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陕西省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 从农类高校毕业生后续培养省级培训班
交
流
演
讲
稿
学员:黄 鑫
单位:宝鸡市凤翔县冯家山灌区灌溉管理处
时间:2016年10月18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各位同学:
大家好!首先请允许我做一下自我介绍,我叫黄鑫,2007年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2010年参加陕西省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考试,现任宝鸡市凤翔县冯家山灌区灌溉管理处槐原管理站副站长,主要负责所属灌区抽水灌溉工作、水政执法工作及配套中央小水重点县项目的监督管理。
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交流这十天来参加这次振兴计划从农类毕业生后续培养省级培训班的学习心得与个人体会。
作为一名与现代化新科技脱节的基层工作者,我非常感激陕西省振兴办、人社局、人才交流中心为我们提供这次十分宝贵的培训机会,感谢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为我们尽心授课的领导和老师,同时也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各位带队老师和所有服务人员表达我最真挚的谢意,是你们的辛勤付出为这次培训提供了最舒心的后勤服务和学习氛围,谢谢你们!
为期十天的培训或许短暂,但是带给我的感触很深,收获很大,我主要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学习氛围很浓,参与热情强烈
参加这次培训的一百多位学员,;来自不同县区不同的工作岗位,但相同的一点是,我们都已阔别校园已久,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带课老师们以生动亲切的语言,强大的人格魅力为切入点,很快就打消了我们对于课堂学习的陌生感,并完美的融入自己的学生角色中来。每一堂课,大家都能认真听讲,虚心提问,细心记录笔记,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如饥似渴般从老师们那里汲取基层工作相关知识经验,武装我们的大脑,迫切希望能全方位提升我们自己的工作能力。
二、课程设置精准合理,使人获益匪浅
这些天所上的每一堂课,都是老师们精心准备,为我们基层工作者量身定制的,针对性极强。老师们结合自己丰富的工作经验,从农村基层工作中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及其成因和历史背景讲起,到分析经典案例,提出各种不同的处理方式,并与我们一起加以探讨和改进,深入浅出,生动详实,极大的开拓了我们的工作思路,更新了我们的工作理念,为今后的工作开展打下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其中,刘冬梅老师和张红老师讲授的《涉农法律法规》与《农村社区管理与公共服务》,让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掌握了与农村、农业生产、农民权益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为以后依法治农,开展农村工作提供了完善的法律理念的支持。同时也认清了当代农村社区管理的形势和存在问题,认识到通过法治化治理、制度化自治和推进协商民主,加强和创新农村社区管理与公共服务是新形势下刻不容缓的艰巨任务。
方建斌老师讲授的《陕西精准扶贫形势与任务》,紧抓当前我省农村精准扶贫工作,从国家与省级扶贫标准与当前国家精准扶贫形势讲起,提出精准扶贫战略,分析讲解我省精准扶贫典型案例,给我们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设性的参考思路,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在当前我省贫困人口规模大、区域性贫困凸显、发展基础差、扶贫政策针对性不强的现状下,因地制宜、灵活运用扶贫政策,不死板硬套,切实以扶代帮,才能更好地使精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
任博主任讲授的《基层工作冲突管理》,让我们认识到要理性地从正反两个层面去认知农村工作中的冲突,不能一味的避免,而是要预防消极的,引导积极的。
郭亚军老师和黄小星老师则是从国内外农业的发展历史,以及当今社会形态下农村的发展趋势,指出不同时代背景下,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模式要与时俱进,与市场紧密结合,引导我们要发散思
维,开拓思路,创造本地特色农产品的品牌模式,发展当地农业经济。
三、观摩教学生动,亲身体会现代化农业的魅力
培训期间,学校老师组织我们参观了西农博览园,考察并观摩了杨凌天和生物科技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示范基地,杨凌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和杨陵区揉谷镇辛集村果业合作社模式,并进行现场教学,聆听了负责领导同志对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村管理的工作经验介绍。
这些观摩使我们直观感受到现代化农业的巨大魅力和产业价值,不仅开拓了我们的视野,增长了许多有关农业新科技的知识,同时最重要的是用骄人的成果更加坚定了我们这些热爱农村的基层工作者对带领农村发展经济,脱贫致富过上幸福生活的责任感和信心。
这次培训学习虽然已经结束,但是它在我们心里所种下的种子才刚刚破土而出。随着我们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开始平凡却忙碌的工作,这颗灌注着丰富养分的“新农人”的种子,会慢慢随着我们自身的成长抽芽、开花,最终在一个收获的季节,结出香甜喜人的果实!
