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07——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1999年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并于2001年进行了第一次修订。随着我国的市场环境、公司治理和会计人员素质不断完善和提高,面对会计国际趋同的时代潮流,在充分考虑到经济环境变化以及修订前的准则实施情况的基础上,2006年进行了准则的第二次修订,并更名为《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由总则、确认和计量、披露三章组成。
主要特点及突破:
1、对换入资产入账价值计价基础的不同,旧准则一律按照换出资产的帐面价值计价,只有在涉及补价时才运用到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以计算确认的收益;新准则规定满足两个条件以公允价值计量:一是该交易具有商业性质,二是换入或换出资产至少两者之一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2、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的确认方式不同:新准则不核算收到补价所含收益或损失的确认。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非货币性资产公允价值的确定原则是:如果该资产存在活跃市场,则该资产的_______________即为公允价值;如果该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但与该资产类似的资产存在活跃市场,则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应_______________确定;如果该资产和与该资产类似的资产均不存在活跃市场,则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可按其所能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的_______________评估确定。
2、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主要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
3、非货币性资产交换_______________少量货币性资产(即补价)。认定涉及少量货币性资产的交换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通常以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金额的比例低于_______________作为参考。
4、企业应当遵循_______________的要求判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根据换入资产的性质和换入企业经营活动的特征等,换入资产与换入企业其他现有资产相结合能够产生更大的效用,从而导致换入企业受该换入资产影响产生的现金流量与换出资产明显不同,表明该项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5、在确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时,企业应当关注交易各方之间是否存在_______________。
二、单选
1、A企业以其持有的一项长期股权投资换取B企业的一项无形资产,该项交易中不涉及补价。A企业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120万元,公允价值为150万元。B企业该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00万元,公允价值为150万元。A企业在此项交易中发生了10万元税费。A企业换入的该项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A.150 B.160 C.120 D.130
2、甲公司以一项专利权换乙公司一条生产线,同时向乙公司收取货币资金10万元。甲公司专利权的账面价值为80万元,公允价值为100万元;乙公司生产
线的账面价值为60万元,公允价值90万元。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甲公司换入生产线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A.54 B.72 C.81 D.90
3、确认补价的基础是( )。
A.换出账面与换入帐面之间的差额
B.换出账面与换入公允之间的差额
C.换出公允与换入公允之间的差额
D.换出公允与换入账面之间的差额
三、多选题
1、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下列项目中属于货币性资产的有( )。
A.应收账款 B.银行存款
C.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 D.应收票据
E.交易性金融资产
2、在不涉及补价的非货币性交易中,确定换入资产入账价值应考虑的因素有( )。
A.换出资产的账面余额 B.换出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
C.换出资产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D.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的差额
E.换入资产的账面价值
四、判断
1、在涉及补价的非货币性交易中,无论是收到补价的一方还是支付补价的一方,均不得确认收益。( )
2、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换入多项非资产的,若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按照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配,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 )
3、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能涉及货币性资产。( )
4、支付过程中的相关税费不属于补价范畴。( )
5、关联方关系的存在可能导致发生的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 )
五、简答:
简述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双方的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
六、计算:
1、甲公司以账面价值为180000元、公允价值为200000元的A材料,换入乙公司账面价值为220000元,公允价值为200000元的B材料,甲支付运费3000元,乙公司支付运费5000元。假设增值税率均为17%。假设交易具有商业实质,公允价值可靠。
要求:双方会计处理。
2、甲公司以一项股权投资,账面余额500万元,计提减值准备60万元,公允价值400万元,换入乙公司一辆小轿车,账面价值100万元,公允价值120万元,
一批产品,帐面价值340万元,公允价值300万元,甲公司支付乙公司补价20万元,甲公司支付相关运费5000元。假设不考虑其他税费。假设交易双方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可靠。
要求:甲公司相关处理。
CAS07——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1999年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并于2001年进行了第一次修订。随着我国的市场环境、公司治理和会计人员素质不断完善和提高,面对会计国际趋同的时代潮流,在充分考虑到经济环境变化以及修订前的准则实施情况的基础上,2006年进行了准则的第二次修订,并更名为《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由总则、确认和计量、披露三章组成。
主要特点及突破:
1、对换入资产入账价值计价基础的不同,旧准则一律按照换出资产的帐面价值计价,只有在涉及补价时才运用到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以计算确认的收益;新准则规定满足两个条件以公允价值计量:一是该交易具有商业性质,二是换入或换出资产至少两者之一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2、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的确认方式不同:新准则不核算收到补价所含收益或损失的确认。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非货币性资产公允价值的确定原则是:如果该资产存在活跃市场,则该资产的_______________即为公允价值;如果该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但与该资产类似的资产存在活跃市场,则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应_______________确定;如果该资产和与该资产类似的资产均不存在活跃市场,则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可按其所能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的_______________评估确定。
2、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主要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
3、非货币性资产交换_______________少量货币性资产(即补价)。认定涉及少量货币性资产的交换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通常以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金额的比例低于_______________作为参考。
4、企业应当遵循_______________的要求判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根据换入资产的性质和换入企业经营活动的特征等,换入资产与换入企业其他现有资产相结合能够产生更大的效用,从而导致换入企业受该换入资产影响产生的现金流量与换出资产明显不同,表明该项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5、在确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时,企业应当关注交易各方之间是否存在_______________。
二、单选
1、A企业以其持有的一项长期股权投资换取B企业的一项无形资产,该项交易中不涉及补价。A企业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120万元,公允价值为150万元。B企业该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00万元,公允价值为150万元。A企业在此项交易中发生了10万元税费。A企业换入的该项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A.150 B.160 C.120 D.130
2、甲公司以一项专利权换乙公司一条生产线,同时向乙公司收取货币资金10万元。甲公司专利权的账面价值为80万元,公允价值为100万元;乙公司生产
线的账面价值为60万元,公允价值90万元。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甲公司换入生产线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A.54 B.72 C.81 D.90
3、确认补价的基础是( )。
A.换出账面与换入帐面之间的差额
B.换出账面与换入公允之间的差额
C.换出公允与换入公允之间的差额
D.换出公允与换入账面之间的差额
三、多选题
1、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下列项目中属于货币性资产的有( )。
A.应收账款 B.银行存款
C.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 D.应收票据
E.交易性金融资产
2、在不涉及补价的非货币性交易中,确定换入资产入账价值应考虑的因素有( )。
A.换出资产的账面余额 B.换出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
C.换出资产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D.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的差额
E.换入资产的账面价值
四、判断
1、在涉及补价的非货币性交易中,无论是收到补价的一方还是支付补价的一方,均不得确认收益。( )
2、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换入多项非资产的,若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按照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配,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 )
3、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能涉及货币性资产。( )
4、支付过程中的相关税费不属于补价范畴。( )
5、关联方关系的存在可能导致发生的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 )
五、简答:
简述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双方的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
六、计算:
1、甲公司以账面价值为180000元、公允价值为200000元的A材料,换入乙公司账面价值为220000元,公允价值为200000元的B材料,甲支付运费3000元,乙公司支付运费5000元。假设增值税率均为17%。假设交易具有商业实质,公允价值可靠。
要求:双方会计处理。
2、甲公司以一项股权投资,账面余额500万元,计提减值准备60万元,公允价值400万元,换入乙公司一辆小轿车,账面价值100万元,公允价值120万元,
一批产品,帐面价值340万元,公允价值300万元,甲公司支付乙公司补价20万元,甲公司支付相关运费5000元。假设不考虑其他税费。假设交易双方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可靠。
要求:甲公司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