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观后感

怎样写观后感

一、要将重点放在一个

“感”字上

不少同学开始写观后

感,往往将“观”的内容写得很长,总爱把故事情节从头到尾加以介绍,生怕读者不知其内容,而发表“感”的文字却很少,好像一篇电影内容简介。我强调学生应以“感”为主,从文字上看,“感”的内容大约占影片主要内容的四、五倍。文中适当引用影片内容,是为“感”

服务的。因此,引用电影内容只要三言两语,不要具体叙述,更不要什么细致的描写。

观看了《伟人爱迪生》

后,要求学生:谁能用最简单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有个同学说:本片主要讲述爱迪生从一个身无分文的打扫地下室的清洁工成长为一个举世闻名的大科学家的过程;还有个学生补充说:主要讲了他发明电灯的事,他给全世界带来了光

明。我将两位同学的发言进行比较:前者准确些,后者只是无数发明中最突出的一项,并肯定学生能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然后让学生抓住一点谈自己的感受。如爱迪生刻苦钻研的精神,不怕失败的精神,敢于创新的精神等,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克服以叙述故事为主的毛病了,不仅突出“感”字,而且读后能感人。

二、“感”是重点,不

等于离开“观”

有的同学写观后感,只

是在开头提一下“观了某部影片后,大有启发”等字样,以后就脱离了原片,说上一通自己的感想,牛头不对马

嘴,无实际意义。要让“观”和“感”相吻合。如观了《火烧圆明园》,有个同学在题为《落后就要挨打》一文的结尾时这样写到:影片中那几根石柱至今还挺立在圆明园的废墟上,仿佛在警示人们“落后就要挨打”,我

们作为新中国的接班人,一定要学好本领,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不让历史悲剧重演。在这段结尾中,习作者再次将“观”到的“几根石柱”抓住,发表“落后就要挨打”的“感”,使文章全文一体,使“感”发于

“观”、“观”服务于“感”。

三、要联系实际而“感”

要写好“感”就该联系

实际,深入发挥,把自己的

“感”写深、写透。

大家在看电影(电视)

时,或热泪盈眶,为剧中人哭而哭,或为剧中人笑而笑 „„这说明,大家被剧中情节所打动,这时产生的感受就是真情实感。把这些写出来,就是感想。这时的感受可能是零碎的,肤浅的,需要作者作一番整理,再通过丰富的联想分析,把问题往广处,往深处想一想,要写出自己实实在在的感想和体会。

这里的实际,不是单指

自我实际,还包括他人实际,社会实际。

看了《林则徐》后,学

生认为无法联系实际,老师就这样启发学生:你看后印象最深的是哪个镜头?有的说林则徐带领官兵虎门销烟的镜头,大展中国人的志气;有的说,当时的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给我教育最深;有的说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些受鸦片毒害,痿糜不振的、瘦骨嶙峋的人们。然后

老师再要求学生用比较法,针对现今社会,看是否有类似于林则徐这样有民族气节或与此相反的人。什么东西给现今人们带来精神和身体摧残?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样,学生马上想到了电视上披露有的海关把关不严,让一些走私物品进入中国,有的想到了社会上的吸毒现象和不健康的游乐场所,同学们畅所欲语,仿佛一下子有话可写了,一个同学在《观林则徐有感》一

文中这样写到:“„„在18世纪,鸦片使我们国败家亡,但可悲的是在二十世纪的今天,吸毒的现象又有抬头,有的因吸毒走向犯罪,家破人亡,我们青少年一定要认识它的危害,如发现吸毒、贩毒现象要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同时希望我们的海关把住家门,不让毒品再次蔓延。

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写

好观后感,不仅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认识能力,还能

起到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的作用,比老师严肃地说教效果要好得多。

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

的人

——观《长江七号》有

不久前,我观看了电

影《长江7号》。这部电影讲述一个名叫周小狄的单亲孩子,他的爸爸穷困潦倒。但为了让小狄长大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爸爸举债把小狄送进了贵族学校读

