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行为习惯是指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符合道德规范和原则要求的习以为常的行为倾向和社会风尚。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幼儿时期是各种行为习惯的养成阶段。在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熏陶,会对幼儿一生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那么如何正确的对幼儿进行引导,帮助他们在关键期形成好的行为习惯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循循善诱,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作为老师要明确不同年龄段应该有不同的要求与侧重。在向幼儿提出每一点要求之前,要事先考虑,根据幼儿能力逐步提高,循序渐进。如小班的孩子在一开始,只要让幼儿掌握简单的生活规则。如:上课安静地坐好,不影响别人等。在社会行为方面则要求待人要有礼貌,早上来园见到老师要说“老师早上好”!下午离园要会说“老师再见”!受到别人的帮助要说“谢谢”!与人讲话要专心,别人说话的时候不要插嘴,午餐不掉饭粒,饭菜全吃光……在这些过程中教师做到语言简练、内容具体,孩子们做起来也就容易得多。为了让孩子们记住,我们将要求编成儿歌,教给孩子。如在要求孩子讲文明礼貌时,我们将要求编成儿歌《人人夸我好宝宝》。“小朋友,早早起,进园叫声老师早。见到同伴微微笑,看见长辈问声好。讲文明、懂礼貌,人人夸我好宝宝”。在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时,我们创编了儿歌《样样都吃身体棒》。“小朋友们个个棒,洗净小手坐桌旁。青菜绿呀萝卜红,西红柿呀水灵灵,米饭馒头香喷喷,样样都吃不挑拣,宝宝身体最最棒”。

  二、创设环境,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育学家杜威说过:“要想改变一个人,必须先改变环境,环境改变了,人也就改变了”。因此,我们对周围的环境进行精心设计,让幼儿在轻松自然的教育氛围中潜移默化的接受熏陶,养成习惯。

  为了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在活动室内专门设置了“好习惯之星”评比栏,每周评出习惯好的孩子十名,将这十名孩子的照片放在栏中,每周更换。有了这个,孩子们对每周老师提出的习惯要求就会尽心去做,效果非常好。为了让孩子们掌握习惯要求,我们将室内的主题墙与良好习惯紧密相连,如本周要让孩子学会自己叠衣服,我们就将叠衣服的顺序图贴在主题墙内,并附儿歌,让孩子们边看边叠边读,幼儿很快就学会了。在室外环境中,我们将各种良好行为习惯喷绘成一幅幅图片,张贴在孩子们每天都要经过的走廊、楼道等地方,在赏心悦目的教育氛围中,随时随地地提醒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运用游戏,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尤其是角色游戏,在游戏中幼儿通过扮演角色,反复感知、体验、模仿角色的优良行为,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我班有位小朋友叫明明,入园好长时间了,每天来园离园从不与老师打招呼,他妈妈叫他也不说,我一想,要是让他担任角色会怎样呢?于是在“娃娃家”游戏中我让他一个人待在“家”里,然后我到他家去做客,我故意将门敲得响一点,他问:“谁呀?”“您请进。”“您要喝水吗?”我一惊,也挺会说的吗,于是我与他聊了一会儿,我起身要走时,他说:“再见!”可是下午放学时他又不与我打招呼了。第二天,我又让他在“小医院”游戏中扮“医生”,我扮“病人”到“医院”看病,他热情地说:“您请坐,哪儿不好受?”我说:“头疼。”他说:“我给您检查一下。”过了一会儿,她说:“我开点药,您吃了就好了”。我说:“谢谢!”她说:“不用谢。”我走的时候还跟我说“再见”。经过几次的反复训练,现在明明能主动与我打招呼,看见其他小朋友和家长也很有礼貌了。

  四、正确评价,强化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幼儿由于没有完全掌握自我评价的内部标准,因此需要成人的评价来界定自己的行为。这就是说教师、家长的评价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如在孩子帮助老师拿送各种游戏器材、收拾玩具、摆放桌椅等,教师要给予认同、赞赏的积极评价,增强幼儿的自尊与自信。面对孩子的过失行为,教师给予关心与期望的评价,如:一次,我给我班小朋友讲了一个非常有趣而遗憾的故事,正当小朋友们听的津津有味时,却意外的发现故事没了的结果,因为书被撕坏了,当然我是故意找了这样一个故事旨在教育孩子要爱护书籍。课后,效果颇好,好象每个孩子都明白了保护书籍的重要性。但一周后,又让我发现了损坏书的现象。当时我很懊恼,难道我的教育白费了,直到后来我才明白,孩子和我们大人一样,有时候也是很“健忘”的。需要我们以各种方式变着花样告诉小朋友,“我们要爱护书籍,他们是我们的好朋友。”事后,我每隔一段时间,就变个花样以此来督促孩子。以便让他们能养成爱护书籍的好习惯!当有的孩子活动时不遵守规则时,可以用孩子感兴趣的游戏来约束他的行为。让幼儿在宽容、理解中自觉地改正过失,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五、言传身教,为幼儿树立学习的榜样

