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征文评选活动结束

http://news.artxun.com 2009-05-18 09:55:55

218位作者的205篇征文获得优秀奖

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通知》精神和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第二次(扩大)会议精神,落实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办公室主任工作会议的要求,进一步宣传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的重要性,使文物普查工作不断深入人心,掀起新一轮宣传高潮,推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深入开展,国家文物局于2008年底启动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征文活动。中国文物报社承办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征文活动。

征文活动得到了关心、参与文化遗产事业特别是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社会公众,亲身参与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文物工作者,各文博单位和各地文物行政部门的极大关注和支持。截止到1月31日,征文活动办公室共收到600位作者(联名按实际人数计)的近700篇投稿,总计125万字。

征文活动办公室对投稿情况进行了统计:一个人投1篇的有443人,一个人投2篇的有58人,一个人投3的篇有18人,一个人投4的篇的有6人,一个人投6篇的有5人;一个单位投1篇的有286个,一个单位投2篇的有71个,一个单位投3篇的有28个,一个单位投4篇的有13个,一个单位投5篇的有6个,一个单位投6篇的有4个,一个单位投7篇的有2个,一个单位投9篇的有4个,一个单位投10篇的有1个。投稿数前五位的省区是山西省、河南省、山东省、黑龙江省、浙江省,投稿数分别为97篇、94篇、75篇、54篇、46篇。海南省没有投稿。[size=0px]来源:www.artxun.com

征文活动办公室邀请有关专家,根据征文活动的要求,对全部征文进行了初选,然后组织评委会对通过初选的征文进行了终评,最终评选出205篇征文获得优秀奖。(《中国文物报》 李让)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征文评选优秀征文及作者名单

北京市

普查随感——清水镇民居古建筑群 张旭

三普记行长城梦 燕山磊落此登临 顾大勇

遗址是一种声音——记永定河两处遗址 周泽丹

说说文物普查中的惊心事 秦自强

寻·忆 贾娜

天津市

“知家乡文化遗产,爱天津历史传承”

