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课件网Www.Jkedu.Net 除法的性质

教学目标:1.懂得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可以用这个数依次除以积的每一个因数。

2.懂得一个数除以两个因数的积,可以用这个数连续除以这两个因数。

3.会用上述除法的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4.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能力,会合理选择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运用除法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除法运算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准备: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激发兴趣

口算:512-78-22=512-(78+22)=412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依据是什么?减法的运算性质内容是什么?

(出示)减法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一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二、知识类比,初探新知

1.继续口算,得出左右两个算式相等

36÷9÷2=36÷(9×2)(说说口算顺序)

100÷4÷25=100÷(4×25)

72÷4÷2=72÷(4×2)

2.小组讨论,探究规律

思考题:(1)观察每组题左右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地方?

(2)观察每组题左右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地方?

(3)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3.交流反馈

(1)数字相同,得数相同

(2)右边多了一个括号,运算顺序改变了。

连续除以两个数变成了除以这两个除数的积(第二个÷变成了×,运算符号改变了)

(3)规律是: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4.揭示课题,认知新知

师: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新知识,“除法的性质”(板书)

(在减法性质上,生讲,师修改板书)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三、验证新知,深化认知

1.设疑: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为什么改变了运算顺序和方法,而结果还是一样呢?让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

2.师:演示幻灯,生观察

(有10个乒乓球,先平均分给2份,再平均分成5份,现在每份乒乓球有多少个?)

先平均分给2份

再平均分成5份

师:最后得到每份是多少个乒乓球,怎样列式?

10÷2÷5=1(个)

根据幻灯片提问:大家想一想,10个乒乓球现在一共平均分成几份?(10份)

10份是怎样得到的?(2×5)

这题还可以怎么列式?10÷(2×5)=1(个)

3.问:10÷2÷5和10÷(2×5)的结果一样吗?

结论:10÷2÷5=10÷(2×5)

师:从这里我们验证了除法的运算性质。

四、应用性质,学习简便运算,进一步深化认知

1.(出示)例6:1200÷25÷4

问:你们能很快算出答案来吗?有什么好方法吗?

(小组讨论)怎么做才能很快算出答案?

(反馈并板书)1200÷25÷4

=1200÷(25×4)

=1200÷100

=12

问:为什么这么做比较方便?

2.小结: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如果这两个数的积是整十、整百、整千……时,我们可以应用除法运算性质,把连除转化为这两个数的积,使计算简便。

3.仿照练习:6800÷4÷17

要求:先小组讨论后再动笔练习。

(1)(小组讨论)思考:题目中符号和数据有什么特点?

怎样才能很快计算出答案来?

(2)交流反馈:6800÷4÷17

=6800÷(4×17)

=6800÷68

=100

问:为什么要把连除转化为除以两个除数的积?

4.强化练习

写出简便计算的第一步:

6400÷125÷8450÷3÷153300÷4÷25

5.讨论归纳:在什么情况下,我们要应用除法运算性质,把连除转化为除以两个除数的积,使计算简便?

6.揭示字母式:老师想用a.b.c表示三个数

说说字母式:a÷b÷c=a÷(b×c)

五、学习除法性质的变式和应用

1.问:老师把字母式写成a÷(b×c)=a÷b÷c,可以吗?

2.学习除法性质的变式

(板书)一个数除以两个因数的积,可以写成用这个数连续除以这两个因数

3.学习简便运算,

(1)(出示)例75600÷(56×25)

生:试做(要求看清楚题目的特点)

(2)反馈交流5600÷(56×25)

*=5600÷56÷25

=100÷25

=4

(3)问:*这步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要把除以两个因数的积,转化为连除?转化时要注意些什么?

4.巩固例题

1800÷(25×18)28000÷(140×25)

*=1800÷18÷25=

教学目标:1.懂得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可以用这个数依次除以积的每一个因数。

2.懂得一个数除以两个因数的积,可以用这个数连续除以这两个因数。

3.会用上述除法的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4.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能力,会合理选择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运用除法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除法运算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准备: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激发兴趣

口算:512-78-22=512-(78+22)=412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依据是什么?减法的运算性质内容是什么?

(出示)减法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一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二、知识类比,初探新知

1.继续口算,得出左右两个算式相等

36÷9÷2=36÷(9×2)(说说口算顺序)

100÷4÷25=100÷(4×25)

72÷4÷2=72÷(4×2)

2.小组讨论,探究规律

思考题:(1)观察每组题左右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地方?

(2)观察每组题左右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地方?

(3)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3.交流反馈

(1)数字相同,得数相同

(2)右边多了一个括号,运算顺序改变了。

连续除以两个数变成了除以这两个除数的积(第二个÷变成了×,运算符号改变了)

(3)规律是: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4.揭示课题,认知新知

师: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新知识,“除法的性质”(板书)

(在减法性质上,生讲,师修改板书)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三、验证新知,深化认知

1.设疑: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为什么改变了运算顺序和方法,而结果还是一样呢?让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

2.师:演示幻灯,生观察

(有10个乒乓球,先平均分给2份,再平均分成5份,现在每份乒乓球有多少个?)