  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不能只靠说教,更重要的是以身立教,最直接的身教就是“榜样示范法”,它主要是以教师的优良品质和模范行为去影响孩子,它可以把高深的思想、良好的道德具体化、人格化、情景化,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模仿,形成好习惯、好品行,这种方法更富于形象性、感染性和可信性。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对儿童幼小的心灵来说榜样的作用就象太阳光一样重要。”榜样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要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和家长本身的示范作用就尤为重要。幼儿期是模仿力最强的时期,他们的学习及行为习惯从模仿开始,由于他们的认识能力,分辨是非的能力非常有限,因此,不论是家长或者老师要都要以身作则,做出榜样,正面诱导是十分重要的。记得一次早**让孩子模仿地上爬的螃蟹,因为地面比较脏,我怕衣服被弄脏,因此示范动作做的欠标准,我只是蹲下并没有让手着地。活动不久我马上我收到了我的投诉,“老师,你动作不标准……”是呀,如果老师都没做好,如何教孩子做好呢。从那以后,我也像一个大孩子一样和他们玩儿得不逸乐乎!

  六、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除了幼儿园教育外,还需要家庭的配合,家庭教育也是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因素。由于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的一切事情都由大人包办代替,要什么给什么,使孩子养成了自私自利、依赖性强的习惯。而此时幼儿行为习惯尚未真正形成。幼儿在幼儿园接受的教育如果家庭教育配合,会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反之,也会对幼儿园教育产生抵消作用。因此,我们利用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园橱窗、专家讲座等多种方式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端正家长的教育态度,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帮助家长克服“重智轻德”的思想障碍,从而使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在家庭中得到延伸和巩固。就拿叠衣服来说吧,由于天气或冷或热,幼儿穿的衣服也就或多或少,多了天气热就得脱衣服,我们教育孩子脱下的衣服要叠整齐放在柜子里,有的孩子很快就能叠好,但有的孩子却很难,为此我们专门进行了“自己的事自己做”主题活动,并让家长配合我们的工作,一个星期下来,孩子们动手能力明显增强了。

  总之,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持之以恒,反复强化,长期训练。我们必须将它贯彻落实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通过幼儿园、家庭、社会三方面共同努力为幼儿创造一个有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氛围,使幼儿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逐步养成各种良好行为习惯,将使其受益一生!

  行为习惯是指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符合道德规范和原则要求的习以为常的行为倾向和社会风尚。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幼儿时期是各种行为习惯的养成阶段。在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熏陶,会对幼儿一生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那么如何正确的对幼儿进行引导,帮助他们在关键期形成好的行为习惯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循循善诱,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作为老师要明确不同年龄段应该有不同的要求与侧重。在向幼儿提出每一点要求之前,要事先考虑,根据幼儿能力逐步提高,循序渐进。如小班的孩子在一开始,只要让幼儿掌握简单的生活规则。如:上课安静地坐好,不影响别人等。在社会行为方面则要求待人要有礼貌,早上来园见到老师要说“老师早上好”!下午离园要会说“老师再见”!受到别人的帮助要说“谢谢”!与人讲话要专心,别人说话的时候不要插嘴,午餐不掉饭粒,饭菜全吃光……在这些过程中教师做到语言简练、内容具体,孩子们做起来也就容易得多。为了让孩子们记住,我们将要求编成儿歌,教给孩子。如在要求孩子讲文明礼貌时,我们将要求编成儿歌《人人夸我好宝宝》。“小朋友,早早起,进园叫声老师早。见到同伴微微笑,看见长辈问声好。讲文明、懂礼貌,人人夸我好宝宝”。在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时,我们创编了儿歌《样样都吃身体棒》。“小朋友们个个棒,洗净小手坐桌旁。青菜绿呀萝卜红,西红柿呀水灵灵,米饭馒头香喷喷,样样都吃不挑拣,宝宝身体最最棒”。

