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工程概况................................................................................... 1
质量目标...................................................................................
现场管理目标...........................................................................
项目管理模式...........................................................................
主题内容和使用范围...............................................................
采取的标准和定义...................................................................
质量计划管理...........................................................................
质量体系要素...........................................................................
2 2 2 2 3 3 4
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晋中市开发区, 该建筑群体由1#生产科研楼2#生产科研楼和辅助用房组成,总建筑面积约19057.21m 2,是晋中市普通项目工程。 我公司承建该项目所有分项包括后期二次装修。
该工程是由晋中市建筑勘察设计院设计,由我公司承担施工任务。
本工程计划工期为472天,自2015年9月10日至2016年12月25日完成。各栋施工计划工期见附表V-1。
各栋施工计划工期 表V-1
质量目标:
在1#生产科研楼/2#生产科研楼/辅助用房。 分项工程优良率为90%,合格率为100% 不合格点控制在6%以内 单位工程评定等级为优良 各项技术资料达到竣工资料要求
现场管理目标:执行标准化工地建设。
项目管理模式:作为山西瑞德美中肿瘤综合楼工程的总承包单位,
公司组成了专门的项目经理部代表公司履约,并对业主全面负责,对工程实行全方位管理,实施以项目合同管理,质量、成本、进度控制为主要内容,以先进的施工技术为龙头,以科学的系统管理和先进的施工工艺为手段的总承包管理体制。同时,项目经理部在公司总部领导下充分发挥企业整体优势,高效组织和优化社会要素,建立以ISO 9002质量保证体系为核心的运行机制和质量管理程序,使全体人员明确目标,严格分工,落实责任,最终使工程达到预期质量目标。
1.主体内容和适用范围
在西瑞德美中肿瘤综合楼工程施工过程中,为确保我项目质量方针自始至终地得以认真地贯彻执行,确保本项目质量计划目标的顺利实现及合同的履约,特编制本《质量计划》。
《质量计划》中对西瑞德美中肿瘤综合楼工程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作出具体规定,并描述了质量职能各要素,适用于西瑞德美中肿瘤综合楼工程施工全过程。
第 二 页 共 四 页
2. 采取的标准和定义
2.1编制依据
1.1合同、招标文件、投标文件 1.2设计图纸
1.3国家现行规范: 《现行建筑施工规范大全》
1.4公司《质量保证手册》、《程序文件》及其实施细则、《项目管理手册》以及公司其他相关文件。 2.2定义
2.2.1本《质量计划》采用GB/T19001—2000 Idt ISO 9001:2008标准定义。 2.2.2专业定义
2.2.2.1特殊过程: 套筒链接。
2.2.2.2关键过程: 防水工程、商品混凝土工程、整体模板施工。
2.2.2.3“一案三工序”管理:一案指施工组织设计及各专项施工方案;三工序为检查上道工序,保证本工序,服务下道工序,以确保过程施工质量。 2.2.2.4物资分类:以其质量的影响程度分为A 、B 、C 三类。
A 类:钢材、水泥、砂、石、砖、构件、混凝土外加剂、防水材料、精密仪器设备。 B 类:工程设备、水电材料、木材、模板、焊接材料、保温材料。 C 类:机械配件、工具及低值易耗品等。
3. 质量计划的管理
3.1 《质量计划》由项目总工程师负责组织编写,报公司质量部审核后,由项目经理批准签发实施。《质量计划》由项目总工程师负责解释。
3.2 《质量计划》由项目项目办公室负责统一管理(包括编号、打印、发放、保管等), 并对《质量计划》的保管和使用情况实施监控。
第 三 页 共 五 页
3.3质量计划的发放范围
《质量计划》由项目办公室统一编号,分发给公司质量部、项目管理部、项目领导班子成员和各部门经理。
3.4《质量计划》不得遗失、拆页,《质量计划》持有者调离工作岗位按规定办理归还手续。
3.5质量计划的使用
3.5.1 项目各级领导和全体员工都要认真学习和理解《质量计划》内容,并应在项目质量管理活动中贯彻始终。
3.5.2 为了更好贯彻实施《质量计划》,各职能部门可根据需要制定相应的质量管理文件,其内容必须满足《质量计划》的要求。
3.5.3 《质量计划》只限于本项目使用,不得复制和转借外单位或其他个人,确需外借的,须经项目办公室同意,并按规定办理有关借阅手续,借阅人必须按时归还, 并负责保管好《质量计划》。
3.5.4 《质量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发生的问题由项目总工程师协调解决,重大问题请示公司有关部门或领导处理。
3.5.5 《质量计划》按受控文件管理,换版、更改由项目总工程师负责记录。 3.5.6 《质量计划》新版本颁发后立即收回旧版本,并在旧版本上盖“作废”章。 3.5.7项目经理部解体时由项目项目办公室统一收回。
4. 质量体系要素
4.1组织机构和岗位职责
4.1.1组织机构(略) 4.1.2岗位职责 项目经理:
①项目经理是公司法人在项目上的授权代理,是本项目的质量第一责任人,代表公司
第 四 页 共 六 页
履行与业主合同及分包合同相关的责任。
②执行公司质量方针、质量体系文件;项目质量目标的制定与贯彻实施。
③依据项目管理手册进行组织机构设置、人员聘任和质量职能分配及制定项目人员留置计划。
④领导项目经理部全面管理工作。
⑤领导编制项目制造成本实施计划,对项目成本支出审核签字。
⑥领导与组织项目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质量阶段预控计划、质量管理文件。 ⑦领导项目安全生产与质量管理工作, 是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⑧负责项目各类经济合同的审核签字。 总工程师:
①贯彻执行质量方针、项目质量计划与科技发展规划的引进及推广应用工作,负责审核项目物资计划及工程物资需要计划,对工程质量负有第一技术责任。
②具体负责组织相关人员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质量阶段预控计划、质量管理文件;组织编制并审核专项施工方案、技术措施,负责分包提交技术方案的审批。 ③领导项目计量设备管理工作。
④领导材料的选型、报批与控制。负责引进有实用价值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 ⑤参加工程主体结构验收及竣工验收工作;参加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与处理。 ⑥贯彻执行技术法规、规程、规范和涉及工程质量方面的有关规定。 ⑦负责组织图纸会审及各专业问题技术处理,审定设计洽商和变更工作。
