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以来,松岗街道执法队按照“法治、智慧、品质、人文”“四个城管”的建设要求,在城管执法队伍规范建设方面努力探索,形成了“123”的初步架构:“1”即明确一个规范化建设的核心目标;“2”即着力从体制、机制两方面进行改革创新;“3”即是着力从“法治、科技、文化”三方面,与时俱进地推出一系列措施。通过这些强有力的举措,使松岗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管理工作得到大大加强。
松岗街道执法队提出了“人有精神、事有规范、权有约束、责有担当”的“四有队伍”建设目标。
人有精神,就是要牢固树立“为人民管理城市”的理念,树立和维护执法权威,外树形象,内强素质。
事有规范,就是用法治思维不断完善规章制度体系,用制度管人、管事,提升执法效能、工作效率。
权有约束,就是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建立有效的内外监督体系,用公开促公正,廉洁干事。
责有担当,就是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建立有效的责任倒逼机制、激励机制、容错机制,努力“干成事、不出事”。
着力构建适应基层执法工作的新体制、新机制
去年以来,为了加强基层执法工作,松岗街道不断完善其体制机制,通过创新适应街道执法的体制机制,使松岗街道执法工作迈上新台阶。
在体制创新方面,街道执法队实行决策、执行、监督“权力三分”。确立队长办公会为队内的最高决策机构,由队领导、四队一室主要负责人和督察队队长组成,实行集体领导、民主决策;一方面制约“一把手”权力,阳光促公正,另一方面又强化“一把手”权威,使个人的意志通过会议形式上升为单位的决策,更有利于形成集体行动;落实队长负责制,领导靠前指挥,带头履职担责,以上率下。两位副队长,一人抓业务,一人抓队伍,两手抓,两手硬。
街道还成立督察队,负责纠风执纪,督办重点工作,独立行使督察权。同时成立案审委员会,驻队律师列席,重大案件集体研究讨论;“四队一室”负责抓执行、抓落实;一中队负责查违工作,二、三中队负责城管执法工作,处理好两项重点业务的关系;通过购买服务、轮值轮训的方式组建机动训练中队,作为机动力量,工作训练合一。
按照“小四有”强化综合室的中枢作用——参谋有方、协调有序、执行有力、保障有效。在综合室设立指挥中心,整合各类信息系统、值班备勤工作,统一调度指挥;设立案审中心,作为案审委员会的日常工作机构,法制员负责法律把关;设立信息中心,负责信息收集整理、情况报送、调研等文字材料工作;设立后勤中心,负责后勤、装备保障等工作。在日常巡查实行网格化管理,班组式运作,每班5人,班长一名,采取竞争上岗方式。
从“法治、科技、文化”三方面推出系列措施
从去年开始,松岗不断深化“法治+科技+文化”方面的创新模式,推进执法工作的有序高效进行。在法治上不断强化法治保障,树立执法权威。实行非法干预执法记录报告制度,对非法干预执法事项的情况进行记录等,查证属实的及时报告上级部门;实行廉洁执法承诺告知制度,制作《廉洁执法承诺告知书》,办案时要求执法人员与当事人共同签署;实行重大案件集体讨论制度,由执法队领导、各科室主要负责人共同组成的案件审理委员会,与驻队律师讨论各个中队提交的疑难案件和重大案件;发布执法分类分层次管理地图,将全街道划分为一类区(严管区)、二类区(重点区)、三类区(控制区);引入驻队律师制度,由律师事务所派出2名执业律师,参与队内执法事务,提高办案能力。
在科技上,街道不断突出科技引领,提升执法效能。如引入卫星高清遥感执法监察系统,采用高清卫星航拍技术开展街道范围的每月一拍,分辨率达到0.31米,类似井盖大小的图斑变化也能及时发现,对违章搭建、破坏林地、绿地等违法行为,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查处;引入无人机航拍,研发城管执法无人机巡查系统,通过超视距空中巡查,做到每个星期空中巡查记录;开展网上巡查、舆情监控,“O2O”“网上网下”巡查相结合,对互联网、微信、微博等进行及时搜索、检测,对敏感信息进行追踪、分析,第一时间发现处理;在多个市容环境整治的重点难点区域,安装高清无线监控设备,目前已经投入使用并接入指挥中心平台的有11组高清监控视频信号,实现全天候24小时不间断的监控记录;引入电信翼呼通调度指挥系统,通过语音呼叫,进行调度指挥,“随叫随到”,“一呼百应”;建立智慧执法指挥平台,将数字化城管系统、重点区域高清监控系统等接入统一指挥平台,集成、整合,实现“智慧执法”。
在文化建设上,街道执法队着力文化建队,重塑执法形象。严格按照市标准统一外观标识,对大楼外观、标志标识、办公设置等进行标准化改造;实行准军事化管理,统一着装,严格内务管理;开设党员课堂、职工文化大讲堂,强化队伍核心文化建设,发挥党员先进作用,不断提升队伍战斗力;创建职工之家,实施“五小工程”,建成作训室、阅览室、理发室、洗衣房、食堂,增强队员归属感;创作《松岗执法队之歌MV》、《四有队伍形象宣传片》,增加队伍自我认同感,提高队伍凝聚力。