2016年陕西省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 从农类高校毕业生后续培养省级培训班
交
流
演
讲
稿
学员:黄 鑫
单位:宝鸡市凤翔县冯家山灌区灌溉管理处
时间:2016年10月18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各位同学:
大家好!首先请允许我做一下自我介绍,我叫黄鑫,2007年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2010年参加陕西省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考试,现任宝鸡市凤翔县冯家山灌区灌溉管理处槐原管理站副站长,主要负责所属灌区抽水灌溉工作、水政执法工作及配套中央小水重点县项目的监督管理。
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交流这十天来参加这次振兴计划从农类毕业生后续培养省级培训班的学习心得与个人体会。
作为一名与现代化新科技脱节的基层工作者,我非常感激陕西省振兴办、人社局、人才交流中心为我们提供这次十分宝贵的培训机会,感谢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为我们尽心授课的领导和老师,同时也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各位带队老师和所有服务人员表达我最真挚的谢意,是你们的辛勤付出为这次培训提供了最舒心的后勤服务和学习氛围,谢谢你们!
为期十天的培训或许短暂,但是带给我的感触很深,收获很大,我主要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学习氛围很浓,参与热情强烈
参加这次培训的一百多位学员,;来自不同县区不同的工作岗位,但相同的一点是,我们都已阔别校园已久,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带课老师们以生动亲切的语言,强大的人格魅力为切入点,很快就打消了我们对于课堂学习的陌生感,并完美的融入自己的学生角色中来。每一堂课,大家都能认真听讲,虚心提问,细心记录笔记,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如饥似渴般从老师们那里汲取基层工作相关知识经验,武装我们的大脑,迫切希望能全方位提升我们自己的工作能力。
二、课程设置精准合理,使人获益匪浅
这些天所上的每一堂课,都是老师们精心准备,为我们基层工作者量身定制的,针对性极强。老师们结合自己丰富的工作经验,从农村基层工作中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及其成因和历史背景讲起,到分析经典案例,提出各种不同的处理方式,并与我们一起加以探讨和改进,深入浅出,生动详实,极大的开拓了我们的工作思路,更新了我们的工作理念,为今后的工作开展打下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其中,刘冬梅老师和张红老师讲授的《涉农法律法规》与《农村社区管理与公共服务》,让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掌握了与农村、农业生产、农民权益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为以后依法治农,开展农村工作提供了完善的法律理念的支持。同时也认清了当代农村社区管理的形势和存在问题,认识到通过法治化治理、制度化自治和推进协商民主,加强和创新农村社区管理与公共服务是新形势下刻不容缓的艰巨任务。
方建斌老师讲授的《陕西精准扶贫形势与任务》,紧抓当前我省农村精准扶贫工作,从国家与省级扶贫标准与当前国家精准扶贫形势讲起,提出精准扶贫战略,分析讲解我省精准扶贫典型案例,给我们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设性的参考思路,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在当前我省贫困人口规模大、区域性贫困凸显、发展基础差、扶贫政策针对性不强的现状下,因地制宜、灵活运用扶贫政策,不死板硬套,切实以扶代帮,才能更好地使精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
任博主任讲授的《基层工作冲突管理》,让我们认识到要理性地从正反两个层面去认知农村工作中的冲突,不能一味的避免,而是要预防消极的,引导积极的。
郭亚军老师和黄小星老师则是从国内外农业的发展历史,以及当今社会形态下农村的发展趋势,指出不同时代背景下,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模式要与时俱进,与市场紧密结合,引导我们要发散思
维,开拓思路,创造本地特色农产品的品牌模式,发展当地农业经济。
三、观摩教学生动,亲身体会现代化农业的魅力
培训期间,学校老师组织我们参观了西农博览园,考察并观摩了杨凌天和生物科技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示范基地,杨凌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和杨陵区揉谷镇辛集村果业合作社模式,并进行现场教学,聆听了负责领导同志对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村管理的工作经验介绍。
这些观摩使我们直观感受到现代化农业的巨大魅力和产业价值,不仅开拓了我们的视野,增长了许多有关农业新科技的知识,同时最重要的是用骄人的成果更加坚定了我们这些热爱农村的基层工作者对带领农村发展经济,脱贫致富过上幸福生活的责任感和信心。
这次培训学习虽然已经结束,但是它在我们心里所种下的种子才刚刚破土而出。随着我们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开始平凡却忙碌的工作,这颗灌注着丰富养分的“新农人”的种子,会慢慢随着我们自身的成长抽芽、开花,最终在一个收获的季节,结出香甜喜人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