书。一天,小狄的爸爸在工地发生意外去世了。小狄听到消息后十分伤心,也十分后悔没有听爸爸的话。但这时奇迹发生了,小狄爸爸送给小狄的玩具——“长江七号”发挥了它身上的特异功能,用自己的生命换回了小狄爸爸的生命。

整部影片所描述的

故事虽然简单,但发人深思。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小狄爸爸经常对小狄说的一句

话:“我们不去偷,不去抢,

要努力读书,长大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它使我想起了以前听过的一个故事。从前有两家人,一家比较富,另一家比较穷。他们各自都生有一个小女孩。富家的小女孩自以为家庭环境好,从小就不爱读书,还看不起穷家的女孩。而穷家的女孩却很争气,读书非常刻苦,学习成绩经常名列前茅。后来那位富家小女孩,由于从小不好好学习,最终一事无成。而那位穷家的小

女孩,由于从小就用功学习,终于成就一番大事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那天晚上我想了好

多好多,久久不能入睡。对比小狄,我们是多么幸福啊,有吃,有穿,还有玩。个个都是家里的“小皇帝”,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他们对我们多疼爱啊。但我们又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中有好多同学身在福中不知福,没有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有的

成天看电视,玩游戏,没有认真写作业;有的上课不认真听讲,脑子总在东想西想,老师提问时答非所问;有的搞卫生时经常偷懒,不干活,在家里也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有的只想着自己,一点都不考虑别人,一味任性妄为,甚至在外面干坏事。如果这样的话,长大后还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吗?

我们都是祖国的未

来,祖国的希望寄托在我们

的身上。在此,我呼吁广大学生,从现在起我们就要努力学习,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长大后才能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同时我也希望广大家长都能像小狄的爸爸一样重视教育孩子,并学会教育孩子,让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老师评语:作者在概

括电影情节的基础上,围绕“长大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句话展开论述。作者列举典型例子进行论

证,并呼吁青少年要珍惜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长大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写作要求与提示:

1. 要用正副标题。

2. 开头第一段概括影片

主要内容。第二段集中叙写感触最深的一个镜头,点出主题。第三段开始联系现实和自身,运用比较法书写自己的感想。最后总结全文,再次点题。

3. 字数500字。

怎样写观后感

一、要将重点放在一个

“感”字上

不少同学开始写观后

感,往往将“观”的内容写得很长,总爱把故事情节从头到尾加以介绍,生怕读者不知其内容,而发表“感”的文字却很少,好像一篇电影内容简介。我强调学生应以“感”为主,从文字上看,“感”的内容大约占影片主要内容的四、五倍。文中适当引用影片内容,是为“感”

服务的。因此,引用电影内容只要三言两语,不要具体叙述,更不要什么细致的描写。

观看了《伟人爱迪生》

后,要求学生:谁能用最简单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有个同学说:本片主要讲述爱迪生从一个身无分文的打扫地下室的清洁工成长为一个举世闻名的大科学家的过程;还有个学生补充说:主要讲了他发明电灯的事,他给全世界带来了光

明。我将两位同学的发言进行比较:前者准确些,后者只是无数发明中最突出的一项,并肯定学生能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然后让学生抓住一点谈自己的感受。如爱迪生刻苦钻研的精神,不怕失败的精神,敢于创新的精神等,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克服以叙述故事为主的毛病了,不仅突出“感”字,而且读后能感人。

二、“感”是重点,不

等于离开“观”

有的同学写观后感,只

是在开头提一下“观了某部影片后,大有启发”等字样,以后就脱离了原片,说上一通自己的感想,牛头不对马

嘴,无实际意义。要让“观”和“感”相吻合。如观了《火烧圆明园》,有个同学在题为《落后就要挨打》一文的结尾时这样写到:影片中那几根石柱至今还挺立在圆明园的废墟上,仿佛在警示人们“落后就要挨打”,我

们作为新中国的接班人,一定要学好本领,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不让历史悲剧重演。在这段结尾中,习作者再次将“观”到的“几根石柱”抓住,发表“落后就要挨打”的“感”,使文章全文一体,使“感”发于

“观”、“观”服务于“感”。

三、要联系实际而“感”

