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石]教学实录

搭石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美的。

2.理解“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句子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师:看老师板课题

(生看师板课题)

师:齐读课题

生齐读:搭石——

二、预习探究

师:请同学们翻开书103页,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什么是搭石?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听明白了吗? (生自由读课文3分多钟)

三、合作交流

师:刚才同学们读课文很认真,你知道了什么是搭石吗?谁用课文的句子来说说。

生:进入秋天,天气变凉以后,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师:你找得真准,注意不要添字,是“天气变凉”,你再读。 (生再读)

师: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怎么过小溪呢?谁也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一说。

生: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绾裤。

师:“绾”是个生字,什么意思呢?

生:卷起来的意思。

师:那就是说,如果小溪里没有搭石,人们出工就必须 生1:脱鞋绾裤

师:人们收工就必须——

生2:脱鞋绾裤

师:人们赶集就必须——

生3:脱鞋绾裤

师:人们访友就必须——

生4:脱鞋绾裤。

师:一句话,人们来来往往都必须——

生齐:脱鞋绾裤

师:一次又一次的脱鞋绾裤啊,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1:我觉得总要脱鞋绾裤,家乡的人过小溪就很不方便。 生2:我认为会很辛苦。

生3:还会很麻烦。

师:不便、麻烦甚至是辛苦,那还大多是在夏天啊,到了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就必须*搭石过小溪了。了解了这些,我们再来读读什么是搭石。

(生齐读“进入秋天,„„,这就是搭石”)

师:读了课文,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1:我觉得有了搭石,人们过小溪就很方便了。

师:不错,这种渡小溪的方式给人们带来了方便。

生2:搭石一块接一块地铺在水里,我觉得很美。

师:你体会得很细腻。

生3:我觉得搭石很难走,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走得慢就容易掉进水里。师:他说的意思,家乡有一句俗语,叫作—— 生:紧走搭石慢过桥

师:你们说得都不错,和作家刘章爷爷的心是相通的,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有一句写搭石很美的句子,找一找。

生: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师相机板书)

四、品读感悟

师:想不想一起去欣赏这道风景呢?就让我们跟随着刘章爷爷,跟随着家乡的人们一块去走走搭石吧。

师:请大家静静地默读2-4自然段,用波浪线划出家乡的人们走搭石的相关语句,再想一想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静静地默读、圈划,2分钟左右)

师:我看到很多语句上划上了美丽的波浪线,咱们依顺序来交流、交流。

生:我找的是“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师:(课件出示语段)你找的是这幅画面.(“行”变红)这是一个多音字,读什么?

(生有的读xínɡ,有的读hánɡ)

师:意见不统一呀,想一想:体育课上,体育老师常叫我们排成很整齐的一队,叫作排成一——

生:行(hánɡ)

师:这些在搭石上行走着的人叫——

生:一行(xínɡ)人

师:齐读两遍。

(生读)

师:这还有几个词语,谁再读一遍?(“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

绰绰”变红)男生来。

(男生读一遍)

师:“人影绰绰”要读准确,女生读。

(女生读一遍)

师:你们从哪儿体会到这幅画面的美呢?

生:我从“协调有序”体会到美。

师:怎样的动作才是协调有序的呢?

生1:就是很有顺序,配合得很好。

师:这是从字面上理解。

生2:就是“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

师:你联系下文理解了。让我们加入到走搭石的人群中,(指一组学生:前面的„„后面的„„前面的„„后面的„„)咱们合作着读一读。

师:(指这组问)你们现在走在哪?

生:搭石上。

师:不好走啊,走得不好要掉进水里,有信心吗?

生:有。

师引读: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

生1: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2:紧跟上去

师:(速度渐快)前面的——

生3: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4:紧跟上去

师:(速度再渐快)前面的——

生5: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6:紧跟上去

师: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

生齐:轻快的音乐。

师:像——

生齐:轻快的音乐。

师:让我们继续走在搭石上,这边两组走前面,这边两组走后面。 师:前面的——

生(组1):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组2):紧跟上去

(速度渐快,引读三遍)

师: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该是有人指挥吧,(生摇头)对,其实又没有人指挥,那么默契,那么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做——

生:协调有序

师:原来这样的动作就叫做——

生:协调有序

师:体会得好。你们还从哪儿体会到画面的美呢?

生:我从“清波漾漾人影绰绰”体会到画面的美,我感受到水波和人影都很美。

师:“绰”是生字,课前大家查了字典吗?

