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走进大自然]

1.《走进大自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11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掌握课文中的新词。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朗读,抓住重点语段进行分析、体会。

教学难点:

品析课文生动活泼的语言。

一、激情导入。

深山小溪,红花绿草,飞禽走兽,蓝天白云„„这一切多美啊!想去看看吗?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板书课题《走进大自然》。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圈出生字、新词。

2.老师范读课文。

三、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流利。

2.同桌或小组内相互朗读、相互评议。

3.指导学生朗读,其他同学听后评议。

4.教师指导、点拨。

四、指导书写。

1.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叩醒:经过敲打使其醒过来。

访问:有目的地去探望人。

斑斓:灿烂多彩。

深沉:形容程度深。低沉。

辽远:遥远。

灿烂:光彩鲜艳耀眼。

2.教师教读生字,注意引导学生边读边记住字形。

追:半包围,辶,9画(追问)(追赶)(追逐)

密:上中下,宀,11画(秘密)(密集)(浓密)

访:左右,讠,6画(访问)(采访)(访谈)

瓣:左中右,辛,19画(花瓣)(豆瓣)(蒜瓣)

网:半包围,冂,6画(网吧)(上网)(渔网)

吧:左右,口,7画(好吧)(去吧)(说吧)

验:左右,马,10画(检验)(验算)(实验)

沉:左右,氵,7画(沉思)(下沉)(沉没)

感:上下,心,13画(感动)(感觉)(感谢)

受:上中下,爪,8画(接受)(受苦)(忍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感情。

3.通过品词析句,让学生感受语言美,增强语文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感情。

教学难点:

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利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结合教师的点拨进行体会。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二、精读研讨。

1.学生再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教师引导,总结学生的疑问,形成问题组。

(1)什么是大自然,我们怎样走进大自然?

(2)走进大自然后我们该怎样体验、感受大自然。

(3)从大自然中我们能得到什么?

3.引导学生抓住自己观点的支撑点,即文中语言文字的品位与理解。

(1)第一小节讲的是孩子们怎样走进大自然。引导学生想象在走进自然的过程中,追着小溪、追着“会飞的花朵”, “会飞的花朵”指的是什么?走进密林、深山,走进大自然时是怎样的情景?你都看到

了什么?当时孩子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在此基础上进行感情朗读,读出孩子们走进自然的欢快、愉悦、急迫、热切的心情。

(2)第二小节讲的是孩子们投身于自然。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明白:“叩醒山石”、“访问花瓣”是在做什么?此时他们会想些什么?会说什么?”斑谰的秋天是怎样的?“网住秋天”是什么意思?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如果你们走进大自然,还会做什么?怎样做?

(3)第三小节讲的是孩子们融入自然。在前两小节的感情基础上直接引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抒发自己对大自然深切的爱。假如你作为大树、白去,或者别的什么,你将会变得怎样? 三、语言赏析。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自己最喜欢的部分小组进行交流。

2.教师指名学生在班上交流。

3.教师出示问题,学生探究。

4.学生自主探究、交流,教师点拨。

四、思维拓展。

1.照样子写话。

2.描一描,画一画

五、课堂小结。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分小组用一两句话赞美大自然

板书设计:

走进大自然

纯洁

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美好

智慧

情感

小学部语文教师:王婷婷 日期:2015.09.01 教学反思

美丽神奇的大自然是人类的朋友,是我们生存的环境,我们只有爱护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大自然才能更好地为我们服务,才能带给我们更舒适的环境。今天我上了《走进大自然》一课,虽然学生对颜色并不陌生,但对色彩的具体名称却不了解,于是我在教学中充分让学生去自主实践,探索发现。我首先引导学生寻寻找找,观察校园里都有哪些颜色?说说你喜欢哪些颜色?同学们惊喜地发现,原来我们的校园里竟

然有这么多美丽的颜色,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了我们生活的世界真是五彩缤纷,也激发了学习色彩的兴趣。我又适时提出问题:你能不能把刚刚说到的这些美丽的颜色从你的水彩笔中找出来呢?学生齐声回答:能。我逐个说出色彩的名称,让学生自己动手找找相应的颜色,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部分不认识的颜色很快便记住了。