——天津百万市民 “海选十佳不可移动文物” 张宁 郭洧

三普趣事两则 沈岩

三普工作札记——意式风情区回眸 马媛[size=0px]来源:www.artxun.com

河北省

学电脑 徐建中

寻找历史的记忆——隆化第三次普查纪实 姜振利

山西省

寻找周家掌烽火台 冯钢

千年古堡——太原市晋源区店头村传统民居一瞥 檀志慧

周家山抗日避难所的发现——日本侵华又一佐证 左正华

三普日记之大石头岭遇险 尹刚

山西民族工业的历史见证

——阳泉市矿区简子沟记事 潘磊

寻找千年的石窟 高峰

寻找艾河关帝庙 秦秋红

沙峪古村随笔 张慧

襄垣昭泽王考纪 杨建德

神圣的职责 光荣的使命 程勇

敬业艰辛 殷殷深情——记一个退休不退职的文物普查队员 孙文俊

老骥不伏枥 三普再奋蹄 张永涛

寻觅历史的足迹——有感于榆次区“三普”工作 闫震

寻佛记 杨健

普查日记节录 杨羡平

为了人类的梦想与未来 杨羡平

大寨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散记 史永红

我很累但很快乐 李国蕊

民间文化守护神——庞祥新 刘学斌 高力刚

峨嵋涑水文物情——记临猗县“三普”队长王立忠 王峰

三普,我们全身心投入 王碧新

群众是文物保护的主力——冯村关帝庙普查札记 黄海

神池地窨院 李有成

常家墕文物普查日记 张永正

古县文物调查记 祁根斌

三普有感 乔锋

金色的油糕 阎雅梅

大宁文物普查记 李宁莲

累并快乐着 闫雪

普查札记 李大斌

走近李家山 刘彦君

三普纪实 崔芳芳

我的三普路 李高峰[size=0px]来源:www.artxun.com

内蒙古自治区

魏家窝铺红山文化聚落遗址发现始末 张艳玲

初登岱王山有感 高云库

与岩画有关的日子——普查工作日记 王浩

辽宁省

春满街历史街区

——大连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第一新发现记事 傅文才

爱,源自平凡——我的三普老公 孔霞

征服大顶子山 刘杰

在路上 姜大鹏

三普随想 尹世丹

五登烙铁山 魏耕耘

文物普查随笔——请不要忘记他 沈迪楠

新开河由来与演变 杨洪琦

田庄台古镇:甲午末战遗址群 王冶

八棱观塔随笔 孙航[size=0px]来源:www.artxun.com

吉林省

激情在三普中飞扬 刘宏颖

漫步乌兰塔拉 胡晓光

田野调查札记 孙恒臣

黑龙江省

历史的呼唤——尚志市三普调查工作札记 邓树平

复查孟常烈士墓随笔 聂永义

神渡碑与界壕边堡 刘庆富

鸡西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纪实、探析 王凤武

文物普查队员 董红磊

文物普查的热心人

——记伊春市老区建设促进会副会长陈廷璧 郝怀东

桃温万户府故城踏查小记 钱霞

考古,充满神秘和魅力的事业——普查随想 于玲

三普记事两则 姚雪峰

三普心路——一个年轻文普人的一天 李百通

不可磨灭的记忆 杨枢通

迎着朝阳出发 王玉宝

林口县三普工作纪实 李静华

庆华,庆华 郭昕[size=0px]来源:www.artxun.com

上海市

“中市桥”遗址——采访记 吴建国

让老洋房的迷人魅力永远传承下去 薄黎英

“大通别墅聚餐会”旧址寻访记 郁世荣

调查、核实、申报挂牌,奏响文物普查三部曲 李家麟

杨树浦,故乡、摇篮 张海翔

江苏省

不可忘却的“纪念性建筑” 管秋惠

关注古井保护,留住城市记忆 徐苏君

“五老”寻宝结硕果 陈俊

不在岗的文物普查热心人 夏海

开发商为文物让道 三普绩效初显端倪

——扬州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札记一则 朱明松

寻找“坐标” 王珊

水乡“探宝” 王根林[size=0px]来源:www.artxun.com

浙江省

古祠堂,不可忽略的文化遗产 朱国芳

难忘的拓碑经历 孔飞燕

平阳古驿道普查侧记 陈余良

一位与普查结缘的古稀老人 倪鑫龙

寻找湮没的文明 闵泉

俺与文物普查 毛波

难于忘怀的百姓语录 梁奕建

石马山寻踪 程永军

三登牛头山——牛头山石构遗存调查随笔 程亦胜

普查随想——古道 周意群

“漓渚小火车” 张钧德

论文物普查的“五勤”方法 钟剑华

在山水之间寻访历史的足迹 尹志红

比文物更有价值的新发现 王荣法

一座305名矿工的大墓 鲍仕才 陶峰松

记一次难忘的野外调查 张智强

古稀老人情系三普——记浙江衢州衢江大洲镇普查志愿者黄根发 雷文伟

白云深处有人家 周晓东

诗话文普之旅 金鸽

横亘百余年 悠悠孝子情——普查“孝子牌坊”记 叶春德