⑧领导作好各项施工技术总结工作;参与项目制造成本实施计划的编制与分析工作。 ⑨领导与组织质量体系的运行,通过加强全过程的质量管理,确保项目质量目标的实现。 现场经理:
①现场经理是施工生产的指挥者,对各分项、分部的施工质量负直接领导责任。 ②组织责任师认真贯彻执行项目的各类生产计划、施工方案, 并定期进行检查;负责落实项目的质量计划和质量目标的执行。
③负责协调各工程专业、各分包单位在施工生产中工序交叉及相配合工作, 负责对公司内部专业公司的机械调配工作。
④负责安排和指导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及形象管理工作。 ⑤参与项目制造成本实施计划的编制与分析工作。
第 五 页 共 七 页
⑥对施工工期负直接领导责任, 负责与总包方确定总工期计划, 编制月进度计划, 监督落实项目工程进度计划的执行和完成情况,负责审定、考核分包单位月、周计划。 ⑦领导现场试验站工作。
⑧领导做好施工技术资料的管理工作。 ⑨“一案三工序”的监督、落实。 工程管理部:
1、负责项目施工生产的管理、协调与质量管理工作。 2、执行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并及时反馈管理信息。
3、负责根据项目月度计划分解成周作业计划,控制分包单位的施工进度安排。 4、负责对分包商进行技术及安全交底,审核分包商班组的交底,且各项交底必须以书面形式进行,手续齐全。
5、负责个项目施工、管理、技术、质量资料的搜集管理工作。 6、负责各项目施工管理日报、记录的填写工作。
7、负责施工中一般技术问题的处理,并将结果反馈技术管理部。
8、协助安全部门对现场人员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并随时对现场的安全设施及防护进行检查,负责现场文明施工的管理。
9、协助物资部对进场材料的构配件的检查、验收及保护。
10、负责安全整理的复查工作,现场的安全工作的评定工作,并作好记录。 编制项目“质量检验管理办法”,增加施工预控能力和过程中的检查,使质量问题消除在萌芽之中。参与技术方案的编制,加强预控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把关,严格按照项目质量计划和质量评定标准、国家规范进行监督、检查。
11、负责项目质量检查与监督工作,监督和指导分包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定期组织分包单位管理人员进行规范和评定标准的学习。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定质量通病预防措施;负责工程的隐、预检,分部分项工程质量评定的审核和质量评定资料的收集工作。
12、严格“一案三工序”的检查,组织分包单位做好工序、分项工程的检查验收工作。 13、负责事故的调查和分析,根据处理方案监督和指导责任单位的修复。
14、具体负责项目质量检查验证与监督工作,协调好与业主、监理、分包的关系,为工程顺利报验创造条件。
15、具体领导项目质量监控部工作,监督施工过程,材料的检验与验证。
第 六 页 共 八 页
16负责制定过程检验计划,定期进行工程质量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监督整改情况。 17、负责对项目全体人员进行质量意识教育,提高全员质量意识,指定关键部位的质量要求和检验管理点。
18、负责合格产品控制检验状态管理。
19、负责制定项目标识管理计划;负责制定项目质量成本数据库。 20、负责计量器具的台帐管理,进行标识、审核。
21、负责图纸及施工技术书籍的管理;与总包方进行图纸问题的联络、确认;设计变更、洽商的管理。
22、负责现场试验及抽样试验工作。 23、影相资料管理的策划、组织和实施。 24、负责项目物资的统一管理工作。
25、需编制采购计划,依据程序及采购计划购买,确保施工生产顺利进行。 26、监督各分包方进场材料的验证、复试,并记录存档。
27、及时组织自供材料的选择、送审,并跟踪及时将审定结果报技术管理部及经营管理部。
28、负责对自实施项目限额领了得管理,对项目材料成本核算负责。 29、负责对项目主要材料进场时间、进场计划的安排。
30、负责进场物资库存情况,制定和物质管理办法,做好各类物资的标识。 31、负责进场物资的报验及在使用过程中的监督工作。 32、做好工作预、决算及项目制造成本管理工作。 33、负责向业主、监理申报清款单及分包付款单工作。 34、负责计划与统计报量工作。 35、负责项目成本管理工作。
36、负责对项目及分包单位全体人员的思想教育及各项法规的宣传工作。 37、主抓施工现场文明。
4.2质量体系
4.2.1项目文件化质量体系 4.2.1.1质量计划及其运行记录。
第 七 页 共 九 页
4.2.1.2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工程进度计划等。 4.2.1.3施工图纸、标准图集。 4.2.1.4施工规范、规程、验收标准等。 4.2.2质量措施方案
(1)施工组织总设计 (项目总工程师组织编制) (2)土方施工方案 (技术管理部编制) (3)模板施工方案 (技术管理部编制) (4)外架及钢管脚手架方案 (技术管理部编制) (5)防水施工方案 (技术管理部编制) (6)冬季施工方案 (技术管理部编制) (7)塔吊安装、拆除方案 (机械租赁分公司编制) (9)安全施工方案 (技术管理部编制) (10)物资管理施工方案 (技术管理部编制) (11)工程管理施工方案 (技术管理部编制) (12)测量施工方案 (测量分公司编制) (13)混凝土施工方案 (技术管理部编制) (14)钢筋施工方案 (技术管理部编制) (15)消防施工方案 (技术管理部编制) (16)降水施工方案 (**降水公司编制) (17)CFG桩基础施工方案 (***基础公司编制) (18)临水、临电施工方案 (技术管理部编制) (19)回填土施工方案 (技术管理部编制) 4.2.3分承包管理系列文件 (1)分包方质量管理规定
(2)分包方安全与文明施工管理规定 (3)分包方物资管理规定 (4)其他
第 八 页 共 十 页
4.3合同评审
4.3.1总包合同管理 4.3.1.1合同签订前的评审
项目经理、商务经理参加公司投标部组织的合同评审会,并就其中的工期目标、质量目标、创优目标、经营策略等重点内容明确记录下来,为项目内部合同交底做准备。
4.3.1.2合同签订后的交底
项目经理部主要管理人员参加公司投标部组织的合同交底会。 4.3.1.3项目合同交底
由项目经营管理部将合同中与各部门有关的内容分别筛选、汇总、打印成合同交底书,就其中的重要事项予以明确交代,保证合同的顺利执行。对各部门以合同交底书的形式进行合同交底,记录并保存。 4.3.1.4合同更改
合同发生修订时,若不影响原定施工方案时,由项目组织协调评审,并执行公司合同评审程序。
(1)一般的更改可通过洽商和书面签证的方式进行。
(2)重大更改应按9.3.1.1条款进行评审,经评审就有关问题由项目经理签订书面的协议对合同条文进行修改,签署生效,在合同及更改的协议评审中应充分考虑更改后对技术满足顾客要求的可行性;更改后对成本的影响;更改后对工程质量、工程工期的影响;更改后对材料供应、施工设备及其他现场条件的影响。 4.3.2分包合同管理
4.3.2.1分承包方评定按照公司《分承包方评定程序》项目经理参与由工程协力公司组织的分承包方评定和选择,明确分承包方的必备条件。 4.3.2.2分包合同签订过程管理
