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基本特点

二、 浪漫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基本特点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上半叶为繁荣时期。

这一阶段,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急剧过渡,上升的资产阶级与没落的封建贵族进行了激烈的、反复的搏斗。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不仅彻底摧毁了法国封建制度的根基,而且震撼了几百年来由封建贵族盘踞的整个欧洲。1815年,俄、普、奥等国组成了“神圣同盟”,联合波旁王朝的残余势力,扑向革命的法国。拿破仑与封建列强之间爆发的战争,既维护资产阶级取得的成果,传播了资产阶级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精神,同时又演变为掠夺性的战争。由“神圣同盟”扶上复辟宝座的波旁王室,只维持了十五六年,在1830年7月26至28日的三天中,就被人民群众摧枯拉朽地推翻了。随着资本主义的上升发展,英法等国贫富两极分化的现象日益严重。19世纪40年代,各国无产阶级争取生存权利的斗争如火如荼;各民族争取自由独立的斗争日益高涨,终于发展成席卷欧洲的1848年革命运动。自此以后,欧洲其他各国先后向资本主义过渡。

19世纪欧美的浪漫主义文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首先,它是法国大革命催生的社会思潮的产物。法国大革命不仅产生了巨大的政治影响,而且带来了激烈的思想文化斗争。新兴的资产阶级思想和陈旧的封建意识在文化、思想领域产生猛烈碰撞,这种碰撞在作家头脑中敏感地表现出来,有各种各样的反映。其一,法国大革命标榜的“自由、平等、博爱”不胫而走,迅速传遍欧洲,深入到人们的意识之中。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推动了个性解放和情感抒发的要求。在法国,执政府时期出现了自由主义思潮,贡斯当(1767—1830)和斯塔尔夫人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这一思潮主张保证个人自由和独立性,要求国家保证个人的人身、信仰、言论、职业、经营、选举、集会等自由,它反映了资产阶级关系确立后“自由竞争不能忍受任何限制,不能忍受任何国家监督”的现实。对个人独立和极端自由的强调,成为浪漫主义文学的核心思想。浪漫派作家往往从个性受压抑,个人才能得不到发展,个人愿望和抱负得不到实现等角度,表现人物与社会的矛盾,表现人物在这种矛盾状态中的感情、行动和悲剧。浪漫主义文学描写的以个人的失望与忧郁为内容的“世纪病”,以个人与社会的徒劳对立为表现形式的“个人反抗”,都是由此而产生的。其二,《人权宣言》所宣布的自由竞争的法则,形成了一种社会心理:资产者、小资产者都企图通过巧取豪夺,有朝一日达到权力和财富的顶峰;在革命中破产落魄的贵族,也力图利用新的社会法则来改善自己的地位。人们对飞来好运的期望变得更加炽热,耽于好梦和幻想成为普遍的社会心理状态。其三,对贵族来说,大革命使他们失去了天堂,于是,悲观颓唐、消沉阴郁的情绪,人生虚幻、命运多舛的感慨以及对神秘彼岸的热烈向往,便纷然杂呈;对资产者、小资产者来说,启蒙思想家所描绘的理想社会的图景在资本主义现实面前破灭,不免使他们失望、苦闷和彷徨。这种社会现象和心理为浪漫主义的盛行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其四,法国大革命对一些作家直接产生了影响。在德国的图宾根,为了祝贺攻克巴士底狱,在大学里竖立了一尊自由神胸像,歌德、谢林和荷尔德林在城郊植下了自由树,《耶

拿文学报》刊载了有关大革命的政治著作,《柏林月刊》征集对人权的争论文章。

克洛普斯托克写出赞美第三等级的颂歌;弗·施莱格尔撰文指出大革命是当代三大事件之一。大革命对英国湖畔派诗人产生的影响也是众所周知的。一开始,华兹华斯认为大革命是“按照自然的一般进程产生的,只不过它的好处推迟到来”。柯勒律治曾经反对过敌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骚塞则自称是共和派。法国大革命对这些作家的浪漫主义倾向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有的批评家从政治态度去区分浪漫派作家,认为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前者批判封建贵族和封建制度,抨击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后者却缅怀封建制度,对新社会不满。但这种区分难以反映浪漫派作家在艺术上的共同特点和成就,况且有的作家前后思想有所发展,很难给以确定的标签。