2015年以来,松岗街道执法队按照“法治、智慧、品质、人文”“四个城管”的建设要求,在城管执法队伍规范建设方面努力探索,形成了“123”的初步架构:“1”即明确一个规范化建设的核心目标;“2”即着力从体制、机制两方面进行改革创新;“3”即是着力从“法治、科技、文化”三方面,与时俱进地推出一系列措施。通过这些强有力的举措,使松岗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管理工作得到大大加强。
松岗街道执法队提出了“人有精神、事有规范、权有约束、责有担当”的“四有队伍”建设目标。
人有精神,就是要牢固树立“为人民管理城市”的理念,树立和维护执法权威,外树形象,内强素质。
事有规范,就是用法治思维不断完善规章制度体系,用制度管人、管事,提升执法效能、工作效率。
权有约束,就是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建立有效的内外监督体系,用公开促公正,廉洁干事。
责有担当,就是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建立有效的责任倒逼机制、激励机制、容错机制,努力“干成事、不出事”。
着力构建适应基层执法工作的新体制、新机制
去年以来,为了加强基层执法工作,松岗街道不断完善其体制机制,通过创新适应街道执法的体制机制,使松岗街道执法工作迈上新台阶。
在体制创新方面,街道执法队实行决策、执行、监督“权力三分”。确立队长办公会为队内的最高决策机构,由队领导、四队一室主要负责人和督察队队长组成,实行集体领导、民主决策;一方面制约“一把手”权力,阳光促公正,另一方面又强化“一把手”权威,使个人的意志通过会议形式上升为单位的决策,更有利于形成集体行动;落实队长负责制,领导靠前指挥,带头履职担责,以上率下。两位副队长,一人抓业务,一人抓队伍,两手抓,两手硬。
街道还成立督察队,负责纠风执纪,督办重点工作,独立行使督察权。同时成立案审委员会,驻队律师列席,重大案件集体研究讨论;“四队一室”负责抓执行、抓落实;一中队负责查违工作,二、三中队负责城管执法工作,处理好两项重点业务的关系;通过购买服务、轮值轮训的方式组建机动训练中队,作为机动力量,工作训练合一。
按照“小四有”强化综合室的中枢作用——参谋有方、协调有序、执行有力、保障有效。在综合室设立指挥中心,整合各类信息系统、值班备勤工作,统一调度指挥;设立案审中心,作为案审委员会的日常工作机构,法制员负责法律把关;设立信息中心,负责信息收集整理、情况报送、调研等文字材料工作;设立后勤中心,负责后勤、装备保障等工作。在日常巡查实行网格化管理,班组式运作,每班5人,班长一名,采取竞争上岗方式。
从“法治、科技、文化”三方面推出系列措施
从去年开始,松岗不断深化“法治+科技+文化”方面的创新模式,推进执法工作的有序高效进行。在法治上不断强化法治保障,树立执法权威。实行非法干预执法记录报告制度,对非法干预执法事项的情况进行记录等,查证属实的及时报告上级部门;实行廉洁执法承诺告知制度,制作《廉洁执法承诺告知书》,办案时要求执法人员与当事人共同签署;实行重大案件集体讨论制度,由执法队领导、各科室主要负责人共同组成的案件审理委员会,与驻队律师讨论各个中队提交的疑难案件和重大案件;发布执法分类分层次管理地图,将全街道划分为一类区(严管区)、二类区(重点区)、三类区(控制区);引入驻队律师制度,由律师事务所派出2名执业律师,参与队内执法事务,提高办案能力。
在科技上,街道不断突出科技引领,提升执法效能。如引入卫星高清遥感执法监察系统,采用高清卫星航拍技术开展街道范围的每月一拍,分辨率达到0.31米,类似井盖大小的图斑变化也能及时发现,对违章搭建、破坏林地、绿地等违法行为,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查处;引入无人机航拍,研发城管执法无人机巡查系统,通过超视距空中巡查,做到每个星期空中巡查记录;开展网上巡查、舆情监控,“O2O”“网上网下”巡查相结合,对互联网、微信、微博等进行及时搜索、检测,对敏感信息进行追踪、分析,第一时间发现处理;在多个市容环境整治的重点难点区域,安装高清无线监控设备,目前已经投入使用并接入指挥中心平台的有11组高清监控视频信号,实现全天候24小时不间断的监控记录;引入电信翼呼通调度指挥系统,通过语音呼叫,进行调度指挥,“随叫随到”,“一呼百应”;建立智慧执法指挥平台,将数字化城管系统、重点区域高清监控系统等接入统一指挥平台,集成、整合,实现“智慧执法”。
在文化建设上,街道执法队着力文化建队,重塑执法形象。严格按照市标准统一外观标识,对大楼外观、标志标识、办公设置等进行标准化改造;实行准军事化管理,统一着装,严格内务管理;开设党员课堂、职工文化大讲堂,强化队伍核心文化建设,发挥党员先进作用,不断提升队伍战斗力;创建职工之家,实施“五小工程”,建成作训室、阅览室、理发室、洗衣房、食堂,增强队员归属感;创作《松岗执法队之歌MV》、《四有队伍形象宣传片》,增加队伍自我认同感,提高队伍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