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数学题

趣味故事

例1:小华带了50元去买一个价值38元的小汽车,但售货员只找给了他2元钱,为什么?他还剩下多少钱?他的钱分别是怎么来的?

因为小华之给了售货员40元。(生活中的刻观事实,实用性!) 50=38+2+10,10元是他自己的,2元是售货员找的,一共还剩12元。

讲解乘法的意义,乘法的分配律

2*3=3+3=2+2+2=2*(1+1+1)

2*1=2

=(2*1+2*1+2*1)

第二课

A :趣味故事分享:《一张假钞票》

有位顾客到皮鞋店里面去买鞋,买了一双300元的中档鞋,付给店主一张500元的钞票(人民币没有500元,在外国)。店主因为没零钱,就到隔壁游戏机房去换成零钱,然后给了顾客200元。

顾客刚走,隔壁老板就跑过来说这张钞票是假的。皮鞋老板只好给他换了一张500元的真钞票,然后拿着假钞票拼命追出去。他总算抓住了骗子。揍了骗子一顿,说:“好个骗子,你给我的钞票是假的,害我赔了隔壁老板500元,又找给了你200元的找头及一双价值300元的鞋,你应该赔我1000元。”顾客顿时想不对,便说:“这双鞋子的钱就是你从隔壁游戏房还钱后留下的300,我不能陪你1000元,只能给你700元。”

应该赔多少给老板呢?

B:复习上次课的内容

练习题:99*99=?

101*99+99*99=?(综合法)

第三课

A :趣味数学题:《两位樵夫》图形解析法

B :例2:差倍问题

背景:学生已经掌握了“和倍问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

C :图形解析法

解决方法:1. 先找出差所对应的倍数;

2.求出1倍数;

3.求出几倍数。

小明到水果市场去买果,他买的苹果个数是梨的3倍,苹果比梨多18个。小明买了苹果和梨各多少个?

梨 ——

苹果—— —— ——

多18个,苹果比梨多2倍,梨的2倍是18个,所以梨有18除以2=9

所以苹果有27个

练习题(分组练习)奖励制度

1. 先锋小学学生数是胜利小学的3倍,已知先锋小学比胜利小学多700人,两所学校各有多少人?

2. 育才小学参观少年科技展览。第一天参观的人数比第二天多220人,已知第一天参加的人数是第二天的3倍,两天各是多少人?

3. 饲养场饲养的白兔比黑兔多249只,白兔是黑兔的4倍。问:饲养场养了黑兔、白兔各多少只?

4. 红旗农场收割玉米,第一天比第二天多收割540亩,多讴歌小麦的亩书是第一天的3倍,两天各收割多少?

第四课

身高游戏(平均数)

分别用卷尺量出自己的身高,随机分配,分组。

1. 计算每组平均身高。

2. 计算每组平均身高差。

3. 自由组合,让组别间的平均身高接近相等。

数学故事:农夫与恶魔

《天平》

第五课

A :复习

作业:朝阳农场收割小麦,第一天比第二天少收割129亩,第二天收割的亩数比第一天多三倍,两天各收割多少亩?

B :差倍问题二:

较复杂的差倍问题,数量比较隐蔽。先用图形解析法画出线段图,显示出数量关系,在利用公式解答。

例:被除数比除数大252,商是7,被除数、除数各是多少? (被除数)/(除数)=7

(被除数)-(除数)=252

252/(7-1)=42

42+252=294

练习题

1. 被除数比除数大168,商是22,被除数、除数各是多少?

2. 除数比被除数小212,商是5,被除数、除数各是多少?

3. 被除数比商大144,除数是7,被除数、商个是多少?

4.除数比被除数小200,商是5,被除数、除数各是多少?

5. 除数比被除数小210,商是6,被除数、除数各是多少?

C :趣味数学:《神秘的一元钱》

第六课

A ;比较与分类的方法。比较是用以确定研究对象和现象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的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它是 人们思维的基础。分类是整理加工科学事实的基本方法。比较与分类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之中。 比如学生开始学习数学,他就会比较长短,比较大小,进而学会比较多少。然后就会把同样大小的放在一起, 相同形状的归为一类。或者把相同属性的数学归并在一起(整数、小数、分数)。前者反映的是比较方法,后 者例举的是分类方法。分类常常是通过比较得到的。比较和分类方法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用到的最基本的思 维方法。