其次,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为欧美浪漫主义文学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康德(1724—1804)的形而上学区分了本体和现象,认为自在之物是不可认识的,人是自然法则的制订者,人的精神具有天生的几种能力:对时空的直觉,对原因、现实、实体和整体的理解。他认为世界本身不像反映在人的头脑里那样。人在建造世界时也形成了认识,由此证明了世界的理想性质和神秘性质。浪漫主义的非理性在康德那里找到了合理的解释。在道德方面,康德认为只有自由人的选择才能决定一切,任何外在的或更高的法则都不能主宰人,人的尊严在于获得理性自由。康德的继承者费希特(1762—1814)认为现实只是人的一种创造,反对自在之物能限制人的悟性。他把人看作征服者,人能对自然起作用。他的主观唯心主义强调天才、灵感的主观能动性,把人的心灵提高到客观世界创造者的地位。谢林(1775—1854)认为世界中搬演着悲剧,整体中存在着不和谐,但这是生活的原则和希望的源泉。必须从自然出发,达到自我,因为一切都在不断变化之中。这种变化是自然和作为复杂性与发展源泉的生活之间的斗争产生的果实。如果人的器官对大自然的刺激无动于衷,那就死去了。知识、信仰和愿望的统一,构成人的最高目标。黑格尔(1770—1831)对主客体的辩证关系的分析,给康德和费希特逐渐建立的主观主义的个性以理论外衣。黑格尔认为世界的真理在于它的历史中,而这历史是不断变化的;精神就是历史,历史将理性和非理性、必然和偶然,感觉和非感觉混合在一起。他认为人是自在的和自为的,“在自在自为这个意义上,人才是绝对的,自由的,无限的”。总之,德国古典哲学为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观性提供了理论根据。至于法国和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则从另一个角度给浪漫主义输送了思想。圣西门(1760—1825)认为人类社会是不断进步的,他否定了现行的社会。傅立叶(1772—1837)揭露了资本主义的贫困现象、民主自由的虚伪、婚姻制度的腐朽、殖民掠夺的残酷。他们提出了未来社会的图景,圣西门预言这个未来社会具有强大的工业作为经济基础,能满足各方面的需要,全体社会成员都各尽所能,没有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分。傅立叶则提出建立“法朗吉”,在这个团体里,劳动分工完全根据个人爱好和能力,劳动成为人的需要和享受,社会前进的动力是劳动者之间创造性的竞赛。英国的欧文(1771—1858)把希望寄托在仁慈的统治者身上,他关心工人的工作和福利

条件,开设了托儿所、幼儿园和小学、夜校,以为靠知识的传播就可以消除社会矛盾。他是合作社运动的创始人,职工会最早的组织者之一。空想社会主义强调阶级调和、阶级互爱,以此解决社会矛盾。

第三,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经历了历史的发展过程。浪漫主义作为创作方法,同现实主义一样,古已有之。浪漫主义手法着重表现作者的主观情感和想象,抒写作者的理想,往往不同于现实的本来面目。亚里斯多德总结出“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和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就是对古代文学中浪漫手法的概括。无论荷马的史诗《伊利昂纪》还是神话,无论古希腊的悲剧还是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都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至于中世纪的骑士传奇,则与浪漫主义有直接的渊源。浪漫主义来源于传奇一词。诚然,直到17世纪以前,浪漫主义一词还没有出现。蒲伯在18世纪初描绘温特索古堡时,以蛮荒和某种奇异的魅力去形容这个浪漫的城堡。哥尔斯密在1776年的《瓦克郡的牧人》中运用了“浪漫的”一词。18世纪下半叶,这个词开始在英、德、法流行开来,例如卢梭在《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中就形容“比耶纳的湖岸比日内瓦湖岸更荒凉,更浪漫”。18世纪末,歌德首先注意到“古典诗和浪漫诗的概念”,席勒也区分了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应该指出,18世纪的作家有不少作品已经具备了浪漫主义的因素,如英国的詹姆斯·汤姆逊(1700—1784)、威廉·柯林斯(1721—1759)、托马斯·格雷(1716—1771)等一批诗人的诗作。浪漫主义一词的发展反映了这种创作手法和文学形式逐渐形成和成熟起来的过程。换言之,19世纪欧美的浪漫主义文学是以往浪漫主义手法的集大成。18世纪英国的感伤主义文学和卢梭对感情抒发的崇尚,为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铺平了道路。