(1)草拟工程分包合同:由公司项目管理部合约组组织项目合同部根据已确定的分
包方式、分包价、分包合同条件、分包价计取原则工程分包合同标准文本草拟工程分包合同。
(2)分包合同谈判:由项目经理主持、公司项目管理部合约组组织项目经理部主要
人员参与谈判。
(3)分包合同评审:项目经理部合同部组织项目各部门进行项目内部合同评审;需
进行公司级合同评审时,交送公司项目管理部合约组进行公司级评审。 (4)分包合同签订:合同管理员将修改后的分包合同文本送有签字权的经理批准签
字后,送公司合约部审定加盖公司合同专用章,待分承包方签字加盖单位公章后,分包合同正式生效。 4.3.2.3分包合同交底:
项目经营管理部将合同中与各部门有关的内容分别挑出来,分别汇总、打印成合同交底书,对各部门以合同交底书的形式进行合同交底,记录并保存。 4.3.3分承包方考核:
项目经理部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每季度对分承包的工期、质量、安全、资料等方面进行考核,填写考核表格,并将项目考核意见由项目办公室及时送交工程协力公司。
4.4文件和资料控制
4.4.1文件的管理 4.4.1.1文件制定:
根据需要由项目各部门负责人编制有关的技术类文件、管理办法等文件,并负责解释与督促文件的实施。 4.54.1.2文件审批:
由项目主管领导审批签署主管部门编制的文件。 4.4.1.3文件发放:
由项目办公室负责对文件进行打印、收发、复印、登记工作,保证文件处于受控状态及有效。
4.4.1.4文件修改、换版:
由原文件编制各部门负责人进行修改,项目主管领导审批及换版文件的签发,项目办公室负责修改、换版文件的通知登记发放。 4.4.1.5年度文件资料清单:
项目项目办公室负责将项目各部门的文件资料清单汇总,编制成项目年度文件资料清单。
4.4.1.6项目结束后文件资料的处理:
项目结束,由项目各部门负责人根据公司总部职能部门的对资料管理的要求,对项目文件资料进行处理,并保证受控文件的及时回收。
本项目受控文件包括: 设计图纸;
现行国家施工规范;
验收标准、工艺标准、材料标准、标准图;
各类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技术交底、图纸会审记录; 工程变更、设计洽商;
项目质量计划、工程质量记录、公司质量体系文件。 各文件和资料的编制、审核和批准见附表V-2。
文件和资料的编制、审核和批准 附表V-2
4.4.2质量记录的管理
4.4.2.1 项目部技术管理部以及质量监控部严格按照公司项目管理部的统一规定执行, 对质量记录进行控制见附表V-3。
质量记录管理 附表V-3
所有资料记录字迹清楚、内容完整,记录应标明日期并经相关责任人签字认可。 4.4.2.2质量体系自检
(1) 项目经理部质量监控部制定内部质量自检计划。
(2) 对自检中发现的问题向有关部门下达整改通知,限期整改,并由质量监控部负
责跟踪管理。
(3) 质量监控部负责内部质量体系自检工作,保存质量体系自检记录。 4.4.2.3常用的工程质量记录:
① 主要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设备出厂证明、试验报告见附表V-4。
主要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设备出厂证明、试验报告 附表V-4
②施工试验记录
素土回填:取样平面图、试验报告。
混凝土:试配申请单、配比申请单、抗压强度报告、强度统计、强度评定。 钢筋连接:气压焊试验报告。 ③施工记录 定位放线记录;
混凝土浇灌申请记录、混凝土开盘鉴定;
施工测温记录: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测点布置图; ④预检记录
工程定位测量记录; 基槽验线; 模板;
楼层放线:1m标高线、轴线竖向投测控制线; 混凝土施工缝留置方法、位置、接茬的处理; 预留洞口位置、设备基础。 ⑤隐检记录 钢筋隐检;
地下室外墙施工缝、止水带隐检; 过墙套管隐检;
防水基层、防水层隐检; 基槽回填基层隐检。 ⑥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⑦基础、结构验收记录 ⑧图纸会审记录、技术交底记录 ⑨设计变更洽商 ⑩计量管理记录
4.4.2.4合同评审记录由公司总部提供,经营管理部保存合同评审记录副本及工程合同副本。
4.4.2.5质量体系运行记录:包括纠正与预防措施记录、人员培训考核记录、分承包方评价和有关质量体系运行考核记录、内外审记录、文件和资料记录、统计技术的应用记录等。
4.4.3对于竣工资料及其他须作为历史资料保存的,按国家和公司档案室的有关规定,分别送交有关档案室保存。
4.4.4对质量保证手册和程序文件,项目解体后若有后续工程,则转入下一项目,否则,交回公司质保部;对于项目其余资料按公司《质量记录程序》文件执行。 4.4.5质量资料管理总负责人为总工程师,项目各部门的内部管理资料,由各部门自行管理。
4.6过程控制
4.6.1开工前的过程控制 4.6.1.1准备工作计划:
项目总工程师负责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经公司项目管理部审核, 公司总工批准后实施。 4.6.1.2图纸会审:
接到图纸后,项目工程技术管理部负责组织,在项目总工程师的主持下,召集有关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会审、记录,并就提出的有关问题和业主达成一致。此过程形成两个记录,内部图纸会审记录和图纸会审记录。
4.6.1.3本工程需项目经理部进行详图设计部分,项目总工程师组织工程技术管理部配合业主及设计单位共同对详图设计进行探讨达成共识,由项目技术管理部设计小组完成设计。
4.6.1.4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由技术管理部编制各专项技术方案。对于专业分承包方,施工方案由其自行制定,项目主任工程师进行审批执行。
4.6.1.5施工现场准备工作质量控制,具体工作如下:
(1)项目经理部负责接收红线范围,以及临水、临电、施工道路、施工障碍等的确定。
(2)测量分公司负责引进设立半永久性基准桩和水准桩点,经北京市勘测院复验批准,记录并保存。
(3)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对人员、设备、材料、和计量器具等进场的规定进行落实与管理。 4.6.2施工过程控制 4.6.2.1编制过程控制计划:
在每一分项工程施工之前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编制过程控制计划,具体内容包括:工序执行标准、质量控制重点、执行和检查人员的职责,过程控制计划由项目技术管理部编制,总工程师批准。 4.6.2.2过程能力评定:
由项目技术管理部、专业责任师共同进行,对施工过程进行评定认可,以确保人员、机具的配置及工艺的可行,由专业责任工程师记录; 4.6.2.3技术交底:
分三个层次进行。项目工程技术管理部根据各项施工方案向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分承包负责人交底;专业责任工程师向操作班组交底;分承包及班组长向工人交底。交底一律书面进行,被交底人需在交底材料上签字以明确责任。 4.6.2.4实施首检制:
分项工程施工之前均要确定某一具有代表性的具体部位作为样板控制点,经过“三检”过程和质量员的验证,并经监理公司认可后作为标准指导其他部位的施工。 4.6.2.5对于本工程的特殊过程、关键过程,实施重点控制,在过程控制计划中做出明确规定。
