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
《公顷与平方千米》导学案
第三单元 线段、直线和射线导学案
第三单元画角导学案
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学习内容: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笔算乘法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2、使学生在小组内经历笔算乘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导学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导学策略】自主学习 找出疑点 小组交流 达疑解惑
【预习导航】阅读课本P49
1、你了解到哪些计算145×12的方法?
2、你有什么更好的方法?与同桌说一说?
3、尝试练习:
【导学过程】
一、复习温故
1、口算(二人小组互查)
23×3 47×20 420×2 180×4
2、笔算(指名板演,回忆方法)
56 ×25 = 64 ×39 =
二、学习目标 我能正确地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三、展示成果
1、小组内个人展示
学生独立自学、完成例题(教师相机的进行指导,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 小组内互相交流、帮助、质疑问难。
2、全班展示(以小组为单位)
①估算方法。
②笔算方法。(男女组长赛讲)教师激励评价
③师生归纳计算方法
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 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 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④及时练习 124×23 = 226×35 =
四、过关达标
第一关 我是合格小医生
教师出示典型错题,(没有对齐数位,忘记进位等典型错误),引导学生去诊断,去改正。
第二关:小组来竞赛(四人小组每人一题,比正确比速度)
237×82= 425×36= 176×47= 134×12=
第三关 我来当经理
鲜花店经理花3000元批发了225束鲜花, 如果每束鲜花卖15元,卖完这批鲜花,经理可赚到多少钱?
课堂检测
154×13 = 236×35 =
五、总结激励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积的变化规律 导学案
学习内容: 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与积的变化情况。
学习目标:
1. 引导学生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与积的变化情况,从中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
重点: 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与积的变化情况。
难点: 自主思考探索,归纳出积的变化情况。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问题。
1. 板书呈现:
6×2=12
6×20=120
6×200=1200
你知道为什么老师能这么快的写出结果吗?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归纳并板书:
两个因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以几,积也随着乘以几。
2. 接着教师再呈现出:
80×4=320
40×4=
20×4=
你能很快填出以下的答案吗? 你又发现了什么?
二、组织交流,研究问题
1.(学生得出答案后) 引导学生观察以上的算式,想一想,说一说你的发现。
(1)引导学生观察因数的变化特点和积的变化特点;
(2)学生独立思考,同桌、小组合作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师板书:
两个因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也随着除以几。
2. 综合以上的板书,你能接着往下写两道算式吗? 试试看,你能行的!
3. 完成后,结合自己所写的算式,根据板书内容进行说明,从而进一步理解、巩固以上的规律。
4. 合并、归纳积的变化规律。
请大家读读我们找到的规律,你能用一句话表达这些意思吗?
学生大胆尝试,交流,评议,师生共同归纳出:
三、举例验证,规律应用
1. 让学生根据规律,自己再举例说明。教师有选择的出示一些算式:
如:其中一个因数扩大10倍的,2×3=620×3=60200×3=6002000×3=6000; 其中一个因数扩缩小10倍的,6000×2=12000600×2=120060×2=120;
其中一个因数逐一扩大一样的倍数,12×3=6624×3=7248×3=14496×3=288; 其中一个因数逐一缩小不一样的倍数,72×2=14436×2=729×2=183×2=6。
2. 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
四、课堂小结。
单价、数量、总价 导学案
学习目标:
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初步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知道“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的关系。
重点:知道“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的关系。
难点:运用“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活“单价、数量、总价”经验,理解其含义
(一)认识单价
1、请一半学生很快地说一说:
一件什么商品多少元(整数)。
2、一件商品的价格就是“单价”。(板书:单价)
学生齐读 “单价”。
3、另一半学生很快地说一说:
什么商品的单价是多少元。
(二)认识数量
出示:杯子的单价为8元,
1、请一小组学生说一说:我想买几个 这样的杯子。
2、这项商品的件数就是“数量”
(三)认识总价
1、出示:
单价为10元的网球,买8个这样的网球,一共要多少元? 单价为4元的手帕,买5块这样的手帕,一共要多少元? 单价为8元的袜子,买3双这样的袜子,一共要多少元? 让学生口算“一共要多少元”
2、各项商品分别要多少元就是这种商品的总价。(板书:“总价”)
(四)巩固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
刚才我们学习了单价、数量、总价这三个数量,请同学们看看下面已知条件中告诉我们哪些量。(板书)
1)每条毛巾8元,买了5条这样的毛巾。
2)买6本同样的书一共用了48元。
3)1支笔的单价为3元,
小结:我们认识了单价、数量、总价这三个数量,那么单价、数量、总价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
二、解决简单问题,初步理解数量关系
(一)单价×数量=总价
1、学生根据上面板书1)口头编一道求总价的应用题(板书)
1)分析题目中的“单价”、“数量”、“总价”(板书)
2)学生做(板书)
2、模仿练习2题。
①1块巧克力的售价为8元,买6盒这样的巧克力需要多少元?
