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

论当前我国高校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代发展到今天,人们对于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已经认识得越来越清楚,但对诸如“什么是道德”、“什么是道德教育”、“学校道德教育旨在达到何种目的”等更为本源性的问题却很少做进一步的追问。如果我们不能从理性层面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反思,那么我以为,一种缺失了思想根基的道德教育实践只能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高校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对塑造人的灵魂,培养理想信念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首先要重视思想道德教育,但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德育存在许多问题。 首先表现在外向型经济对学生的思想影响。改革开放国门大开,外向型的“三资”企业,中西方文化混融,各种思潮纷纷涌入,使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发生了变化,一些不健康的思想开始悄悄侵蚀学生的灵魂。涉外企业中的外方管理方法、手段及思想意识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一些学生盲目崇洋。收入待遇等因素使一些毕业生将外企作为择业的热点目标,国营企业即使有正式录用名额也不受他们青睐,祖国意识在一些学生的心目中渐渐淡化。 其次是市场经济与学生价值观念的转变。由于部分学生对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认识不足,界线划不清,不能全面理解其共性、特性和作用,以及积极主流与消极支流的关系,致使认识上出现误区,价值观念发生扭曲。商品经济的等价交换是市场经济的一个原则,一些学生错误地将其视为思想行为的准则,导致了做事讲价钱,付出要索取,把自己的行为用“等价交换”来衡量。在为社会付出的价值观上具有浓厚的“务实性”,在利他的同时首先要利己,更有甚者表现出只顾自己的方便和利益,而不顾他人和社会公德,认为生活的真谛就是享受。无私奉献已不再成为人的价值范畴,造成理想境界的空虚。

第三把德育变成“理论化”,“两课”教育效果不容乐观。高等院校德育的主渠道之一是通过“两课”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即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概论等课程教学解决学生的理想信念问题。老师照本宣科地讲,学生则带着抵触情绪听课的现象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当然,当前“两课”最大的问题在于它怎样和实际相结合,怎样能帮助同学们释疑解惑。其实,同学们面临着很多问题和困惑,渴望在“两课”得到疏导,获得帮助,但在“两课”上却很难得到令人心悦诚服的答案。德育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与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并主要在实践中进行的教育活动。我们现行的德育忽视德育对象的主体参与、选择和内在情感需要,没有用道德实践去激发学生对道德修养的自觉追求,没有形成较客观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当然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德育的预期目标。

第四德育理论研究滞后。对高校德育而言,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和形形色色的挑战,特别需要有理论研究的支持。只有加强理论研究工作,德育工作才会做得更主动、更有力度。而我们在这方面的工作做得还很不够,没有意识到德育需要深入到学习者的内心和情感世界,并最终落实于其言行举止这些关键性的问题。当前,大部分高校缺乏专门的德育理论研究队伍,对德育基础理论和德育工作方法创新的研究相对滞后;缺乏有效的德育激励机制,没有充分调动相关人员的积极性;缺乏有效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德育研究必要的硬件和软件设施不到位。

第五片面认识德育功能。德育既有社会功能又有个体功能。在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基本一致的。但从根本上说,在社会与人二者之间人又是更根本的一个方面。因为,社会是由人来组成的,社会只不过是人的存在形式和人的本质的表现。个体的享用功能追求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人的各种道德性的过程中得到自我肯定、自我完善,得到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只有使德育的自我享用功能不断得到提升和发挥,才得以使学生不把各种道德规范视为约束,不把道德教育视为一种异己力量,而当作自我肯定自我发展的需要。如此,道

德教育才可能成为一种“愉快教育”,成为一种人们乐于接受的教育。有的教育者错把德育当作国家、社会、学校对学生个体的“管制”,忽视道德与个体的休戚相关,忽视德育特有的激发人向善、行善的审美功能,把个体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绝对地对立起来,从而导致了师生情感的对立。这种德育观人为地破坏了和谐的师生关系,难于实现学生由德育客体向主动参与社会道德生活,主动创造新道德风尚的道德主体的转化。

面对高校德育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当从其根源入手,制定并实施提高德育效力的有效对策,使大学生能够自觉接受和内化道德教育所施加的影响并提高这种影响的程度。

第一,重塑合理的道德理念。我国高校德育出现困境是其所倡导的某种道德理念、道德精神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结果,是道德合理性的危机。这种危机是由于没有讲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真实关系,或者过份强调集体利益却轻视乃至忽视个人利益而造成的,它表现为大学生对高校德育所倡导的那种道德理念缺乏认同,这必然会使大学生在道德方面出现内外冲突、言行不一甚至道德虚伪现象。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重塑富有时代精神的、合理的道德理念。重塑道德理念就要在充分理解道德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二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正确认识和对待学生在接受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注意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体差异,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健康、和谐地发展。

