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治污如何一"管"到底 看污水处理长效运维的浙江模式

浙江省开展“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工作几年来,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各地成绩有目共睹,但离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决不把脏乱差、污泥浊水、违章建筑带入全面小康”要求仍有距离。今起本报推出《治水拆违补短板》栏目,聚焦各地如何创新做法、抢抓落实、狠补短板,以取得“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的更大胜利。

3月28日上午,掀开家门口的水泥井盖,德清县雷甸镇雷甸村村民周贵法仔细观察了一阵,只见井里的水流平缓清澈。这个挨着家门口的井盖,下面是长长的污水管网,一头接进家里的厨房和卫生间,一头连着村里的污水处理终端。一根管子接到底,就像是看不见的“清洁工”,让周贵法和雷甸村告别了污水横流的过去。

像雷甸村一样,经过“五水共治”,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在浙江全面铺开。到2015年底,全省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10010个,受益农户达203万户。

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由于后续管护资金和运维技术人才短缺,在昼夜不停的频繁使用中逐渐暴露出问题,甚至因此停运“晒太阳”。针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三分建、七分管”的特点,如何规范后期管护,补上运维短板,成了各地着力探索的新课题。

因地制宜污水分类处理

永康市唐先镇谏庄村是个只有200余人的小山村。溪水绕村而过,村旁一块种着美人蕉的田地惹人注目,这里是处理生活污水的生态湿地。前不久,覆盖全村的污水管网全面建成,村民感叹说:“这下子,能守护好家门口的溪水了。”

“农村不像城镇聚集,生活污水不可能全都集中进厂处理。”唐先镇镇长徐鹏认为,农村住户分散,给污水治理带来难度。据了解,农村生活污水进厂一般只适用于与污水处理厂或主管网半径两公里范围内的中心村。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中,土地资源、治理网管及终端建设、后续运维仍受市场制约。因此,选择适宜的技术和处理模式,提升污水处理技术,应用精细化管理,成了提高农村污水治理绩效的必然选择。

针对山村偏远,居住分散的特点,一些地区用上了“私人定制”,选择小规模处理设施,有效降低设施建设和运行的成本。什么是“私人订制”?“就是做规划前,必须挨家挨户上门调查。各家的排污口放在哪里?管网怎么布局?布局是否最优?”临安市农办主任陈嫩华说,临安实行“统一纳管、联户治理、单户处理”三种模式因村因户制宜后,今年90个村所有农户都能享受治污好处。

在河网密布的浙北地区,常有断头河流,露天雨污难分,全部收集起来进入管网,又会给管网带来很大压力。海宁市马桥街道先锋村就尝试用“微滤”技术——污水微生态处理系统,解决这一难题。

据海宁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污水微生态处理系统由微生态滤床、布和集水管等系统组成。整套系统的建设成本不超过100万元,每天能处理约550吨污水,后期的运行成本也较为低廉,业主仅需承担潜水泵的电费和沟渠的清理费,一年总共约5000元左右,而处理后的出水水质可优于IV类水排放标准。

组建队伍确保运维成效

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既要建得起,更要管得好。去年,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发表《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及其对策》,研究得出目前的运维模式包括村委会自管、政府负责、第三方运营、村委会自管为主政府辅助(简称“村主政辅”)以及政府负责为主村委会辅助(简称“政主村辅”)5种模式;其中村委会自管占比最高。

为破解谁来监管的问题,天台县自来水有限公司增设污水处理子公司,采用一体化运行管理维护模式,连片联村进行维护管理。各乡镇、街道成立专门的污水维护队伍。每周3至4次对辖区内的管网及污水治理设施进行巡视和维护,每季安排一次污水管网冲洗或清渣。各村制定村级污水设施维护管理制度,落实专门维护管理员。自来水公司和污水公司每月安排人员1次至2次不定期对辖区内所有村庄进行巡视,确保污水治理到位。

一些农村污水处理启动较早的地区,则用上了更系统化的监管方式。2015年6月开始,德清首创了县、乡镇、行政村、农户以及第三方“五位一体”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长效运维管理模式,一根管子接到底,让“卫生间污水、餐厨污水、洗涤污水、洗浴污水”四种污水纳入同一根管子处理。

“建立县、乡镇、行政村、农户、运营方为主体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长效运维模式后,大家各司其职。”德清县农办负责人介绍,“五位一体”,就是县里落实考核监督职能;乡镇负责辖区内设施运行维护监管工作;村里做好日常设施管理维护工作;农户管好自家门前包干区;企业负责一体化设施的日常运行管理。目前,这种长效运维模式,已在全县全面铺开。

购买服务发挥市场力量

将老百姓和第三方纳入责任主体中,不仅“包干到户”,还有专业团队解决技术难题,这样的探索,值得借鉴。

在德清县洛舍镇东衡村,浙江商达环保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姚佳亮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对生活污水处理设备进行巡检,并把巡查记录反馈给村干部。“这里有摄像头24小时监控,实时反映到县城的运维中心。”

