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第一部分 (20分) 1.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部分。(7分)
(1)“______________”,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朱自清《春》) (2)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3)____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4)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5)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十则》)
(6)《爱莲说》中,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戏谑.xuâ 澄.清chãng 校.订xiào 琴弦.xián B.蛊.惑gǔ 狡黠.jiã 贻.误yí 韬.光养晦tāo C.皎.洁jiǎo 栖.息qī 惘.然wǎng 唾.手可得tuò D.熟稔.rěn 沮.丧jǔ 鄙.视bǐ 引吭.高歌kàng 3.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2003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标志,富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容易辩识。 B.流传于广西北部桂林等地的龙船歌,歌声雄浑壮美,叩人心弦。
C.面对汶川大地震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13亿中国人众志成诚,风雨同舟。 D.“嫦娥一号”传回的“第一幅月图”完美亮相,中国人的舞月之旅指日可待. 4.请对下列病句提出修改意见。(4分)
(1)古老的中国气功已经用于竞技体育,它可以调节运动员经常赛前出现的紧张情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各地纷纷采取追踪病源、隔离观察等措施,防止甲型H1N1流感不再扩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作家、作品、人物、情节连线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施耐庵———《水浒传》———鲁达——— 风雪山神庙
B.笛福———《鲁滨孙漂流记》———鲁滨孙———开导“星期五” C.罗曼•罗兰———《名人传》———托尔斯泰———创作《战争与和平》 D.老舍———《骆驼祥子》———祥子———烈日下拉车
6.下面是弘毅中学于2008年9月和2009年3月对该校初一学生消费观念及消费现状的调查结果表,请你根据调查数据为该校校刊构思一则新闻,你只需将新闻的标题写在下面的空格中,字数不超过20字。(3分)
答
第 二 部 分 (5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7~9题。(12分)
《陋室铭》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陆游筑书巢》
[乙]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注释:①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觌:dí,相见。 7.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
(1)有仙则名.( ) (2) 无丝竹之乱.耳( ) (3)斯.是陋室 ( ) (4)妻子..不觌( ) 8.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用原文句子填空。(4分)
甲乙两文中的主人都热爱自己的居室。陋室的主人自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书巢主人的朋友评价“ _______________ ”;居室的主人都情趣高雅,与朋友谈笑风生,这个意思可以用甲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来表达。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0—12题。(9分)
甲型H1N1流感不可怕
①一般来说,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症状类似感冒,会出现发烧、咳嗽、疲劳、食欲不振等症状。A这与一般流感相似,但传染性强,人感染后进展快。B比较明显的症状为突然发烧到38℃以上。有些人还会出现腹泻和呕吐症状。以往也曾报告因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引起严重疾病,甚至导致死亡,C例如引发肺炎和呼吸衰竭等。
②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潜伏期在7天左右,这段时间里,患者均视为具有潜在传染性,儿童尤其是幼儿在较长时期内可能均具有潜在传染性。