4.6.2.6特殊过程的操作人员要经培训合格,持证上岗。
4.6.2.7机械管理、维修、保养由提供方负责, 工程管理部负责监控, 并由设备提供方按时提供必要的记录。 4.6.3过程标识
4.6.3.1施工过程的各种标识及记录由责任工程师负责, 标识方式为:钢筋、模板工程:挂牌、记录标识; 混凝土工程:标签、记录标识; 钢筋焊接:记录标识; 机电安装:记录标
识。
4.6.3.2工程技术管理部负责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 4.6.3.3急需放行的物资和例外放行的过程,要进行连续监控, 在随后的检验试验中发现不合格,由原放行的直接管理部门负责实施追回,并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进行处理。
4.6.3.4只有检验人员或其授权人才有权更改表示检验状态的标志,如标记、标牌等,检验和试验状态改变后,应立即进新的标识。
4.6.3.5负责管理标识用具的人员,要妥善保管,需要更换时,应将原印章或标记交回。 4.6.4防护
4.6.4.1《施工组织设计》中要明确成品保护方案措施。
4.6.4.2施工过程中的工序防护,由专业责任工程师组织实施,交工前的成品防护由项目经理部统一组织实施。
4.6.4.3对分承包方负责范围的成品防护要列入分承包合同,并严格执行。
4.7检验和试验
4.7.1过程检验和试验
4.7.1.1过程检验和试验按项目检验计划规定执行。 4.7.1.2过程检验和试验的责任人为责任工程师。
4.7.1.3施工过程的质量检验,分承包方负责自检、交接检,责任工程师负责分项质量检验评定。
4.7.1.4施工过程试验按规范要求取样, 由责任工程师委托试验员进行。
4.7.1.5检验、试验要经过审查、批准,并作好记录,检验和试验不合格的过程不得放行。
4.7.1.6过程检验和试验记录应及时上报监理公司,经批准后方能进行下道工序。 4.7.1.7检验和试验记录:所有检验和试验均应有正式记录,经相关负责人签字并注明检验日期, 由专职人员整理归档。
4.8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控制
4.8.1检验设备的控制责任人为项目技术管理部。测量设备的控制责任人为测量分公司。项目设试验设备和计量设备的控制责任人,分承包方提供的检测设备需检验合格,经标识后方可使用。
4.8.2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都要按校准和检定周期进行校准和复检,新投入使用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使用前必须校准,以保证精确度,并对所有检测设备进行标识,表明其检验状态,保存检验记录。
4.8.3当发现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失准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追溯检验,直到其检验、试验结果符合标准得以确认为止,并记入有关文件。
4.8.4未经校准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不得使用,不合格的检测设备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更换。
4.8.5建立台帐:对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检测及发放要做出管理台帐,由专人统一管理。
4.9不合格品的控制
4.9.1各类物资、半成品、工程设备、施工过程在使用和施工前均应检查合格标志后记录,防止使用不合格材料、半成品或使不合格过程转入下道工序。 4.9.2不合格品的评审和处置
4.9.2.1一般不合格工序的评审与处置由项目质量员负责;严重不合格由公司项目管理部组织工程、技术、物资部门经理(或者授权人)及项目总工程师进行评审,项目总工程师制定方案,公司总工程师批准后处置,并做记录。 4.9.2.2按程序规定评审不合格品,处置通常有如下几种情况: (1)返工,以达到规定的施工过程要求。 (2)经补修或不经补修作为让步接收。
(3)材料、半成品的降级使用、改作他用或退货。 (4)报废处理。
4.9.2.3返修后按《检验和试验程序》重新进行检验和试验,并记录。
4.9.2.4工序检验不合格由专业责任师批准返工, 不作记录。
4.10纠正和预防措施
4.10.1纠正措施是杜绝不合格品的质量改进措施,项目工程技术协调部根据专业责任师提供的分析资料,有关质量记录和用户意见进行综合分析,制定系统性的纠正措施,报项目总工程师批准执行。
4.10.2预防措施是经分析潜在的不合格品而编制的控制措施,项目工程技术管理部根据工程,同类工程和本工程资源配置状况,制定分项工程预控措施,经总工程师批准后实施,预控措施在分项工程开工前制定。
4.10.3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责任人为专业责任工程师。 4.10.4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由工程技术管理部完成记录。
4.10.5项目体系内外审及自查中发现的不符合项,由项目总工程师制定纠正措施(直接在不符合项整改通知单上填写),不符合项纠正措施的实施由被下整改通知单的部门实施,项目办公室进行监督整改。纠正预防措施涉及更改程序文件的问题需专题报告公司主管部门。
4.10.6由于执行纠正和预防措施引起有关文件的更改,执行《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并予以记录。 4.11服务
4.11.1 协调与监理的工作过程中,在经济度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考虑业主方的需要和利益。
4.11.2 与监理协调工作中应采取主动服务,对监理提出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应及时根据自身的条件能力尽可能给与满足。
4.11.3在服务过程中,主动向监理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和建议。 4.11.4本工程交付后的回访及维修委托公司具体执行。
4.11.5对回访中提出的质量问题,要作质量记录,制定保修计划,并报业主一份。 4.11.6报修完毕经业主确认,回执单由业主签字后交公司工程管理部保存归档。 4.11.7业主有其他服务要求时由公司负责签订合同,对所报项目、负责、质量、时间及费用等做出具体规定并贯彻执行。
4.11.8竣工后, 发给住户一张平面图, 包括水、电、暖通等管道布置图,以方便住户查找;另外再提供一张结构平面图,图中表明结构墙与轻质墙的位置,以便装修时用。
4.11.9为用户提供装修服务,为用户搬家提供搬家公司信息。
4.12统计技术
4.12.1为确保混凝土强度,应用标准差统计法对混凝土试块宽强度进行统计分析。
4.12.2 数据来源:混凝土试块28d 标养强度报告。
4.12.3 职责
实验室:提供实验报告
技术管理部:统计计算、分析,出统计报告。
第 十九 页 共 二十一 页
目录
工程概况................................................................................... 1
质量目标...................................................................................
