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标准

《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工程监理专业 课程名称:《建筑材料与检测》 课程代码: 所属学习领域:单项职业能力学习领域 课程性质(是否核心课程):否 开设学期:第1学期

授课时数:64学时(理论讲授36课时,实践教学28学时)

修(制)订人: 修(制)订日期:2015年1月22日 审 核 人:

审 核 日 期: 年 月 日 审 订 日 期: 年 月 日

审 订 人:

1、前言

1-1 课程定位

《建筑材料试验与检测》面向学科内各专业的学生开设,以培养建筑工程监理应用性人才为目的,是建筑工程监理专业及专业群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常用建筑材料的品种、规格、技术性质、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应用范围和储存运输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能正确合理地选择和使用材料,以及对常用建筑材料的主要技术指标进行检测的方法,同时要了解新型建筑材料,对新型建筑材料要具备认识和鉴别能力,为学习专业后续课程《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房屋建筑学》、《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以及从事相关工作储备基本知识。

2、课程学习要求

2-1对学生已有知识技能的要求:

要求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具备如下知识能力

2-1-1 建筑制图与识图的读图、识图、绘图的相关知识能力。 2-1-2 具有物理和化学相关课程的基础。 2-1-3 了解房屋的基本结构。 2-2对教师的资格要求:

2-2-1具有熟悉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工艺的能力。 2-2-2具备一定的项目设计能力和项目组织经验。

2-2-3课内实践部分指导教师必须掌握更多领域的文化专业知识。 2-2-4具备设计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法的设计应用能力。 2-2-5能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具有比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 2-2-6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 3、课程目标 3-1具体目标 3-1-1知识目标

3-1-1-1能正确、合理地选择建筑材料,并应用于建筑工程;

3-1-1-2具备对常用建筑材料质量进行检测的能力,并能够正确判断其质量是否合格。

3-1-1-3掌握创新思维的理论知识并能结合专业学习熟练应用。 3-1-2能力目标

3-1-2-1使学生具有利用相关知识,解决在建筑工程技术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1-2-2使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有充分思考和全方位思考的能力。 3-1-3素质目标

3-1-3-1培养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精神。

3-1-3-2培养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敬业爱岗的主人翁意识,这样才能处理好人-机-环境在设计环境中的关系。

3-1-3-3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在做相关设计中都养成一个全面思考的职业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3-1-3-4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1-3-5 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操守。 3-1-3-6 培养学生承受工作压力的能力。 3-1-3-7 培养学生自学和钻研能力。 4、课程内容及教学设计

4-1课程任务设计

本课程通过进行广泛的行业企业调研以及校企合作项目,合理分析与建筑材料课程有关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确定教学任务,归纳梳理学习情境,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形成基于教学任务的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

1. 广泛开展社会调研,全面跟踪行业企业标准,以实际工作岗位能力需要,明确教学任务。

目前,建筑行业人才市场急需大批懂专业、会管理、上岗即能胜任工作的高技能人才。为了满足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培养建筑行业人才市场需要的合格人才,在制定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开发过程中,我们坚守“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原则,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知识培养能力”的培养模式,走校企合作办学的道路。

2. 以教学任务为主线,明确教学内容,融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为一体,通过“教、学、做”,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与实践,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发

展。主要章节以划分学习情境为主线,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来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

3.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建筑材料与检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根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岗位要求和学生认知规律设计教学内容,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以培养学生对建筑材料的认知、选用、检测能力为主线,以技能训练带动知识点的学习,充分体现本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根据建筑行业人才市场的任职要求,参照土建工程技术领域和各种岗位职业资格标准,根据建筑行业发展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合理组织课程教学内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设计融学习过程于工作过程中的职业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2课程内容选择、教学要求与课程设计

通过对在校学生的调研,并听取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组教师的意见和建议。确定《建筑材料与检测》授课时数为64学时,其中理论部分36学时,实践部分28课时,并制定与相关专业职业能力相对应的课程教学标准。