③但是,甲型H1N1流感疫情并不可怕,是可防可控可治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发生不久,有专家指出媒体可能放大了疫情,初夏是疫情高发期,类似的疫情历史上很多,甲型H1N1流感很可能过了夏天就没事了。我国卫生部长陈竺在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上指出:“我相信,用科学的卫生知识武装民众,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这一疫情,应该是可防可控可治的。”他强调国际社会要加强合作,相互帮助,分享知识,携手战胜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卫生部委托专家研究拟定了《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版)》,于4月30日印发各地并实施。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5月22日在日内瓦第62届世卫大会上强调了对甲型H1N1流感防治工作。不久,美国已拨款10亿美元启动甲型疫苗测试等工作。
④疾病传播途径主要为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感染的动物或其粪便、周围污染的环境或气溶胶等途径传播。某些毒株如H1N1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其传染途径与流感类似,通常是通过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等。因此,只要我们从疾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入手就可能预防病毒感染。 ⑤越是年轻、体质强壮的人,身体的免疫功能越敏感,发挥的免疫能量就越高。甲型H1N1流感一旦侵犯这样的人,其人体的免疫细胞就会迅速释放,这是因为免疫功能旺盛,一下子释放太多,就会破坏人体自身免疫细胞的平衡状态,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因此要特别注意对这部分高危人群的防治工作,当然也应注意对老人和儿童的防治。
⑥另外,甲型H1N1流感病毒对热敏感,高温可灭活。因此,只要以高温就可灭甲型H1N1流感病毒。 (根据相关资料编写) 10.请根据你对文章的阅读,简要分析甲型H1N1流感的主要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请从选文第①语段的三个画线句子中任选一句,指出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选文中“甲型H1N1流感很可能过了夏天就没事了”的“很”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17题。(14分)
阅读就是阅世
①1978年,我16岁,正当少年。在人生的这个阶段,读过的书是可以跟人一辈子的。所以,类如浮士德的永恒冲动,曼弗雷德的孤高厌世,还有哈姆雷特的不断怀疑与反省,成为我日后一再提及的永恒记忆。当然,那样年代中的成长并不轻松。物质的匮乏与精神的贫瘠,都使人脆弱而易感。读书无疑加重了这种感触的分量。但当时的感觉,生命本来就需要伤感的滋养。有时对一个情节乃至细节,可以乐至沉酣,又转生悲凉;有时对一个人物及其结局,可以忧郁入深,又反为旷达。这种情绪转换带出的刺激与快感,难以言说。
②今天的孩子,二十多岁了,通常还幼稚率薄。听说狄更斯们可以为一个街区的拐角写去几千字,就问:写一些这样的文字,有什么意思?还有,像罗曼•罗兰这样,让克利斯朵夫与安多纳德错失在两列相向而开的火车上,一如自己玩剩下的小把戏,怎么看都不像是有创意的安排呀。③其实,快乐满足的仅是感官,经典满足的才是心灵。每次与经典相遇,其实都是与人性照面,与自己交谈。这一点,他们能知道并愿意知道吗?特别是,当他们的阅读通常不再及此,并因这种不及,不再认为经典之于人生有多重要的时候。
④结果自然是令人担忧的。许多孩子除了在中学文学课上读过一些经典(通常是快读速读),在电视上看过一些经典(通常是戏说歪说),再没有开卷有益的经历;杜威视读书为探险,法朗士视读书为壮游,但孩子们只拿书作消遣;笛卡尔说“读杰出的书籍,有如和过去最杰出的人物促膝交谈”,但他们把与书交谈的时光变成了游戏的时光。于是,这些现象所表明的认知的肤浅,已经造成这个时代思想的贫薄与文化的匮乏,而这种贫薄与匮乏,又必定会延缓和阻碍一个民族的心智成熟。
⑤但我们也不失去希望。应该相信,总有一个时刻,人们得安静下来,为人生的意义而苦恼。总有一天,人们得重新认识读书与人生的意义,并由衷地体会到,若自己内心没有的东西,谁都不可能颁赐给你。
⑥契合着个人的经历,最近曾再读但丁,《神曲》“地狱篇”的第一段说:“就在我们人生的中途,我在一座昏暗的森林中醒悟过来,因为我在里面迷失了正确的道路。”许多像我这个年龄段的人都有过迷失,借助于种种外力的帮助,最终都走了出来。但在我,读《神曲》本身,就是走出迷途的最好方法。
⑦很朴素的道理,因为阅读就是阅世,书生活就是真生活。
13.文章第③段有一句话具体解说了“阅读就是阅世”,请把这句话找出并写在下面。(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作者开篇举自己年轻时阅读的事例,说说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作者在第④段说“结果自然是令人担忧的”。精读本段,写出“令人担忧”的结果所指代的具体内容。(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温家宝总理说:“书籍是不能改变世界的,但读书可以改变人,人是可以改变世界的。”结合“读书可以改变人”这句话,谈谈你对下面句子的理解。(任选一句)(2分) (1)杜威视读书为探险,法朗士视读书为壮游。 (2)读杰出的书籍,有如和过去最杰出的人物促膝交谈。