②买7个单价为60元的足球,总共需要多少钱?
1)分析题目中的“单价”、“数量”、“总价”,会说:已知了什么条件,要求什么?
2)学生做
小结:这几题都是知道了单价、数量,求总价。
3、学生得出求总价的数量关系。
1)想一想:根据单价、数量怎么求总价?
2)单价×数量=总价(板书)齐读
小结:单价×数量=总价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数量关系。
(二)、总价÷数量=单价 总价÷单价=数量
1、学生根据板书2)口头编一道求单价的应用题(板书)
1)分析题目中的“单价”、“数量”、“总价”(板书)
2)学生做(板书)
2、学生根据板书3)口头编一道求数量的应用题(板书)
1)已知什么条件?(单价)
2)如果要编一道求“数量”(板书)的应用题,缺少什么量?(总价)
3)请你补上总价的条件和求数量的问题。
3、学生出求单价、数量的数量关系。
1)同桌讨论:板书2)3)的数量关系是怎样的?
2)总价÷数量=单价
总价÷单价=数量(板书)齐读
三、解决丰富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掌握数量关系,体会解题策略多样化
(一)基础
1、填空。
要求:已知什么和什么,求什么?
数量关系是什么?
列式是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
《公顷与平方千米》导学案
第三单元 线段、直线和射线导学案
第三单元画角导学案
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学习内容: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笔算乘法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2、使学生在小组内经历笔算乘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导学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导学策略】自主学习 找出疑点 小组交流 达疑解惑
【预习导航】阅读课本P49
1、你了解到哪些计算145×12的方法?
2、你有什么更好的方法?与同桌说一说?
3、尝试练习:
【导学过程】
一、复习温故
1、口算(二人小组互查)
23×3 47×20 420×2 180×4
2、笔算(指名板演,回忆方法)
56 ×25 = 64 ×39 =
二、学习目标 我能正确地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三、展示成果
1、小组内个人展示
学生独立自学、完成例题(教师相机的进行指导,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 小组内互相交流、帮助、质疑问难。
2、全班展示(以小组为单位)
①估算方法。
②笔算方法。(男女组长赛讲)教师激励评价
③师生归纳计算方法
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 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 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④及时练习 124×23 = 226×35 =
四、过关达标
第一关 我是合格小医生
教师出示典型错题,(没有对齐数位,忘记进位等典型错误),引导学生去诊断,去改正。
第二关:小组来竞赛(四人小组每人一题,比正确比速度)
237×82= 425×36= 176×47= 134×12=
第三关 我来当经理
鲜花店经理花3000元批发了225束鲜花, 如果每束鲜花卖15元,卖完这批鲜花,经理可赚到多少钱?
课堂检测
154×13 = 236×35 =
五、总结激励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积的变化规律 导学案
学习内容: 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与积的变化情况。
学习目标:
1. 引导学生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与积的变化情况,从中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
重点: 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与积的变化情况。
难点: 自主思考探索,归纳出积的变化情况。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问题。
1. 板书呈现:
6×2=12
6×20=120
6×200=1200
你知道为什么老师能这么快的写出结果吗?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归纳并板书:
两个因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以几,积也随着乘以几。
2. 接着教师再呈现出:
80×4=320
40×4=
20×4=
你能很快填出以下的答案吗? 你又发现了什么?
