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资料

建设美丽乡村 扮靓美丽中国

发布时间:2014-08-24 09:21:27 浏览次数:79次

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在新的环境条件下,如何延续乡土文化的根脉?如何让农村不变成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中宣部、中央文明委日前召开的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深入回应了这一课题,明确了建设美丽乡村的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必将更好夯实乡土中国的文化底蕴,让美丽乡村涵养更多文明的源头活水。

那广袤的乡土,有无数赤子的乡愁。乡土中国正在经历千年未有之变局,近些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但也要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农村文化发展滞后、农民文化生活贫乏问题较为突出。有的农村经济发展了、农民生活富裕了,但生态环境污染了、人文氛围淡化了,有的人“口袋富了、脑袋却空了”,有的地区还有“文化饥渴”“文化沙漠”。正因此,以建设美丽乡村为载体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契合中央要求,契合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契合农民群众的殷切期盼。

建设美丽乡村,应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根本。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就必须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既然“草根英雄”辈出,不妨让更多“身边最美”造福桑梓、守望邻里;面对居住分散、人口流动等情势,何妨多采用新媒体让核心价值无远弗届;针对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新型农民等不同群体,尤须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教化行则民风淳,教化废则民风败”,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更应做到年年坚持、常抓常新、久久为功。

建设美丽乡村,应紧紧把握民风建设和环境整治这个重点。一方面,坚持以人为本、重在建设,着力改善民生,改造基础设施,让农村设施多起来、农村环境好起来、农村面貌靓起来;另一方面,坚持问题导向、以文化人,积极开展专项治理,坚决整治黄赌毒等歪风邪气,涵养崇德向善、守望相助、风醇物厚的乡风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美丽乡村才能既体现发展之美,也释放文明之美。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通过美丽乡村建设,让农民群众得到美的享受、养成美的德行、过上美的生活,让城乡之间、乡村之间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我们就一定能用无数的美丽乡村扮靓美丽中国。来源:人民日报

1书记指示

年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

到进行城乡一体化试点的鄂州市长港镇峒山村。他说,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是要给乡亲们造福,不要把钱花在不必要的事情上,比如说“涂脂抹粉”,房子外面刷层白灰,一白遮百丑。不能大拆大建,特别是古村落要保护好。

习近平说,即使将来城镇化达到70%以上,还有四五亿人在农村。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 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城镇化要发展, 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也要发展,同步发展才能相得益彰,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2提出要求

(一)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具体要求。

(二)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顺利召开,会议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 )“十一五”期间,全国很多省市按十六届五中全会的要求,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目标,纷纷制定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并付之行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四)2008年,浙江省安吉县正式提出“中国美丽乡村”计划,出台《建设“中国美丽乡村”行动纲要》,提出10年左右时间,把安吉县打造成为中国最美丽乡村。

(五)“十二五”期间,受安吉县“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功影响,浙江省制定了《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广东省增城、花都、从化等市县从2011年开始也启动美丽乡村建设,2012年海南省也明确提出将以推进“美丽乡村”工程为抓手,加快推进全省农村危

房改造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步伐。“美丽乡村”建设已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代名词,全国各地正在掀起美丽乡村建设的新热潮。

(六)作为“国际旅游岛”,海南最大的优势就是生态、环境与绿色优势。这些优势为海南美丽乡村建设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美丽乡村建设符合海南需要,对推进海南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有重要意义。保亭县什进村、白沙县罗帅村等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实施,为海南省美丽乡村建设探索了一条可供选择的道路。

(七)2012年(第13届)海南岛欢乐节将于年底在屯昌县举办,正值天时地利。国家旅游局、海南省人民政府(中国海南岛欢乐节组委会)将举办“中国(海南)美丽乡村建设论坛与投资洽谈会”。

3量化指标

2015年5月27日,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共同举办《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家标准发布会。

《美丽乡村建设指南》由12个章节组成,基本框架分为总则、村庄规划、村庄建设、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公共服务、乡风文明、基层组织、长效管理等9个部分。

在技术内容方面,《美丽乡村建设指南》采取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汇集了财政、环保、住建、农业等行业部委的相关工作要求,明确了美丽乡村建设在总体方向和基本要求上的“最大公约数”,在村庄建设、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公共服务等领域规定了21项量化指标,就美丽乡村建设给予目标性指导。[1] 4评选活动

2014年

2014年中国最美休闲乡村

特色民居村(29个)

北京市密云县干峪沟村

河北省辛集市双柳树村

山西省平顺县白杨坡村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浩特市胡力斯台嘎查

5创新联盟

2014年12月12-4日,由农业部美丽乡村创建办公室、、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建筑设计院联合主办的美丽乡村环境保护与治理研讨会在天津召开,会议宣布成立“美丽乡村建设技术创新联盟”。

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近50个单位的12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任天志所长致词,农业部美丽乡村创建办公室魏玉栋主任作了主旨引导报告,介绍了全国美丽乡村创建的有关情况。西南林业大学副校长郑毅等10多位专家分别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给与会代表奉献了一场学术盛宴。与会代表对联盟章程进行了深入讨论,最终通过了《美丽乡村建设技术创新联盟章程》。

习大大赞浙江民宿 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基础

发布时间:2015-05-29 15:17:49 浏览次数:287次

2015年5月25日中午,习近平总书记到浙江舟山考察调研。这是习近平第14次到舟山。2002年至2007年在浙江工作期间,他上海岛、下渔村、访渔民,深入调研、科学谋划舟山发展战略。

参观中习近平说,舟山这几年发展变化很大,现在的样子已经完全认不出了。

习近平: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基础

坐在村民袁其忠家开办的农家乐庭院里,习近平对村民们说,浙江建设美丽乡村有自然禀赋,也有当年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前瞻性。全国很多地方都在建设美丽乡村,一些地方虽然条件差但主观很努力。希望浙江再接再厉,继续走在前面。

习近平笑谈金庸笔下“桃花岛”

25日下午,习近平在岙山岛听取舟山江海联运情况汇报。他指着展板上的岛屿笑着说:“桃花岛,据说金庸没去过,但他笔下黄老邪的桃花岛和这里一模一样。后来就按着小说搞了旅游。”听说不少小渔村兴起了渔家乐,习近平说:“这里的海盐没那么重,海鲜的味道鲜、甜。”

习近平体验农家乐:“下次来就住这儿”

“农家乐开了多久?平常客人多不多?收入多少?”习近平走进村民袁其忠家的农家乐小院,一边参观一边兴致勃勃地了解情况。他说:“你们看,这房子多干净啊,下次来了咱们就在这儿住。”