现场管理目标...........................................................................
项目管理模式...........................................................................
主题内容和使用范围...............................................................
采取的标准和定义...................................................................
质量计划管理...........................................................................
质量体系要素...........................................................................
2 2 2 2 3 3 4
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晋中市开发区, 该建筑群体由1#生产科研楼2#生产科研楼和辅助用房组成,总建筑面积约19057.21m 2,是晋中市普通项目工程。 我公司承建该项目所有分项包括后期二次装修。
该工程是由晋中市建筑勘察设计院设计,由我公司承担施工任务。
本工程计划工期为472天,自2015年9月10日至2016年12月25日完成。各栋施工计划工期见附表V-1。
各栋施工计划工期 表V-1
质量目标:
在1#生产科研楼/2#生产科研楼/辅助用房。 分项工程优良率为90%,合格率为100% 不合格点控制在6%以内 单位工程评定等级为优良 各项技术资料达到竣工资料要求
现场管理目标:执行标准化工地建设。
项目管理模式:作为山西瑞德美中肿瘤综合楼工程的总承包单位,
公司组成了专门的项目经理部代表公司履约,并对业主全面负责,对工程实行全方位管理,实施以项目合同管理,质量、成本、进度控制为主要内容,以先进的施工技术为龙头,以科学的系统管理和先进的施工工艺为手段的总承包管理体制。同时,项目经理部在公司总部领导下充分发挥企业整体优势,高效组织和优化社会要素,建立以ISO 9002质量保证体系为核心的运行机制和质量管理程序,使全体人员明确目标,严格分工,落实责任,最终使工程达到预期质量目标。
1.主体内容和适用范围
在西瑞德美中肿瘤综合楼工程施工过程中,为确保我项目质量方针自始至终地得以认真地贯彻执行,确保本项目质量计划目标的顺利实现及合同的履约,特编制本《质量计划》。
《质量计划》中对西瑞德美中肿瘤综合楼工程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作出具体规定,并描述了质量职能各要素,适用于西瑞德美中肿瘤综合楼工程施工全过程。
第 二 页 共 四 页
2. 采取的标准和定义
2.1编制依据
1.1合同、招标文件、投标文件 1.2设计图纸
1.3国家现行规范: 《现行建筑施工规范大全》
1.4公司《质量保证手册》、《程序文件》及其实施细则、《项目管理手册》以及公司其他相关文件。 2.2定义
2.2.1本《质量计划》采用GB/T19001—2000 Idt ISO 9001:2008标准定义。 2.2.2专业定义
2.2.2.1特殊过程: 套筒链接。
2.2.2.2关键过程: 防水工程、商品混凝土工程、整体模板施工。
2.2.2.3“一案三工序”管理:一案指施工组织设计及各专项施工方案;三工序为检查上道工序,保证本工序,服务下道工序,以确保过程施工质量。 2.2.2.4物资分类:以其质量的影响程度分为A 、B 、C 三类。
A 类:钢材、水泥、砂、石、砖、构件、混凝土外加剂、防水材料、精密仪器设备。 B 类:工程设备、水电材料、木材、模板、焊接材料、保温材料。 C 类:机械配件、工具及低值易耗品等。
3. 质量计划的管理
3.1 《质量计划》由项目总工程师负责组织编写,报公司质量部审核后,由项目经理批准签发实施。《质量计划》由项目总工程师负责解释。
3.2 《质量计划》由项目项目办公室负责统一管理(包括编号、打印、发放、保管等), 并对《质量计划》的保管和使用情况实施监控。
第 三 页 共 五 页
3.3质量计划的发放范围
《质量计划》由项目办公室统一编号,分发给公司质量部、项目管理部、项目领导班子成员和各部门经理。
3.4《质量计划》不得遗失、拆页,《质量计划》持有者调离工作岗位按规定办理归还手续。
3.5质量计划的使用
3.5.1 项目各级领导和全体员工都要认真学习和理解《质量计划》内容,并应在项目质量管理活动中贯彻始终。
3.5.2 为了更好贯彻实施《质量计划》,各职能部门可根据需要制定相应的质量管理文件,其内容必须满足《质量计划》的要求。
3.5.3 《质量计划》只限于本项目使用,不得复制和转借外单位或其他个人,确需外借的,须经项目办公室同意,并按规定办理有关借阅手续,借阅人必须按时归还, 并负责保管好《质量计划》。
3.5.4 《质量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发生的问题由项目总工程师协调解决,重大问题请示公司有关部门或领导处理。
3.5.5 《质量计划》按受控文件管理,换版、更改由项目总工程师负责记录。 3.5.6 《质量计划》新版本颁发后立即收回旧版本,并在旧版本上盖“作废”章。 3.5.7项目经理部解体时由项目项目办公室统一收回。
4. 质量体系要素
4.1组织机构和岗位职责
4.1.1组织机构(略) 4.1.2岗位职责 项目经理:
①项目经理是公司法人在项目上的授权代理,是本项目的质量第一责任人,代表公司
第 四 页 共 六 页
履行与业主合同及分包合同相关的责任。
②执行公司质量方针、质量体系文件;项目质量目标的制定与贯彻实施。
③依据项目管理手册进行组织机构设置、人员聘任和质量职能分配及制定项目人员留置计划。
④领导项目经理部全面管理工作。
⑤领导编制项目制造成本实施计划,对项目成本支出审核签字。
⑥领导与组织项目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质量阶段预控计划、质量管理文件。 ⑦领导项目安全生产与质量管理工作, 是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⑧负责项目各类经济合同的审核签字。 总工程师:
①贯彻执行质量方针、项目质量计划与科技发展规划的引进及推广应用工作,负责审核项目物资计划及工程物资需要计划,对工程质量负有第一技术责任。
②具体负责组织相关人员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质量阶段预控计划、质量管理文件;组织编制并审核专项施工方案、技术措施,负责分包提交技术方案的审批。 ③领导项目计量设备管理工作。
④领导材料的选型、报批与控制。负责引进有实用价值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 ⑤参加工程主体结构验收及竣工验收工作;参加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与处理。 ⑥贯彻执行技术法规、规程、规范和涉及工程质量方面的有关规定。 ⑦负责组织图纸会审及各专业问题技术处理,审定设计洽商和变更工作。
⑧领导作好各项施工技术总结工作;参与项目制造成本实施计划的编制与分析工作。 ⑨领导与组织质量体系的运行,通过加强全过程的质量管理,确保项目质量目标的实现。 现场经理:
①现场经理是施工生产的指挥者,对各分项、分部的施工质量负直接领导责任。 ②组织责任师认真贯彻执行项目的各类生产计划、施工方案, 并定期进行检查;负责落实项目的质量计划和质量目标的执行。
③负责协调各工程专业、各分包单位在施工生产中工序交叉及相配合工作, 负责对公司内部专业公司的机械调配工作。
④负责安排和指导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及形象管理工作。 ⑤参与项目制造成本实施计划的编制与分析工作。
第 五 页 共 七 页
⑥对施工工期负直接领导责任, 负责与总包方确定总工期计划, 编制月进度计划, 监督落实项目工程进度计划的执行和完成情况,负责审定、考核分包单位月、周计划。 ⑦领导现场试验站工作。
⑧领导做好施工技术资料的管理工作。 ⑨“一案三工序”的监督、落实。 工程管理部:
1、负责项目施工生产的管理、协调与质量管理工作。 2、执行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并及时反馈管理信息。
3、负责根据项目月度计划分解成周作业计划,控制分包单位的施工进度安排。 4、负责对分包商进行技术及安全交底,审核分包商班组的交底,且各项交底必须以书面形式进行,手续齐全。
5、负责个项目施工、管理、技术、质量资料的搜集管理工作。 6、负责各项目施工管理日报、记录的填写工作。
7、负责施工中一般技术问题的处理,并将结果反馈技术管理部。
8、协助安全部门对现场人员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并随时对现场的安全设施及防护进行检查,负责现场文明施工的管理。
9、协助物资部对进场材料的构配件的检查、验收及保护。
10、负责安全整理的复查工作,现场的安全工作的评定工作,并作好记录。 编制项目“质量检验管理办法”,增加施工预控能力和过程中的检查,使质量问题消除在萌芽之中。参与技术方案的编制,加强预控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把关,严格按照项目质量计划和质量评定标准、国家规范进行监督、检查。
11、负责项目质量检查与监督工作,监督和指导分包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定期组织分包单位管理人员进行规范和评定标准的学习。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定质量通病预防措施;负责工程的隐、预检,分部分项工程质量评定的审核和质量评定资料的收集工作。
12、严格“一案三工序”的检查,组织分包单位做好工序、分项工程的检查验收工作。 13、负责事故的调查和分析,根据处理方案监督和指导责任单位的修复。
14、具体负责项目质量检查验证与监督工作,协调好与业主、监理、分包的关系,为工程顺利报验创造条件。
15、具体领导项目质量监控部工作,监督施工过程,材料的检验与验证。
第 六 页 共 八 页
16负责制定过程检验计划,定期进行工程质量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监督整改情况。 17、负责对项目全体人员进行质量意识教育,提高全员质量意识,指定关键部位的质量要求和检验管理点。
18、负责合格产品控制检验状态管理。
19、负责制定项目标识管理计划;负责制定项目质量成本数据库。 20、负责计量器具的台帐管理,进行标识、审核。
21、负责图纸及施工技术书籍的管理;与总包方进行图纸问题的联络、确认;设计变更、洽商的管理。
22、负责现场试验及抽样试验工作。 23、影相资料管理的策划、组织和实施。 24、负责项目物资的统一管理工作。
25、需编制采购计划,依据程序及采购计划购买,确保施工生产顺利进行。 26、监督各分包方进场材料的验证、复试,并记录存档。
27、及时组织自供材料的选择、送审,并跟踪及时将审定结果报技术管理部及经营管理部。
28、负责对自实施项目限额领了得管理,对项目材料成本核算负责。 29、负责对项目主要材料进场时间、进场计划的安排。
30、负责进场物资库存情况,制定和物质管理办法,做好各类物资的标识。 31、负责进场物资的报验及在使用过程中的监督工作。 32、做好工作预、决算及项目制造成本管理工作。 33、负责向业主、监理申报清款单及分包付款单工作。 34、负责计划与统计报量工作。 35、负责项目成本管理工作。
36、负责对项目及分包单位全体人员的思想教育及各项法规的宣传工作。 37、主抓施工现场文明。
4.2质量体系
4.2.1项目文件化质量体系 4.2.1.1质量计划及其运行记录。
第 七 页 共 九 页
4.2.1.2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工程进度计划等。 4.2.1.3施工图纸、标准图集。 4.2.1.4施工规范、规程、验收标准等。 4.2.2质量措施方案
(1)施工组织总设计 (项目总工程师组织编制) (2)土方施工方案 (技术管理部编制) (3)模板施工方案 (技术管理部编制) (4)外架及钢管脚手架方案 (技术管理部编制) (5)防水施工方案 (技术管理部编制) (6)冬季施工方案 (技术管理部编制) (7)塔吊安装、拆除方案 (机械租赁分公司编制) (9)安全施工方案 (技术管理部编制) (10)物资管理施工方案 (技术管理部编制) (11)工程管理施工方案 (技术管理部编制) (12)测量施工方案 (测量分公司编制) (13)混凝土施工方案 (技术管理部编制) (14)钢筋施工方案 (技术管理部编制) (15)消防施工方案 (技术管理部编制) (16)降水施工方案 (**降水公司编制) (17)CFG桩基础施工方案 (***基础公司编制) (18)临水、临电施工方案 (技术管理部编制) (19)回填土施工方案 (技术管理部编制) 4.2.3分承包管理系列文件 (1)分包方质量管理规定
(2)分包方安全与文明施工管理规定 (3)分包方物资管理规定 (4)其他
第 八 页 共 十 页
4.3合同评审
4.3.1总包合同管理 4.3.1.1合同签订前的评审
项目经理、商务经理参加公司投标部组织的合同评审会,并就其中的工期目标、质量目标、创优目标、经营策略等重点内容明确记录下来,为项目内部合同交底做准备。
4.3.1.2合同签订后的交底
项目经理部主要管理人员参加公司投标部组织的合同交底会。 4.3.1.3项目合同交底
由项目经营管理部将合同中与各部门有关的内容分别筛选、汇总、打印成合同交底书,就其中的重要事项予以明确交代,保证合同的顺利执行。对各部门以合同交底书的形式进行合同交底,记录并保存。 4.3.1.4合同更改
合同发生修订时,若不影响原定施工方案时,由项目组织协调评审,并执行公司合同评审程序。
(1)一般的更改可通过洽商和书面签证的方式进行。
(2)重大更改应按9.3.1.1条款进行评审,经评审就有关问题由项目经理签订书面的协议对合同条文进行修改,签署生效,在合同及更改的协议评审中应充分考虑更改后对技术满足顾客要求的可行性;更改后对成本的影响;更改后对工程质量、工程工期的影响;更改后对材料供应、施工设备及其他现场条件的影响。 4.3.2分包合同管理
4.3.2.1分承包方评定按照公司《分承包方评定程序》项目经理参与由工程协力公司组织的分承包方评定和选择,明确分承包方的必备条件。 4.3.2.2分包合同签订过程管理
(1)草拟工程分包合同:由公司项目管理部合约组组织项目合同部根据已确定的分
