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3

《中国古代文学》复习

填空选择

1、陈子昂在 一文中,正面提出他的诗歌革新主张。

2、“文章四友”是指、李峤、崔融、苏味道、杜审言。

3、提出诗歌的“风骨”、“兴寄”说的是 。

4、竹喧归浣女, 。

5、被誉为“七绝圣手”的唐代诗人是 。

6、杜甫诗歌风格多样,但为历来所公认的主要风格是“ ”。

7、在韩孟诗派中,以瘦硬奇警为诗风特点,直接影响宋代江西诗派的重要诗人是 。

8、李白诗句:“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小谢”指________。

9、杜甫的 被称为生平第一快诗”。

13、温庭筠词最显著的特征是 。

14、“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出自 的《从军行》。

15、五代词有两个创作中心,一为_______________,一为南唐。 16、“春风桃李花开日, ”出自白居易的《长恨歌》。

17、盛唐边塞诗的代表作家有 、 、 。

18、“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 评价李白的。

19、宋初诗坛的代表除了香山派、晚唐体之外还有 。

20、词的兴起,以及某些具体格律和修辞特征的形成,与_____________有关。

21、“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作者是 。

22、李白用“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赞美唐代诗人_________。

23、杜甫千古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见于《_________》一诗。

24、白居易的讽谕诗往往“卒章显其志”,如《轻肥》:“_________,衢州人食人。”

25、宋初以杨亿为代表的重要文学流派是 。

26、苏轼与父亲_________、弟弟苏辙,合称“三苏”。

27、苏轼的思想主要表现是 。 28、大历诗风,指的是________至________年间活跃于诗坛上的一批诗人的共同创作风貌。

29、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在诗歌创作中始终豪情满怀,有“诗豪”之誉的唐代诗人是_______。

30、枝上柳绵吹又少, 。(苏轼《蝶恋花·春景》)

31、体现陈子昂诗歌革新精神的主要作品是他的《_________》三十八首。

32、花间词由_________所编《花间集》而得名。

33、第一个大力创作词的文人是 。

34、南宋初期,_________作《江西诗社宗派图》,确立了江西诗派的名称。

35、《正气歌》的作者是_________。

36、“ ,但目送芳尘去”出自贺铸的《青玉案》。

37、韩愈、柳宗元明确提出“_________”的主张。

38、韩愈的《_____》,被称为“祭文中千年绝调”。

39、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词集是:《_____》,它产生于五代十国时期的 _____(国)。

40、盛唐边塞诗派代表人物有 、高适、岑参。

41、红拂是唐传奇 中的人物。

42、南宋诗人杨万里创立了新鲜活泼的____________体诗风。

43、辛弃疾词的主导倾向是 。

44、“初唐四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人。

45、杜审言,字必简,他是杜甫的祖父。与李峤、苏味道和崔融并称“___________”。

46、五律的定型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最后完成的。

47、被杜甫称之为“千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的是诗人__________的三十八首《感遇》诗。

48、陈子昂诗歌创作理论的中心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9、张若虚的《___________》奠定了他在唐诗史上的大家地位。

50、“沧海月明珠有泪, ”出自李商隐的《锦瑟》。

51、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有_______、_______等。

52.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主要风格是__________,用闻一多的话来说就是“___________”,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

53、陈子昂在《修竹篇序》中明确反对“_________”的齐梁诗风。

54.苏轼在《东坡志林》中确切地指出了王维山水田园诗最突出的艺术特色:“__________,__________”。

55、盛唐边塞诗名家中,诗人________“好奇”,笔调瑰丽。

56、“ ,惟有饮者留其名”是李白《将进酒》中的名句。

57、杜甫在《戏为六绝句》中总结了自己写诗的经验是:“__________________,转益多师是汝师。”

58、___________的五言诗写得最好,曾自诩为“五言长城”。

59、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提出自己“文章合为时而著,_______________”的诗歌理论。

60、白居易在《___________》中论诗:“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61、白居易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62、白居易感伤诗以《__________》和《__________》最为有名。

63、元稹,字_______,世称元九。元稹和白居易在元和年间写的诗,统称为“________体”。

64、_______以描写宫女生活的《宫词一百诗》闻名于世,因此获得宫词之“祖”的声誉。

67、______和______在山水诗的创作上齐名,故被人称为“韦柳”。

68、李商隐,号__________。他的无题诗具有“朦胧”的特点,旨意隐秘。

69、苦吟诗人贾岛、孟郊的诗风被宋人总结为“____________”。 70、李商隐诗歌类别中,最为人所传诵的是 。

71、在《送孟东野序》中,韩愈提出了“__________”的口号。

72、韩愈第一次提出“文以明道”的观念,是在贞元九年所写的《____________》中。

73、在《答李翊书》中,韩愈明确提出“______________”的主张。

74、唐传奇指唐代流行的_________小说。

75、白行简的《____________》是一篇完全摆脱志怪气息的社会人情小说。

76、唐传奇的发达与唐代“____________”之风有关系。

77、唐传奇《柳毅传》的作者是__________ ,《莺莺传》的作者是__________,《霍小玉传》的作者是__________。

78、__________的《虬髯客传》,是晚唐游侠小说的代表作。其中人物虬髯客、李靖和红拂

被后世誉为“__________”。

79、温庭筠在晚唐诗坛与_______齐名,号称“温李”。

80、_______大胆写侧艳之词,是“词为艳科”的始作俑者。

81、韦庄有著名叙事长诗《_______》。

82、《___________》由后蜀赵崇祚编辑,选词十八家共五百首。为我国最早的一部文人词总集。

83、在词由“伶工之词”到“士大夫之词”的转变中起关键作用的词人是 。

84、李白诗歌具有“清水出芙蓉,___________”的美。

85、杜甫诗“清新庾开府,___________”是赞美李白诗歌的风格的。

86、杜甫享有“_______”的声誉,他的诗被称为“_______”。

87、____________创立了“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乐府。

88、柳宗元的《______________》标志着山水游记体的确立。

89、《锦瑟》是晚唐著名诗人__________的作品。

90、“四六文”是________的异称。

91、欧阳修倡导诗文革新运动取得很大成功与他提出系统的诗文革新理论有很大关系,在韩愈“不平则鸣”的基础上,他又提出了“_________”的重要观点。

92、宋初“西昆体”的代表作家有______等。

93、 的词具有“以诗为词”的特点。

94、曲子词的异称有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等。

95、“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的是宋代著名词人________的词句。

96、北宋后期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是 。

97、 是第一位致力于填词的文人。

98、李清照的词被称为“ ”体。

99、李清照在词方面最核心的文艺主张是 。

100、南宋人著名的笔记有洪迈的《____________》、陆游的《________》、罗大经的《________》等。

101、中兴四大家包括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和 。

102、“永嘉四灵”包括_________、徐玑、徐照、翁卷四位永嘉诗人。

103、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的是 的《__________ 》;被称为唐人七律第一的是的《__________ 》。

104、李白的思想是很复杂的,一方面他接受_______家兼济天下的思想,另一方面又接受了 _____家遗世独立的思想,同时又受_____思想的影响。

105、“ ,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106、古文是与当时流行的______相对称的散文因为这种文体的倡导者主张恢复、 时代的散文传统,故称之为古文。

107、古文运动,实际上是一次在______、______和______各方面进行变革的文学革新运动。 108、因曾作吏部侍郎、谥号为“文”,故世称韩愈为______、______ 。

109、柳宗元字______,______人,因参加王叔文革新朝政的活动,被贬至______,十年后改贬至______,人称______。

110、唐代传奇是在六朝______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出现,标志我国小说发展趋于______。

112、唐代传奇经历了初、盛唐的______、中唐的______和晚唐______等三个阶段。 113、词起源于______。词的兴起与______有关,故词的最早的命名叫“曲子词”。

114、五代时,中国词史上有著名的两个词坛______和______。前者以______派为中心,后

者以______的成就最高。

115、被后人评为“疏隽开子瞻,深婉开少游”的北宋作家是 。

116、被传为“三影郎中”的北宋前期词人是___ ___。

117、把边塞诗的内容带进词的领域,使词具有较多社会内容和开阔的风格的作家是______。 118、扩大词的题材,提高词的意境,把诗文革新运动扩展到词的领域的著名词人是______。 119、据说苏轼曾戏呼______为“山抹微云君”,这是因为他的《______》曾经名动一时。 120、杨万里诚斋体诗最为出色的诗歌体裁是 。

121、 ,风休住,篷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

122、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女作家______,是南北宋之交的词作大家,是______词派的代表。

125、在黄庭坚的影响下,北宋后期逐渐形成了“ ”诗派。

126、提出“点石成金”、“夺胎换骨”的作家是 。

127、______是南宋诗人中大量描写农村题材的。

128、南宋诗人中写有大量记梦诗的诗人是______,因其具浪漫特色而被时人称为“小李白”。 129、南宋后期的诗派主要有______和______,他们是作为“江西诗派”的对立面而出现的。 130、“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子陌洛城东”出自 的《浪淘沙》。 131、文天祥的代表作有《______》,南宋后期的“正气派”由此得名。

132、被称为“婉约之宗”词人的是 。

133、《碾玉观音》、《错斩崔宁》、《宋四公大闹禁魂张》、《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不属于宋代话本的是 。

134、现存的“小说”话本中,以______和______两类作品为最多,成就也最高。 135、现存宋元讲史话本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136、“一语天然万古新”、“江山万古潮阳笔”,“笔底银河落九天”,是元好问分别对______、______ 、______ 的评价;“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是对______所作评价。 137、“碧云天,黄叶地,_____,_____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苏幕遮》)

138、“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衰兰送客斜阳道,__ ___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139、_______ _______ ,杨柳岸,晓风残月。

140、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有暗香盈袖。 141、_______ 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 142、________ 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143、_________ _____ ,也傍桑阴学种瓜。

144、“_____ ________?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45、“丛菊两开他日泪,_______ _____。”

146、“星垂平野阔,________ _______。”

147、杜甫在《_____________》中写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不朽名句。

148、《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 149、“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为刘禹锡的名句。

150、“庄生晓梦迷蝴蝶,__ ___ 。_ ____ ,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名词解释题:

1、郊寒岛瘦:本指孟郊、贾岛简啬孤峭的诗歌风格。后用以形容诗文类似的意境。郊寒岛瘦指唐朝著名的两位诗人孟郊和贾岛,二人以苦吟著称,因其平生遭际大体相当,诗风相似,被后世并称为“郊寒岛瘦”,又作“岛瘦郊寒”,中唐诗人孟郊和贾岛的诗风。寒指清寒枯槁,瘦指孤峭瘦硬,两者含义相似。郊、岛之诗风格清奇悲凄,幽峭枯寂,格局狭隘窄小,破碎迫促,且讲究苦吟推敲,锤字炼句,往往给人以寒瘦窘迫之感,故称。

2、元轻白俗:元诗“轻”大概指有些作品“轻佻”、轻薄,如《会真诗三十韵》等艳情诗,这是中唐文学世俗化的表现之一。另外可能也与《莺莺传》 (又名《会真记》)的影响有关。“白俗”指白诗通俗平易。

3、唐传奇:唐代的文言短篇小说,内容多传述奇闻异事,后人称为唐代传奇,或称唐传奇。传奇本是传述奇闻异事的意思,唐传奇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说。它远继神话传说和史传文学,近承魏晋南北朝志怪和志人小说,发展成为一种以史传笔法写奇闻异事的小说体式。唐传奇内容更加丰富,题材更为广泛,艺术上也更成熟。唐传奇“始有意为小说”,标志著中国古代小说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创作阶段。唐代经济繁荣,特别是城市经济迅速发展,使市民的文化生活丰富,各种民间艺术得以发展,为传奇小说创作奠定了社会的基础。唐代各种文学形式的繁荣,并相互借鉴,相互融合,互相促进,也为唐传奇在题材内容和写作技巧上提供了营养。唐代科举考试中的“温卷”之风,也推动了传奇的发展。

4、诗文革新运动:中国北宋继唐代古文运动而起的文学革新运动。主要反对以西昆体为代表的浮靡文风,主张对诗、文进行革新。北宋初年,面对土地兼并加剧,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暴露,政治斗争日趋尖锐,一些开明的中下层士大夫文人主张革除社会弊病,要求文学反映现实,而当时风靡文坛的西昆体根本无法担当这样的历史使命。于是推崇韩愈、白居易,反西昆成为政治改革派们在文学上的反映。

