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思想道德教育误区与对策

  摘 要: 目前,初中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开展得并不尽如人意,如何发现存在的误区,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是摆在政治教师眼前的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当前初中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误区,并探讨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 初中思想道德教育 误区 应对措施  初中思想道德教育是初中生在学校接受德育教育的重要一课,初中生的性格特点决定了他们尚未具有成熟的道德观念和政治思想,对人生的感悟、对社会的认识、对价值的取向、对是非的判断、对责任的意识及对生活的态度都处于一个模糊的状态。政治思想教育对学生这些基础性认知起着关键的作用,它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导向。学生是未来的构建者,他们承载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重任。对初中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之关键是通过调节他们的行为而对其产生约束力,从而对未来社会安定团结、市场经济有序发展起到积极而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目前,初中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开展得并不尽如人意,无论是教育体制,还是教师自身,都存有偏颇。本文基于教育现状,重点对存有的误区及对策进行了分析研究,现谈几点看法。  一、存在的误区  在初中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思想道德教育仍存有一定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自身意识不强  “尊师重教”,这是中国历久弥坚的传统美德,老师就是伦理道德、文化知识、价值观念的传播者,是教育学生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是思想道德的率先垂范。因此,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大部分都是受老师言行举止影响而形成的。现阶段,部分教师抱守陈旧理念、传统思想不放,简单地为教书而教学,忽略了育人功能。有的教师“身在曹营心在汉”,无心教学,对学生思想教育更是敷衍了事。有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浅尝辄止,造成教育与德育的严重倾斜。虽然这些都是个别现象,但其“以点带面”的负面效应,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2.教学模式受应试教育所限制  素质教育在初中教学中已经推广良久,但最终仍受国家“以分取人”的人才选拔标准的限制,并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受应试教育影响,有些学校仍存在“实际教学”与思想道德教育相对立的问题。在教育管理理念上,他们认为思想道德教育是“虚”的,只有把学习成绩、升学率搞上去才是“实”的。受这种观念的影响,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只能流于形式,有名无实了。  3.陈旧封闭的教学方式  中学生是具有鲜明思想的个体,他们通过网络媒体、新闻媒介等多种形式关注着社会,关注着政治,关注着生活,时刻感受着这个时代带给他们的影响与冲击。因此,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也与开放的社会密不可分。显然,以往封闭的教学方式已不能再与新时期中学生的心理特征相适应。过去我们在教学思想上实施“真空”教学法,将学生牢牢控制在学校这个小圈子里,让学生的思想道德保持绝对纯净,但一旦学生脱离学校走向社会,以往树立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就会分崩离析,成为一纸空文,这严重背离了思想道德教育的初衷。  二、应对措施  1.教师要首先转变观念  现代教育改革把为传统为教师而设计的教育转化成为学生而设计,即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方针,落实这一全新教育理念的主体是教师。因此就需要教师必须首先从思想上转变过来,努力把教学过程打造成为一个学生获取知识的乐园。作为一名初中教师,首先要对思想品德课程有充分的认识,要对课程实施的意义有所体会,才能够以此为基础,用敏锐的眼光去发现教学过程当中的不足,并且能够热情地、积极地思考与作出对应性的改善策略。  2.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学生正是处在孩童向青少年时期的蜕变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引导与宣传工作至关重要[1]。从整体来看,初中阶段的学生们普遍存在强烈的逆反心理以及情绪极度不稳定的状况。一方面,是他们对学习认识的不足,由于认识不足而使他们产生强烈的被督促与约束感,厌学心理在增长,学习中的阻碍与心理上的困惑让他们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是他们渴望独立,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使他们常常有着想要冲破学习“束缚“的冲动。根据这种现状,教师们要利用一切教学资源对学生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把握好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逐步引导学生们的心理从阴暗而走向阳光。笔者曾经利用《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中的“克服逆反心理”一课,成功将一个处在忧虑与焦躁中的学生改变过来,这位学生的家长反映该生最近对他们一直有一种强烈的抵触情绪。听完家长的叙述后,在该课中,笔者首先向学生们讲述了在青少年时期出现的逆反心理是属于正常现象,让学生们应该正视这种心态,切忌不要采取回避的态度。而后,笔者抛开课题,用角色转换的方式让学生们自己去体会作为一名家长、教师、或是身边伙伴的心理感受,让他们切身体会对于不克制焦躁情绪所表现出来的反应对他们的影响。最后,笔者又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些能够有效克制逆反心理的建议,如鼓励自己多参加课外活动,多与同学们交流,要学会培养自己的自信,通过学习,在同学间、班级中、甚至校园内展现自己等等。  只有具备健康的心理,才能拥有高尚的品质。综上所述,思想道德教育最基本的教学理念,即是培养学生们的健康心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重政治轻感情”、“重理论轻过程”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本位意识,让他们的知识与能力均有所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美华.初中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义、现状与对策[J].学生之友:初中版,2012,(7):4-5.