第二,确立适当的德育目标。高校德育要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在确立德育目标时,要在重视整体有效性的同时,更多地关注个体有效性,从对象的不同个性和成长规律出发,根据年级和入学时段确定不同的德育要求,实施不同的教育内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体现出道德教育的层次性和渐进性和边续性;还要根据各种对象的特点,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充分关注每一群体中每个人内在的才能和品德、觉悟程度和实际接受能力,真正做到如邓小平同志所要求的"我们在鼓励帮助每个人勤奋努力的同时,仍然不能不承认各个人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才能和品德的差异,并且按照这种差异给予区别对待,尽可能使每个人按不同的条件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总目标前进"。

第三,确定具体的德育内容。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德育内容体系,包括专门课程、常规教育、准德育课程、隐性课程等方面的内容。德育课程的设置体现了德育的专门化,是现代教育德育职能化的一个标志,必须充分完善德育课程设置,使之切合社会实际和受教育者的生活实际,实现对受教育者的价值引导和性格培养。常规教育是对课程教育的重要补充,它将德育理念贯穿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通过团队活动、仪式、规则、制度等内容对学生的日常行为加以引导和规范,从而促进学生的观念养成和人格塑造。准德育课程通过非德育课程中的教育和培养,来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性格,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隐性课程则充分发挥家庭、社会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通过家庭、社会、传媒等诸多途径来进行道德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它比学校教育有着更为深层的影响。

第四,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德育环境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校园文化以其对大学生特有的影响力成为构成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形成良好学校德育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陶冶学生情操、提高道德修养水平、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以至于落实德育目标有着深远的意义。因此,高校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育人的陶冶功能,努力塑造校园人文精神,使学生耳濡目染,无形中受到美好事物的启迪和熏陶,并内化为思想和心灵深处的高尚道德情操和行为规范;有效利用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发挥政治文化、伦理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主旋律作用,大力宣传具有时代精神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积极倡导高尚道德行为,对学生进行正确舆论导向,从而影响学生的品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选择。

第五,激活学生的道德需要。实际上,大学生所接受的道德知识并不少,要使学生将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就必须瞄准并激活他们的道德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做到有

的放矢。激活大学生的道德需要,首先要让大学生懂得人的本性并不是自私的、邪恶的,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要求人们具有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内在道德准则;其次要让大学生明白人的自我完善是一个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过程,是个人各个方面的内在统一过程;第三要让大学生了解个人不是孤立地生存的,人与人之间是相互依赖的,个社会就是一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人与人的相互依赖体现在每个人都想实现自身社会价值或者认同某种社会规范体系,这种社会价值或社会规范即是个人在社会中得以生存的道德。 第六,开辟多样的德育途径。一要充分发挥"两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着力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革考试方法,把试卷考评与鉴定评语相结合,注重考查学生思想道德的实际表现。二要讲究德育方法的灵活性,使德育工作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充分尊重、理解、关心学生的成长,组织学生进行激烈的道德讨论或辩论,使各种道德观念交锋、碰撞,从而提高大学生道德辨析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强化大学生的不甚牢固的甚至有些脆弱的道德防线。三要着眼于具有行为驱动力的道德情感的培育,可以通过观看激动人心的电影、电视,或者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甚至创设某种设身处地的情境来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四要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要创造有利条件让大学生深入社会,体验生活,更好地了解社会及其对自身的要求,准确地内化社会的意义系统,更好强化自己的道德情感、道德能力,丰富自己的道经验,从而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论当前我国高校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代发展到今天,人们对于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已经认识得越来越清楚,但对诸如“什么是道德”、“什么是道德教育”、“学校道德教育旨在达到何种目的”等更为本源性的问题却很少做进一步的追问。如果我们不能从理性层面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反思,那么我以为,一种缺失了思想根基的道德教育实践只能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高校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对塑造人的灵魂,培养理想信念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首先要重视思想道德教育,但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德育存在许多问题。 首先表现在外向型经济对学生的思想影响。改革开放国门大开,外向型的“三资”企业,中西方文化混融,各种思潮纷纷涌入,使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发生了变化,一些不健康的思想开始悄悄侵蚀学生的灵魂。涉外企业中的外方管理方法、手段及思想意识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一些学生盲目崇洋。收入待遇等因素使一些毕业生将外企作为择业的热点目标,国营企业即使有正式录用名额也不受他们青睐,祖国意识在一些学生的心目中渐渐淡化。 其次是市场经济与学生价值观念的转变。由于部分学生对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认识不足,界线划不清,不能全面理解其共性、特性和作用,以及积极主流与消极支流的关系,致使认识上出现误区,价值观念发生扭曲。商品经济的等价交换是市场经济的一个原则,一些学生错误地将其视为思想行为的准则,导致了做事讲价钱,付出要索取,把自己的行为用“等价交换”来衡量。在为社会付出的价值观上具有浓厚的“务实性”,在利他的同时首先要利己,更有甚者表现出只顾自己的方便和利益,而不顾他人和社会公德,认为生活的真谛就是享受。无私奉献已不再成为人的价值范畴,造成理想境界的空虚。