先平均分给2份

再平均分成5份

师:最后得到每份是多少个乒乓球,怎样列式?

10÷2÷5=1(个)

根据幻灯片提问:大家想一想,10个乒乓球现在一共平均分成几份?(10份)

10份是怎样得到的?(2×5)

这题还可以怎么列式?10÷(2×5)=1(个)

3.问:10÷2÷5和10÷(2×5)的结果一样吗?

结论:10÷2÷5=10÷(2×5)

师:从这里我们验证了除法的运算性质。

四、应用性质,学习简便运算,进一步深化认知

1.(出示)例6:1200÷25÷4

问:你们能很快算出答案来吗?有什么好方法吗?

(小组讨论)怎么做才能很快算出答案?

(反馈并板书)1200÷25÷4

=1200÷(25×4)

=1200÷100

=12

问:为什么这么做比较方便?

2.小结: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如果这两个数的积是整十、整百、整千……时,我们可以应用除法运算性质,把连除转化为这两个数的积,使计算简便。

3.仿照练习:6800÷4÷17

要求:先小组讨论后再动笔练习。

(1)(小组讨论)思考:题目中符号和数据有什么特点?

怎样才能很快计算出答案来?

(2)交流反馈:6800÷4÷17

=6800÷(4×17)

=6800÷68

=100

问:为什么要把连除转化为除以两个除数的积?

4.强化练习

写出简便计算的第一步:

6400÷125÷8450÷3÷153300÷4÷25

5.讨论归纳:在什么情况下,我们要应用除法运算性质,把连除转化为除以两个除数的积,使计算简便?

6.揭示字母式:老师想用a.b.c表示三个数

说说字母式:a÷b÷c=a÷(b×c)

五、学习除法性质的变式和应用

1.问:老师把字母式写成a÷(b×c)=a÷b÷c,可以吗?

2.学习除法性质的变式

(板书)一个数除以两个因数的积,可以写成用这个数连续除以这两个因数

3.学习简便运算,

(1)(出示)例75600÷(56×25)

生:试做(要求看清楚题目的特点)

(2)反馈交流5600÷(56×25)

*=5600÷56÷25

=100÷25

=4

(3)问:*这步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要把除以两个因数的积,转化为连除?转化时要注意些什么?

4.巩固例题

1800÷(25×18)28000÷(140×25)

*=1800÷18÷25=


相关内容

  • 小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心理归因分析
  • 小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心理归因分析 ∙ 学习时间: 2009-08-09 ∙ 所学时间(分钟): 85 ∙ 学习内容(可多选): 观看视频 网页浏览 ∙ 学习的具体内容: 中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及其教育 ∙ 学习对象评价: 非常满意 ∙ 学习中的问题和困惑: 小学生心理行为的认定与教育 ∙ 体会.收获和 ...

  • 小学教学资料网址大全:
  • 小学资源网:http://www.xiaoxue.com.cn/bbs/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http://xiaoxue.ruiwen.com/ 小学语文教育网:http://xx.yuwen789.com/ 中小学教育网:http://xx.yuwen789.com/ 小学语文教学网:http: ...

  •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www.edudown.net),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集 万以内数的认识信息窗2 教学目标: 1.通过数一数.拨一拨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数.读数的兴趣. 2.利用计数器,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正确数.读万以内的数. 3.让学生灵活运用数来解 ...

  • 商不变性质
  • 商不变的性质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4-87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和掌握商不变的性质,初步掌握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能正确应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计算. 2.经历猜想.验证.归纳商不变的性质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以及解决 ...

  •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案
  •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案设计 一. 教案背景 1, 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语文 3,课时:2 4,学生课前准备: 一.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少数民族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三.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词的意思. 一. 教学课题 教养方面: 1.会认4个生字,会写 ...

  • 校内网 - 浏览日志 - 转:教师工作常用网址
  • 教师工作常用网址 http://www.cbe21.com 中国基础教育网 http://www.edu.cn/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http://www.fairage.com/course/ 很好用的在线家教平台,准备兼职家教的教师可尝试下 http://www.cer.net 中国教育在线 ...

  • 七年级2班庆祝第27个教师节主题班会设计
  • 七年级2班庆祝第27个教师节主题班会设计-教师颂]这篇文章,系-网-友82653搜集上传,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部分内容源于网络,期望能对您的工作有些许帮助,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flash 教 育 课 件 资 源 网 hTTp://wWW.FlaShkJ.nEt,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 tag ...

  •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www.edudown.net),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 1.邻居家的小伙伴 教学目标: 了解并珍惜邻里小伙伴之间的友情,学会一些和同伴相处的技能,体验邻居的关爱,为邻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学情分析: 小伙伴之间的交往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如 ...

  • 六年级数学化简比教案
  • 化简比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51-53页"化简比" . [教学目标] 1) 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 2) 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设计] 教 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