走进古村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调查手记 陈芳红

福善寺随笔 孙美绿[size=0px]来源:www.artxun.com

安徽省

探索·发现——来自古徽道的报告 盛锦朝

一个将文物工作融入生命的人——记广德县文物管理所副研究员郑振 汪志新

福建省

我和妻并肩作战为三普 戴福发

一种寻觅 陈树民

江西省

寻找“萍乡哥老会”起义首领罗凤冈墓碑记 龙成前

“骗”车记——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札记 廖志红

文物普查的日子 杨荣彬

寻访贺龙入党处 杨荣彬

禾山行 段金梅

银山银矿遗址调查日志 王静

文物普查工作日记 叶淦林[size=0px]来源:www.artxun.com

山东省

我们寻找·我们思考·我们快乐 于茸

踏野望山忆三普 王莹

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青岛文物普查调度会纪实 李守相

回首青岛纺织——原青岛国棉二厂普查侧记 温立杰

管家大村明代军营遗址考察记 李居发 刘正臣

保证质量 精益求精——三访邓家村遗址 刘娜 吕荐龙

立足本职勤做事 文物普查当先锋

——记胶州市普查队长王磊同志 孙宏林

侵华日军飞机库、兵营、旧址调查 傅强

三上围子顶 张凌波

探寻凤凰城址 杨廷

刻在曲阜历史的印痕

——元代碑刻“重修曲阜县廨记”随想 徐冉 孔凡敏

远远暖人村——凫村普查随笔 孙芳

探寻中国的好望角——成山头文物普查 董娜

三普走访工作中的望闻问切 张雪晨

一生难忘的第三次文物普查 孙全利

在路上 田利芳

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心得 姚秀华

东阿县邓庙遗址发现记 李清洪[size=0px]来源:www.artxun.com

河南省

创新——来源于基层、来自于实践 陈爱兰

追寻历史的感动———河南文物普查工作札记 王瑞琴

心的记录 张燕燕

我发现文物了 汪松枝

洛阳的工业遗产 邓新波

县城来的沈队长——记宜阳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队副队长沈保宗 郭建朝

一幅印在心中的“全家福” 张方涛

走乡串村心系普查 巫西群 宋慧民

内黄“三普”札记 张粉兰

山高水长路漫漫——文物普查札记 高有生

座谈会是文物普查的重要工作

——参加焦作市马村、解放区普查的体会 马正元 崔振海

太行道考察散记 罗火金 张长杰

对大学生参加普查工作的几点思考 李彩

触摸新石器残片 李修对 郑大宇

本色 花原

探秘西华盘古寨 杜红磊

为了让历史遗迹再放光辉——文物普查队员手记 李剑文

为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

——记河南省沁阳市文物普查队员辛中山 张红军[size=0px]来源:www.artxun.com

湖北省

南漳夹马寨造纸作坊今昔 范文强

三普轶事 唐国俊

文物普查手记三则 张寿来

家谱里的普查线索 后加升

智上白岩寨——湖北恩施市沙地乡白岩寨调查记 刘清华

文物普查的苦与乐 王本友

湖南省

百年老屋 魅力新现

——湘潭充满民俗风情的古建筑李柳染堂 罗强武

古井的自述 王时一 舒精华

平凡的人生,不平凡的创举——记新晃文物管所所长王时一 舒精华 潘隽

寻找悬棺 王时一[size=0px]来源:www.artxun.com

广东省

旧城改造中发现的童话城堡 苏华展

顺德文物普查的工作体会 胡志辉

参加普查的体会 陈羽琳

塘尾古村游记 刘慧君

文物普查日记(节选) 黄健恒

文化苦旅 高雅蓝

文物普查随笔 高健雄

广西壮族自治区

一个队员的普查周记 李义凡

重庆市

我的普查队长 冷静

四川省[size=0px]来源:www.artxun.com

三普工作日记一篇 龙腾

一位令人尊敬的编外普查员 吴晓红

一次刻骨铭心的文物普查 刘术云 张敏

2008横断山脉穿行记 吴洪华

贵州省

文物调查散记 邹进杨

苗乡三普的排头兵

——记松桃苗族自治县三普办公室主任吴家永 吴国瑜

云南省

南方丝绸古道 刘义马

盛世话普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有感 施文辉

青春在文物普查中闪光 生命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燃烧——记云南楚雄文物普查办副主任王国付 张家华