夕阳洒进老袁家的庭院,习近平和村民们围坐在一起促膝交谈。听说这里正在规划建设绿色生态旅游景区,习近平说:“这个好,在这儿呆着还真不想走了。我在浙江工作时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话是大实话,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理解了这个观点,这就是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我们就要奔着这个做。”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

“关中第一村”特色美食吸引人乡村游火了袁家村

发布时间:2014-02-07 10:26:57 浏览次数:86次

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新闻联播》)春节假期里,许多人都选择到有着“关中第一村”美誉的咸阳市礼泉县袁家村参观旅游,品特色关中美食、游传统关中街巷,乡村游给人们的春节假期增添了乐趣。

大年初五一早,袁家村里的袁家老豆腐作坊老板卢志强便忙碌起来,磨豆子、点豆腐,用传统工艺做出来的豆腐很受游客喜爱,加之卢师傅的豆腐在整条街上早就小有名气,到了春节,慕名而来的游客得排长队才能买到。

礼泉县袁家村袁家老豆腐老板卢志强:平时(每天)能卖一万多块钱,春节这几天(每天)销售价钱就是四五万块钱,还供不应求。

卢师傅告诉记者,他是六年前袁家村建设老作坊一条街时候专门“被请过来”的。在这做生意,除了不收取经营费用外,村上还帮他包装推介,鼓励他把豆腐品牌做起来,现在来到袁家村旅游的客人,大多数都要来尝尝袁家老豆腐。

游客:刚好放假专门过来吃一下,其他地方的我也吃过,没有这么正宗好吃。

除了有老豆腐、粉丝羊血这样诱人的美食外,春节期间的袁家村处处挂着红灯笼、贴着喜庆的对联,年味十足。走在“作坊一条街”、“小吃一条街”等仿古街区上,游客既能品尝

一道道正宗的关中美食,还能了解手工艺制作的全过程,春节长假以来,袁家村每天的游客都络绎不绝。

咸阳市礼泉县烟霞镇袁家村村主任郭俊武:从现在的(旅游)形式来看,估计要突破六十万,最多的在初一那一天,达到了15万人。

据了解,春节期间游客可以在袁家村欣赏秦腔表演、观看关中皮影戏,正月十五元宵节当天这里还将举行大型篝火舞会。

咸阳市礼泉县副县长曹国巍:通过袁家村示范村的建设,带动了周围十多个村的乡村旅游发展。使乡村旅游成为礼泉新的致富增长点。

“美丽乡村”咋建设?陕西省发布地方标准

发布时间:2016-01-04 08:34:15 浏览次数:14次

华商报讯(记者 马虎振)“美丽乡村”应该咋建设?2015年12月31日,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美丽乡村建设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该推荐性地方标准从2016年1月1日开始实施。

《规范》从建设规划、村庄建设、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等7个方面提出了56项量化指标要求。附录还增加了美丽乡村类型分类要求,即民俗文化体验型、农村观光休闲型、现代农村发展型、古村落保护型。

古村落、古民居破损的要按原貌加以修缮

华商报记者注意到,《规范》特别重视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在建设规划中,对祠堂、古村落、古建筑等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列入其中。在村庄建设中,明确要求村庄整治要按有关要求保护传统民居和古迹古建等历史文化遗产及乡土特色元素,保持和延续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在文化传承中,要求加强对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古树及文物等的保护和整修,破损的按原貌加以修缮、利用。

此外,规范还要求加强对民族服饰、农民艺术、民间传说、农谚民谣、民俗活动、传统手工艺技能、农业文化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结合乡土风情(包括农耕、生态、民俗、民居等),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发展特色文化旅游;加强对村庄历代名贤的思想观念、文化传统、文史典籍进行挖掘整理,延续传统乡村文脉,培育富于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乡贤文化;挖掘民俗风情、历史沿革、典故传说、名人文化、村规民约、祖训家规等乡村特色文化。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推荐评议活动;好家庭、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好儿媳、好公婆、好家庭、好邻居、好少年不断涌现;建立道德讲堂,每年举办道德讲堂4

次以上,形成浓厚的道德文化氛围;建立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和道德评议会等村民自治组织,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重视环境质量 空气优良天数要达80%以上

除了重视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规范》的亮点还包括:

重视环境质量。要求关中地区空气优良天数占全年总天数的80%以上,陕南、陕北地区达到90%以上。

鼓励发展特色经济。倡导利用乡村田园风光、山水资源、人文禀赋及产业特色等,以重点景区为龙头、骨干景点为支撑、“农家乐”休闲为基础,形成以陕北红色教育旅游、关中文化体验旅游和陕南生态景观旅游为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业。

重视公共服务。要求村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保率不低于95%,最低生活保障人群、五保户实现应保尽保。要求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每个村庄至少配备1名食品药品监管协管员。 今年,中省提出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乡村的重大任务。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永续发展的需要;是强化农业基础、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需要;是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需要。我市紧紧围绕中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的精神和要求,积极争取试点资金,并做好项目申报工作,经与省上协调,确定了乾县为国家级美丽乡村试点县,彬县、秦都区、永寿县被确定为省级试点县。截止目前,已争取中省补助资金4100万元(其中乾县1000万元,秦都、彬县、永寿各700万元)为在全市全面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积累经验,完善政策奠定了基础。

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目标是:适应城乡发展一体化新形势和广大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注重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自下而上民主决策、农村民生需求导向和以县为主统筹使用的制度优势,注重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领撬动作用,通过局部试点,探索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和有效模式,为在更大范围内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积累经验,完善政策。基本原则: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主体地位。二是坚持规划引导,突出地域特色。科学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试点规划。三是坚持试点先行,重点突破。突出重点,统筹协调,逐步推开。四是坚持多元投入,整合资源。充分发挥一事一议民办公助和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加大资金整合力度,集中力量办大事。五是坚持以县为主,统筹推进。六是

坚持改革创新,完善制度机制。主要内容是:继续抓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逐步实现道路硬化、卫生净化、村庄绿化、村庄亮化、环境美化等目标,改善村容村貌和农民人居环境,为乡村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农家乐等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促进农村产业形态优化升级;加强中心村和农村新社区建设,推动有条件的行政村、自然村落归并整合,优化村庄布局,引导农村人口适度集中居住,节约集约土地;建立健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的长效管护机制。

