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测点11 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

考测点11 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 首页 | 化学资源中心 | 物理资源中心 | 留言板 | 旧版二 | 旧版一 |

|

学习辅导首页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初四

|

方法

|

学生作品

|

您现在的位置: 史海聆潮 >> 初四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考测点11 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 【字体:小 大】

考测点11 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

作者: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龙场中学 龙良 学习辅导来源: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龙场中学 点击数:909 更新时间:2005-11-6

考测点十一 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

[考点扫描]

1.知道“公车上书”,说出“戊戌六君子”,了解“百日维新”

2.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兴起,说出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主要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它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考点详解]

一.戊戌变法

1.公车上书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以康有为和梁启超为代表的举人们一起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2.戊戌变法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标志着戊戌变法运动的正式开始.由于这次变法是从6月11日到9月21日共经历了103天,所以历史上又称这次变法为“百日维新”。

3.“戊戌六君子”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和荣禄发动了政变,囚禁了光绪帝,废除变法诏令,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被逮搏杀害,这就是历史上的“戊戌六君子”

4.性质及历史意义

性质: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历史意义:戊戌变法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对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起了重要作用,也是近代中国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5.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A.维新派没有实力,又不能发动群众,依靠的是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

B.顽固派的势力过于强大.

6 .教训: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二 .义和团运

1898年,赵三多竖起“扶清灭洋”大旗,率领义和团拳民攻打当地教堂,揭开了义和团运动的序幕。“扶清灭洋”这一口号反映了当时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但是也有其局限性(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对帝国主义的认识也是处在表面上),1900年春,义和团涌进京津地区,1900年6月义和团包围了北京东郊民巷外国公使馆,主和团运动达到高峰。到8月中旬,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外逃后下令斩杀义和团,这样,义和团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了。

四.《辛丑条约》

A

.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国,法国、美国、俄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奥匈帝国等国签订了《辛丑条约》主要内容是: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税收作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B.《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1].巨大的赔款使中国人民更加贫困,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2].“使馆界”是“国中之国”,是帝国主义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3].清朝官吏进一步成为帝国主义国家的帮凶,[4].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总之《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五.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的比较

[1]. 起义的原因:太平天国爆发的原因更多在于清政府的腐败内政,是阶级矛盾激化的结果,而义和团运动则是民族危机的产物.

[2]

.指导原则和组织方式:太平天国运动有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指挥,并且有纲领性文件作为行动指南,而义和团基本出于自发、分散状态,没有统一的领导和指挥,也没有革命纲领。

[3].与宗教关系:太平天国领导人吸收基督教的合理成分,为“我”所用,而义和团运动则利用本土的多种宗教联合群众;打击外来侵略,实现“扶清’。

[4].对外关系:太平天国领导人以是否信奉上帝划线,容易模糊敌我界线,产生认敌为友的错误,而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易被清政府利用。

[5].结局:这两次革命都因为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而失败.

[6].影响:虽然运动失败了,但其反抗救国的精神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同时也沉重地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考题精选]

一.单项选择题

1.旨在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始于( )

A.康

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 B.变法诏书的颁布

C.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传入 D.维新团体保国会的成立

2.维新变法运动中的“百日维新”开始于( )

A.康有为组织“公车上书”

B.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

C. “戊戌六君子”被捕就义 D. 慈禧太后宣布“新政”

3.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评价,正确的是( )

[1]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2]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3]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4]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A.[1][2] B.[2][3]

C.[2][3][4]D.[1][2][3][4]

4.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不包括( )

A.顽固派力量的强大 B.维新派力量的弱小

C.没有发动和依靠群众 D.变法不符合中国国情

5.戊戌变法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 )

A.挽救民族危亡 B.推动政治改革 C.发展社会经济 D.促进思想启蒙

6.导致“公车上书”的直接原因是( )

A.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 B.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

C.《马关条约》签订消息传到北京

D.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7.对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口号评价不正确的是

A.具有朴素的爱国思想 B.带有笼统的排外狭隘性

C.清政府扶植的结果 D.民族矛盾上升的反映

8.义和团运动最重要的历史功绩是 ( )

A.在民族危急关头,提出了“扶清灭洋”口号

B. 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加速了其灭亡

C. 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计划 D. 促使一部分资产阶级转向革命

9.义和团斗争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

A.外国传教士的活动十分猖狂 B.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

C.清政府承认义和团的合法地位 D.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加深

10.义和团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1]清政府的镇压[2]八国联军的镇压 [3]内部派别的斗争 [4]领导者的骄傲自满

A.(1)(2) B.(2)(3) C.(2)(4) D.(3)(4)

11.义和团运动和维新变法运动的相同点是( )

A.群众基础 B.历史背景 C.指导思想 D.斗争对象

12、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相似之处是( )