《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推行“以职业岗位为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企业实际项目为载体,以项目团队为组织形式”的工学交替教学模式,充分体现课程的校企合作并具有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将现代建筑工程监理所涉及的知识结构培养能力的培养来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的方法,从而搭建自身相关知识体系,发展其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与职业素质养成的培养。其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知识学习的需要。本课程注重实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课要求运用多媒体教学,实操课主要运用现场调研,实验演示的方法操作。

课程依据职业教育教学大纲将课程整理为以下内容:

表 1:教学内容及要求分解表

5、教学评价

5-1评价目的

5-1-1了解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情况,以及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

5-1-2判断教学方案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判断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和原因,以适时改进教学。

5-1-3发现学生的潜能,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水平、个性的机会,并鼓励和促进学生进步与发展。

5-1-4培养与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发展的能力。 5-2评价原则

5-2-1应用能力考核与知识考核并重原则

5-2-2目的性、科学性、客观性、诊断性、可行性原则 5-2-3自评和他评相结合原则

5-2-4多样化、个性化原则 5-3评价途径

本课程的教学评价途径为:综合实践作业考核(50%)+学习过程考核(30%)+日常学习综合评定(20%)三部分。

5-3-1综合实践作业考核部分:占50%。 5-4评价标准

(1)课程目标符合教学大纲与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 (2)课程体系符合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 (3)教学目标符合课程标准与学生的实际情况 (4)教学设施与教学环境完备 6、教学实施

6-1学习组织形式、方法与手段 6-1-1教学方法

课程教学包括课堂讲授、随堂实践练习几个主要环节:

6-1-1-1课堂讲授采用多媒体教学与板书、现场制图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教师对各个知识点的内容、规范、运用进行讲解,通过图片、立体影像资料或现场绘图的方式对制图过程和制图方法、要点进行演示,使学生直观地了解所学内容。

6-1-1-2随堂实践练习,教师可以随堂留出时间给学生布置设计任务,并结合所学的建筑材料对相关的设计原理进行课题设计。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辅导,对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及时解答,对学生在实验方法、实验要领上出现的错误及时纠正;也可以让学生课后完成练习并上交,在新知识讲授前针对学生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这个环节注重学生对每个部分知识点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

6-1-2教学手段

教学中根据学习领域、工作任务和学生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6-1-2-1现场教学法。教师在真实的情景中,指导学生现场学习,将看、学、做紧密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6-1-2-2分组讨论法。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针对组培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分析判断,提高了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1-2-3角色扮演法。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学习工作任务,分别扮演组织培养工作岗位的不同身份角色,营造真实的操作环境,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激

发学习兴趣,切实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6-1-2-4启发引导。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针对组培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分析判断,提高了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1-2-5案例教学法。将组织培养生产过程中的事例引入教学中,说明其原因,给学生“以例激趣、以例说理、以例导行”。

6-2教学环境与条件分析

6-2-1分析对教学团队、学生管理、学生基础及教学条件的现状与需求 学生基础较为薄弱,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从事建筑装饰工程人体工程学课程讲授的团队有着良好的专业基础和素质基础。熟悉人体工程学的相关知识运用。同时为了与时俱进,使教学更贴近生活工作的实际应用,将古往今来的优秀案例通过各种方法传递到课堂当中。

根据学校情况,希望学校能够建立更完备的多媒体教学设施服务教学。 6-2-2分析对该学习领域学习前期应具有的基础知识与能力

学生应具有专业基础课的初步知识,具备一定的物理学和化学学的基础知识。 6-2-3分析同类院校专业教改情况,并对教学组织实施与管理提出建议 (1)教学条件有待进一步完善 希望学校能够提供更完备的多媒体教学条件。 (2)教师能力进一步提高 教师应更多地参与实际工程,积累实践经验,以更好的把握建筑工程行业动态,提高教师自身的知识素养和能力。

6-3教学资源

6-3-1教材编写和选用建议

推荐使用国家级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对“教材”的定义应不仅仅局限在以往的单一思路中,尤其是对于《建筑材料与检测》这门课程,在给学生选择上课所用教材的同时,还应给学生推荐相应的参考书,比如室内设计、设计心理学、设计史等以帮助学生扩充知识面,夯实基础。在教材的选择上以教材内容编排的合理性、先进性和实用性为选择标准,同时教师应及时把新的内容以不同形式补充到教学内容中。