——彬县以“美丽乡村、幸福彬县“为主题,围绕”四美三宜“的总体要求(即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农民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宜居、宜业、宜游),按照“规划先行、以人为本、注重特色、合力共建”的原则,充分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自下而上民主决策、农村民生需求导向和县为主统筹使用的制度优势,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最终实现“村新、景美、业盛、人和”的目标。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全县247个建制村环境明显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50%以上的村庄达到“美丽乡村”创建标准。 ——乾县围绕全县美丽乡村建设总规划,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根本,以展现农村生态魅力为特色,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为载体,大力推进“环境提升”、创业增收“、”文明培育“和”服务提升“四大工程,实现人居环境、自然生态、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社会保障、社区服务以及农民素质的全面提升。在工作注重五个坚持,即坚持“以人为本、量力而行、建管并举、特色培育和发展创新” 着力打造”文明乾县,幸福家园“品牌,力争将全县农村建设成为生态宜居、聚商宜业、魅力宜游、统筹发展的美丽乡村

——秦都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四美”总体要求(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以展现农村生态魅力为特色,重点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构建农业发展大格局,着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新型农民合作组织,提升城乡文化软实力,努力建设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力争全区所有乡村达到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要求,80%以上的乡镇开展整乡整镇美丽乡村建设,建成2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

——永寿县以“美丽乡村、福安永寿”为主题,以“科学规划布局美、生态宜居村庄美、产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提

升农民生活质量为核心,大力实施村庄优化整治、人居环境提升、农民创业增收、乡风文明培育四大工程,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具有永寿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工作中遵循“以人为本,尊重民意”“全域规划、示范带动”“统筹兼顾、彰显特色”“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在建设内容上。一是实施村庄优化整治工程。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的要求,建立健全规划体系,分类推进全域整治,加强基础设施配套,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实现“村新”;二是实施人居环境提升工程。按照“生态宜居村庄美“的要求,健全机制、突出重点,深入推进”两清两治一美“为重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实现“景美”。县财政每年预算安排500万元专项用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卫生保洁补助。三是实施农民创业增收工程。按照“产业富民生活美”的要求,实施农业产业“四大”工程,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深入推进土地流转工作,促进农民创业就业,实现“业盛”。四是实施乡村文明培育工程。按照“文明和谐乡风美”的要求,以“和谐文明”为核心,实现原生态乡村文化、“寿”文化和农耕化百花齐放,赋予永寿农村新气质,实现“人和”。力争到2015年,建设美丽乡村示范村15个,全县50%村达到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巩固率10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0元以上;创建省级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最终实现农村“村新、景美、业盛、人和”的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的乡村本位新论

张孝德

2015年10月21日10:31 来源:人民网-人民论坛

核心提示: 习近平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想可以概括出三大新论:“乡村本位看‘三农’”,“‘两山理论’找出路”,“县域治理做文章”。如果说乡村本位理论,是决定“三农”问题解决之道、乡村定位的“天”的问题,那么“两山理论”则是乡村发展如何落地的“地”的问题,而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一直关注的县域治理,则是解决“三农”问题中“人”的问题。从这个角度看,习近平关于“三农”问题的思维,是一个包含天地人三者系统协调,充满着“致广大而尽精微”的中国智慧的思维。

【摘要】习近平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想可以概括出三大新论:“乡村本位看‘三农’”,“‘两山理论’找出路”,“县域治理做文章”。如果说

乡村本位理论,是决定“三农”问题解决之道、乡村定位的“天”的问题,那么“两山理论”则是乡村发展如何落地的“地”的问题,而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一直关注的县域治理,则是解决“三农”问题中“人”的问题。从这个角度看,习近平关于“三农”问题的思维,是一个包含天地人三者系统协调,充满着“致广大而尽精微”的中国智慧的思维。

【关键词】三农 乡村本位 乡愁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认识“三农”新思维:乡村本位看“三农”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作为有着五千年农业文明的国家,恪守乡村和农业本位是从古代到近代中国历代执政者的坚守,也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党所一直恪守的治国之道。

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速度的加快,乡村本位的意识开始淡薄和动摇。在许多地方城镇化规划中,把解决中国农村与农民的发展问题统统寄希望于城市化的一端。在这样一种认识的作用下,失去信心和失去希望的乡村,成为解决“三农”问题最大的障碍。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高度关注决定中国乡村命运的乡村地位问题。早在2013年7月22日,习近平同志在湖北省鄂州市考察农村工作时就十分担忧地指出:“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明确乡村在中国走向新常态发展中的本位地位,从乡村本位出发探索解决中国“三农”问题之道、探索中国特色的城镇化之路,成为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维。习近平关于乡村本位的思想,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立足历史看乡村,明确提出乡村是中国文明之根的地位不能动摇。 针对中国城镇化中遇到的问题,针对以狭隘的经济主义思维判断乡村价值的认识,习近平以其富有诗意的“乡愁城镇化”思想,从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高度,明确了乡村在中国城镇化中不能缺失和不可替代的地位。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中国城镇化要成为“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城镇化”。2015年1月习近平在云南调研时,明确强调:“新农

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随着时间的推移,习近平的“乡愁城镇化”理论逐渐完善,成为指导中国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思想。习近平的“乡愁城镇化”理论,在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再度深化为“传承乡村文明”的新思想。文件明确提出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创新乡贤文化,弘扬善行义举,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乡建设,传承乡村文明”。

习近平的“乡愁城镇化”理论,从三个方面肯定了乡村具有城市不能替代的功能和地位:第一是中国乡村是中国五千年文明传承之载体,是中国文化传承与发展之根。作为乡村社会主导的文明模式,中国文明之根不在城市,在乡村。其次是中国农村不仅为城市发展提供粮食、劳动力,而且在中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规避风险上有不可替代的功能。第三是中国城市文明和文化发展,也不能离开乡村。乡村是中国人的精神归属,记得住乡愁的家园。特别是在中国初步完成工业化、实现温饱的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就会越来越重要,而要回答与解决这些问题,源头不在城市,而在乡村。

二是立足农民本位,明确提出乡村是中国发展底线不能突破。

乡村本位的核心是农民,习近平的农民本位思想集中体现在,通过一系列通俗语言所表达的乡村发展底线论上。“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习近平总书记这一系列通俗表达,就是要告诫全党,中国乡村与农民既是中国发展不能突破的底线,也是中国走向全面小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2012年2月16日,习近平在中美农业高层研讨会上致辞时明确提出:“中国始终高度重视国家粮食安全,把发展农业、造福农村、富裕农民、稳定地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重中之重的大事。”

中国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仍是基本国情,农村就是这一基本国情的最大实际;中国还有1.28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其中绝大部分就在农村。这就是为什么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始终把“三农”工作牢牢抓住、紧紧抓好的原因所在。无论城市化能够吸收多少农民成为市民,只要乡村在中国发展的根性地位不变,“乡村兴

