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设备联轴器找中心课件
批准:
审核:
编写:张四平
2011年2月13日
旋转设备联轴器找中心课件
1 简述:
旋转设备联轴器找中心工作,是检修工艺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环节。设备联轴器中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设备安全运行及运行寿命。
随着精细化检修管理的深入,为减少材料消耗,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劳动强度,以及设备长周期安全运行,旋转设备联轴器找中心工作必须严格要求,认真做好达到技术要求。
本节针对CHTC6型给水泵电机对轮找中心(三转子对轮找中心)为列,进行分析,以减少找中心工作的劳动强度。
1.1 找中心作用。
在设备安装进行找中心,以及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轴承磨损造成中心变化需检修处理后进行找中心工作,以消除因设备中心不正而引起的振动、轴承温度升高,甚至引起设备动静部分发生摩擦等损坏设备问题。
1.2 找中心的目的。
1.2.1 使设备转子中心线连成一条连续光滑的曲线,各轴承负荷分配符合设计要求(或使转子中心达到设备安装说明书中设计的要求)。
1.2.2 使设备的转动部件与静子部件基本保持同心。
1.2..3 将轴系的扬度调整到设计要求。(对给水泵电机转子来讲安装时要找平)
1.3 给水泵电机找中心的步骤。
1.3.1 电机台板、偶合器台板、前置泵台板清理,找平找正。各旋转设备联轴器清理,端面清理。
1.3.2 电机、偶合器、前置泵检修结束,电机相对于偶合器、前置泵轴向定位(电机安装上有明确说明)。
1.3.3 转子对轮找中心。
2 转子按联轴器找中心的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
2.1 转子按联轴器找中心的准备工作。
(1)检查联轴器的圆周、端面应光滑,无毛刺、划痕及凸凹不平。
(2)联轴器记号应相互对应。
(3)联轴器应穿入两个对称的假活动销连接。
(4)准备好百分表、塞尺、赛块、专用卡具、内径百分表、镜子、行灯等工具(如图Ⅰ示:两转子联轴器安装百分表示意图)。
图Ⅰ:两转子联轴器安装百分表示意图
2.2 转子按联轴器找中心的注意事项。
(1)检查各轴承已安装完成、位置正确,垫铁接触是否良好。
(2)放尽旋转设备(如给水泵、前置泵)内纯水。
(3)检查百分表架安装牢固,测量圆周的百分表杆延长线应与轴心线垂直相交,测量端面的百分表杆应与端面垂直,用以消除测量误差。
(4)百分表杆接触的位置应光滑、平整,且百分表灵活、无卡涩。
(5)每次读数前,假连接销均应无蹩劲现象,盘动转子的钢丝绳不应吃劲。盘动
转子时应注意转动方向。
(6)检查设备动静部分无摩擦现象。
(7)若使用塞尺测量时,每次不应超过四片塞尺片,垫片不应有折纹,塞尺松紧程度适度,不应用力过大过小。
(8)对于放置较长时间的转子,在找中心前应盘动转子数圈,以消除静垂弧给测量造成的误差。
(9)调整轴承支撑垫片时,垫片不应有弯曲、卷边现象,对于轴承座、垫铁毛刺及垫片的油污、灰尘应清理干净,对调整轴瓦垫铁的垫片,在回装轴瓦时在凹窝内放抹少许润滑油,注意轴瓦的进油口,在进油口侧的垫片应开孔。
(10)当调整量过大时,应检查垫铁、垫片的接触情况是否良好,出现间隙应修至合格。
(11)给水泵电机下部垫片调整时,在整个支撑面上应保证平滑过渡(例如如图Ⅱ示)。