  二、创设环境,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育学家杜威说过:“要想改变一个人,必须先改变环境,环境改变了,人也就改变了”。因此,我们对周围的环境进行精心设计,让幼儿在轻松自然的教育氛围中潜移默化的接受熏陶,养成习惯。

  为了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在活动室内专门设置了“好习惯之星”评比栏,每周评出习惯好的孩子十名,将这十名孩子的照片放在栏中,每周更换。有了这个,孩子们对每周老师提出的习惯要求就会尽心去做,效果非常好。为了让孩子们掌握习惯要求,我们将室内的主题墙与良好习惯紧密相连,如本周要让孩子学会自己叠衣服,我们就将叠衣服的顺序图贴在主题墙内,并附儿歌,让孩子们边看边叠边读,幼儿很快就学会了。在室外环境中,我们将各种良好行为习惯喷绘成一幅幅图片,张贴在孩子们每天都要经过的走廊、楼道等地方,在赏心悦目的教育氛围中,随时随地地提醒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运用游戏,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尤其是角色游戏,在游戏中幼儿通过扮演角色,反复感知、体验、模仿角色的优良行为,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我班有位小朋友叫明明,入园好长时间了,每天来园离园从不与老师打招呼,他妈妈叫他也不说,我一想,要是让他担任角色会怎样呢?于是在“娃娃家”游戏中我让他一个人待在“家”里,然后我到他家去做客,我故意将门敲得响一点,他问:“谁呀?”“您请进。”“您要喝水吗?”我一惊,也挺会说的吗,于是我与他聊了一会儿,我起身要走时,他说:“再见!”可是下午放学时他又不与我打招呼了。第二天,我又让他在“小医院”游戏中扮“医生”,我扮“病人”到“医院”看病,他热情地说:“您请坐,哪儿不好受?”我说:“头疼。”他说:“我给您检查一下。”过了一会儿,她说:“我开点药,您吃了就好了”。我说:“谢谢!”她说:“不用谢。”我走的时候还跟我说“再见”。经过几次的反复训练,现在明明能主动与我打招呼,看见其他小朋友和家长也很有礼貌了。

  四、正确评价,强化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幼儿由于没有完全掌握自我评价的内部标准,因此需要成人的评价来界定自己的行为。这就是说教师、家长的评价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如在孩子帮助老师拿送各种游戏器材、收拾玩具、摆放桌椅等,教师要给予认同、赞赏的积极评价,增强幼儿的自尊与自信。面对孩子的过失行为,教师给予关心与期望的评价,如:一次,我给我班小朋友讲了一个非常有趣而遗憾的故事,正当小朋友们听的津津有味时,却意外的发现故事没了的结果,因为书被撕坏了,当然我是故意找了这样一个故事旨在教育孩子要爱护书籍。课后,效果颇好,好象每个孩子都明白了保护书籍的重要性。但一周后,又让我发现了损坏书的现象。当时我很懊恼,难道我的教育白费了,直到后来我才明白,孩子和我们大人一样,有时候也是很“健忘”的。需要我们以各种方式变着花样告诉小朋友,“我们要爱护书籍,他们是我们的好朋友。”事后,我每隔一段时间,就变个花样以此来督促孩子。以便让他们能养成爱护书籍的好习惯!当有的孩子活动时不遵守规则时,可以用孩子感兴趣的游戏来约束他的行为。让幼儿在宽容、理解中自觉地改正过失,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五、言传身教,为幼儿树立学习的榜样

  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不能只靠说教,更重要的是以身立教,最直接的身教就是“榜样示范法”,它主要是以教师的优良品质和模范行为去影响孩子,它可以把高深的思想、良好的道德具体化、人格化、情景化,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模仿,形成好习惯、好品行,这种方法更富于形象性、感染性和可信性。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对儿童幼小的心灵来说榜样的作用就象太阳光一样重要。”榜样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要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和家长本身的示范作用就尤为重要。幼儿期是模仿力最强的时期,他们的学习及行为习惯从模仿开始,由于他们的认识能力,分辨是非的能力非常有限,因此,不论是家长或者老师要都要以身作则,做出榜样,正面诱导是十分重要的。记得一次早**让孩子模仿地上爬的螃蟹,因为地面比较脏,我怕衣服被弄脏,因此示范动作做的欠标准,我只是蹲下并没有让手着地。活动不久我马上我收到了我的投诉,“老师,你动作不标准……”是呀,如果老师都没做好,如何教孩子做好呢。从那以后,我也像一个大孩子一样和他们玩儿得不逸乐乎!

