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谈谈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内容提要: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自古以来,社会平等、安定、和谐,是人们追求的共同愿望和理想。和谐,从字意上解释,“和”由“禾”和“口”组成,意思是人人有饭吃;“谐”由“言”和“皆”组成,意思是人人皆可说话。“和谐”即人们不仅有饭吃,而且能发表自己的意见。进而言之,和谐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社会和谐是指社会共同体内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而形成的集合体,只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紧密联系并相互协调,整个社会才能保持有序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有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新理念的提出,顺应民意,也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准确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科学判断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的,也是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创造性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当今世界和中国实际的重大理论创新。

关键词:和谐社会 唯物论 辩证法 认识论 唯物史观

一、 什么是和谐社会、存在什么矛盾?

(一)什么是和谐社会社会

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中外历史上都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进入21世纪后,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并将其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共十六大报告第一次将“社会更加和谐”作为重要目标提出。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

(二)和谐社会存在的矛盾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矛盾凸显期。正确认识和处理构建和谐社会是在不断地出现和解决和谐与不和谐的矛盾中前进,正确认识和掌握社会主义新矛盾观,正确认识和谐在对立统一规律中新的重大作用及其新特点新观点,至关重要。

社会基本矛盾,是一切社会矛盾的总根源,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不同性质社会,其基本矛盾就有根本性的区别。在社会主义社会,不仅社会制度是新的,而且社会基本矛盾的内涵、结构、组成也都是崭新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不是以私有制为基础,而是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上层建筑方面,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律制度,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共产党成为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起着指导作用,等等。在这样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基本矛盾,不是对抗性的,而是非对抗性的,其产生的矛盾,是人类历史上未曾有过的新型社会矛盾,即以非对抗性人民内部矛盾为主体的新型社会矛盾,我称之为社会主义新矛盾观。在我国,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主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题。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与其他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二、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

和谐社会,既是一种社会理想,又是一种社会实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其本质上说,就是一种人的主体价值得到充分尊重,人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人人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其追求的价值目标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彰显了人的主体价值实现的有效途径和实现机制。能否做到这一点,是社会主义社会能否和谐发展的关键

三、从实际出发:当前中国的国情需要建设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唯物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在时间和空间中有规律地运动着的统一的物质世界,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决定意识。人在认识世界时,就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来理解和把握世界。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改善。然而副作用也同样明显:一是居民收入增长不协调,贫富差距拉大。二是城乡发展不协调,城乡居民收入不平衡。三是区域发展不协调,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四是经济发展“一条腿长”,而社会发展“一条腿短”,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比较突出。五是人与自然发展不和谐,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生态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六是在我国社会总体形势平稳的同时,一些不稳定因素还长期存在并有所增加。对于这些不和谐问题,必须用发展和改革的方法予以解决,这既是党在长期执政中经过艰辛探索所积累的一条成功经验,也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原则。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和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

的必然要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扩大,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为了不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并把新的社会阶层团结和凝聚在党的周围,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就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广泛的力量支持,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四、辨证地看待和谐,正确地认识和解决矛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辩证法基础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处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世界,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特征和基本原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用联系的、全面的而不是孤立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各个领域有机联系所构成的统一整体,各个部门、各个方面都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着,互为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的就是引导和推动中国的发展从不平衡走向相对平衡、从不协调走向相对协调,最终实现新的平衡和协调。因此,就要正确处理好全局发展与局部发展的关系,协调好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把全面发展与有序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

对立统一规律对于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本性。矛盾的同一性揭示了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表明矛盾的双方是相互联结、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的,它反映了矛盾双方之间的协调性、一致性、平衡性、完整性和合乎规律性的特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道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在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中不断前进的过程,就是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不断增加和谐因素的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追求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的身心的全面和谐统一。我国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就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把发展作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的身心协调统一的过程,把社会发展的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统一起来,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实现人的身心的全面发展。

和谐的本质是发展中的平衡,和谐社会的发展是矛盾统一的动态过程。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关键是如何解决好矛盾,使不同利益群体的人们之间的冲突得到恰当的处理,从而保持和谐。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明显进步,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和日益多样化的利益诉求,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利益阶层的分化与整合。对于我们党来说,能不能协调好社会利益,整合好社会资源,维护好社会稳定,使广大人民群众越来越多地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对党的执政能力来讲是一个重大考验,也是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的新要求。

和谐社会不仅是人与人的和谐相处,而且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自然包括资源和环境两个方面,和谐社会不可能建立在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的基础上。实现人

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前提是要保证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对我们这样一个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和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国家来说十分重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要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注重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认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辨证发展过程,就是实践和认识对立统一关系的具体的历史的展开。毛泽东同志曾精辟地论述过人类认识发展的总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人类认识活动不是客观事物的机械反映,而是一种能动的反映,应当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经过实践的检验是正确的理论,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的具体运用,同时又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内容。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而盲目的实践往往是会走弯路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作为党的一种崭新的理论,必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征途中,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唯物史观基础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和谐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最积极、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社会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才能达到真正和谐的共产主义社会。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基础上,努力实现社会的和谐。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充分认识到只有社会和谐,才能更好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各方面的创造活力,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既是实践的主体,又是历史的创造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我们必须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牢固树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群众观。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信人民,依靠人民。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文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316.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23.

