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双温馨创建活动 营造平安和谐校园
——盐池五中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典型材料
未成年人好比青苹果,是一个正在蓬勃成长的生命体,它需要阳光
的呵护与关爱,才会逐渐变成红苹果。爱永远是教育的真正内涵。如果没有爱,任何说服都无法开启一颗封闭的心灵;如果没有爱,任何甜言蜜语都无法打动一颗冰冷的心。惟有爱,才能点亮心灵的灯盏,驱除蒙昧,收获希望。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区、市、县思想道德建设动员大会精神,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更好的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我校结合实际开展了“双温馨”创建活动,即创建“温馨教室”、“温馨宿舍”。
“温馨教室”、“温馨宿舍”是一种民主、温馨、和谐、具有高品
位特点的育人环境。营造“温馨教室”、“温馨宿舍”的实质是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体现师生和谐、生生和谐,因此不仅要有温馨、舒适的硬环境(班级布置)建设,更要有温馨、和谐的软环境(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班级文化等)建设。创建“温馨教室”、“温馨宿舍”的目的就是营造一个载体,为学生心理和人格的健康成长,教师生涯的发展创造一个和谐氛围,让教室、宿舍、校园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
我校于2月底至3月初,启动并实施了创建活动,下面将活动总结
如下:
一、开展班级大讨论,各班达成共识。
“温馨教室”、“温馨宿舍”是学生心中的温暖的家,不应是老师布
置的任务,所以班主任组织召开主题班会,老师先向学生介绍“温馨教
室”、“温馨宿舍”创建的意义,就具体的方案展开班级大讨论,通过开
展“我为班级献一计”活动,了解了学生的真实想法,然后在全班达成
共识的基础上,开始启动。
二、设计文化情境,打造书香班级。
班级、宿舍优美的环境,温馨愉悦的氛围,必然会对学生产生潜移
默化的影响。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就要着力进行文化建设。我
们努力使教室、宿舍的墙壁说话,教室、宿舍的布置尽可能体现出“净、
静、竞、进”等积极的精神和理想。学生的手抄报、书画作品、摄影作
品,都可以点缀教室、宿舍的四壁。这样既美化了教室、宿舍环境,又
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学生创作的热情,时时给学生以启迪。
1、名言警语的激励。我们张贴了一些名言警语,使四壁生辉。而
且名言警语大都富有哲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如“人的一生似洪水在
奔流,不遇到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些名言警语,就象一位位良师益友,时刻教
育、启发、鼓励着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奋力拼搏。
2、设置“阅览专柜” “资源共享”。 充分利用教室里的的空间,
创办“图书角图”,书来源坚持“三条腿走路”(号召学生从家里带书,
教师筹备,办证从图书室借阅),达到“资源共享”。具体工作安排由各
班团支部总负责,同学们纷纷从家里拿来了科普、历史、小说、童话等
书籍,充实了“阅览专柜”,班主任积极引导,班内渐渐形成了“人人
爱书、人人读书”的良好风气,“三味书屋”为同学们交流读书感想、
学习反思创设了一个平台,也使同学们将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大大
拓宽视野。
3、建立“班级之窗”。培植班级文化精神是增强班集体向心力的关
键所在。班主任和学生讨论制定了班训:如团结,创新,勤学,砺行;
班风:如竞争、互助、共同进步;班级目标:如用进取书写成长, 用
辉煌记录青春。并在班内工整书写上墙,并附上“班主任寄语” :如
“总结昨天,耕耘今天,收获明天!”设计这样一个班级之窗,就是让
学生把班训、班级目标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用积极的行动去实践全班
的誓言。
4、给学生提供才艺展示的平台。“智慧比拼” “亮我风采” 专栏
由班委选择书法、绘画、手抄报等优秀作品张贴,为培养学生的特长提
供交流、展示的平台,同时记录下孩子们成长的足迹。“名星苑”及时
公布、表扬进步的或表现突出的同学,旨在全班内形成“比学赶超“的
良好氛围。学生有了赶超的目标,竞争意识有了明显增强。
5、重视黑板报,发挥宣传阵地的作用。办黑板报的 遵旨是:短
小精悍,内容丰富,布置美观。板报由学生自己定期出版,意在充分发
挥他们的聪明才智,锻炼他们的能力。一块好的黑板报,会让人赏心悦
目,不但使人学到了知识,也美化了教室环境。
三、净化、绿化,培养性情。
1、教室、宿舍及环境卫生坚持实现“五无” “四化”的目标。“五