  六、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除了幼儿园教育外,还需要家庭的配合,家庭教育也是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因素。由于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的一切事情都由大人包办代替,要什么给什么,使孩子养成了自私自利、依赖性强的习惯。而此时幼儿行为习惯尚未真正形成。幼儿在幼儿园接受的教育如果家庭教育配合,会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反之,也会对幼儿园教育产生抵消作用。因此,我们利用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园橱窗、专家讲座等多种方式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端正家长的教育态度,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帮助家长克服“重智轻德”的思想障碍,从而使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在家庭中得到延伸和巩固。就拿叠衣服来说吧,由于天气或冷或热,幼儿穿的衣服也就或多或少,多了天气热就得脱衣服,我们教育孩子脱下的衣服要叠整齐放在柜子里,有的孩子很快就能叠好,但有的孩子却很难,为此我们专门进行了“自己的事自己做”主题活动,并让家长配合我们的工作,一个星期下来,孩子们动手能力明显增强了。

  总之,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持之以恒,反复强化,长期训练。我们必须将它贯彻落实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通过幼儿园、家庭、社会三方面共同努力为幼儿创造一个有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氛围,使幼儿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逐步养成各种良好行为习惯,将使其受益一生!


相关内容

  • 幼儿园家长会教师讲稿:家长如何对孩子进行养成教育
  • 家长如何对孩子进行养成教育 一.什么是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是指在学习.生活.劳动等教育中良好习惯的形成与定形. 什么是幼儿园的养成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幼儿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二.养成教育的意义. 好习惯成就好人生.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 ...

  • 浅谈亲子教育对孩子文明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
  • 中国有句古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习惯对一个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这句话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好习惯,习惯就是素质,习惯影响人格.我国思想家 ...

  • 小班常规培养专题总结
  • 小班常规培养专题总结 生活常规教育是幼儿德育中的重要内容,生活常规教育也是使幼儿学会适应集体生活并具备初步的独立生活能力,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和较好的组织纪律性的重要手段,由于独生子女在幼儿园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所以研究有效的生活常规教育方法是十分重要的.是我在这学期生活常规教育的点滴体会. 一.榜样激 ...

  • 关于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
  • 摘 要: 对于幼儿这个特殊群体来说,对这个世界还处于懵懂无知状态,很多方面都要身边人一步一步引导,从而逐渐养成良好习惯.所有习惯都是养成的,而不是一蹴而就的,幼儿的习惯决定了今后做人准则和方向,同时决定着今后命运.一个人习惯养不好,终身都受累,影响生活方式和成长道路.因此在幼儿阶段,家长要以身作则, ...

  • 幼儿常规习惯的培养
  •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提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可见习惯对幼儿的发展尤为重要. 幼儿教育是包括从幼儿入园到进餐.教学活动以及幼儿喝水.入厕. 盥洗.午睡到离园的一种贯穿于整个一日生活活动的常规教育.中国的幼儿教育与国外相比,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就是教育对象大 ...

  • 幼儿教育理论学习
  • 幼儿描红写字 3-6岁是开发幼儿智力潜能的关键时期,也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幼儿练习写字,不是任意的行为,不是任一年龄的幼儿都可以练习写字的.既然幼儿的发展存在着关键期,那么幼儿描红写字也必然存在一些主客观条件.只有具备了适宜的客观条件再进行描红训练,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幼儿描红 ...

  •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这句话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揭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应及早抓起的必要性.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要培养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小抓起.在这方面,许多家长与我们老师的意见是一致的,但谈到具体的 ...

  • 幼儿的养成教育
  • 每个人都是从幼儿成长为大人的,那么幼儿阶段是人生最宝贵.最珍惜阶段.幼儿教育又是人生的起始阶段,幼儿教育是终身教育的起点.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明在我们幼儿园的实践工作中,对幼儿的教育而言,须注重孩子道德品质的养成教育.这样看来养成教育就是我们教育阶段非常重要的环节,而 ...

  • 浅谈幼儿时期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及科学方法
  • [摘 要]在学前儿童教育中,应树立正确的科学教育观,幼儿教育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教育内容不完整,教育方法不科学,教育主题不明确,是当前我国幼儿教育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加强和改进幼儿教育发展,对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具有重大的意义.创设适宜的心理环境,支持和引导儿童的经验建构,提高其科学能力,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