则中国兴、乡村衰则中国衰”的规律就不会变。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是国家大局稳定发展不能突破的底线。在一定时期,在资源约束的背景下,我们可以集中力量、集中资源发展工业、推进城市发展,但我们不能忘记,“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是中国发展必须坚守的底线。

破解“三农”新思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

如何破解中国“三农”问题,是习近平长期思考的问题。在习近平“三农”思想中,有一个理论值得我们关注与研究,这就是习近平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习近平的“两山理论”,不仅是引导中国走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论,更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新理论和新出路。

首先,习近平的“两山理论”产生于乡村。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间,到安吉县余村进行调研时,针对余村如何利用青山绿水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的做法,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随后,习近平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发表《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评论,对这个论断进行了系统阐述。

其次,浙江农村成为“两山理论”的最大受益者。十多年过去了,浙江省以十年磨一剑的定力,坚持以习近平提出的“两山”发展理论开展浙江美丽乡村建设,到目前为止,实践证明,“两山理论”是一条让乡村青山绿水变成金山银山之路,也是从根本上破解“三农”问题的新路。浙江的农民和农村成为“两山理论”的最大受惠者。

习近平的“两山理论”之所以释放如此巨大能量,其生命力在于这个理论顺应了时代和农村、农民的需要。

一是“两山理论”顺应了生态文明时代发展需要,抓住了时代的机遇。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今中国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正是由于高能耗、高污染的工业化以及雾霾严重的城市病,倒逼绿色消费、生态消费成为新时期生态经济发展的新市场和新动力。在这样一种时代背景下,能够满足这种绿色消费的青山绿水资源恰恰在乡村,是时代给乡村绿色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二是“两山理论”顺应了农村发展需要,找到了乡村发展优势。习近平的“两山理论”,不是让乡村模仿城市搞发展,让农村也搞工业化,这不是农村的优势;而是让农村自己拥有的青山绿水变成财富,让农民熟悉的乡土文化变成乡村旅游

资源,把农村传统农业办成休闲、旅游农业,这些资源是农村有而城市没有的禀赋优势。农村不能发展,不是农民愚昧落后,而是没有找到农村发展的禀赋优势,而“两山理论”正是顺应了农村的独特优势。

三是“两山理论”顺应了农民的需要,找到了乡村发展原动力。习近平“两山理论”在浙江农村落地,表现为各种类型的乡村生态产业发展,但最需要关注的是在浙江乡村充满生机活力的另一种新业态,即农家乐。目前在中国农村广泛出现的集经营青山绿水、乡村文化、生态农业为一体的农家乐、牧家乐、渔家乐,是当代中国农民的又一伟大创举。而习近平的“两山理论”既是这一创举的指导理论,也是对这一创举的理论表达。

乡村发展新变革:县域治理做文章

从微观看,“三农”问题是农民与农村发展的问题;从宏观看,“三农”问题是关系治国安邦的大问题;从中观看,“三农”问题的解决又涉及到县域治理问题。可以说乡村虽小有乾坤,事关天地人。如果说习近平的乡村本位理论,是决定“三农”问题解决之道、乡村定位的“天”的问题,那么“两山理论”则是乡村发展如何落地的“地”的问题,而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一直关注的县域治理,则是解决“三农”问题中“人”的问题。从这个角度看,习近平关于“三农”问题的思维,是一个包含天地人三者系统协调,充满着“致广大而尽精微”的中国智慧的思维。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占了中国国土面积的89%,户籍人口的70%。经过几千年形成的中国县域区划,已经成为一个相对稳定地承载着中国多样性的自然生态、政治生态与文化生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域。县域是我国最大的行政单元,决定了中国不能走向西方式的以“城域”替代“县域”的单一治国之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尝试走的市管县的管理体制,实践证明并不适应中国国情。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十分重视县域治理问题,围绕县域治理主抓了三件事:一是明确定位县域治理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与功能。习近平把县域治理形象地概括为既“接天线”又“接地气”的重要国家组织。县一级工作做好了,党和国家全局工作就有了坚实基础。二是抓关键,明确提出县域治理的关键是县委书记。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非常重视县委书记在县域治理中的作用,对县委书记提出一系列高要求。三是树标杆,以焦裕禄为样板,对全国优秀县委书记进行表彰与激励。

县域治理既是国家治理体制改革的重大战略问题,也是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治理保障。习近平关于县域的治理思想与乡村本位思想一脉相承。习近平的乡村本位理论,明确提出中国城镇化不能走西方式城市替代农村的单极化发展之路,中国国情决定中国必须走城市与乡村两元共同发展的城镇化之路,由此决定了国家治理体制也不能走单纯为城市服务的单一城市的国家治理体制,而是根据中国国情需要,走县域与城域两元并存的中国特色国家治理之路。

(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建设美丽乡村 扮靓美丽中国

发布时间:2014-08-24 09:21:27 浏览次数:79次

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在新的环境条件下,如何延续乡土文化的根脉?如何让农村不变成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中宣部、中央文明委日前召开的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深入回应了这一课题,明确了建设美丽乡村的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必将更好夯实乡土中国的文化底蕴,让美丽乡村涵养更多文明的源头活水。

那广袤的乡土,有无数赤子的乡愁。乡土中国正在经历千年未有之变局,近些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但也要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农村文化发展滞后、农民文化生活贫乏问题较为突出。有的农村经济发展了、农民生活富裕了,但生态环境污染了、人文氛围淡化了,有的人“口袋富了、脑袋却空了”,有的地区还有“文化饥渴”“文化沙漠”。正因此,以建设美丽乡村为载体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契合中央要求,契合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契合农民群众的殷切期盼。

建设美丽乡村,应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根本。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就必须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既然“草根英雄”辈出,不妨让更多“身边最美”造福桑梓、守望邻里;面对居住分散、人口流动等情势,何妨多采用新媒体让核心价值无远弗届;针对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新型农民等不同群体,尤须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教化行则民风淳,教化废则民风败”,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更应做到年年坚持、常抓常新、久久为功。

建设美丽乡村,应紧紧把握民风建设和环境整治这个重点。一方面,坚持以人为本、重在建设,着力改善民生,改造基础设施,让农村设施多起来、农村环境好起来、农村面貌靓起来;另一方面,坚持问题导向、以文化人,积极开展专项治理,坚决整治黄赌毒等歪风邪气,涵养崇德向善、守望相助、风醇物厚的乡风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美丽乡村才能既体现发展之美,也释放文明之美。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通过美丽乡村建设,让农民群众得到美的享受、养成美的德行、过上美的生活,让城乡之间、乡村之间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我们就一定能用无数的美丽乡村扮靓美丽中国。来源:人民日报