  摘 要: 目前,初中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开展得并不尽如人意,如何发现存在的误区,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是摆在政治教师眼前的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当前初中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误区,并探讨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 初中思想道德教育 误区 应对措施  初中思想道德教育是初中生在学校接受德育教育的重要一课,初中生的性格特点决定了他们尚未具有成熟的道德观念和政治思想,对人生的感悟、对社会的认识、对价值的取向、对是非的判断、对责任的意识及对生活的态度都处于一个模糊的状态。政治思想教育对学生这些基础性认知起着关键的作用,它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导向。学生是未来的构建者,他们承载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重任。对初中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之关键是通过调节他们的行为而对其产生约束力,从而对未来社会安定团结、市场经济有序发展起到积极而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目前,初中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开展得并不尽如人意,无论是教育体制,还是教师自身,都存有偏颇。本文基于教育现状,重点对存有的误区及对策进行了分析研究,现谈几点看法。  一、存在的误区  在初中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思想道德教育仍存有一定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自身意识不强  “尊师重教”,这是中国历久弥坚的传统美德,老师就是伦理道德、文化知识、价值观念的传播者,是教育学生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是思想道德的率先垂范。因此,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大部分都是受老师言行举止影响而形成的。现阶段,部分教师抱守陈旧理念、传统思想不放,简单地为教书而教学,忽略了育人功能。有的教师“身在曹营心在汉”,无心教学,对学生思想教育更是敷衍了事。有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浅尝辄止,造成教育与德育的严重倾斜。虽然这些都是个别现象,但其“以点带面”的负面效应,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2.教学模式受应试教育所限制  素质教育在初中教学中已经推广良久,但最终仍受国家“以分取人”的人才选拔标准的限制,并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受应试教育影响,有些学校仍存在“实际教学”与思想道德教育相对立的问题。在教育管理理念上,他们认为思想道德教育是“虚”的,只有把学习成绩、升学率搞上去才是“实”的。受这种观念的影响,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只能流于形式,有名无实了。  3.陈旧封闭的教学方式  中学生是具有鲜明思想的个体,他们通过网络媒体、新闻媒介等多种形式关注着社会,关注着政治,关注着生活,时刻感受着这个时代带给他们的影响与冲击。因此,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也与开放的社会密不可分。显然,以往封闭的教学方式已不能再与新时期中学生的心理特征相适应。过去我们在教学思想上实施“真空”教学法,将学生牢牢控制在学校这个小圈子里,让学生的思想道德保持绝对纯净,但一旦学生脱离学校走向社会,以往树立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就会分崩离析,成为一纸空文,这严重背离了思想道德教育的初衷。  二、应对措施  1.教师要首先转变观念  现代教育改革把为传统为教师而设计的教育转化成为学生而设计,即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方针,落实这一全新教育理念的主体是教师。因此就需要教师必须首先从思想上转变过来,努力把教学过程打造成为一个学生获取知识的乐园。作为一名初中教师,首先要对思想品德课程有充分的认识,要对课程实施的意义有所体会,才能够以此为基础,用敏锐的眼光去发现教学过程当中的不足,并且能够热情地、积极地思考与作出对应性的改善策略。  2.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学生正是处在孩童向青少年时期的蜕变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引导与宣传工作至关重要[1]。从整体来看,初中阶段的学生们普遍存在强烈的逆反心理以及情绪极度不稳定的状况。一方面,是他们对学习认识的不足,由于认识不足而使他们产生强烈的被督促与约束感,厌学心理在增长,学习中的阻碍与心理上的困惑让他们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是他们渴望独立,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使他们常常有着想要冲破学习“束缚“的冲动。根据这种现状,教师们要利用一切教学资源对学生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把握好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逐步引导学生们的心理从阴暗而走向阳光。笔者曾经利用《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中的“克服逆反心理”一课,成功将一个处在忧虑与焦躁中的学生改变过来,这位学生的家长反映该生最近对他们一直有一种强烈的抵触情绪。听完家长的叙述后,在该课中,笔者首先向学生们讲述了在青少年时期出现的逆反心理是属于正常现象,让学生们应该正视这种心态,切忌不要采取回避的态度。而后,笔者抛开课题,用角色转换的方式让学生们自己去体会作为一名家长、教师、或是身边伙伴的心理感受,让他们切身体会对于不克制焦躁情绪所表现出来的反应对他们的影响。最后,笔者又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些能够有效克制逆反心理的建议,如鼓励自己多参加课外活动,多与同学们交流,要学会培养自己的自信,通过学习,在同学间、班级中、甚至校园内展现自己等等。  只有具备健康的心理,才能拥有高尚的品质。综上所述,思想道德教育最基本的教学理念,即是培养学生们的健康心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重政治轻感情”、“重理论轻过程”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本位意识,让他们的知识与能力均有所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美华.初中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义、现状与对策[J].学生之友:初中版,2012,(7):4-5.


