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 教育学原理
授课学期学年
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专 业 学科教学(思政)
学
姓号 2016010038 名 杨佳妮
指导教师 杨茂庆
专 题
——《小孩不笨》观后感
交稿日期 2016年 11 月 30 日
成绩
阅读教师签名
日 期
广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学院制
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好孩子
——《小孩不笨》观后感
前几日在教育学原理的课上我们欣赏了一部有关于儿童教育的电影,这部电影使我在欣赏电影的同时感触颇多,这儿部电影的名字叫《小孩不笨》。《小孩不笨》以新加坡的教育文化为背景,真实反映青少年在学校及家庭里所面对的压力,影片对华人社会的教育、儿童成长问题有细腻而深刻的表达。影片秉持了传统的叙事模式,前半部分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和隔阂的铺叙,后半部分是问题的集中爆发和解决,同时也是家长和学校通过这些事件的本身和事件中的线索来真正理解、认知孩子的过程。
电影最开始的一段独白让我记忆很深,它说:“你最后一次称赞别人是在什么时候,你最后一次被人称赞又是什么时候?很久,对吗?”这部电影讲述了两个新加坡家庭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对他们的不正确引导,导致了他们不同程度的自我放弃和自甘堕落。电影中反映出的许多问题,都是我们当今社会中普遍存在的。
一、家庭方面的因素:孩子踏入青春叛逆期,父母们通常会责怪孩子很坏不听话,难以与孩子沟通,其实孩子真的坏吗?真的完全无法和孩子沟通吗?每个孩子都会经历叛逆期,如果这个时候,家长和老师们没给予适当的教导,反而一味地谴责他们,认定他们是朽木不可雕,或许,社会真的会多一个败类。别因为家长的无知,而害了孩子。其实,只要大人们和孩子有健康的沟通方式,多赏识他们,包容他们,给予他们肯定,以朋友的身份和他们相处,将会发现其实孩子
并不坏。
(一) 首先,父母双方要分配好对青年教育的职责,因为管教孩子是两个人的事。并且在教育的过程中要以身作则。电影中的校长说过一句这样的话:“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样”,所以父母一定要注意日常生活的行为举止,如果身为父母都做不到又怎么去让孩子们达到要求呢?在教育过程中,父母对于学生的成长起着榜样性的作用。希望家长们在要求孩子们之前,请先严格要求自己。家庭要关注孩子的成长,身为父母即使工作再忙,也不要忽略孩子们的感受,要关心孩子成长阶段的每一个小的细节。
(二)其次,夫妻双方的矛盾不应该牵连到孩子们,孩子在家庭中是一份特殊的存在,父母之间的关系以及父母和长辈之间的关系是否良好,在身心健康发展的过程中,最直接受到影响的就是孩子们。家庭里父母关系不好,吵架、冷战,受伤最大的就是孩子。影片中几个家庭里,父母关系都不和谐,天天吵吵闹闹,没有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孩子是最佳的学习者,他们能时刻用他们超强的能力去观察、模仿父母的言行举止。孩子是最糟糕的诠释者和表达者,他们没有建构起完整的、逻辑的、合理的意义的能力,也没有对应的丰富词汇来表达出他们的思考、怀疑和好奇的一切。作为学习者,孩子特别需要父母的指引。身为家长,要学会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们想什么,需要什么,而并非简单的生养关系。父母跟孩子缺少沟通,导致孩子碰到事情,出了问题不敢找父母帮忙。没有父母的正确引导,孩子找不到方向,慢慢走上了歪路。该管的管,不该管的也管,碰到问题就是骂和打,根本不给孩子说实话的机会,逼孩子不得不说谎话。其实,父母跟孩子需要感情的共鸣。孩子与父母看问题的方式方法不同,因此,作为家长需要去了解孩子的感受。很多时候父母只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问题,才
能真正了解孩子。在工作之余,多陪陪孩子,辅导孩子功课,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父母子女之间,连接他们的并不是责任,而是他们之间的爱。 (三)最后,身为父母要学会欣赏并尊重孩子,多从正面鼓励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积极参加孩子们的活动,并要尊重孩子们的朋友,这对于拉近父母和孩子们的关系是十分有益的。在每个小孩里面,都有一个好孩子与坏孩子,只要唤醒他们的好孩子,他们就会把最好的拿出来。电影中有句话说得好:资源,放错了地方,就是垃圾;而垃圾,放对了地方,就是资源。在我的同学中,有很多人真的很了不起,有很多的优点,但就是被家长忽略了。大人的观点很唯一,也很统一,就是一个答案:读书读得棒才是真的棒,其余的都是假的,不值一提。为此,家长心甘情愿,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去给孩子补习,而从来不会问孩子愿不愿意。很多时候是事与愿违,有的甚至适得其反,把孩子对学习仅存的最后一丝兴趣,也给磨灭了,还有什么成绩可言?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也要不断的成长,为了少走些弯路,父母应该向前人多学习一些好的经验,多看些有关教育方面的书或片子,这些好的东西或多或少总能触动父母的一些神经,在以后教育孩子的道路上少些坎坷。
