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以前都把教育放在文化类,当作是文化事业的内容,有记者发现,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并且把教育放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一章,显示中共已经把教育作为民生议题看待,而改善民生又是当前中共施政排序中的重点,相信今后对教育应当会有更多的投入。
《对十七大报告“说文解字”剖析中共“解放思想”》
对于中共总书记胡锦涛在十七大开幕式上所做的报告,媒体多把焦点聚集在当局对于民生议题的重视;在另一个攸关政治体制改革的进展,似乎并没有太多的关注。
作为一个拥有超过7300万党员的执政党,要“集中统一”全党认识,尤其在需要协商妥协的后权威时代,更是个艰巨的任务。作为五年一次的纲领性文件,党大会报告无疑是位阶很高的政治宣示,因而更需要字斟句酌,谨小慎微。
中国及境外媒体在检视十七大报告后都发现增加了一些新说法,比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生态文明”、“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和“文化软实力”等。
如果深入剖析,其实还能够发掘出一些埋藏在字里行间的金子,有助于了解中共在一些政策和立场上态度的变化。
有记者便发现,十七大报告中提到“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同以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提法不同,从“增长”改成了“发展”,并在18日的新闻发布会就教于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朱之鑫。
不仅仅是字面改变
朱之鑫回答说:“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绝不仅仅只是两个字的改变,而是有着深刻的内涵,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发展问题认识的深化。”
他解释说,经济发展方式所强调的不仅是一个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益,还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经济增长与自然环境的相协调,以及经济成果的合理分配等。此外,用“发展”来代替“增长”,有利于正确区分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除了文字上的小变化,在报告中位置的更动,背后也大有文章。中共向来宣称对教育高度重视,然而之前都把教育放在文化类,当作是文化事业的内容,有记者发现,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并且把教育放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一章,显示中共已经把教育作为民生议题看待,而改善民生又是当前中共施政排序中的重点,相信今后对教育应当会有更多的投入。
同样的例子也出现在报告对外界所关心的政治体制改革的呼应,虽然大体上并没有给予太多的惊喜,然而“公民意识”的提法首次出现,却代表着中共对待政治改革的态度已经发生微妙的变化。
报告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而且后面还补充说明要“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与十六大报告对比,有本质上的进步。
五年前的报告只说要“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并没提到“公民意识”,而且是放在“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那一章;十七大报告关于“公民意识”的说法,出现在“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章。
五年来对于“公民”的态度也有明显的差异。十六大报告同样提出要“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十七大报告增加了“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十六大报告说“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是比较保守的讲法,而且还加上了“完善诉讼程序”的民事司法前提,十七大报告直接说要“保障公民合法权益”,而且前提是“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
显然,十七大报告对于“公民”的认识要比十六大报告更进一步。同样是“民”,“公民”与“人民”的不同,就如朱之鑫所言,“绝不仅仅只是两个字的改变”。
“人民”是个抽象的集体概念,是可以成为专政的权力基础和借口,不服从专政的对象往往都被冠上“人民敌人”的帽子而残酷镇压。“公民”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元素,是一个个有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的政治个体,不是任何集团可以轻易垄断解释权的概念,也不是任何人可以随便在政治上“代表”的对象,要成为公民在政治上的合法代表,必须经过一套公开公平的委托程序。
从这个意义而言,说中共确实有在十七大报告中体现它自身要求的“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并非溢美之词。
当然,十七大报告的主要精神还是在坚持中共的一党执政。从对“公民”的论述分析,可以理解为中共仍然以为中国社会还没有达到公民社会的现代成熟水平,因此才需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但是反过来看,一旦中国公民社会逐步成型,必然会要求一个更加开放自由的政体,十七大报告对“党内民主”和权力监督的大篇幅阐述,毋宁说是为迎接那个时代来临所进行的政治准备。转自《联合早报》
作者:叶鹏飞 来源:《联合早报》
