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不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不是最好的老师

今年曾参加一个母校北京大学奖学金的颁奖仪式,之后和获奖的本科学生座谈。这些孩子是最高学府选拔出来的获奖生,可以说是优中之优,但是他们依然要面临许多挑战。比如,本来对学科非常热爱,在本科一年级“更高深”的学习中,突然感到曾经的学业梦想似乎要坍塌了。再比如,大二可能有机会选择进实验室了,到底该怎样选择呢?

作为曾经的科学家,我给他们的一个最重要的建议是:兴趣固然重要,但是比兴趣更重要的,是“坚持”。

当孩子没有尽力,我们根本摸不到他们的智力边界。 孩子在大一时,突然要适应最高学府的高水平学习还有智力竞争(很多同学都是省状元或省里前几名哟),知识量是如此之大,难度是如此之高,曾经热爱的学科可能也会变得不再那么“楚楚动人”了。这完全是正常的。

在真正投身科研之前,许多知识就像散落的珠子,没有连成一串项链,看不出它们未来的用途,不能完全欣赏到它们的美。这个时候,学习会显得特别枯燥乏味,所以“坚持”特别重要。坚持度过“山重水复疑无路”的阶段,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关于选专业,我的建议是这样的——当然应该首选有兴趣的、自己擅长的专业。但是万一没有选到自己心爱的专业,也没有什么可怕的。要记住一点:当你入门之后,所有的学科都是有意思的,我们人类的求知欲都会引领我们找到家。但是反过来,如果你看到表面的一点点枯燥就倒下了,不能投入进去,在门外晃,那么所有的学科都是没有什么意思的。

这样的挑战实际上充斥着孩子们成长的各个阶段。家长们大概知道,当我接受你们的孩子进培训营的时候,只有约一半的学生是

真正会学习的,是按照现在的轨迹走下去有希望成为人才的。我称这些学生为“幸福的学生”,因为他们已经在学习中找到了乐趣。

另一半同学是在门外晃的,不知晃了多少年了。他们看到那些真正学进去的同学,心里既羡慕又自卑,可就是迈不动腿。我把这些学生称为“不幸的学生”。短期的“不幸”是:每天十几小时的学习他们无法享受,他们的内心找不到自己,自信心建立不起来。

长期的“不幸”在于:他们如果按照现在的轨迹不纠偏地走下去,将与人才无缘。为什么呢?是因为我能看出他们的智力不行吗?不是。我反复和家长们说过,当一个孩子没有尽力,我们根本摸不到他们的智力边界,也就是说,我们根本不知道他们各方面的智力水平如何。我之所以断定他们如果不脱胎换骨就与人才无缘,是因为他们的意志和纪律性是如此的薄弱,或者说没有多少毅力。

我是认为三百六十行里行行出状元的。比如我的保洁阿姨,一学习就头痛,只勉强学到了初中毕业。但是她做保洁工作、客户交流做得很好,客户源源不断,她绝对是个人才。

但是这些“不幸的同学”,如果他们未来以现在的这种毅力水平走入人生,他们不管从事对智力要求多么低的行业,都不可能成为人才,最多只能成为自食其力的普通人。

原因很简单,但凡是个人才,工作中终归要面对一些挑战,克服一些困难。哪一行都不像打游戏似的,只要有兴趣引领,越玩成绩越好。从第三产业到科学家到政府官员,各行各业无一例外地都会考验他们的毅力!

孩子没有毅力,家长负有责任

但是我们的家长们真的那么关注孩子们的毅力吗?没有,我们更多地在关注他们的成绩!当他们成绩不理想,我们着急上火,我们睡不着觉,我们太想帮助孩子了。可是我们不知道如何帮助他们,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症结在哪里,我们经常搞不清教育上的因和果。

大自然把孩子交到我们手里十几年了,如果今天他没有成为一个有毅力的孩子,我们是不是应该挑战我们过去的一贯做法?是不是十几年来我们的做法偏离了教育的真谛,甚至有时完全跑错了方向?