5、新乐府运动:新乐府运动,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等所倡导,主张恢复古代的采诗制度,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强调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 故名。所谓新乐府。“新乐府”一名, 是白居易相对汉乐府而提出的,其含义就是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 故又名“新乐府运动” 。 这类诗的特点是:自创新题,咏写时事,体现汉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除白居易而外,元稹、李绅、张籍、王建也是这一运动中的重要作家。

6、江西诗派:江西诗派是宋代影响最大的一个诗歌流派,江西诗派有一祖三宗之说,一祖为杜甫,三宗是黄庭坚、陈师道和陈与义。得名于吕本中的《江西诗社宗派图》。领袖是黄庭坚,其它主要人物有: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韩驹等。江西诗派的特色有三:一是诗派为观念性的社集;二是以风格和师承为判断的根据,非地域之划分,入诗派的并非都是江西人;三江西诗派是元佑学术的一部分,是作为“绍述”政治的对立物而发展起来的,其盛衰与政局有密切的联系。创作主张及特色有:重视句法、喜用拗句;用典以故为新、变俗为雅;风格生新瘦硬,但兼有浏亮芊绵。

7、古文运动:唐宋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叶及北宋时期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因同时涉及文 学的思想内容,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 “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 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 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

认为自己的散文继承了先秦两汉文章的传统,所以称“古文”。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在提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以文明道。除唐代的韩愈、 柳宗元外,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人也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

8、变文是唐代兴起的一种说唱文学,多用韵文和散文交错组成,内容原为佛经故事,后来范围扩大,包括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变文,是一种佛教通俗化、佛经再翻译的运动中兴起的一种文学体裁。由于佛经经文过于晦涩,僧侣为了传讲佛经,将佛经中的道理和佛经中的故事用讲唱的方式表现,这些故事内容通俗易懂,写成稿本后即是变文。

9、李商隐的无题诗:李商隐用无题为名的爱情诗,称无题诗。无题诗具有“朦胧”的特点,旨意隐秘。无题诗的范围,一般认为是作者抒写不愿明言的生活遭遇或思想感情的诗篇。包括以《无题》为题的十五首,和以句首二字为题“准无题”近三十首。关于这类诗他自己曾经解释说:“为芳草以怨王孙,借美人以喻君子”。又说:“楚雨含情俱有托”。这些本事,作者不肯明言,这些诗中交织着他爱情的希望、失望、以至绝望的种种复杂心情。

10、花间词派:是晚唐五代奉温庭筠为鼻祖而进行词的创作的一个文人词派。产生于西蜀,得名于赵崇祚编辑的《花间集》。主要的词人还有孙光宪、李珣、牛希济。这一词派题材狭窄、情致单调。大都以婉约的表达手法,写女性的美貌和服饰以及他们的离愁别恨。在这些词中描绘景物富丽、意象繁多、构图华美、刻画工细,能唤起读者视觉、听觉、嗅觉的美感。由于注重锤炼文字、音韵,从而形成隐约迷离幽深的意境。对后世的文人词产生、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简答题

1、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如创造出情景交融、玲珑透彻的诗境?

参考答案:

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从海上月出、月满中天写到斜月西沉。以月为中心描写了月光下的潮水江流、芳甸、花林、沙汀、水雾、白云、青枫、高楼、玉户、、妆台、闲潭落花、海雾、江树等物象,展示了一幅流动式的水墨山水画卷。而在画卷中,活动着长夜不眠的思妇和漂泊天涯的游子并在渲染、暗示、寄托中将明月之光、相思之情和诗人宇宙无线而人生须臾、人情难圆的感怀。将画意、诗情和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思考融于一体,创造出兴象玲珑、空明纯净的意境。整首诗情景交融, 诗情、画意、哲理水乳交融,创造出空灵渺远、皎洁静谧的意境,是这首诗的最突出特色。在月光的照耀之下,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清丽动人、丰富多彩的春江花月夜美景,在这些景物所创造的皎洁、静谧意境之中,自然融进深奥的哲理和抒发游子思妇的相思之情。使诗情画意与哲理完美和谐统一。

2、唐传奇的艺术成就。

参考答案:

1)唐传奇在小说发展史上摆脱了六朝小说粗陈梗概的写法,注意小说的审美价值和娱乐功能。由此形成了作意好奇, 始“有意为小说”的特点.

2)唐传奇是“有意为小说”,因此在创作手法上较六朝志人的偏重写实增强了虚构性,较六朝志怪的偏重记述传闻增加了再创作性,作家真正开始自觉地进行艺术想象和艺术创造,而且在艺术构思、情节结构上,都取得了新的成就。如《李娃传》《霍小玉传》《莺莺传》

《柳毅传》及片描写爱情的的佳作都善于选择一个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展开矛盾冲突,但其构思方式和情节结构各有特色.

3)唐传奇的细节描写、心理描写对生活的描写和人物的刻画走向了细致化的艺术境地,注重生活细节的描写和人物的精神心理的展现,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具有性格化的人物形象,同是女性, 李娃霍小玉莺莺举止神态判然不同.

4)语言、词采等方面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主要采用散体古文,适当吸取了民间口语,也常插入诗词,提高了小说的表现力.叙述事件简洁明快,人物对话生动传神,辞汇丰富,句式多变.有些作品虽施以藻绘,却无繁缛之气儿有名利之美,一些佳作更善于用诗化的语言营造优美的情景,在描写景物渲染气氛时,极富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如《柳毅传》写钱塘君听说侄女受辱,激愤难耐,化作原型冲天而去的那段声势之巨,骇人耳目.

3、柳永对词的开拓。

一创制和推动慢词艺术的发展是柳永对词特殊的贡献。

(一)因柳永大量地创作慢词,宋词乃始由小令阶段渐进入慢词时期。为长调慢曲作词,柳永属第一人,他是慢词体制的开创者。

(二)柳永慢词多用新调。柳永的创体之功是基于他的创调,宋词中有100多个调是柳永首创或首次使用。

二、对题材的开拓

(一)他写了许多描写都市繁华生活的词,写都市风貌,都市生活风俗与反映尽享太平的市民思想为主。如《望海潮》。

(二)歌妓词,写与歌妓来。柳永的笔下充分表现对歌女们的温柔多情的理解和大胆表现她们的情感,这种写法,开了市民文学的先声。

三.以赋为词:柳永把赋体笔法引进词里来,增加了词的叙事因素,将铺排式的叙事与白描式的写景结合起来。

四. 雅俗并存:

(一)“俗”的方面:柳词以接近市民文艺的俚俗色彩而著名,他能将有趣的白话加到词中,构成一种很平民化的表述风格。如《小镇西》、《望海潮》等。

(二)“雅”的方面:一是以赋为词,在铺叙中,将叙事、写景、抒情适当安排,传达作者复杂的内心情感。;二是羁旅行役词,以男性口吻写离愁,所写的辽阔的山河,多了一分自然雄浑的力量,扩大了词境的容量。

4、简述苏轼的文艺思想。

参考答案:

苏轼是我国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在诗、词、文、书法、绘画等文学艺术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他把作品的现实性、批判性与创作自由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文学思想十分丰富。

一、有为而作

苏轼说“诗须要有为而作”。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强调创作必须是作者对客观事物有真实的感受而有把这种感受抒写出来的冲动,是胸中充满勃郁激情的自然流露。二是注重文艺的社会作用,他强调创作须有积极的目的与作用。

二、道可致不可求

苏轼所说的“道”意指客观事物的规律。他认为,人们只有直接接触客观事物,不断实践、学习才能掌握。通过生活锻炼、生产劳动、文艺活动,都可以获得对事物规律性的一定程度的认识,诗歌创作如能从一个典型反映万象,其作者的规律性认识也就更加深刻。

三、崇尚自然,摆脱束缚

苏轼主张创作要有极大限度的自由。这首先是摆脱精神的枷锁,敢于直抒胸臆。其二是形式上的解放。为了把作者的感受与认识充分表达出来,需要破除一切陈规旧套的障碍,象充沛的源泉随处能喷薄而出,象云水的漂浮流荡,随所变态,呈现异景。其三、创作的高度自由还需遵循一定的艺术法则,以塑造鲜明生动的形象。

四、文尚简明,务求通达

苏轼在崇尚自然、语言文辞有充分表达自由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古代关于“辞达”的理论。他强调指出,作者能够对客观事物特征有充分的认识而又能把它充分地表现描绘出来,这才是“辞达”。

五、主张多种艺术风格的自由发展与结合

苏轼论诗并尊李白、杜甫,他自己所作也兼有现实和浪漫精神,“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又与韩愈诗风相近。晚年,更极其赞赏陶渊明、柳宗元诗歌的淡远高致。他晚年再三所标举的“质而实 ”、“癯而实腴”、“外枯中膏”、“似淡实美”、“寄至味于澹泊“,都反映他把浓妆淡抹多种表现手法结合起来的主张。

5、李清照词的艺术特点。

参考答案:

一、以女性的身份塑造抒情主人公多愁善感、缠绵凄惋的自我形象,真实地展现了词人的情感历程和内心世界,打破了以往“男子作闺音”的传统格局,表现出较为浓厚的女性自觉意识。

二、善于以委婉曲折的笔调来表现复杂微妙的情感变化,在起伏回环的语脉中传写出女性特有的深婉细腻的心理状态;善于捕捉稍纵即逝而又难以言传的真切感受,并运用化虚为实的手法,使之形象化、具体化。李清照善于用最平常最简练的生活化的语言精确地表现复杂微妙的心理和多变的情感流程。

三、语言独具个性,极善于从日常生活口语中精心提炼出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以俗为雅,化腐朽为神奇;也善于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李清照词的语言也独具特色。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一经她提炼熔铸,就别开生面,精妙清亮,风韵天然。

四、温婉中含遵逸之气,旖旎中透刚健、俊爽之美。李清照有些词既有温柔和明慧,又有一般女子所缺乏的俊爽与开朗。她把委婉的情思和超脱的襟怀融合在一起,婉约而不绮靡,柔中有刚;即便是写感时伤怀、追念往事的凄苦之作,出流动着一股豪迈激昂之气。

6、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

参考答案:

一、李白诗歌风格以雄奇飘逸,真率自然为主,但也有多维度的呈现。他上承庄、骚的浪漫主义精神,又以个人的艺术天才创造性地运用了浪漫主义艺术手法,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他反对绮丽华靡、雕琢繁饰,倡导清新自然、朴素真率的诗风。他的诗歌绝句多清新隽永、明快自然,歌行多纵横飘逸、流畅自然,可谓做到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二、李白的诗歌虽不乏对现实生活的深刻体验,但在艺术表现上却偏重于内心感受的抒写,因而他的诗歌感情充沛、率真豪放,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抒情方式往往是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地奔涌而出。。

三、李白的诗歌善于运用丰富而奇诡的想象,创造出绚丽多姿的艺术形象,并寄托着诗人的情感意蕴和精神境界。诗人常将想象与比喻、夸张、象征、拟人等手法相结合,把现实与理想、人间与幻境、自然与人事,巧妙地熔铸成篇,创造出瑰丽神奇的艺术境界。

四、李白能自驾驭多种诗体,尤擅长乐府歌行和五、七言古诗,绝句的成就也相当突出,尤以七绝佳作最多。简述李白绝句佳作《独坐敬亭山》的创作特点

7、古文运动的基本内容。

唐宋时期的文学革新运动,其内容主要是复兴儒学,其形式就是反对骈文,提倡古文。 韩愈和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代表。他们倡导古文是为了推行古道,为了复兴儒学。所以,他们的古文理论都把明道放在首位,韩特别强调儒家的仁义和道统,柳则主张“以辅时及物为道”。韩柳古文理论体系还包括主张“养气”、学习标准、自创新意新词、内容形式并重、写作态度、、反对盲目地厚古非今等基本内容。韩、柳所倡导的古文运动,在文学上是利用复古的旗帜从事文学革新,推动文学前进,推动了古文运动的开展。

