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的老杏树

山中的老杏树

杏子成熟时,正赶上农村收麦。麦收过后的一天,我才抽空儿扛着 木棍儿,棍儿上挑着篮儿,上了南山。

半路碰上邻居二婶儿。二婶儿见我也去采杏,忙告诉我:“我都找 遍了,只有山梁南面第二个山沟里那棵树上还有杏儿,只是杏子又青又 小,还不好吃!”说完,二婶便走下山去。

我登上山梁,老远就看到了那棵树。它是那条山沟里仅有的一棵杏 树。走近了才望见树上绿绿的叶子中颗颗半红不绿的杏子,成串成串地 挤满枝头。随着一阵微风,杏树抖动起枝叶,像是在和我打招呼。

这是一棵老杏树,它长在沟底缺土少水的岩石旁,树干又高又曲又 粗,疤痕累累,显然它已历尽沧桑。我把木棍儿插在腰间攀到树上。坐在粗大的树杈上,我看得更清楚了:枝条上,每个叶窝儿都挂着一个圆 溜溜的杏子。大多杏子又都长着“阴阳脸”——一面绿中透黄,一面黄里带红;个头儿也不小,个个儿都像个小苹果儿。望着这绿叶间压串枝的杏子,我比喻不出它们像珍珠、像宝石,还是像翡翠、像玛瑙。捏开一个一看,哎呀,金色的果肉浸满果汁,放到嘴里,酸溜溜,甜滋滋, 沁人心脾。

一抬头,无意中发现两个树杈之间卡着一块石头。哦!我全明白了: 二婶儿说这杏子又青又小不好吃,是因为树太高,她看不见结在上面的 杏子,只摘些下面小的。她不会上树,够不着,用石头又砸不下来。显 然,她着实冤枉了这棵老杏树。

望着满树伸手可及的果实,再俯视一下这棵饱经风霜的老杏树,一 种敬慕之情油然而生。老杏树啊老杏树,你不怕寂寞,不畏艰难困苦,独自扎根于这深山岩石之中,老而不衰。一年又一年,你为人们结下多 少杏子?可你对人却无半点所求。当你受了委屈或遇到冷眼、非礼时,脚跟仍是那样坚定,胸怀仍是那样坦荡、无私。多么可敬的老杏树啊! 我轻轻地取下石块,抽出腰间的木棍儿,可怎么也不肯打下去,唯恐因打杏儿而折损老树的枝叶,伤害它的身心。于是,我下了树,挎上 篮儿,再爬上树,坐在老杏树的怀抱中,尽情地摘着杏子,尽情地享受着它奉献的果实。

这是一篇优美、生动、感人至深的文章。相信每一个同学读了此文之后,都一定会认识到:本文决不单纯是状“物”;作者运用了借物喻 人的方法,借山中老杏树的特点,热情讴歌了具有老杏树品格(不怕寂寞,不畏艰难困苦,扎根深山,饱经风霜,老而不衰,只讲奉献,胸怀 坦荡、无私)的人,同时从心底抒发了对具有老杏树品格的人的无比敬 爱之情。

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作文时,描述的事物的特点, 要与人的品格有相似之处;让人读了文章,就能清楚地认识到,本文借 物要说明什么,要借物赞誉怎样的人。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借物喻人” 的方法,也就失去了使用的意义。

我赞美坚贞的松柏,我赞美勇斗西风的篱菊,我赞美莲花的傲

视污泥,可我更赞美梅花的傲雪怒放。

在百花凋谢之时,唯有梅花生机勃勃。迎着漫天飞舞的雪花,

傲然挺立在凛冽的寒风中。数九隆冬,地冻天寒,那傲雪而放的梅花,开得那么鲜丽。股股清香,沁人心脾。

那花白里透红,花瓣润滑透明,像琥铂或碧玉雕成,有点冰清

玉洁的雅致。有的艳如朝霞,有的白似瑞雪,还有的绿如碧玉。梅花开或有早有迟,在同一颗梅树上,可以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有的含羞待放,粉红的花苞鲜嫩可爱;有的刚刚绽放,就有几只小蜜蜂钻了进去,贪婪的吮吸着花粉;有的盛开许久,粉红柔嫩的花瓣若人喜爱;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梅花,如今花瓣以凋谢。风吹花落,你不用担心花瓣会摔破,梅花不是娇贵的花,愈是寒冷,愈是风气雪压,它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古人有句话说的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吹拂它的不是轻柔的春风,而是凛冽的寒风;滋润它的不是清凉甘甜的雨水,而是寒气逼人的冰雪;照耀它的不是灿烂的阳光,而是严寒里的一缕残阳。只有具有挑战的生活,才是美好的生活。它是寒意中傲人的芳香,面对如絮飘舞的白雪,她笑得更灿烂了。它从不与百花争夺明媚的春天,也从不炫耀自己的美丽,它有着一副傲骨,也从不骄傲自大。每当寒冬的清晨,一股别具神韵、清逸幽雅的清香就从窗外飘来。