要写好“感”就该联系

实际,深入发挥,把自己的

“感”写深、写透。

大家在看电影(电视)

时,或热泪盈眶,为剧中人哭而哭,或为剧中人笑而笑 „„这说明,大家被剧中情节所打动,这时产生的感受就是真情实感。把这些写出来,就是感想。这时的感受可能是零碎的,肤浅的,需要作者作一番整理,再通过丰富的联想分析,把问题往广处,往深处想一想,要写出自己实实在在的感想和体会。

这里的实际,不是单指

自我实际,还包括他人实际,社会实际。

看了《林则徐》后,学

生认为无法联系实际,老师就这样启发学生:你看后印象最深的是哪个镜头?有的说林则徐带领官兵虎门销烟的镜头,大展中国人的志气;有的说,当时的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给我教育最深;有的说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些受鸦片毒害,痿糜不振的、瘦骨嶙峋的人们。然后

老师再要求学生用比较法,针对现今社会,看是否有类似于林则徐这样有民族气节或与此相反的人。什么东西给现今人们带来精神和身体摧残?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样,学生马上想到了电视上披露有的海关把关不严,让一些走私物品进入中国,有的想到了社会上的吸毒现象和不健康的游乐场所,同学们畅所欲语,仿佛一下子有话可写了,一个同学在《观林则徐有感》一

文中这样写到:“„„在18世纪,鸦片使我们国败家亡,但可悲的是在二十世纪的今天,吸毒的现象又有抬头,有的因吸毒走向犯罪,家破人亡,我们青少年一定要认识它的危害,如发现吸毒、贩毒现象要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同时希望我们的海关把住家门,不让毒品再次蔓延。

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写

好观后感,不仅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认识能力,还能

起到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的作用,比老师严肃地说教效果要好得多。

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

的人

——观《长江七号》有

不久前,我观看了电

影《长江7号》。这部电影讲述一个名叫周小狄的单亲孩子,他的爸爸穷困潦倒。但为了让小狄长大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爸爸举债把小狄送进了贵族学校读

书。一天,小狄的爸爸在工地发生意外去世了。小狄听到消息后十分伤心,也十分后悔没有听爸爸的话。但这时奇迹发生了,小狄爸爸送给小狄的玩具——“长江七号”发挥了它身上的特异功能,用自己的生命换回了小狄爸爸的生命。

整部影片所描述的

故事虽然简单,但发人深思。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小狄爸爸经常对小狄说的一句

话:“我们不去偷,不去抢,

要努力读书,长大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它使我想起了以前听过的一个故事。从前有两家人,一家比较富,另一家比较穷。他们各自都生有一个小女孩。富家的小女孩自以为家庭环境好,从小就不爱读书,还看不起穷家的女孩。而穷家的女孩却很争气,读书非常刻苦,学习成绩经常名列前茅。后来那位富家小女孩,由于从小不好好学习,最终一事无成。而那位穷家的小

女孩,由于从小就用功学习,终于成就一番大事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那天晚上我想了好

多好多,久久不能入睡。对比小狄,我们是多么幸福啊,有吃,有穿,还有玩。个个都是家里的“小皇帝”,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他们对我们多疼爱啊。但我们又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中有好多同学身在福中不知福,没有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有的

成天看电视,玩游戏,没有认真写作业;有的上课不认真听讲,脑子总在东想西想,老师提问时答非所问;有的搞卫生时经常偷懒,不干活,在家里也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有的只想着自己,一点都不考虑别人,一味任性妄为,甚至在外面干坏事。如果这样的话,长大后还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吗?