德清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推进负责人王国树说,为了解决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后期运行维护的问题,2015年县里通过公开招标,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支付运维费用180万元,由专业公司来打理。

目前,德清县纳入后期运维的200多个农村污水处理站点都已建起了电子档案,部分站点还建立3G无线网络物联体系,对站点的水质、流量、设备、能耗、图像等进行监控;同时结合人工养护巡检,人工水质化验等措施,保障站点长效达标运行。

“引入市场资源,强化技术支撑,充分利用市场资源,引入专业化的技术力量,增强治理设施的运行维护和技术保证能力。”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专家徐志荣说,“建议尽快形成针对责任主体、资金保障、第三方运维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长效管理机制。”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要防止为建而建,抓好建设质量,也要在工程建设、工程管理上探索出操作性更强、成本更合理的模式,使其更好地惠民利民。”省农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该省象山、德清、海盐、上虞、永康等地,已经逐步探索委托“第三方”建设、运营、维护模式。

浙江省开展“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工作几年来,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各地成绩有目共睹,但离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决不把脏乱差、污泥浊水、违章建筑带入全面小康”要求仍有距离。今起本报推出《治水拆违补短板》栏目,聚焦各地如何创新做法、抢抓落实、狠补短板,以取得“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的更大胜利。

3月28日上午,掀开家门口的水泥井盖,德清县雷甸镇雷甸村村民周贵法仔细观察了一阵,只见井里的水流平缓清澈。这个挨着家门口的井盖,下面是长长的污水管网,一头接进家里的厨房和卫生间,一头连着村里的污水处理终端。一根管子接到底,就像是看不见的“清洁工”,让周贵法和雷甸村告别了污水横流的过去。

像雷甸村一样,经过“五水共治”,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在浙江全面铺开。到2015年底,全省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10010个,受益农户达203万户。

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由于后续管护资金和运维技术人才短缺,在昼夜不停的频繁使用中逐渐暴露出问题,甚至因此停运“晒太阳”。针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三分建、七分管”的特点,如何规范后期管护,补上运维短板,成了各地着力探索的新课题。

因地制宜污水分类处理

永康市唐先镇谏庄村是个只有200余人的小山村。溪水绕村而过,村旁一块种着美人蕉的田地惹人注目,这里是处理生活污水的生态湿地。前不久,覆盖全村的污水管网全面建成,村民感叹说:“这下子,能守护好家门口的溪水了。”

“农村不像城镇聚集,生活污水不可能全都集中进厂处理。”唐先镇镇长徐鹏认为,农村住户分散,给污水治理带来难度。据了解,农村生活污水进厂一般只适用于与污水处理厂或主管网半径两公里范围内的中心村。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中,土地资源、治理网管及终端建设、后续运维仍受市场制约。因此,选择适宜的技术和处理模式,提升污水处理技术,应用精细化管理,成了提高农村污水治理绩效的必然选择。

针对山村偏远,居住分散的特点,一些地区用上了“私人定制”,选择小规模处理设施,有效降低设施建设和运行的成本。什么是“私人订制”?“就是做规划前,必须挨家挨户上门调查。各家的排污口放在哪里?管网怎么布局?布局是否最优?”临安市农办主任陈嫩华说,临安实行“统一纳管、联户治理、单户处理”三种模式因村因户制宜后,今年90个村所有农户都能享受治污好处。

在河网密布的浙北地区,常有断头河流,露天雨污难分,全部收集起来进入管网,又会给管网带来很大压力。海宁市马桥街道先锋村就尝试用“微滤”技术——污水微生态处理系统,解决这一难题。

据海宁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污水微生态处理系统由微生态滤床、布和集水管等系统组成。整套系统的建设成本不超过100万元,每天能处理约550吨污水,后期的运行成本也较为低廉,业主仅需承担潜水泵的电费和沟渠的清理费,一年总共约5000元左右,而处理后的出水水质可优于IV类水排放标准。

组建队伍确保运维成效

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既要建得起,更要管得好。去年,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发表《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及其对策》,研究得出目前的运维模式包括村委会自管、政府负责、第三方运营、村委会自管为主政府辅助(简称“村主政辅”)以及政府负责为主村委会辅助(简称“政主村辅”)5种模式;其中村委会自管占比最高。

为破解谁来监管的问题,天台县自来水有限公司增设污水处理子公司,采用一体化运行管理维护模式,连片联村进行维护管理。各乡镇、街道成立专门的污水维护队伍。每周3至4次对辖区内的管网及污水治理设施进行巡视和维护,每季安排一次污水管网冲洗或清渣。各村制定村级污水设施维护管理制度,落实专门维护管理员。自来水公司和污水公司每月安排人员1次至2次不定期对辖区内所有村庄进行巡视,确保污水治理到位。

一些农村污水处理启动较早的地区,则用上了更系统化的监管方式。2015年6月开始,德清首创了县、乡镇、行政村、农户以及第三方“五位一体”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长效运维管理模式,一根管子接到底,让“卫生间污水、餐厨污水、洗涤污水、洗浴污水”四种污水纳入同一根管子处理。