第三把德育变成“理论化”,“两课”教育效果不容乐观。高等院校德育的主渠道之一是通过“两课”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即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概论等课程教学解决学生的理想信念问题。老师照本宣科地讲,学生则带着抵触情绪听课的现象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当然,当前“两课”最大的问题在于它怎样和实际相结合,怎样能帮助同学们释疑解惑。其实,同学们面临着很多问题和困惑,渴望在“两课”得到疏导,获得帮助,但在“两课”上却很难得到令人心悦诚服的答案。德育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与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并主要在实践中进行的教育活动。我们现行的德育忽视德育对象的主体参与、选择和内在情感需要,没有用道德实践去激发学生对道德修养的自觉追求,没有形成较客观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当然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德育的预期目标。

第四德育理论研究滞后。对高校德育而言,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和形形色色的挑战,特别需要有理论研究的支持。只有加强理论研究工作,德育工作才会做得更主动、更有力度。而我们在这方面的工作做得还很不够,没有意识到德育需要深入到学习者的内心和情感世界,并最终落实于其言行举止这些关键性的问题。当前,大部分高校缺乏专门的德育理论研究队伍,对德育基础理论和德育工作方法创新的研究相对滞后;缺乏有效的德育激励机制,没有充分调动相关人员的积极性;缺乏有效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德育研究必要的硬件和软件设施不到位。

第五片面认识德育功能。德育既有社会功能又有个体功能。在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基本一致的。但从根本上说,在社会与人二者之间人又是更根本的一个方面。因为,社会是由人来组成的,社会只不过是人的存在形式和人的本质的表现。个体的享用功能追求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人的各种道德性的过程中得到自我肯定、自我完善,得到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只有使德育的自我享用功能不断得到提升和发挥,才得以使学生不把各种道德规范视为约束,不把道德教育视为一种异己力量,而当作自我肯定自我发展的需要。如此,道

德教育才可能成为一种“愉快教育”,成为一种人们乐于接受的教育。有的教育者错把德育当作国家、社会、学校对学生个体的“管制”,忽视道德与个体的休戚相关,忽视德育特有的激发人向善、行善的审美功能,把个体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绝对地对立起来,从而导致了师生情感的对立。这种德育观人为地破坏了和谐的师生关系,难于实现学生由德育客体向主动参与社会道德生活,主动创造新道德风尚的道德主体的转化。

面对高校德育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当从其根源入手,制定并实施提高德育效力的有效对策,使大学生能够自觉接受和内化道德教育所施加的影响并提高这种影响的程度。

第一,重塑合理的道德理念。我国高校德育出现困境是其所倡导的某种道德理念、道德精神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结果,是道德合理性的危机。这种危机是由于没有讲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真实关系,或者过份强调集体利益却轻视乃至忽视个人利益而造成的,它表现为大学生对高校德育所倡导的那种道德理念缺乏认同,这必然会使大学生在道德方面出现内外冲突、言行不一甚至道德虚伪现象。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重塑富有时代精神的、合理的道德理念。重塑道德理念就要在充分理解道德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二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正确认识和对待学生在接受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注意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体差异,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健康、和谐地发展。

第二,确立适当的德育目标。高校德育要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在确立德育目标时,要在重视整体有效性的同时,更多地关注个体有效性,从对象的不同个性和成长规律出发,根据年级和入学时段确定不同的德育要求,实施不同的教育内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体现出道德教育的层次性和渐进性和边续性;还要根据各种对象的特点,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充分关注每一群体中每个人内在的才能和品德、觉悟程度和实际接受能力,真正做到如邓小平同志所要求的"我们在鼓励帮助每个人勤奋努力的同时,仍然不能不承认各个人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才能和品德的差异,并且按照这种差异给予区别对待,尽可能使每个人按不同的条件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总目标前进"。

第三,确定具体的德育内容。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德育内容体系,包括专门课程、常规教育、准德育课程、隐性课程等方面的内容。德育课程的设置体现了德育的专门化,是现代教育德育职能化的一个标志,必须充分完善德育课程设置,使之切合社会实际和受教育者的生活实际,实现对受教育者的价值引导和性格培养。常规教育是对课程教育的重要补充,它将德育理念贯穿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通过团队活动、仪式、规则、制度等内容对学生的日常行为加以引导和规范,从而促进学生的观念养成和人格塑造。准德育课程通过非德育课程中的教育和培养,来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性格,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隐性课程则充分发挥家庭、社会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通过家庭、社会、传媒等诸多途径来进行道德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它比学校教育有着更为深层的影响。