在18世纪末以前,浪漫主义只存在浪漫手法和部分相关概念,远远没有形成一个文学潮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最早发端于英国和德国。彭斯和布莱克是英国浪漫主义的前驱,他们的创作分别处于18世纪80和90年代,成为浪漫主义诗歌的先声。1798年,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发表的《抒情歌谣集》“摆脱了18世纪的陈规陋习”,预示了一种“新的诗歌语言,一种自然而然的表现方法”,找到了“心灵之路”。浪漫主义的理论策源地在德国。施莱格尔兄弟是德国早期浪漫主义的重要理论家,他们也是在1798年创办了《雅典娜神殿》,在这本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研究和宣言,以及蒂克、诺瓦利斯等诗人的作品。随后轮到法国,1813年斯塔尔夫人发表了《论德国》,介绍和论述了浪漫主义文学。夏多布里昂的《基督教真谛》(1802)提供了散文和小说方面的典范作品。大约至1805年左右,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形成第一个浪潮。第二个浪潮从拜伦开始,他的作品在1815年至1825年风靡欧洲,雪莱和济慈紧随其后。在法国则有拉马丁和维尼作响应。意大利的白尔谢、剧作家曼佐尼和佩利柯,德国的霍夫曼和艾肯多尔夫等是这一时期的重要浪漫派作家。第三次浪潮发生在法国,约从1827年至1848年,以雨果为首的一大批作家纷纷涌现。在俄国和东欧,19世纪上半叶浪漫主义文学思潮蓬勃兴起。这股思潮在19世

纪初也传到美国,推动了美国文学的发展。1848年以后,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算是结束了,但是浪漫主义思潮并没有销声匿迹。雨果的一些最重要的作品是在50年代以后发表的,更不用说出现了“新浪漫主义”或可称作后期浪漫派的作家。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特点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要求突破文学描绘现实的范围。雨果指出:“浪漫主义„„只不过是文学上的自由主义而已”,其目的“只求带给国家一种自由,即艺术的自由或思想的自由”。浪漫主义在发展过程中,与古典主义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古典主义主张只能描绘贵族和上层人物,排斥民间文学,戏剧创作规定要遵循“三一律”,推崇典雅和崇高的风格等等,已成为束缚文学发展的桎梏。浪漫主义终于冲破了这道顽固的藩篱,在创作自由的口号下开辟了文学的新天地。个性解放是他们高举的旗帜,以反对社会对人的精神束缚和压迫,这是他们宣扬的时代新精神。第二,从民主主义的立场,或者从留恋旧制度的立场,抨击封建制度或者资本主义的罪恶现象。浪漫派可分为带有资产阶级倾向和贵族倾向的两类作家。前者具有高昂的革命热情,揭露现实的黑暗和不合理现象,对未来社会充满美好的理想。后者以怀旧的态度去抨击资本主义。但是,这两类作家批判现实的思想武器都是人道主义,他们一般都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并以此去构筑理想的社会图景。第三,酷爱描写中世纪和以往的历史,从司各特开始,至雨果、大仲马等浪漫派小说家,大都以历史题材为描写对象。古典主义贬斥中世纪的历史和文学,把它看成漆黑一团,浪漫派反其道而行之,在重新挖掘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的同时,也把这段历史作为描写的内容。但浪漫派并不重视是否反映历史的本质面貌,他们往往只撷取历史的一个小插曲,这个小插曲在史书上语焉不详,可以任凭作者自由驰骋,因而有时不顾主人公在历史上的真实情况,大仲马的小说就是如此。第四,偏重于描写自然风光,厌恶资本主义文明和现实,标举卢梭“回归自然”的主张。他们把自然看作一种神秘力量或某种精神境界的象征。华兹华斯认为,自然的珍宝探不到底,它既可怡情,又可益智。他们寄忧思于自然,用自然美来对照社会的丑。他们不仅歌咏本国自然之美,而且乐于描绘异国风光,如美洲的丛林和大草原,地中海沿岸各国,少数民族的生活风俗,哥特式的建筑,古代的废墟等等。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特点表现在:第一,强调个人感情的自由抒发,有强烈的主观性。浪漫派作家认为古典主义宣扬的理性束缚了文艺,于是把抒发情感置于首要地位,对内心世界进行深入的挖掘。由此浪漫派发现了“自我”,它成为对人和世界的新视野的源泉。费希特的论断是他们遵循的原则:“从你周围的一切掉转目光,朝向你的内心王国吧,这是哲学向它的信徒们道出的第一个要求。你身外之物没有什么重要的,你本身是唯一的问题。”浪漫派认为爱情是人最强烈的情感表现之一,通过爱情一切都生活在其中,因而爱情便成为浪漫派作家竭力表现的对象,他们把爱情作为人的内心世界的一个重要方面来看待。他们进一步发展了对梦境的探索。梦境既有现实生活的折射内容,也有而且大量是非理性的精神表现。浪漫派对内心世界的挖掘与20世纪文学直接相通。第二,浪漫派对各种艺术形式进行