1书记指示

年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

到进行城乡一体化试点的鄂州市长港镇峒山村。他说,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是要给乡亲们造福,不要把钱花在不必要的事情上,比如说“涂脂抹粉”,房子外面刷层白灰,一白遮百丑。不能大拆大建,特别是古村落要保护好。

习近平说,即使将来城镇化达到70%以上,还有四五亿人在农村。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 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城镇化要发展, 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也要发展,同步发展才能相得益彰,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2提出要求

(一)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具体要求。

(二)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顺利召开,会议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 )“十一五”期间,全国很多省市按十六届五中全会的要求,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目标,纷纷制定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并付之行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四)2008年,浙江省安吉县正式提出“中国美丽乡村”计划,出台《建设“中国美丽乡村”行动纲要》,提出10年左右时间,把安吉县打造成为中国最美丽乡村。

(五)“十二五”期间,受安吉县“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功影响,浙江省制定了《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广东省增城、花都、从化等市县从2011年开始也启动美丽乡村建设,2012年海南省也明确提出将以推进“美丽乡村”工程为抓手,加快推进全省农村危

房改造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步伐。“美丽乡村”建设已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代名词,全国各地正在掀起美丽乡村建设的新热潮。

(六)作为“国际旅游岛”,海南最大的优势就是生态、环境与绿色优势。这些优势为海南美丽乡村建设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美丽乡村建设符合海南需要,对推进海南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有重要意义。保亭县什进村、白沙县罗帅村等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实施,为海南省美丽乡村建设探索了一条可供选择的道路。

(七)2012年(第13届)海南岛欢乐节将于年底在屯昌县举办,正值天时地利。国家旅游局、海南省人民政府(中国海南岛欢乐节组委会)将举办“中国(海南)美丽乡村建设论坛与投资洽谈会”。

3量化指标

2015年5月27日,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共同举办《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家标准发布会。

《美丽乡村建设指南》由12个章节组成,基本框架分为总则、村庄规划、村庄建设、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公共服务、乡风文明、基层组织、长效管理等9个部分。

在技术内容方面,《美丽乡村建设指南》采取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汇集了财政、环保、住建、农业等行业部委的相关工作要求,明确了美丽乡村建设在总体方向和基本要求上的“最大公约数”,在村庄建设、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公共服务等领域规定了21项量化指标,就美丽乡村建设给予目标性指导。[1] 4评选活动

2014年

2014年中国最美休闲乡村

特色民居村(29个)

北京市密云县干峪沟村

河北省辛集市双柳树村

山西省平顺县白杨坡村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浩特市胡力斯台嘎查

5创新联盟

2014年12月12-4日,由农业部美丽乡村创建办公室、、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建筑设计院联合主办的美丽乡村环境保护与治理研讨会在天津召开,会议宣布成立“美丽乡村建设技术创新联盟”。

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近50个单位的12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任天志所长致词,农业部美丽乡村创建办公室魏玉栋主任作了主旨引导报告,介绍了全国美丽乡村创建的有关情况。西南林业大学副校长郑毅等10多位专家分别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给与会代表奉献了一场学术盛宴。与会代表对联盟章程进行了深入讨论,最终通过了《美丽乡村建设技术创新联盟章程》。

习大大赞浙江民宿 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基础

发布时间:2015-05-29 15:17:49 浏览次数:287次

2015年5月25日中午,习近平总书记到浙江舟山考察调研。这是习近平第14次到舟山。2002年至2007年在浙江工作期间,他上海岛、下渔村、访渔民,深入调研、科学谋划舟山发展战略。

参观中习近平说,舟山这几年发展变化很大,现在的样子已经完全认不出了。

习近平: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基础

坐在村民袁其忠家开办的农家乐庭院里,习近平对村民们说,浙江建设美丽乡村有自然禀赋,也有当年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前瞻性。全国很多地方都在建设美丽乡村,一些地方虽然条件差但主观很努力。希望浙江再接再厉,继续走在前面。

习近平笑谈金庸笔下“桃花岛”

25日下午,习近平在岙山岛听取舟山江海联运情况汇报。他指着展板上的岛屿笑着说:“桃花岛,据说金庸没去过,但他笔下黄老邪的桃花岛和这里一模一样。后来就按着小说搞了旅游。”听说不少小渔村兴起了渔家乐,习近平说:“这里的海盐没那么重,海鲜的味道鲜、甜。”

习近平体验农家乐:“下次来就住这儿”

“农家乐开了多久?平常客人多不多?收入多少?”习近平走进村民袁其忠家的农家乐小院,一边参观一边兴致勃勃地了解情况。他说:“你们看,这房子多干净啊,下次来了咱们就在这儿住。”

夕阳洒进老袁家的庭院,习近平和村民们围坐在一起促膝交谈。听说这里正在规划建设绿色生态旅游景区,习近平说:“这个好,在这儿呆着还真不想走了。我在浙江工作时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话是大实话,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理解了这个观点,这就是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我们就要奔着这个做。”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

“关中第一村”特色美食吸引人乡村游火了袁家村

发布时间:2014-02-07 10:26:57 浏览次数:86次

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新闻联播》)春节假期里,许多人都选择到有着“关中第一村”美誉的咸阳市礼泉县袁家村参观旅游,品特色关中美食、游传统关中街巷,乡村游给人们的春节假期增添了乐趣。

大年初五一早,袁家村里的袁家老豆腐作坊老板卢志强便忙碌起来,磨豆子、点豆腐,用传统工艺做出来的豆腐很受游客喜爱,加之卢师傅的豆腐在整条街上早就小有名气,到了春节,慕名而来的游客得排长队才能买到。

礼泉县袁家村袁家老豆腐老板卢志强:平时(每天)能卖一万多块钱,春节这几天(每天)销售价钱就是四五万块钱,还供不应求。

卢师傅告诉记者,他是六年前袁家村建设老作坊一条街时候专门“被请过来”的。在这做生意,除了不收取经营费用外,村上还帮他包装推介,鼓励他把豆腐品牌做起来,现在来到袁家村旅游的客人,大多数都要来尝尝袁家老豆腐。