第四,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德育环境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校园文化以其对大学生特有的影响力成为构成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形成良好学校德育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陶冶学生情操、提高道德修养水平、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以至于落实德育目标有着深远的意义。因此,高校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育人的陶冶功能,努力塑造校园人文精神,使学生耳濡目染,无形中受到美好事物的启迪和熏陶,并内化为思想和心灵深处的高尚道德情操和行为规范;有效利用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发挥政治文化、伦理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主旋律作用,大力宣传具有时代精神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积极倡导高尚道德行为,对学生进行正确舆论导向,从而影响学生的品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选择。

第五,激活学生的道德需要。实际上,大学生所接受的道德知识并不少,要使学生将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就必须瞄准并激活他们的道德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做到有

的放矢。激活大学生的道德需要,首先要让大学生懂得人的本性并不是自私的、邪恶的,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要求人们具有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内在道德准则;其次要让大学生明白人的自我完善是一个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过程,是个人各个方面的内在统一过程;第三要让大学生了解个人不是孤立地生存的,人与人之间是相互依赖的,个社会就是一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人与人的相互依赖体现在每个人都想实现自身社会价值或者认同某种社会规范体系,这种社会价值或社会规范即是个人在社会中得以生存的道德。 第六,开辟多样的德育途径。一要充分发挥"两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着力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革考试方法,把试卷考评与鉴定评语相结合,注重考查学生思想道德的实际表现。二要讲究德育方法的灵活性,使德育工作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充分尊重、理解、关心学生的成长,组织学生进行激烈的道德讨论或辩论,使各种道德观念交锋、碰撞,从而提高大学生道德辨析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强化大学生的不甚牢固的甚至有些脆弱的道德防线。三要着眼于具有行为驱动力的道德情感的培育,可以通过观看激动人心的电影、电视,或者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甚至创设某种设身处地的情境来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四要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要创造有利条件让大学生深入社会,体验生活,更好地了解社会及其对自身的要求,准确地内化社会的意义系统,更好强化自己的道德情感、道德能力,丰富自己的道经验,从而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相关内容

  • [转载][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 <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复习提纲 一.基本概念题: 1.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 从学生的生活.思想实际出发,依据课程标准要求,遵循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和认知规律,预设教学目标,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确定教学步骤的过程. 2.中学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为初中学生的思 ...

  • 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
  •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 第一部分 前言 道德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不断增多,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对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初中学 ...

  • 四.关于思想品德课程的性质和理念
  • 四.关于思想品德课程的性质和理念 1.课程的基本性质 本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主要有以下特点: (1)思想性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和道德 ...

  • 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最新)
  • 2011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2011年版) 第一部分 前 言 道德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也在不断增多,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对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公民素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 ...

  • 小学社会课程与教学论
  • <小学社会课程与教学论>复习纲要 一.单选题 填空题 1.对近代科学作出系统分类的是17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 首先提出综合化教育理论依据的是德国近代教育家赫尔巴特. 2.1923年公布的<新学制小学课程纲要>,在初级小学阶段合并卫生.公民.历史和地理为社会课. 3.思想品德课 ...

  • 10态度和品德的形成
  •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一.态度的实质与结构 (一)态度的实质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1)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 (2)态度不同于能力,虽然两者都是内部倾向. (3)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

  •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和特点分析
  •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和特点分析 人民教育出版社政治室 单晓红 [摘要]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经过近一年来各方专家的研制,现已正式颁发.新课标在设计思路.基本理念.目标以及结构.体例.呈现方式等方面都有了突破性的改进.新课标以横.纵坐标的设计方式来整合心理.道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完全改变 ...

  •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修订稿) 目 录 第一部分 前 言 ................................................................................ 2 一.课程性质 .............................. ...

  • "思想品德课教学回归生活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研究方案
  •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课题提出的现实意义   ①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设置的德育课程《思想品德》倡导的课程文化是一种学生文化。她坚持“回归生活”的课改新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遵循学生生活的逻辑,从学生的生活世界出发,确立生活主题,营造学生文化,强调对学生生活的服务、指导和提升。   ② ...

  • 浙江省小学品德与生活
  • 浙江省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 综合课程教学研讨会 会 议 资 料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二OO六年五月 目 录 一. 教学设计 1.有人生病时 2.从四大发明说起 3.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4.夏天的小虫 5.我的祖国多辽阔 二. 研究与探讨 1.用整合的观念开展综合课的教学 2.<品德与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