我们是多么爱孩子,孩子带给我们多少快乐,根本不用我来说。但是世间有不需代价的快乐吗?没有。我们的代价就是我们对他们的责任。完成这个责任是非常有难度的,考验我们自己的智慧和毅力。

我也是个家长,我和大家一样。我们不要站在一边不腰疼地批评孩子没有毅力。孩子有孩子要面临的挑战,家长有家长要面临的考验。必须要承认,毅力和智力一样不免有天生的成分,我们都应该有这样的常识。虽然现在世界上很多生命科学家在忙着找“性格”基因,但是在这方面科学绝对是滞后于人类常识的,所以别指望科学能在这方面引领我们。

从古代开始,人类就知道“勤能补拙,笨鸟先飞”,毅力上也一样。如果您认为孩子没有像某些孩子那样天生就很有毅力,您只能比那些孩子的家长要做更多的功课,否则您希望他们把自己智力潜能开发出来的梦想就将永远停留在梦想阶段。

如果您说,那些家长是我的榜样,可是我真的做不到他们那样,那么我们就只能接受孩子们的表现差强人意。

过多强调“兴趣”,美国教育也走了弯路

现在大家都痛恨中国的应试教育,很多家长们想把孩子送到世界先进国家,比如美国,去学习。的确美国教育有先进的一面,但是美国就培养出很多具有毅力的人才了吗?也没有。

如果你真的了解美国的教育,你会知道:比起中国,美国把天才孩子们相对来说照顾到一些,但是普通孩子呢,没有开发出潜力的孩子大把。

事实上,美国的教育界最近在反思,毅力(Grit)这个词突然成了久违的时髦词。近年来美国甚至还有一个获奖的教育学研究——一位教育学专家的研究小组调查了很多企业高管,发现他们最关键的成功秘诀——既不是高智商,也不是高情商,而是“毅力”!

我说这个发现真是毫无新意。没有毅力,当然什么都是空的!这是几千年人类文明应该带给我们的常识。这种常识难道需要科学研究才能发现吗?!我们难道要靠着这种教育学的数据引导教育吗?! 教育学研究是不是该把资源用在更需要的地方啊?!

过去的几十年,不是一个短时间啊,美国的教育界总体来说很少强调“毅力“,多多强调的就是“兴趣”二字,课程当然也是在这种思想主导下设计的。我也认为兴趣很重要,我们可以也写很多文章讨论兴趣的重要。但是过分强调兴趣的结果是什么呢?

首先,一般学生对抽象的学科,比如理工科,普遍比较惧怕。这个直接导致了学生的理工科基础相对薄弱,这方面人才青黄不接,供不应求,靠中国和印度等国家的移民提供。只不过美国财大气粗,把全世界的优秀理工科人才吸引过去了,才没有显出捉襟见肘的窘态。

这方面美国教育界近年来一直在反思,但是在全国范围内,他们至今好像还没有什么显著的进步。比学科落后更可怕的是某些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状态,他们应对挑战和压力的能力实在太低。美国高中学生患抑郁症,甚至因抑郁而自杀的事件现在已经多到令大家担忧的程度。

但是美国的主流家庭总体来说还是有些好办法的。很多家长会给孩子们从小立下很明确的规矩,很坚持原则,不溺爱。孩子到了十几岁,很多孩子不管家里多么富有,都要利用暑假的时间打工挣钱。家长们把最后的话语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如果他们遇到天生意志特别薄弱的孩子,所有的正面努力都失败,甚至打工也教育不了他们的时候,他们会把最后的话语权拿出来:“你如果再不努力,我们要求你自食其力。拿现在的学历出去找工作,你自己看看你能挣什么样的薪水,过什么样的生活。“这是美国教育的精华。