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民间文学的重视以及诗体长篇小说的创造。在德国和英国,浪漫主义就是从搜集民间文学开始的。浪漫派从民歌民谣、民间传说中撷取题材,学习表现手法,采用民间口语、民歌韵律创作,大大丰富了文学的表现手法,在当时一味仿古或庸俗低劣的作品充斥文坛的情况下,无疑带来了清新、活泼、健康的新气象。拜伦首创的诗体长篇小说,是在诗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视野宽广,将欧洲各国的社会生活熔于一炉。这种新形式扩大了诗歌反映现实的范围,对长篇小说的发展也起了推动作用。此外,浪漫派对语言的功能进行了深入的开掘,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力,为日后的巴那斯派和象征派开辟了道路。第三,浪漫主义文学惯用对比和夸张,重视丑的美学价值,大力提倡想象。雨果是对比艺术的倡导者和大师,他提出:“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他把这种对照原则运用于小说、诗歌和戏剧创作中。浪漫派作家已经懂得丑在美学上的重要价值。丑角在小说中起着衬托主人公的重要作用。对丑的美学价值的认识给予后世文学以重大影响。浪漫派寻求强烈的艺术效果,追求异乎寻常的情节,描写异乎寻常的事件,刻画异乎寻常的性格,塑造出超凡、孤独的叛逆形象,大大发展了传统的夸张手法。他们把想象视作“各种才能之母后”,为了取得惊人的效果,他们充分发挥想象,浪漫色彩由此而生。第四,忧郁感伤的情调为浪漫派作家所爱好。斯塔尔夫人说过:“忧郁的诗歌是最能与哲理相一致的诗歌。忧郁较之其他心灵状态更深地进入人的性格和命运。”忧郁是浪漫派作家与周围现实不相协调而产生的精神状态,有贵族倾向的作家以此表达不满时代潮流的态度,以勒内为代表的“世纪病”是最集中的表现;资产阶级作家对现实深感失望时,同样流露出忧郁感伤的情绪,也表现出世纪病的症状。

二、 浪漫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基本特点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上半叶为繁荣时期。

这一阶段,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急剧过渡,上升的资产阶级与没落的封建贵族进行了激烈的、反复的搏斗。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不仅彻底摧毁了法国封建制度的根基,而且震撼了几百年来由封建贵族盘踞的整个欧洲。1815年,俄、普、奥等国组成了“神圣同盟”,联合波旁王朝的残余势力,扑向革命的法国。拿破仑与封建列强之间爆发的战争,既维护资产阶级取得的成果,传播了资产阶级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精神,同时又演变为掠夺性的战争。由“神圣同盟”扶上复辟宝座的波旁王室,只维持了十五六年,在1830年7月26至28日的三天中,就被人民群众摧枯拉朽地推翻了。随着资本主义的上升发展,英法等国贫富两极分化的现象日益严重。19世纪40年代,各国无产阶级争取生存权利的斗争如火如荼;各民族争取自由独立的斗争日益高涨,终于发展成席卷欧洲的1848年革命运动。自此以后,欧洲其他各国先后向资本主义过渡。

