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生物老师的诗意课堂

一位生物老师的诗意课堂

“过了一个寒假,我十分想念您,想念您活泼生动的课堂;想念您那头乌黑飘逸的秀发;想念您不厌其烦地为我讲解问题。我以往不喜欢把心里话说出来,但自从您教我们生物之后,我总有一种倾诉的欲望。”

这是学生在作业本上写给孙明霞的信。

“不经意地经过《生命的色彩》,被里面明媚的春光所吸引,那里奔涌着激情热烈的理想风潮,那里写意着美丽人生的真实追求,那里萌发着珍惜生命的质朴愿望,那里昂扬着追求理性诗意的双重旋律,那里是理想课堂的苏州园林——精致却富于灵性,幽静却富于生机。”

这是网友在孙明霞课堂教学随笔专题“生命的色彩”后的跟帖。

孙明霞,山东省泰安学院附中生物教师,学校教科所副所长。既不是班主任也不是主科教师,她何以赢得了学生的心?她的课堂随笔为什么会对网友有如此大的吸引力? 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走近孙明霞,走进她的课堂,你就会发现,她,就是一片洁白的云;她,就像一颗挺拔的树,她,就是一个拥有高贵灵魂的人。

生物课还是作文课

杏树的自述

初一(1)苏晓旭

我是一棵杏树,经过整个冬天的休息,现在的我精力充沛,要向人类展示我的生命。 阳春三月,我开花了。我的花是漂亮的粉红色,里面有雌蕊和雄蕊,靠昆虫传粉。昆虫在雄蕊的花药中将花粉带到了雌蕊的柱头上,慢慢地我的花粉会长出一个花粉管,它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花粉管里的精子与胚珠内的卵细胞结合,就完成了受精作用,形成了受精卵。我的果实可供人们食用。

白天,我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还释放出一些氧气。到了暗处,在见不到光时,我要消耗一部分体内的有机物,这又不得不让我想起小的时候。

当我还是一颗种子即将萌发时,我利用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而现在,我变了,我要把以前用的有机物和氧加倍地还回来。

这就是我——杏树,一株普通但快乐的种子植物。

文章很短,但却是一篇杏树的成长史,好似一个小女孩在欢快地唱着歌,讲着自己的人生故事。

这样的文章,孙明霞的学生写了很多。学习了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知识后,孙明霞让学生写《小麦的成长自述》;学习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等知识,让学生写了《仙人掌求

水记》;学习了人体的消化系统,学生写出了《西瓜子历险记》……

有同事好奇地问:“怎么你们生物课经常写作文啊?”其实,这正是孙明霞探索生命化的课堂,让知识活起来的一个举措。过去,许多教师在生物课堂上,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讲,一节课下来,条理倒是很清楚,但几个知识点之间没有丝毫的联系,“比如讲家鸽,外部形态、骨骼、呼吸、血液循环等内容各自独立,把活生生的知识给分解得支离破碎,没有了美感,也没有了生命”。

孙明霞说,知识来源于生活,生物知识更应该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让知识活起来,就要使教学过程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知识就在自己身边。比如,学习青春期的内容,孙明霞不是让学生简单记住青春期的特征,而是让学生分析自己从小学时到现在,身体发育上有哪些变化,心理上产生了哪些变化、有什么困惑的问题。

孙明霞还鼓励学生动手设计实验,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学生自行设计的“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胆汁的乳化作用”等实验极大调动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和学习兴趣,学生撰写的调查报告“关于渿河水质污染和治理意见”、“给环保局长的一封信”,不仅让学生对环境污染有了切身的感受,也对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市民的责任感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人的生殖发育”这一内容经常被很多老师跳过不讲或者让学生自学。但孙明霞说,这个内容不仅要上还要上好,让知识活起来。她从被子植物的繁殖入手,以动物生殖为过渡,自然引入人的生殖这一学习内容。

讲到受精过程的时候,孙明霞对照投影图片讲到:“一般情况下,一位成熟健康的男

性一次可以产生几亿个精子,它们争先恐后地通过女性的阴道游向子宫,向输卵管进发。绝大多数的精子在这个过程中衰竭而亡,只有数百个健壮的精子可以到达输卵管,能够到达卵细胞周围的更是只剩下几十个,而能够和卵细胞融合的只有一个最健壮的精子。那么,最终形成的受精卵就是一个非常伟大的生命。试想,要是父亲的另外一个精子与妈妈的卵细胞结合了,坐在这里上学的还是你吗?”