生:查了。

师:遇到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这是学习的好习惯。它在字典中有三种意思,出示:

绰:A宽;不狭窄

B宽裕;富裕

C形容姿态柔美

师:想一想,“人影绰绰”的“绰”是什么意思?

生:我认为是“姿态柔美”的意思。

师:不错,还有一个词语叫“绰绰有余”,“绰”又是什么意思? 生:是“宽”的意思。

师:是吗?你知道“绰绰有余”这个词语的意思吗? 生:就是很宽。

师(微笑地):老师告诉你,“绰绰有余”不是“很宽”,而是“很宽裕,用不完”的意思,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生:我觉得是“宽裕;富裕”。

师:理解了吗?(生点头)那么“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在文中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想一想。

生1:我好象看到水清得可以看见水底的石头,一阵风吹来,水面漾起了波纹,人影倒映在水面上,美丽极了。

师:体会得真形象,你是在用想像来丰富,用心来体会这两个词语,这种方法值得大家学习。

师:你还想来描绘一下,说吧。

生2:我仿佛看见清清的溪水漾起了粼粼的波纹,姿态柔美的人影倒映在水中,像画一样。

师:听你这么一描述,我感受到水光、人影两相和的美!像画一样——(打开手势)请读读这两个词语。

生2: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师:你的朗读把我带到了画前,谁能把大家带进画里呢? 师:(指举手的生3)你来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像画面。 生3(声情并茂地):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师:身临其境吧?

(生点头)

师:还有想读的,全班一齐读。

(全班读)

师:水波在轻轻地荡漾呀,再读。

(全班再读)

师:真美!这既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又像是一首清丽的小诗,你

看——(点击变成诗的语段,音乐起)

每当

上工

下工

一行人

走搭石的时候

动作

是那么协调有序

前面的

抬起脚来

后面的

紧跟上去

踏踏的声音

像轻快的音乐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给人

画一般的美感

师:谁来读?读出诗一般的韵律美。来,咱们推荐一位同学吧。 (全班同学推荐一生读,生读,台下热烈的掌声)

师:同学们,刘章爷爷在大山里工作了13年,每年都有200多天走在搭石上,他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读——

(生齐读)

师:刘章爷爷在搭石上一遍遍走,一遍遍数,一天走上62道,一共踏过了166400多道搭石啊,他怎能忘记这样的情景,读(诗变回文中的语段)——

(生再次融情朗读)

师:是呀,这一行人在搭石上走出了音乐美、画面美,这的确是家乡的(指板书)——

生:一道风景

师:一行人走搭石是美丽的风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地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景呢?谁来读读文中的句子?

生:读“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

师:能谈谈你对这幅画面的感受吗?

生:我觉得家乡的人能够互相地谦让。

师:好一个谦让,你读懂了文字里含着的美。男同学,一起感受这份美。

(男生齐读“如果有两个人„„”)

师:那么“青年人”和“老人”来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生:读“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师:你会带着问题读书,这有个生字(课件中“伏”字变红),齐读三遍。

生:fúfúfú

师:这个句子读一遍是不够的。你们再读读,读着读着,有的词语会让你的心头轻轻一颤,你就抓住它,多读几遍。

(生自由地读几遍)

师:哪个词语打动了你?

生1:“理所当然”打动了我,家乡的人觉得是应该这么做的。 师:有你的读书体会,还有其他的吗?

生2:我觉得“伏”字打动了我。

师:是的,每个同学都有不同的读书体验。我们先来看看“伏”,“伏”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弯”的意思。

师:我们再看看这个“伏”字,什么结构?

生:左右结构

师:(出示字理图)左边——

生:一个人

师:右边——

生:一条犬

师:在甲骨文时代,“犬”是人类崇拜的一种象征,弯得是那样恭敬,是那样心甘情愿啊,(展示“伏”字从甲骨文到篆书到楷书的字理变化过程)我们的祖先就这样造了“伏”字。

师:现在我是那位老人,谁来做年轻人?请个小伙子。 (一男生上台)

师:请你做做“伏”的动作

(男生深深地弯下身子)

师:(手搭生的肩)你真是年轻人的知音,这样,老人就能轻而易举地趴在你的背上,舒舒服服、安安全全地过小溪了。 师:(扶起年轻人)到了对岸,你需要老人向你道谢吗? 生:不需要

师:为什么?

生:因为我们家乡的人都习以为常了,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多好的年轻人,(问另一位同学)老人没有向年轻人千恩万谢,年轻人会生气吗?