盈亏问题

3. 抽象与概括的方法。抽象就是从许多客观事物中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 的思维方法,概括就是把同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综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例如,10以内加法题一共有45道, 学生初学时都是靠记住数的组成进行计算的。但是如果教师帮助学生逐步抽象概括出如下的规律,学生的计算 就灵活多了:①一个数加上1,其结果就是这个数的后继数。②应用加法的交换性质。 ③一个数加上2,共13道 题,可运用规律①推得。④5+5=10。掌握了这些规律,学生就可以减轻记忆负担,其认识水平也可以大大提 高。又如,在计算得数是11的加法时,学生通过摆小棒计算出2+9、3+8、7+4、6+5等几道题之后,从中抽 象出“凑十法”:看大数,拆小数,先凑十,再加几。这样,在学习后面的所有20以内进位加法时就可以直接 运用“凑十法”进行计算了。事实表明,学生一旦掌握了抽象与概括的学习方法,机械记忆就将被意义理解所 代替,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就会产生新的飞跃。

4. 归纳与演绎的方法。这是经常运用的两种推理方法。归纳推理是由个别的或特殊的知识类推到一般的规 律性知识。小学数学中的运算定律、性质及法则,很多是用归纳推理概括出来的。如加法的交换律是通过枚举 整数中的几个“两个加数交换位置相加和不变”的例子推导概括出来的。这样的推理在小学一年级就可以经常 开展训练。如让学生演算下面各题后发现一种规律:7-7=□,6-6=

□,5-5=□„„9-8=□,8-7=□ „„2-1=□。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有序、有理、有据的思维。

演绎推理是由一般推到特殊的思维方法。例如一年级学生“算加法想减法”,实际上是以加减互逆关系作 为大前提,从而推算出减法式题的计算结果。又如,由“0不能做除数”为大前提,根据分数、 比与除法的关 系,推理出分母和比的后项不能为0。事实上, 人们认识事物一般都经历两个过程:一个是由特殊到一般,一 个是由一般到特殊。因此,归纳与演绎法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归纳推理的判断是一些个别的、特殊的判断,因而它的结论与前提之间的联系并不具 有逻辑的必然性。例如,虽然有0÷2=0,0÷3=0,0÷100=0,„„但并不能因此推出“0除以任何数都等于 0”。所以,人们在得到一般规律性知识以后, 还要用某个规律性知识推到某个个别的特殊的知识。一般说来 ,如果一般规律性知识是真的,那么,所推得的个别或特殊的知识也是真的。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运用分析、综合、比较、分类的方法研究事物,有助于人们认识事物的本质和事物发 展的规律。然而,人们要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必须要经历一个抽象概括的过程,而抽象概括的过程既要运 用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也要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进行。在实际的学习和工作中,这些方法通常是在结 合

使用、交替使用和综合运用中发挥作用。因此,上述逻辑思维的方法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经常用到的一般方法 ,也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学习和掌握的基本方法。我们要根据各年级的教学内容,认真研究哪些逻 辑思维方法对学习某个内容所起的作用,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趣味故事

例1:小华带了50元去买一个价值38元的小汽车,但售货员只找给了他2元钱,为什么?他还剩下多少钱?他的钱分别是怎么来的?

因为小华之给了售货员40元。(生活中的刻观事实,实用性!) 50=38+2+10,10元是他自己的,2元是售货员找的,一共还剩12元。

讲解乘法的意义,乘法的分配律

2*3=3+3=2+2+2=2*(1+1+1)

2*1=2

=(2*1+2*1+2*1)

第二课

A :趣味故事分享:《一张假钞票》

有位顾客到皮鞋店里面去买鞋,买了一双300元的中档鞋,付给店主一张500元的钞票(人民币没有500元,在外国)。店主因为没零钱,就到隔壁游戏机房去换成零钱,然后给了顾客200元。

顾客刚走,隔壁老板就跑过来说这张钞票是假的。皮鞋老板只好给他换了一张500元的真钞票,然后拿着假钞票拼命追出去。他总算抓住了骗子。揍了骗子一顿,说:“好个骗子,你给我的钞票是假的,害我赔了隔壁老板500元,又找给了你200元的找头及一双价值300元的鞋,你应该赔我1000元。”顾客顿时想不对,便说:“这双鞋子的钱就是你从隔壁游戏房还钱后留下的300,我不能陪你1000元,只能给你700元。”

应该赔多少给老板呢?

B:复习上次课的内容

练习题:99*99=?

101*99+99*99=?(综合法)

第三课

A :趣味数学题:《两位樵夫》图形解析法

B :例2:差倍问题

背景:学生已经掌握了“和倍问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

C :图形解析法

解决方法:1. 先找出差所对应的倍数;

2.求出1倍数;

3.求出几倍数。

小明到水果市场去买果,他买的苹果个数是梨的3倍,苹果比梨多18个。小明买了苹果和梨各多少个?