19世纪欧美的浪漫主义文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首先,它是法国大革命催生的社会思潮的产物。法国大革命不仅产生了巨大的政治影响,而且带来了激烈的思想文化斗争。新兴的资产阶级思想和陈旧的封建意识在文化、思想领域产生猛烈碰撞,这种碰撞在作家头脑中敏感地表现出来,有各种各样的反映。其一,法国大革命标榜的“自由、平等、博爱”不胫而走,迅速传遍欧洲,深入到人们的意识之中。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推动了个性解放和情感抒发的要求。在法国,执政府时期出现了自由主义思潮,贡斯当(1767—1830)和斯塔尔夫人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这一思潮主张保证个人自由和独立性,要求国家保证个人的人身、信仰、言论、职业、经营、选举、集会等自由,它反映了资产阶级关系确立后“自由竞争不能忍受任何限制,不能忍受任何国家监督”的现实。对个人独立和极端自由的强调,成为浪漫主义文学的核心思想。浪漫派作家往往从个性受压抑,个人才能得不到发展,个人愿望和抱负得不到实现等角度,表现人物与社会的矛盾,表现人物在这种矛盾状态中的感情、行动和悲剧。浪漫主义文学描写的以个人的失望与忧郁为内容的“世纪病”,以个人与社会的徒劳对立为表现形式的“个人反抗”,都是由此而产生的。其二,《人权宣言》所宣布的自由竞争的法则,形成了一种社会心理:资产者、小资产者都企图通过巧取豪夺,有朝一日达到权力和财富的顶峰;在革命中破产落魄的贵族,也力图利用新的社会法则来改善自己的地位。人们对飞来好运的期望变得更加炽热,耽于好梦和幻想成为普遍的社会心理状态。其三,对贵族来说,大革命使他们失去了天堂,于是,悲观颓唐、消沉阴郁的情绪,人生虚幻、命运多舛的感慨以及对神秘彼岸的热烈向往,便纷然杂呈;对资产者、小资产者来说,启蒙思想家所描绘的理想社会的图景在资本主义现实面前破灭,不免使他们失望、苦闷和彷徨。这种社会现象和心理为浪漫主义的盛行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其四,法国大革命对一些作家直接产生了影响。在德国的图宾根,为了祝贺攻克巴士底狱,在大学里竖立了一尊自由神胸像,歌德、谢林和荷尔德林在城郊植下了自由树,《耶

拿文学报》刊载了有关大革命的政治著作,《柏林月刊》征集对人权的争论文章。

克洛普斯托克写出赞美第三等级的颂歌;弗·施莱格尔撰文指出大革命是当代三大事件之一。大革命对英国湖畔派诗人产生的影响也是众所周知的。一开始,华兹华斯认为大革命是“按照自然的一般进程产生的,只不过它的好处推迟到来”。柯勒律治曾经反对过敌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骚塞则自称是共和派。法国大革命对这些作家的浪漫主义倾向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有的批评家从政治态度去区分浪漫派作家,认为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前者批判封建贵族和封建制度,抨击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后者却缅怀封建制度,对新社会不满。但这种区分难以反映浪漫派作家在艺术上的共同特点和成就,况且有的作家前后思想有所发展,很难给以确定的标签。

其次,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为欧美浪漫主义文学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康德(1724—1804)的形而上学区分了本体和现象,认为自在之物是不可认识的,人是自然法则的制订者,人的精神具有天生的几种能力:对时空的直觉,对原因、现实、实体和整体的理解。他认为世界本身不像反映在人的头脑里那样。人在建造世界时也形成了认识,由此证明了世界的理想性质和神秘性质。浪漫主义的非理性在康德那里找到了合理的解释。在道德方面,康德认为只有自由人的选择才能决定一切,任何外在的或更高的法则都不能主宰人,人的尊严在于获得理性自由。康德的继承者费希特(1762—1814)认为现实只是人的一种创造,反对自在之物能限制人的悟性。他把人看作征服者,人能对自然起作用。他的主观唯心主义强调天才、灵感的主观能动性,把人的心灵提高到客观世界创造者的地位。谢林(1775—1854)认为世界中搬演着悲剧,整体中存在着不和谐,但这是生活的原则和希望的源泉。必须从自然出发,达到自我,因为一切都在不断变化之中。这种变化是自然和作为复杂性与发展源泉的生活之间的斗争产生的果实。如果人的器官对大自然的刺激无动于衷,那就死去了。知识、信仰和愿望的统一,构成人的最高目标。黑格尔(1770—1831)对主客体的辩证关系的分析,给康德和费希特逐渐建立的主观主义的个性以理论外衣。黑格尔认为世界的真理在于它的历史中,而这历史是不断变化的;精神就是历史,历史将理性和非理性、必然和偶然,感觉和非感觉混合在一起。他认为人是自在的和自为的,“在自在自为这个意义上,人才是绝对的,自由的,无限的”。总之,德国古典哲学为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观性提供了理论根据。至于法国和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则从另一个角度给浪漫主义输送了思想。圣西门(1760—1825)认为人类社会是不断进步的,他否定了现行的社会。傅立叶(1772—1837)揭露了资本主义的贫困现象、民主自由的虚伪、婚姻制度的腐朽、殖民掠夺的残酷。他们提出了未来社会的图景,圣西门预言这个未来社会具有强大的工业作为经济基础,能满足各方面的需要,全体社会成员都各尽所能,没有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分。傅立叶则提出建立“法朗吉”,在这个团体里,劳动分工完全根据个人爱好和能力,劳动成为人的需要和享受,社会前进的动力是劳动者之间创造性的竞赛。英国的欧文(1771—1858)把希望寄托在仁慈的统治者身上,他关心工人的工作和福利