形象生动的阐述,学生明白了,每一个生命都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最了不起、最伟大的生命。无论长相如何,个性怎样,他们都是父母的唯一,也是世界上的唯一。 不仅如此,孙明霞给学生布置了一道特殊的作业:回家访问自己的父母(以母亲为主),了解母亲在怀孕之前、怀孕之后的早期、中期、后期以及自己出生过程中、出生后各个时期母亲的心理、生理变化,饮食的变化,妈妈是顺产还是难产,出生时的体重等,写出访谈录或调查报告。学生纷纷写道:“过去只知道生日有礼物、吃蛋糕,现在生日会想到母亲的辛苦。”“妈妈生我经过了艰苦的奋斗,我们应该更加爱护尊重我们的母亲。” 不仅要讲得精彩,还要学得精彩

“同学们,孙老师是国家级骨干教师、省教学能手,她的课非常精彩、生动,希望同学们认真听讲,好好学习。”班主任在课前向学生介绍新接班的孙明霞。

班主任还没跨出教室,孙明霞就问学生:“老师的课是否精彩,谁说了算?”

学生不知道她的意图,不敢贸然说话。孙明霞等了片刻,接着说道:“老师的课是否

精彩,是否生动,当然是学生说了算!假如同学们感觉老师的课很枯燥、乏味,无论别人说多精彩都没有用。我希望同学们能在生物课上学得愉快,学有所得,学得精彩,而不只是感觉老师讲得精彩!”

从讲得精彩到学得精彩,也是孙明霞自己所经历的过程。以前,她进了教室也是口若悬河,讲得很多。但有学生提出建议,是否可以增加讨论,这样上课才会更有意思。孙明霞改变了自己的教学风格。现在,在孙明霞的课堂上,学生有了疑惑,或者有不同想法,随时都可以站起来提问或者阐述。

上“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一课时,孙明霞的教学设计是先出示几幅图,比较几种生态系统,再让学生分析说明为什么说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没想到,刚看到图片,不少学生就举起了手。孙明霞很奇怪,叫起了举手最高的一位男同学。

“老师,我要回答你的问题!”

“可我还没提问呀?”

“老师,我知道你要问什么问题。你要问的是:这几幅图分别是哪种生态系统?” “哇,我没说他就知道我会问什么了。大家知道问题的答案吗,谁能说说?”立刻就有不少学生抢着回答了图中表示的几种生态系统。

又有学生举起了手:“老师,你还可以问问每种生态系统中有那些部分组成。”看到学生自己设计问题的积极性很高,孙明霞干脆放弃了原来的教学设计,问道:“大家还可以再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在短暂的思考后又举起了手。

……

学习“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一节,孙明霞不局限于课本上的资料分析,而是适时补充一组震感人心的家燕遭遇车祸的摄影图片,让学生站在大自然的角度审视人类行为,学会和自然界和谐相处。

学习“藻类植物”,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在获得藻类植物形态结构的有关知识的同时,也明确“无论低等还是高等,简单还是复杂,每个生命都有它存在的理由。而这也正是大自然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原因所在!”

学习“输血”、“传染病”等内容,孙明霞举例:“假如我受伤了,失血过多需要输血,我的血型是AB 型,谁能给我输血?”“假如我得了严重的流感来上课,你是否赞同我的行为?假若我坚持来了,结果会怎样?”既使学生学到了知识,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情感,同时也体现出她对学生的尊重与关心,用她的话来说,“好事可以拿学生打比方,生病不能拿学生举例子。”

孙明霞说,课堂绝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过程,课堂就应该让学生的生命得到最自然的舒展,用生命润泽生命,才会有智慧的生成、生命的发展。

学生总会让你惊喜

“空气流动会影响蒸腾作用吗?”