它不仅是清雅俊逸的风度使古今诗人画家赞美它,更以它的冰

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为民族的精华为世人所重。梅花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立志奋发的激励。

梅花的色,艳丽而不妖。

梅花的香,清幽而淡雅。

梅花的姿,苍古而清秀。

难道,这不正是我们的建筑工人么?他们无论严寒酷暑,无论

刮风下雨,无论天寒地冻,他们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认真的工作着。

我要学习梅花,我要做一个像梅花一样的人。

蜡烛,它虽然没有灯那么明亮,但我很喜欢它。因为它总是默

默无闻地奉献着。

蜡烛平时总是受人冷漠。可是,当停电时,它总会挺身而出,

用自己的生命驱赶走黑暗给大家带来温暖与光明。时间分分秒秒的过去了,而蜡烛的白色圆柱形的身体也越来越短,可这根本不会让小巧的它把火熄灭,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它短暂的一生就是一直在为别人奉献。每当我拿起蜡烛时,我浑身都会流动着一阵阵暖流。因为我惊叹、佩服它的精神。这种精神也正是我们要向它学习的。

同时我也想到了为2008年奥运会服务的志愿者们。他们也像

蜡烛一样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着自己一份力。虽然微不足道,但他们的付出是有用的。

蜡烛,它是多么平凡,又是多么伟大!它总是默默的奉献着。

虽然没有灯那么明亮,但是我喜欢它的精神。

黑板前的桌子上,零零碎碎的摆放着许多粉笔。这些粉笔几乎

都快要走到生命的尽头,甚至有些小的不值一提。丁零零,上课的铃声响了,同学们飞快的跑到座位上,挺直胸板,等待着老师的到来。老师迈着大步走进来,将文件放到桌子上,开始了这节课的内容。老师拿起了一支刚好能拿住的粉笔,转身从黑板上为我们写者。沙沙沙,沙沙沙,粉笔化作粒粒白色的颗粒状物体,在黑板上留下了自己的痕迹后,一点点消失了。“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当这一支小小的粉笔为我们写出最后一个字,为我们传授最后一个知识,完成它最后一个任务后,便消失了。从这一支小小的粉笔身上,体现出了多么一个伟大的品质呀。那就是——奉献。

奉献是一种无私的美,它无声无息,但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哪

有汽车的笛鸣,那就有警察的身影,不管风霜雨雪,不管严寒酷暑,他(她)都在坚守岗位,吸进的是汽车的尾气,听见的是喇叭的噪

音,嗅到的是尾气的异味,而换来的却是交通的快捷通畅。这难道不也是一种奉献吗?

粉笔呀,你的美是无私的,伟大的美,奉献自己,助于他人,

泰戈尔说过:“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还是让我在默默奉献的阴影里做叶的事业吧。这是对你的赞颂,你是多么的伟大,我赞颂你,粉笔!

牛很普通,但它也很伟大。

牛头上有对犄角,四肢修长,身体健壮,尾巴细长。年轻力

壮牛可以拉犁,奶牛可以产奶,牛皮可以做鞋,牛肉还可以吃。在乡间,随处可见它身影。牛把自己生奉献给了人们,却在牛棚角默默地死去,而不求回报。没有人会注意头牛死去,更没有人会在它死去后,想起它曾为们做过什么。牛就是这样,默默无闻地诞生在世上,又默默无闻地离去,却给人们留下了许多东西。而它却从不要求什么,只要有堆干草和个牛棚就足够了。鲁迅先生曾说过:“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牛吃是草,挤却是牛奶。

这默默无闻牛让想起了,生活中像它样人。种地农民、工厂工

人、学校老师,他们就像牛样,默默无闻地工作,却不求多大回报。而社会缺少了他们,又怎么可以继能续存在呢?没有了农民,人们就没有粮食蔬菜吃;没有了工人,就没有了高楼大厦;没有了老师,学生就学不到知识。

在西部,也有许多这样人。二零零六年七月日,青藏铁路开

通了,这又使想起了那些参加西部大开发志愿者。他们忍受着天寒地冻,忍受着干旱洪水,为祖国西部换来了繁荣昌盛。那么困难事,他们都坚持下来了。然而他们又得到了多少回报呢?难道们就没有这样精神吗?其实,只要大家多加努力,人人都能做到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尊敬牛,它勤勤恳恳,任劳任怨,默默无闻地为人们无私地

奉献着。它可以和松树、白杨相提并论;可以和“四大君子”同起同坐。定要好好学习牛这种精神!