梨 ——

苹果—— —— ——

多18个,苹果比梨多2倍,梨的2倍是18个,所以梨有18除以2=9

所以苹果有27个

练习题(分组练习)奖励制度

1. 先锋小学学生数是胜利小学的3倍,已知先锋小学比胜利小学多700人,两所学校各有多少人?

2. 育才小学参观少年科技展览。第一天参观的人数比第二天多220人,已知第一天参加的人数是第二天的3倍,两天各是多少人?

3. 饲养场饲养的白兔比黑兔多249只,白兔是黑兔的4倍。问:饲养场养了黑兔、白兔各多少只?

4. 红旗农场收割玉米,第一天比第二天多收割540亩,多讴歌小麦的亩书是第一天的3倍,两天各收割多少?

第四课

身高游戏(平均数)

分别用卷尺量出自己的身高,随机分配,分组。

1. 计算每组平均身高。

2. 计算每组平均身高差。

3. 自由组合,让组别间的平均身高接近相等。

数学故事:农夫与恶魔

《天平》

第五课

A :复习

作业:朝阳农场收割小麦,第一天比第二天少收割129亩,第二天收割的亩数比第一天多三倍,两天各收割多少亩?

B :差倍问题二:

较复杂的差倍问题,数量比较隐蔽。先用图形解析法画出线段图,显示出数量关系,在利用公式解答。

例:被除数比除数大252,商是7,被除数、除数各是多少? (被除数)/(除数)=7

(被除数)-(除数)=252

252/(7-1)=42

42+252=294

练习题

1. 被除数比除数大168,商是22,被除数、除数各是多少?

2. 除数比被除数小212,商是5,被除数、除数各是多少?

3. 被除数比商大144,除数是7,被除数、商个是多少?

4.除数比被除数小200,商是5,被除数、除数各是多少?

5. 除数比被除数小210,商是6,被除数、除数各是多少?

C :趣味数学:《神秘的一元钱》

第六课

A ;比较与分类的方法。比较是用以确定研究对象和现象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的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它是 人们思维的基础。分类是整理加工科学事实的基本方法。比较与分类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之中。 比如学生开始学习数学,他就会比较长短,比较大小,进而学会比较多少。然后就会把同样大小的放在一起, 相同形状的归为一类。或者把相同属性的数学归并在一起(整数、小数、分数)。前者反映的是比较方法,后 者例举的是分类方法。分类常常是通过比较得到的。比较和分类方法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用到的最基本的思 维方法。

盈亏问题

3. 抽象与概括的方法。抽象就是从许多客观事物中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 的思维方法,概括就是把同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综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例如,10以内加法题一共有45道, 学生初学时都是靠记住数的组成进行计算的。但是如果教师帮助学生逐步抽象概括出如下的规律,学生的计算 就灵活多了:①一个数加上1,其结果就是这个数的后继数。②应用加法的交换性质。 ③一个数加上2,共13道 题,可运用规律①推得。④5+5=10。掌握了这些规律,学生就可以减轻记忆负担,其认识水平也可以大大提 高。又如,在计算得数是11的加法时,学生通过摆小棒计算出2+9、3+8、7+4、6+5等几道题之后,从中抽 象出“凑十法”:看大数,拆小数,先凑十,再加几。这样,在学习后面的所有20以内进位加法时就可以直接 运用“凑十法”进行计算了。事实表明,学生一旦掌握了抽象与概括的学习方法,机械记忆就将被意义理解所 代替,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就会产生新的飞跃。

4. 归纳与演绎的方法。这是经常运用的两种推理方法。归纳推理是由个别的或特殊的知识类推到一般的规 律性知识。小学数学中的运算定律、性质及法则,很多是用归纳推理概括出来的。如加法的交换律是通过枚举 整数中的几个“两个加数交换位置相加和不变”的例子推导概括出来的。这样的推理在小学一年级就可以经常 开展训练。如让学生演算下面各题后发现一种规律:7-7=□,6-6=

□,5-5=□„„9-8=□,8-7=□ „„2-1=□。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有序、有理、有据的思维。

演绎推理是由一般推到特殊的思维方法。例如一年级学生“算加法想减法”,实际上是以加减互逆关系作 为大前提,从而推算出减法式题的计算结果。又如,由“0不能做除数”为大前提,根据分数、 比与除法的关 系,推理出分母和比的后项不能为0。事实上, 人们认识事物一般都经历两个过程:一个是由特殊到一般,一 个是由一般到特殊。因此,归纳与演绎法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归纳推理的判断是一些个别的、特殊的判断,因而它的结论与前提之间的联系并不具 有逻辑的必然性。例如,虽然有0÷2=0,0÷3=0,0÷100=0,„„但并不能因此推出“0除以任何数都等于 0”。所以,人们在得到一般规律性知识以后, 还要用某个规律性知识推到某个个别的特殊的知识。一般说来 ,如果一般规律性知识是真的,那么,所推得的个别或特殊的知识也是真的。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运用分析、综合、比较、分类的方法研究事物,有助于人们认识事物的本质和事物发 展的规律。然而,人们要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必须要经历一个抽象概括的过程,而抽象概括的过程既要运 用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也要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进行。在实际的学习和工作中,这些方法通常是在结 合