谈谈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内容提要: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自古以来,社会平等、安定、和谐,是人们追求的共同愿望和理想。和谐,从字意上解释,“和”由“禾”和“口”组成,意思是人人有饭吃;“谐”由“言”和“皆”组成,意思是人人皆可说话。“和谐”即人们不仅有饭吃,而且能发表自己的意见。进而言之,和谐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社会和谐是指社会共同体内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而形成的集合体,只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紧密联系并相互协调,整个社会才能保持有序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有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新理念的提出,顺应民意,也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准确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科学判断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的,也是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创造性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当今世界和中国实际的重大理论创新。

关键词:和谐社会 唯物论 辩证法 认识论 唯物史观

一、 什么是和谐社会、存在什么矛盾?

(一)什么是和谐社会社会

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中外历史上都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进入21世纪后,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并将其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共十六大报告第一次将“社会更加和谐”作为重要目标提出。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

(二)和谐社会存在的矛盾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矛盾凸显期。正确认识和处理构建和谐社会是在不断地出现和解决和谐与不和谐的矛盾中前进,正确认识和掌握社会主义新矛盾观,正确认识和谐在对立统一规律中新的重大作用及其新特点新观点,至关重要。

社会基本矛盾,是一切社会矛盾的总根源,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不同性质社会,其基本矛盾就有根本性的区别。在社会主义社会,不仅社会制度是新的,而且社会基本矛盾的内涵、结构、组成也都是崭新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不是以私有制为基础,而是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上层建筑方面,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律制度,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共产党成为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起着指导作用,等等。在这样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基本矛盾,不是对抗性的,而是非对抗性的,其产生的矛盾,是人类历史上未曾有过的新型社会矛盾,即以非对抗性人民内部矛盾为主体的新型社会矛盾,我称之为社会主义新矛盾观。在我国,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主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题。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与其他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二、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

和谐社会,既是一种社会理想,又是一种社会实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其本质上说,就是一种人的主体价值得到充分尊重,人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人人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其追求的价值目标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彰显了人的主体价值实现的有效途径和实现机制。能否做到这一点,是社会主义社会能否和谐发展的关键

三、从实际出发:当前中国的国情需要建设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唯物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在时间和空间中有规律地运动着的统一的物质世界,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决定意识。人在认识世界时,就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来理解和把握世界。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改善。然而副作用也同样明显:一是居民收入增长不协调,贫富差距拉大。二是城乡发展不协调,城乡居民收入不平衡。三是区域发展不协调,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四是经济发展“一条腿长”,而社会发展“一条腿短”,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比较突出。五是人与自然发展不和谐,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生态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六是在我国社会总体形势平稳的同时,一些不稳定因素还长期存在并有所增加。对于这些不和谐问题,必须用发展和改革的方法予以解决,这既是党在长期执政中经过艰辛探索所积累的一条成功经验,也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原则。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和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

的必然要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扩大,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为了不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并把新的社会阶层团结和凝聚在党的周围,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就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广泛的力量支持,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四、辨证地看待和谐,正确地认识和解决矛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辩证法基础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处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世界,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特征和基本原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用联系的、全面的而不是孤立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各个领域有机联系所构成的统一整体,各个部门、各个方面都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着,互为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的就是引导和推动中国的发展从不平衡走向相对平衡、从不协调走向相对协调,最终实现新的平衡和协调。因此,就要正确处理好全局发展与局部发展的关系,协调好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把全面发展与有序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

对立统一规律对于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本性。矛盾的同一性揭示了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表明矛盾的双方是相互联结、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的,它反映了矛盾双方之间的协调性、一致性、平衡性、完整性和合乎规律性的特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道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在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中不断前进的过程,就是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不断增加和谐因素的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追求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的身心的全面和谐统一。我国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就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把发展作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的身心协调统一的过程,把社会发展的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统一起来,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实现人的身心的全面发展。

和谐的本质是发展中的平衡,和谐社会的发展是矛盾统一的动态过程。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关键是如何解决好矛盾,使不同利益群体的人们之间的冲突得到恰当的处理,从而保持和谐。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明显进步,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和日益多样化的利益诉求,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利益阶层的分化与整合。对于我们党来说,能不能协调好社会利益,整合好社会资源,维护好社会稳定,使广大人民群众越来越多地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对党的执政能力来讲是一个重大考验,也是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的新要求。