相关内容

  • 英语教学论文题目参考
  • 英语教学论文题目参考 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英语教学中的交际性原则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 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初中英语课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连动式.兼语式的汉英比较 新教材新特点引发新思考新探索 英语非谓语动词的表层结构与深层意义 高中英语问题式教学初探 ...

  • 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苦与乐
  •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农村的教育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也在近些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思想品德课堂的重要性更加不可忽略.但是,在进行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使得有效的思想品德课堂难以构建.因此,以下是我对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苦与乐为题,对思想品德课教学 ...

  • 初中生叛逆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践和对策_夏正恬
  • Jan.2017Vol.3 LEARNINGWEEKLY 学周刊 教育与管理 2017年1月 第3期 初中生叛逆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践和对策 夏正恬 (江苏省昆山市张浦中学,江苏 昆山 215300) 摘要:人的一生中叛逆期是个比较关键的时段,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叛逆期的顶峰,最容易出现思想 道德方面 ...

  • 第三届德育专项个人课题选题参考
  • 第三届德育专项个人课题选题参考 编者注:根据现有学校德育工作发展趋势,现补充一些贴近学生发展.贴近班主任成长的更具实践价值课题,供大家选题参考.可直接选择,可改造性选择,也可自创. 1. 班主任职业幸福感提升策略研究 2. 班主任评价中的问题及改进 3. 学生心目中的"好班主任" ...

  • 九年级学生家长会发言稿
  • 九年级学生家长会发言稿 各位家长,大家好: 大家在百忙之中来参加这样一个会议,我代表我自己和所有的任课教师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感谢. 现就初三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与各位家长做以探讨. 问题一 :"初三的时光已经过去了四分之一,成绩还能提高吗?今后该怎么办呀?" 对策:" ...

  •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选题
  • 教育管理专业自考毕业论文选题 1. 试论教育的平等性问题 2. 试论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问题 3. 试论教师与学生的法律关系问题 4. 试论学生隐私权的保护 5. 学校监护责任问题 6. 关于择校问题的认识 7. 试论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 8. 试论教师体罚学生问题 9. 构建学校学习型组织的系统思 ...

  • 初中英语阅读和写作教学策略
  • 二.初中学生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培养的策略与方法 教师对"阅读"的理解决定了"阅读教学"的定位.那么,如何正确理解"阅读"呢?在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下,语言学家们这样定义阅读:" Reading is the process of co ...

  • 青少年性心理发展过程及其觉见问题与对策
  • 青少年性心理发展过程及其觉见问题与对策 青少年处于性生理和性心理迅速发育时期,而当前青少年性心理成熟滞后于性生理的发育.因为性生理的成熟受营养状况和遗传因素的控制,而性心理发育不仅受生理心理的影响,而且很大程度上受社会道德.文化及周围环境的影响.而我们知道,由于当代青少年营养状况的迅速提高,第二性征 ...

  • 吉利区职称论文发表网-初中数学数学问题论文选题题目
  •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http://www.yunfabiao.com/ 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吉利区职称论文发表网-初中数学|数学问题论文选题题目 吉利区职称论文发表网-以下是初中数学|数学问题职称论文发表选题参考题目,均采用云论文发表选题题目软件,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