使用、交替使用和综合运用中发挥作用。因此,上述逻辑思维的方法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经常用到的一般方法 ,也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学习和掌握的基本方法。我们要根据各年级的教学内容,认真研究哪些逻 辑思维方法对学习某个内容所起的作用,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相关内容

  • 小学生趣味数学题百题汇编
  • 小学生趣味数学题二百一十六(自古英雄出少年) 小学生趣味数学题二百一十五(小玩意大智慧) 小学生趣味数学题二百一十四(编制密码) 小学生趣味数学题二百一十三(不言自明) 小学生趣味数学题二百一十二(西游记中的倒数诗) 小学生趣味数学题二百一十一(镜花缘迷题) 小学生趣味数学题二百零十(文学家解数学题 ...

  • 小学数学趣味竞赛的重要意义
  • 小学数学趣味竞赛的重要意义 时间:11.20 地点:语音室 主讲人:朱巧莲 参加人:理科组全体成员 小学数学趣味知识竞赛,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而且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另一重要渠道.开展数学趣味知识竞赛,对于扩大学生的视野,培养兴趣和爱好.发展数学才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具体说来,开展小学数 ...

  • 趣味数学论文
  • 浅谈趣味数学 [摘要]在这篇文章中,我列举了几个与中小学数学有关的趣味话题,分别让我们了解数学推理的趣味性:数学符号的趣味性:运算中有了常数的趣味谈:数学游戏的趣味性:龟兔赛跑的趣味故事等等, 从它们中我们可以看出数学是一门"好玩"的学科,我们真的可以"开开心心学数学& ...

  • 由一枚"骰子"谈中学数学教学
  • 由一枚"骰子"谈中学数学教学 "骰子"俗称"色子",是进行娱乐消遣的一种工具,今天它频频出现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成为中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学具,其中体现了现代数学方法和思想,为数学增添了丰富多彩的趣味性,和生活气息,从而使数学更生动化.生活化. ...

  • 2014年3月许庄小学趣味数学社团活动方案
  •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许庄小学趣味数学社团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精神.本着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和专长的教育理念,促进第一课题的教学,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激化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积极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

  • 七年级第二课堂活动数学趣味知识抢答试题
  • 七年级第二课堂活动数学趣味知识抢答试题 第一轮抢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答错扣本题一半分,答对得全分) A 正数 B 负数 C 零 D 正负不能确定 七年级第二课堂活动数学趣味知识抢答试题 第一轮抢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答错扣本题一半分,答对得全分) 2 妈妈给小明一个大盒子,里面装着6个 ...

  • 开心辞典值趣味数学试题及答案详解
  • 开心辞典之趣味数学 数学史 1. 中国古典数学发展的顶峰时期是(D ) A 两汉时期 B 隋唐时期 C 魏晋南北朝时期 D 宋元时期 D 宋元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明(当然应该包括科学技术在 内)发展的高潮时期.宋元时期中国的传统数学出现了四大数学家及 其著作:秦九韶及其所著<数书九章&g ...

  • 2015实验小学趣味数学竞赛活动实施方案
  • 小数学 大智慧 方正县实验小学趣味数学竞赛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激发学生学习.钻研数学知识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形成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思维和良好品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展示学生在数学学科学习中的成果, 二.活动目的 通过数学竞赛,提高学生 ...

  • 如何有效开展趣味数学游戏
  • 如何有效开展趣味数学游戏 三危中学幼儿园 秦晓芬 上学期我负责班级的数学开放活动,于是大班幼儿对数的理解及如何在班级开展数学活动是我所面临的一个困难,因为数学是大班幼小衔接的一项重点工作.而我则是完全没有经验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但大班幼儿对数的理解是一个关键期,怎样在日常环节中渗透数概念培养,利于幼儿 ...

  • 初中数学课堂上趣味教学法的应用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初中数学课堂上趣味教学法的应用 作者:王雪 来源:<学园>2015年第09期 [摘 要]初中数学较小学数学更加抽象,学生不能掌握正确学习方法的情况下容易丧失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积极探究不同形式的趣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