图Ⅱ:给水泵电机下部垫铁垫片简图
3 专子按联轴器找中心的测量方法。
圆周值及端面值可用百分表或塞尺进行测量。
3.1 用百分表测量方法。
常用两个专用卡子将一个测量圆周值的百分表和两个测量端面值的百分表固定在同一侧联轴器上,百分表的测量表杆分别与另一侧联轴器的外圆周面及端面接触(如
图Ⅲ:装设百分表专用卡子图)。专用卡子的结构形式很多,需按照联轴器的结构形状来制作。如图Ⅰ(两转子联轴器安装百分表示意图)是较为灵活简便的一种,但须注意其的牢固性。百分表杆接触处,必须光滑平整。
Ⅲ:装设百分表专用卡子图
两端联轴器按组合记号对准,并用临时销子连接,以便用吊车可同时盘动两转子,消除联轴器自身缺陷(如飘偏、晃度)引起的测量误差。测量时应使百分表依次对准每个测量位置。两个转子转动中防止发生碰撞,以免百分表振动发生误差。转子转过四个测量位置以后,还应转回到起始位置,此时测量圆周的百分表的读数应复原;测量端面值的两个百分表读数的差值应与起始位置的相同。另外还可按下公式检查圆周值测量结果的正确性。
(A+C)-(B+D)≈0
若误差大于0.03mm ,应查找原因,并重新测量。
圆周差:水平(垂直)两圆周测量值之差称为这个方向的圆周差。
圆心差:两转子中心线的偏差;数值为圆周差的一半。
端面偏差值:水平(垂直)两端面测量值之差称为这个方向的端面偏差值,习惯称张口值。
3.2 记录方法。
首先把联轴器每隔90℃所在位置的测量值逐步记录(如图Ⅳ示:分布记录),然后把分布记录图统一在一起,形成综合记录(如图Ⅴ示:综合记录)。
图Ⅳ:分布记录
如图Ⅴ:综合记录
注:要明确确定水平方向的左右侧及垂直方向的上下侧。
3.3 中心偏差的计算方法,见表1.
表1 中心偏差的计算方法(百分表测量)
3.4 中心偏差方向的确定方法。
联轴器圆周偏上(或下、左、右):水平(垂直)两圆周测量值中较大的一个所在的方向就是百分标杆接触的联轴器圆周偏差的方向,称之为此联轴器圆周偏上(或下、左、右)。
联轴器上(或下、左、右)张口:水平(垂直)两端面测量值中较大的一个所在的方向就是两联轴器端面偏差的方向,称之为此联轴器上(或下、左、右)张口。
3.5 按联轴器找正情况分析。
联轴器找正时可能遇到的四种情况(如表2示),对应数据列入图示(如图Ⅵ示) 。 表2:联轴器找正时可能遇到的四种情况表(s1234什么意思?)
图Ⅵ:联轴器找正数据图
4 转子按联轴器找中心的基本计算方法。
介绍一种简单实用的调整公式:只需调整某根两个支撑转子的一个轴瓦计算方法。
4.1 张口变化量与轴瓦调整量关系(如图Ⅶ示)。
若只动Y 瓦,设Y 瓦调整量为△Y ,联轴器1张口变化量为a1, 联轴器2张口变化
量为a2,联轴器1的直径为:ф1,联轴器2的直径为ф2,X 瓦与Y 瓦之间的距离为
图Ⅶ:调整一个轴瓦时张口变化量与轴瓦调整量的关系
L ,由三角相似定律得: a1=(ф1/ L)△Y
a2=(ф2/ L)△Y
总结规律:(1)张口的改变量等于对应联轴器直径与同一转子两轴瓦之间的距离的比值再乘以调整瓦的调整量。
(2)此公式在水平与垂直方向均适用。
4.2 圆心差变化量与轴瓦调整量的关系(如图Ⅷ示)。
图Ⅷ:调整一个轴瓦时圆心差
若只动Y 瓦,设Y 瓦调整量为△Y ,联轴器1轴心差变化量为b1,联轴器2轴心差
变化量为b2,联轴器1的中心到X 瓦的距离为L1,联轴器2的中心到X 瓦的距离为L2,X 瓦与Y 瓦之间的距离为L, 由三角形相似定律可知:
b1=(L1/L)△Y
b2=(L2/L)△Y
总结规律:(1)圆心差的改变量等于对应联轴器端面到末动瓦(支点)的距离与同一转子两瓦之间的距离的比值再乘以调整瓦的调整值。
(2)此公式在水平与垂直方向均适用。