宋初,王禹偁、柳开又开始提倡古文,都提出文道合一的主张,但宋代的古文复兴,到欧阳修倡导之后,才形成一场运动。 欧阳修凭借其政治地位,大力提倡古文,带动了一支写作队伍。他的同辈苏洵,学生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各树旗帜,扩大影响,从而使宋代古文运动达到波澜壮阔的地步。宋代古文运动的主要特点,第一是主张明道,继承了唐代古文运动的传统。第二是不高谈学习先秦两汉而直接取法韩愈。他们学韩的共同点,是学韩文“文从字顺”,平易近人的作风,而不学他追求奇古奥僻的偏向。因此,宋代古文,进一步奠定了韩、柳开创的新的书面语言的基础,更有利于表达思想,也更便于为人们接受,发扬了他们开创的新的散文传统的精神。唐宋古文运动,可说是中国散文发展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8、陆游诗歌的艺术成就。

参考答案:

1)陆游的诗既具有现实主义的精神,又具有浪漫主义的色调,是二者的完美结合。他的诗全面深刻地反映了南宋社会的生活面貌,是时代的一面镜子,被称为一代“诗史”,这方面他主要是继承了杜诗的现实精神。但在反映现实的手法上,他又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不重情节画面,而是把事实压缩在极其精炼的诗句内,着重抒写自己的主观感受,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强烈的抒情性。同时他又常常通过奇丽的梦境和幻想来表达爱国情思,极力突出诗人的自我形象,情感炽热,神采飞扬,被称为“小太白”,与李白的浪漫气息相当接近,但陆诗的想象和梦幻中的内容,都与抗金复国的理想有关,具有一种悲壮、崇高之美,比李白的诗具有更为坚实的现实基础、更为充实的社会内涵、更为强烈的战斗精神。

2)陆游广泛师法前人,兼容多样风格,杜甫之沉郁顿挫与李白之飘逸奔放对其影响尤大,他善于把这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有机地熔为一炉,并铸造成自己的独特诗风:既沉郁悲壮,又恢宏雄放。

3)陆游的诗无体不备,各体皆工,尤其擅长七言诗的创作,七古、七律和七绝的成就都很高。其七古诗内蕴丰富,气象阔大,“看似华藻,实则雅洁;看似奔放,实则谨严”,最能代表陆诗的特色。其七律诗对仗工整,使事熨贴,气格高昂,意境警拔,在南宋当推第一。其七绝诗笔致流转,富于神韵,颇具唐人风味。

4)陆游诗的语言不拘一格,爱国诗多雄壮豪放语,农村诗多平淡古朴语,闲适、田园诗多清新精致语,但这些诗的语言又具有共同的特色,即明朗晓畅,精炼自然。

9、简述杜甫“沉郁顿挫”的风格特征。

参考答案:

文学史上一般指杜甫的风格特征。沉郁顿挫的风格的基调是悲慨。杜甫诗歌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在于感情的强烈,这种强烈的感情是杜甫最能打动读者的所在。就杜甫的诗歌艺术

成就而言,其感情的强烈是第一位的。他的诗,蕴含著一种厚积的感情力量,每欲喷薄而出时,他的仁者之心,儒家涵养所形成的中和处事的心态,便把这种喷薄而出的感情抑制住了,使他变得缓慢,低沉,回环起伏。几欲喷薄而出,但又不得出,缓急回环,跌宕起伏,是为沉郁顿挫。具体说来,杜甫“沉郁顿挫”的风格特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忧时伤乱、忧国忧民的情结;雄浑绵邈的意境、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千回百折、曲折跌宕、吞吐含情的表现手段。总起来是说杜诗用曲折跌宕 的表现方法把深沉的文思和忧郁的心情巧妙表现,沉雄浑厚,苍莽悲壮,博大精深。

10、简述李贺诗歌的主要特征。

参考答案:

李贺是与韩愈、孟郊等同时代的诗人,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又一位浪漫主义诗人。他出身皇族但家境迫落,诗才颇高却英年早衰,这导致了他的诗歌作品,在内容上多写鬼怪,写死亡,写梦幻来表现内,心的无限苦闷,在风格上形成了与韩、孟有差异的凄艳诡激的诗风,其诗歌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用奇特的语言和怪异的想象创造出幽奇冷艳的诗境。在李贺的诗中经常出现荒芜的山野,惨淡的黄昏,阴森的墓地等诗境,以传达他浓郁的伤感和怪诞的个性。

第二,李贺深受屈原、李白及汉乐府民歌的影响,多以乐府体裁驰骋想象,自铸奇语,表现其苦闷情怀。它对冷艳凄迷的意象有着特殊的偏爱,并大量使用“泣”、“啼”等字词使其感情化,由此构成极具悲剧色彩的意象群。

第三,为了强化诗歌意象的感染力,李贺通感还以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精选的动词、形容词,来创造视觉、听觉和味觉互通的艺术效果。在他笔下,风有“酸风”,雨有“季雨”,通过不同感官相互沟通转换所构成的意象,将诗人的艺术直觉租细微感受倍加鲜明地展现出来。

第四,迥异于常人的想象、幻想与夸张相并行,构成了李贺诗歌怪奇的特征。如他的《梦天》,前四句借助奇特的幻想,从人间飞跃到天上,进入扑朔离迷的月宫,在广袤的空间里邀游,后四句又陡作转折,从仙界折返尘世,注目千世的千载沧桑,其想象出入意表,而且跳跃性很大。

赏析题(从2题中选做1题。角度自选)

1、《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一、赏析诗歌,分析如何创造出情景交融、玲珑透彻的诗境?

参考答案:

关于这首诗的层次划分,近人歧见纷纭。我们以为,此诗应分成三个部分:

1)开头八句为第一部分,摹写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侧重描绘皓月当空、光照整个江天、天地一派空明的美妙境界。

景:春江花月夜之景→幽美深远

2)接下八句为第二部分,由月之“照”人、从描写景色转向观照人生,思索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

理:宇宙人生哲理→短暂——永恒

3)余下二十句为第三部分,由感叹人生多愁进而抒写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讴歌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憧憬。具体而言,这一部分又分为两层:

(1)从"白云一片去悠悠"到"鱼龙潜跃水成文"为一层,写思妇怀人 。

情——思妇怀游子

(2)从"昨夜闲潭梦落花"到"落月摇情满江树"为一层,写游子想家 。

情——游子思归

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从海上月出、月满中天写到斜月西沉。以月为中心描写了月光下的潮水江流、芳甸、花林、沙汀、水雾、白云、青枫、高楼、玉户、、妆台、闲潭落花、海雾、江树等物象,展示了一幅流动式的水墨山水画卷。而在画卷中,活动着长夜不眠的思妇和漂泊天涯的游子并在渲染、暗示、寄托中将明月之光、相思之情和诗人宇宙无线而人生须臾、人情难圆的感怀。将画意、诗情和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思考融于一体,创造出兴象玲珑、空明纯净的意境。整首诗情景交融, 诗情、画意、哲理水乳交融,创造出空灵渺远、皎洁静谧的意境,是这首诗的最突出特色。在月光的照耀之下,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清丽动人、丰富多彩的春江花月夜美景,在这些景物所创造的皎洁、静谧意境之中,自然融进深奥的哲理和抒发游子思妇的相思之情。使诗情画意与哲理完美和谐统一。

结构上,此诗既以月亮从升起到坠落的过程作为全诗起止的外在线索,同时又以月亮为景物描写的主体和引发感喟、抒写情思的依托,表里兼顾,情景交融,使全诗显得浑然一体。

二、此诗的艺术特色

参考答案;

1)景、情、理的水乳交融

全诗既出色地描绘了多姿多彩、如诗如画的春江花月夜的美景,又抒写了作者陶醉其中的感情以及人间相思恨别的真情,同时还阐发了自然人生的哲理,从而汇成一种情、景、理水乳交融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美景是基础,感情是核心,哲理是升华。

2)章法井然有序,句式变化多样

全诗共三十六句,四句一换韵,整齐中出变化,摇曳多姿。整散结合,构成一种既整齐又流美的格调:有春夜的静谧,但其中又流动着春天的旋律。

或复叠咏叹,或偶句反复,或蝉联而下,或前后呼应,结构浑然一体。

3)语言清丽优美,韵律宛转悠扬

语言风格兼具民歌的清新明朗和文人诗的华美婉丽。修辞手法增强了回环往复感和一唱三叹的韵味。

2、李贺《雁门太守行》赏析: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鼔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捉携玉龙为君死。

参考答案:“雁门太守行”系乐府旧题。此诗共八句,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首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黑云压城城欲摧”,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次句写城内的守军,以与城外的敌军相对比,忽然,风云变幻,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只见金光闪闪,耀人眼目。此刻他们正披坚执锐,严阵以待。这里借日光来显示守军的阵营和士气,情景相生,奇妙无比。三、四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时值深秋,万木摇落,在一片死寂之中,那角声呜呜咽咽地鸣响起来。显然,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正在进行。“角声满天”,勾画出战争的规模。敌军依仗人多势众,鼓噪而前,步步紧逼。守军并不因势孤力弱而怯阵,在号角声的鼓舞下,他们士气高昂,奋力反击。战斗从白昼持续到黄昏。诗人没有直接描写车毂交错、短兵相接的激烈场面,只对双方收兵后战场上的景象作了粗略的然而极富表现力的点染:鏖战从白天进行到夜晚,晚霞映照着战场,那大块大块的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这种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暗示攻守双方都有大量伤亡,守城将士依然处于不利的地位,为下面写友军的援救作了必要的铺垫。 后四句写驰援部队的活动。“半卷红旗临易水”,“半卷”二字含义极为丰富。黑夜行军,偃旗息鼓,为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临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那样一种壮怀激烈的豪情。接着描写苦战的场面:驰援部队一迫近敌军的营垒,便击鼓助威,投入战斗。无奈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面对重重困难,将士们毫不气馁。“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一般说来,写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不宜使用表现秾艳色彩的词语,而李贺这首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其中如金色、胭脂色和紫红色,非但鲜明,而且秾艳,它们和黑色、秋色、玉白色等等交织在一起,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诗人就像一个高明的画家,特别善于着色,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不只勾勒轮廓而已。他写诗,绝少运用白描手法,总是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各样新奇浓重的色彩,有效地显示了它们的多层次性。有时为了使画面变得更加鲜明,他还把一些性质不同甚至互相矛盾的事物揉合在一起,让它们并行错出,形成强烈的对比。例如用压城的黑云暗喻敌军气焰嚣张,借向日之甲光显示守城将士雄姿英发,两相比照,色彩鲜明,爱憎分明。李贺的诗篇不只奇诡,亦且妥帖。奇诡而又妥帖,是他诗歌创作的基本特色。这首诗,用秾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可算是奇诡的了;而这种色彩斑斓的奇异画面却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变幻的战争风云,又显得很妥帖。惟其奇诡,愈觉新颖;惟其妥贴,则倍感真切;奇诡而又妥帖,从而构成浑融蕴藉富有情思的意境。

3、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赏析: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参考答案:

这是一首感旧怀人的名篇,当为作者别后怀思歌女小蘋所作。词之上片写“春恨”,描绘梦后酒醒、落花微雨的情景。下片写相思,追忆“初见”及“当时”的情况,表现词人苦恋之情、孤寂之感。全词在怀人的月时,也抒发了人世无常、欢娱难再的淡淡哀愁。

上片起首两句,写午夜梦回,只见四周的楼台已闭门深锁;宿酒方醒,那重重的帘幕正低垂到地。“梦后”、“酒醒”二句互文,写眼前的实景,对偶极工,意境浑融。“楼台”,

当是昔时朋游欢宴之所,而今已人去楼空。词人独处一室,在寂静的阑夜,更感到格外的孤独与空虚。企图借醉梦以逃避现实痛苦的人,最怕的是梦残酒醒,那时更是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了。这里的“梦”字,语意相关,既可能是真有所梦,重梦到当年听歌笑乐的情境,也可泛指悲欢离合的感慨。起二句情景,非一时骤见而得之,而是词人经历过许多寥寂凄凉之夜,或残灯独对,或酽酒初醒,遇诸目中,忽于此时炼成此十二字,如入佛家的空寂之境,这种空寂,正是词人内心世界的反映。

第三句转入追忆。“春恨”,因春天的逝去而产生的一种莫名的怅惘。“去年”二字,点明这春恨的由来已非一朝一夕的了。同样是这春残时节,同样恼人的情思又涌上心头。“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写的是孤独的词人,久久地站立庭中,对着飘零的片片落英;又见双双燕子,在霏微的春雨里轻快地飞去飞来。“落花”、“微雨”,本是极清美的景色,在本词中,却象征着芳春过尽,伤逝之情油然而生。燕子双飞,反衬愁人独立,因而引起了绵长的春恨,以至在梦后酒醒时回忆起来,仍令人惆怅不已。这种韵外之致,荡气回肠,令人流连忘返。“落花”二句,妙手天成,构成一个凄艳绝伦的意境。