条件,开设了托儿所、幼儿园和小学、夜校,以为靠知识的传播就可以消除社会矛盾。他是合作社运动的创始人,职工会最早的组织者之一。空想社会主义强调阶级调和、阶级互爱,以此解决社会矛盾。

第三,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经历了历史的发展过程。浪漫主义作为创作方法,同现实主义一样,古已有之。浪漫主义手法着重表现作者的主观情感和想象,抒写作者的理想,往往不同于现实的本来面目。亚里斯多德总结出“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和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就是对古代文学中浪漫手法的概括。无论荷马的史诗《伊利昂纪》还是神话,无论古希腊的悲剧还是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都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至于中世纪的骑士传奇,则与浪漫主义有直接的渊源。浪漫主义来源于传奇一词。诚然,直到17世纪以前,浪漫主义一词还没有出现。蒲伯在18世纪初描绘温特索古堡时,以蛮荒和某种奇异的魅力去形容这个浪漫的城堡。哥尔斯密在1776年的《瓦克郡的牧人》中运用了“浪漫的”一词。18世纪下半叶,这个词开始在英、德、法流行开来,例如卢梭在《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中就形容“比耶纳的湖岸比日内瓦湖岸更荒凉,更浪漫”。18世纪末,歌德首先注意到“古典诗和浪漫诗的概念”,席勒也区分了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应该指出,18世纪的作家有不少作品已经具备了浪漫主义的因素,如英国的詹姆斯·汤姆逊(1700—1784)、威廉·柯林斯(1721—1759)、托马斯·格雷(1716—1771)等一批诗人的诗作。浪漫主义一词的发展反映了这种创作手法和文学形式逐渐形成和成熟起来的过程。换言之,19世纪欧美的浪漫主义文学是以往浪漫主义手法的集大成。18世纪英国的感伤主义文学和卢梭对感情抒发的崇尚,为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铺平了道路。

在18世纪末以前,浪漫主义只存在浪漫手法和部分相关概念,远远没有形成一个文学潮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最早发端于英国和德国。彭斯和布莱克是英国浪漫主义的前驱,他们的创作分别处于18世纪80和90年代,成为浪漫主义诗歌的先声。1798年,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发表的《抒情歌谣集》“摆脱了18世纪的陈规陋习”,预示了一种“新的诗歌语言,一种自然而然的表现方法”,找到了“心灵之路”。浪漫主义的理论策源地在德国。施莱格尔兄弟是德国早期浪漫主义的重要理论家,他们也是在1798年创办了《雅典娜神殿》,在这本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研究和宣言,以及蒂克、诺瓦利斯等诗人的作品。随后轮到法国,1813年斯塔尔夫人发表了《论德国》,介绍和论述了浪漫主义文学。夏多布里昂的《基督教真谛》(1802)提供了散文和小说方面的典范作品。大约至1805年左右,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形成第一个浪潮。第二个浪潮从拜伦开始,他的作品在1815年至1825年风靡欧洲,雪莱和济慈紧随其后。在法国则有拉马丁和维尼作响应。意大利的白尔谢、剧作家曼佐尼和佩利柯,德国的霍夫曼和艾肯多尔夫等是这一时期的重要浪漫派作家。第三次浪潮发生在法国,约从1827年至1848年,以雨果为首的一大批作家纷纷涌现。在俄国和东欧,19世纪上半叶浪漫主义文学思潮蓬勃兴起。这股思潮在19世

