从美国梦看美国社会流动机制 6 探析<老人与海>的主题 7 Roger Chillingworth in The Sc ...

  • 上扬子克拉通盆地构造演化及其充填特征
  • 上扬子克拉通盆地构造演化及其充填特征 摘要:扬子区是中国三大克拉通盆地之一,本文重点探讨中上扬子克拉通盆地的构造演化,以揭示盆地的沉积过程和沉积充填物的特征.克拉通盆地,看似简单(长期较稳定.结构简单) ,实则复杂(成因机制复杂.演化历史长等) .按照"构造控盆"思路分析上扬子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