日历一页页地翻过去,时间匆匆流逝,“教师节”迈着轻盈的脚

步无声无息地来到了我们身边。

有人把老师比作辛勤的园丁,精心地照料我们,使我们可以茁

壮成长;有人说老师是我们学习征途上的导师,是他们带领我们到达成功的彼岸;还有人说老师就像一个永远不停止工作的机器;但我却要说老师像一枝蜡烛。“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话用在老师的身上再恰当不过了。老师默默无闻地传授给我们知识,带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像蜡烛的老师

日历一页页地翻过去,时间匆匆流逝,“教师节”迈着轻盈的脚

步无声无息地来到了我们身边。

像蜡烛的老师

有人把老师比作辛勤的园丁,精心地照料我们,使我们可以茁

壮成长;有人说老师是我们学习征途上的导师,是他们带领我们到达成功的彼岸;还有人说老师就像一个永远不停止工作的机器;但我却要说老师像一枝蜡烛。“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话用在老师的身上再恰当不过了。老师默默无闻地传授给我们知识,带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每当放学后,经过老师的窗前总会看到老师们仍然在那些电灯

的陪伴下认真地批改作业、备课,甚至为了使我们可以理解得更透彻,学得更扎实,老师不惜花费很长时间去做很多的模型。作业本上的每一个对勾以及每一个红叉都凝聚着老师的汗水。当我们有不懂的难题时,老师总会耐心地为我们讲解,“师恩重如山”“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同学们,不要等到事业有成,就在今天,就在师生相处的日日夜夜,我们就要把诚挚的谢意和美好的祝福献给恩师,使我们的恩师时时感受到莘莘学子的爱的热流!

他们呕心沥血,他们甘为人梯,他们清贫一生为的是什么?为

的是给国家培养出更多具有高素质的优秀人才,老师们是一枝不起眼的蜡烛,在关键时刻默默奉献的蜡烛,他们牺牲了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然而为国家培养出一批批的栋梁之材。

老师是无私的,他们配受一切赞美。

马蹄莲

洁白的马蹄莲,是高贵、纯洁与正义的象征,可也许你不知道,这花,是敬爱的周总理最喜欢的花。

马蹄莲呈白色,,象征着纯洁与和平,花茎翠绿,生机勃勃,

象征着正直、勇气和伟大的正义。马蹄莲是马蹄状的,顾名思义,象征着腾飞千里,鹏程万里。这洁白如玉、高贵典雅的马蹄莲,她在炎热的夏天开花,把自己的美丽全部献给了酷暑中的人们。所以,每当看到这花,我就会想到我们敬爱的周总理。

周总理非常喜欢马蹄莲,喜欢她的高贵纯洁,喜欢她伟大的勇

气与正直,更喜欢她坚忍不拔的精神。所以,周总理为人处事都像马蹄莲一样高洁。

周总理膝下无儿无女,在银行里也没有一分钱存款。他把自己

的财产、自己的时间乃至自己的生命都无私地奉献给了国家和人民。在周总理逝世的时候,联合国所有国家都为他降了半旗表示哀悼!

当我又静静地站在家门口,仔细地端详那一簇簇盛开的马蹄莲

时,我耳边响起了这样一句话:

每当放学后,经过老师的窗前总会看到老师们仍然在那些电灯

的陪伴下认真地批改作业、备课,甚至为了使我们可以理解得更透彻,学得更扎实,老师不惜花费很长时间去做很多的模型。作业本上的每一个对勾以及每一个红叉都凝聚着老师的汗水。当我们有不懂的难题时,老师总会耐心地为我们讲解,“师恩重如山”“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同学们,不要等到事业有成,就在今天,就在师生相处的日日夜夜,我们就要把诚挚的谢意和美好的祝福献给恩师,使我们的恩师时时感受到莘莘学子的爱的热流!