艰难而又快乐的一天——文物普查龙潭诸葛营野外调查纪实 夏继芬

绽放在文物普查一线上的玫瑰 华光丽

无怨的青春——记白刊宁同志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先进事迹 白成明

重要发现亲历记——大理州首次发现旧石器遗址 杨长城[size=0px]来源:www.artxun.com

西藏自治区

文物普查之美 王金全

陕西省

风雨朝阳观 范仲兴

踏遍青山为普查——记咸阳市文物普查队队长岳起同志 王谦

佛坪县大河坝镇山寨印记 周晓勇

甘肃省

探寻长城的基石——来自文物普查工作的成果 俞春荣

行进在高山山之巅——嘉峪关市文殊山北麓文物普查手记 王鹏强

与山同行——嘉峪关市黑山磨子沟岩画调查手记 许海军

无言的感动 苏建国

上黄草沟墩普查记 牛海鹏

追寻远古的足迹 杨焱

我的普查情怀 祁玉成[size=0px]来源:www.artxun.com

青海省

民和文物普查田野调查随记 柳英发

拉甘过青铜时代墓地的发现——青海省乐都县瞿坛镇普查手记 权永英

一位老文物工作者的一天——记青海乐都文物普查队员吴恒祥 马索非亚 许成林

乐都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文物普查工作随笔 郭红

宁夏回族自治区

红岗遗址普查记事 苏正喜

记我身边的三普 陈凤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脚量博州山水 情系文物古迹 王晓红

塔河第一桥 谷水清 闫军伟

http://news.artxun.com 2009-05-18 09:55:55

218位作者的205篇征文获得优秀奖

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通知》精神和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第二次(扩大)会议精神,落实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办公室主任工作会议的要求,进一步宣传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的重要性,使文物普查工作不断深入人心,掀起新一轮宣传高潮,推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深入开展,国家文物局于2008年底启动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征文活动。中国文物报社承办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征文活动。

征文活动得到了关心、参与文化遗产事业特别是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社会公众,亲身参与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文物工作者,各文博单位和各地文物行政部门的极大关注和支持。截止到1月31日,征文活动办公室共收到600位作者(联名按实际人数计)的近700篇投稿,总计125万字。

征文活动办公室对投稿情况进行了统计:一个人投1篇的有443人,一个人投2篇的有58人,一个人投3的篇有18人,一个人投4的篇的有6人,一个人投6篇的有5人;一个单位投1篇的有286个,一个单位投2篇的有71个,一个单位投3篇的有28个,一个单位投4篇的有13个,一个单位投5篇的有6个,一个单位投6篇的有4个,一个单位投7篇的有2个,一个单位投9篇的有4个,一个单位投10篇的有1个。投稿数前五位的省区是山西省、河南省、山东省、黑龙江省、浙江省,投稿数分别为97篇、94篇、75篇、54篇、46篇。海南省没有投稿。[size=0px]来源:www.artxun.com

征文活动办公室邀请有关专家,根据征文活动的要求,对全部征文进行了初选,然后组织评委会对通过初选的征文进行了终评,最终评选出205篇征文获得优秀奖。(《中国文物报》 李让)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征文评选优秀征文及作者名单

北京市

普查随感——清水镇民居古建筑群 张旭

三普记行长城梦 燕山磊落此登临 顾大勇

遗址是一种声音——记永定河两处遗址 周泽丹

说说文物普查中的惊心事 秦自强

寻·忆 贾娜

天津市

“知家乡文化遗产,爱天津历史传承”