无”,即地面无杂物,墙面无污渍,桌椅无刻印,门窗无积尘,卫生无
死角。通过学生每天打扫教室、宿舍及环境卫生,培养了学生爱护教室、
宿舍公物和主人翁精神,树立“净化教室、宿舍及环境卫生人人有责”。
“四化”目标,即日常管理制度化、行为语言规范化、学习用品摆放定位化、卫生打扫用具摆放整齐化。
2.为了美化教室环境,同学们从家里带来了八宝兰、仙人掌、绣球等花卉,既净化了空气,又赏心悦目,体现出一种对学生和任课教师的人文关怀。教室绿化对教室文化建设来说,既是画龙点睛,又是锦上添花。
四、用多彩的活动音符,谱写温馨班级的生活乐章。
1、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温馨。班主任积极和任课老师共同倡导,教师以博爱之心给学生“四点关怀”,即给学生的微笑和鼓励多一点;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要求具体一点;课堂教学上让学生表现和施展才能的面广一点;平时让学生灵活支配的时间有一点。
2、互帮互助,学习温馨。学生以学为主,学习环境的建设是值得思考的重点。营造学习氛围是要在紧张、竞争的同时倡导互帮互助,共同进步。我校各班坚持学习兴趣小组制度,学习上互相帮助,生活上互相关心。适当的开展小组评比。当班级出现学习松懈或纪律等问题时,在明显处使用温馨提示语,提醒大家共同进步。并让全班同学明白:只有大家都进步了,才会大家都快乐,才能真正体现温馨。
3、我爱我家,生活温馨。
(1)倡导感恩,增进沟通。拥有一颗感恩的心,班级自然会融洽,矛盾摩擦自然会减少,倡导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感恩师长:以自己的言行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增进与家长的沟通,享受家庭的温馨。分小组采访老师,对老师了解多一点,沟通多一点。感恩同学:写一张贺卡给你最想感谢的同学,促进同学间的友情。
(2)倡导从小事做起,从“微笑行动”做起,每天的师生问候,生生问候,与家人的问候,与邻居等的问候,养成微笑的习惯,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温馨不只是指环境,更重要的是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拥有一个良好的环境、一个健康的人格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通过这项活动,全校各班关心班集体的意识明显增强了,绝大多数同学都能积极参与活动,环境净化、美化了,同学们都说:“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生活很快乐!”虽然我校在阶段创建活动中,成效显著,,但要实现长效机制“全面温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五、创建体会及成效
在创建“双温馨“的过程中,我们的体会是:学校的德育活动要在学生的需求上寻找着落点,要重视隐性教育,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注意以点带面,全方位落实育人目标。
1、学校的德育活动要在学生的需求上寻找着落点,因为只有学生需要的,才是最适合学生的,只有学生喜欢的,才有可能吸引学生参加,才有使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的可能性,才能使我们的德育教育具有实效性。我校创建“双温馨“的活动迎合了学生的心理需要,所以各个班级的学生都积极投入,为如何布置教室献计献策,同学们有的拿出了自己的零用钱,利用课余时间购置物品,有的同学拿出自己心爱的玩具,有的同学拿出了自己喜欢的书籍布置小小图书馆„„,教室布置一新后,同学开始更注意教室环境整洁了。也正是在学生参加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知道了怎样来关心集体、爱护集体。
2、学校的德育活动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原则,让学生有开展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在创建“双温馨”活动中有的班级以组建设为主题,每个小组负责一块墙面,展示自己小组同学的风采;有的班级设计了一棵大树,每一个学生都是大树上的一颗果实,老师对果实有寄语,果实上有自己的奋斗目标;有的班级将学生的常规表现分小组,以积分的形式展示出来,激励大家为小组队争光、争荣誉;有的班级张贴出学生自己的字画,为教室增添了文化气息;有的班级盆栽了植物花卉,寓含着我们学生就是一支支小树苗,小树苗在学校老师的精心培育下,健康成长;有的班级用学生的照片拼出组队的名称,含义为组队集体是由一个个队员个体组成,每一个队员都在自己的岗位上踏踏实实,才能体现班集体的丰采„„温馨教室、宿舍的创建激发了同学们的各种创意,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学校的德育活动要能够以点带面,能够整合德育教育的各项工作,才能够凸现针对性,避免应对性。我校将创建温馨教室、宿舍活动作为民族精神教育月的活动内容之一,将创建温馨教室活动与民族精神教育结合起来,要求布置体现班级特色,体现民族精神,与建立民主、平等、宽容、温馨的师生间、学生间和谐的人际关系,与建立互相尊重、互相平等的新型的师生、生生关系结合起来。