他们呕心沥血,他们甘为人梯,他们清贫一生为的是什么?为

的是给国家培养出更多具有高素质的优秀人才,老师们是一枝不起眼的蜡烛,在关键时刻默默奉献的蜡烛,他们牺牲了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然而为国家培养出一批批的栋梁之材。

老师是无私的,他们配受一切赞美。

岁月如飞逝去,勿忙得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又时时空寂。

记忆如风,拂去了衣衫的色彩,却吹不老心底的呓语。一年一度的梅花争放斗艳,引来无数文人墨客挥笔泼墨,抒发了诗人多少情感?标示了历代仁人志士多少高风亮节?出世情怀?一朵朵清丽洁白的梅花,寄托了离人多少愁思?你的身上有着中华的民族史、人文史,你是华夏的香魂!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为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走进了梅花丛中,一阵清香弥漫,不由自主的想起陆放翁的这首词。

梅俏不争春,竹篱茅舍,自成风景。朴素的农家小屋,窗临流水,门对青山。屋子四周,朵朵梅花争先怒放,露出幽淡馨香的点点花芯,清秀的粉脸浅笑轻颦,娇嫩含羞,淡淡约约,风情韵致仪态万千,宛如一位清丽的佳人倚着修竹,花簪摇曳,顾盼生姿、脉脉传情,向着窗前款款伸来朗朗疏枝。

一年年你总是独领风骚,独占春色,清浅的溪水边,陡峭的云崖上,人家的庭院里都有你清癯俏丽的身影。你清绝超脱,飘逸出尘,疏影暗香,孤芳自赏,那些艳俗的春花都羞于和你斗艳,迟迟不敢开放。

你的孤洁瘦淡、高标逸韵让我钦佩,让我惊叹;你坚忍卓绝的精神、狷介傲岸的风骨、凌霜傲雪的仙姿、勇斗严寒的凛然正气无愧于国花之称。

你不畏凛冽的寒风,瘦硬的枝干朴拙遒劲、傲然挺立,花暖新春、生机蓬勃。你不屑于繁华富贵,甘愿墨守孤寒清贫,着意装点早春的单调清冷。却赋予了文人多少才思,一树梅花千首诗,冷艳高雅赢得世人讴歌颂咏。

这才是梅花品性真正的高洁之处,也是我喜爱梅花的真正原因。面对一树娇小孱弱的梅花,我想起了很多很多,在你面前,我发觉自己是那么的渺小卑微,我的那些所谓人生慨叹是那么的荒诞可笑!总是不能承受一点点挫折和磨难,总是吁嗟叹惋,和梅花相比,我只能算是温室里的一棵小草。

仰望着一条条花枝,还有嫩绿的,依旧颤颤巍巍、精神抖擞的,在寒风乍暖的时节悄悄吐露的新叶,才知道花儿会落的,世界也是会变的,一切都会变的。

但愿相约明年春天,我们再一起来赏梅吧!就让这一朵朵的梅花,更加素丽莹洁、清奇妖娆。我愿年年早春和你相伴,多把诗词品味,丹青描染,让烦碌的生活充满雅兴清趣、芬芳恬淡。

山中的老杏树

杏子成熟时,正赶上农村收麦。麦收过后的一天,我才抽空儿扛着 木棍儿,棍儿上挑着篮儿,上了南山。

半路碰上邻居二婶儿。二婶儿见我也去采杏,忙告诉我:“我都找 遍了,只有山梁南面第二个山沟里那棵树上还有杏儿,只是杏子又青又 小,还不好吃!”说完,二婶便走下山去。

我登上山梁,老远就看到了那棵树。它是那条山沟里仅有的一棵杏 树。走近了才望见树上绿绿的叶子中颗颗半红不绿的杏子,成串成串地 挤满枝头。随着一阵微风,杏树抖动起枝叶,像是在和我打招呼。

这是一棵老杏树,它长在沟底缺土少水的岩石旁,树干又高又曲又 粗,疤痕累累,显然它已历尽沧桑。我把木棍儿插在腰间攀到树上。坐在粗大的树杈上,我看得更清楚了:枝条上,每个叶窝儿都挂着一个圆 溜溜的杏子。大多杏子又都长着“阴阳脸”——一面绿中透黄,一面黄里带红;个头儿也不小,个个儿都像个小苹果儿。望着这绿叶间压串枝的杏子,我比喻不出它们像珍珠、像宝石,还是像翡翠、像玛瑙。捏开一个一看,哎呀,金色的果肉浸满果汁,放到嘴里,酸溜溜,甜滋滋, 沁人心脾。

一抬头,无意中发现两个树杈之间卡着一块石头。哦!我全明白了: 二婶儿说这杏子又青又小不好吃,是因为树太高,她看不见结在上面的 杏子,只摘些下面小的。她不会上树,够不着,用石头又砸不下来。显 然,她着实冤枉了这棵老杏树。