纪初也传到美国,推动了美国文学的发展。1848年以后,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算是结束了,但是浪漫主义思潮并没有销声匿迹。雨果的一些最重要的作品是在50年代以后发表的,更不用说出现了“新浪漫主义”或可称作后期浪漫派的作家。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特点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要求突破文学描绘现实的范围。雨果指出:“浪漫主义„„只不过是文学上的自由主义而已”,其目的“只求带给国家一种自由,即艺术的自由或思想的自由”。浪漫主义在发展过程中,与古典主义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古典主义主张只能描绘贵族和上层人物,排斥民间文学,戏剧创作规定要遵循“三一律”,推崇典雅和崇高的风格等等,已成为束缚文学发展的桎梏。浪漫主义终于冲破了这道顽固的藩篱,在创作自由的口号下开辟了文学的新天地。个性解放是他们高举的旗帜,以反对社会对人的精神束缚和压迫,这是他们宣扬的时代新精神。第二,从民主主义的立场,或者从留恋旧制度的立场,抨击封建制度或者资本主义的罪恶现象。浪漫派可分为带有资产阶级倾向和贵族倾向的两类作家。前者具有高昂的革命热情,揭露现实的黑暗和不合理现象,对未来社会充满美好的理想。后者以怀旧的态度去抨击资本主义。但是,这两类作家批判现实的思想武器都是人道主义,他们一般都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并以此去构筑理想的社会图景。第三,酷爱描写中世纪和以往的历史,从司各特开始,至雨果、大仲马等浪漫派小说家,大都以历史题材为描写对象。古典主义贬斥中世纪的历史和文学,把它看成漆黑一团,浪漫派反其道而行之,在重新挖掘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的同时,也把这段历史作为描写的内容。但浪漫派并不重视是否反映历史的本质面貌,他们往往只撷取历史的一个小插曲,这个小插曲在史书上语焉不详,可以任凭作者自由驰骋,因而有时不顾主人公在历史上的真实情况,大仲马的小说就是如此。第四,偏重于描写自然风光,厌恶资本主义文明和现实,标举卢梭“回归自然”的主张。他们把自然看作一种神秘力量或某种精神境界的象征。华兹华斯认为,自然的珍宝探不到底,它既可怡情,又可益智。他们寄忧思于自然,用自然美来对照社会的丑。他们不仅歌咏本国自然之美,而且乐于描绘异国风光,如美洲的丛林和大草原,地中海沿岸各国,少数民族的生活风俗,哥特式的建筑,古代的废墟等等。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特点表现在:第一,强调个人感情的自由抒发,有强烈的主观性。浪漫派作家认为古典主义宣扬的理性束缚了文艺,于是把抒发情感置于首要地位,对内心世界进行深入的挖掘。由此浪漫派发现了“自我”,它成为对人和世界的新视野的源泉。费希特的论断是他们遵循的原则:“从你周围的一切掉转目光,朝向你的内心王国吧,这是哲学向它的信徒们道出的第一个要求。你身外之物没有什么重要的,你本身是唯一的问题。”浪漫派认为爱情是人最强烈的情感表现之一,通过爱情一切都生活在其中,因而爱情便成为浪漫派作家竭力表现的对象,他们把爱情作为人的内心世界的一个重要方面来看待。他们进一步发展了对梦境的探索。梦境既有现实生活的折射内容,也有而且大量是非理性的精神表现。浪漫派对内心世界的挖掘与20世纪文学直接相通。第二,浪漫派对各种艺术形式进行