教材内容应将本专业领域的发展趋势及职业活动中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及时纳入其中,使教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6-3-2网络等教学资源库开发与建设

建设建筑工程实训基地:提供教师讲解和演示的电脑和投影仪;课件中将动画等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其中,确保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多媒体教室,方便教师向学生分享一些

学习资源。

6-3-3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实施项目教学。 7、其它说明

(1)《建筑材料与检测》应在第一学期完成。 (2)本课程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监理专业。

《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工程监理专业 课程名称:《建筑材料与检测》 课程代码: 所属学习领域:单项职业能力学习领域 课程性质(是否核心课程):否 开设学期:第1学期

授课时数:64学时(理论讲授36课时,实践教学28学时)

修(制)订人: 修(制)订日期:2015年1月22日 审 核 人:

审 核 日 期: 年 月 日 审 订 日 期: 年 月 日

审 订 人:

1、前言

1-1 课程定位

《建筑材料试验与检测》面向学科内各专业的学生开设,以培养建筑工程监理应用性人才为目的,是建筑工程监理专业及专业群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常用建筑材料的品种、规格、技术性质、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应用范围和储存运输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能正确合理地选择和使用材料,以及对常用建筑材料的主要技术指标进行检测的方法,同时要了解新型建筑材料,对新型建筑材料要具备认识和鉴别能力,为学习专业后续课程《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房屋建筑学》、《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以及从事相关工作储备基本知识。

2、课程学习要求

2-1对学生已有知识技能的要求:

要求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具备如下知识能力

2-1-1 建筑制图与识图的读图、识图、绘图的相关知识能力。 2-1-2 具有物理和化学相关课程的基础。 2-1-3 了解房屋的基本结构。 2-2对教师的资格要求:

2-2-1具有熟悉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工艺的能力。 2-2-2具备一定的项目设计能力和项目组织经验。

2-2-3课内实践部分指导教师必须掌握更多领域的文化专业知识。 2-2-4具备设计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法的设计应用能力。 2-2-5能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具有比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 2-2-6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 3、课程目标 3-1具体目标 3-1-1知识目标

3-1-1-1能正确、合理地选择建筑材料,并应用于建筑工程;

3-1-1-2具备对常用建筑材料质量进行检测的能力,并能够正确判断其质量是否合格。

3-1-1-3掌握创新思维的理论知识并能结合专业学习熟练应用。 3-1-2能力目标

3-1-2-1使学生具有利用相关知识,解决在建筑工程技术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1-2-2使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有充分思考和全方位思考的能力。 3-1-3素质目标

3-1-3-1培养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精神。

3-1-3-2培养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敬业爱岗的主人翁意识,这样才能处理好人-机-环境在设计环境中的关系。

3-1-3-3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在做相关设计中都养成一个全面思考的职业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3-1-3-4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1-3-5 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操守。 3-1-3-6 培养学生承受工作压力的能力。 3-1-3-7 培养学生自学和钻研能力。 4、课程内容及教学设计

4-1课程任务设计

本课程通过进行广泛的行业企业调研以及校企合作项目,合理分析与建筑材料课程有关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确定教学任务,归纳梳理学习情境,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形成基于教学任务的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

1. 广泛开展社会调研,全面跟踪行业企业标准,以实际工作岗位能力需要,明确教学任务。

目前,建筑行业人才市场急需大批懂专业、会管理、上岗即能胜任工作的高技能人才。为了满足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培养建筑行业人才市场需要的合格人才,在制定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开发过程中,我们坚守“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原则,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知识培养能力”的培养模式,走校企合作办学的道路。

2. 以教学任务为主线,明确教学内容,融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为一体,通过“教、学、做”,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与实践,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发

展。主要章节以划分学习情境为主线,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来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

3.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建筑材料与检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根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岗位要求和学生认知规律设计教学内容,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以培养学生对建筑材料的认知、选用、检测能力为主线,以技能训练带动知识点的学习,充分体现本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根据建筑行业人才市场的任职要求,参照土建工程技术领域和各种岗位职业资格标准,根据建筑行业发展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合理组织课程教学内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设计融学习过程于工作过程中的职业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2课程内容选择、教学要求与课程设计