我理解( )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作者说“有时对一个情节乃至细节,可以乐至沉酣,又转生悲凉;有时对一个人物及其结局,可以忧郁入深,又反为旷达。”请从《西游记》、《水浒传》、《朝花夕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四部名著中任选“一个情节(细节)”或“一个人物”,谈谈你在阅读过程中(类似的情感或 认识的变化)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8~21题。(15分)
故烧高烛照红妆
①我养在阳台上的朱顶红开花了,君子兰也开花了。
②花虽然不多,却给我带来了无限的欢乐。自从发现碧绿的叶子中间挺出来亭亭的花茎,花茎上骄傲地托起小小的花苞,我的心里就溢满了渴望。每天都要去细细地观察花茎长高了多少,花苞长大了多少。有时禁不住抱怨长得太慢,让我等得太心焦。可也给了我足够的时间,让我想象花开的样子。朱顶红去年春天已开过一次,那六瓣的花形、艳艳的朱红,至今仍开在心窗之下;那馥郁的甜香似乎依旧留在唇吻之间,让我盼望重温旧岁的欣喜。君子兰却是第一次开花,以前又从未见过君子兰花,这几个花苞留给我太多的悬念,太多的想象与向往。
③在我的期盼之中,朱顶红和君子兰同时开放了,于是我也有了双重的快乐。朱顶红好似故友,未负佳期,如约相访,让我深感花的多情。体味着浓郁的花香,我心旷神怡。君子兰就是新交的知己,让我顿生相见恨晚之慨,它的花形有似朱顶红,但要玲珑得多,小巧得多,花色橘红,花香幽微,恰如“讷①于言而敏于行”的君子,称它为花中君子的确名副其实了。故友重逢的喜悦、心仪知己的快乐让我体会到了什么叫心醉,让我醺醺然②,陶然忘忧。
④沉浸在喜悦中的我,又常常害怕花期过后的萧条与寂寞,于是格外地珍惜花开的日子。李清照于海棠花开之时,在《如梦令》词中写到:“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多情善感的女词人惜花的心情我也一样有,于是每天下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阳台上去看望故友与新知,轻嗅她们临风的花香,近观她们静处的娇姿。东坡亦有诗云:“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豁达、粗犷如东坡尚且对花如此爱惜,害怕娇艳的花一朝零落,就是在夜晚也要点上蜡烛,欣赏盛开的花朵。更何况我也觉得灯下观花如灯下观美人,自当别有情调、别有韵味。于是在花开的夜晚,我也打开阳台上的灯,在幽幽的灯光下看花,花色似乎多了层次,花朵上仿佛也有点点珠粉映射出珠光。花更
像戴了一层面纱的美人,多了一分朦胧,一分深邃。于是我深深地沉醉,深深地感叹古人的多情和浪漫。
⑤花开花谢是自然的规律,我们谁都无法让花永开不败。但一年里有了这几日的盛开,这几日的沉醉,就酬报了我三百多个日子的浇灌,三百多个日子的期盼。那开在灵魂深处的花,也足以为我抵挡人生夏日的骄阳、人生冬季的严寒,让我的心拥有人生夏日的清凉、人生冬季的温暖。 (选自《思维与智慧》) 【注释】①〔讷(nâ)〕(说话)迟钝。②〔醺(xūn)醺然〕酒醉的样子。
18.本文行文思路清晰。请结合各段内容填空,理清本文的思路。(每空只填一字)(3分) ①开花→ ②( )花→ ③赏花→ ④( )花→ ⑤( )花
19.朱顶红和君子兰虽在“我”的期盼中同时开放了,但她们带给“我”的感受不完全相同。其不同之处表现在哪里?(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其语言极富有特色。试完成以下小题。(5分)
(1)文中运用了许多形式上两两成对的句子,读来琅琅上口,富有节奏感。请按照示例从文中另举两例(引用的古诗词除外)。(2分)
示例:“花色橘红,花香幽微”、“轻嗅她们临风的花香,近观她们静处的娇姿”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边的句子写得很精妙,请揣摩并品析。(3分)
自从发现碧绿的叶子中间挺出来亭亭的花茎,花茎上骄傲地托起小小的花苞,我的心里就溢满了渴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本文最后一段话很富有哲理,其中“那开在灵魂深处的花”包含了哪些深层含义?(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三 部 分 ( 50分)
22. 请在下面的作文题中任意选做一题。 (1) 题目:心中的风景
要求:①自定立意; ②自选文体; 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2) 以“读”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拟题目,不可用话题作题目;②自定立意; ③自选文体; ④不少于6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 ⑥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可能,不如“很可能”准确。
13.每次与经典相遇,其实都是与人性照面,与自己交谈。
(评分说明:“每次与经典相遇”1分,“其实都是与人性照面,与自己交谈”1分,共2分)
14.与下文中写今天孩子们的幼稚率薄形成对比;引出下文的观点;从讲述自己读书的经
答案
1、略2.C 3.D4、(1)将“经常”移到“出现”前(2)去掉”不“5、A6、(3分)示例:消费观念深刻变化 生活朴实蔚然成风(用单句或复句表示,意思对即可。主题正确鲜明1分,语言简洁流畅1分。达不到要求的酌情扣分。)
7.略
8(1)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2)(陆游)就自己笑自己(自我解嘲)说:“这不就是我所说的书窝吗!”