生:不会

师:为什么?

生:因为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听了你们的回答,我就在想哪,当这位老人年轻的时候,他一定也曾经(指课件文字)——

生齐:伏下身子背其他的老人

师:因为(指课件文字)——

生: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师:当这位年轻人老了的时候,也一定会有——

生:年轻人伏下身子背他

师:因为——

生: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透过这个“伏”字,你看出了什么?

生:尊老爱幼

师:是尊老还是爱幼呢?

生:敬老

师:你们的这份美好情感也是(指板书)——

生:家乡的一道风景

师:透过这一代又一代人的“理所当然”,你又看出了什么? 生1:我觉得家乡的人一代一代都是这么做的。

生2:家乡的人十分地谦让,十分地淳朴

师:我注意到你的发言中有两个“十分”,那也就是说,这已经积淀成山村淳朴的乡风、民风。景美情更美,这更是家乡的—— 生:一道风景

师:让我们捧起书,读课文的3、4自然段,再次去感受走搭石的美。

(生读课文的3、4自然段。)

五、拓展延伸

师:展开你们的想象,每天有多少人走搭石呀,假如怀抱着宝宝的妈妈来走搭石——假如——

生1:假如胆小的孩子来走搭石

生2:假如拿着行李的外乡人第一次走搭石

生3:假如回娘家的妇女走搭石

师:假如„„假如„„谁总会怎么做,人们也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呢?发挥你的想象,先想一想,再说说你心中的假如吧。

(生发挥想像想)

师:咱们来交流交流。

生1:假如遇上年幼的孩子来走搭石,大人总会用强健有力的手抱起孩子过搭石,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师:你的想像真丰富,还用上了文中“假如„„总会„„”的关联词,这真是一道令人难忘的风景!

生2:假如遇到扛着一大包行李的外乡人来走搭石,年轻人一定会接过他的行李,扛在自己的肩膀上,还会提醒外乡人“紧走搭石慢过桥”。

师:淳朴的民风已经在你心中播下了种子,这真是一道感人的风景!

生3:假如有残疾人来走搭石,家乡的人会脱鞋绾裤,不顾水凉,小心翼翼地扶他过搭石。

师:这真是一道联结人们美好情感的风景!还有很多的假如„„假如„„

师:也许有一天,这里会架上桥、通上路,也许有一天,搭石在家乡会永远地消失了,但是家乡的人们走搭石的美,会永远地留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齐说——心头)

师:搭石上还有哪些看得见的美?还有哪些看不见的美?作者又是怎样表达这些美的呢?„„

师:这节课就上到这,下课。

板书设计:

21、搭石

搭石,成了家乡一道美丽的风景

搭石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美的。

2.理解“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句子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师:看老师板课题

(生看师板课题)

师:齐读课题

生齐读:搭石——

二、预习探究

师:请同学们翻开书103页,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什么是搭石?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听明白了吗? (生自由读课文3分多钟)

三、合作交流

师:刚才同学们读课文很认真,你知道了什么是搭石吗?谁用课文的句子来说说。

生:进入秋天,天气变凉以后,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师:你找得真准,注意不要添字,是“天气变凉”,你再读。 (生再读)

师: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怎么过小溪呢?谁也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一说。

生: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绾裤。

师:“绾”是个生字,什么意思呢?

生:卷起来的意思。

师:那就是说,如果小溪里没有搭石,人们出工就必须 生1:脱鞋绾裤

师:人们收工就必须——

生2:脱鞋绾裤

师:人们赶集就必须——

生3:脱鞋绾裤

师:人们访友就必须——

生4:脱鞋绾裤。

师:一句话,人们来来往往都必须——

生齐:脱鞋绾裤

师:一次又一次的脱鞋绾裤啊,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1:我觉得总要脱鞋绾裤,家乡的人过小溪就很不方便。 生2:我认为会很辛苦。

生3:还会很麻烦。

师:不便、麻烦甚至是辛苦,那还大多是在夏天啊,到了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就必须*搭石过小溪了。了解了这些,我们再来读读什么是搭石。

(生齐读“进入秋天,„„,这就是搭石”)

师:读了课文,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1:我觉得有了搭石,人们过小溪就很方便了。

师:不错,这种渡小溪的方式给人们带来了方便。

生2:搭石一块接一块地铺在水里,我觉得很美。

师:你体会得很细腻。

生3:我觉得搭石很难走,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走得慢就容易掉进水里。师:他说的意思,家乡有一句俗语,叫作—— 生:紧走搭石慢过桥