按:以前都把教育放在文化类,当作是文化事业的内容,有记者发现,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并且把教育放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一章,显示中共已经把教育作为民生议题看待,而改善民生又是当前中共施政排序中的重点,相信今后对教育应当会有更多的投入。
《对十七大报告“说文解字”剖析中共“解放思想”》
对于中共总书记胡锦涛在十七大开幕式上所做的报告,媒体多把焦点聚集在当局对于民生议题的重视;在另一个攸关政治体制改革的进展,似乎并没有太多的关注。
作为一个拥有超过7300万党员的执政党,要“集中统一”全党认识,尤其在需要协商妥协的后权威时代,更是个艰巨的任务。作为五年一次的纲领性文件,党大会报告无疑是位阶很高的政治宣示,因而更需要字斟句酌,谨小慎微。
中国及境外媒体在检视十七大报告后都发现增加了一些新说法,比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生态文明”、“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和“文化软实力”等。
如果深入剖析,其实还能够发掘出一些埋藏在字里行间的金子,有助于了解中共在一些政策和立场上态度的变化。
有记者便发现,十七大报告中提到“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同以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提法不同,从“增长”改成了“发展”,并在18日的新闻发布会就教于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朱之鑫。
不仅仅是字面改变
朱之鑫回答说:“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绝不仅仅只是两个字的改变,而是有着深刻的内涵,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发展问题认识的深化。”
他解释说,经济发展方式所强调的不仅是一个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益,还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经济增长与自然环境的相协调,以及经济成果的合理分配等。此外,用“发展”来代替“增长”,有利于正确区分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除了文字上的小变化,在报告中位置的更动,背后也大有文章。中共向来宣称对教育高度重视,然而之前都把教育放在文化类,当作是文化事业的内容,有记者发现,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并且把教育放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一章,显示中共已经把教育作为民生议题看待,而改善民生又是当前中共施政排序中的重点,相信今后对教育应当会有更多的投入。
同样的例子也出现在报告对外界所关心的政治体制改革的呼应,虽然大体上并没有给予太多的惊喜,然而“公民意识”的提法首次出现,却代表着中共对待政治改革的态度已经发生微妙的变化。
报告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而且后面还补充说明要“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与十六大报告对比,有本质上的进步。
五年前的报告只说要“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并没提到“公民意识”,而且是放在“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那一章;十七大报告关于“公民意识”的说法,出现在“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章。
五年来对于“公民”的态度也有明显的差异。十六大报告同样提出要“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十七大报告增加了“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十六大报告说“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是比较保守的讲法,而且还加上了“完善诉讼程序”的民事司法前提,十七大报告直接说要“保障公民合法权益”,而且前提是“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
显然,十七大报告对于“公民”的认识要比十六大报告更进一步。同样是“民”,“公民”与“人民”的不同,就如朱之鑫所言,“绝不仅仅只是两个字的改变”。
“人民”是个抽象的集体概念,是可以成为专政的权力基础和借口,不服从专政的对象往往都被冠上“人民敌人”的帽子而残酷镇压。“公民”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元素,是一个个有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的政治个体,不是任何集团可以轻易垄断解释权的概念,也不是任何人可以随便在政治上“代表”的对象,要成为公民在政治上的合法代表,必须经过一套公开公平的委托程序。
从这个意义而言,说中共确实有在十七大报告中体现它自身要求的“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并非溢美之词。
当然,十七大报告的主要精神还是在坚持中共的一党执政。从对“公民”的论述分析,可以理解为中共仍然以为中国社会还没有达到公民社会的现代成熟水平,因此才需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但是反过来看,一旦中国公民社会逐步成型,必然会要求一个更加开放自由的政体,十七大报告对“党内民主”和权力监督的大篇幅阐述,毋宁说是为迎接那个时代来临所进行的政治准备。转自《联合早报》
作者:叶鹏飞 来源:《联合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