4.3 根据联轴器中心测量值确定被调整轴瓦方法。
根据以上公式可知,当调整联轴器张口时,无论是调整X 瓦还是调整Y 瓦,张口的变化量均一样;当调整圆心差时,近调整瓦的联轴器圆心差变化量较大。在实际调整中需充分考虑应用此特点。
5 例子:CHTC6型给水泵电机对轮找中心。
5.1 给水泵偶合器-电机-前置泵转子轴系对轮找中心标准(如图Ⅸ示)。
图Ⅸ:给水泵电机轴系对轮找中心要求图
各对轮张口偏差值应小于等于±0.03mm 。
5.2 测量给水泵电机轴系数据。
5.2.1电机台板、偶合器台板、前置泵台板清理,找平找正。电机、偶合器、前置泵按说明书要求安装就位。检查各旋转设备联轴器平整,各部清理干净,端面清理平整无毛刺。
5.2.2电机、偶合器、前置泵检修结束,电机相对于偶合器、前置泵轴向定位(电机安装上有明确说明)。测量原始数据(如图Ⅹ示)。
由图X 可知,调整电动机-偶合器转子对轮中心时对应各项数据:
L=2500mm;ф1=500mm;ф2=272mm;L1=1380-295=1085mm;
L2=2500+1030-246=3284mm
由图X 可知,调整给水泵前置泵-电机转子对轮中心时对应各项数据:
L=1100mm;ф1=230mm; L1=1475-1100=375mm
5.2.3 测量电动机-偶合器转子对轮中心、给水泵前置泵-电机转子对轮中心数据
(如图Ⅺ示和如图Ⅻ示),百分表针指在电机对轮上,右为炉侧。
图Ⅺ:电动机-偶合器转子对轮中心数据图
图Ⅻ:电动机-前置泵转子对轮中心数据图
5.3 给水泵电机调整量的计算。
由以上测量数据进行分析,按电动机-偶合器转子对轮中心数据和电动机-前置泵转子对轮中心数据的上、下数据为例进行调整量计算,其左、右计算调整量与上、下调整量计算办法相同。
5.3.1 调整前的分析。 如图示。由图可知,由于偶合器转子不能调整,只能调整电机转子和前置泵转子中心,在调整中,分析应向图中“调整方向”所指进行调整。先将电机转子向上抬高,消除0.07mm 的张口和0.14mm 的中心偏差,之后再根据调整后的测量值,抬高前置泵对轮中心,消除0.03mm 的张口和0.115mm 的中心偏差。
图:前置泵、电机、偶合器转子找中心上、下数据分析图
1—电动机偶合器侧支点;2—电动机前置泵侧支点;3—偶合器近电动机侧支点; 4—偶合器远电动机侧支点;5—前置泵近电动机侧支点;6—前置泵远电动机侧支点
5.3.2 调整计算方案一。
1)消除电动机—偶合器转子对轮上下张口时,支点2处应向上调高,调整值 为△Y 。
带入公式a1=(ф1/ L)△Y 数据:0.07=(500/2500)△Y
求的△Y=0.35mm(即将支点2抬高0.35mm 后,电动机—偶合器转子对轮上下张口变为零,对轮上、下平行)。
2)支点2处向上调高0.35mm 后,对电动机—偶合器转子对轮中心的影响b1。
带入公式b1=(L1/L)△Y 数据:b1=(1085/2500)0.35=0.152mm(电动机—偶合器转子对轮中心向下落0.152mm) 。
调整支点2之后的中心值:此次变化量与原电动机—偶合器转子对轮中心偏差值合计为0.152+0.14=0.292mm(应此次调整使中心偏差变大,方向一致,应为加),即是偶合器(电动机)转子对轮中心较偶合器转子对轮低0.292mm 。
3)支点2处向上调高0.35mm 后,对电动机-前置泵转子对轮中心数据的影响。
A 、使电动机-前置泵转子对轮中心上涨口增加,增加量为a2。
a2=(ф2/ L)△Y=(272/2500)0.35=0.038mm
由于向上调整支点2,使电动机-前置泵转子对轮中心上涨口增加,增加方向与原张口方向一致,所以调整后两张口相加,之后电动机-前置泵转子对轮中心上涨口变为0.038+0.03=0.068mm。