——天津百万市民 “海选十佳不可移动文物” 张宁 郭洧

三普趣事两则 沈岩

三普工作札记——意式风情区回眸 马媛[size=0px]来源:www.artxun.com

河北省

学电脑 徐建中

寻找历史的记忆——隆化第三次普查纪实 姜振利

山西省

寻找周家掌烽火台 冯钢

千年古堡——太原市晋源区店头村传统民居一瞥 檀志慧

周家山抗日避难所的发现——日本侵华又一佐证 左正华

三普日记之大石头岭遇险 尹刚

山西民族工业的历史见证

——阳泉市矿区简子沟记事 潘磊

寻找千年的石窟 高峰

寻找艾河关帝庙 秦秋红

沙峪古村随笔 张慧

襄垣昭泽王考纪 杨建德

神圣的职责 光荣的使命 程勇

敬业艰辛 殷殷深情——记一个退休不退职的文物普查队员 孙文俊

老骥不伏枥 三普再奋蹄 张永涛

寻觅历史的足迹——有感于榆次区“三普”工作 闫震

寻佛记 杨健

普查日记节录 杨羡平

为了人类的梦想与未来 杨羡平

大寨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散记 史永红

我很累但很快乐 李国蕊

民间文化守护神——庞祥新 刘学斌 高力刚

峨嵋涑水文物情——记临猗县“三普”队长王立忠 王峰

三普,我们全身心投入 王碧新

群众是文物保护的主力——冯村关帝庙普查札记 黄海

神池地窨院 李有成

常家墕文物普查日记 张永正

古县文物调查记 祁根斌

三普有感 乔锋

金色的油糕 阎雅梅

大宁文物普查记 李宁莲

累并快乐着 闫雪

普查札记 李大斌

走近李家山 刘彦君

三普纪实 崔芳芳

我的三普路 李高峰[size=0px]来源:www.artxun.com

内蒙古自治区

魏家窝铺红山文化聚落遗址发现始末 张艳玲

初登岱王山有感 高云库

与岩画有关的日子——普查工作日记 王浩

辽宁省

春满街历史街区

——大连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第一新发现记事 傅文才

爱,源自平凡——我的三普老公 孔霞

征服大顶子山 刘杰

在路上 姜大鹏

三普随想 尹世丹

五登烙铁山 魏耕耘

文物普查随笔——请不要忘记他 沈迪楠

新开河由来与演变 杨洪琦

田庄台古镇:甲午末战遗址群 王冶

八棱观塔随笔 孙航[size=0px]来源:www.artxun.com

吉林省

激情在三普中飞扬 刘宏颖

漫步乌兰塔拉 胡晓光

田野调查札记 孙恒臣

黑龙江省

历史的呼唤——尚志市三普调查工作札记 邓树平

复查孟常烈士墓随笔 聂永义

神渡碑与界壕边堡 刘庆富

鸡西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纪实、探析 王凤武

文物普查队员 董红磊

文物普查的热心人

——记伊春市老区建设促进会副会长陈廷璧 郝怀东

桃温万户府故城踏查小记 钱霞

考古,充满神秘和魅力的事业——普查随想 于玲

三普记事两则 姚雪峰

三普心路——一个年轻文普人的一天 李百通

不可磨灭的记忆 杨枢通

迎着朝阳出发 王玉宝

林口县三普工作纪实 李静华

庆华,庆华 郭昕[size=0px]来源:www.artxun.com

上海市

“中市桥”遗址——采访记 吴建国

让老洋房的迷人魅力永远传承下去 薄黎英

“大通别墅聚餐会”旧址寻访记 郁世荣

调查、核实、申报挂牌,奏响文物普查三部曲 李家麟

杨树浦,故乡、摇篮 张海翔

江苏省

不可忘却的“纪念性建筑” 管秋惠

关注古井保护,留住城市记忆 徐苏君

“五老”寻宝结硕果 陈俊

不在岗的文物普查热心人 夏海

开发商为文物让道 三普绩效初显端倪

——扬州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札记一则 朱明松

寻找“坐标” 王珊

水乡“探宝” 王根林[size=0px]来源:www.artxun.com

浙江省

古祠堂,不可忽略的文化遗产 朱国芳

难忘的拓碑经历 孔飞燕

平阳古驿道普查侧记 陈余良

一位与普查结缘的古稀老人 倪鑫龙

寻找湮没的文明 闵泉

俺与文物普查 毛波

难于忘怀的百姓语录 梁奕建

石马山寻踪 程永军

三登牛头山——牛头山石构遗存调查随笔 程亦胜

普查随想——古道 周意群

“漓渚小火车” 张钧德

论文物普查的“五勤”方法 钟剑华

在山水之间寻访历史的足迹 尹志红

比文物更有价值的新发现 王荣法

一座305名矿工的大墓 鲍仕才 陶峰松

记一次难忘的野外调查 张智强

古稀老人情系三普——记浙江衢州衢江大洲镇普查志愿者黄根发 雷文伟

白云深处有人家 周晓东

诗话文普之旅 金鸽

横亘百余年 悠悠孝子情——普查“孝子牌坊”记 叶春德