游客:刚好放假专门过来吃一下,其他地方的我也吃过,没有这么正宗好吃。

除了有老豆腐、粉丝羊血这样诱人的美食外,春节期间的袁家村处处挂着红灯笼、贴着喜庆的对联,年味十足。走在“作坊一条街”、“小吃一条街”等仿古街区上,游客既能品尝

一道道正宗的关中美食,还能了解手工艺制作的全过程,春节长假以来,袁家村每天的游客都络绎不绝。

咸阳市礼泉县烟霞镇袁家村村主任郭俊武:从现在的(旅游)形式来看,估计要突破六十万,最多的在初一那一天,达到了15万人。

据了解,春节期间游客可以在袁家村欣赏秦腔表演、观看关中皮影戏,正月十五元宵节当天这里还将举行大型篝火舞会。

咸阳市礼泉县副县长曹国巍:通过袁家村示范村的建设,带动了周围十多个村的乡村旅游发展。使乡村旅游成为礼泉新的致富增长点。

“美丽乡村”咋建设?陕西省发布地方标准

发布时间:2016-01-04 08:34:15 浏览次数:14次

华商报讯(记者 马虎振)“美丽乡村”应该咋建设?2015年12月31日,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美丽乡村建设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该推荐性地方标准从2016年1月1日开始实施。

《规范》从建设规划、村庄建设、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等7个方面提出了56项量化指标要求。附录还增加了美丽乡村类型分类要求,即民俗文化体验型、农村观光休闲型、现代农村发展型、古村落保护型。

古村落、古民居破损的要按原貌加以修缮

华商报记者注意到,《规范》特别重视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在建设规划中,对祠堂、古村落、古建筑等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列入其中。在村庄建设中,明确要求村庄整治要按有关要求保护传统民居和古迹古建等历史文化遗产及乡土特色元素,保持和延续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在文化传承中,要求加强对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古树及文物等的保护和整修,破损的按原貌加以修缮、利用。

此外,规范还要求加强对民族服饰、农民艺术、民间传说、农谚民谣、民俗活动、传统手工艺技能、农业文化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结合乡土风情(包括农耕、生态、民俗、民居等),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发展特色文化旅游;加强对村庄历代名贤的思想观念、文化传统、文史典籍进行挖掘整理,延续传统乡村文脉,培育富于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乡贤文化;挖掘民俗风情、历史沿革、典故传说、名人文化、村规民约、祖训家规等乡村特色文化。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推荐评议活动;好家庭、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好儿媳、好公婆、好家庭、好邻居、好少年不断涌现;建立道德讲堂,每年举办道德讲堂4

次以上,形成浓厚的道德文化氛围;建立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和道德评议会等村民自治组织,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重视环境质量 空气优良天数要达80%以上

除了重视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规范》的亮点还包括:

重视环境质量。要求关中地区空气优良天数占全年总天数的80%以上,陕南、陕北地区达到90%以上。

鼓励发展特色经济。倡导利用乡村田园风光、山水资源、人文禀赋及产业特色等,以重点景区为龙头、骨干景点为支撑、“农家乐”休闲为基础,形成以陕北红色教育旅游、关中文化体验旅游和陕南生态景观旅游为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业。

重视公共服务。要求村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保率不低于95%,最低生活保障人群、五保户实现应保尽保。要求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每个村庄至少配备1名食品药品监管协管员。 今年,中省提出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乡村的重大任务。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永续发展的需要;是强化农业基础、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需要;是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需要。我市紧紧围绕中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的精神和要求,积极争取试点资金,并做好项目申报工作,经与省上协调,确定了乾县为国家级美丽乡村试点县,彬县、秦都区、永寿县被确定为省级试点县。截止目前,已争取中省补助资金4100万元(其中乾县1000万元,秦都、彬县、永寿各700万元)为在全市全面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积累经验,完善政策奠定了基础。

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目标是:适应城乡发展一体化新形势和广大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注重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自下而上民主决策、农村民生需求导向和以县为主统筹使用的制度优势,注重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领撬动作用,通过局部试点,探索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和有效模式,为在更大范围内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积累经验,完善政策。基本原则: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主体地位。二是坚持规划引导,突出地域特色。科学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试点规划。三是坚持试点先行,重点突破。突出重点,统筹协调,逐步推开。四是坚持多元投入,整合资源。充分发挥一事一议民办公助和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加大资金整合力度,集中力量办大事。五是坚持以县为主,统筹推进。六是

坚持改革创新,完善制度机制。主要内容是:继续抓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逐步实现道路硬化、卫生净化、村庄绿化、村庄亮化、环境美化等目标,改善村容村貌和农民人居环境,为乡村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农家乐等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促进农村产业形态优化升级;加强中心村和农村新社区建设,推动有条件的行政村、自然村落归并整合,优化村庄布局,引导农村人口适度集中居住,节约集约土地;建立健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的长效管护机制。

——彬县以“美丽乡村、幸福彬县“为主题,围绕”四美三宜“的总体要求(即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农民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宜居、宜业、宜游),按照“规划先行、以人为本、注重特色、合力共建”的原则,充分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自下而上民主决策、农村民生需求导向和县为主统筹使用的制度优势,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最终实现“村新、景美、业盛、人和”的目标。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全县247个建制村环境明显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50%以上的村庄达到“美丽乡村”创建标准。 ——乾县围绕全县美丽乡村建设总规划,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根本,以展现农村生态魅力为特色,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为载体,大力推进“环境提升”、创业增收“、”文明培育“和”服务提升“四大工程,实现人居环境、自然生态、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社会保障、社区服务以及农民素质的全面提升。在工作注重五个坚持,即坚持“以人为本、量力而行、建管并举、特色培育和发展创新” 着力打造”文明乾县,幸福家园“品牌,力争将全县农村建设成为生态宜居、聚商宜业、魅力宜游、统筹发展的美丽乡村

——秦都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四美”总体要求(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以展现农村生态魅力为特色,重点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构建农业发展大格局,着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新型农民合作组织,提升城乡文化软实力,努力建设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力争全区所有乡村达到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要求,80%以上的乡镇开展整乡整镇美丽乡村建设,建成2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

——永寿县以“美丽乡村、福安永寿”为主题,以“科学规划布局美、生态宜居村庄美、产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提