二、学校方面的因素:教育是一门很大的学问。时代在发展,教育也要与时俱进。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不能只是依靠一些条条框框来教导我们的孩子。
(一)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首先要立德树人,为人师表。影片中,校长是一位华文不好的人,付老师所教的学生当中,很多学生的华文成绩不好,他们都说:校长不会说华文,照样能当校长。在这样的“榜样”作用下,同学们就觉得自己的华文成绩不好是理所当然的。教师在课堂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注意聆听孩子的心声,确认学生是否真的有听进去,并观察学生的心理活动。对
不同的学生需要因材施教,不要一棍子打死,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记得在孩子小的时候,大人时常会鼓励和称赞孩子,孩子在大人们的鼓励下学会了爬、学会了站,学会了走路。在孩子慢慢长大后,大人对孩子的鼓励和称赞就越来越少,取代的是责骂和挑剔。多鼓励孩子,多称赞孩子,多看孩子的优点,真的那么难吗?其实,每个人都需要称赞和鼓励,影片中付老师突然间称赞那位考试考了12分的女同学,对她说:“上次考了10分,这次考了12分,下次再努力点,一定可以学好华文。”学生听后,开心地笑了并且充满自信地迈步向前。
(二)“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规则是人制定出来的,所以我们对人对事要灵活,对孩子的教育一定要“因材施教”要以人为本,教育要人性化。每个家庭的孩子都是宝,请家长和老师们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扬长避短,才能“不拘一格降人才”。
(三)电影中这个班的老师总是抱怨自己班的学生没有好的学习成绩,隔壁班深受同学喜欢的郝老师对他说了一句非常经典的话:“他们的门已经关了,你需要找到一把钥匙。少说他们的缺点,多说他们的优点,就是这把钥匙。”当今,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经常打着“爱孩子,为孩子好”的旗号来管教我们的孩子,慢慢的,孩子们厌烦了这种唠叨,他们的心灵之门也慢慢的关闭了。而我们需要打开通往孩子心灵的大门,就要找到一把开启孩子心灵大门钥匙。时代在发展,每个时代的孩子都有他们那个时代的特点,所以教育方式也要与时俱进,依据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对待孩子多鼓励、少贬低。
(四)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要注意对青少年进行正确的心理指导和生理指导。正确的引导他们和异性之间的相处,掌握该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并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这并不是一个需要回避的话题,这是处在该阶段的学生需要知道
的问题答案,学校或教师应该给予正确的解答和指导。另外,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保护孩子们的个人隐私,要尊重学生,绝对不能体罚或伤害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孩子,要抓住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找到正确的跟孩子沟通的方式,赢得孩子的信任,光靠体罚是不能教育好孩子的。一个只会以“打”的方式来管教孩子的老师,孩子对他们的“尊重”,肯定是口服心不服。
(五)学校应和家长经常沟通,关注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和健康需求。学校良好的文化氛围,是学生最好的“精神营养”,矫治心理和行为问题的“灵丹妙药”。学生非常需要教师的理解、尊重、信任和鼓励。教师应成为:学生的朋友和兄长,最容易亲近、可倾诉内心的知心朋友;学生的人生导师和顾问,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树立自己的奋斗目标,知道自己为什么学习和生活;做孩子的心理保健医生,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引导和帮助他们克服成长中的心理障碍。
(六)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帮助孩子们建立好各个学科之间的关系,要注意时代的变化更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建立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使学生爱学习、想学习。
三、社会方面的因素:社会环境的好坏,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影响较大。
(一)未成年人抗诱惑能力,辨别是非能力不强,遇到不良社会现象很容易受到心理伤害。因此,需要国家、学校、家庭三方通力合作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强文化市场监管,防止“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对未成年人的侵蚀。