师:你们说得都不错,和作家刘章爷爷的心是相通的,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有一句写搭石很美的句子,找一找。

生: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师相机板书)

四、品读感悟

师:想不想一起去欣赏这道风景呢?就让我们跟随着刘章爷爷,跟随着家乡的人们一块去走走搭石吧。

师:请大家静静地默读2-4自然段,用波浪线划出家乡的人们走搭石的相关语句,再想一想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静静地默读、圈划,2分钟左右)

师:我看到很多语句上划上了美丽的波浪线,咱们依顺序来交流、交流。

生:我找的是“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师:(课件出示语段)你找的是这幅画面.(“行”变红)这是一个多音字,读什么?

(生有的读xínɡ,有的读hánɡ)

师:意见不统一呀,想一想:体育课上,体育老师常叫我们排成很整齐的一队,叫作排成一——

生:行(hánɡ)

师:这些在搭石上行走着的人叫——

生:一行(xínɡ)人

师:齐读两遍。

(生读)

师:这还有几个词语,谁再读一遍?(“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

绰绰”变红)男生来。

(男生读一遍)

师:“人影绰绰”要读准确,女生读。

(女生读一遍)

师:你们从哪儿体会到这幅画面的美呢?

生:我从“协调有序”体会到美。

师:怎样的动作才是协调有序的呢?

生1:就是很有顺序,配合得很好。

师:这是从字面上理解。

生2:就是“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

师:你联系下文理解了。让我们加入到走搭石的人群中,(指一组学生:前面的„„后面的„„前面的„„后面的„„)咱们合作着读一读。

师:(指这组问)你们现在走在哪?

生:搭石上。

师:不好走啊,走得不好要掉进水里,有信心吗?

生:有。

师引读: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

生1: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2:紧跟上去

师:(速度渐快)前面的——

生3: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4:紧跟上去

师:(速度再渐快)前面的——

生5: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6:紧跟上去

师: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

生齐:轻快的音乐。

师:像——

生齐:轻快的音乐。

师:让我们继续走在搭石上,这边两组走前面,这边两组走后面。 师:前面的——

生(组1):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组2):紧跟上去

(速度渐快,引读三遍)

师: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该是有人指挥吧,(生摇头)对,其实又没有人指挥,那么默契,那么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做——

生:协调有序

师:原来这样的动作就叫做——

生:协调有序

师:体会得好。你们还从哪儿体会到画面的美呢?

生:我从“清波漾漾人影绰绰”体会到画面的美,我感受到水波和人影都很美。

师:“绰”是生字,课前大家查了字典吗?

生:查了。

师:遇到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这是学习的好习惯。它在字典中有三种意思,出示:

绰:A宽;不狭窄

B宽裕;富裕

C形容姿态柔美

师:想一想,“人影绰绰”的“绰”是什么意思?

生:我认为是“姿态柔美”的意思。

师:不错,还有一个词语叫“绰绰有余”,“绰”又是什么意思? 生:是“宽”的意思。

师:是吗?你知道“绰绰有余”这个词语的意思吗? 生:就是很宽。

师(微笑地):老师告诉你,“绰绰有余”不是“很宽”,而是“很宽裕,用不完”的意思,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生:我觉得是“宽裕;富裕”。

师:理解了吗?(生点头)那么“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在文中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想一想。

生1:我好象看到水清得可以看见水底的石头,一阵风吹来,水面漾起了波纹,人影倒映在水面上,美丽极了。

师:体会得真形象,你是在用想像来丰富,用心来体会这两个词语,这种方法值得大家学习。

师:你还想来描绘一下,说吧。

生2:我仿佛看见清清的溪水漾起了粼粼的波纹,姿态柔美的人影倒映在水中,像画一样。

师:听你这么一描述,我感受到水光、人影两相和的美!像画一样——(打开手势)请读读这两个词语。

生2: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师:你的朗读把我带到了画前,谁能把大家带进画里呢? 师:(指举手的生3)你来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像画面。 生3(声情并茂地):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师:身临其境吧?