望着满树伸手可及的果实,再俯视一下这棵饱经风霜的老杏树,一 种敬慕之情油然而生。老杏树啊老杏树,你不怕寂寞,不畏艰难困苦,独自扎根于这深山岩石之中,老而不衰。一年又一年,你为人们结下多 少杏子?可你对人却无半点所求。当你受了委屈或遇到冷眼、非礼时,脚跟仍是那样坚定,胸怀仍是那样坦荡、无私。多么可敬的老杏树啊! 我轻轻地取下石块,抽出腰间的木棍儿,可怎么也不肯打下去,唯恐因打杏儿而折损老树的枝叶,伤害它的身心。于是,我下了树,挎上 篮儿,再爬上树,坐在老杏树的怀抱中,尽情地摘着杏子,尽情地享受着它奉献的果实。

这是一篇优美、生动、感人至深的文章。相信每一个同学读了此文之后,都一定会认识到:本文决不单纯是状“物”;作者运用了借物喻 人的方法,借山中老杏树的特点,热情讴歌了具有老杏树品格(不怕寂寞,不畏艰难困苦,扎根深山,饱经风霜,老而不衰,只讲奉献,胸怀 坦荡、无私)的人,同时从心底抒发了对具有老杏树品格的人的无比敬 爱之情。

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作文时,描述的事物的特点, 要与人的品格有相似之处;让人读了文章,就能清楚地认识到,本文借 物要说明什么,要借物赞誉怎样的人。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借物喻人” 的方法,也就失去了使用的意义。

我赞美坚贞的松柏,我赞美勇斗西风的篱菊,我赞美莲花的傲

视污泥,可我更赞美梅花的傲雪怒放。

在百花凋谢之时,唯有梅花生机勃勃。迎着漫天飞舞的雪花,

傲然挺立在凛冽的寒风中。数九隆冬,地冻天寒,那傲雪而放的梅花,开得那么鲜丽。股股清香,沁人心脾。

那花白里透红,花瓣润滑透明,像琥铂或碧玉雕成,有点冰清

玉洁的雅致。有的艳如朝霞,有的白似瑞雪,还有的绿如碧玉。梅花开或有早有迟,在同一颗梅树上,可以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有的含羞待放,粉红的花苞鲜嫩可爱;有的刚刚绽放,就有几只小蜜蜂钻了进去,贪婪的吮吸着花粉;有的盛开许久,粉红柔嫩的花瓣若人喜爱;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梅花,如今花瓣以凋谢。风吹花落,你不用担心花瓣会摔破,梅花不是娇贵的花,愈是寒冷,愈是风气雪压,它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古人有句话说的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吹拂它的不是轻柔的春风,而是凛冽的寒风;滋润它的不是清凉甘甜的雨水,而是寒气逼人的冰雪;照耀它的不是灿烂的阳光,而是严寒里的一缕残阳。只有具有挑战的生活,才是美好的生活。它是寒意中傲人的芳香,面对如絮飘舞的白雪,她笑得更灿烂了。它从不与百花争夺明媚的春天,也从不炫耀自己的美丽,它有着一副傲骨,也从不骄傲自大。每当寒冬的清晨,一股别具神韵、清逸幽雅的清香就从窗外飘来。

它不仅是清雅俊逸的风度使古今诗人画家赞美它,更以它的冰

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为民族的精华为世人所重。梅花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立志奋发的激励。

梅花的色,艳丽而不妖。

梅花的香,清幽而淡雅。

梅花的姿,苍古而清秀。

难道,这不正是我们的建筑工人么?他们无论严寒酷暑,无论

刮风下雨,无论天寒地冻,他们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认真的工作着。

我要学习梅花,我要做一个像梅花一样的人。

蜡烛,它虽然没有灯那么明亮,但我很喜欢它。因为它总是默

默无闻地奉献着。

蜡烛平时总是受人冷漠。可是,当停电时,它总会挺身而出,

用自己的生命驱赶走黑暗给大家带来温暖与光明。时间分分秒秒的过去了,而蜡烛的白色圆柱形的身体也越来越短,可这根本不会让小巧的它把火熄灭,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它短暂的一生就是一直在为别人奉献。每当我拿起蜡烛时,我浑身都会流动着一阵阵暖流。因为我惊叹、佩服它的精神。这种精神也正是我们要向它学习的。

同时我也想到了为2008年奥运会服务的志愿者们。他们也像

蜡烛一样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着自己一份力。虽然微不足道,但他们的付出是有用的。