(二)国家要加强正确的宣传舆论引导,并对大众传媒及新媒体的运营加以规范,减少社会不良恶习误导青少儿童的健康成长,要尊重和保护未成年人。同时,社会有关的教育机构和部门要规范和考察学校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在提
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兼顾到未成年人的接受情况和身心发展的特点,达到良好的办学目的。
作为未来的教师,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应多一些自省。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要了解孩子的需求和思想变化,多给孩子一些赏识、理解和精神上的支持;对所带班内的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应加以认真进行分析,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注意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和他们交朋友,努力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努力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包容他们。当孩子犯错误时,我们不该用简单地方法批评他,指责他,而是像朋友一样,从理解他的角度出发,从正面告诉他应该怎样做。这就需要老师付出更多的细心、耐心和爱心。让我们用心去爱孩子,用适宜的教育方式引导孩子,用我们的真诚去换取孩子们的信任。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大家,随着每位教师对课程改革理解的不断深入,孩子的角色已从知识的接受者,逐步走向学习活动的探究者和合作者,而教师是拥有先进教育理念,懂得现代教育技术,善于学习,善于合作的研究者。教师将被学生视为朋友和榜样,学生自身也将变得更自主、自尊、自信和自豪。但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学习. 生活中遇到挫折,遭遇难事,往往会失去信心,一蹶不振,从而出现“笨小孩”。
在我看来,能成为教育者这真是一件幸福的事,通过我的教学能使学生的学习生涯不虚度,我的信任使孩子们有了自信,我的赏识使孩子们重新认识了自己。总之,一句话,教育的本质是一种爱,谁能把教育变成爱的雨露,爱的阳光,世界上就没有“笨小孩”。
研究生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 教育学原理
授课学期学年
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专 业 学科教学(思政)
学
姓号 2016010038 名 杨佳妮
指导教师 杨茂庆
专 题
——《小孩不笨》观后感
交稿日期 2016年 11 月 30 日
成绩
阅读教师签名
日 期
广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学院制
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好孩子
——《小孩不笨》观后感
前几日在教育学原理的课上我们欣赏了一部有关于儿童教育的电影,这部电影使我在欣赏电影的同时感触颇多,这儿部电影的名字叫《小孩不笨》。《小孩不笨》以新加坡的教育文化为背景,真实反映青少年在学校及家庭里所面对的压力,影片对华人社会的教育、儿童成长问题有细腻而深刻的表达。影片秉持了传统的叙事模式,前半部分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和隔阂的铺叙,后半部分是问题的集中爆发和解决,同时也是家长和学校通过这些事件的本身和事件中的线索来真正理解、认知孩子的过程。
电影最开始的一段独白让我记忆很深,它说:“你最后一次称赞别人是在什么时候,你最后一次被人称赞又是什么时候?很久,对吗?”这部电影讲述了两个新加坡家庭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对他们的不正确引导,导致了他们不同程度的自我放弃和自甘堕落。电影中反映出的许多问题,都是我们当今社会中普遍存在的。
一、家庭方面的因素:孩子踏入青春叛逆期,父母们通常会责怪孩子很坏不听话,难以与孩子沟通,其实孩子真的坏吗?真的完全无法和孩子沟通吗?每个孩子都会经历叛逆期,如果这个时候,家长和老师们没给予适当的教导,反而一味地谴责他们,认定他们是朽木不可雕,或许,社会真的会多一个败类。别因为家长的无知,而害了孩子。其实,只要大人们和孩子有健康的沟通方式,多赏识他们,包容他们,给予他们肯定,以朋友的身份和他们相处,将会发现其实孩子
并不坏。
(一) 首先,父母双方要分配好对青年教育的职责,因为管教孩子是两个人的事。并且在教育的过程中要以身作则。电影中的校长说过一句这样的话:“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样”,所以父母一定要注意日常生活的行为举止,如果身为父母都做不到又怎么去让孩子们达到要求呢?在教育过程中,父母对于学生的成长起着榜样性的作用。希望家长们在要求孩子们之前,请先严格要求自己。家庭要关注孩子的成长,身为父母即使工作再忙,也不要忽略孩子们的感受,要关心孩子成长阶段的每一个小的细节。