今天我也得负责任地把它传递给家长们。希望我们不要走到那一步,毕竟那是不理想的,有风险的。但是非常不幸的是,国内的大多数家长遇到类似的挑战(可能甚至我们的孩子天生不是那么没有毅力的),还总想着花大钱把孩子送到先进国家去“见识”。见识当然好,问题是具体见识什么呢?我问过家长们,很多家长完全答不上来。他们告诉我:不清楚,反正见识见识呗,见识总是有好处的。

我要清晰地告诉大家,最有机会

如果过去的十几年,您不知丧失了多少话语权,赶紧学着收回来。如果您曾经一味地尊重孩子的所有选择,以为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理解您的境遇,但是我更希望您早日从那些误区走出来。兴趣和老师都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才是!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最重要的老师,其他的都排在后面。

“时间管理”和“延迟享受”,培养毅力的第一步

那么我们该怎样帮助孩子们培养毅力呢?先和大家分享一段我和孩子们的对话吧。我问孩子们一个问题,要求他们诚实而没有压力地在心里对自己回答,不用分享答案。这个问题便是:“一个盘子里摆满了食品,有你喜欢的,有你讨厌的,要求你最终要吃完。你是先吃喜欢的,还是讨厌的?”

孩子们面面相觑,露出神秘的表情,我知道他们心中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然后我告诉他们:“先吃讨厌的食品的同学,祝贺你们,因为你们天生具备成为人才的一个重要特质——‘延迟享受’。先吃喜欢的食品的同学,我也祝贺你们,因为你们即将有机会跟着老师学习如何延迟享受,进而有机会成为人才!”

的确,培养毅力的一个初级练习,就是“时间管理”和“延迟享受”。我们正在筹划一项以家庭为单位的活动,要求孩子每天把课余时间进行规划,把所有学习和玩耍的时间都规划进去。我们每周发布一些硬指标来进行竞赛,考察我们管理时间的成效。活动结束的时候,我们允许孩子们好好地享受一下胜利成果,奖励一下自己。请家长和孩子们加油吧!

最后我想说,如果一个教育者只是传授知识,然后用考试来筛选他们,那不是真正的教育。如果教育者过分强调兴趣,那是一种溺爱,也不是真正的教育。孩子们需要被激励,应对挑战,然后取得进步,建立自信,获得正能量,再去建立更高的目标,应对更高的挑战„„周而复始,从而建立一个良性的循环——这叫做唤醒孩子的内心动力。 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兴趣不是最好的老师

今年曾参加一个母校北京大学奖学金的颁奖仪式,之后和获奖的本科学生座谈。这些孩子是最高学府选拔出来的获奖生,可以说是优中之优,但是他们依然要面临许多挑战。比如,本来对学科非常热爱,在本科一年级“更高深”的学习中,突然感到曾经的学业梦想似乎要坍塌了。再比如,大二可能有机会选择进实验室了,到底该怎样选择呢?

作为曾经的科学家,我给他们的一个最重要的建议是:兴趣固然重要,但是比兴趣更重要的,是“坚持”。

当孩子没有尽力,我们根本摸不到他们的智力边界。 孩子在大一时,突然要适应最高学府的高水平学习还有智力竞争(很多同学都是省状元或省里前几名哟),知识量是如此之大,难度是如此之高,曾经热爱的学科可能也会变得不再那么“楚楚动人”了。这完全是正常的。

在真正投身科研之前,许多知识就像散落的珠子,没有连成一串项链,看不出它们未来的用途,不能完全欣赏到它们的美。这个时候,学习会显得特别枯燥乏味,所以“坚持”特别重要。坚持度过“山重水复疑无路”的阶段,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关于选专业,我的建议是这样的——当然应该首选有兴趣的、自己擅长的专业。但是万一没有选到自己心爱的专业,也没有什么可怕的。要记住一点:当你入门之后,所有的学科都是有意思的,我们人类的求知欲都会引领我们找到家。但是反过来,如果你看到表面的一点点枯燥就倒下了,不能投入进去,在门外晃,那么所有的学科都是没有什么意思的。