“叶片正面和背面的气孔一样多吗?”

学期开始不久,初一(1)班的房磊就开始在孙明霞送的笔记本上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开始,他每次提的问题只有一两个,孙明霞直接在作业本上解答。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加,房磊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有一天,他一下子列出了6个问题,并且,这些问题没有超出课本的范畴。在别人看来,直接告诉他自己去看书,或者上课时认真听讲不就行了?但孙明霞没有这样做。她把房磊的作业本拿到课堂,对全班学生说:“今天,房磊同学提出了很多很有价值的问题,我希望大家一起来解决!”学生把羡慕的目光投向房磊。问题不仅很快得到了解决,房磊更加积极主动,对生物课的兴趣也越来越浓了。

随着期末复习内容的增加,房磊的问题也在不断增加着。最多的一次,他一口气列出了十几个问题。房磊高兴地告诉孙明霞,这些问题是自己在看书和练习中发现或者归纳出来的。“房磊这种善于思考和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问题的能力不正是我们需要培养的创新思维能力吗?这不也正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吗?”

上课时,孙明霞在班上隆重推荐了房磊的做法。房磊开心得都不知道该怎么才好了! 姜琦是又一个让孙明霞时常有惊喜的学生。在孙明霞的博客里,有这样一段描述: ……课前课后,姜琦总会抽空告诉我他种植的南瓜、大豆发芽了多少,长到多长、多高了,告诉我他上次实验后的花生长了几片叶子了。

那次花生实验后,姜琦问我是否可以继续养着那些花生。我说当然可以了,不仅可以

养着,还可以借机观察它们生长的过程,也可以再用其他种子做实验,看看不同种子发芽、生长有什么不同呢。姜琦愉快地答应了,所以每次我上课都会听到他的实验消息。

今天早晨到办公室后打开邮箱,发现有新邮件,打开一看,是姜琦拍的花生开花的照片。太漂亮了!我无比震惊和欣喜,忍不住让同事来一起欣赏。同事讲,花生喜欢沙土地,应该在花盆里放上一些沙土,否则只能长出一些花生泡泡,里面的种子不会长好的。于是,我赶紧给姜琦发了个信息。

“我希望通过生物学教学,真正能够让学生热爱自然,尊重自然,敬畏其他生命,尊重自己的生命,使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能够和谐相处,使生命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同时也体现自身生命的价值,提升生命的质量。”孙明霞说。

论坛绽放迎春花

2006年2月,孙明霞在教育在线和K12论坛以《生命的色彩》为题,开帖记录自己的生物课堂。一年多的时间,这个专题帖汇总了她的百余节课、200余篇文章,点击率已经超过了20万人次。“迎春花开”(孙明霞的网名)迅速成为教育论坛的知名ID ,一批铁杆“粉丝”上网阅读《生命的色彩》成为每日的必修课。有不少学校的领导读了孙明霞的课堂随笔专题帖后,发动全校教师学习。

“思想的芦苇”在看到《生命的色彩》主题帖后,说该贴“如一股清新的空气吹来了论坛,沁人心脾。它使我们不再觉得,生物课以及生物论坛总是建立在无休止的做题和没有定论

的争议上。在精神的王国中我们享受着智慧带来的趣味,思考带来的温馨。原来生物课还可以这么上,原来生物老师还可以如此诗意地活着。”

“物理小眼镜”对孙明霞的课堂随笔每帖必看,每帖必复。他留言说:“我最近在研读迎春老师的课堂教学案例,并做阅读笔记,我真是太喜欢了,很想到泰山脚下聆听老师的课堂教学。老师的教学是全面的,不是仅仅侧重于某一方面,教学方法是多样的,善于捕捉课堂上发生的每一个细节,并加以巧妙利用。我在贪婪地吸取营养,不断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