通过对在校学生的调研,并听取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组教师的意见和建议。确定《建筑材料与检测》授课时数为64学时,其中理论部分36学时,实践部分28课时,并制定与相关专业职业能力相对应的课程教学标准。

《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推行“以职业岗位为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企业实际项目为载体,以项目团队为组织形式”的工学交替教学模式,充分体现课程的校企合作并具有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将现代建筑工程监理所涉及的知识结构培养能力的培养来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的方法,从而搭建自身相关知识体系,发展其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与职业素质养成的培养。其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知识学习的需要。本课程注重实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课要求运用多媒体教学,实操课主要运用现场调研,实验演示的方法操作。

课程依据职业教育教学大纲将课程整理为以下内容:

表 1:教学内容及要求分解表

5、教学评价

5-1评价目的

5-1-1了解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情况,以及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

5-1-2判断教学方案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判断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和原因,以适时改进教学。

5-1-3发现学生的潜能,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水平、个性的机会,并鼓励和促进学生进步与发展。

5-1-4培养与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发展的能力。 5-2评价原则

5-2-1应用能力考核与知识考核并重原则

5-2-2目的性、科学性、客观性、诊断性、可行性原则 5-2-3自评和他评相结合原则

5-2-4多样化、个性化原则 5-3评价途径

本课程的教学评价途径为:综合实践作业考核(50%)+学习过程考核(30%)+日常学习综合评定(20%)三部分。

5-3-1综合实践作业考核部分:占50%。 5-4评价标准

(1)课程目标符合教学大纲与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 (2)课程体系符合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 (3)教学目标符合课程标准与学生的实际情况 (4)教学设施与教学环境完备 6、教学实施

6-1学习组织形式、方法与手段 6-1-1教学方法

课程教学包括课堂讲授、随堂实践练习几个主要环节:

6-1-1-1课堂讲授采用多媒体教学与板书、现场制图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教师对各个知识点的内容、规范、运用进行讲解,通过图片、立体影像资料或现场绘图的方式对制图过程和制图方法、要点进行演示,使学生直观地了解所学内容。

6-1-1-2随堂实践练习,教师可以随堂留出时间给学生布置设计任务,并结合所学的建筑材料对相关的设计原理进行课题设计。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辅导,对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及时解答,对学生在实验方法、实验要领上出现的错误及时纠正;也可以让学生课后完成练习并上交,在新知识讲授前针对学生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这个环节注重学生对每个部分知识点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

6-1-2教学手段

教学中根据学习领域、工作任务和学生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6-1-2-1现场教学法。教师在真实的情景中,指导学生现场学习,将看、学、做紧密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6-1-2-2分组讨论法。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针对组培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分析判断,提高了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1-2-3角色扮演法。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学习工作任务,分别扮演组织培养工作岗位的不同身份角色,营造真实的操作环境,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激

发学习兴趣,切实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6-1-2-4启发引导。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针对组培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分析判断,提高了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1-2-5案例教学法。将组织培养生产过程中的事例引入教学中,说明其原因,给学生“以例激趣、以例说理、以例导行”。

6-2教学环境与条件分析

6-2-1分析对教学团队、学生管理、学生基础及教学条件的现状与需求 学生基础较为薄弱,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从事建筑装饰工程人体工程学课程讲授的团队有着良好的专业基础和素质基础。熟悉人体工程学的相关知识运用。同时为了与时俱进,使教学更贴近生活工作的实际应用,将古往今来的优秀案例通过各种方法传递到课堂当中。

根据学校情况,希望学校能够建立更完备的多媒体教学设施服务教学。 6-2-2分析对该学习领域学习前期应具有的基础知识与能力

学生应具有专业基础课的初步知识,具备一定的物理学和化学学的基础知识。 6-2-3分析同类院校专业教改情况,并对教学组织实施与管理提出建议 (1)教学条件有待进一步完善 希望学校能够提供更完备的多媒体教学条件。 (2)教师能力进一步提高 教师应更多地参与实际工程,积累实践经验,以更好的把握建筑工程行业动态,提高教师自身的知识素养和能力。