9.(4分)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1分) 信乎其似巢也(1分)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2分)
10.与一般流感相似,突然发高烧,传染性强,人感染后进展快;有一定潜伏期,主要是以呼吸道传染传播,年轻强壮的人是高危人群;对热敏感,高温可灭此病毒;并不可怕,可防可控可治。
11.不设统一答案,①作比较,以甲型H1N1流感与一般流感作比较,突出其传染性强,人感染后进展快的特点。②列数据,以38℃以上的具体数据说明甲型H1N1流感突然发高烧的特点。③举例子,举引发肺炎和呼吸衰竭等例子说明甲型H1N1流感容易引起严重疾病,甚至导致死亡。
历入手,给人亲切感,便于说理。
(评分说明:答出任意两点即可。每点1分,共2分)
15.(1)造成这个时代思想的贫薄与文化的匮乏。(2)延缓和阻碍一个民族的心智成熟。 (评分说明:大意对即可。每点1分,共2分)
16.示例1:理解(1)句。读一本好书就是一次人生的探险,一次世事的游历。在阅读中我们探寻新的世界,开阔眼界,丰富自己的灵魂,这样我们将进入到一个新的人生境界。
示例2:理解(2)句。阅读经典书籍,如同与那些杰出人物倾心交流,聆听他们的教诲,从而了解社会,了解人生,学会做人,学会处事。
(评分说明:言之成理即可。结合“读书可以改变人”理解语句1分,语言表达1分,共2
分)
17.示例1:永远忘不了鲁迅笔下的长妈妈。当我读到她睡觉时摆出的“大”字的睡姿时,不禁暗笑她的粗俗。但读到长妈妈特意为少年鲁迅买到《山海经》时,再回想那个“大”字的睡姿,她的粗俗在我脑海中变成了淳朴和率真。
示例2:走进唐僧的情感世界,我的情感也随之如波澜般起伏。当我读到他三次被白骨精的化身迷惑,驱赶悟空时,内心充满气愤。而读到他为深受苦役折磨的众和尚落泪、为小孩子
被当作药引落泪时,又被他善良仁厚的性格深深感动。取经成功,不仅靠坚韧的毅力,还要靠悲天悯人的情怀。
(评分说明:符合要求即可。能够具体谈阅读时对情节和人物产生的情感、认识1分,谈情感、认识的变化1分,语言表达1分,共3分)
18.②盼 ④惜 (5)议(3分。意对即可)
19.答案示例:朱顶红:好似故友如约相访,让“我”深感她的多情,她浓郁的花香更令“我”心旷神怡。君子兰:如新交的知己,让“我”顿生相见恨晚之慨,她的玲珑、小巧、幽微让“我”感到她就是名副其实的君子。(4分。两者的不同各2分。意对即可) 20.(1)答案示例:①花茎长高了多少,花苞长大了多少;②六瓣的花形、艳艳的朱红;③开在心窗之下,留在唇吻之间;④玲珑得多,小巧得多;⑤故友重逢的喜悦、心仪知己的快乐;⑥别有情调、别有韵味;⑦一分朦胧,一分深邃;⑧深深地沉醉,深深地感叹;⑨这几日的盛开,这几日的沉醉;⑩三百多个日子的浇灌,三百多个日子的期盼;(人生夏日的骄阳、人生冬季的严寒;人生夏日的清凉、人生冬季的温暖)。(2分)
(2)可扣住“挺出”、“托起”以及“溢满”等词语来品析;也可扣住“花茎上骄傲地托起小小的花苞”这一拟人句来品析,只要言之成理即可。(2分) 21①指给自己带过来美好记忆的花朵;②也暗指那些对自己有益的故友、知己、君子等;③对美好事物的期盼、呵护、回味的那种心境(心态)。
初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第一部分 (20分) 1.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部分。(7分)
(1)“______________”,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朱自清《春》) (2)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3)____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4)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5)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十则》)
(6)《爱莲说》中,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戏谑.xuâ 澄.清chãng 校.订xiào 琴弦.xián B.蛊.惑gǔ 狡黠.jiã 贻.误yí 韬.光养晦tāo C.皎.洁jiǎo 栖.息qī 惘.然wǎng 唾.手可得tuò D.熟稔.rěn 沮.丧jǔ 鄙.视bǐ 引吭.高歌kàng 3.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2003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标志,富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容易辩识。 B.流传于广西北部桂林等地的龙船歌,歌声雄浑壮美,叩人心弦。