4、学校的德育教育活动应当重视隐性教育,避免空洞的说教,以丰富多彩的实践性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自己去体验、去感悟,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我们在创建温馨教室、宿舍活动评
比时,当我们走进教室、宿舍,同学们就会争先恐后介绍自己班级、宿舍的特色,“炫耀”自己班级、宿舍的优点,“吹嘘”自己个人、自己小组在活动中的贡献。所以创建温馨教室、宿舍的活动过程是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的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又是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的自我培养的过程,又是落实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一个自我养成的过程。而温馨教室的创建过程,也是一个隐性教育的过程。
如今,当你走进五中校园的教室、宿舍,你都会感觉到一股温馨的气息扑面而来,一个鲜活的集体在向你汇报他们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一个个充满阳光、朝气的少年在向你展示他们成长的每一个足迹。大家热爱集体,关心集体的集体观念增强了,感受到学校就是我的家,班级、宿舍就是我的家。教室、宿舍的每一个角落都在不经意中告诉我们,这是一个欢乐的集体,一个温馨的家,(特别是寄宿在校的学生)在学校找到家了的感觉。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一部分,和谐班级、和谐的年级组建设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基本保障。特别是我们寄宿制学校中如何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进和谐风尚,形成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都是我们创建和谐校园的主要任务。我们将进一步学习中共中央十七大精神,坚持原则,明确奋斗目标和任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我们应有的努力。
盐池县第五中学
二00八年四月二十六日
开展双温馨创建活动 营造平安和谐校园
——盐池五中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典型材料
未成年人好比青苹果,是一个正在蓬勃成长的生命体,它需要阳光
的呵护与关爱,才会逐渐变成红苹果。爱永远是教育的真正内涵。如果没有爱,任何说服都无法开启一颗封闭的心灵;如果没有爱,任何甜言蜜语都无法打动一颗冰冷的心。惟有爱,才能点亮心灵的灯盏,驱除蒙昧,收获希望。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区、市、县思想道德建设动员大会精神,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更好的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我校结合实际开展了“双温馨”创建活动,即创建“温馨教室”、“温馨宿舍”。
“温馨教室”、“温馨宿舍”是一种民主、温馨、和谐、具有高品
位特点的育人环境。营造“温馨教室”、“温馨宿舍”的实质是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体现师生和谐、生生和谐,因此不仅要有温馨、舒适的硬环境(班级布置)建设,更要有温馨、和谐的软环境(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班级文化等)建设。创建“温馨教室”、“温馨宿舍”的目的就是营造一个载体,为学生心理和人格的健康成长,教师生涯的发展创造一个和谐氛围,让教室、宿舍、校园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
我校于2月底至3月初,启动并实施了创建活动,下面将活动总结
如下:
一、开展班级大讨论,各班达成共识。
“温馨教室”、“温馨宿舍”是学生心中的温暖的家,不应是老师布
置的任务,所以班主任组织召开主题班会,老师先向学生介绍“温馨教
室”、“温馨宿舍”创建的意义,就具体的方案展开班级大讨论,通过开
展“我为班级献一计”活动,了解了学生的真实想法,然后在全班达成
共识的基础上,开始启动。
二、设计文化情境,打造书香班级。
班级、宿舍优美的环境,温馨愉悦的氛围,必然会对学生产生潜移
默化的影响。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就要着力进行文化建设。我
们努力使教室、宿舍的墙壁说话,教室、宿舍的布置尽可能体现出“净、
静、竞、进”等积极的精神和理想。学生的手抄报、书画作品、摄影作
品,都可以点缀教室、宿舍的四壁。这样既美化了教室、宿舍环境,又