B 、使电动机转子中心前置泵侧向上提高,提高量为b2。
b2=(L2/L)△Y=(3284/2500)0.35=0.46mm
由于向上调整支点2,使电动机转子中心前置泵侧向上提高0.46mm ,抬高方向与原电动机转子中心偏差方向相反(原电动机转子比前置泵转子低0.115mm ),调整后电动机转子比前置泵转子高,数值为0.46-0.115=0.345mm。
4)调整电动机—偶合器转子对轮中心偏差方案。
A 、支点2处增加垫片厚度:0.35+0.292=0.642mm;
B 、支点1处增加垫片厚度:0.292mm 。
C 、电动机底座下部加垫片厚度(如简图
5.4调整计算方案一实施后测量结果。
5.4.1测量电动机-偶合器转子对轮中心数据(如图示),百分表针指在电机对轮上,右为炉侧。
5.4.2给水泵前置泵-电机转子对轮中心数据(如图示),百分表针指在电机对轮上,示)。
右为炉侧。
图:电动机底座下部加垫片厚度简图
图:电动机-偶合器转子对轮中心数据图
图:给水泵前置泵-电机转子对轮中心数据图
5.4.3调整方案一实施后测量结果分析。
由测量数据可知,电动机-偶合器转子对轮中心数据已符合要求,电动机转子中心偏右0.075mm (要求0.08mm ),电动机转子中心偏下0.025mm (要求0.01mm ),上涨口0.005mm ,右张口0.01mm (张口要求小于等于±0.03mm ),电动机和偶合器中心不在调
整。
给水泵前置泵-电机转子对轮中心数据偏差较大,电动机比前置泵转子中心高0.295mm ??, 上张口0.15mm (如图示),超标较多,需调整前置泵中心。
图:给水泵前置泵-电机转子对轮中心数据分析简图
5.4.4 调整计算方案二。
给水泵前置泵-电机转子对轮中心要求为前置泵转子比电机转子中心高0.28mm ,张口差小于±0.03mm ,与图中数据相比,需抬高前置泵转子。
1)消除对轮中心上张口,向上调整前置泵支点6,调整量为△Y 。
带入公式a1=(ф1/ L)△Y 数据:0.15=(230/1100)△Y ,求得△Y=0.71mm。
2)调整支点6后,对前置泵-电机转子对轮中心上、下偏差的影响应是使前置泵转子中心下降,下降值为b1。
带入公式b1=(L1/L)△Y 数据:b1=(375/110)0.71=0.242mm(即前置泵转子中心下降了0.242mm )。
调整支点6后,前置泵-电机转子对轮中心上、下偏差变为0.295+0.242=0.54mm(方向与原方向相同,应相加)。
3)调整前置泵-电机转子对轮中心上、下偏差。
要求前置泵比电机转子对轮中心高0.28mm, 应将前置泵转子向上抬高
0.54+0.28=0.82mm。
4)调整方案二(调整前置泵)。
A 、在支点5处增加垫片0.82mm ;
B 、在支点6处增加垫片0.82+0.71=1.53mm。
5.5 调整方案二后的结果。
调整方案二实施后,进行泵-电机转子对轮中心复查。
5.5.1 电机转子对轮中心数据(如图示),百分表针指在电机对轮上,右为炉侧。
图:给水泵前置泵-电机转子对轮中心数据图
5.5.2 施后测量结果分析。 由图可知,给水泵前置泵转子中心比电机转子中心高0.255mm ,上涨口为0.01mm ,左张口为0.01mm, 前置泵转子中心偏右0.015mm 。以上结果符合要求。
5.6 综述。
转机中心调整是比较繁琐且比较细致的工作,应具备一定数学知识,需要掌握设备的厂家要求标准,设备主要尺寸或数据,还要兼顾冷热状态变化,方法得当,事半功倍,希望有志发展的,可以深入研究,共同探头,结合现场工作,研究分析简介快速实用办法,达到快、准、精目的。