这样的挑战实际上充斥着孩子们成长的各个阶段。家长们大概知道,当我接受你们的孩子进培训营的时候,只有约一半的学生是

真正会学习的,是按照现在的轨迹走下去有希望成为人才的。我称这些学生为“幸福的学生”,因为他们已经在学习中找到了乐趣。

另一半同学是在门外晃的,不知晃了多少年了。他们看到那些真正学进去的同学,心里既羡慕又自卑,可就是迈不动腿。我把这些学生称为“不幸的学生”。短期的“不幸”是:每天十几小时的学习他们无法享受,他们的内心找不到自己,自信心建立不起来。

长期的“不幸”在于:他们如果按照现在的轨迹不纠偏地走下去,将与人才无缘。为什么呢?是因为我能看出他们的智力不行吗?不是。我反复和家长们说过,当一个孩子没有尽力,我们根本摸不到他们的智力边界,也就是说,我们根本不知道他们各方面的智力水平如何。我之所以断定他们如果不脱胎换骨就与人才无缘,是因为他们的意志和纪律性是如此的薄弱,或者说没有多少毅力。

我是认为三百六十行里行行出状元的。比如我的保洁阿姨,一学习就头痛,只勉强学到了初中毕业。但是她做保洁工作、客户交流做得很好,客户源源不断,她绝对是个人才。

但是这些“不幸的同学”,如果他们未来以现在的这种毅力水平走入人生,他们不管从事对智力要求多么低的行业,都不可能成为人才,最多只能成为自食其力的普通人。

原因很简单,但凡是个人才,工作中终归要面对一些挑战,克服一些困难。哪一行都不像打游戏似的,只要有兴趣引领,越玩成绩越好。从第三产业到科学家到政府官员,各行各业无一例外地都会考验他们的毅力!

孩子没有毅力,家长负有责任

但是我们的家长们真的那么关注孩子们的毅力吗?没有,我们更多地在关注他们的成绩!当他们成绩不理想,我们着急上火,我们睡不着觉,我们太想帮助孩子了。可是我们不知道如何帮助他们,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症结在哪里,我们经常搞不清教育上的因和果。

大自然把孩子交到我们手里十几年了,如果今天他没有成为一个有毅力的孩子,我们是不是应该挑战我们过去的一贯做法?是不是十几年来我们的做法偏离了教育的真谛,甚至有时完全跑错了方向?

我们是多么爱孩子,孩子带给我们多少快乐,根本不用我来说。但是世间有不需代价的快乐吗?没有。我们的代价就是我们对他们的责任。完成这个责任是非常有难度的,考验我们自己的智慧和毅力。

我也是个家长,我和大家一样。我们不要站在一边不腰疼地批评孩子没有毅力。孩子有孩子要面临的挑战,家长有家长要面临的考验。必须要承认,毅力和智力一样不免有天生的成分,我们都应该有这样的常识。虽然现在世界上很多生命科学家在忙着找“性格”基因,但是在这方面科学绝对是滞后于人类常识的,所以别指望科学能在这方面引领我们。

从古代开始,人类就知道“勤能补拙,笨鸟先飞”,毅力上也一样。如果您认为孩子没有像某些孩子那样天生就很有毅力,您只能比那些孩子的家长要做更多的功课,否则您希望他们把自己智力潜能开发出来的梦想就将永远停留在梦想阶段。

如果您说,那些家长是我的榜样,可是我真的做不到他们那样,那么我们就只能接受孩子们的表现差强人意。

过多强调“兴趣”,美国教育也走了弯路

现在大家都痛恨中国的应试教育,很多家长们想把孩子送到世界先进国家,比如美国,去学习。的确美国教育有先进的一面,但是美国就培养出很多具有毅力的人才了吗?也没有。

如果你真的了解美国的教育,你会知道:比起中国,美国把天才孩子们相对来说照顾到一些,但是普通孩子呢,没有开发出潜力的孩子大把。

事实上,美国的教育界最近在反思,毅力(Grit)这个词突然成了久违的时髦词。近年来美国甚至还有一个获奖的教育学研究——一位教育学专家的研究小组调查了很多企业高管,发现他们最关键的成功秘诀——既不是高智商,也不是高情商,而是“毅力”!