“建立县、乡镇、行政村、农户、运营方为主体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长效运维模式后,大家各司其职。”德清县农办负责人介绍,“五位一体”,就是县里落实考核监督职能;乡镇负责辖区内设施运行维护监管工作;村里做好日常设施管理维护工作;农户管好自家门前包干区;企业负责一体化设施的日常运行管理。目前,这种长效运维模式,已在全县全面铺开。

购买服务发挥市场力量

将老百姓和第三方纳入责任主体中,不仅“包干到户”,还有专业团队解决技术难题,这样的探索,值得借鉴。

在德清县洛舍镇东衡村,浙江商达环保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姚佳亮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对生活污水处理设备进行巡检,并把巡查记录反馈给村干部。“这里有摄像头24小时监控,实时反映到县城的运维中心。”

德清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推进负责人王国树说,为了解决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后期运行维护的问题,2015年县里通过公开招标,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支付运维费用180万元,由专业公司来打理。

目前,德清县纳入后期运维的200多个农村污水处理站点都已建起了电子档案,部分站点还建立3G无线网络物联体系,对站点的水质、流量、设备、能耗、图像等进行监控;同时结合人工养护巡检,人工水质化验等措施,保障站点长效达标运行。

“引入市场资源,强化技术支撑,充分利用市场资源,引入专业化的技术力量,增强治理设施的运行维护和技术保证能力。”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专家徐志荣说,“建议尽快形成针对责任主体、资金保障、第三方运维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长效管理机制。”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要防止为建而建,抓好建设质量,也要在工程建设、工程管理上探索出操作性更强、成本更合理的模式,使其更好地惠民利民。”省农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该省象山、德清、海盐、上虞、永康等地,已经逐步探索委托“第三方”建设、运营、维护模式。


相关内容

  • 海盐县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情况报告
  • 页面功能  [字体:大 中 小][打印][关闭] 海盐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陈千颂 (2009年11月26日)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2008年以来,我县按照<省"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和市政府提出的畜禽养殖排泄物治理工作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工作目标,通 ...

  • 规模猪场生态养殖模式的调查与推广
  •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1年 27卷 第3期 牧 业 论 坛 规模猪场生态养殖模式的调查与推广 邵甫根 李新鑫 (浙江省平湖市畜牧兽医局,平湖 314200) 平湖市地处浙江省东北部,南濒杭州湾,东北与上海市金山区交界,全市陆地面积537 km2,是河网交错密集的平原地区.畜牧业是平湖市农业的一大传 ...

  • 浙江省省级单位"五水共治"捐款资金使用管理办法
  • 浙江省省级单位"五水共治"捐款资金使用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省级单位"五水共治"捐款资金使用和管理,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的省级单位"五水共治"捐款资金是指省级单位和个人自愿捐赠助推& ...

  • -浙江省实施河长制工作报告
  • 浙江省实施河长制工作报告 "河长制"是浙江综合治水的制度创新和关键之举,由各级党政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辖区内河流的整治和管理,以实现河道水质与水环境持续改善. 以"五水共治"为载体 全面落实河长制责任 浙江省水利厅 浙江是江南水乡,境内 ...

  • 安徽畜牧业绿色循环养殖模式成功案例
  • 近年来,随着畜禽养殖总量和养殖场户规模的不断扩大,畜禽粪污的产生量不断增加.据不完全统计,我省每年产生2亿吨左右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不到60%.2014年规模畜禽养殖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分别为16.73万吨和1.76万吨,占农业源排污总量的45.86%和48.48%.据省畜牧局负责人介绍,&quo ...

  • (环保部)解读水十条
  • 编者按:今日(4月16日)上午,环保部官网头条推出"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并以"附件"的形式对"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水十条")进行了解读,分为"管理篇"."技术篇& ...

  • "水十条"解读
  • [解读]环保部告诉你为啥要出"水十条" 千呼万唤始出来.今天(4月16日)上午,"水十条"发布,这将是中国近年治水的行动纲领,将深刻改变国家水治理格局.小编第一时间推出环保部的权威深度解读. 管理篇 一.出台背景 我国水污染严重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性遏制,区域性 ...

  • 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显成效
  • 变废为宝少了污染多了利润 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显成效 嘉兴在线新闻网     2010年07月13日 10:08:09     手机看新闻    我要投稿 飞信报料有奖 近日,记者从市农经局了解到,我市年存栏猪50头以上的养殖污染整治工作基本结束,这也标志着自2008年开始实施的省级督办畜禽养殖业污染重 ...

  • 在经济新常态下开展好工商联工作
  • 在经济新常态下开展好工商联工作 --浙江省工商联十届四次执委会议在舟山举行 12月17日,省工商联十届四次执委会议在舟山举行,省政协副主席.省委统战部部长孙文友出席会议并讲话,全国政协常委.省工商联主席.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作工作报告,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李剑飞主持会议并讲话. 孙文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