旋转设备联轴器找中心课件
批准:
审核:
编写:张四平
2011年2月13日
旋转设备联轴器找中心课件
1 简述:
旋转设备联轴器找中心工作,是检修工艺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环节。设备联轴器中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设备安全运行及运行寿命。
随着精细化检修管理的深入,为减少材料消耗,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劳动强度,以及设备长周期安全运行,旋转设备联轴器找中心工作必须严格要求,认真做好达到技术要求。
本节针对CHTC6型给水泵电机对轮找中心(三转子对轮找中心)为列,进行分析,以减少找中心工作的劳动强度。
1.1 找中心作用。
在设备安装进行找中心,以及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轴承磨损造成中心变化需检修处理后进行找中心工作,以消除因设备中心不正而引起的振动、轴承温度升高,甚至引起设备动静部分发生摩擦等损坏设备问题。
1.2 找中心的目的。
1.2.1 使设备转子中心线连成一条连续光滑的曲线,各轴承负荷分配符合设计要求(或使转子中心达到设备安装说明书中设计的要求)。
1.2.2 使设备的转动部件与静子部件基本保持同心。
1.2..3 将轴系的扬度调整到设计要求。(对给水泵电机转子来讲安装时要找平)
1.3 给水泵电机找中心的步骤。
1.3.1 电机台板、偶合器台板、前置泵台板清理,找平找正。各旋转设备联轴器清理,端面清理。
1.3.2 电机、偶合器、前置泵检修结束,电机相对于偶合器、前置泵轴向定位(电机安装上有明确说明)。
1.3.3 转子对轮找中心。
2 转子按联轴器找中心的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
2.1 转子按联轴器找中心的准备工作。
(1)检查联轴器的圆周、端面应光滑,无毛刺、划痕及凸凹不平。
(2)联轴器记号应相互对应。
(3)联轴器应穿入两个对称的假活动销连接。
(4)准备好百分表、塞尺、赛块、专用卡具、内径百分表、镜子、行灯等工具(如图Ⅰ示:两转子联轴器安装百分表示意图)。
图Ⅰ:两转子联轴器安装百分表示意图
2.2 转子按联轴器找中心的注意事项。
(1)检查各轴承已安装完成、位置正确,垫铁接触是否良好。
(2)放尽旋转设备(如给水泵、前置泵)内纯水。
(3)检查百分表架安装牢固,测量圆周的百分表杆延长线应与轴心线垂直相交,测量端面的百分表杆应与端面垂直,用以消除测量误差。
(4)百分表杆接触的位置应光滑、平整,且百分表灵活、无卡涩。
(5)每次读数前,假连接销均应无蹩劲现象,盘动转子的钢丝绳不应吃劲。盘动
转子时应注意转动方向。
(6)检查设备动静部分无摩擦现象。
(7)若使用塞尺测量时,每次不应超过四片塞尺片,垫片不应有折纹,塞尺松紧程度适度,不应用力过大过小。
(8)对于放置较长时间的转子,在找中心前应盘动转子数圈,以消除静垂弧给测量造成的误差。
(9)调整轴承支撑垫片时,垫片不应有弯曲、卷边现象,对于轴承座、垫铁毛刺及垫片的油污、灰尘应清理干净,对调整轴瓦垫铁的垫片,在回装轴瓦时在凹窝内放抹少许润滑油,注意轴瓦的进油口,在进油口侧的垫片应开孔。
(10)当调整量过大时,应检查垫铁、垫片的接触情况是否良好,出现间隙应修至合格。
(11)给水泵电机下部垫片调整时,在整个支撑面上应保证平滑过渡(例如如图Ⅱ示)。
图Ⅱ:给水泵电机下部垫铁垫片简图
3 专子按联轴器找中心的测量方法。