过片是全词枢纽。“记得”,那是比“去年”更为遥远的回忆,是词人“梦”中所历,也是“春恨”的原由。小蘋,歌女名,是《小山词·自跋》中提到的“莲、鸿、蘋、云”中的一位。小晏好以属意者的名 字入词,小就是他笔下的一个天真烂漫、娇美可人的少女。本词中特标出“初见”二字,用意尤深。梦后酒醒,首先浮现在脑海中的依然是小蘋初见时的形象,当时她“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她穿着薄罗衫子,上面绣有双重的“心”字。此处的“两重心字”,还暗示着两人一见钟情,日后心心相印。小蘋也由于初见羞涩,爱慕之意欲诉无从,唯有借助琵琶美妙的乐声,传递胸中的情愫。弹者脉脉含情,听者知音沉醉,与白居易《琵琶行》“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同意。“琵琶”句,既写出小蘋乐技之高,也写出两人感情上的交流已大大深化,也许已经无语心许了。

结拍两句不再写两人的相会、幽欢,转而写别后的思忆。词人只选择了这一特定情境:在当时皎洁的明月映照下,小蘋,像一朵冉冉的彩云飘然归去。李白《宫中行乐词》:“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又,白居易《简简吟》:“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彩云,借以指美丽而薄命的女子,其取义仍从《高唐赋》 “旦为朝云”来,亦暗示小蘋歌妓的身分。结两句因明月兴感,与首句“梦后”相应。如今之明月,犹当时之明月,可是,如今的人事情怀,已大异 于当时了。梦后酒醒,明月依然,彩云安在?在空寂之中仍旧是苦恋,执着到了一种“痴”的境地。

这是晏几道的代表作。在内容上,它写的是小山词中最习见的题材--对过去欢乐生活的追忆,并寓有“微痛纤悲”的身世之感;在艺术上,它表现了小山词特有的深婉沉着的风格。可以说,这首词代表了作者在词的艺术上的最高成就,堪称婉约词中的绝唱。

4、李商隐《安定城楼》: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参考答案:

《安定城楼》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此诗抒发了作者虽仕途受阻,遭到一些人的谗伤,但并不气馁,反而鄙视和嘲笑谗佞的小人的坚定胸怀,充分地体现了作者青年时期的高远抱负和奋发精神。全诗语言含蓄犀利,痛快沉着,用典工丽典雅,极富神韵。颈联两句写平生抱负,笔力遒劲,境界阔大,意味深长,是历来广为传诵的名句。

首联登楼即景:登上高耸百尺的安定城楼,远处绿杨树边的洲渚尽收眼底。按泾州城东

有“美女湫”广袤数里,汀洲殆指其地。登最高之楼;望最远之处,高瞻远瞩,气象万千。即景所以生情,以下六句的豪情壮志、无穷感慨都由此生发。

颔联先以两位古人自比。贾谊献策之日,王粲作赋之年,都与作者一般年轻。贾谊上《治安策》,不为汉文帝所采纳,因《治安策》开头有“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之语,故谓“虚垂涕”;作者应博学宏词科试而名落孙山,其心境与贾谊上书未售,同样萦纡抑郁。王粲避乱至荆州,依刘表;作者赴泾州,入王茂元幕,都属寄人篱下。用两位古人的古事,比自己当前的处境和心情,取拟于伦,十分贴切。这是第一层。

颈联抒露志趣和抱负。作者的遭遇虽然困顿,可是他的凌云之志,未稍减损。江湖、扁舟乃使用春秋时代范蠡的典故;范蠡佐越王勾践,“既雪会稽之耻”,“乃乘扁舟,浮于江湖”。意谓自己早有归隐江湖之志,但等回天撼地之日,旋乾转坤之时,头飘白发,身入扁舟。永忆江湖,即怀淡于名利之心;欲回天地,即抱建立功业之志。两者似相反,实相成。因为如果没有永忆江湖的志趣,便成为争名逐利的禄蠹巧宦,就不会有欲回天地的宏愿。在这里,这个“永”字下得很好,这个字,有力地表达作者毕生的抱负。这两句诗,既洒脱,又遒劲。从诗的表达形式着眼,锤字坚实,结响凝固,工力固颇近社诗;而更为关键的,这两句诗反映了封建社会里才志之士的积极向上思想,既怀着恬淡的心情,又有担当事业的志气,这与杜甫的胸襟怀抱,极为相似,因为王安石也从这两句诗中照到自己的影子,所以击节称赏。这是第二层。

尾联句借庄子寓言表示自己敝履功名利禄,正告他人不要妄加猜测。寓言谓:惠施相梁,生怕庄子争夺他的相位,百般防范,惟恐不周。于是庄子去见惠施,坦率地对他说;鵷鶵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从来不会把鹞鹰的腐鼠当美味而希羡!意为你的位置我一向不屑一顾,你切莫杞人忧天,自相惊扰。这两句诗,既阐明自己没有患得患失的私心杂念,胸次光明磊落,淡泊宁静,为上面“永忆江湖”句提供有力的论证;又表示对世间一切恶浊事物,睥睨蔑视,决不妥协容忍;还尖锐地批判那些捧住权位不放的禄蠹,对他们尽调侃奚落的能事。这是第三层。

这首诗,笔力健举:风骨清峻,结构严谨,而语句灵活变化,特别在使用典故方面,非常成功。由于贾谊、王粲的身世遭遇与作者有相似之处,抓住相似的典型事例——贾生垂涕、王粲远游,比拟自己的忧时羁旅之感,若合符券,而使一位奋发有为又遭受压抑的少年志士形象跃然纸上。复次,作者的曲曲心事,本不可能用片言只字表达出来,现在借助庄子寓言,不但足以表露他不汲汲于荣利的猖介品质,又反映他睥睨一切的精神状态,还反击了政敌的恶意中伤,如此用典,既灵活,又确切,既含蓄,又锐利,充分发挥了典故的功能。全诗赋比交替,虚实相生,文情跌宕,气势磅礴,学杜甫七律而独得精髓,是李商隐早期律诗中的代表作。

5、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

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风絮。

参考答案:

本篇作于淳熙六年(1179)春。时辛弃疾四十岁,南归至此已有十七年之久了。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作者满以为扶危救亡的壮志能得施展,收复失地的策略将被采纳。然而,事与愿违。不仅如此,作者反而因此遭致排挤打击,不得重用,接连四年,改官六次。这次,他由湖北转运副使调官湖南。这一调转,并非奔赴他日夜向往的国防前线,而是照样去担任主管钱粮的小官。现实与他恢复失地的志愿相去愈来愈遥远了。行前,同僚王正之在山亭摆下

酒席为他送别,作者见景生情,借这首词抒写了他长期积郁于胸的苦闷之情。

这首词表面上写的是失宠女人的苦闷,实际上却抒发了作者对国事的忧虑和屡遭排挤打击的沉重心情。词中对南宋小朝廷的昏庸腐朽,对投降派的得意猖獗表示强烈不满。

上片写惜春、怨春、留春的复杂情感。词以“更能消”三字起笔,在读者心头提出了“春事将阑”,还能经受得起几番风雨摧残这样一个大问题。表面上,“更能消”一句是就春天而发,实际上却是就南宋的政治形势而言的。本来,宋室南渡以后,曾多次出现过有利于爱国抗金、恢复中原的大好形势,但是,由于朝廷的昏庸腐败,投降派的猖狂破坏,使抗战派失意受压,结果抗金的大好时机白白丧失了。这中间虽有几次北伐,结果均以签订屈膝投降的“和”而告终。北伐的失败,反过来又成为投降派贩卖妥协投降路线的口实。南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匆匆春又归去”,就是这一形势的形象化写照,抗金复国的大好春天已经化为乌有了。这是第一层。但是,作者是怎样留恋着这大好春光呵!“惜春长怕花开早”。然而,现实是无情的:“何况落红无数!”这两句一起一落,表现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落红”,就是落花,是春天逝去的象征。同时,它又象征着南宋国事衰微,也寄寓了作者光阴虚掷,事业无成的感叹。这是第二层。面对春天的消失,作者并未束手无策。相反,出于爱国的义愤,他大声疾呼:“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这一句,实际是向南宋王朝提出忠告,它形象地说明:只有坚持抗金复国才是唯一出路,否则连退路也没了。这两句用的是拟人化手法,明知春天的归去是无可挽回的大自然的规律,但却强行挽留。词里,表面上写的是“惜春”,实际上却反映了作者恢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急切心情,反映了作者对投降派的憎恨。这是第三层。从“怨春不语”到上片结尾是第四层。尽管作者发出强烈的呼唤与严重的警告,但“春”,却不予回答。春色难留,势在必然;但春光无语,却出人意外。所以难免要产生强烈的“怨”恨。然而怨恨又有何用!在无可奈何之际,词人又怎能不羡慕“画檐蛛网”?即使能象“蛛网”那样留下一点点象征春天的“飞絮”,也是心灵中莫大的慰藉了。这四句把“惜春”、“留春”、“怨春”等复杂感情交织在一起,以小小的“飞絮”作结。上片四层之中,层层有起伏,层层有波澜,层层有顿挫,巧妙地体现出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心情。

下片借陈阿娇的故事,写爱国深情无处倾吐的苦闷。这一片可分三个层次,表现三个不同的内容。从“长门事”至“脉脉此情谁诉”是第一层。这是词中的重点。作者以陈皇后长门失宠自比,揭示自己虽忠而见疑,屡遭谗毁,不得重用和壮志难酬的不幸遭遇。“君莫舞”三句是第二层,作者以杨玉环、赵飞燕的悲剧结局比喻当权误国、暂时得志的奸佞小人,向投降派提出警告“闲愁最苦”至篇终是第三层,以烟柳斜阳的凄迷景象,象征南宋王朝昏庸腐朽,日落西山,岌岌可危的现实。

这首词有着鲜明的艺术特点。一是通过比兴手法,创造象征性的形象来表现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时局的关切。拟人化的手法与典故的运用也都恰到好处。第二是继承屈原《离骚》的优良传统,用男女之情来反映现实的政治斗争。第三是缠绵曲折,沉郁顿挫,呈现出别具一格的词风。表面看,这首词写得“婉约”,实际上却极哀怨,极沉痛,写得沉郁悲壮,曲折尽致。

《中国古代文学》复习

填空选择

1、陈子昂在 一文中,正面提出他的诗歌革新主张。

2、“文章四友”是指、李峤、崔融、苏味道、杜审言。

3、提出诗歌的“风骨”、“兴寄”说的是 。

4、竹喧归浣女, 。

5、被誉为“七绝圣手”的唐代诗人是 。

6、杜甫诗歌风格多样,但为历来所公认的主要风格是“ ”。

7、在韩孟诗派中,以瘦硬奇警为诗风特点,直接影响宋代江西诗派的重要诗人是 。

8、李白诗句:“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小谢”指________。

9、杜甫的 被称为生平第一快诗”。

13、温庭筠词最显著的特征是 。

14、“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出自 的《从军行》。

15、五代词有两个创作中心,一为_______________,一为南唐。 16、“春风桃李花开日, ”出自白居易的《长恨歌》。

17、盛唐边塞诗的代表作家有 、 、 。

18、“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 评价李白的。

19、宋初诗坛的代表除了香山派、晚唐体之外还有 。

20、词的兴起,以及某些具体格律和修辞特征的形成,与_____________有关。

21、“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作者是 。

22、李白用“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赞美唐代诗人_________。

23、杜甫千古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见于《_________》一诗。

24、白居易的讽谕诗往往“卒章显其志”,如《轻肥》:“_________,衢州人食人。”

25、宋初以杨亿为代表的重要文学流派是 。

26、苏轼与父亲_________、弟弟苏辙,合称“三苏”。

27、苏轼的思想主要表现是 。 28、大历诗风,指的是________至________年间活跃于诗坛上的一批诗人的共同创作风貌。

29、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在诗歌创作中始终豪情满怀,有“诗豪”之誉的唐代诗人是_______。