我说这个发现真是毫无新意。没有毅力,当然什么都是空的!这是几千年人类文明应该带给我们的常识。这种常识难道需要科学研究才能发现吗?!我们难道要靠着这种教育学的数据引导教育吗?! 教育学研究是不是该把资源用在更需要的地方啊?!

过去的几十年,不是一个短时间啊,美国的教育界总体来说很少强调“毅力“,多多强调的就是“兴趣”二字,课程当然也是在这种思想主导下设计的。我也认为兴趣很重要,我们可以也写很多文章讨论兴趣的重要。但是过分强调兴趣的结果是什么呢?

首先,一般学生对抽象的学科,比如理工科,普遍比较惧怕。这个直接导致了学生的理工科基础相对薄弱,这方面人才青黄不接,供不应求,靠中国和印度等国家的移民提供。只不过美国财大气粗,把全世界的优秀理工科人才吸引过去了,才没有显出捉襟见肘的窘态。

这方面美国教育界近年来一直在反思,但是在全国范围内,他们至今好像还没有什么显著的进步。比学科落后更可怕的是某些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状态,他们应对挑战和压力的能力实在太低。美国高中学生患抑郁症,甚至因抑郁而自杀的事件现在已经多到令大家担忧的程度。

但是美国的主流家庭总体来说还是有些好办法的。很多家长会给孩子们从小立下很明确的规矩,很坚持原则,不溺爱。孩子到了十几岁,很多孩子不管家里多么富有,都要利用暑假的时间打工挣钱。家长们把最后的话语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如果他们遇到天生意志特别薄弱的孩子,所有的正面努力都失败,甚至打工也教育不了他们的时候,他们会把最后的话语权拿出来:“你如果再不努力,我们要求你自食其力。拿现在的学历出去找工作,你自己看看你能挣什么样的薪水,过什么样的生活。“这是美国教育的精华。

今天我也得负责任地把它传递给家长们。希望我们不要走到那一步,毕竟那是不理想的,有风险的。但是非常不幸的是,国内的大多数家长遇到类似的挑战(可能甚至我们的孩子天生不是那么没有毅力的),还总想着花大钱把孩子送到先进国家去“见识”。见识当然好,问题是具体见识什么呢?我问过家长们,很多家长完全答不上来。他们告诉我:不清楚,反正见识见识呗,见识总是有好处的。

我要清晰地告诉大家,最有机会

如果过去的十几年,您不知丧失了多少话语权,赶紧学着收回来。如果您曾经一味地尊重孩子的所有选择,以为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理解您的境遇,但是我更希望您早日从那些误区走出来。兴趣和老师都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才是!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最重要的老师,其他的都排在后面。

“时间管理”和“延迟享受”,培养毅力的第一步

那么我们该怎样帮助孩子们培养毅力呢?先和大家分享一段我和孩子们的对话吧。我问孩子们一个问题,要求他们诚实而没有压力地在心里对自己回答,不用分享答案。这个问题便是:“一个盘子里摆满了食品,有你喜欢的,有你讨厌的,要求你最终要吃完。你是先吃喜欢的,还是讨厌的?”

孩子们面面相觑,露出神秘的表情,我知道他们心中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然后我告诉他们:“先吃讨厌的食品的同学,祝贺你们,因为你们天生具备成为人才的一个重要特质——‘延迟享受’。先吃喜欢的食品的同学,我也祝贺你们,因为你们即将有机会跟着老师学习如何延迟享受,进而有机会成为人才!”