圆周值及端面值可用百分表或塞尺进行测量。
3.1 用百分表测量方法。
常用两个专用卡子将一个测量圆周值的百分表和两个测量端面值的百分表固定在同一侧联轴器上,百分表的测量表杆分别与另一侧联轴器的外圆周面及端面接触(如
图Ⅲ:装设百分表专用卡子图)。专用卡子的结构形式很多,需按照联轴器的结构形状来制作。如图Ⅰ(两转子联轴器安装百分表示意图)是较为灵活简便的一种,但须注意其的牢固性。百分表杆接触处,必须光滑平整。
Ⅲ:装设百分表专用卡子图
两端联轴器按组合记号对准,并用临时销子连接,以便用吊车可同时盘动两转子,消除联轴器自身缺陷(如飘偏、晃度)引起的测量误差。测量时应使百分表依次对准每个测量位置。两个转子转动中防止发生碰撞,以免百分表振动发生误差。转子转过四个测量位置以后,还应转回到起始位置,此时测量圆周的百分表的读数应复原;测量端面值的两个百分表读数的差值应与起始位置的相同。另外还可按下公式检查圆周值测量结果的正确性。
(A+C)-(B+D)≈0
若误差大于0.03mm ,应查找原因,并重新测量。
圆周差:水平(垂直)两圆周测量值之差称为这个方向的圆周差。
圆心差:两转子中心线的偏差;数值为圆周差的一半。
端面偏差值:水平(垂直)两端面测量值之差称为这个方向的端面偏差值,习惯称张口值。
3.2 记录方法。
首先把联轴器每隔90℃所在位置的测量值逐步记录(如图Ⅳ示:分布记录),然后把分布记录图统一在一起,形成综合记录(如图Ⅴ示:综合记录)。
图Ⅳ:分布记录
如图Ⅴ:综合记录
注:要明确确定水平方向的左右侧及垂直方向的上下侧。
3.3 中心偏差的计算方法,见表1.
表1 中心偏差的计算方法(百分表测量)
3.4 中心偏差方向的确定方法。
联轴器圆周偏上(或下、左、右):水平(垂直)两圆周测量值中较大的一个所在的方向就是百分标杆接触的联轴器圆周偏差的方向,称之为此联轴器圆周偏上(或下、左、右)。
联轴器上(或下、左、右)张口:水平(垂直)两端面测量值中较大的一个所在的方向就是两联轴器端面偏差的方向,称之为此联轴器上(或下、左、右)张口。
3.5 按联轴器找正情况分析。
联轴器找正时可能遇到的四种情况(如表2示),对应数据列入图示(如图Ⅵ示) 。 表2:联轴器找正时可能遇到的四种情况表(s1234什么意思?)
图Ⅵ:联轴器找正数据图
4 转子按联轴器找中心的基本计算方法。
介绍一种简单实用的调整公式:只需调整某根两个支撑转子的一个轴瓦计算方法。
4.1 张口变化量与轴瓦调整量关系(如图Ⅶ示)。
若只动Y 瓦,设Y 瓦调整量为△Y ,联轴器1张口变化量为a1, 联轴器2张口变化
量为a2,联轴器1的直径为:ф1,联轴器2的直径为ф2,X 瓦与Y 瓦之间的距离为
图Ⅶ:调整一个轴瓦时张口变化量与轴瓦调整量的关系
L ,由三角相似定律得: a1=(ф1/ L)△Y
a2=(ф2/ L)△Y
总结规律:(1)张口的改变量等于对应联轴器直径与同一转子两轴瓦之间的距离的比值再乘以调整瓦的调整量。
(2)此公式在水平与垂直方向均适用。
4.2 圆心差变化量与轴瓦调整量的关系(如图Ⅷ示)。
图Ⅷ:调整一个轴瓦时圆心差
若只动Y 瓦,设Y 瓦调整量为△Y ,联轴器1轴心差变化量为b1,联轴器2轴心差
变化量为b2,联轴器1的中心到X 瓦的距离为L1,联轴器2的中心到X 瓦的距离为L2,X 瓦与Y 瓦之间的距离为L, 由三角形相似定律可知:
b1=(L1/L)△Y
b2=(L2/L)△Y
总结规律:(1)圆心差的改变量等于对应联轴器端面到末动瓦(支点)的距离与同一转子两瓦之间的距离的比值再乘以调整瓦的调整值。
(2)此公式在水平与垂直方向均适用。
4.3 根据联轴器中心测量值确定被调整轴瓦方法。