和谐社会不仅是人与人的和谐相处,而且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自然包括资源和环境两个方面,和谐社会不可能建立在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的基础上。实现人

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前提是要保证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对我们这样一个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和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国家来说十分重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要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注重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认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辨证发展过程,就是实践和认识对立统一关系的具体的历史的展开。毛泽东同志曾精辟地论述过人类认识发展的总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人类认识活动不是客观事物的机械反映,而是一种能动的反映,应当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经过实践的检验是正确的理论,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的具体运用,同时又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内容。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而盲目的实践往往是会走弯路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作为党的一种崭新的理论,必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征途中,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唯物史观基础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和谐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最积极、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社会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才能达到真正和谐的共产主义社会。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基础上,努力实现社会的和谐。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充分认识到只有社会和谐,才能更好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各方面的创造活力,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既是实践的主体,又是历史的创造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我们必须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牢固树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群众观。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信人民,依靠人民。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文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316.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23.


相关内容

  • 谈谈笛卡尔的[谈谈方法] (评论: 谈谈方法)
  • 谈谈笛卡尔的<谈谈方法> 2010-03-01 15:28:31 来自: 随风飘啊飘 谈谈方法的评论 虽是管中窥豹,却也可见一斑.也许观点和论证都稍显稚嫩,但我想由自己思考得出的不严谨的结论也应该胜于那不假思索抄袭而来的权威. --题记 选择这本书的原因 时间,是人间分配的最均匀的东西, ...

  • 谈谈你对马基课的认识
  • 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认识 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这门课对我们理科生来说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学校之所以安排这门课也不过是想让我们混个学分走走形式罢了,然而,您上第一节课时举的一个例子引起了我的深思:为什么红桃K集团公司在招聘员工时从那么多的应聘者当中只挑了一个学历史的和一个学哲学的,在我眼中 ...

  • 谈谈阴阳学说的起源与矛盾论起源的异同
  • 谈谈阴阳学说的起源与矛盾论起源的异同 --探索阴阳观念的起源(六) 先总结一下阴阳学说各系统的阴阳对应关系以及与立杆测影的四季对应关系: 中国传统哲学的阴阳学说与辩证唯物主义的矛盾论都是论述宇宙发展运动的基本规律的学科,造成两者有着很大的差异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学说的萌芽产生发展阶段远早于矛盾论,与矛盾 ...

  • 谈谈方法读后感大全(8篇)
  • 谈谈方法读后感大全(8篇) [篇一:<谈谈方法>读后感] 笛卡尔生在十六世纪末年,死在十七世纪中叶.在他活动的时期,新兴的资产阶级已经在欧洲登上了历史舞台,正在积聚力量,为进一步发展壮大而斗争.在少数先进地区,例如英国和荷兰,资产阶级已经初步取得政权;但是在大部分地区,封建势力还占统治地 ...

  • [生活与哲学]综合测试题(一)
  • <生活与哲学>综合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 A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C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2.人人都有世界观, ...

  • 副科级面试试题
  • 你怎样看待"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的现象. 评价干部和组织考核干部,一个重要标准是看政绩.有的地方简单地把政绩与几个经济指标划等号,片面 强调经济增长速度,导致"官出数字,数字出官" ,弄虚作假.这明我们逐步建立一套比较科学的考核评价 政绩体系相当重要. 一要用 ...

  • 文秘管理与应用写作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 文秘管理与应用写作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行政管理(下学期)作业答案 2009-10-23 08:55 阅读3542 评论0 字号: 大 中 小 作业1 一.结合实例谈谈实用型文章的基本特征. 答:实用型文章的特征就分别体现在以下这四个方面:(一)主旨单一.集中.明确主旨是文章的中心意思,是作者的意图.主 ...

  • 教育哲学试题
  • 2014年秋季学期<教育哲学>试题及答案 一. 名词解释(本大题有5小题,共30分) 1.昆西教学法: 2."抵制"理论: 3.有机教育: 4.程序教学: 5.唯实论: 二. 填空题(本大题每空2分,共20分) 1.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包括教育哲学思想)差不多都可以从 ...

  • 结合[标准]和自己学科特点,谈谈学科教师的专业能力素养
  • 结合<标准>和自己学科特点,谈谈学科教师的专业能力素养 赵红丽 政治教学具有涉及面广的特点,涉及的学科知识庞杂,仅就现行的高中政治学科课程而言,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哲学.法律等,这就要求我们具备一定的心理学.法学.历史学.哲学.文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种的学科知识素养.其次,具有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