(生点头)

师:还有想读的,全班一齐读。

(全班读)

师:水波在轻轻地荡漾呀,再读。

(全班再读)

师:真美!这既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又像是一首清丽的小诗,你

看——(点击变成诗的语段,音乐起)

每当

上工

下工

一行人

走搭石的时候

动作

是那么协调有序

前面的

抬起脚来

后面的

紧跟上去

踏踏的声音

像轻快的音乐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给人

画一般的美感

师:谁来读?读出诗一般的韵律美。来,咱们推荐一位同学吧。 (全班同学推荐一生读,生读,台下热烈的掌声)

师:同学们,刘章爷爷在大山里工作了13年,每年都有200多天走在搭石上,他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读——

(生齐读)

师:刘章爷爷在搭石上一遍遍走,一遍遍数,一天走上62道,一共踏过了166400多道搭石啊,他怎能忘记这样的情景,读(诗变回文中的语段)——

(生再次融情朗读)

师:是呀,这一行人在搭石上走出了音乐美、画面美,这的确是家乡的(指板书)——

生:一道风景

师:一行人走搭石是美丽的风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地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景呢?谁来读读文中的句子?

生:读“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

师:能谈谈你对这幅画面的感受吗?

生:我觉得家乡的人能够互相地谦让。

师:好一个谦让,你读懂了文字里含着的美。男同学,一起感受这份美。

(男生齐读“如果有两个人„„”)

师:那么“青年人”和“老人”来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生:读“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师:你会带着问题读书,这有个生字(课件中“伏”字变红),齐读三遍。

生:fúfúfú

师:这个句子读一遍是不够的。你们再读读,读着读着,有的词语会让你的心头轻轻一颤,你就抓住它,多读几遍。

(生自由地读几遍)

师:哪个词语打动了你?

生1:“理所当然”打动了我,家乡的人觉得是应该这么做的。 师:有你的读书体会,还有其他的吗?

生2:我觉得“伏”字打动了我。

师:是的,每个同学都有不同的读书体验。我们先来看看“伏”,“伏”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弯”的意思。

师:我们再看看这个“伏”字,什么结构?

生:左右结构

师:(出示字理图)左边——

生:一个人

师:右边——

生:一条犬

师:在甲骨文时代,“犬”是人类崇拜的一种象征,弯得是那样恭敬,是那样心甘情愿啊,(展示“伏”字从甲骨文到篆书到楷书的字理变化过程)我们的祖先就这样造了“伏”字。

师:现在我是那位老人,谁来做年轻人?请个小伙子。 (一男生上台)

师:请你做做“伏”的动作

(男生深深地弯下身子)

师:(手搭生的肩)你真是年轻人的知音,这样,老人就能轻而易举地趴在你的背上,舒舒服服、安安全全地过小溪了。 师:(扶起年轻人)到了对岸,你需要老人向你道谢吗? 生:不需要

师:为什么?

生:因为我们家乡的人都习以为常了,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多好的年轻人,(问另一位同学)老人没有向年轻人千恩万谢,年轻人会生气吗?

生:不会

师:为什么?

生:因为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听了你们的回答,我就在想哪,当这位老人年轻的时候,他一定也曾经(指课件文字)——

生齐:伏下身子背其他的老人

师:因为(指课件文字)——

生: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师:当这位年轻人老了的时候,也一定会有——

生:年轻人伏下身子背他

师:因为——

生: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透过这个“伏”字,你看出了什么?

生:尊老爱幼

师:是尊老还是爱幼呢?

生:敬老

师:你们的这份美好情感也是(指板书)——

生:家乡的一道风景

师:透过这一代又一代人的“理所当然”,你又看出了什么? 生1:我觉得家乡的人一代一代都是这么做的。

生2:家乡的人十分地谦让,十分地淳朴

师:我注意到你的发言中有两个“十分”,那也就是说,这已经积淀成山村淳朴的乡风、民风。景美情更美,这更是家乡的—— 生:一道风景

师:让我们捧起书,读课文的3、4自然段,再次去感受走搭石的美。

(生读课文的3、4自然段。)

五、拓展延伸

师:展开你们的想象,每天有多少人走搭石呀,假如怀抱着宝宝的妈妈来走搭石——假如——

生1:假如胆小的孩子来走搭石

生2:假如拿着行李的外乡人第一次走搭石

生3:假如回娘家的妇女走搭石

师:假如„„假如„„谁总会怎么做,人们也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呢?发挥你的想象,先想一想,再说说你心中的假如吧。

(生发挥想像想)

师:咱们来交流交流。

生1:假如遇上年幼的孩子来走搭石,大人总会用强健有力的手抱起孩子过搭石,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师:你的想像真丰富,还用上了文中“假如„„总会„„”的关联词,这真是一道令人难忘的风景!