升农民生活质量为核心,大力实施村庄优化整治、人居环境提升、农民创业增收、乡风文明培育四大工程,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具有永寿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工作中遵循“以人为本,尊重民意”“全域规划、示范带动”“统筹兼顾、彰显特色”“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在建设内容上。一是实施村庄优化整治工程。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的要求,建立健全规划体系,分类推进全域整治,加强基础设施配套,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实现“村新”;二是实施人居环境提升工程。按照“生态宜居村庄美“的要求,健全机制、突出重点,深入推进”两清两治一美“为重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实现“景美”。县财政每年预算安排500万元专项用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卫生保洁补助。三是实施农民创业增收工程。按照“产业富民生活美”的要求,实施农业产业“四大”工程,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深入推进土地流转工作,促进农民创业就业,实现“业盛”。四是实施乡村文明培育工程。按照“文明和谐乡风美”的要求,以“和谐文明”为核心,实现原生态乡村文化、“寿”文化和农耕化百花齐放,赋予永寿农村新气质,实现“人和”。力争到2015年,建设美丽乡村示范村15个,全县50%村达到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巩固率10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0元以上;创建省级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最终实现农村“村新、景美、业盛、人和”的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的乡村本位新论

张孝德

2015年10月21日10:31 来源:人民网-人民论坛

核心提示: 习近平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想可以概括出三大新论:“乡村本位看‘三农’”,“‘两山理论’找出路”,“县域治理做文章”。如果说乡村本位理论,是决定“三农”问题解决之道、乡村定位的“天”的问题,那么“两山理论”则是乡村发展如何落地的“地”的问题,而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一直关注的县域治理,则是解决“三农”问题中“人”的问题。从这个角度看,习近平关于“三农”问题的思维,是一个包含天地人三者系统协调,充满着“致广大而尽精微”的中国智慧的思维。

【摘要】习近平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想可以概括出三大新论:“乡村本位看‘三农’”,“‘两山理论’找出路”,“县域治理做文章”。如果说

乡村本位理论,是决定“三农”问题解决之道、乡村定位的“天”的问题,那么“两山理论”则是乡村发展如何落地的“地”的问题,而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一直关注的县域治理,则是解决“三农”问题中“人”的问题。从这个角度看,习近平关于“三农”问题的思维,是一个包含天地人三者系统协调,充满着“致广大而尽精微”的中国智慧的思维。

【关键词】三农 乡村本位 乡愁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认识“三农”新思维:乡村本位看“三农”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作为有着五千年农业文明的国家,恪守乡村和农业本位是从古代到近代中国历代执政者的坚守,也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党所一直恪守的治国之道。

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速度的加快,乡村本位的意识开始淡薄和动摇。在许多地方城镇化规划中,把解决中国农村与农民的发展问题统统寄希望于城市化的一端。在这样一种认识的作用下,失去信心和失去希望的乡村,成为解决“三农”问题最大的障碍。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高度关注决定中国乡村命运的乡村地位问题。早在2013年7月22日,习近平同志在湖北省鄂州市考察农村工作时就十分担忧地指出:“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明确乡村在中国走向新常态发展中的本位地位,从乡村本位出发探索解决中国“三农”问题之道、探索中国特色的城镇化之路,成为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维。习近平关于乡村本位的思想,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立足历史看乡村,明确提出乡村是中国文明之根的地位不能动摇。 针对中国城镇化中遇到的问题,针对以狭隘的经济主义思维判断乡村价值的认识,习近平以其富有诗意的“乡愁城镇化”思想,从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高度,明确了乡村在中国城镇化中不能缺失和不可替代的地位。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中国城镇化要成为“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城镇化”。2015年1月习近平在云南调研时,明确强调:“新农

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随着时间的推移,习近平的“乡愁城镇化”理论逐渐完善,成为指导中国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思想。习近平的“乡愁城镇化”理论,在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再度深化为“传承乡村文明”的新思想。文件明确提出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创新乡贤文化,弘扬善行义举,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乡建设,传承乡村文明”。

习近平的“乡愁城镇化”理论,从三个方面肯定了乡村具有城市不能替代的功能和地位:第一是中国乡村是中国五千年文明传承之载体,是中国文化传承与发展之根。作为乡村社会主导的文明模式,中国文明之根不在城市,在乡村。其次是中国农村不仅为城市发展提供粮食、劳动力,而且在中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规避风险上有不可替代的功能。第三是中国城市文明和文化发展,也不能离开乡村。乡村是中国人的精神归属,记得住乡愁的家园。特别是在中国初步完成工业化、实现温饱的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就会越来越重要,而要回答与解决这些问题,源头不在城市,而在乡村。

二是立足农民本位,明确提出乡村是中国发展底线不能突破。

乡村本位的核心是农民,习近平的农民本位思想集中体现在,通过一系列通俗语言所表达的乡村发展底线论上。“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习近平总书记这一系列通俗表达,就是要告诫全党,中国乡村与农民既是中国发展不能突破的底线,也是中国走向全面小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2012年2月16日,习近平在中美农业高层研讨会上致辞时明确提出:“中国始终高度重视国家粮食安全,把发展农业、造福农村、富裕农民、稳定地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重中之重的大事。”

中国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仍是基本国情,农村就是这一基本国情的最大实际;中国还有1.28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其中绝大部分就在农村。这就是为什么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始终把“三农”工作牢牢抓住、紧紧抓好的原因所在。无论城市化能够吸收多少农民成为市民,只要乡村在中国发展的根性地位不变,“乡村兴

则中国兴、乡村衰则中国衰”的规律就不会变。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是国家大局稳定发展不能突破的底线。在一定时期,在资源约束的背景下,我们可以集中力量、集中资源发展工业、推进城市发展,但我们不能忘记,“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是中国发展必须坚守的底线。

破解“三农”新思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

如何破解中国“三农”问题,是习近平长期思考的问题。在习近平“三农”思想中,有一个理论值得我们关注与研究,这就是习近平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习近平的“两山理论”,不仅是引导中国走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论,更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新理论和新出路。

首先,习近平的“两山理论”产生于乡村。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间,到安吉县余村进行调研时,针对余村如何利用青山绿水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的做法,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随后,习近平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发表《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评论,对这个论断进行了系统阐述。

其次,浙江农村成为“两山理论”的最大受益者。十多年过去了,浙江省以十年磨一剑的定力,坚持以习近平提出的“两山”发展理论开展浙江美丽乡村建设,到目前为止,实践证明,“两山理论”是一条让乡村青山绿水变成金山银山之路,也是从根本上破解“三农”问题的新路。浙江的农民和农村成为“两山理论”的最大受惠者。

习近平的“两山理论”之所以释放如此巨大能量,其生命力在于这个理论顺应了时代和农村、农民的需要。

一是“两山理论”顺应了生态文明时代发展需要,抓住了时代的机遇。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今中国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正是由于高能耗、高污染的工业化以及雾霾严重的城市病,倒逼绿色消费、生态消费成为新时期生态经济发展的新市场和新动力。在这样一种时代背景下,能够满足这种绿色消费的青山绿水资源恰恰在乡村,是时代给乡村绿色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二是“两山理论”顺应了农村发展需要,找到了乡村发展优势。习近平的“两山理论”,不是让乡村模仿城市搞发展,让农村也搞工业化,这不是农村的优势;而是让农村自己拥有的青山绿水变成财富,让农民熟悉的乡土文化变成乡村旅游

