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中国领导人第一次提出要"把权力关进笼子"

2013年01月23日 04:38

来源:南方新闻网

分享到:更多

77人参与 3条评论

漫画:苍蝇老虎一起打。新华社发

原标题:释放三个信号

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副院长、制度反腐研究专家李永忠昨日说,此次讲话,是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首次系统阐述他的反腐理念,讲话中新意“非常多”,首次提出的部分达10多处。

湖南省纪委预防腐败室副主任陆群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讲话特别强调要“科学有效”反腐,最科学的反腐即法治反腐,这意味着,接下来中央在立法层面肯定会有动作,启动专门防治腐败法律的立法程序。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言认为,此次习近平的讲话至少释放3个重要的反腐信号。

第一,我们将“依法治腐”,过去几十年我们推行“权力反腐”,而此次提出要把“权力放进制度的笼子里”,这也点明了我国反腐的路径和线路图。

第二,表达了鲜明、坚定的反腐决心和立场。目前很多人尤其是官员对反腐抱有幻想,认为只是“一阵风”式,但习近平的讲话打破了这些人的幻想,他在讲话中多次提出,“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老虎和苍蝇都要打的决心。

第三,习近平提到了包括作风建设在内的反腐标准,即群众是否满意。习近平在讲话中多次提出,任何人行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此外,还提出要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

如何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李永忠认为,此次讲话中最大的亮点是习近平提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也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第一次提出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昨日,这一表态也引起网友热议。

陆群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说,这句话是比喻,但其实很好理解,即权力不能滥用,不能不受限制,要在制度的框架下运行。权力是有边界的,而边界就是法律。

李成言说,所以,我们的当务之急是要制定一个好“笼子”,明确制定干部的权力运行图,哪些是允许的,哪些是“高压线”,不允许触碰,一碰即死的。此外,还应该制定教育机制。

反腐败法制定将提上议事日程

习近平在讲话中提出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反腐学者认为,这意味着,民众呼吁多年的《反腐败法》的制定将提上议事日程。

中央党校政法部教授林喆说,早在1982年,就有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应出台《反腐败法》,遗憾的是,一直到现在,《反腐败法》还没纳入立法规划。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言说,反腐败法迟迟无法出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转型期,忙于解决发展效率问题,对反腐败立法还缺乏理论、实践准备;传统的儒家文化及其思想,更多强调官员个体的道德修养,对反腐败缺乏立法的理念;改革开放以来,转型的制度设计没有跟上,这导致反腐败立法也不可避免可能遭遇一些阻力。

学者认为,此次习近平首次提出要“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意味着中央将推动反腐败法的制定。

林喆认为,借鉴世界各国反腐败法律当中的成功经验,将来的《反腐败法》应该具有这样一些制度内容:第一,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第二,接受礼品、接受馈赠的最高限;第三,官员禁止从事第二职业的规定;第四,官员离任以后禁入领域的规定;第五,亲属回避规定;第六,反腐败的权威机构及其相互关系。

至于干部每年一度的考核制度、重大事项汇报制度和党政干部的问责制度及其复出的严格规定可以进入党规,如《党员干部道德准则》。

为何要健全施政行为公开制度

陆群认为,新华社稿件中,习近平9次提到“监督”,并明确要“加强一把手监督”,“健全施政行为公开制度”,也释放了积极的信号。

他说,在过去的很多年,无论是党内监督还是群众监督,都没能对权力形成很好的监督,所以才会导致权力被滥用,尤其是一把手的权力难以监督。而监督不力主要与施政行为不公开透明有关,很多是在“暗箱操作”,因此公开施政行为,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非常迫切而必要。

如何区别个人利益和私利?

习近平在讲话中提出“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那么如何区分共产党员的个人利益和私利?

陆群认为,这正是即将要制定反腐败法必须要明确规定的地方,在目前法律不完备的情况下,共产党员以职务为自己、亲戚、朋友等谋取的利益,都可以算作私利。

李成言认为,目前应以《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的“52条不准”为标准,违反了52条不准的行为可以被认为是私利和特权。 南都记者彭美发自北京

[责任编辑:PN034] 标签:习近平 信号 研究中心主任

分享到:更多

2013年01月23日 04:38

来源:南方新闻网

分享到:更多

77人参与 3条评论

漫画:苍蝇老虎一起打。新华社发

原标题:释放三个信号

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副院长、制度反腐研究专家李永忠昨日说,此次讲话,是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首次系统阐述他的反腐理念,讲话中新意“非常多”,首次提出的部分达10多处。

湖南省纪委预防腐败室副主任陆群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讲话特别强调要“科学有效”反腐,最科学的反腐即法治反腐,这意味着,接下来中央在立法层面肯定会有动作,启动专门防治腐败法律的立法程序。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言认为,此次习近平的讲话至少释放3个重要的反腐信号。

第一,我们将“依法治腐”,过去几十年我们推行“权力反腐”,而此次提出要把“权力放进制度的笼子里”,这也点明了我国反腐的路径和线路图。

第二,表达了鲜明、坚定的反腐决心和立场。目前很多人尤其是官员对反腐抱有幻想,认为只是“一阵风”式,但习近平的讲话打破了这些人的幻想,他在讲话中多次提出,“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老虎和苍蝇都要打的决心。

第三,习近平提到了包括作风建设在内的反腐标准,即群众是否满意。习近平在讲话中多次提出,任何人行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此外,还提出要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

如何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李永忠认为,此次讲话中最大的亮点是习近平提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也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第一次提出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昨日,这一表态也引起网友热议。

陆群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说,这句话是比喻,但其实很好理解,即权力不能滥用,不能不受限制,要在制度的框架下运行。权力是有边界的,而边界就是法律。