[1]反帝爱国运动[2]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3]参加者主要是农民[4]属于亚洲觉醒

A.[1][2] B.[3][4]

C.[1][3] D.[2][3]

13.20世纪初,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突出表现在( )

A.中国内地全部

开放 B.严禁中国人民反帝

C.同意拆毁大沽炮台 D.惩办反帝爱国官吏

14.之所以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主要是指( )

A.帝国主义在华势力进一步扩大 B.帝国主义直接控制了中国的内政外交

C.清政府成了帝国主义统治的工具 D.中国被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

二.材料解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朝廷非不欲此种乱民下令痛剿,而肘腋之间之太蹙(急促)深恐各使(外国使管)保护不及,激成大祸”---《义和团档案》

请回答:

[1].材料中所提到的“乱民”是指什么人?

[2].清政府为什么不将“此种乱民下令痛剿”?

[3].清政府对“乱民”采取了什么策略?

2.阅读下列材料: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中央设立矿务铁路局,农工商总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设立译书局,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请回答:

[1].这是哪一历史事件的主要内容?领导这一历史事件的是哪一阶级派别?

[2].这一历史事件的性质是什么?

[3].你认为这一历史事件在当时是进步的还是倒退的?为什么?

[4]. 指出这一事件的起止时间及标志

三.问答题

1.《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说它的签订表明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结合史实说明中国近代社会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B 4、D 5、D 6、C 7、C 8、C 9、B 10、A 11、B 12、D 13、B 14、C

二、材料解析题

1、[1]“乱民”指义和团民众,包括农民、手工业者、城市贫民、小商贩和运输工人等。

[2]1900年夏,义和团势力发展到京津地区,清政府一时难以“剿灭”,就改用“招抚”,想利用义和团来惩治外国侵略者,同时利用侵略者来削弱义和团。

[3]采取招抚政策,清政府承认义和团是合法团体。

2、[1]、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2]、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3]、是进步的。戊戌变法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是近代中国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

流,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4]、时间是从189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共103天。标志是: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

三、问答题

1、答案在[考点详解]里找

2、第一次鸦片战争,签订了《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了《北京条约》和>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甲午中日战争,签订了>,中国半殖

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八国联军入侵,签订 了《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

学习辅导录入:xchh 责任编辑:xchh

上一篇学习辅导: 考测点10 洋务运动与甲午中日战争

下一篇学习辅导: 考测点12 辛亥革命和清朝后期文化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学习辅导

· 初中历史总复习全解精练目…

· 素质教育新学案《世界历史…

· 素质教育新学案八年级下册…

· 素质教育新学案七年级下册…

·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

·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

· 创新学习同步训练《中国历…

· 创新学习同步训练《中国历…

· 创新学习同步训练《世界历…

· 创新学习同步训练《世界历…

· “学科内综合”专题精要与…

· 初中历史总复习全解精练目…

· 素质教育新学案《世界历史…

· 素质教育新学案八年级下册…

· 素质教育新学案七年级下册…

·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

·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

· 创新学习同步训练《中国历…

· 创新学习同步训练《中国历…

· 创新学习同步训练《世界历…

没有相关学习辅导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站长:徐成海

考测点11 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 首页 | 化学资源中心 | 物理资源中心 | 留言板 | 旧版二 | 旧版一 |

|

学习辅导首页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初四

|

方法

|

学生作品

|

您现在的位置: 史海聆潮 >> 初四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考测点11 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 【字体:小 大】

考测点11 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

作者: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龙场中学 龙良 学习辅导来源: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龙场中学 点击数:909 更新时间:2005-11-6

考测点十一 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

[考点扫描]

1.知道“公车上书”,说出“戊戌六君子”,了解“百日维新”

2.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兴起,说出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主要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它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考点详解]

一.戊戌变法

1.公车上书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以康有为和梁启超为代表的举人们一起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2.戊戌变法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标志着戊戌变法运动的正式开始.由于这次变法是从6月11日到9月21日共经历了103天,所以历史上又称这次变法为“百日维新”。

3.“戊戌六君子”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和荣禄发动了政变,囚禁了光绪帝,废除变法诏令,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被逮搏杀害,这就是历史上的“戊戌六君子”

4.性质及历史意义

性质: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历史意义:戊戌变法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对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起了重要作用,也是近代中国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5.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A.维新派没有实力,又不能发动群众,依靠的是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

B.顽固派的势力过于强大.