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学生创作的热情,时时给学生以启迪。
1、名言警语的激励。我们张贴了一些名言警语,使四壁生辉。而
且名言警语大都富有哲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如“人的一生似洪水在
奔流,不遇到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些名言警语,就象一位位良师益友,时刻教
育、启发、鼓励着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奋力拼搏。
2、设置“阅览专柜” “资源共享”。 充分利用教室里的的空间,
创办“图书角图”,书来源坚持“三条腿走路”(号召学生从家里带书,
教师筹备,办证从图书室借阅),达到“资源共享”。具体工作安排由各
班团支部总负责,同学们纷纷从家里拿来了科普、历史、小说、童话等
书籍,充实了“阅览专柜”,班主任积极引导,班内渐渐形成了“人人
爱书、人人读书”的良好风气,“三味书屋”为同学们交流读书感想、
学习反思创设了一个平台,也使同学们将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大大
拓宽视野。
3、建立“班级之窗”。培植班级文化精神是增强班集体向心力的关
键所在。班主任和学生讨论制定了班训:如团结,创新,勤学,砺行;
班风:如竞争、互助、共同进步;班级目标:如用进取书写成长, 用
辉煌记录青春。并在班内工整书写上墙,并附上“班主任寄语” :如
“总结昨天,耕耘今天,收获明天!”设计这样一个班级之窗,就是让
学生把班训、班级目标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用积极的行动去实践全班
的誓言。
4、给学生提供才艺展示的平台。“智慧比拼” “亮我风采” 专栏
由班委选择书法、绘画、手抄报等优秀作品张贴,为培养学生的特长提
供交流、展示的平台,同时记录下孩子们成长的足迹。“名星苑”及时
公布、表扬进步的或表现突出的同学,旨在全班内形成“比学赶超“的
良好氛围。学生有了赶超的目标,竞争意识有了明显增强。
5、重视黑板报,发挥宣传阵地的作用。办黑板报的 遵旨是:短
小精悍,内容丰富,布置美观。板报由学生自己定期出版,意在充分发
挥他们的聪明才智,锻炼他们的能力。一块好的黑板报,会让人赏心悦
目,不但使人学到了知识,也美化了教室环境。
三、净化、绿化,培养性情。
1、教室、宿舍及环境卫生坚持实现“五无” “四化”的目标。“五
无”,即地面无杂物,墙面无污渍,桌椅无刻印,门窗无积尘,卫生无
死角。通过学生每天打扫教室、宿舍及环境卫生,培养了学生爱护教室、
宿舍公物和主人翁精神,树立“净化教室、宿舍及环境卫生人人有责”。
“四化”目标,即日常管理制度化、行为语言规范化、学习用品摆放定位化、卫生打扫用具摆放整齐化。
2.为了美化教室环境,同学们从家里带来了八宝兰、仙人掌、绣球等花卉,既净化了空气,又赏心悦目,体现出一种对学生和任课教师的人文关怀。教室绿化对教室文化建设来说,既是画龙点睛,又是锦上添花。
四、用多彩的活动音符,谱写温馨班级的生活乐章。
1、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温馨。班主任积极和任课老师共同倡导,教师以博爱之心给学生“四点关怀”,即给学生的微笑和鼓励多一点;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要求具体一点;课堂教学上让学生表现和施展才能的面广一点;平时让学生灵活支配的时间有一点。
2、互帮互助,学习温馨。学生以学为主,学习环境的建设是值得思考的重点。营造学习氛围是要在紧张、竞争的同时倡导互帮互助,共同进步。我校各班坚持学习兴趣小组制度,学习上互相帮助,生活上互相关心。适当的开展小组评比。当班级出现学习松懈或纪律等问题时,在明显处使用温馨提示语,提醒大家共同进步。并让全班同学明白:只有大家都进步了,才会大家都快乐,才能真正体现温馨。
3、我爱我家,生活温馨。
(1)倡导感恩,增进沟通。拥有一颗感恩的心,班级自然会融洽,矛盾摩擦自然会减少,倡导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感恩师长:以自己的言行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增进与家长的沟通,享受家庭的温馨。分小组采访老师,对老师了解多一点,沟通多一点。感恩同学:写一张贺卡给你最想感谢的同学,促进同学间的友情。
(2)倡导从小事做起,从“微笑行动”做起,每天的师生问候,生生问候,与家人的问候,与邻居等的问候,养成微笑的习惯,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温馨不只是指环境,更重要的是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拥有一个良好的环境、一个健康的人格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通过这项活动,全校各班关心班集体的意识明显增强了,绝大多数同学都能积极参与活动,环境净化、美化了,同学们都说:“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生活很快乐!”虽然我校在阶段创建活动中,成效显著,,但要实现长效机制“全面温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五、创建体会及成效