蜡烛,它是多么平凡,又是多么伟大!它总是默默的奉献着。

虽然没有灯那么明亮,但是我喜欢它的精神。

黑板前的桌子上,零零碎碎的摆放着许多粉笔。这些粉笔几乎

都快要走到生命的尽头,甚至有些小的不值一提。丁零零,上课的铃声响了,同学们飞快的跑到座位上,挺直胸板,等待着老师的到来。老师迈着大步走进来,将文件放到桌子上,开始了这节课的内容。老师拿起了一支刚好能拿住的粉笔,转身从黑板上为我们写者。沙沙沙,沙沙沙,粉笔化作粒粒白色的颗粒状物体,在黑板上留下了自己的痕迹后,一点点消失了。“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当这一支小小的粉笔为我们写出最后一个字,为我们传授最后一个知识,完成它最后一个任务后,便消失了。从这一支小小的粉笔身上,体现出了多么一个伟大的品质呀。那就是——奉献。

奉献是一种无私的美,它无声无息,但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哪

有汽车的笛鸣,那就有警察的身影,不管风霜雨雪,不管严寒酷暑,他(她)都在坚守岗位,吸进的是汽车的尾气,听见的是喇叭的噪

音,嗅到的是尾气的异味,而换来的却是交通的快捷通畅。这难道不也是一种奉献吗?

粉笔呀,你的美是无私的,伟大的美,奉献自己,助于他人,

泰戈尔说过:“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还是让我在默默奉献的阴影里做叶的事业吧。这是对你的赞颂,你是多么的伟大,我赞颂你,粉笔!

牛很普通,但它也很伟大。

牛头上有对犄角,四肢修长,身体健壮,尾巴细长。年轻力

壮牛可以拉犁,奶牛可以产奶,牛皮可以做鞋,牛肉还可以吃。在乡间,随处可见它身影。牛把自己生奉献给了人们,却在牛棚角默默地死去,而不求回报。没有人会注意头牛死去,更没有人会在它死去后,想起它曾为们做过什么。牛就是这样,默默无闻地诞生在世上,又默默无闻地离去,却给人们留下了许多东西。而它却从不要求什么,只要有堆干草和个牛棚就足够了。鲁迅先生曾说过:“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牛吃是草,挤却是牛奶。

这默默无闻牛让想起了,生活中像它样人。种地农民、工厂工

人、学校老师,他们就像牛样,默默无闻地工作,却不求多大回报。而社会缺少了他们,又怎么可以继能续存在呢?没有了农民,人们就没有粮食蔬菜吃;没有了工人,就没有了高楼大厦;没有了老师,学生就学不到知识。

在西部,也有许多这样人。二零零六年七月日,青藏铁路开

通了,这又使想起了那些参加西部大开发志愿者。他们忍受着天寒地冻,忍受着干旱洪水,为祖国西部换来了繁荣昌盛。那么困难事,他们都坚持下来了。然而他们又得到了多少回报呢?难道们就没有这样精神吗?其实,只要大家多加努力,人人都能做到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尊敬牛,它勤勤恳恳,任劳任怨,默默无闻地为人们无私地

奉献着。它可以和松树、白杨相提并论;可以和“四大君子”同起同坐。定要好好学习牛这种精神!

日历一页页地翻过去,时间匆匆流逝,“教师节”迈着轻盈的脚

步无声无息地来到了我们身边。

有人把老师比作辛勤的园丁,精心地照料我们,使我们可以茁

壮成长;有人说老师是我们学习征途上的导师,是他们带领我们到达成功的彼岸;还有人说老师就像一个永远不停止工作的机器;但我却要说老师像一枝蜡烛。“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话用在老师的身上再恰当不过了。老师默默无闻地传授给我们知识,带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像蜡烛的老师

日历一页页地翻过去,时间匆匆流逝,“教师节”迈着轻盈的脚

步无声无息地来到了我们身边。

像蜡烛的老师

有人把老师比作辛勤的园丁,精心地照料我们,使我们可以茁

壮成长;有人说老师是我们学习征途上的导师,是他们带领我们到达成功的彼岸;还有人说老师就像一个永远不停止工作的机器;但我却要说老师像一枝蜡烛。“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话用在老师的身上再恰当不过了。老师默默无闻地传授给我们知识,带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每当放学后,经过老师的窗前总会看到老师们仍然在那些电灯

的陪伴下认真地批改作业、备课,甚至为了使我们可以理解得更透彻,学得更扎实,老师不惜花费很长时间去做很多的模型。作业本上的每一个对勾以及每一个红叉都凝聚着老师的汗水。当我们有不懂的难题时,老师总会耐心地为我们讲解,“师恩重如山”“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同学们,不要等到事业有成,就在今天,就在师生相处的日日夜夜,我们就要把诚挚的谢意和美好的祝福献给恩师,使我们的恩师时时感受到莘莘学子的爱的热流!