我在教学中,以教材为依托,拓展教学空间,开阔学生的眼界。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耳闻目睹领略了大自然的美丽,口头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努力用新的理念来组织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走进大自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11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掌握课文中的新词。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朗读,抓住重点语段进行分析、体会。

教学难点:

品析课文生动活泼的语言。

一、激情导入。

深山小溪,红花绿草,飞禽走兽,蓝天白云„„这一切多美啊!想去看看吗?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板书课题《走进大自然》。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圈出生字、新词。

2.老师范读课文。

三、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流利。

2.同桌或小组内相互朗读、相互评议。

3.指导学生朗读,其他同学听后评议。

4.教师指导、点拨。

四、指导书写。

1.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叩醒:经过敲打使其醒过来。

访问:有目的地去探望人。

斑斓:灿烂多彩。

深沉:形容程度深。低沉。

辽远:遥远。

灿烂:光彩鲜艳耀眼。

2.教师教读生字,注意引导学生边读边记住字形。

追:半包围,辶,9画(追问)(追赶)(追逐)

密:上中下,宀,11画(秘密)(密集)(浓密)

访:左右,讠,6画(访问)(采访)(访谈)

瓣:左中右,辛,19画(花瓣)(豆瓣)(蒜瓣)

网:半包围,冂,6画(网吧)(上网)(渔网)

吧:左右,口,7画(好吧)(去吧)(说吧)

验:左右,马,10画(检验)(验算)(实验)

沉:左右,氵,7画(沉思)(下沉)(沉没)

感:上下,心,13画(感动)(感觉)(感谢)

受:上中下,爪,8画(接受)(受苦)(忍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感情。

3.通过品词析句,让学生感受语言美,增强语文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感情。

教学难点:

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利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结合教师的点拨进行体会。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二、精读研讨。

1.学生再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教师引导,总结学生的疑问,形成问题组。

(1)什么是大自然,我们怎样走进大自然?

(2)走进大自然后我们该怎样体验、感受大自然。

(3)从大自然中我们能得到什么?

3.引导学生抓住自己观点的支撑点,即文中语言文字的品位与理解。

(1)第一小节讲的是孩子们怎样走进大自然。引导学生想象在走进自然的过程中,追着小溪、追着“会飞的花朵”, “会飞的花朵”指的是什么?走进密林、深山,走进大自然时是怎样的情景?你都看到

了什么?当时孩子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在此基础上进行感情朗读,读出孩子们走进自然的欢快、愉悦、急迫、热切的心情。

(2)第二小节讲的是孩子们投身于自然。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明白:“叩醒山石”、“访问花瓣”是在做什么?此时他们会想些什么?会说什么?”斑谰的秋天是怎样的?“网住秋天”是什么意思?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如果你们走进大自然,还会做什么?怎样做?

(3)第三小节讲的是孩子们融入自然。在前两小节的感情基础上直接引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抒发自己对大自然深切的爱。假如你作为大树、白去,或者别的什么,你将会变得怎样? 三、语言赏析。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自己最喜欢的部分小组进行交流。

2.教师指名学生在班上交流。

3.教师出示问题,学生探究。

4.学生自主探究、交流,教师点拨。

四、思维拓展。

1.照样子写话。

2.描一描,画一画

五、课堂小结。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分小组用一两句话赞美大自然

板书设计:

走进大自然

纯洁

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美好

智慧

情感

小学部语文教师:王婷婷 日期:2015.09.01 教学反思

美丽神奇的大自然是人类的朋友,是我们生存的环境,我们只有爱护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大自然才能更好地为我们服务,才能带给我们更舒适的环境。今天我上了《走进大自然》一课,虽然学生对颜色并不陌生,但对色彩的具体名称却不了解,于是我在教学中充分让学生去自主实践,探索发现。我首先引导学生寻寻找找,观察校园里都有哪些颜色?说说你喜欢哪些颜色?同学们惊喜地发现,原来我们的校园里竟