30、枝上柳绵吹又少, 。(苏轼《蝶恋花·春景》)

31、体现陈子昂诗歌革新精神的主要作品是他的《_________》三十八首。

32、花间词由_________所编《花间集》而得名。

33、第一个大力创作词的文人是 。

34、南宋初期,_________作《江西诗社宗派图》,确立了江西诗派的名称。

35、《正气歌》的作者是_________。

36、“ ,但目送芳尘去”出自贺铸的《青玉案》。

37、韩愈、柳宗元明确提出“_________”的主张。

38、韩愈的《_____》,被称为“祭文中千年绝调”。

39、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词集是:《_____》,它产生于五代十国时期的 _____(国)。

40、盛唐边塞诗派代表人物有 、高适、岑参。

41、红拂是唐传奇 中的人物。

42、南宋诗人杨万里创立了新鲜活泼的____________体诗风。

43、辛弃疾词的主导倾向是 。

44、“初唐四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人。

45、杜审言,字必简,他是杜甫的祖父。与李峤、苏味道和崔融并称“___________”。

46、五律的定型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最后完成的。

47、被杜甫称之为“千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的是诗人__________的三十八首《感遇》诗。

48、陈子昂诗歌创作理论的中心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9、张若虚的《___________》奠定了他在唐诗史上的大家地位。

50、“沧海月明珠有泪, ”出自李商隐的《锦瑟》。

51、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有_______、_______等。

52.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主要风格是__________,用闻一多的话来说就是“___________”,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

53、陈子昂在《修竹篇序》中明确反对“_________”的齐梁诗风。

54.苏轼在《东坡志林》中确切地指出了王维山水田园诗最突出的艺术特色:“__________,__________”。

55、盛唐边塞诗名家中,诗人________“好奇”,笔调瑰丽。

56、“ ,惟有饮者留其名”是李白《将进酒》中的名句。

57、杜甫在《戏为六绝句》中总结了自己写诗的经验是:“__________________,转益多师是汝师。”

58、___________的五言诗写得最好,曾自诩为“五言长城”。

59、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提出自己“文章合为时而著,_______________”的诗歌理论。

60、白居易在《___________》中论诗:“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61、白居易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62、白居易感伤诗以《__________》和《__________》最为有名。

63、元稹,字_______,世称元九。元稹和白居易在元和年间写的诗,统称为“________体”。

64、_______以描写宫女生活的《宫词一百诗》闻名于世,因此获得宫词之“祖”的声誉。

67、______和______在山水诗的创作上齐名,故被人称为“韦柳”。

68、李商隐,号__________。他的无题诗具有“朦胧”的特点,旨意隐秘。

69、苦吟诗人贾岛、孟郊的诗风被宋人总结为“____________”。 70、李商隐诗歌类别中,最为人所传诵的是 。

71、在《送孟东野序》中,韩愈提出了“__________”的口号。

72、韩愈第一次提出“文以明道”的观念,是在贞元九年所写的《____________》中。

73、在《答李翊书》中,韩愈明确提出“______________”的主张。

74、唐传奇指唐代流行的_________小说。

75、白行简的《____________》是一篇完全摆脱志怪气息的社会人情小说。

76、唐传奇的发达与唐代“____________”之风有关系。

77、唐传奇《柳毅传》的作者是__________ ,《莺莺传》的作者是__________,《霍小玉传》的作者是__________。

78、__________的《虬髯客传》,是晚唐游侠小说的代表作。其中人物虬髯客、李靖和红拂

被后世誉为“__________”。

79、温庭筠在晚唐诗坛与_______齐名,号称“温李”。

80、_______大胆写侧艳之词,是“词为艳科”的始作俑者。

81、韦庄有著名叙事长诗《_______》。

82、《___________》由后蜀赵崇祚编辑,选词十八家共五百首。为我国最早的一部文人词总集。

83、在词由“伶工之词”到“士大夫之词”的转变中起关键作用的词人是 。

84、李白诗歌具有“清水出芙蓉,___________”的美。

85、杜甫诗“清新庾开府,___________”是赞美李白诗歌的风格的。

86、杜甫享有“_______”的声誉,他的诗被称为“_______”。

87、____________创立了“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乐府。

88、柳宗元的《______________》标志着山水游记体的确立。

89、《锦瑟》是晚唐著名诗人__________的作品。

90、“四六文”是________的异称。

91、欧阳修倡导诗文革新运动取得很大成功与他提出系统的诗文革新理论有很大关系,在韩愈“不平则鸣”的基础上,他又提出了“_________”的重要观点。

92、宋初“西昆体”的代表作家有______等。

93、 的词具有“以诗为词”的特点。

94、曲子词的异称有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等。

95、“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的是宋代著名词人________的词句。

96、北宋后期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是 。

97、 是第一位致力于填词的文人。

98、李清照的词被称为“ ”体。

99、李清照在词方面最核心的文艺主张是 。

100、南宋人著名的笔记有洪迈的《____________》、陆游的《________》、罗大经的《________》等。

101、中兴四大家包括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和 。

102、“永嘉四灵”包括_________、徐玑、徐照、翁卷四位永嘉诗人。

103、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的是 的《__________ 》;被称为唐人七律第一的是的《__________ 》。

104、李白的思想是很复杂的,一方面他接受_______家兼济天下的思想,另一方面又接受了 _____家遗世独立的思想,同时又受_____思想的影响。

105、“ ,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106、古文是与当时流行的______相对称的散文因为这种文体的倡导者主张恢复、 时代的散文传统,故称之为古文。

107、古文运动,实际上是一次在______、______和______各方面进行变革的文学革新运动。 108、因曾作吏部侍郎、谥号为“文”,故世称韩愈为______、______ 。

109、柳宗元字______,______人,因参加王叔文革新朝政的活动,被贬至______,十年后改贬至______,人称______。

110、唐代传奇是在六朝______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出现,标志我国小说发展趋于______。

112、唐代传奇经历了初、盛唐的______、中唐的______和晚唐______等三个阶段。 113、词起源于______。词的兴起与______有关,故词的最早的命名叫“曲子词”。

114、五代时,中国词史上有著名的两个词坛______和______。前者以______派为中心,后

者以______的成就最高。

115、被后人评为“疏隽开子瞻,深婉开少游”的北宋作家是 。

116、被传为“三影郎中”的北宋前期词人是___ ___。

117、把边塞诗的内容带进词的领域,使词具有较多社会内容和开阔的风格的作家是______。 118、扩大词的题材,提高词的意境,把诗文革新运动扩展到词的领域的著名词人是______。 119、据说苏轼曾戏呼______为“山抹微云君”,这是因为他的《______》曾经名动一时。 120、杨万里诚斋体诗最为出色的诗歌体裁是 。

121、 ,风休住,篷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

122、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女作家______,是南北宋之交的词作大家,是______词派的代表。

125、在黄庭坚的影响下,北宋后期逐渐形成了“ ”诗派。

126、提出“点石成金”、“夺胎换骨”的作家是 。

127、______是南宋诗人中大量描写农村题材的。

128、南宋诗人中写有大量记梦诗的诗人是______,因其具浪漫特色而被时人称为“小李白”。 129、南宋后期的诗派主要有______和______,他们是作为“江西诗派”的对立面而出现的。 130、“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子陌洛城东”出自 的《浪淘沙》。 131、文天祥的代表作有《______》,南宋后期的“正气派”由此得名。

132、被称为“婉约之宗”词人的是 。

133、《碾玉观音》、《错斩崔宁》、《宋四公大闹禁魂张》、《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不属于宋代话本的是 。

134、现存的“小说”话本中,以______和______两类作品为最多,成就也最高。 135、现存宋元讲史话本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136、“一语天然万古新”、“江山万古潮阳笔”,“笔底银河落九天”,是元好问分别对______、______ 、______ 的评价;“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是对______所作评价。 137、“碧云天,黄叶地,_____,_____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苏幕遮》)

138、“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衰兰送客斜阳道,__ ___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139、_______ _______ ,杨柳岸,晓风残月。

140、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有暗香盈袖。 141、_______ 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 142、________ 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143、_________ _____ ,也傍桑阴学种瓜。

144、“_____ ________?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45、“丛菊两开他日泪,_______ _____。”

146、“星垂平野阔,________ _______。”

147、杜甫在《_____________》中写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不朽名句。

148、《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 149、“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为刘禹锡的名句。

150、“庄生晓梦迷蝴蝶,__ ___ 。_ ____ ,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名词解释题:

1、郊寒岛瘦:本指孟郊、贾岛简啬孤峭的诗歌风格。后用以形容诗文类似的意境。郊寒岛瘦指唐朝著名的两位诗人孟郊和贾岛,二人以苦吟著称,因其平生遭际大体相当,诗风相似,被后世并称为“郊寒岛瘦”,又作“岛瘦郊寒”,中唐诗人孟郊和贾岛的诗风。寒指清寒枯槁,瘦指孤峭瘦硬,两者含义相似。郊、岛之诗风格清奇悲凄,幽峭枯寂,格局狭隘窄小,破碎迫促,且讲究苦吟推敲,锤字炼句,往往给人以寒瘦窘迫之感,故称。

2、元轻白俗:元诗“轻”大概指有些作品“轻佻”、轻薄,如《会真诗三十韵》等艳情诗,这是中唐文学世俗化的表现之一。另外可能也与《莺莺传》 (又名《会真记》)的影响有关。“白俗”指白诗通俗平易。

3、唐传奇:唐代的文言短篇小说,内容多传述奇闻异事,后人称为唐代传奇,或称唐传奇。传奇本是传述奇闻异事的意思,唐传奇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说。它远继神话传说和史传文学,近承魏晋南北朝志怪和志人小说,发展成为一种以史传笔法写奇闻异事的小说体式。唐传奇内容更加丰富,题材更为广泛,艺术上也更成熟。唐传奇“始有意为小说”,标志著中国古代小说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创作阶段。唐代经济繁荣,特别是城市经济迅速发展,使市民的文化生活丰富,各种民间艺术得以发展,为传奇小说创作奠定了社会的基础。唐代各种文学形式的繁荣,并相互借鉴,相互融合,互相促进,也为唐传奇在题材内容和写作技巧上提供了营养。唐代科举考试中的“温卷”之风,也推动了传奇的发展。

4、诗文革新运动:中国北宋继唐代古文运动而起的文学革新运动。主要反对以西昆体为代表的浮靡文风,主张对诗、文进行革新。北宋初年,面对土地兼并加剧,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暴露,政治斗争日趋尖锐,一些开明的中下层士大夫文人主张革除社会弊病,要求文学反映现实,而当时风靡文坛的西昆体根本无法担当这样的历史使命。于是推崇韩愈、白居易,反西昆成为政治改革派们在文学上的反映。

5、新乐府运动:新乐府运动,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等所倡导,主张恢复古代的采诗制度,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强调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 故名。所谓新乐府。“新乐府”一名, 是白居易相对汉乐府而提出的,其含义就是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 故又名“新乐府运动” 。 这类诗的特点是:自创新题,咏写时事,体现汉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除白居易而外,元稹、李绅、张籍、王建也是这一运动中的重要作家。

6、江西诗派:江西诗派是宋代影响最大的一个诗歌流派,江西诗派有一祖三宗之说,一祖为杜甫,三宗是黄庭坚、陈师道和陈与义。得名于吕本中的《江西诗社宗派图》。领袖是黄庭坚,其它主要人物有: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韩驹等。江西诗派的特色有三:一是诗派为观念性的社集;二是以风格和师承为判断的根据,非地域之划分,入诗派的并非都是江西人;三江西诗派是元佑学术的一部分,是作为“绍述”政治的对立物而发展起来的,其盛衰与政局有密切的联系。创作主张及特色有:重视句法、喜用拗句;用典以故为新、变俗为雅;风格生新瘦硬,但兼有浏亮芊绵。

7、古文运动:唐宋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叶及北宋时期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因同时涉及文 学的思想内容,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 “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 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 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

认为自己的散文继承了先秦两汉文章的传统,所以称“古文”。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在提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以文明道。除唐代的韩愈、 柳宗元外,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人也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

8、变文是唐代兴起的一种说唱文学,多用韵文和散文交错组成,内容原为佛经故事,后来范围扩大,包括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变文,是一种佛教通俗化、佛经再翻译的运动中兴起的一种文学体裁。由于佛经经文过于晦涩,僧侣为了传讲佛经,将佛经中的道理和佛经中的故事用讲唱的方式表现,这些故事内容通俗易懂,写成稿本后即是变文。

9、李商隐的无题诗:李商隐用无题为名的爱情诗,称无题诗。无题诗具有“朦胧”的特点,旨意隐秘。无题诗的范围,一般认为是作者抒写不愿明言的生活遭遇或思想感情的诗篇。包括以《无题》为题的十五首,和以句首二字为题“准无题”近三十首。关于这类诗他自己曾经解释说:“为芳草以怨王孙,借美人以喻君子”。又说:“楚雨含情俱有托”。这些本事,作者不肯明言,这些诗中交织着他爱情的希望、失望、以至绝望的种种复杂心情。

10、花间词派:是晚唐五代奉温庭筠为鼻祖而进行词的创作的一个文人词派。产生于西蜀,得名于赵崇祚编辑的《花间集》。主要的词人还有孙光宪、李珣、牛希济。这一词派题材狭窄、情致单调。大都以婉约的表达手法,写女性的美貌和服饰以及他们的离愁别恨。在这些词中描绘景物富丽、意象繁多、构图华美、刻画工细,能唤起读者视觉、听觉、嗅觉的美感。由于注重锤炼文字、音韵,从而形成隐约迷离幽深的意境。对后世的文人词产生、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简答题

1、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如创造出情景交融、玲珑透彻的诗境?