我们都是祖国的未

来,祖国的希望寄托在我们

的身上。在此,我呼吁广大学生,从现在起我们就要努力学习,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长大后才能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同时我也希望广大家长都能像小狄的爸爸一样重视教育孩子,并学会教育孩子,让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老师评语:作者在概

括电影情节的基础上,围绕“长大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句话展开论述。作者列举典型例子进行论

证,并呼吁青少年要珍惜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长大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写作要求与提示:

1. 要用正副标题。

2. 开头第一段概括影片

主要内容。第二段集中叙写感触最深的一个镜头,点出主题。第三段开始联系现实和自身,运用比较法书写自己的感想。最后总结全文,再次点题。

3. 字数500字。


相关内容

  • 航天员太空授课观后感:航天员未来怎样"天地对话"
  • 一场生动活泼的太空授课背后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疑问一:开课为何精确到10点? 太空授课备课组组长邸乃庸介绍,选择这个时间段出于天地信息传输效果的考虑,最保险.在这段时间,航天器距离地面站最近,地面测控站可以和太空舱里的航天员直接联络,比通过卫星联系的效果好.这一时间天地通信效果最好,画面和声音 ...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300字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300字 文/陈嘉望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在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双目失明.全身瘫痪.困卧病榻的艰苦条件下,忍受着病痛,克服书写的困难,借助与一块镂空的格板一字一句地摸写,后来手连笔也拿不动了,便自己口授,由亲友帮助笔录.历时三年才完成了这部不朽的名著.可见奥斯特洛夫 ...

  • 怎样写读后感教案
  • <怎样写读后感>教学设计 叶长生 一.题目:怎样写读后感 二.目标: 1.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 2.从最近读的书中,选择印象最深的写一篇读后感. 3.要说清楚读的什么书,联系生活实际写出自己真实的想法.看法. 三.重点: 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 四.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 ...

  • 怎样教书不累人观后感
  •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培训心得 --<怎样教书不累人>观后感 阮兰芳 在新学期开学前的培训中,观看了省特级教师严育洪专家的<怎样教书不累人>的讲座,他生动的讲解, 传授了教师实用招数,揭示了怎样教书不累的秘诀."教书不累人"这是不仅一种追求,在轻松 ...

  • 九年级语文作文教学设计[怎样写读后感]
  • 读后感 教学目的:指导学生写好读后感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内容: 1.写作导入: 唐代大诗人杜甫曾经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言下之意,多读书对写作大有好处.书读得越多,写起文章来就越得心应手.其实,读书还能拓展视野,发展思维能力,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提升我们的语文素养 ...

  • 怎样让孩子爱上学习观后感
  • <怎么让每个孩子都爱上学习>家长观后感 最近和孩子一起观看了人大附中王金战老师的讲座<怎么让每个孩子都爱上学习>,通过王老师的讲座,我收获很多,也感触很多. 正如王老师所讲的,不需要任何培训,不需要任何资格证书门槛就能成为家长的我们,在孩子的教育上往往会陷于一种误区.我们总是 ...

  • [怎样让孩子爱上学习]观后感
  • <怎样让孩子爱上学习> 观后感 今天早上8:00,我和我的妈妈爸爸一起看了河南法制频道<怎样让孩子爱上学习>,通过王老师的讲座,我收获很多,也感触很多. 正如王老师所说的,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家长往往会陷入一种误区,他们总是以模拟的标准去要求孩子,去比较自己的孩子和其他的孩子之间 ...

  • 怎样才能写好读后感呢
  • 从结构上看,一篇读后感至少要有三个部分的内容组成:一是要介绍原作的篇名内容和特点:二是根据自己的认识对原作的内容和特点进行分析和评价,也就是概括地谈谈对作品的总体印象:三是读后的感想和体会.即一是说明的部分,二是要有根据评价作品的部分,三是有感而发,重点在"感"字上. 首要的一点 ...

  • 读后感写作的范例
  • 作者:航例 去年,我为初三学生上了一堂读后感写作指导课--<〈精神手杖〉--读后感写作的范例>,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 一上课,我与学生通过回答形式温习了关于读后感写作的一些基础知识. 师:什么是读后感? 生:读后感是读书笔记的一种形式,人们读了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把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写 ...

  • 怎样写好读后感
  • 怎样写好读后感 读过一本书或一篇文章都可能有所收获,有所感想,把自己的收获或感想写出来,就是心得体会,也叫读后感.写读后感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和语文水平,那么怎样指导学生写有新意. 有感情.有见解.有体验的读后感呢? 一.读懂原文抓中心 "读后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