一些老师网上拜师学习,将自己的教学设计发给孙明霞请她指导,她从不拒绝。她说,别人需要我的帮助,既是对我能力的承认与肯定,同时也给我提供了交流学习的机会。能够去点亮一下别人的生命,同时也是对自身生命的点亮。

王安濮,河南安阳曙光学校的语文教师,从《生命的色彩》开帖就开始跟踪研究孙明霞的课堂,并把她课堂中的很多理念应用到自己的语文教学当中。对于其中的很多观点,他们也展开了针锋相对的论辩,从“健身还是健脑”到“登山还是看风景”,从“关注学生什么”到“阅读还是约读”,等等。一年多时间,王安濮写下了将近十万字对孙明霞课堂评论或读帖体会。在一篇评论中,他写到:“明霞的可贵之处就是在于她能够豪无保留地把自己的体会贡献出来,让我们这些“菜鸟”分享。无论是明霞的课堂,还是明霞的教育随笔,永远都是那么清新,永远都是那么富于哲理,读她的文章,你不感觉高深,也不感觉肤浅,只是受用。”

一位网名“麻辣教师123”的老师看了这个主题帖后跟帖说:“这样的课堂是每个人都会喜欢,何况求知若渴的学生?能让课堂如此充满生命的色彩的老师不多啊,向迎春花开老师学习。我不会点评,只能发出自己的感叹,呵呵,真的让我很震撼。”

给人震撼的孙明霞自己只是觉得很幸福,她说:“幸福就是这样,在平平淡淡的日子里,洋溢在每一次的课堂教学中,充盈在我的心间。”每一天,感受着幸福的孙明霞认真地做好准备,精心地装扮自己,用真情,用爱心,用知识与智慧,“去赴一场又一场和孩子们美丽的约会”。

一位生物老师的诗意课堂

“过了一个寒假,我十分想念您,想念您活泼生动的课堂;想念您那头乌黑飘逸的秀发;想念您不厌其烦地为我讲解问题。我以往不喜欢把心里话说出来,但自从您教我们生物之后,我总有一种倾诉的欲望。”

这是学生在作业本上写给孙明霞的信。

“不经意地经过《生命的色彩》,被里面明媚的春光所吸引,那里奔涌着激情热烈的理想风潮,那里写意着美丽人生的真实追求,那里萌发着珍惜生命的质朴愿望,那里昂扬着追求理性诗意的双重旋律,那里是理想课堂的苏州园林——精致却富于灵性,幽静却富于生机。”

这是网友在孙明霞课堂教学随笔专题“生命的色彩”后的跟帖。

孙明霞,山东省泰安学院附中生物教师,学校教科所副所长。既不是班主任也不是主科教师,她何以赢得了学生的心?她的课堂随笔为什么会对网友有如此大的吸引力? 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走近孙明霞,走进她的课堂,你就会发现,她,就是一片洁白的云;她,就像一颗挺拔的树,她,就是一个拥有高贵灵魂的人。

生物课还是作文课

杏树的自述

初一(1)苏晓旭

我是一棵杏树,经过整个冬天的休息,现在的我精力充沛,要向人类展示我的生命。 阳春三月,我开花了。我的花是漂亮的粉红色,里面有雌蕊和雄蕊,靠昆虫传粉。昆虫在雄蕊的花药中将花粉带到了雌蕊的柱头上,慢慢地我的花粉会长出一个花粉管,它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花粉管里的精子与胚珠内的卵细胞结合,就完成了受精作用,形成了受精卵。我的果实可供人们食用。

白天,我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还释放出一些氧气。到了暗处,在见不到光时,我要消耗一部分体内的有机物,这又不得不让我想起小的时候。

当我还是一颗种子即将萌发时,我利用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而现在,我变了,我要把以前用的有机物和氧加倍地还回来。