参考答案:

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从海上月出、月满中天写到斜月西沉。以月为中心描写了月光下的潮水江流、芳甸、花林、沙汀、水雾、白云、青枫、高楼、玉户、、妆台、闲潭落花、海雾、江树等物象,展示了一幅流动式的水墨山水画卷。而在画卷中,活动着长夜不眠的思妇和漂泊天涯的游子并在渲染、暗示、寄托中将明月之光、相思之情和诗人宇宙无线而人生须臾、人情难圆的感怀。将画意、诗情和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思考融于一体,创造出兴象玲珑、空明纯净的意境。整首诗情景交融, 诗情、画意、哲理水乳交融,创造出空灵渺远、皎洁静谧的意境,是这首诗的最突出特色。在月光的照耀之下,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清丽动人、丰富多彩的春江花月夜美景,在这些景物所创造的皎洁、静谧意境之中,自然融进深奥的哲理和抒发游子思妇的相思之情。使诗情画意与哲理完美和谐统一。

2、唐传奇的艺术成就。

参考答案:

1)唐传奇在小说发展史上摆脱了六朝小说粗陈梗概的写法,注意小说的审美价值和娱乐功能。由此形成了作意好奇, 始“有意为小说”的特点.

2)唐传奇是“有意为小说”,因此在创作手法上较六朝志人的偏重写实增强了虚构性,较六朝志怪的偏重记述传闻增加了再创作性,作家真正开始自觉地进行艺术想象和艺术创造,而且在艺术构思、情节结构上,都取得了新的成就。如《李娃传》《霍小玉传》《莺莺传》

《柳毅传》及片描写爱情的的佳作都善于选择一个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展开矛盾冲突,但其构思方式和情节结构各有特色.

3)唐传奇的细节描写、心理描写对生活的描写和人物的刻画走向了细致化的艺术境地,注重生活细节的描写和人物的精神心理的展现,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具有性格化的人物形象,同是女性, 李娃霍小玉莺莺举止神态判然不同.

4)语言、词采等方面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主要采用散体古文,适当吸取了民间口语,也常插入诗词,提高了小说的表现力.叙述事件简洁明快,人物对话生动传神,辞汇丰富,句式多变.有些作品虽施以藻绘,却无繁缛之气儿有名利之美,一些佳作更善于用诗化的语言营造优美的情景,在描写景物渲染气氛时,极富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如《柳毅传》写钱塘君听说侄女受辱,激愤难耐,化作原型冲天而去的那段声势之巨,骇人耳目.

3、柳永对词的开拓。

一创制和推动慢词艺术的发展是柳永对词特殊的贡献。

(一)因柳永大量地创作慢词,宋词乃始由小令阶段渐进入慢词时期。为长调慢曲作词,柳永属第一人,他是慢词体制的开创者。

(二)柳永慢词多用新调。柳永的创体之功是基于他的创调,宋词中有100多个调是柳永首创或首次使用。

二、对题材的开拓

(一)他写了许多描写都市繁华生活的词,写都市风貌,都市生活风俗与反映尽享太平的市民思想为主。如《望海潮》。

(二)歌妓词,写与歌妓来。柳永的笔下充分表现对歌女们的温柔多情的理解和大胆表现她们的情感,这种写法,开了市民文学的先声。

三.以赋为词:柳永把赋体笔法引进词里来,增加了词的叙事因素,将铺排式的叙事与白描式的写景结合起来。

四. 雅俗并存:

(一)“俗”的方面:柳词以接近市民文艺的俚俗色彩而著名,他能将有趣的白话加到词中,构成一种很平民化的表述风格。如《小镇西》、《望海潮》等。

(二)“雅”的方面:一是以赋为词,在铺叙中,将叙事、写景、抒情适当安排,传达作者复杂的内心情感。;二是羁旅行役词,以男性口吻写离愁,所写的辽阔的山河,多了一分自然雄浑的力量,扩大了词境的容量。

4、简述苏轼的文艺思想。

参考答案:

苏轼是我国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在诗、词、文、书法、绘画等文学艺术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他把作品的现实性、批判性与创作自由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文学思想十分丰富。

一、有为而作

苏轼说“诗须要有为而作”。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强调创作必须是作者对客观事物有真实的感受而有把这种感受抒写出来的冲动,是胸中充满勃郁激情的自然流露。二是注重文艺的社会作用,他强调创作须有积极的目的与作用。

二、道可致不可求

苏轼所说的“道”意指客观事物的规律。他认为,人们只有直接接触客观事物,不断实践、学习才能掌握。通过生活锻炼、生产劳动、文艺活动,都可以获得对事物规律性的一定程度的认识,诗歌创作如能从一个典型反映万象,其作者的规律性认识也就更加深刻。

三、崇尚自然,摆脱束缚

苏轼主张创作要有极大限度的自由。这首先是摆脱精神的枷锁,敢于直抒胸臆。其二是形式上的解放。为了把作者的感受与认识充分表达出来,需要破除一切陈规旧套的障碍,象充沛的源泉随处能喷薄而出,象云水的漂浮流荡,随所变态,呈现异景。其三、创作的高度自由还需遵循一定的艺术法则,以塑造鲜明生动的形象。

四、文尚简明,务求通达

苏轼在崇尚自然、语言文辞有充分表达自由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古代关于“辞达”的理论。他强调指出,作者能够对客观事物特征有充分的认识而又能把它充分地表现描绘出来,这才是“辞达”。

五、主张多种艺术风格的自由发展与结合

苏轼论诗并尊李白、杜甫,他自己所作也兼有现实和浪漫精神,“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又与韩愈诗风相近。晚年,更极其赞赏陶渊明、柳宗元诗歌的淡远高致。他晚年再三所标举的“质而实 ”、“癯而实腴”、“外枯中膏”、“似淡实美”、“寄至味于澹泊“,都反映他把浓妆淡抹多种表现手法结合起来的主张。

5、李清照词的艺术特点。

参考答案:

一、以女性的身份塑造抒情主人公多愁善感、缠绵凄惋的自我形象,真实地展现了词人的情感历程和内心世界,打破了以往“男子作闺音”的传统格局,表现出较为浓厚的女性自觉意识。

二、善于以委婉曲折的笔调来表现复杂微妙的情感变化,在起伏回环的语脉中传写出女性特有的深婉细腻的心理状态;善于捕捉稍纵即逝而又难以言传的真切感受,并运用化虚为实的手法,使之形象化、具体化。李清照善于用最平常最简练的生活化的语言精确地表现复杂微妙的心理和多变的情感流程。

三、语言独具个性,极善于从日常生活口语中精心提炼出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以俗为雅,化腐朽为神奇;也善于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李清照词的语言也独具特色。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一经她提炼熔铸,就别开生面,精妙清亮,风韵天然。

四、温婉中含遵逸之气,旖旎中透刚健、俊爽之美。李清照有些词既有温柔和明慧,又有一般女子所缺乏的俊爽与开朗。她把委婉的情思和超脱的襟怀融合在一起,婉约而不绮靡,柔中有刚;即便是写感时伤怀、追念往事的凄苦之作,出流动着一股豪迈激昂之气。

6、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

参考答案:

一、李白诗歌风格以雄奇飘逸,真率自然为主,但也有多维度的呈现。他上承庄、骚的浪漫主义精神,又以个人的艺术天才创造性地运用了浪漫主义艺术手法,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他反对绮丽华靡、雕琢繁饰,倡导清新自然、朴素真率的诗风。他的诗歌绝句多清新隽永、明快自然,歌行多纵横飘逸、流畅自然,可谓做到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二、李白的诗歌虽不乏对现实生活的深刻体验,但在艺术表现上却偏重于内心感受的抒写,因而他的诗歌感情充沛、率真豪放,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抒情方式往往是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地奔涌而出。。

三、李白的诗歌善于运用丰富而奇诡的想象,创造出绚丽多姿的艺术形象,并寄托着诗人的情感意蕴和精神境界。诗人常将想象与比喻、夸张、象征、拟人等手法相结合,把现实与理想、人间与幻境、自然与人事,巧妙地熔铸成篇,创造出瑰丽神奇的艺术境界。

四、李白能自驾驭多种诗体,尤擅长乐府歌行和五、七言古诗,绝句的成就也相当突出,尤以七绝佳作最多。简述李白绝句佳作《独坐敬亭山》的创作特点

7、古文运动的基本内容。

唐宋时期的文学革新运动,其内容主要是复兴儒学,其形式就是反对骈文,提倡古文。 韩愈和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代表。他们倡导古文是为了推行古道,为了复兴儒学。所以,他们的古文理论都把明道放在首位,韩特别强调儒家的仁义和道统,柳则主张“以辅时及物为道”。韩柳古文理论体系还包括主张“养气”、学习标准、自创新意新词、内容形式并重、写作态度、、反对盲目地厚古非今等基本内容。韩、柳所倡导的古文运动,在文学上是利用复古的旗帜从事文学革新,推动文学前进,推动了古文运动的开展。

宋初,王禹偁、柳开又开始提倡古文,都提出文道合一的主张,但宋代的古文复兴,到欧阳修倡导之后,才形成一场运动。 欧阳修凭借其政治地位,大力提倡古文,带动了一支写作队伍。他的同辈苏洵,学生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各树旗帜,扩大影响,从而使宋代古文运动达到波澜壮阔的地步。宋代古文运动的主要特点,第一是主张明道,继承了唐代古文运动的传统。第二是不高谈学习先秦两汉而直接取法韩愈。他们学韩的共同点,是学韩文“文从字顺”,平易近人的作风,而不学他追求奇古奥僻的偏向。因此,宋代古文,进一步奠定了韩、柳开创的新的书面语言的基础,更有利于表达思想,也更便于为人们接受,发扬了他们开创的新的散文传统的精神。唐宋古文运动,可说是中国散文发展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8、陆游诗歌的艺术成就。

参考答案:

1)陆游的诗既具有现实主义的精神,又具有浪漫主义的色调,是二者的完美结合。他的诗全面深刻地反映了南宋社会的生活面貌,是时代的一面镜子,被称为一代“诗史”,这方面他主要是继承了杜诗的现实精神。但在反映现实的手法上,他又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不重情节画面,而是把事实压缩在极其精炼的诗句内,着重抒写自己的主观感受,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强烈的抒情性。同时他又常常通过奇丽的梦境和幻想来表达爱国情思,极力突出诗人的自我形象,情感炽热,神采飞扬,被称为“小太白”,与李白的浪漫气息相当接近,但陆诗的想象和梦幻中的内容,都与抗金复国的理想有关,具有一种悲壮、崇高之美,比李白的诗具有更为坚实的现实基础、更为充实的社会内涵、更为强烈的战斗精神。

2)陆游广泛师法前人,兼容多样风格,杜甫之沉郁顿挫与李白之飘逸奔放对其影响尤大,他善于把这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有机地熔为一炉,并铸造成自己的独特诗风:既沉郁悲壮,又恢宏雄放。