资源,把农村传统农业办成休闲、旅游农业,这些资源是农村有而城市没有的禀赋优势。农村不能发展,不是农民愚昧落后,而是没有找到农村发展的禀赋优势,而“两山理论”正是顺应了农村的独特优势。

三是“两山理论”顺应了农民的需要,找到了乡村发展原动力。习近平“两山理论”在浙江农村落地,表现为各种类型的乡村生态产业发展,但最需要关注的是在浙江乡村充满生机活力的另一种新业态,即农家乐。目前在中国农村广泛出现的集经营青山绿水、乡村文化、生态农业为一体的农家乐、牧家乐、渔家乐,是当代中国农民的又一伟大创举。而习近平的“两山理论”既是这一创举的指导理论,也是对这一创举的理论表达。

乡村发展新变革:县域治理做文章

从微观看,“三农”问题是农民与农村发展的问题;从宏观看,“三农”问题是关系治国安邦的大问题;从中观看,“三农”问题的解决又涉及到县域治理问题。可以说乡村虽小有乾坤,事关天地人。如果说习近平的乡村本位理论,是决定“三农”问题解决之道、乡村定位的“天”的问题,那么“两山理论”则是乡村发展如何落地的“地”的问题,而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一直关注的县域治理,则是解决“三农”问题中“人”的问题。从这个角度看,习近平关于“三农”问题的思维,是一个包含天地人三者系统协调,充满着“致广大而尽精微”的中国智慧的思维。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占了中国国土面积的89%,户籍人口的70%。经过几千年形成的中国县域区划,已经成为一个相对稳定地承载着中国多样性的自然生态、政治生态与文化生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域。县域是我国最大的行政单元,决定了中国不能走向西方式的以“城域”替代“县域”的单一治国之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尝试走的市管县的管理体制,实践证明并不适应中国国情。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十分重视县域治理问题,围绕县域治理主抓了三件事:一是明确定位县域治理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与功能。习近平把县域治理形象地概括为既“接天线”又“接地气”的重要国家组织。县一级工作做好了,党和国家全局工作就有了坚实基础。二是抓关键,明确提出县域治理的关键是县委书记。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非常重视县委书记在县域治理中的作用,对县委书记提出一系列高要求。三是树标杆,以焦裕禄为样板,对全国优秀县委书记进行表彰与激励。

县域治理既是国家治理体制改革的重大战略问题,也是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治理保障。习近平关于县域的治理思想与乡村本位思想一脉相承。习近平的乡村本位理论,明确提出中国城镇化不能走西方式城市替代农村的单极化发展之路,中国国情决定中国必须走城市与乡村两元共同发展的城镇化之路,由此决定了国家治理体制也不能走单纯为城市服务的单一城市的国家治理体制,而是根据中国国情需要,走县域与城域两元并存的中国特色国家治理之路。

(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相关内容

  • 韶山市美丽乡村建设交通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 韶山市美丽乡村建设交通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美丽乡村建设交通项目管理,落实项目管理相关规定,推动我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美丽乡村交通项目管理,是指在国家现行乡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框架内,对美丽乡村建设交通项目申报.审批.建设.验收.及管理 ...

  • 20121015在全县美丽乡村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
  • 在全县美丽乡村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 潘启富 2012年10月15日上午(镜岭镇会议室) 同志们: 今天,我们专题召开全县美丽乡村建设现场会,主要目的是贯彻落实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现场会和全县项目建设推进大会精神,总结今年以来美丽乡村项目建设工作,分析存在困难和问题,部署下步工作任务.上午大家参观了项目建设 ...

  • 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调研清单
  • 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调研清单 一. 基本图纸资料 1. 规划范围内地形测绘图(精度1:1000以上): 2. 旅游规划,安置点规划,已出让项目的用地红线及建设规划: 3. 新农村建筑方案,目前建设实施的建筑方案: 4. 给水.排水管网规划布置图,暖通.电气管线规划图:建筑资料图纸: 二. 地理人文资料 ...

  • 坚持以可复制可推广为目标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
  • 坚持以可复制可推广为目标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 作者:浙江省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 来源:<当代农村财经>2015年第01期 十余年来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实践,特别是近年来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助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尝试探索了新形势下美丽乡村建设的特点和规律,为在不同条件地区更大范围推 ...

  • 农场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精河县八家户农场 农九队"美丽乡村"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 总论 ..................................... 1 1.1 项目背景 ................................... 1 1.2 项目概况 ... ...

  • 社会实践活动
  • 摘 要 农村卫生是我国发展的一件大事.随着居民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生活.生产垃圾也不断增多,由于环保意识不高,已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成为目前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也是影响农村居民身体健康和社会形象的一大公害.了解村里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难度的主要因素,及时总结经验,制定整改措施,加大推动村卫生 ...

  • 美丽和谐乡村示范村经验交流
  • 在xx交界的青山绿水间,镶嵌着一颗璀璨明珠,那就是被称作xx市东大门的--xx镇xx村.s104省道和石千公路在我村石牌交汇,交通便捷.总面积26平方公里,21个村民组,15个自然村,3700人,1100户.有山场3万多亩,耕地2100亩(其中水田1500亩),元竹.毛竹资源丰富.村内有以木竹加工. ...

  • 幸福,从乡村开始
  • 幸福,从美丽乡村开始 诗画江南,山水浙江,我们的乡村,似珍珠洒落在缱绻的自然景色之中,山水隐村落,村落连山水.从田园风光到秀山丽水再到海岛风情,美丽乡村,恰似一幅幅风格迥异.精美绝伦的画作,令人流连. 广袤的乡村大地,是大都市的后花园,是心灵的栖息地,更是老百姓们生活着的幸福家园.它孕育了一代又一代 ...

  • "四边三化"为美丽安吉添彩 浙江日报
  • "四边三化"为美丽安吉添彩 文 沈洁 美丽递铺港 "四边三化"为美丽安吉添彩 文 沈洁 5月的安吉,春光烂漫,绿树掩映. 公路环境优化 公路边,一条条生机盎然.各具特色的生态长廊让人眼前一亮,一株株树苗整齐摆放在一旁,用来填补小块的荒芜空地. 河道旁,大片的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