C.面对汶川大地震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13亿中国人众志成诚,风雨同舟。 D.“嫦娥一号”传回的“第一幅月图”完美亮相,中国人的舞月之旅指日可待. 4.请对下列病句提出修改意见。(4分)
(1)古老的中国气功已经用于竞技体育,它可以调节运动员经常赛前出现的紧张情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各地纷纷采取追踪病源、隔离观察等措施,防止甲型H1N1流感不再扩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作家、作品、人物、情节连线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施耐庵———《水浒传》———鲁达——— 风雪山神庙
B.笛福———《鲁滨孙漂流记》———鲁滨孙———开导“星期五” C.罗曼•罗兰———《名人传》———托尔斯泰———创作《战争与和平》 D.老舍———《骆驼祥子》———祥子———烈日下拉车
6.下面是弘毅中学于2008年9月和2009年3月对该校初一学生消费观念及消费现状的调查结果表,请你根据调查数据为该校校刊构思一则新闻,你只需将新闻的标题写在下面的空格中,字数不超过20字。(3分)
答
第 二 部 分 (5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7~9题。(12分)
《陋室铭》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陆游筑书巢》
[乙]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注释:①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觌:dí,相见。 7.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
(1)有仙则名.( ) (2) 无丝竹之乱.耳( ) (3)斯.是陋室 ( ) (4)妻子..不觌( ) 8.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用原文句子填空。(4分)
甲乙两文中的主人都热爱自己的居室。陋室的主人自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书巢主人的朋友评价“ _______________ ”;居室的主人都情趣高雅,与朋友谈笑风生,这个意思可以用甲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来表达。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0—12题。(9分)
甲型H1N1流感不可怕
①一般来说,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症状类似感冒,会出现发烧、咳嗽、疲劳、食欲不振等症状。A这与一般流感相似,但传染性强,人感染后进展快。B比较明显的症状为突然发烧到38℃以上。有些人还会出现腹泻和呕吐症状。以往也曾报告因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引起严重疾病,甚至导致死亡,C例如引发肺炎和呼吸衰竭等。
②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潜伏期在7天左右,这段时间里,患者均视为具有潜在传染性,儿童尤其是幼儿在较长时期内可能均具有潜在传染性。
③但是,甲型H1N1流感疫情并不可怕,是可防可控可治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发生不久,有专家指出媒体可能放大了疫情,初夏是疫情高发期,类似的疫情历史上很多,甲型H1N1流感很可能过了夏天就没事了。我国卫生部长陈竺在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上指出:“我相信,用科学的卫生知识武装民众,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这一疫情,应该是可防可控可治的。”他强调国际社会要加强合作,相互帮助,分享知识,携手战胜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卫生部委托专家研究拟定了《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版)》,于4月30日印发各地并实施。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5月22日在日内瓦第62届世卫大会上强调了对甲型H1N1流感防治工作。不久,美国已拨款10亿美元启动甲型疫苗测试等工作。