在创建“双温馨“的过程中,我们的体会是:学校的德育活动要在学生的需求上寻找着落点,要重视隐性教育,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注意以点带面,全方位落实育人目标。
1、学校的德育活动要在学生的需求上寻找着落点,因为只有学生需要的,才是最适合学生的,只有学生喜欢的,才有可能吸引学生参加,才有使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的可能性,才能使我们的德育教育具有实效性。我校创建“双温馨“的活动迎合了学生的心理需要,所以各个班级的学生都积极投入,为如何布置教室献计献策,同学们有的拿出了自己的零用钱,利用课余时间购置物品,有的同学拿出自己心爱的玩具,有的同学拿出了自己喜欢的书籍布置小小图书馆„„,教室布置一新后,同学开始更注意教室环境整洁了。也正是在学生参加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知道了怎样来关心集体、爱护集体。
2、学校的德育活动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原则,让学生有开展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在创建“双温馨”活动中有的班级以组建设为主题,每个小组负责一块墙面,展示自己小组同学的风采;有的班级设计了一棵大树,每一个学生都是大树上的一颗果实,老师对果实有寄语,果实上有自己的奋斗目标;有的班级将学生的常规表现分小组,以积分的形式展示出来,激励大家为小组队争光、争荣誉;有的班级张贴出学生自己的字画,为教室增添了文化气息;有的班级盆栽了植物花卉,寓含着我们学生就是一支支小树苗,小树苗在学校老师的精心培育下,健康成长;有的班级用学生的照片拼出组队的名称,含义为组队集体是由一个个队员个体组成,每一个队员都在自己的岗位上踏踏实实,才能体现班集体的丰采„„温馨教室、宿舍的创建激发了同学们的各种创意,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学校的德育活动要能够以点带面,能够整合德育教育的各项工作,才能够凸现针对性,避免应对性。我校将创建温馨教室、宿舍活动作为民族精神教育月的活动内容之一,将创建温馨教室活动与民族精神教育结合起来,要求布置体现班级特色,体现民族精神,与建立民主、平等、宽容、温馨的师生间、学生间和谐的人际关系,与建立互相尊重、互相平等的新型的师生、生生关系结合起来。
4、学校的德育教育活动应当重视隐性教育,避免空洞的说教,以丰富多彩的实践性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自己去体验、去感悟,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我们在创建温馨教室、宿舍活动评
比时,当我们走进教室、宿舍,同学们就会争先恐后介绍自己班级、宿舍的特色,“炫耀”自己班级、宿舍的优点,“吹嘘”自己个人、自己小组在活动中的贡献。所以创建温馨教室、宿舍的活动过程是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的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又是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的自我培养的过程,又是落实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一个自我养成的过程。而温馨教室的创建过程,也是一个隐性教育的过程。
如今,当你走进五中校园的教室、宿舍,你都会感觉到一股温馨的气息扑面而来,一个鲜活的集体在向你汇报他们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一个个充满阳光、朝气的少年在向你展示他们成长的每一个足迹。大家热爱集体,关心集体的集体观念增强了,感受到学校就是我的家,班级、宿舍就是我的家。教室、宿舍的每一个角落都在不经意中告诉我们,这是一个欢乐的集体,一个温馨的家,(特别是寄宿在校的学生)在学校找到家了的感觉。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一部分,和谐班级、和谐的年级组建设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基本保障。特别是我们寄宿制学校中如何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进和谐风尚,形成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都是我们创建和谐校园的主要任务。我们将进一步学习中共中央十七大精神,坚持原则,明确奋斗目标和任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我们应有的努力。
盐池县第五中学
二00八年四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