6 .教训: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二 .义和团运

1898年,赵三多竖起“扶清灭洋”大旗,率领义和团拳民攻打当地教堂,揭开了义和团运动的序幕。“扶清灭洋”这一口号反映了当时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但是也有其局限性(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对帝国主义的认识也是处在表面上),1900年春,义和团涌进京津地区,1900年6月义和团包围了北京东郊民巷外国公使馆,主和团运动达到高峰。到8月中旬,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外逃后下令斩杀义和团,这样,义和团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了。

四.《辛丑条约》

A

.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国,法国、美国、俄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奥匈帝国等国签订了《辛丑条约》主要内容是: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税收作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B.《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1].巨大的赔款使中国人民更加贫困,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2].“使馆界”是“国中之国”,是帝国主义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3].清朝官吏进一步成为帝国主义国家的帮凶,[4].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总之《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五.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的比较

[1]. 起义的原因:太平天国爆发的原因更多在于清政府的腐败内政,是阶级矛盾激化的结果,而义和团运动则是民族危机的产物.

[2]

.指导原则和组织方式:太平天国运动有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指挥,并且有纲领性文件作为行动指南,而义和团基本出于自发、分散状态,没有统一的领导和指挥,也没有革命纲领。

[3].与宗教关系:太平天国领导人吸收基督教的合理成分,为“我”所用,而义和团运动则利用本土的多种宗教联合群众;打击外来侵略,实现“扶清’。

[4].对外关系:太平天国领导人以是否信奉上帝划线,容易模糊敌我界线,产生认敌为友的错误,而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易被清政府利用。

[5].结局:这两次革命都因为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而失败.

[6].影响:虽然运动失败了,但其反抗救国的精神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同时也沉重地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考题精选]

一.单项选择题

1.旨在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始于( )

A.康

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 B.变法诏书的颁布

C.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传入 D.维新团体保国会的成立

2.维新变法运动中的“百日维新”开始于( )

A.康有为组织“公车上书”

B.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

C. “戊戌六君子”被捕就义 D. 慈禧太后宣布“新政”

3.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评价,正确的是( )

[1]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2]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3]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4]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A.[1][2] B.[2][3]

C.[2][3][4]D.[1][2][3][4]

4.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不包括( )

A.顽固派力量的强大 B.维新派力量的弱小

C.没有发动和依靠群众 D.变法不符合中国国情

5.戊戌变法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 )

A.挽救民族危亡 B.推动政治改革 C.发展社会经济 D.促进思想启蒙

6.导致“公车上书”的直接原因是( )

A.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 B.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

C.《马关条约》签订消息传到北京

D.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7.对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口号评价不正确的是

A.具有朴素的爱国思想 B.带有笼统的排外狭隘性

C.清政府扶植的结果 D.民族矛盾上升的反映

8.义和团运动最重要的历史功绩是 ( )

A.在民族危急关头,提出了“扶清灭洋”口号

B. 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加速了其灭亡

C. 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计划 D. 促使一部分资产阶级转向革命

9.义和团斗争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

A.外国传教士的活动十分猖狂 B.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

C.清政府承认义和团的合法地位 D.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加深

10.义和团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1]清政府的镇压[2]八国联军的镇压 [3]内部派别的斗争 [4]领导者的骄傲自满

A.(1)(2) B.(2)(3) C.(2)(4) D.(3)(4)

11.义和团运动和维新变法运动的相同点是( )

A.群众基础 B.历史背景 C.指导思想 D.斗争对象

12、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相似之处是( )

[1]反帝爱国运动[2]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3]参加者主要是农民[4]属于亚洲觉醒

A.[1][2] B.[3][4]

C.[1][3] D.[2][3]

13.20世纪初,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突出表现在( )

A.中国内地全部

开放 B.严禁中国人民反帝

C.同意拆毁大沽炮台 D.惩办反帝爱国官吏

14.之所以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主要是指( )

A.帝国主义在华势力进一步扩大 B.帝国主义直接控制了中国的内政外交

C.清政府成了帝国主义统治的工具 D.中国被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

二.材料解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朝廷非不欲此种乱民下令痛剿,而肘腋之间之太蹙(急促)深恐各使(外国使管)保护不及,激成大祸”---《义和团档案》

请回答:

[1].材料中所提到的“乱民”是指什么人?

[2].清政府为什么不将“此种乱民下令痛剿”?

[3].清政府对“乱民”采取了什么策略?

2.阅读下列材料: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中央设立矿务铁路局,农工商总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设立译书局,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请回答:

[1].这是哪一历史事件的主要内容?领导这一历史事件的是哪一阶级派别?

[2].这一历史事件的性质是什么?

[3].你认为这一历史事件在当时是进步的还是倒退的?为什么?