二、组织交流,研究问题
1.(学生得出答案后) 引导学生观察以上的算式,想一想,说一说你的发现。
(1)引导学生观察因数的变化特点和积的变化特点;
(2)学生独立思考,同桌、小组合作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师板书:
两个因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也随着除以几。
2. 综合以上的板书,你能接着往下写两道算式吗? 试试看,你能行的!
3. 完成后,结合自己所写的算式,根据板书内容进行说明,从而进一步理解、巩固以上的规律。
4. 合并、归纳积的变化规律。
请大家读读我们找到的规律,你能用一句话表达这些意思吗?
学生大胆尝试,交流,评议,师生共同归纳出:
三、举例验证,规律应用
1. 让学生根据规律,自己再举例说明。教师有选择的出示一些算式:
如:其中一个因数扩大10倍的,2×3=620×3=60200×3=6002000×3=6000; 其中一个因数扩缩小10倍的,6000×2=12000600×2=120060×2=120;
其中一个因数逐一扩大一样的倍数,12×3=6624×3=7248×3=14496×3=288; 其中一个因数逐一缩小不一样的倍数,72×2=14436×2=729×2=183×2=6。
2. 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
四、课堂小结。
单价、数量、总价 导学案
学习目标:
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初步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知道“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的关系。
重点:知道“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的关系。
难点:运用“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活“单价、数量、总价”经验,理解其含义
(一)认识单价
1、请一半学生很快地说一说:
一件什么商品多少元(整数)。
2、一件商品的价格就是“单价”。(板书:单价)
学生齐读 “单价”。
3、另一半学生很快地说一说:
什么商品的单价是多少元。
(二)认识数量
出示:杯子的单价为8元,
1、请一小组学生说一说:我想买几个 这样的杯子。
2、这项商品的件数就是“数量”
(三)认识总价
1、出示:
单价为10元的网球,买8个这样的网球,一共要多少元? 单价为4元的手帕,买5块这样的手帕,一共要多少元? 单价为8元的袜子,买3双这样的袜子,一共要多少元? 让学生口算“一共要多少元”
2、各项商品分别要多少元就是这种商品的总价。(板书:“总价”)
(四)巩固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
刚才我们学习了单价、数量、总价这三个数量,请同学们看看下面已知条件中告诉我们哪些量。(板书)
1)每条毛巾8元,买了5条这样的毛巾。
2)买6本同样的书一共用了48元。
3)1支笔的单价为3元,
小结:我们认识了单价、数量、总价这三个数量,那么单价、数量、总价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
二、解决简单问题,初步理解数量关系
(一)单价×数量=总价
1、学生根据上面板书1)口头编一道求总价的应用题(板书)
1)分析题目中的“单价”、“数量”、“总价”(板书)
2)学生做(板书)
2、模仿练习2题。
①1块巧克力的售价为8元,买6盒这样的巧克力需要多少元?
②买7个单价为60元的足球,总共需要多少钱?
1)分析题目中的“单价”、“数量”、“总价”,会说:已知了什么条件,要求什么?
2)学生做
小结:这几题都是知道了单价、数量,求总价。
3、学生得出求总价的数量关系。
1)想一想:根据单价、数量怎么求总价?
2)单价×数量=总价(板书)齐读
小结:单价×数量=总价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数量关系。
(二)、总价÷数量=单价 总价÷单价=数量
1、学生根据板书2)口头编一道求单价的应用题(板书)
1)分析题目中的“单价”、“数量”、“总价”(板书)
2)学生做(板书)
2、学生根据板书3)口头编一道求数量的应用题(板书)
1)已知什么条件?(单价)
2)如果要编一道求“数量”(板书)的应用题,缺少什么量?(总价)
3)请你补上总价的条件和求数量的问题。
3、学生出求单价、数量的数量关系。
1)同桌讨论:板书2)3)的数量关系是怎样的?
2)总价÷数量=单价
总价÷单价=数量(板书)齐读
三、解决丰富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掌握数量关系,体会解题策略多样化
(一)基础
1、填空。
要求:已知什么和什么,求什么?
数量关系是什么?
列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