他们呕心沥血,他们甘为人梯,他们清贫一生为的是什么?为

的是给国家培养出更多具有高素质的优秀人才,老师们是一枝不起眼的蜡烛,在关键时刻默默奉献的蜡烛,他们牺牲了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然而为国家培养出一批批的栋梁之材。

老师是无私的,他们配受一切赞美。

马蹄莲

洁白的马蹄莲,是高贵、纯洁与正义的象征,可也许你不知道,这花,是敬爱的周总理最喜欢的花。

马蹄莲呈白色,,象征着纯洁与和平,花茎翠绿,生机勃勃,

象征着正直、勇气和伟大的正义。马蹄莲是马蹄状的,顾名思义,象征着腾飞千里,鹏程万里。这洁白如玉、高贵典雅的马蹄莲,她在炎热的夏天开花,把自己的美丽全部献给了酷暑中的人们。所以,每当看到这花,我就会想到我们敬爱的周总理。

周总理非常喜欢马蹄莲,喜欢她的高贵纯洁,喜欢她伟大的勇

气与正直,更喜欢她坚忍不拔的精神。所以,周总理为人处事都像马蹄莲一样高洁。

周总理膝下无儿无女,在银行里也没有一分钱存款。他把自己

的财产、自己的时间乃至自己的生命都无私地奉献给了国家和人民。在周总理逝世的时候,联合国所有国家都为他降了半旗表示哀悼!

当我又静静地站在家门口,仔细地端详那一簇簇盛开的马蹄莲

时,我耳边响起了这样一句话:

每当放学后,经过老师的窗前总会看到老师们仍然在那些电灯

的陪伴下认真地批改作业、备课,甚至为了使我们可以理解得更透彻,学得更扎实,老师不惜花费很长时间去做很多的模型。作业本上的每一个对勾以及每一个红叉都凝聚着老师的汗水。当我们有不懂的难题时,老师总会耐心地为我们讲解,“师恩重如山”“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同学们,不要等到事业有成,就在今天,就在师生相处的日日夜夜,我们就要把诚挚的谢意和美好的祝福献给恩师,使我们的恩师时时感受到莘莘学子的爱的热流!

他们呕心沥血,他们甘为人梯,他们清贫一生为的是什么?为

的是给国家培养出更多具有高素质的优秀人才,老师们是一枝不起眼的蜡烛,在关键时刻默默奉献的蜡烛,他们牺牲了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然而为国家培养出一批批的栋梁之材。

老师是无私的,他们配受一切赞美。

岁月如飞逝去,勿忙得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又时时空寂。

记忆如风,拂去了衣衫的色彩,却吹不老心底的呓语。一年一度的梅花争放斗艳,引来无数文人墨客挥笔泼墨,抒发了诗人多少情感?标示了历代仁人志士多少高风亮节?出世情怀?一朵朵清丽洁白的梅花,寄托了离人多少愁思?你的身上有着中华的民族史、人文史,你是华夏的香魂!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为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走进了梅花丛中,一阵清香弥漫,不由自主的想起陆放翁的这首词。

梅俏不争春,竹篱茅舍,自成风景。朴素的农家小屋,窗临流水,门对青山。屋子四周,朵朵梅花争先怒放,露出幽淡馨香的点点花芯,清秀的粉脸浅笑轻颦,娇嫩含羞,淡淡约约,风情韵致仪态万千,宛如一位清丽的佳人倚着修竹,花簪摇曳,顾盼生姿、脉脉传情,向着窗前款款伸来朗朗疏枝。

一年年你总是独领风骚,独占春色,清浅的溪水边,陡峭的云崖上,人家的庭院里都有你清癯俏丽的身影。你清绝超脱,飘逸出尘,疏影暗香,孤芳自赏,那些艳俗的春花都羞于和你斗艳,迟迟不敢开放。

你的孤洁瘦淡、高标逸韵让我钦佩,让我惊叹;你坚忍卓绝的精神、狷介傲岸的风骨、凌霜傲雪的仙姿、勇斗严寒的凛然正气无愧于国花之称。

你不畏凛冽的寒风,瘦硬的枝干朴拙遒劲、傲然挺立,花暖新春、生机蓬勃。你不屑于繁华富贵,甘愿墨守孤寒清贫,着意装点早春的单调清冷。却赋予了文人多少才思,一树梅花千首诗,冷艳高雅赢得世人讴歌颂咏。