李成言说,所以,我们的当务之急是要制定一个好“笼子”,明确制定干部的权力运行图,哪些是允许的,哪些是“高压线”,不允许触碰,一碰即死的。此外,还应该制定教育机制。

反腐败法制定将提上议事日程

习近平在讲话中提出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反腐学者认为,这意味着,民众呼吁多年的《反腐败法》的制定将提上议事日程。

中央党校政法部教授林喆说,早在1982年,就有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应出台《反腐败法》,遗憾的是,一直到现在,《反腐败法》还没纳入立法规划。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言说,反腐败法迟迟无法出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转型期,忙于解决发展效率问题,对反腐败立法还缺乏理论、实践准备;传统的儒家文化及其思想,更多强调官员个体的道德修养,对反腐败缺乏立法的理念;改革开放以来,转型的制度设计没有跟上,这导致反腐败立法也不可避免可能遭遇一些阻力。

学者认为,此次习近平首次提出要“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意味着中央将推动反腐败法的制定。

林喆认为,借鉴世界各国反腐败法律当中的成功经验,将来的《反腐败法》应该具有这样一些制度内容:第一,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第二,接受礼品、接受馈赠的最高限;第三,官员禁止从事第二职业的规定;第四,官员离任以后禁入领域的规定;第五,亲属回避规定;第六,反腐败的权威机构及其相互关系。

至于干部每年一度的考核制度、重大事项汇报制度和党政干部的问责制度及其复出的严格规定可以进入党规,如《党员干部道德准则》。

为何要健全施政行为公开制度

陆群认为,新华社稿件中,习近平9次提到“监督”,并明确要“加强一把手监督”,“健全施政行为公开制度”,也释放了积极的信号。

他说,在过去的很多年,无论是党内监督还是群众监督,都没能对权力形成很好的监督,所以才会导致权力被滥用,尤其是一把手的权力难以监督。而监督不力主要与施政行为不公开透明有关,很多是在“暗箱操作”,因此公开施政行为,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非常迫切而必要。

如何区别个人利益和私利?

习近平在讲话中提出“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那么如何区分共产党员的个人利益和私利?

陆群认为,这正是即将要制定反腐败法必须要明确规定的地方,在目前法律不完备的情况下,共产党员以职务为自己、亲戚、朋友等谋取的利益,都可以算作私利。

李成言认为,目前应以《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的“52条不准”为标准,违反了52条不准的行为可以被认为是私利和特权。 南都记者彭美发自北京

[责任编辑:PN034] 标签:习近平 信号 研究中心主任

分享到:更多


相关内容

  • 十八大后反腐再动员如何把权力关进笼子里
  • 十八大后反腐再动员 如何把权力关进笼子里 中新网报道 说:中共十八大之后,从中央高层厉声反腐到多地官员接连落马,舆论用"风暴"一词形容近期中国政坛反腐治贪的系列动作.在新一届中央领导层密集发声部署反腐工作之后,未来一个时期中国反腐的新动向和新路径,也为成为社会焦点议题.在中央表明 ...

  • 怎样理解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
  • 怎样理解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 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月22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惩治这一手绝不能放松.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要加 ...

  • 4.2权利的行使,需要监督导学案2015
  • 东平明湖中学高一政治生活学案 班级: 姓名: [教学目标] 1.了解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权力的机制. 2.理解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3.归纳分析监督政府权力的内涵.途径和意义. 4.用辩证的观点看待政府的权力. [学习重难点] 1.建立健全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是对政府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关键. 2.对政 ...

  • 2015近期严以用权心得体会范文大全
  • 2015近期严以用权心得体会范文大全 篇1: 掌好权.用好权是我们党面临的重大考验和挑战.权力具有工具性,既可以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也可能被少数人用于行使特权甚至牟取非法利益.领导干部面临着如何对待权力和行使权力的问题,所以,习近平同志反复告诫,要严以用权,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 长期以来特别是 ...

  • 评论:把权力关进笼子,把权利放出笼子
  • 把权力关进笼子,把权利放出笼子] 1月21日,中共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京开幕.昨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重点强调: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同时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并要以踏石留印 ...

  • 姜明安:如何让法治成为国民的信仰?
  • 转自:微信号法学中国 作者: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公法研究中心主任,姜明安来源:<人民论坛>2013年6月号(下). 人们经常引用伯尔曼的名言:"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当然,伯尔曼认为"必须被国民信仰"的"法律&quo ...

  • 把老虎关进笼子里的态势分析
  • 作者:陈行之 时间:2013-06-08 20:05:39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老虎 笼子 关进 阅读器 1 据说要把老虎关进笼子里了,这是一件大事.跟畜类打过交道的人都知道,平时我们把一头猪赶进猪圈都要颇费一番周折,更不要说关一只吃人的老虎了,所以这件事非同小可,大意不得,马虎不得,否则是要出人 ...

  • 严以用权,不逾规矩
  • 严以用权,不逾规矩 --"三严三实"第三次学习讨论材料 自党中央开展"三严三实"活动以来,我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在思想认识.价值观念.具体行动上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为进一步巩固学习效果,我在认真学习"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相关文件.讲话精神的 ...

  • 学会以法治思维执政和行政
  • --孙笑侠教授在上海海关的演讲 -- 2014年11月15日 无图说 1 法治思维源于法治原理和法治实践,主要表现为法律人的职业思维.随着依法行政和依法执政,法治思维的主体范围也将逐步扩大.比如,各级党政干部被要求学习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处理事务.反之,不符合法治思维要求,就容易受到批评.责难甚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