这就是我——杏树,一株普通但快乐的种子植物。

文章很短,但却是一篇杏树的成长史,好似一个小女孩在欢快地唱着歌,讲着自己的人生故事。

这样的文章,孙明霞的学生写了很多。学习了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知识后,孙明霞让学生写《小麦的成长自述》;学习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等知识,让学生写了《仙人掌求

水记》;学习了人体的消化系统,学生写出了《西瓜子历险记》……

有同事好奇地问:“怎么你们生物课经常写作文啊?”其实,这正是孙明霞探索生命化的课堂,让知识活起来的一个举措。过去,许多教师在生物课堂上,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讲,一节课下来,条理倒是很清楚,但几个知识点之间没有丝毫的联系,“比如讲家鸽,外部形态、骨骼、呼吸、血液循环等内容各自独立,把活生生的知识给分解得支离破碎,没有了美感,也没有了生命”。

孙明霞说,知识来源于生活,生物知识更应该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让知识活起来,就要使教学过程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知识就在自己身边。比如,学习青春期的内容,孙明霞不是让学生简单记住青春期的特征,而是让学生分析自己从小学时到现在,身体发育上有哪些变化,心理上产生了哪些变化、有什么困惑的问题。

孙明霞还鼓励学生动手设计实验,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学生自行设计的“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胆汁的乳化作用”等实验极大调动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和学习兴趣,学生撰写的调查报告“关于渿河水质污染和治理意见”、“给环保局长的一封信”,不仅让学生对环境污染有了切身的感受,也对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市民的责任感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人的生殖发育”这一内容经常被很多老师跳过不讲或者让学生自学。但孙明霞说,这个内容不仅要上还要上好,让知识活起来。她从被子植物的繁殖入手,以动物生殖为过渡,自然引入人的生殖这一学习内容。

讲到受精过程的时候,孙明霞对照投影图片讲到:“一般情况下,一位成熟健康的男

性一次可以产生几亿个精子,它们争先恐后地通过女性的阴道游向子宫,向输卵管进发。绝大多数的精子在这个过程中衰竭而亡,只有数百个健壮的精子可以到达输卵管,能够到达卵细胞周围的更是只剩下几十个,而能够和卵细胞融合的只有一个最健壮的精子。那么,最终形成的受精卵就是一个非常伟大的生命。试想,要是父亲的另外一个精子与妈妈的卵细胞结合了,坐在这里上学的还是你吗?”

形象生动的阐述,学生明白了,每一个生命都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最了不起、最伟大的生命。无论长相如何,个性怎样,他们都是父母的唯一,也是世界上的唯一。 不仅如此,孙明霞给学生布置了一道特殊的作业:回家访问自己的父母(以母亲为主),了解母亲在怀孕之前、怀孕之后的早期、中期、后期以及自己出生过程中、出生后各个时期母亲的心理、生理变化,饮食的变化,妈妈是顺产还是难产,出生时的体重等,写出访谈录或调查报告。学生纷纷写道:“过去只知道生日有礼物、吃蛋糕,现在生日会想到母亲的辛苦。”“妈妈生我经过了艰苦的奋斗,我们应该更加爱护尊重我们的母亲。” 不仅要讲得精彩,还要学得精彩

“同学们,孙老师是国家级骨干教师、省教学能手,她的课非常精彩、生动,希望同学们认真听讲,好好学习。”班主任在课前向学生介绍新接班的孙明霞。

班主任还没跨出教室,孙明霞就问学生:“老师的课是否精彩,谁说了算?”

学生不知道她的意图,不敢贸然说话。孙明霞等了片刻,接着说道:“老师的课是否

精彩,是否生动,当然是学生说了算!假如同学们感觉老师的课很枯燥、乏味,无论别人说多精彩都没有用。我希望同学们能在生物课上学得愉快,学有所得,学得精彩,而不只是感觉老师讲得精彩!”