④疾病传播途径主要为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感染的动物或其粪便、周围污染的环境或气溶胶等途径传播。某些毒株如H1N1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其传染途径与流感类似,通常是通过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等。因此,只要我们从疾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入手就可能预防病毒感染。 ⑤越是年轻、体质强壮的人,身体的免疫功能越敏感,发挥的免疫能量就越高。甲型H1N1流感一旦侵犯这样的人,其人体的免疫细胞就会迅速释放,这是因为免疫功能旺盛,一下子释放太多,就会破坏人体自身免疫细胞的平衡状态,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因此要特别注意对这部分高危人群的防治工作,当然也应注意对老人和儿童的防治。
⑥另外,甲型H1N1流感病毒对热敏感,高温可灭活。因此,只要以高温就可灭甲型H1N1流感病毒。 (根据相关资料编写) 10.请根据你对文章的阅读,简要分析甲型H1N1流感的主要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请从选文第①语段的三个画线句子中任选一句,指出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选文中“甲型H1N1流感很可能过了夏天就没事了”的“很”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17题。(14分)
阅读就是阅世
①1978年,我16岁,正当少年。在人生的这个阶段,读过的书是可以跟人一辈子的。所以,类如浮士德的永恒冲动,曼弗雷德的孤高厌世,还有哈姆雷特的不断怀疑与反省,成为我日后一再提及的永恒记忆。当然,那样年代中的成长并不轻松。物质的匮乏与精神的贫瘠,都使人脆弱而易感。读书无疑加重了这种感触的分量。但当时的感觉,生命本来就需要伤感的滋养。有时对一个情节乃至细节,可以乐至沉酣,又转生悲凉;有时对一个人物及其结局,可以忧郁入深,又反为旷达。这种情绪转换带出的刺激与快感,难以言说。
②今天的孩子,二十多岁了,通常还幼稚率薄。听说狄更斯们可以为一个街区的拐角写去几千字,就问:写一些这样的文字,有什么意思?还有,像罗曼•罗兰这样,让克利斯朵夫与安多纳德错失在两列相向而开的火车上,一如自己玩剩下的小把戏,怎么看都不像是有创意的安排呀。③其实,快乐满足的仅是感官,经典满足的才是心灵。每次与经典相遇,其实都是与人性照面,与自己交谈。这一点,他们能知道并愿意知道吗?特别是,当他们的阅读通常不再及此,并因这种不及,不再认为经典之于人生有多重要的时候。
④结果自然是令人担忧的。许多孩子除了在中学文学课上读过一些经典(通常是快读速读),在电视上看过一些经典(通常是戏说歪说),再没有开卷有益的经历;杜威视读书为探险,法朗士视读书为壮游,但孩子们只拿书作消遣;笛卡尔说“读杰出的书籍,有如和过去最杰出的人物促膝交谈”,但他们把与书交谈的时光变成了游戏的时光。于是,这些现象所表明的认知的肤浅,已经造成这个时代思想的贫薄与文化的匮乏,而这种贫薄与匮乏,又必定会延缓和阻碍一个民族的心智成熟。
⑤但我们也不失去希望。应该相信,总有一个时刻,人们得安静下来,为人生的意义而苦恼。总有一天,人们得重新认识读书与人生的意义,并由衷地体会到,若自己内心没有的东西,谁都不可能颁赐给你。
⑥契合着个人的经历,最近曾再读但丁,《神曲》“地狱篇”的第一段说:“就在我们人生的中途,我在一座昏暗的森林中醒悟过来,因为我在里面迷失了正确的道路。”许多像我这个年龄段的人都有过迷失,借助于种种外力的帮助,最终都走了出来。但在我,读《神曲》本身,就是走出迷途的最好方法。
⑦很朴素的道理,因为阅读就是阅世,书生活就是真生活。
13.文章第③段有一句话具体解说了“阅读就是阅世”,请把这句话找出并写在下面。(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作者开篇举自己年轻时阅读的事例,说说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作者在第④段说“结果自然是令人担忧的”。精读本段,写出“令人担忧”的结果所指代的具体内容。(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温家宝总理说:“书籍是不能改变世界的,但读书可以改变人,人是可以改变世界的。”结合“读书可以改变人”这句话,谈谈你对下面句子的理解。(任选一句)(2分) (1)杜威视读书为探险,法朗士视读书为壮游。 (2)读杰出的书籍,有如和过去最杰出的人物促膝交谈。