走进古村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调查手记 陈芳红

福善寺随笔 孙美绿[size=0px]来源:www.artxun.com

安徽省

探索·发现——来自古徽道的报告 盛锦朝

一个将文物工作融入生命的人——记广德县文物管理所副研究员郑振 汪志新

福建省

我和妻并肩作战为三普 戴福发

一种寻觅 陈树民

江西省

寻找“萍乡哥老会”起义首领罗凤冈墓碑记 龙成前

“骗”车记——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札记 廖志红

文物普查的日子 杨荣彬

寻访贺龙入党处 杨荣彬

禾山行 段金梅

银山银矿遗址调查日志 王静

文物普查工作日记 叶淦林[size=0px]来源:www.artxun.com

山东省

我们寻找·我们思考·我们快乐 于茸

踏野望山忆三普 王莹

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青岛文物普查调度会纪实 李守相

回首青岛纺织——原青岛国棉二厂普查侧记 温立杰

管家大村明代军营遗址考察记 李居发 刘正臣

保证质量 精益求精——三访邓家村遗址 刘娜 吕荐龙

立足本职勤做事 文物普查当先锋

——记胶州市普查队长王磊同志 孙宏林

侵华日军飞机库、兵营、旧址调查 傅强

三上围子顶 张凌波

探寻凤凰城址 杨廷

刻在曲阜历史的印痕

——元代碑刻“重修曲阜县廨记”随想 徐冉 孔凡敏

远远暖人村——凫村普查随笔 孙芳

探寻中国的好望角——成山头文物普查 董娜

三普走访工作中的望闻问切 张雪晨

一生难忘的第三次文物普查 孙全利

在路上 田利芳

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心得 姚秀华

东阿县邓庙遗址发现记 李清洪[size=0px]来源:www.artxun.com

河南省

创新——来源于基层、来自于实践 陈爱兰

追寻历史的感动———河南文物普查工作札记 王瑞琴

心的记录 张燕燕

我发现文物了 汪松枝

洛阳的工业遗产 邓新波

县城来的沈队长——记宜阳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队副队长沈保宗 郭建朝

一幅印在心中的“全家福” 张方涛

走乡串村心系普查 巫西群 宋慧民

内黄“三普”札记 张粉兰

山高水长路漫漫——文物普查札记 高有生

座谈会是文物普查的重要工作

——参加焦作市马村、解放区普查的体会 马正元 崔振海

太行道考察散记 罗火金 张长杰

对大学生参加普查工作的几点思考 李彩

触摸新石器残片 李修对 郑大宇

本色 花原

探秘西华盘古寨 杜红磊

为了让历史遗迹再放光辉——文物普查队员手记 李剑文

为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

——记河南省沁阳市文物普查队员辛中山 张红军[size=0px]来源:www.artxun.com

湖北省

南漳夹马寨造纸作坊今昔 范文强

三普轶事 唐国俊

文物普查手记三则 张寿来

家谱里的普查线索 后加升

智上白岩寨——湖北恩施市沙地乡白岩寨调查记 刘清华

文物普查的苦与乐 王本友

湖南省

百年老屋 魅力新现

——湘潭充满民俗风情的古建筑李柳染堂 罗强武

古井的自述 王时一 舒精华

平凡的人生,不平凡的创举——记新晃文物管所所长王时一 舒精华 潘隽

寻找悬棺 王时一[size=0px]来源:www.artxun.com

广东省

旧城改造中发现的童话城堡 苏华展

顺德文物普查的工作体会 胡志辉

参加普查的体会 陈羽琳

塘尾古村游记 刘慧君

文物普查日记(节选) 黄健恒

文化苦旅 高雅蓝

文物普查随笔 高健雄

广西壮族自治区

一个队员的普查周记 李义凡

重庆市

我的普查队长 冷静

四川省[size=0px]来源:www.artxun.com

三普工作日记一篇 龙腾

一位令人尊敬的编外普查员 吴晓红

一次刻骨铭心的文物普查 刘术云 张敏

2008横断山脉穿行记 吴洪华

贵州省

文物调查散记 邹进杨

苗乡三普的排头兵

——记松桃苗族自治县三普办公室主任吴家永 吴国瑜

云南省

南方丝绸古道 刘义马

盛世话普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有感 施文辉

青春在文物普查中闪光 生命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燃烧——记云南楚雄文物普查办副主任王国付 张家华