3)陆游的诗无体不备,各体皆工,尤其擅长七言诗的创作,七古、七律和七绝的成就都很高。其七古诗内蕴丰富,气象阔大,“看似华藻,实则雅洁;看似奔放,实则谨严”,最能代表陆诗的特色。其七律诗对仗工整,使事熨贴,气格高昂,意境警拔,在南宋当推第一。其七绝诗笔致流转,富于神韵,颇具唐人风味。

4)陆游诗的语言不拘一格,爱国诗多雄壮豪放语,农村诗多平淡古朴语,闲适、田园诗多清新精致语,但这些诗的语言又具有共同的特色,即明朗晓畅,精炼自然。

9、简述杜甫“沉郁顿挫”的风格特征。

参考答案:

文学史上一般指杜甫的风格特征。沉郁顿挫的风格的基调是悲慨。杜甫诗歌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在于感情的强烈,这种强烈的感情是杜甫最能打动读者的所在。就杜甫的诗歌艺术

成就而言,其感情的强烈是第一位的。他的诗,蕴含著一种厚积的感情力量,每欲喷薄而出时,他的仁者之心,儒家涵养所形成的中和处事的心态,便把这种喷薄而出的感情抑制住了,使他变得缓慢,低沉,回环起伏。几欲喷薄而出,但又不得出,缓急回环,跌宕起伏,是为沉郁顿挫。具体说来,杜甫“沉郁顿挫”的风格特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忧时伤乱、忧国忧民的情结;雄浑绵邈的意境、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千回百折、曲折跌宕、吞吐含情的表现手段。总起来是说杜诗用曲折跌宕 的表现方法把深沉的文思和忧郁的心情巧妙表现,沉雄浑厚,苍莽悲壮,博大精深。

10、简述李贺诗歌的主要特征。

参考答案:

李贺是与韩愈、孟郊等同时代的诗人,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又一位浪漫主义诗人。他出身皇族但家境迫落,诗才颇高却英年早衰,这导致了他的诗歌作品,在内容上多写鬼怪,写死亡,写梦幻来表现内,心的无限苦闷,在风格上形成了与韩、孟有差异的凄艳诡激的诗风,其诗歌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用奇特的语言和怪异的想象创造出幽奇冷艳的诗境。在李贺的诗中经常出现荒芜的山野,惨淡的黄昏,阴森的墓地等诗境,以传达他浓郁的伤感和怪诞的个性。

第二,李贺深受屈原、李白及汉乐府民歌的影响,多以乐府体裁驰骋想象,自铸奇语,表现其苦闷情怀。它对冷艳凄迷的意象有着特殊的偏爱,并大量使用“泣”、“啼”等字词使其感情化,由此构成极具悲剧色彩的意象群。

第三,为了强化诗歌意象的感染力,李贺通感还以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精选的动词、形容词,来创造视觉、听觉和味觉互通的艺术效果。在他笔下,风有“酸风”,雨有“季雨”,通过不同感官相互沟通转换所构成的意象,将诗人的艺术直觉租细微感受倍加鲜明地展现出来。

第四,迥异于常人的想象、幻想与夸张相并行,构成了李贺诗歌怪奇的特征。如他的《梦天》,前四句借助奇特的幻想,从人间飞跃到天上,进入扑朔离迷的月宫,在广袤的空间里邀游,后四句又陡作转折,从仙界折返尘世,注目千世的千载沧桑,其想象出入意表,而且跳跃性很大。

赏析题(从2题中选做1题。角度自选)

1、《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一、赏析诗歌,分析如何创造出情景交融、玲珑透彻的诗境?

参考答案:

关于这首诗的层次划分,近人歧见纷纭。我们以为,此诗应分成三个部分:

1)开头八句为第一部分,摹写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侧重描绘皓月当空、光照整个江天、天地一派空明的美妙境界。

景:春江花月夜之景→幽美深远

2)接下八句为第二部分,由月之“照”人、从描写景色转向观照人生,思索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

理:宇宙人生哲理→短暂——永恒

3)余下二十句为第三部分,由感叹人生多愁进而抒写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讴歌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憧憬。具体而言,这一部分又分为两层:

(1)从"白云一片去悠悠"到"鱼龙潜跃水成文"为一层,写思妇怀人 。

情——思妇怀游子

(2)从"昨夜闲潭梦落花"到"落月摇情满江树"为一层,写游子想家 。

情——游子思归

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从海上月出、月满中天写到斜月西沉。以月为中心描写了月光下的潮水江流、芳甸、花林、沙汀、水雾、白云、青枫、高楼、玉户、、妆台、闲潭落花、海雾、江树等物象,展示了一幅流动式的水墨山水画卷。而在画卷中,活动着长夜不眠的思妇和漂泊天涯的游子并在渲染、暗示、寄托中将明月之光、相思之情和诗人宇宙无线而人生须臾、人情难圆的感怀。将画意、诗情和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思考融于一体,创造出兴象玲珑、空明纯净的意境。整首诗情景交融, 诗情、画意、哲理水乳交融,创造出空灵渺远、皎洁静谧的意境,是这首诗的最突出特色。在月光的照耀之下,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清丽动人、丰富多彩的春江花月夜美景,在这些景物所创造的皎洁、静谧意境之中,自然融进深奥的哲理和抒发游子思妇的相思之情。使诗情画意与哲理完美和谐统一。

结构上,此诗既以月亮从升起到坠落的过程作为全诗起止的外在线索,同时又以月亮为景物描写的主体和引发感喟、抒写情思的依托,表里兼顾,情景交融,使全诗显得浑然一体。

二、此诗的艺术特色

参考答案;

1)景、情、理的水乳交融

全诗既出色地描绘了多姿多彩、如诗如画的春江花月夜的美景,又抒写了作者陶醉其中的感情以及人间相思恨别的真情,同时还阐发了自然人生的哲理,从而汇成一种情、景、理水乳交融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美景是基础,感情是核心,哲理是升华。

2)章法井然有序,句式变化多样

全诗共三十六句,四句一换韵,整齐中出变化,摇曳多姿。整散结合,构成一种既整齐又流美的格调:有春夜的静谧,但其中又流动着春天的旋律。

或复叠咏叹,或偶句反复,或蝉联而下,或前后呼应,结构浑然一体。

3)语言清丽优美,韵律宛转悠扬

语言风格兼具民歌的清新明朗和文人诗的华美婉丽。修辞手法增强了回环往复感和一唱三叹的韵味。

2、李贺《雁门太守行》赏析: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鼔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捉携玉龙为君死。

参考答案:“雁门太守行”系乐府旧题。此诗共八句,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首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黑云压城城欲摧”,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次句写城内的守军,以与城外的敌军相对比,忽然,风云变幻,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只见金光闪闪,耀人眼目。此刻他们正披坚执锐,严阵以待。这里借日光来显示守军的阵营和士气,情景相生,奇妙无比。三、四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时值深秋,万木摇落,在一片死寂之中,那角声呜呜咽咽地鸣响起来。显然,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正在进行。“角声满天”,勾画出战争的规模。敌军依仗人多势众,鼓噪而前,步步紧逼。守军并不因势孤力弱而怯阵,在号角声的鼓舞下,他们士气高昂,奋力反击。战斗从白昼持续到黄昏。诗人没有直接描写车毂交错、短兵相接的激烈场面,只对双方收兵后战场上的景象作了粗略的然而极富表现力的点染:鏖战从白天进行到夜晚,晚霞映照着战场,那大块大块的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这种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暗示攻守双方都有大量伤亡,守城将士依然处于不利的地位,为下面写友军的援救作了必要的铺垫。 后四句写驰援部队的活动。“半卷红旗临易水”,“半卷”二字含义极为丰富。黑夜行军,偃旗息鼓,为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临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那样一种壮怀激烈的豪情。接着描写苦战的场面:驰援部队一迫近敌军的营垒,便击鼓助威,投入战斗。无奈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面对重重困难,将士们毫不气馁。“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一般说来,写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不宜使用表现秾艳色彩的词语,而李贺这首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其中如金色、胭脂色和紫红色,非但鲜明,而且秾艳,它们和黑色、秋色、玉白色等等交织在一起,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诗人就像一个高明的画家,特别善于着色,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不只勾勒轮廓而已。他写诗,绝少运用白描手法,总是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各样新奇浓重的色彩,有效地显示了它们的多层次性。有时为了使画面变得更加鲜明,他还把一些性质不同甚至互相矛盾的事物揉合在一起,让它们并行错出,形成强烈的对比。例如用压城的黑云暗喻敌军气焰嚣张,借向日之甲光显示守城将士雄姿英发,两相比照,色彩鲜明,爱憎分明。李贺的诗篇不只奇诡,亦且妥帖。奇诡而又妥帖,是他诗歌创作的基本特色。这首诗,用秾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可算是奇诡的了;而这种色彩斑斓的奇异画面却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变幻的战争风云,又显得很妥帖。惟其奇诡,愈觉新颖;惟其妥贴,则倍感真切;奇诡而又妥帖,从而构成浑融蕴藉富有情思的意境。

3、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赏析: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参考答案:

这是一首感旧怀人的名篇,当为作者别后怀思歌女小蘋所作。词之上片写“春恨”,描绘梦后酒醒、落花微雨的情景。下片写相思,追忆“初见”及“当时”的情况,表现词人苦恋之情、孤寂之感。全词在怀人的月时,也抒发了人世无常、欢娱难再的淡淡哀愁。

上片起首两句,写午夜梦回,只见四周的楼台已闭门深锁;宿酒方醒,那重重的帘幕正低垂到地。“梦后”、“酒醒”二句互文,写眼前的实景,对偶极工,意境浑融。“楼台”,

当是昔时朋游欢宴之所,而今已人去楼空。词人独处一室,在寂静的阑夜,更感到格外的孤独与空虚。企图借醉梦以逃避现实痛苦的人,最怕的是梦残酒醒,那时更是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了。这里的“梦”字,语意相关,既可能是真有所梦,重梦到当年听歌笑乐的情境,也可泛指悲欢离合的感慨。起二句情景,非一时骤见而得之,而是词人经历过许多寥寂凄凉之夜,或残灯独对,或酽酒初醒,遇诸目中,忽于此时炼成此十二字,如入佛家的空寂之境,这种空寂,正是词人内心世界的反映。

第三句转入追忆。“春恨”,因春天的逝去而产生的一种莫名的怅惘。“去年”二字,点明这春恨的由来已非一朝一夕的了。同样是这春残时节,同样恼人的情思又涌上心头。“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写的是孤独的词人,久久地站立庭中,对着飘零的片片落英;又见双双燕子,在霏微的春雨里轻快地飞去飞来。“落花”、“微雨”,本是极清美的景色,在本词中,却象征着芳春过尽,伤逝之情油然而生。燕子双飞,反衬愁人独立,因而引起了绵长的春恨,以至在梦后酒醒时回忆起来,仍令人惆怅不已。这种韵外之致,荡气回肠,令人流连忘返。“落花”二句,妙手天成,构成一个凄艳绝伦的意境。

过片是全词枢纽。“记得”,那是比“去年”更为遥远的回忆,是词人“梦”中所历,也是“春恨”的原由。小蘋,歌女名,是《小山词·自跋》中提到的“莲、鸿、蘋、云”中的一位。小晏好以属意者的名 字入词,小就是他笔下的一个天真烂漫、娇美可人的少女。本词中特标出“初见”二字,用意尤深。梦后酒醒,首先浮现在脑海中的依然是小蘋初见时的形象,当时她“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她穿着薄罗衫子,上面绣有双重的“心”字。此处的“两重心字”,还暗示着两人一见钟情,日后心心相印。小蘋也由于初见羞涩,爱慕之意欲诉无从,唯有借助琵琶美妙的乐声,传递胸中的情愫。弹者脉脉含情,听者知音沉醉,与白居易《琵琶行》“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同意。“琵琶”句,既写出小蘋乐技之高,也写出两人感情上的交流已大大深化,也许已经无语心许了。

结拍两句不再写两人的相会、幽欢,转而写别后的思忆。词人只选择了这一特定情境:在当时皎洁的明月映照下,小蘋,像一朵冉冉的彩云飘然归去。李白《宫中行乐词》:“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又,白居易《简简吟》:“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彩云,借以指美丽而薄命的女子,其取义仍从《高唐赋》 “旦为朝云”来,亦暗示小蘋歌妓的身分。结两句因明月兴感,与首句“梦后”相应。如今之明月,犹当时之明月,可是,如今的人事情怀,已大异 于当时了。梦后酒醒,明月依然,彩云安在?在空寂之中仍旧是苦恋,执着到了一种“痴”的境地。