(二)其次,夫妻双方的矛盾不应该牵连到孩子们,孩子在家庭中是一份特殊的存在,父母之间的关系以及父母和长辈之间的关系是否良好,在身心健康发展的过程中,最直接受到影响的就是孩子们。家庭里父母关系不好,吵架、冷战,受伤最大的就是孩子。影片中几个家庭里,父母关系都不和谐,天天吵吵闹闹,没有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孩子是最佳的学习者,他们能时刻用他们超强的能力去观察、模仿父母的言行举止。孩子是最糟糕的诠释者和表达者,他们没有建构起完整的、逻辑的、合理的意义的能力,也没有对应的丰富词汇来表达出他们的思考、怀疑和好奇的一切。作为学习者,孩子特别需要父母的指引。身为家长,要学会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们想什么,需要什么,而并非简单的生养关系。父母跟孩子缺少沟通,导致孩子碰到事情,出了问题不敢找父母帮忙。没有父母的正确引导,孩子找不到方向,慢慢走上了歪路。该管的管,不该管的也管,碰到问题就是骂和打,根本不给孩子说实话的机会,逼孩子不得不说谎话。其实,父母跟孩子需要感情的共鸣。孩子与父母看问题的方式方法不同,因此,作为家长需要去了解孩子的感受。很多时候父母只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问题,才
能真正了解孩子。在工作之余,多陪陪孩子,辅导孩子功课,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父母子女之间,连接他们的并不是责任,而是他们之间的爱。 (三)最后,身为父母要学会欣赏并尊重孩子,多从正面鼓励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积极参加孩子们的活动,并要尊重孩子们的朋友,这对于拉近父母和孩子们的关系是十分有益的。在每个小孩里面,都有一个好孩子与坏孩子,只要唤醒他们的好孩子,他们就会把最好的拿出来。电影中有句话说得好:资源,放错了地方,就是垃圾;而垃圾,放对了地方,就是资源。在我的同学中,有很多人真的很了不起,有很多的优点,但就是被家长忽略了。大人的观点很唯一,也很统一,就是一个答案:读书读得棒才是真的棒,其余的都是假的,不值一提。为此,家长心甘情愿,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去给孩子补习,而从来不会问孩子愿不愿意。很多时候是事与愿违,有的甚至适得其反,把孩子对学习仅存的最后一丝兴趣,也给磨灭了,还有什么成绩可言?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也要不断的成长,为了少走些弯路,父母应该向前人多学习一些好的经验,多看些有关教育方面的书或片子,这些好的东西或多或少总能触动父母的一些神经,在以后教育孩子的道路上少些坎坷。
二、学校方面的因素:教育是一门很大的学问。时代在发展,教育也要与时俱进。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不能只是依靠一些条条框框来教导我们的孩子。
(一)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首先要立德树人,为人师表。影片中,校长是一位华文不好的人,付老师所教的学生当中,很多学生的华文成绩不好,他们都说:校长不会说华文,照样能当校长。在这样的“榜样”作用下,同学们就觉得自己的华文成绩不好是理所当然的。教师在课堂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注意聆听孩子的心声,确认学生是否真的有听进去,并观察学生的心理活动。对
不同的学生需要因材施教,不要一棍子打死,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记得在孩子小的时候,大人时常会鼓励和称赞孩子,孩子在大人们的鼓励下学会了爬、学会了站,学会了走路。在孩子慢慢长大后,大人对孩子的鼓励和称赞就越来越少,取代的是责骂和挑剔。多鼓励孩子,多称赞孩子,多看孩子的优点,真的那么难吗?其实,每个人都需要称赞和鼓励,影片中付老师突然间称赞那位考试考了12分的女同学,对她说:“上次考了10分,这次考了12分,下次再努力点,一定可以学好华文。”学生听后,开心地笑了并且充满自信地迈步向前。
(二)“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规则是人制定出来的,所以我们对人对事要灵活,对孩子的教育一定要“因材施教”要以人为本,教育要人性化。每个家庭的孩子都是宝,请家长和老师们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扬长避短,才能“不拘一格降人才”。
(三)电影中这个班的老师总是抱怨自己班的学生没有好的学习成绩,隔壁班深受同学喜欢的郝老师对他说了一句非常经典的话:“他们的门已经关了,你需要找到一把钥匙。少说他们的缺点,多说他们的优点,就是这把钥匙。”当今,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经常打着“爱孩子,为孩子好”的旗号来管教我们的孩子,慢慢的,孩子们厌烦了这种唠叨,他们的心灵之门也慢慢的关闭了。而我们需要打开通往孩子心灵的大门,就要找到一把开启孩子心灵大门钥匙。时代在发展,每个时代的孩子都有他们那个时代的特点,所以教育方式也要与时俱进,依据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对待孩子多鼓励、少贬低。