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民间文学的重视以及诗体长篇小说的创造。在德国和英国,浪漫主义就是从搜集民间文学开始的。浪漫派从民歌民谣、民间传说中撷取题材,学习表现手法,采用民间口语、民歌韵律创作,大大丰富了文学的表现手法,在当时一味仿古或庸俗低劣的作品充斥文坛的情况下,无疑带来了清新、活泼、健康的新气象。拜伦首创的诗体长篇小说,是在诗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视野宽广,将欧洲各国的社会生活熔于一炉。这种新形式扩大了诗歌反映现实的范围,对长篇小说的发展也起了推动作用。此外,浪漫派对语言的功能进行了深入的开掘,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力,为日后的巴那斯派和象征派开辟了道路。第三,浪漫主义文学惯用对比和夸张,重视丑的美学价值,大力提倡想象。雨果是对比艺术的倡导者和大师,他提出:“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他把这种对照原则运用于小说、诗歌和戏剧创作中。浪漫派作家已经懂得丑在美学上的重要价值。丑角在小说中起着衬托主人公的重要作用。对丑的美学价值的认识给予后世文学以重大影响。浪漫派寻求强烈的艺术效果,追求异乎寻常的情节,描写异乎寻常的事件,刻画异乎寻常的性格,塑造出超凡、孤独的叛逆形象,大大发展了传统的夸张手法。他们把想象视作“各种才能之母后”,为了取得惊人的效果,他们充分发挥想象,浪漫色彩由此而生。第四,忧郁感伤的情调为浪漫派作家所爱好。斯塔尔夫人说过:“忧郁的诗歌是最能与哲理相一致的诗歌。忧郁较之其他心灵状态更深地进入人的性格和命运。”忧郁是浪漫派作家与周围现实不相协调而产生的精神状态,有贵族倾向的作家以此表达不满时代潮流的态度,以勒内为代表的“世纪病”是最集中的表现;资产阶级作家对现实深感失望时,同样流露出忧郁感伤的情绪,也表现出世纪病的症状。


相关内容

  • 外国文学专题1
  • <外国文学专题>期末复习 外国文学专题,中央电大必修课程.4学分,开设一学期. 四次平时形成性考核,占30分(见沧州电大在线).期末开卷考试,占70分. 绪论 第一编现实主义文学 包括二章: 第一章 20世纪西欧及美国的现实主义文学:第二章 20世纪俄苏现实主义文学. 第二编现代主义文学 ...

  • 文学概论课后答案(下)(1)
  • 第九章 基本概念 1.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2.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3.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4. ...

  • 文学理论重难点
  • 文学理论部分(一.二.三) 绪 论 两对基本概念:文艺学与文学史 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 一个文学本质:文学发展史上关于文学(艺术)本质的认识 ★★★★第一章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一.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1.从发生学角度看,文学源于生活. (中古"感物说",西方"摹仿说 ...

  • 外国文学史片复习试题及答案
  • 外国文学史片复习试题及答案 1. 人本意识在各历史时期文学中所表现的特征? 1) 古希腊罗马文学:原欲型的世俗人体意识,即张扬个性,放纵情欲,体现了一种个体本位, 肯定人的世俗生活和个体生命价值: 2) 早期希伯来文学:吸收了古希腊文化的某些成分,演变成基督教文化,蕴含的是一种理性 化的人本意识或者 ...

  • 中国现代文学(上)作业答案
  • <中国现代文学>(上)作业答案 第一章 二十年代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 一.填空题: 1.<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2.文学改良 3.鸳鸯蝴蝶派 4.<文学改良刍议>,<文学革命论> 5. "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 6.<人的文 ...

  • 影视高考文学基础文学概论基础知识100题
  • 高教自考"文学概论"基础知识100题(上) 1.文学是一个以创作为中心的流动的活动系统.文学活动有四大要素,这就是:生活-作家-作品--读者,四者缺一不可. 2.艺术虚构是作家根据生活中存在的事物和生活固有的逻辑,通过想象,以构成艺术形象. 3.所谓再现是指注重客观地描写外部世界 ...

  • 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
  • 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共24课时)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案 文昌侨中历史组 傅佑清 2011-2-3 重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和历史意义: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和韩非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难点:儒家思想形成的原因. 一 ...

  • 文学理论教程考研重点总结笔记
  • 文学理论教程 第一章 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1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研究其发展过程.相关知识.基本规律的学科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 三个分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 2文学理论以哲学方法为总的指导从理论的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建立起文学的基本 ...

  • 辽宁大学文学理论考研真题
  • 文论真题00-10 2000年 一 谈谈形象大于思想的原因与表现20 二 为什么说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是文艺史上的两种基本创作方法?20 三 谈谈艺术的本质与审美理性的关系20 四 怎样发评论文艺的娱乐作用才能更恰当地说明文艺的作用?20 五 谈谈科学技术对文艺创作和文艺制作的作用20 2001年 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