艰难而又快乐的一天——文物普查龙潭诸葛营野外调查纪实 夏继芬

绽放在文物普查一线上的玫瑰 华光丽

无怨的青春——记白刊宁同志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先进事迹 白成明

重要发现亲历记——大理州首次发现旧石器遗址 杨长城[size=0px]来源:www.artxun.com

西藏自治区

文物普查之美 王金全

陕西省

风雨朝阳观 范仲兴

踏遍青山为普查——记咸阳市文物普查队队长岳起同志 王谦

佛坪县大河坝镇山寨印记 周晓勇

甘肃省

探寻长城的基石——来自文物普查工作的成果 俞春荣

行进在高山山之巅——嘉峪关市文殊山北麓文物普查手记 王鹏强

与山同行——嘉峪关市黑山磨子沟岩画调查手记 许海军

无言的感动 苏建国

上黄草沟墩普查记 牛海鹏

追寻远古的足迹 杨焱

我的普查情怀 祁玉成[size=0px]来源:www.artxun.com

青海省

民和文物普查田野调查随记 柳英发

拉甘过青铜时代墓地的发现——青海省乐都县瞿坛镇普查手记 权永英

一位老文物工作者的一天——记青海乐都文物普查队员吴恒祥 马索非亚 许成林

乐都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文物普查工作随笔 郭红

宁夏回族自治区

红岗遗址普查记事 苏正喜

记我身边的三普 陈凤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脚量博州山水 情系文物古迹 王晓红

塔河第一桥 谷水清 闫军伟


相关内容

  • 在全市文化.新闻出版."扫黄打非"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 在全市文化.新闻出版."扫黄打非"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2011年2月21日) 同志们: 大家好.按照会议的安排,一会儿**市长将在今天的会议上做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代表局党委做工作报告. 一.2010年工作简要回顾 过去一年,全市广大文化新闻出版工作 ...

  • 2013年市文广新局副局长述职报告
  • xx年对我来说是全新的一年,我离开了工作多年的学校,到市文广新局担任副局长,根据局党组分工,本人主要分管文博工作,面对新的工作任务、工作环境、工作氛围,我一方面虚心学习,一方面积极调整工作心态和工作方法,努力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在局党委正确领导和关怀下,在全局上下同志们的关心和帮助下,一年来我顺利地完 ...

  • 市文化局2012年工作总结
  •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委宣传部的精心指导下,我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实现“文化事业强、文化产业强、文化人才队伍强”的目标,全局干部职工苦干实干,扎实踏实,创新创优,圆满完成了全年预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市文化新闻出版事业取得了又好又快地协调发展。   一、xx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 ...

  • 文化局局长述职报告
  • xx年度,本人在市委、市政府及市文化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中央“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文物工作方针和落实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有关规定,依靠全市广大文博系统职工的共同努力,圆满地完成了所分管的文物管理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定的内容。现将本人xxxx年工作述职如下: ...

  • 2010年文物局长述职述廉报告
  • xx年年度,本人在市委.市政府及市文化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中央"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文物工作方针和落实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有关规定,依靠全市广大文博系统职工的共同努力,圆满地完成了所分管的文物管理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定的内容.现将本人xx ...

  • 区文体局201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 一、文体局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围绕区委、区政府“巩固一方阵,建设大城北”的战略目标,发挥优势,查找不足,上下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各项工作开局良好。 1、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一是农村文化活动丰富多彩。通过“政府买单、群众看戏”的形式,免费为农村开展送戏下乡、送 ...

  • 局机关工会工作总结
  • 一、学习工作方针政策,统一广大职工思想。做到三个一百。 按照上级工会的部署安排,我们采取召开工会会议、组织广大职工集中学习、利用业余时间广泛自学等形式,认真学习《工会法》和上级工会有关安排、文件,现我局人员入会率、工会经费透明度,学习到会率三个指标百分之百,使所有会员都能及时正确了解工会工作的方针、 ...

  • 2013年某市文化工作总结及2014年工作计划
  • 一、xx年以来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市文化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文化厅的指导下,以建设xx中心城市、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工作目标,以机关效能年建设为抓手,紧紧围绕《市政府工作报告》中下达的目标任务和年初的工作承诺这一工作重点,积极地、富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取得较好的成 ...

  • 2006年文化局工作总结和2007年工作思路
  • 一、2006年工作总结 1、做好文化课题调研,编制文化发展规划。做好我市历史文化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召集对我市历史文化有一定研究的有关人员召开我市历史文化研讨会,畅谈我市历史文化主题。拟定了10个与古道文化相关的调研课题,由有关人员担任课题调研,并制订相应的奖励措施。做好申遗相关工作,积极向省文物局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