这是晏几道的代表作。在内容上,它写的是小山词中最习见的题材--对过去欢乐生活的追忆,并寓有“微痛纤悲”的身世之感;在艺术上,它表现了小山词特有的深婉沉着的风格。可以说,这首词代表了作者在词的艺术上的最高成就,堪称婉约词中的绝唱。

4、李商隐《安定城楼》: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参考答案:

《安定城楼》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此诗抒发了作者虽仕途受阻,遭到一些人的谗伤,但并不气馁,反而鄙视和嘲笑谗佞的小人的坚定胸怀,充分地体现了作者青年时期的高远抱负和奋发精神。全诗语言含蓄犀利,痛快沉着,用典工丽典雅,极富神韵。颈联两句写平生抱负,笔力遒劲,境界阔大,意味深长,是历来广为传诵的名句。

首联登楼即景:登上高耸百尺的安定城楼,远处绿杨树边的洲渚尽收眼底。按泾州城东

有“美女湫”广袤数里,汀洲殆指其地。登最高之楼;望最远之处,高瞻远瞩,气象万千。即景所以生情,以下六句的豪情壮志、无穷感慨都由此生发。

颔联先以两位古人自比。贾谊献策之日,王粲作赋之年,都与作者一般年轻。贾谊上《治安策》,不为汉文帝所采纳,因《治安策》开头有“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之语,故谓“虚垂涕”;作者应博学宏词科试而名落孙山,其心境与贾谊上书未售,同样萦纡抑郁。王粲避乱至荆州,依刘表;作者赴泾州,入王茂元幕,都属寄人篱下。用两位古人的古事,比自己当前的处境和心情,取拟于伦,十分贴切。这是第一层。

颈联抒露志趣和抱负。作者的遭遇虽然困顿,可是他的凌云之志,未稍减损。江湖、扁舟乃使用春秋时代范蠡的典故;范蠡佐越王勾践,“既雪会稽之耻”,“乃乘扁舟,浮于江湖”。意谓自己早有归隐江湖之志,但等回天撼地之日,旋乾转坤之时,头飘白发,身入扁舟。永忆江湖,即怀淡于名利之心;欲回天地,即抱建立功业之志。两者似相反,实相成。因为如果没有永忆江湖的志趣,便成为争名逐利的禄蠹巧宦,就不会有欲回天地的宏愿。在这里,这个“永”字下得很好,这个字,有力地表达作者毕生的抱负。这两句诗,既洒脱,又遒劲。从诗的表达形式着眼,锤字坚实,结响凝固,工力固颇近社诗;而更为关键的,这两句诗反映了封建社会里才志之士的积极向上思想,既怀着恬淡的心情,又有担当事业的志气,这与杜甫的胸襟怀抱,极为相似,因为王安石也从这两句诗中照到自己的影子,所以击节称赏。这是第二层。

尾联句借庄子寓言表示自己敝履功名利禄,正告他人不要妄加猜测。寓言谓:惠施相梁,生怕庄子争夺他的相位,百般防范,惟恐不周。于是庄子去见惠施,坦率地对他说;鵷鶵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从来不会把鹞鹰的腐鼠当美味而希羡!意为你的位置我一向不屑一顾,你切莫杞人忧天,自相惊扰。这两句诗,既阐明自己没有患得患失的私心杂念,胸次光明磊落,淡泊宁静,为上面“永忆江湖”句提供有力的论证;又表示对世间一切恶浊事物,睥睨蔑视,决不妥协容忍;还尖锐地批判那些捧住权位不放的禄蠹,对他们尽调侃奚落的能事。这是第三层。

这首诗,笔力健举:风骨清峻,结构严谨,而语句灵活变化,特别在使用典故方面,非常成功。由于贾谊、王粲的身世遭遇与作者有相似之处,抓住相似的典型事例——贾生垂涕、王粲远游,比拟自己的忧时羁旅之感,若合符券,而使一位奋发有为又遭受压抑的少年志士形象跃然纸上。复次,作者的曲曲心事,本不可能用片言只字表达出来,现在借助庄子寓言,不但足以表露他不汲汲于荣利的猖介品质,又反映他睥睨一切的精神状态,还反击了政敌的恶意中伤,如此用典,既灵活,又确切,既含蓄,又锐利,充分发挥了典故的功能。全诗赋比交替,虚实相生,文情跌宕,气势磅礴,学杜甫七律而独得精髓,是李商隐早期律诗中的代表作。

5、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

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风絮。

参考答案:

本篇作于淳熙六年(1179)春。时辛弃疾四十岁,南归至此已有十七年之久了。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作者满以为扶危救亡的壮志能得施展,收复失地的策略将被采纳。然而,事与愿违。不仅如此,作者反而因此遭致排挤打击,不得重用,接连四年,改官六次。这次,他由湖北转运副使调官湖南。这一调转,并非奔赴他日夜向往的国防前线,而是照样去担任主管钱粮的小官。现实与他恢复失地的志愿相去愈来愈遥远了。行前,同僚王正之在山亭摆下

酒席为他送别,作者见景生情,借这首词抒写了他长期积郁于胸的苦闷之情。

这首词表面上写的是失宠女人的苦闷,实际上却抒发了作者对国事的忧虑和屡遭排挤打击的沉重心情。词中对南宋小朝廷的昏庸腐朽,对投降派的得意猖獗表示强烈不满。

上片写惜春、怨春、留春的复杂情感。词以“更能消”三字起笔,在读者心头提出了“春事将阑”,还能经受得起几番风雨摧残这样一个大问题。表面上,“更能消”一句是就春天而发,实际上却是就南宋的政治形势而言的。本来,宋室南渡以后,曾多次出现过有利于爱国抗金、恢复中原的大好形势,但是,由于朝廷的昏庸腐败,投降派的猖狂破坏,使抗战派失意受压,结果抗金的大好时机白白丧失了。这中间虽有几次北伐,结果均以签订屈膝投降的“和”而告终。北伐的失败,反过来又成为投降派贩卖妥协投降路线的口实。南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匆匆春又归去”,就是这一形势的形象化写照,抗金复国的大好春天已经化为乌有了。这是第一层。但是,作者是怎样留恋着这大好春光呵!“惜春长怕花开早”。然而,现实是无情的:“何况落红无数!”这两句一起一落,表现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落红”,就是落花,是春天逝去的象征。同时,它又象征着南宋国事衰微,也寄寓了作者光阴虚掷,事业无成的感叹。这是第二层。面对春天的消失,作者并未束手无策。相反,出于爱国的义愤,他大声疾呼:“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这一句,实际是向南宋王朝提出忠告,它形象地说明:只有坚持抗金复国才是唯一出路,否则连退路也没了。这两句用的是拟人化手法,明知春天的归去是无可挽回的大自然的规律,但却强行挽留。词里,表面上写的是“惜春”,实际上却反映了作者恢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急切心情,反映了作者对投降派的憎恨。这是第三层。从“怨春不语”到上片结尾是第四层。尽管作者发出强烈的呼唤与严重的警告,但“春”,却不予回答。春色难留,势在必然;但春光无语,却出人意外。所以难免要产生强烈的“怨”恨。然而怨恨又有何用!在无可奈何之际,词人又怎能不羡慕“画檐蛛网”?即使能象“蛛网”那样留下一点点象征春天的“飞絮”,也是心灵中莫大的慰藉了。这四句把“惜春”、“留春”、“怨春”等复杂感情交织在一起,以小小的“飞絮”作结。上片四层之中,层层有起伏,层层有波澜,层层有顿挫,巧妙地体现出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心情。

下片借陈阿娇的故事,写爱国深情无处倾吐的苦闷。这一片可分三个层次,表现三个不同的内容。从“长门事”至“脉脉此情谁诉”是第一层。这是词中的重点。作者以陈皇后长门失宠自比,揭示自己虽忠而见疑,屡遭谗毁,不得重用和壮志难酬的不幸遭遇。“君莫舞”三句是第二层,作者以杨玉环、赵飞燕的悲剧结局比喻当权误国、暂时得志的奸佞小人,向投降派提出警告“闲愁最苦”至篇终是第三层,以烟柳斜阳的凄迷景象,象征南宋王朝昏庸腐朽,日落西山,岌岌可危的现实。

这首词有着鲜明的艺术特点。一是通过比兴手法,创造象征性的形象来表现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时局的关切。拟人化的手法与典故的运用也都恰到好处。第二是继承屈原《离骚》的优良传统,用男女之情来反映现实的政治斗争。第三是缠绵曲折,沉郁顿挫,呈现出别具一格的词风。表面看,这首词写得“婉约”,实际上却极哀怨,极沉痛,写得沉郁悲壮,曲折尽致。


相关内容

  • 中国古代文学考研院校
  • 一,广西师范大学研究方向 01.先秦两汉文学研究02.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03.唐宋文学研究04.元明清文学研究初试科目 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201英语(含法律硕士)631文学综合838文学专业基础参考书目 01.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02.袁行霈 ...

  • 中国古代文学的口语传播形式探析
  • 中国古代文学的口语传播形式探析 在我国文化发展的研究工作中,中国古代文学的第一个传媒媒介是口语.在实际学习和生活中,中国古代文学的口语传播形式,在重要资料保存.地域性文化形成及生命力再现等方面,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古代文学的口语传播形式探究,逐渐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关键问题.中国古代文学的 ...

  • 中国古代文学与佛教文献之间的关系
  • 摘 要:佛教文献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一种特殊文学,构成了我国古代文学的内容,佛教文献促进我国古代文学的繁荣,对于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影响深远.现如今,随着我国对古代文学的研究发现,佛教文献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本文对这三个方面做了系统的阐述,从中国文学发展的各个方面来说,研究中国古代文学 ...

  • 00. 中文系参考书目
  • 中文系参考书目 一.古代文学书目 袁行霈等<中国文学史> 褚斌杰等<中国文学史纲要> 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 袁行霈<中国文学概论> 周先慎<中国文学十五讲> 上海古籍出版社<古典文学三百题> 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g ...

  • 中国古代的天文学成就 - - 星友空间站
  • □作者: 孟祥伟 [1]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天文观测和记录的国家之一.中国古代帝王自称为天子,并且在历代王朝中都设有专门的官员进行天文观测,由此可见古代天文学在我国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秦代,负责天文学研究的官员被称为太史令,以后历代多沿袭这一称呼并稍有变化,到明清时期,天文观测主要由钦天 ...

  • 2016北大中文系考研复习计划
  • 2016北大中文系考研复习计划 (感谢凯程罗老师对本文的有益指导.) 关于我的复习计划目前暂时是这样的: 关于专业课方面,我认为专业课复习一定要仔细,不要追求太快,要注重效果.应该一门一门展开,但也要安排时间,一本书一般说来20天也就够了,首先要用五天统一遍,然后用十天系统学习,最后五天巩固.这样经 ...

  • 古代骈文与骈偶理论的文学史价值
  • 作者:莫道才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09年08期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6597(2009)02-0020-06 中国文学史的研究一直比较忽略骈文的研究,尤其忽略骈文文论史的研究.从骈文学史的学术视角看,古代文论研究的一大缺憾是对骈文及骈偶理论 ...

  • 关于我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民族特点问题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关于我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民族特点问题 作者:崔继东 来源:<都市家教·上半月>2014年第04期 [摘 要]在我国的古代文学中,始终都贯穿着中华民族精神,这些民族精神成为古代文学中鲜明的民族的特点.例如热爱和平.报效祖国.自强不息 ...

  • 北大中文系考研必备书目
  • 北大中文系书目(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入学考试综合科目出题范围): 现代汉语,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方言.修辞.现代汉字: 古代汉语,包括:音韵.训诂.古代语法.古文字: 语言学理论: 文学理论,包括:基本原理.西方文论.中国古代文论: 中国文学史,包括:中国古代.现代.当代文学: 外国文学史: 比 ...

  • 古代文学教育的现实意义
  • 古代文学教育的现实意义 摘 要 教书育人应在各科教学中体现出来.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丰富的文华遗产, 具有很强的现实教育意义.在教学中学习古代文学专业知识的同时, 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树立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 提高个人的审美价值.使学生通过古代文学而的学习受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