生2:假如遇到扛着一大包行李的外乡人来走搭石,年轻人一定会接过他的行李,扛在自己的肩膀上,还会提醒外乡人“紧走搭石慢过桥”。

师:淳朴的民风已经在你心中播下了种子,这真是一道感人的风景!

生3:假如有残疾人来走搭石,家乡的人会脱鞋绾裤,不顾水凉,小心翼翼地扶他过搭石。

师:这真是一道联结人们美好情感的风景!还有很多的假如„„假如„„

师:也许有一天,这里会架上桥、通上路,也许有一天,搭石在家乡会永远地消失了,但是家乡的人们走搭石的美,会永远地留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齐说——心头)

师:搭石上还有哪些看得见的美?还有哪些看不见的美?作者又是怎样表达这些美的呢?„„

师:这节课就上到这,下课。

板书设计:

21、搭石

搭石,成了家乡一道美丽的风景


相关内容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实录课堂视频公开课名师授课录像优质课观摩课
  • 查看: 1422|回复: 0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实录课堂视频公开课名师授课录像优质课观摩课[复制链接] admin 管理员 串个门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19:40:3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分享到:开心网搜狐微博网易微博新浪微博百 ...

  • 名师(特级教师)课堂实录集锦(王君篇)
  • 王君,重庆市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中语优秀教师,全国中语教改新星,重庆市骨干教师.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在国家级报刊发表教育教学文章 150 多篇,近 10 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语文教学通讯><教育文摘周报>等多家报刊推荐为封面人物.头版人物.曾应邀 ...

  • [荷花]教学实录
  • [<荷花>教学实录] <荷花>教学实录 <荷花>教学实录 三年级语文组莫言 教学目标:1.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荷花>教学实录.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教学准备:教师: ...

  • 浅入或能深出_浅读则难深入_评_将进酒_课堂实录_郭惠宇
  • 中学语文教学 2006年3月 着好的生成.诗的语言简约凝练,诗的意境含蓄蕴藉,品味诗歌需要慢慢"浸泡".教师用竞聘"摄影家"的方式,把音乐引进课堂,把摄影引进课堂,激活了学生的想象力.学生用绘画的眼睛,音乐的耳朵,诗意的心灵感知作品,欣赏作品,演绎出一段段荡人 ...

  •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实录集教学实录
  • 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案集 13. <说勤 奋>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9个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10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4.懂得勤奋是通向理想境界的桥梁,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 ...

  • 研读钱梦龙先生执教[愚公移山]的课堂实录有感(陶有杏)
  • 研读钱梦龙先生执教<愚公移山>的课堂实录有感 龙街中学 陶有杏 在仔细研读了钱先生执教<愚公移山>的课堂实录之后,我深受启发.以前我在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时候,主要侧重的是字.词.句和文意的基本把握,只要上文言文,课堂气氛就一片沉寂,学生都感觉非常的枯燥乏味.而钱先生所上的这篇 ...

  • 读[我这样教数学]有感
  • 读<我这样教数学>有感 <我这样教数学--华应龙课堂实录>这本书的封面赫然油印着华老师的几张课堂实录照片,看起来并不魁梧还有点消瘦的华应龙老师在课堂上指点江山,那双明亮而深邃的小眼睛仿佛对每一位看到这本书的老师说:"跟我来吧,我传你课堂真经!"这本将近30 ...

  • [刻舟求剑]教学片断实录与评析
  • [<刻舟求剑>教学片断实录与评析] 激励主体参与发挥主体作用 --人教版第四册<刻舟求剑>教学片断实录与评析 师:这两位学读得很好,<刻舟求剑>教学片断实录与评析.我再请同学们读一遍课文.读的时候要边读边想,课文里有哪些问题不懂,用笔画下来,等会儿提出来我们一块解 ...

  • "平均数"教学实录及评析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平均数"教学实录及评析 作者:孙朝仁 茅雅琳 来源:<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 >2015年第04期 近读人教社中数室主任章建跃博士的文章<中学数学课改的十个论题>,收获颇丰,甚有同感,特别是他提 ...

  • 听课报告怎么写
  • 听课报告怎么写 一.听课记录的基本要点 听课记录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是教学实录:二是教学评点. 1.教学实录包括: (1)听课时间.学科.班级.执教者.课题.第几课时等: (2)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时采用的方法(多以记板书为主): (3)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 (4)学生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