包方式、分包价、分包合同条件、分包价计取原则工程分包合同标准文本草拟工程分包合同。
(2)分包合同谈判:由项目经理主持、公司项目管理部合约组组织项目经理部主要
人员参与谈判。
(3)分包合同评审:项目经理部合同部组织项目各部门进行项目内部合同评审;需
进行公司级合同评审时,交送公司项目管理部合约组进行公司级评审。 (4)分包合同签订:合同管理员将修改后的分包合同文本送有签字权的经理批准签
字后,送公司合约部审定加盖公司合同专用章,待分承包方签字加盖单位公章后,分包合同正式生效。 4.3.2.3分包合同交底:
项目经营管理部将合同中与各部门有关的内容分别挑出来,分别汇总、打印成合同交底书,对各部门以合同交底书的形式进行合同交底,记录并保存。 4.3.3分承包方考核:
项目经理部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每季度对分承包的工期、质量、安全、资料等方面进行考核,填写考核表格,并将项目考核意见由项目办公室及时送交工程协力公司。
4.4文件和资料控制
4.4.1文件的管理 4.4.1.1文件制定:
根据需要由项目各部门负责人编制有关的技术类文件、管理办法等文件,并负责解释与督促文件的实施。 4.54.1.2文件审批:
由项目主管领导审批签署主管部门编制的文件。 4.4.1.3文件发放:
由项目办公室负责对文件进行打印、收发、复印、登记工作,保证文件处于受控状态及有效。
4.4.1.4文件修改、换版:
由原文件编制各部门负责人进行修改,项目主管领导审批及换版文件的签发,项目办公室负责修改、换版文件的通知登记发放。 4.4.1.5年度文件资料清单:
项目项目办公室负责将项目各部门的文件资料清单汇总,编制成项目年度文件资料清单。
4.4.1.6项目结束后文件资料的处理:
项目结束,由项目各部门负责人根据公司总部职能部门的对资料管理的要求,对项目文件资料进行处理,并保证受控文件的及时回收。
本项目受控文件包括: 设计图纸;
现行国家施工规范;
验收标准、工艺标准、材料标准、标准图;
各类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技术交底、图纸会审记录; 工程变更、设计洽商;
项目质量计划、工程质量记录、公司质量体系文件。 各文件和资料的编制、审核和批准见附表V-2。
文件和资料的编制、审核和批准 附表V-2
4.4.2质量记录的管理
4.4.2.1 项目部技术管理部以及质量监控部严格按照公司项目管理部的统一规定执行, 对质量记录进行控制见附表V-3。
质量记录管理 附表V-3
所有资料记录字迹清楚、内容完整,记录应标明日期并经相关责任人签字认可。 4.4.2.2质量体系自检
(1) 项目经理部质量监控部制定内部质量自检计划。
(2) 对自检中发现的问题向有关部门下达整改通知,限期整改,并由质量监控部负
责跟踪管理。
(3) 质量监控部负责内部质量体系自检工作,保存质量体系自检记录。 4.4.2.3常用的工程质量记录:
① 主要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设备出厂证明、试验报告见附表V-4。
主要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设备出厂证明、试验报告 附表V-4
②施工试验记录
素土回填:取样平面图、试验报告。
混凝土:试配申请单、配比申请单、抗压强度报告、强度统计、强度评定。 钢筋连接:气压焊试验报告。 ③施工记录 定位放线记录;
混凝土浇灌申请记录、混凝土开盘鉴定;
施工测温记录: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测点布置图; ④预检记录
工程定位测量记录; 基槽验线; 模板;
楼层放线:1m标高线、轴线竖向投测控制线; 混凝土施工缝留置方法、位置、接茬的处理; 预留洞口位置、设备基础。 ⑤隐检记录 钢筋隐检;
地下室外墙施工缝、止水带隐检; 过墙套管隐检;
防水基层、防水层隐检; 基槽回填基层隐检。 ⑥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⑦基础、结构验收记录 ⑧图纸会审记录、技术交底记录 ⑨设计变更洽商 ⑩计量管理记录
4.4.2.4合同评审记录由公司总部提供,经营管理部保存合同评审记录副本及工程合同副本。
4.4.2.5质量体系运行记录:包括纠正与预防措施记录、人员培训考核记录、分承包方评价和有关质量体系运行考核记录、内外审记录、文件和资料记录、统计技术的应用记录等。
4.4.3对于竣工资料及其他须作为历史资料保存的,按国家和公司档案室的有关规定,分别送交有关档案室保存。
4.4.4对质量保证手册和程序文件,项目解体后若有后续工程,则转入下一项目,否则,交回公司质保部;对于项目其余资料按公司《质量记录程序》文件执行。 4.4.5质量资料管理总负责人为总工程师,项目各部门的内部管理资料,由各部门自行管理。
4.6过程控制
4.6.1开工前的过程控制 4.6.1.1准备工作计划:
项目总工程师负责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经公司项目管理部审核, 公司总工批准后实施。 4.6.1.2图纸会审:
接到图纸后,项目工程技术管理部负责组织,在项目总工程师的主持下,召集有关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会审、记录,并就提出的有关问题和业主达成一致。此过程形成两个记录,内部图纸会审记录和图纸会审记录。
4.6.1.3本工程需项目经理部进行详图设计部分,项目总工程师组织工程技术管理部配合业主及设计单位共同对详图设计进行探讨达成共识,由项目技术管理部设计小组完成设计。
4.6.1.4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由技术管理部编制各专项技术方案。对于专业分承包方,施工方案由其自行制定,项目主任工程师进行审批执行。
4.6.1.5施工现场准备工作质量控制,具体工作如下:
(1)项目经理部负责接收红线范围,以及临水、临电、施工道路、施工障碍等的确定。
(2)测量分公司负责引进设立半永久性基准桩和水准桩点,经北京市勘测院复验批准,记录并保存。
(3)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对人员、设备、材料、和计量器具等进场的规定进行落实与管理。 4.6.2施工过程控制 4.6.2.1编制过程控制计划:
在每一分项工程施工之前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编制过程控制计划,具体内容包括:工序执行标准、质量控制重点、执行和检查人员的职责,过程控制计划由项目技术管理部编制,总工程师批准。 4.6.2.2过程能力评定:
由项目技术管理部、专业责任师共同进行,对施工过程进行评定认可,以确保人员、机具的配置及工艺的可行,由专业责任工程师记录; 4.6.2.3技术交底:
分三个层次进行。项目工程技术管理部根据各项施工方案向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分承包负责人交底;专业责任工程师向操作班组交底;分承包及班组长向工人交底。交底一律书面进行,被交底人需在交底材料上签字以明确责任。 4.6.2.4实施首检制:
分项工程施工之前均要确定某一具有代表性的具体部位作为样板控制点,经过“三检”过程和质量员的验证,并经监理公司认可后作为标准指导其他部位的施工。 4.6.2.5对于本工程的特殊过程、关键过程,实施重点控制,在过程控制计划中做出明确规定。