6-3教学资源

6-3-1教材编写和选用建议

推荐使用国家级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对“教材”的定义应不仅仅局限在以往的单一思路中,尤其是对于《建筑材料与检测》这门课程,在给学生选择上课所用教材的同时,还应给学生推荐相应的参考书,比如室内设计、设计心理学、设计史等以帮助学生扩充知识面,夯实基础。在教材的选择上以教材内容编排的合理性、先进性和实用性为选择标准,同时教师应及时把新的内容以不同形式补充到教学内容中。

教材内容应将本专业领域的发展趋势及职业活动中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及时纳入其中,使教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6-3-2网络等教学资源库开发与建设

建设建筑工程实训基地:提供教师讲解和演示的电脑和投影仪;课件中将动画等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其中,确保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多媒体教室,方便教师向学生分享一些

学习资源。

6-3-3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实施项目教学。 7、其它说明

(1)《建筑材料与检测》应在第一学期完成。 (2)本课程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监理专业。


相关内容

  • [路基路面实验检测技术]课程标准
  • 路基路面实验检测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类别:方向专业课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道路与桥梁方向) 授课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学分学时:学分2.5讲授28实验12 编写执笔人: 审核人签字: 1.课程性质和课程设计 1. 1课程定位与作用 课程的定位:本课程是道路桥梁方向的一门专业课程.本课程主要讲述公路工程路 ...

  • [工程材料检测]课程标准
  • X X X X X X 课 程 标 准 <工程材料检测> 课 程 标 准 <工程材料检测>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适用专业: 计划总课时: 一.课程设置 <工程材料检测>是建筑工程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铁道工程技术.高速铁道工程技术等专业必修的一门技术 ...

  • 5市政工程施工专业教学标准
  • 附件5 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 市政工程施工 专业教学标准 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办公室 编 目 录 一. 市政工程施工教学标准 专业名称„„„„„„„„„„„„„„„„„„„„„„„„„„„4 入学要求„„„„„„„„„„„„„„„„„„„„„„„„„„„4 学习年限„„„„„„„„„„„„„ ...

  • 水泥与混凝土性能检测技术考试大纲
  • <水泥与混凝土性能检测技术>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编号:I0250144 学时数:32 学分数:2 适用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考核方式:考试 一.考核目的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考试按照<水泥与混凝土性能检测技术>教学大纲对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本科生的要求,以考查学生对水泥.砂. ...

  • 磁粉检测课程设计模板
  • 磁粉检测课程设计 课题:带齿轴的磁粉检测 学院:测试与光电工程 班级:100815 姓名:韩志伟 指导老师:周瑞琪 二零一三年十月二十三日 测试与光电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系班 学生学号 课题名称: 带齿轴 的磁粉检测 课题设计要求: 1. 编制所指定工件的磁粉探伤工艺规程,工艺卡. 2. 说明 ...

  • 汽车维修基础精品课程[1]
  • <汽车维修基础>精品课程材料 4 课程设置 4-1课程性质与作用 <汽车维修基础>是"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是一门必修的技术基础课程,它在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方向课程体系中起着支撑连接的作用,为了进一步说明该课程的性质与作用,下面分几个方面阐述 ...

  • 汽车性能检测课程标准
  • <汽车性能检测>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汽车性能检测 课程类别:考试课 课程学分:3 适用专业:汽车检测技术 1.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 1.1课程定位 课程代码: 050521015 课程性质: 专业课 课程学时: 48 开课学期: 第四学期 本课程是汽车检测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主要培养在 ...

  • [机械产品检测与质量控制]课程标准0307
  • <机械产品检测与质量控制> 课 程 标 准 适用专业: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机械类专业 建议学时: 60 - 80 建议学分: 3 - 4 编 制:机械产品检测与质量控制课程团队 批 准: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修订时间: 2008 年 10 月 20 日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课程定 ...

  •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课程标准
  •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课程承担学院: 制定: 制定日期: 审核: 审核日期: 批准: 批准日期: 一.适用对象 高职毕业或同等学历者 二.适用专业 建设工程监理专业 三.课程定位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建筑工程监理专业的核心课程. (二)课程任务 主要针对监理工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