根据以上公式可知,当调整联轴器张口时,无论是调整X 瓦还是调整Y 瓦,张口的变化量均一样;当调整圆心差时,近调整瓦的联轴器圆心差变化量较大。在实际调整中需充分考虑应用此特点。
5 例子:CHTC6型给水泵电机对轮找中心。
5.1 给水泵偶合器-电机-前置泵转子轴系对轮找中心标准(如图Ⅸ示)。
图Ⅸ:给水泵电机轴系对轮找中心要求图
各对轮张口偏差值应小于等于±0.03mm 。
5.2 测量给水泵电机轴系数据。
5.2.1电机台板、偶合器台板、前置泵台板清理,找平找正。电机、偶合器、前置泵按说明书要求安装就位。检查各旋转设备联轴器平整,各部清理干净,端面清理平整无毛刺。
5.2.2电机、偶合器、前置泵检修结束,电机相对于偶合器、前置泵轴向定位(电机安装上有明确说明)。测量原始数据(如图Ⅹ示)。
由图X 可知,调整电动机-偶合器转子对轮中心时对应各项数据:
L=2500mm;ф1=500mm;ф2=272mm;L1=1380-295=1085mm;
L2=2500+1030-246=3284mm
由图X 可知,调整给水泵前置泵-电机转子对轮中心时对应各项数据:
L=1100mm;ф1=230mm; L1=1475-1100=375mm
5.2.3 测量电动机-偶合器转子对轮中心、给水泵前置泵-电机转子对轮中心数据
(如图Ⅺ示和如图Ⅻ示),百分表针指在电机对轮上,右为炉侧。
图Ⅺ:电动机-偶合器转子对轮中心数据图
图Ⅻ:电动机-前置泵转子对轮中心数据图
5.3 给水泵电机调整量的计算。
由以上测量数据进行分析,按电动机-偶合器转子对轮中心数据和电动机-前置泵转子对轮中心数据的上、下数据为例进行调整量计算,其左、右计算调整量与上、下调整量计算办法相同。
5.3.1 调整前的分析。 如图示。由图可知,由于偶合器转子不能调整,只能调整电机转子和前置泵转子中心,在调整中,分析应向图中“调整方向”所指进行调整。先将电机转子向上抬高,消除0.07mm 的张口和0.14mm 的中心偏差,之后再根据调整后的测量值,抬高前置泵对轮中心,消除0.03mm 的张口和0.115mm 的中心偏差。
图:前置泵、电机、偶合器转子找中心上、下数据分析图
1—电动机偶合器侧支点;2—电动机前置泵侧支点;3—偶合器近电动机侧支点; 4—偶合器远电动机侧支点;5—前置泵近电动机侧支点;6—前置泵远电动机侧支点
5.3.2 调整计算方案一。
1)消除电动机—偶合器转子对轮上下张口时,支点2处应向上调高,调整值 为△Y 。
带入公式a1=(ф1/ L)△Y 数据:0.07=(500/2500)△Y
求的△Y=0.35mm(即将支点2抬高0.35mm 后,电动机—偶合器转子对轮上下张口变为零,对轮上、下平行)。
2)支点2处向上调高0.35mm 后,对电动机—偶合器转子对轮中心的影响b1。
带入公式b1=(L1/L)△Y 数据:b1=(1085/2500)0.35=0.152mm(电动机—偶合器转子对轮中心向下落0.152mm) 。
调整支点2之后的中心值:此次变化量与原电动机—偶合器转子对轮中心偏差值合计为0.152+0.14=0.292mm(应此次调整使中心偏差变大,方向一致,应为加),即是偶合器(电动机)转子对轮中心较偶合器转子对轮低0.292mm 。
3)支点2处向上调高0.35mm 后,对电动机-前置泵转子对轮中心数据的影响。
A 、使电动机-前置泵转子对轮中心上涨口增加,增加量为a2。
a2=(ф2/ L)△Y=(272/2500)0.35=0.038mm
由于向上调整支点2,使电动机-前置泵转子对轮中心上涨口增加,增加方向与原张口方向一致,所以调整后两张口相加,之后电动机-前置泵转子对轮中心上涨口变为0.038+0.03=0.068mm。