(四)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要注意对青少年进行正确的心理指导和生理指导。正确的引导他们和异性之间的相处,掌握该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并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这并不是一个需要回避的话题,这是处在该阶段的学生需要知道
的问题答案,学校或教师应该给予正确的解答和指导。另外,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保护孩子们的个人隐私,要尊重学生,绝对不能体罚或伤害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孩子,要抓住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找到正确的跟孩子沟通的方式,赢得孩子的信任,光靠体罚是不能教育好孩子的。一个只会以“打”的方式来管教孩子的老师,孩子对他们的“尊重”,肯定是口服心不服。
(五)学校应和家长经常沟通,关注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和健康需求。学校良好的文化氛围,是学生最好的“精神营养”,矫治心理和行为问题的“灵丹妙药”。学生非常需要教师的理解、尊重、信任和鼓励。教师应成为:学生的朋友和兄长,最容易亲近、可倾诉内心的知心朋友;学生的人生导师和顾问,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树立自己的奋斗目标,知道自己为什么学习和生活;做孩子的心理保健医生,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引导和帮助他们克服成长中的心理障碍。
(六)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帮助孩子们建立好各个学科之间的关系,要注意时代的变化更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建立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使学生爱学习、想学习。
三、社会方面的因素:社会环境的好坏,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影响较大。
(一)未成年人抗诱惑能力,辨别是非能力不强,遇到不良社会现象很容易受到心理伤害。因此,需要国家、学校、家庭三方通力合作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强文化市场监管,防止“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对未成年人的侵蚀。
(二)国家要加强正确的宣传舆论引导,并对大众传媒及新媒体的运营加以规范,减少社会不良恶习误导青少儿童的健康成长,要尊重和保护未成年人。同时,社会有关的教育机构和部门要规范和考察学校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在提
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兼顾到未成年人的接受情况和身心发展的特点,达到良好的办学目的。
作为未来的教师,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应多一些自省。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要了解孩子的需求和思想变化,多给孩子一些赏识、理解和精神上的支持;对所带班内的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应加以认真进行分析,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注意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和他们交朋友,努力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努力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包容他们。当孩子犯错误时,我们不该用简单地方法批评他,指责他,而是像朋友一样,从理解他的角度出发,从正面告诉他应该怎样做。这就需要老师付出更多的细心、耐心和爱心。让我们用心去爱孩子,用适宜的教育方式引导孩子,用我们的真诚去换取孩子们的信任。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大家,随着每位教师对课程改革理解的不断深入,孩子的角色已从知识的接受者,逐步走向学习活动的探究者和合作者,而教师是拥有先进教育理念,懂得现代教育技术,善于学习,善于合作的研究者。教师将被学生视为朋友和榜样,学生自身也将变得更自主、自尊、自信和自豪。但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学习. 生活中遇到挫折,遭遇难事,往往会失去信心,一蹶不振,从而出现“笨小孩”。
在我看来,能成为教育者这真是一件幸福的事,通过我的教学能使学生的学习生涯不虚度,我的信任使孩子们有了自信,我的赏识使孩子们重新认识了自己。总之,一句话,教育的本质是一种爱,谁能把教育变成爱的雨露,爱的阳光,世界上就没有“笨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