[4]. 指出这一事件的起止时间及标志

三.问答题

1.《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说它的签订表明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结合史实说明中国近代社会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B 4、D 5、D 6、C 7、C 8、C 9、B 10、A 11、B 12、D 13、B 14、C

二、材料解析题

1、[1]“乱民”指义和团民众,包括农民、手工业者、城市贫民、小商贩和运输工人等。

[2]1900年夏,义和团势力发展到京津地区,清政府一时难以“剿灭”,就改用“招抚”,想利用义和团来惩治外国侵略者,同时利用侵略者来削弱义和团。

[3]采取招抚政策,清政府承认义和团是合法团体。

2、[1]、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2]、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3]、是进步的。戊戌变法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是近代中国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

流,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4]、时间是从189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共103天。标志是: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

三、问答题

1、答案在[考点详解]里找

2、第一次鸦片战争,签订了《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了《北京条约》和>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甲午中日战争,签订了>,中国半殖

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八国联军入侵,签订 了《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

学习辅导录入:xchh 责任编辑:xchh

上一篇学习辅导: 考测点10 洋务运动与甲午中日战争

下一篇学习辅导: 考测点12 辛亥革命和清朝后期文化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学习辅导

· 初中历史总复习全解精练目…

· 素质教育新学案《世界历史…

· 素质教育新学案八年级下册…

· 素质教育新学案七年级下册…

·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

·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

· 创新学习同步训练《中国历…

· 创新学习同步训练《中国历…

· 创新学习同步训练《世界历…

· 创新学习同步训练《世界历…

· “学科内综合”专题精要与…

· 初中历史总复习全解精练目…

· 素质教育新学案《世界历史…

· 素质教育新学案八年级下册…

· 素质教育新学案七年级下册…

·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

·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

· 创新学习同步训练《中国历…

· 创新学习同步训练《中国历…

· 创新学习同步训练《世界历…

没有相关学习辅导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站长:徐成海


相关内容

  • 2015山东高考试题(文科综合)
  •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文科综合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2页.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必做,共140分 ...

  • 地震前兆资料
  • 前兆资料 地震前兆观测资料包括大地形变.地下流体和重力.地磁.地电.电磁波观测资料.前兆资料处理主要有三方面工作:资料的预处理,包括数据的采集整理.检查验收.归档.建立数据库:资料的预报分析处理,采用数理统计.滤波分析等各种计算方法对干扰进行排除:根据各手段需要和要求绘制有关图件. (一)大地形变测 ...

  • 中华文明的现代发展就是人类文明的未来走向
  • 中华文明的现代发展就是人类文明的未来走向 (选自流波<源>) 中华文明经历上万年历史锤炼洗礼,是人类发祥的源码文明: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海纳百川,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动力:中华文明凸显人类真善美,是人类社会美好和谐的圭臬„„ 中华并人类文明的历史轨迹 我们再将人类起源.文明的发祥发展做一个基 ...

  • 应用中的瞬变电磁法
  • 北京欧华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应用中的瞬变电磁法 -PROTEM 瞬变电磁仪 主要内容 一.瞬变电磁法原理 二.如何实现瞬变电磁法原理 三.观测装置及初始场 四.初始场与导体耦合问题 五.不同地质结构的瞬变电磁响应 六.野外工作 七.资料解释及应用实例 八.井中瞬变电磁法 尊敬的用户: 您好!您是PR ...

  • 戊戌变法(教案)
  •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康有为.梁启超是戊戌变法的主要代表,他们想要改变落后的政治体制,但是戊戌变法由于受到强大封建势力的阻碍,维新变法最终失败.第二副图片是为变法牺牲的"戊戌六君子". 二.知识讲解 考点1.公车上书 1.背景:<马关条约>的签订. 2.主要人物:康 ...

  • 百日维新及其失败(二)
  • 三.戊戌变法的性质.历史意义及失败原因 1.运动性质 1980年,陈凤鸣在<故宫博物院之刊>上发表故宫收藏的康有为戊戌条陈<杰士上书汇录>.次年,孔祥吉在<晋阳学刊>上发表了<康有为对〈戊戌奏稿〉的改纂及其原因>一文.陈文.孔文发表后,引起了学术界的关 ...

  • 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 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第七课) 教学目标: 一. 识记: 1.公车上书.百日维新的时间.人物和简要经过. 2.严复及其译著«天演论». 二. 能力.过程和方法: 1.讲故事:公车上书.(重点) 2.归纳:维新派宣传变法的活动. 3.列表列举:戊戌变法的内容.(重点) 4.分析:戊 ...

  • 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
  • 第7课 维新变法运动 [教学目标] 了解严复的主要思想,,-知道其对近代思想发展的积极影响. 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提高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思考"维新派与洋务派主要思想的异同"等问题i增强阅读和比较的能力. 认识戊 ...

  • 6.戊戌变法教案(岳麓版八年级上)
  • 第6课 戊戌变法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公车上书.维新派政治团体的形成以及戊戌变法的内容等历史基础知识. 2.结合课文.利用图片和历史文献等资料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并能从中找出戊戌变法意义及其失败的原因. 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