从讲得精彩到学得精彩,也是孙明霞自己所经历的过程。以前,她进了教室也是口若悬河,讲得很多。但有学生提出建议,是否可以增加讨论,这样上课才会更有意思。孙明霞改变了自己的教学风格。现在,在孙明霞的课堂上,学生有了疑惑,或者有不同想法,随时都可以站起来提问或者阐述。

上“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一课时,孙明霞的教学设计是先出示几幅图,比较几种生态系统,再让学生分析说明为什么说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没想到,刚看到图片,不少学生就举起了手。孙明霞很奇怪,叫起了举手最高的一位男同学。

“老师,我要回答你的问题!”

“可我还没提问呀?”

“老师,我知道你要问什么问题。你要问的是:这几幅图分别是哪种生态系统?” “哇,我没说他就知道我会问什么了。大家知道问题的答案吗,谁能说说?”立刻就有不少学生抢着回答了图中表示的几种生态系统。

又有学生举起了手:“老师,你还可以问问每种生态系统中有那些部分组成。”看到学生自己设计问题的积极性很高,孙明霞干脆放弃了原来的教学设计,问道:“大家还可以再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在短暂的思考后又举起了手。

……

学习“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一节,孙明霞不局限于课本上的资料分析,而是适时补充一组震感人心的家燕遭遇车祸的摄影图片,让学生站在大自然的角度审视人类行为,学会和自然界和谐相处。

学习“藻类植物”,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在获得藻类植物形态结构的有关知识的同时,也明确“无论低等还是高等,简单还是复杂,每个生命都有它存在的理由。而这也正是大自然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原因所在!”

学习“输血”、“传染病”等内容,孙明霞举例:“假如我受伤了,失血过多需要输血,我的血型是AB 型,谁能给我输血?”“假如我得了严重的流感来上课,你是否赞同我的行为?假若我坚持来了,结果会怎样?”既使学生学到了知识,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情感,同时也体现出她对学生的尊重与关心,用她的话来说,“好事可以拿学生打比方,生病不能拿学生举例子。”

孙明霞说,课堂绝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过程,课堂就应该让学生的生命得到最自然的舒展,用生命润泽生命,才会有智慧的生成、生命的发展。

学生总会让你惊喜

“空气流动会影响蒸腾作用吗?”

“叶片正面和背面的气孔一样多吗?”

学期开始不久,初一(1)班的房磊就开始在孙明霞送的笔记本上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开始,他每次提的问题只有一两个,孙明霞直接在作业本上解答。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加,房磊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有一天,他一下子列出了6个问题,并且,这些问题没有超出课本的范畴。在别人看来,直接告诉他自己去看书,或者上课时认真听讲不就行了?但孙明霞没有这样做。她把房磊的作业本拿到课堂,对全班学生说:“今天,房磊同学提出了很多很有价值的问题,我希望大家一起来解决!”学生把羡慕的目光投向房磊。问题不仅很快得到了解决,房磊更加积极主动,对生物课的兴趣也越来越浓了。

随着期末复习内容的增加,房磊的问题也在不断增加着。最多的一次,他一口气列出了十几个问题。房磊高兴地告诉孙明霞,这些问题是自己在看书和练习中发现或者归纳出来的。“房磊这种善于思考和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问题的能力不正是我们需要培养的创新思维能力吗?这不也正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吗?”

上课时,孙明霞在班上隆重推荐了房磊的做法。房磊开心得都不知道该怎么才好了! 姜琦是又一个让孙明霞时常有惊喜的学生。在孙明霞的博客里,有这样一段描述: ……课前课后,姜琦总会抽空告诉我他种植的南瓜、大豆发芽了多少,长到多长、多高了,告诉我他上次实验后的花生长了几片叶子了。