的确,培养毅力的一个初级练习,就是“时间管理”和“延迟享受”。我们正在筹划一项以家庭为单位的活动,要求孩子每天把课余时间进行规划,把所有学习和玩耍的时间都规划进去。我们每周发布一些硬指标来进行竞赛,考察我们管理时间的成效。活动结束的时候,我们允许孩子们好好地享受一下胜利成果,奖励一下自己。请家长和孩子们加油吧!

最后我想说,如果一个教育者只是传授知识,然后用考试来筛选他们,那不是真正的教育。如果教育者过分强调兴趣,那是一种溺爱,也不是真正的教育。孩子们需要被激励,应对挑战,然后取得进步,建立自信,获得正能量,再去建立更高的目标,应对更高的挑战„„周而复始,从而建立一个良性的循环——这叫做唤醒孩子的内心动力。 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相关内容

  • 培养了不起男生的24堂课_第十五堂课 兴趣爱好,是男生走向成功最好的老师
  •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当男生对某一事物感兴趣的时候,他就会不自觉地调动所有的精力去追寻它,并且不断地为自己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甚至是以此作为他的毕生事业.所以,兴趣是男生走向成功的最好老师. 1.父母要尊重男生的兴趣 兴趣爱好 ...

  • 2009-2010第一学期小学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 xx年-2009第一学期小学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温泉小学:吴家莲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有时感觉它快得让人窒息。不知不觉一个学期即将画上句号,又该提笔写上“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了。 步入教英语科目这个岗位,仅仅是短暂的一年多,我没有干过什么轰动的大事,也没有什么令人忽然亮眼的轨迹,而是最深刻地体会到了 ...

  • |观察|那些关于孩子上兴趣班的"谣言"
  • 学期过半,许多幼儿园孩子在兴趣班也学了一段时间.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许多披荆斩棘的过来者喜欢分享经验,这些耳熟能详的观点是不是真的有道理?这一点值得商榷. 现在孩子上了幼儿园,家长就盘算着让他们多学点什么.撇去幼小衔接课程的功利之嫌,许多家长希望孩子从小能培养一些兴趣.那么问题来了,学什么合适呢 ...

  • 读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有感
  • 爱与思想,师者魂灵 这些年教育界流行这么一个说法:‚北有魏书生,南有李镇西‛.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感触很深.这本书是李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粹,全方位地阐述了自己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语文教学的理念与实践.语言朴实而富有诗意, ...

  • 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 学科:小学体育 编号:□□□□□□□□ 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的调查报告 前言:体育教学的目的是"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奠定基础",这足以说明体育在整个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

  •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
  •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 三店街宋寨小学 黄海燕 "最好"是相对的,因为这是永远没有止境的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最好"其实就是"更好":但是,理直气壮地提出"做最好的自己",则表明了一种更高的人生和事业的 ...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论文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刚刚还处于自由自在的玩耍.游戏状态,突然进入严肃.规矩的学校学习生活,孩子的乐趣需要延伸.继续,同时也要上升到新的层次.新教材的阅读内容丰富多彩.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儿童的欣赏趣味,同时它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具有教育性,为学生认 ...

  • 教育实习调查报告
  • 教育实习调查报告 我被分到马鞍山市红星中学进行教育实习,实习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专业课的教育实习,二是班主任的工作实习。在这期间我积极地努力地工作,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我还在实习期间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工作,是针对语文这门课而言的。调查的过程十分辛苦,为了得到教师和学生的 ...

  • [如何开好招商会]课程提要
  • <如何开好招商会>课程提要 30个左右比较好, 如果每个区域都到会3个人,90个人开招商会是最佳的人数! 到会人数太多了, 很难照应得过来, "招商会开成了招待会", 大家都在忙服务, 根本没有签单的时间! 到会人数太少, 又很难形成招商会的氛围, " 招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