B 、使电动机转子中心前置泵侧向上提高,提高量为b2。
b2=(L2/L)△Y=(3284/2500)0.35=0.46mm
由于向上调整支点2,使电动机转子中心前置泵侧向上提高0.46mm ,抬高方向与原电动机转子中心偏差方向相反(原电动机转子比前置泵转子低0.115mm ),调整后电动机转子比前置泵转子高,数值为0.46-0.115=0.345mm。
4)调整电动机—偶合器转子对轮中心偏差方案。
A 、支点2处增加垫片厚度:0.35+0.292=0.642mm;
B 、支点1处增加垫片厚度:0.292mm 。
C 、电动机底座下部加垫片厚度(如简图
5.4调整计算方案一实施后测量结果。
5.4.1测量电动机-偶合器转子对轮中心数据(如图示),百分表针指在电机对轮上,右为炉侧。
5.4.2给水泵前置泵-电机转子对轮中心数据(如图示),百分表针指在电机对轮上,示)。
右为炉侧。
图:电动机底座下部加垫片厚度简图
图:电动机-偶合器转子对轮中心数据图
图:给水泵前置泵-电机转子对轮中心数据图
5.4.3调整方案一实施后测量结果分析。
由测量数据可知,电动机-偶合器转子对轮中心数据已符合要求,电动机转子中心偏右0.075mm (要求0.08mm ),电动机转子中心偏下0.025mm (要求0.01mm ),上涨口0.005mm ,右张口0.01mm (张口要求小于等于±0.03mm ),电动机和偶合器中心不在调
整。
给水泵前置泵-电机转子对轮中心数据偏差较大,电动机比前置泵转子中心高0.295mm ??, 上张口0.15mm (如图示),超标较多,需调整前置泵中心。
图:给水泵前置泵-电机转子对轮中心数据分析简图
5.4.4 调整计算方案二。
给水泵前置泵-电机转子对轮中心要求为前置泵转子比电机转子中心高0.28mm ,张口差小于±0.03mm ,与图中数据相比,需抬高前置泵转子。
1)消除对轮中心上张口,向上调整前置泵支点6,调整量为△Y 。
带入公式a1=(ф1/ L)△Y 数据:0.15=(230/1100)△Y ,求得△Y=0.71mm。
2)调整支点6后,对前置泵-电机转子对轮中心上、下偏差的影响应是使前置泵转子中心下降,下降值为b1。
带入公式b1=(L1/L)△Y 数据:b1=(375/110)0.71=0.242mm(即前置泵转子中心下降了0.242mm )。
调整支点6后,前置泵-电机转子对轮中心上、下偏差变为0.295+0.242=0.54mm(方向与原方向相同,应相加)。
3)调整前置泵-电机转子对轮中心上、下偏差。
要求前置泵比电机转子对轮中心高0.28mm, 应将前置泵转子向上抬高
0.54+0.28=0.82mm。
4)调整方案二(调整前置泵)。
A 、在支点5处增加垫片0.82mm ;
B 、在支点6处增加垫片0.82+0.71=1.53mm。
5.5 调整方案二后的结果。
调整方案二实施后,进行泵-电机转子对轮中心复查。
5.5.1 电机转子对轮中心数据(如图示),百分表针指在电机对轮上,右为炉侧。
图:给水泵前置泵-电机转子对轮中心数据图
5.5.2 施后测量结果分析。 由图可知,给水泵前置泵转子中心比电机转子中心高0.255mm ,上涨口为0.01mm ,左张口为0.01mm, 前置泵转子中心偏右0.015mm 。以上结果符合要求。
5.6 综述。
转机中心调整是比较繁琐且比较细致的工作,应具备一定数学知识,需要掌握设备的厂家要求标准,设备主要尺寸或数据,还要兼顾冷热状态变化,方法得当,事半功倍,希望有志发展的,可以深入研究,共同探头,结合现场工作,研究分析简介快速实用办法,达到快、准、精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