4.6.2.6特殊过程的操作人员要经培训合格,持证上岗。
4.6.2.7机械管理、维修、保养由提供方负责, 工程管理部负责监控, 并由设备提供方按时提供必要的记录。 4.6.3过程标识
4.6.3.1施工过程的各种标识及记录由责任工程师负责, 标识方式为:钢筋、模板工程:挂牌、记录标识; 混凝土工程:标签、记录标识; 钢筋焊接:记录标识; 机电安装:记录标
识。
4.6.3.2工程技术管理部负责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 4.6.3.3急需放行的物资和例外放行的过程,要进行连续监控, 在随后的检验试验中发现不合格,由原放行的直接管理部门负责实施追回,并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进行处理。
4.6.3.4只有检验人员或其授权人才有权更改表示检验状态的标志,如标记、标牌等,检验和试验状态改变后,应立即进新的标识。
4.6.3.5负责管理标识用具的人员,要妥善保管,需要更换时,应将原印章或标记交回。 4.6.4防护
4.6.4.1《施工组织设计》中要明确成品保护方案措施。
4.6.4.2施工过程中的工序防护,由专业责任工程师组织实施,交工前的成品防护由项目经理部统一组织实施。
4.6.4.3对分承包方负责范围的成品防护要列入分承包合同,并严格执行。
4.7检验和试验
4.7.1过程检验和试验
4.7.1.1过程检验和试验按项目检验计划规定执行。 4.7.1.2过程检验和试验的责任人为责任工程师。
4.7.1.3施工过程的质量检验,分承包方负责自检、交接检,责任工程师负责分项质量检验评定。
4.7.1.4施工过程试验按规范要求取样, 由责任工程师委托试验员进行。
4.7.1.5检验、试验要经过审查、批准,并作好记录,检验和试验不合格的过程不得放行。
4.7.1.6过程检验和试验记录应及时上报监理公司,经批准后方能进行下道工序。 4.7.1.7检验和试验记录:所有检验和试验均应有正式记录,经相关负责人签字并注明检验日期, 由专职人员整理归档。
4.8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控制
4.8.1检验设备的控制责任人为项目技术管理部。测量设备的控制责任人为测量分公司。项目设试验设备和计量设备的控制责任人,分承包方提供的检测设备需检验合格,经标识后方可使用。
4.8.2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都要按校准和检定周期进行校准和复检,新投入使用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使用前必须校准,以保证精确度,并对所有检测设备进行标识,表明其检验状态,保存检验记录。
4.8.3当发现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失准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追溯检验,直到其检验、试验结果符合标准得以确认为止,并记入有关文件。
4.8.4未经校准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不得使用,不合格的检测设备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更换。
4.8.5建立台帐:对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检测及发放要做出管理台帐,由专人统一管理。
4.9不合格品的控制
4.9.1各类物资、半成品、工程设备、施工过程在使用和施工前均应检查合格标志后记录,防止使用不合格材料、半成品或使不合格过程转入下道工序。 4.9.2不合格品的评审和处置
4.9.2.1一般不合格工序的评审与处置由项目质量员负责;严重不合格由公司项目管理部组织工程、技术、物资部门经理(或者授权人)及项目总工程师进行评审,项目总工程师制定方案,公司总工程师批准后处置,并做记录。 4.9.2.2按程序规定评审不合格品,处置通常有如下几种情况: (1)返工,以达到规定的施工过程要求。 (2)经补修或不经补修作为让步接收。
(3)材料、半成品的降级使用、改作他用或退货。 (4)报废处理。
4.9.2.3返修后按《检验和试验程序》重新进行检验和试验,并记录。
4.9.2.4工序检验不合格由专业责任师批准返工, 不作记录。
4.10纠正和预防措施
4.10.1纠正措施是杜绝不合格品的质量改进措施,项目工程技术协调部根据专业责任师提供的分析资料,有关质量记录和用户意见进行综合分析,制定系统性的纠正措施,报项目总工程师批准执行。
4.10.2预防措施是经分析潜在的不合格品而编制的控制措施,项目工程技术管理部根据工程,同类工程和本工程资源配置状况,制定分项工程预控措施,经总工程师批准后实施,预控措施在分项工程开工前制定。
4.10.3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责任人为专业责任工程师。 4.10.4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由工程技术管理部完成记录。
4.10.5项目体系内外审及自查中发现的不符合项,由项目总工程师制定纠正措施(直接在不符合项整改通知单上填写),不符合项纠正措施的实施由被下整改通知单的部门实施,项目办公室进行监督整改。纠正预防措施涉及更改程序文件的问题需专题报告公司主管部门。
4.10.6由于执行纠正和预防措施引起有关文件的更改,执行《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并予以记录。 4.11服务
4.11.1 协调与监理的工作过程中,在经济度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考虑业主方的需要和利益。
4.11.2 与监理协调工作中应采取主动服务,对监理提出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应及时根据自身的条件能力尽可能给与满足。
4.11.3在服务过程中,主动向监理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和建议。 4.11.4本工程交付后的回访及维修委托公司具体执行。
4.11.5对回访中提出的质量问题,要作质量记录,制定保修计划,并报业主一份。 4.11.6报修完毕经业主确认,回执单由业主签字后交公司工程管理部保存归档。 4.11.7业主有其他服务要求时由公司负责签订合同,对所报项目、负责、质量、时间及费用等做出具体规定并贯彻执行。
4.11.8竣工后, 发给住户一张平面图, 包括水、电、暖通等管道布置图,以方便住户查找;另外再提供一张结构平面图,图中表明结构墙与轻质墙的位置,以便装修时用。
4.11.9为用户提供装修服务,为用户搬家提供搬家公司信息。
4.12统计技术
4.12.1为确保混凝土强度,应用标准差统计法对混凝土试块宽强度进行统计分析。
4.12.2 数据来源:混凝土试块28d 标养强度报告。
4.12.3 职责
实验室:提供实验报告
技术管理部:统计计算、分析,出统计报告。
第 十九 页 共 二十一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