然有这么多美丽的颜色,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了我们生活的世界真是五彩缤纷,也激发了学习色彩的兴趣。我又适时提出问题:你能不能把刚刚说到的这些美丽的颜色从你的水彩笔中找出来呢?学生齐声回答:能。我逐个说出色彩的名称,让学生自己动手找找相应的颜色,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部分不认识的颜色很快便记住了。

我在教学中,以教材为依托,拓展教学空间,开阔学生的眼界。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耳闻目睹领略了大自然的美丽,口头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努力用新的理念来组织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关内容

  • [关于春天的作文]走进春天的作文800字大全
  • [关于春天的作文]走进春天的作文800字大全 走进春天的作文800字:走进春天 脱去厚重的棉衣,换上轻便的旅游鞋,踏出小屋,越过心的驿站,信步走进春天. 无须冰镐的敲击,积雪和寒冷已被温暖的春风拾去了.温暖的阳光下,鲜活的生命正一瓣一瓣的张开,林间一群小鸟,把封闭一冬的心愿拨进了苏醒过去的河塘. 草 ...

  •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 为什么要走进大自然呢? 自学提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学习 (1)怎样走进大自然? (2)在自然可以做什么? (3)假如把你自己变成树.云或者其它什么,你 会做些什么? 2.引导学生抓住自己观点的支撑点,即文中语言 文字的品位与理解. (1)第一小节讲的是孩子们怎样走进大自然. 学习提示:我们走进密 ...

  • 作文走进自然
  • [作文 走进自然] 自然是神奇而又近在咫尺的,还记得每天清晨,吵得你睡不着的鸟儿吗?还记得老家院子里的参天古树吗?还记得脚下纤细的青草吗?&&他们都是自然界的一员,让我们一起走进自然,感受自然吧,作文 走进自然. 小区里有许多大树,于是我也就有了许多新邻居鸟儿.它们辛勤的工作,在树上 ...

  • 走进叶子的世界
  • 走进叶子的世界 --植物的叶子实践探究活动 番禺区沙湾镇福涌小学 潘杏宽 黎志银王泳溪 一.选题背景. 学校里有许多花草树木,既绿化了校园.又美化了学校的环境.同学们在课余时间,总喜欢拾落叶把玩.孩子们也常手擎落叶问我这样那样的问题:像叶子为什么会变色?叶子为什么会落下来?是啊,全世界共有植物40余 ...

  • 带孩子走进大自然
  • 带孩子走进大自然 天气一热,有些人就爱猫在家里,或聊闲天,或看电视,孩子也难得到大自然中玩一玩,乐一乐,我的一位同事却不如此,经常利用双休日到农村亲戚家转转.她还总结了三大好处:一是农村空气新鲜,野花野草也给孩子不少欢乐.二是让孩子增长一些自然知识,知道黄瓜是怎么种的,豆角是怎么摘的.三是培养了劳动 ...

  • 作文:走进大自然
  • 大自然的美丽,让人心旷神怡,大自然的神奇,让人叹为观止.大自然赐予了我们生命与灵感,它是美丽的象征.生命的源泉. 走进大自然,看那高耸入云的山峰,或直插云霄,或横栏绿水,或旁逸斜出,每一峰都是那么高大.魁梧,令人望而生畏.这样的山川 .峭壁,是一种独特的美. 细看那片苍翠欲滴的山林,每一颗树都那么挺 ...

  • 初中语文课堂要走进生活
  • 初中语文教学要走进生活 蓬溪县赤城镇附西小学校 余海斌 [内容摘要]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句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生活之于语文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语文知识需要溶入生 ...

  • 走进春天实践活动计划
  • <走进春天>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 一.设计理念: 综合实践活动是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而开发和实施的.其目的旨在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它从现实生活出发,又超越现实生 ...

  • 走进音响世界
  • 走进音响世界(第一单元作文) 快听哪,大自然中的声音像一曲交响乐,而风,雷,雨的声音就像一个个跳跃的音符,忽上忽下,奏出一首又一首美妙,优雅的曲子. 看哪,山雨姐姐正在呼风唤雨,多神气呀!此时,我仿佛听见了雨滴那有节奏感的脚步声,嗒,嗒嗒,嗒,嗒嗒.雨滴是一个调皮的孩子.一会儿跳到大树爷爷背后,一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