那次花生实验后,姜琦问我是否可以继续养着那些花生。我说当然可以了,不仅可以

养着,还可以借机观察它们生长的过程,也可以再用其他种子做实验,看看不同种子发芽、生长有什么不同呢。姜琦愉快地答应了,所以每次我上课都会听到他的实验消息。

今天早晨到办公室后打开邮箱,发现有新邮件,打开一看,是姜琦拍的花生开花的照片。太漂亮了!我无比震惊和欣喜,忍不住让同事来一起欣赏。同事讲,花生喜欢沙土地,应该在花盆里放上一些沙土,否则只能长出一些花生泡泡,里面的种子不会长好的。于是,我赶紧给姜琦发了个信息。

“我希望通过生物学教学,真正能够让学生热爱自然,尊重自然,敬畏其他生命,尊重自己的生命,使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能够和谐相处,使生命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同时也体现自身生命的价值,提升生命的质量。”孙明霞说。

论坛绽放迎春花

2006年2月,孙明霞在教育在线和K12论坛以《生命的色彩》为题,开帖记录自己的生物课堂。一年多的时间,这个专题帖汇总了她的百余节课、200余篇文章,点击率已经超过了20万人次。“迎春花开”(孙明霞的网名)迅速成为教育论坛的知名ID ,一批铁杆“粉丝”上网阅读《生命的色彩》成为每日的必修课。有不少学校的领导读了孙明霞的课堂随笔专题帖后,发动全校教师学习。

“思想的芦苇”在看到《生命的色彩》主题帖后,说该贴“如一股清新的空气吹来了论坛,沁人心脾。它使我们不再觉得,生物课以及生物论坛总是建立在无休止的做题和没有定论

的争议上。在精神的王国中我们享受着智慧带来的趣味,思考带来的温馨。原来生物课还可以这么上,原来生物老师还可以如此诗意地活着。”

“物理小眼镜”对孙明霞的课堂随笔每帖必看,每帖必复。他留言说:“我最近在研读迎春老师的课堂教学案例,并做阅读笔记,我真是太喜欢了,很想到泰山脚下聆听老师的课堂教学。老师的教学是全面的,不是仅仅侧重于某一方面,教学方法是多样的,善于捕捉课堂上发生的每一个细节,并加以巧妙利用。我在贪婪地吸取营养,不断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

一些老师网上拜师学习,将自己的教学设计发给孙明霞请她指导,她从不拒绝。她说,别人需要我的帮助,既是对我能力的承认与肯定,同时也给我提供了交流学习的机会。能够去点亮一下别人的生命,同时也是对自身生命的点亮。

王安濮,河南安阳曙光学校的语文教师,从《生命的色彩》开帖就开始跟踪研究孙明霞的课堂,并把她课堂中的很多理念应用到自己的语文教学当中。对于其中的很多观点,他们也展开了针锋相对的论辩,从“健身还是健脑”到“登山还是看风景”,从“关注学生什么”到“阅读还是约读”,等等。一年多时间,王安濮写下了将近十万字对孙明霞课堂评论或读帖体会。在一篇评论中,他写到:“明霞的可贵之处就是在于她能够豪无保留地把自己的体会贡献出来,让我们这些“菜鸟”分享。无论是明霞的课堂,还是明霞的教育随笔,永远都是那么清新,永远都是那么富于哲理,读她的文章,你不感觉高深,也不感觉肤浅,只是受用。”

一位网名“麻辣教师123”的老师看了这个主题帖后跟帖说:“这样的课堂是每个人都会喜欢,何况求知若渴的学生?能让课堂如此充满生命的色彩的老师不多啊,向迎春花开老师学习。我不会点评,只能发出自己的感叹,呵呵,真的让我很震撼。”

给人震撼的孙明霞自己只是觉得很幸福,她说:“幸福就是这样,在平平淡淡的日子里,洋溢在每一次的课堂教学中,充盈在我的心间。”每一天,感受着幸福的孙明霞认真地做好准备,精心地装扮自己,用真情,用爱心,用知识与智慧,“去赴一场又一场和孩子们美丽的约会”。


相关内容

  • 名师报告会主持词
  • 尊敬的孙明霞老师.各位校长.老师们: 今天,我们很荣幸的邀请到了泰山学院附中的孙明霞老师来我校为我们做报告.首先,我代表xx中心小学的全体师生和各位驻校校长对孙老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孙明霞老师是泰山学院附属中学的生物教师,教科所副所长,1995年被评为山东省教学能手.xx年--xx ...