这才是梅花品性真正的高洁之处,也是我喜爱梅花的真正原因。面对一树娇小孱弱的梅花,我想起了很多很多,在你面前,我发觉自己是那么的渺小卑微,我的那些所谓人生慨叹是那么的荒诞可笑!总是不能承受一点点挫折和磨难,总是吁嗟叹惋,和梅花相比,我只能算是温室里的一棵小草。

仰望着一条条花枝,还有嫩绿的,依旧颤颤巍巍、精神抖擞的,在寒风乍暖的时节悄悄吐露的新叶,才知道花儿会落的,世界也是会变的,一切都会变的。

但愿相约明年春天,我们再一起来赏梅吧!就让这一朵朵的梅花,更加素丽莹洁、清奇妖娆。我愿年年早春和你相伴,多把诗词品味,丹青描染,让烦碌的生活充满雅兴清趣、芬芳恬淡。


相关内容

  • 作文:山中的老杏树
  • 杏子成熟时,正赶上农村收麦.麦收过后的一天,我才抽空儿扛着木棍儿,棍儿上挑着篮儿,上了南山. 半路碰上邻居二婶儿. 二婶儿见我也去采杏,忙告诉我:"我都找遍了,只有山梁南面第二个山沟里那棵树上还有杏儿,只是杏子又青又小,还不好吃!"说完,二婶便走下山去. 我登上山梁,老远就看到了 ...

  • 初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
  • 郑州星源外国语学校2016-2017学年上学期 月考考试 初一 语文试题 命题人: 穆文海 审题人:穆文丽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应用.( 32分) 1.下列各项中加粗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3分 A仿膳shàn憔悴chuí捶打cuí瘫痪huán霎那chà B匿笑nì徘徊 ...

  • 诗歌鉴赏专题补充赏析
  • 诗歌鉴赏专题学案补充资料 1.寻陆鸿渐不遇 [白话译文] 他把家迁徙到了城郭一带,乡间小路通向桑麻的地方. 近处篱笆边都种上了菊花,秋天到了却尚未见它开放. 敲门竟连一声犬吠都没有,要去向西家邻居打听情况. 邻人报说他是到山里去了,回来时总要西山映着斜阳. [文学赏析] 陆羽和皎然是好友.这首诗当是 ...

  • 六上语文期末试卷-李树玉
  • 期末综合试卷 一. 语言积累. 1. 抄写一段话. "守株待兔"成语中的"株"是什么意思呢--<说文解字>的解 释是"木根也",段玉裁在注释时则更加明确:"今俗语云桩." 2.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狩猎 ...

  • 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1112
  • 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 本试题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每项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媛女(yuàn) 耘耔(zǐ) 濒临(bīn) 锲而不舍(qiè) .... B.房檩(lǐn) 一稔(shěn) ...

  • 亲近大自然作文(4篇)
  • 亲近大自然作文(1) 当你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想起那个地方呢?是自在的田园生活,还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是在暖和的沙滩上沐浴阳光,还是山间的小溪流水? 今日,阳光明媚.我与几个好朋友漫步走在绿树成阴,百花盛开的"仙境"里,开始了亲近大自然的旅程. 啊!这里多么美丽!天空湛蓝,河水清澈, ...

  • 燕塞湖导游词
  • 巍峨的燕山山脉在山海关城北3公里突起高峰,横开列嶂.总面积达60余平方公里,占全区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海拔926米的大峪顶是最高峰.这片山地早在一亿年前的侏罗纪开始形成火山地形,五千万年前受喜马拉雅运动影响,开始造山运动,又饱经大自然的天工雕凿,地形地貌发生很大变化,如今千姿百态,盛景如云.那罕见的 ...

  • 河南济源王屋山旅游风景区导游词
  •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道教文化在中华民族的漫漫历史长河中根深蒂固,自唐代开始已经形成了各路神仙修行居住的洞天福地,计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这些均被称为天下名山,而今天我要带大家前去游览的是被列为"天下第一洞天"的王屋山. 王屋山风景名胜区,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总面 ...

  • 萍乡市武功山导游词
  • 武功山位于萍乡市东南边缘,罗霄山脉北段,绵亘起伏120公里,为萍乡.宜春.莲花.安福四地天然屏障,上峰白鹤峰海拔1918.3米,是华东地区第一高峰. 武功山奇峰罗列.瑰崎壮丽:怪石林立,形态诡异处处深壑幽谷,美妙绝伦:峰峰悬崖峭壁,涌泉飞瀑.站立远眺,村庄.田野尽收眼底,大有"万进而云山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