  • 王崧舟[两小儿辩日]课堂教学实录
  • 王崧舟<两小儿辩日>课堂教学实录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篇文言文,名叫<两小儿辩日>.请大家认真看老师写课题. (王老师一笔一画地板书课题,学生看得津津有味.) 师:请大家齐读课题两遍. 生齐读课题两遍. 师:在预习<两小儿辩日>中,你们遇到了哪些困难和问题? ...

  • 唤醒沉睡的诗意
  • 大多数的语文课堂往往缺乏诗意性,学生常常感到乏味.枯燥.诗意语文是对语文教育理想境界的一种追求,也是对语文教育本色和本真的一种深刻自觉和回归.本文试从寻根之心.诗意语言的应用.教师的诗意培养.教学方法诗意化.教学媒介的使用等五个方面来浅谈如何增强语文教学的诗意性. 一.当前语文教学诗意性低的分析 ( ...

  • 洒满阳光的课堂
  • 刘劲松,人如其名,他就是湘西大山上一颗苍翠的青松,刚劲,挺拔.他是开朗的,总是以笑容面对风雨.坎坷和挑战:他是阳光的,他的工作.教学和生活中总是贴着快乐和幸福的标签. 他的学生说,刘老师身上散发着一种特殊的魅力,听他说话如同沐浴灿烂的阳光,如同听到小溪缓缓地流过岩石,看到他就会闻到麦田的清香,就会想 ...

  • 浅谈王崧舟老师的语文教学风格(作业)
  • 浅谈王崧舟老师的语文教学风格 万州区汶罗小学 沈继平 记得刚参加工作时候,业务领导无论大会小会都会与我们谈到一个词,那就是‚教学风格‛. 著名作家孙犁说过:‚风格的形成,带有革新的意义.‛又说:‚创造一种风格,是在艺术的园林里栽培一株新树.‛创造一种教学风格,也是在教学艺术的园林里栽培一棵新树,教学 ...

  • "实施意趣教学,构建绿色课堂"课题阶段研究工作计划
  • 一、课题概况 通过前面的系列研究活动,我们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在上一阶段, 我们重点开展了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研究。围绕刘俊老师执教的《伯牙绝弦》一课展开研讨,并针对文言文教学和略读课文教学进行教学模式的提炼。,收集了每位参研教师的个人简介、获奖情况、经典案例、论文等资料。初步建立起课题网页并逐步完 ...

  • 读书是一种享受
  • 读书是一种享受 读书如品茶,似喝酒,若弹琴,像下棋.读书是一种享受,一种乐趣.戚继光有句名言:"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读书的乐趣只有沉浸其间,方可体味得出其中滋味. 今天我看了一篇母亲教育儿子的文章,很让人感动,不得不惊叹这位母亲的伟大.第一次考试后.儿子的老师叫去父母, ...

  • 陶醉在诗意的课堂--听郑红波[长相思]一课的思考
  • 陶醉在诗意的课堂 -- 听<长相思>一课的思考 长阳实验小学 田黎明 准确而深入地解读文本,是上好课的前提.前不久听郑红波老师执教了<长相思>一文,感受颇深.郑不但熟知纳兰性德的身世,而且研读了纳兰性德的其他诗词,例如她在教学中巧妙地借用了纳兰性德<菩萨蛮>中的& ...

  • 生物教育实习总结
  •      在我的生命中,2012年的这个秋季是与众不同的,带着高昂的冲劲与魄力,我紧随华师赴蔡朝焜纪念中学实习队在郁南蔡朝焜纪念中学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教育实习活动。尽管,对于初来咋到的我们而说,这个不寻常的秋季早早就伴随着冷风,甚至是刺骨的寒风,刮得我们措手不及。但是,这个秋季并不因此褪色,我们依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