我理解( )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作者说“有时对一个情节乃至细节,可以乐至沉酣,又转生悲凉;有时对一个人物及其结局,可以忧郁入深,又反为旷达。”请从《西游记》、《水浒传》、《朝花夕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四部名著中任选“一个情节(细节)”或“一个人物”,谈谈你在阅读过程中(类似的情感或 认识的变化)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8~21题。(15分)
故烧高烛照红妆
①我养在阳台上的朱顶红开花了,君子兰也开花了。
②花虽然不多,却给我带来了无限的欢乐。自从发现碧绿的叶子中间挺出来亭亭的花茎,花茎上骄傲地托起小小的花苞,我的心里就溢满了渴望。每天都要去细细地观察花茎长高了多少,花苞长大了多少。有时禁不住抱怨长得太慢,让我等得太心焦。可也给了我足够的时间,让我想象花开的样子。朱顶红去年春天已开过一次,那六瓣的花形、艳艳的朱红,至今仍开在心窗之下;那馥郁的甜香似乎依旧留在唇吻之间,让我盼望重温旧岁的欣喜。君子兰却是第一次开花,以前又从未见过君子兰花,这几个花苞留给我太多的悬念,太多的想象与向往。
③在我的期盼之中,朱顶红和君子兰同时开放了,于是我也有了双重的快乐。朱顶红好似故友,未负佳期,如约相访,让我深感花的多情。体味着浓郁的花香,我心旷神怡。君子兰就是新交的知己,让我顿生相见恨晚之慨,它的花形有似朱顶红,但要玲珑得多,小巧得多,花色橘红,花香幽微,恰如“讷①于言而敏于行”的君子,称它为花中君子的确名副其实了。故友重逢的喜悦、心仪知己的快乐让我体会到了什么叫心醉,让我醺醺然②,陶然忘忧。
④沉浸在喜悦中的我,又常常害怕花期过后的萧条与寂寞,于是格外地珍惜花开的日子。李清照于海棠花开之时,在《如梦令》词中写到:“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多情善感的女词人惜花的心情我也一样有,于是每天下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阳台上去看望故友与新知,轻嗅她们临风的花香,近观她们静处的娇姿。东坡亦有诗云:“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豁达、粗犷如东坡尚且对花如此爱惜,害怕娇艳的花一朝零落,就是在夜晚也要点上蜡烛,欣赏盛开的花朵。更何况我也觉得灯下观花如灯下观美人,自当别有情调、别有韵味。于是在花开的夜晚,我也打开阳台上的灯,在幽幽的灯光下看花,花色似乎多了层次,花朵上仿佛也有点点珠粉映射出珠光。花更
像戴了一层面纱的美人,多了一分朦胧,一分深邃。于是我深深地沉醉,深深地感叹古人的多情和浪漫。
⑤花开花谢是自然的规律,我们谁都无法让花永开不败。但一年里有了这几日的盛开,这几日的沉醉,就酬报了我三百多个日子的浇灌,三百多个日子的期盼。那开在灵魂深处的花,也足以为我抵挡人生夏日的骄阳、人生冬季的严寒,让我的心拥有人生夏日的清凉、人生冬季的温暖。 (选自《思维与智慧》) 【注释】①〔讷(nâ)〕(说话)迟钝。②〔醺(xūn)醺然〕酒醉的样子。
18.本文行文思路清晰。请结合各段内容填空,理清本文的思路。(每空只填一字)(3分) ①开花→ ②( )花→ ③赏花→ ④( )花→ ⑤( )花
19.朱顶红和君子兰虽在“我”的期盼中同时开放了,但她们带给“我”的感受不完全相同。其不同之处表现在哪里?(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其语言极富有特色。试完成以下小题。(5分)
(1)文中运用了许多形式上两两成对的句子,读来琅琅上口,富有节奏感。请按照示例从文中另举两例(引用的古诗词除外)。(2分)
示例:“花色橘红,花香幽微”、“轻嗅她们临风的花香,近观她们静处的娇姿”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边的句子写得很精妙,请揣摩并品析。(3分)
自从发现碧绿的叶子中间挺出来亭亭的花茎,花茎上骄傲地托起小小的花苞,我的心里就溢满了渴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本文最后一段话很富有哲理,其中“那开在灵魂深处的花”包含了哪些深层含义?(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三 部 分 ( 50分)
22. 请在下面的作文题中任意选做一题。 (1) 题目:心中的风景
要求:①自定立意; ②自选文体; 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2) 以“读”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拟题目,不可用话题作题目;②自定立意; ③自选文体; ④不少于6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 ⑥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可能,不如“很可能”准确。
13.每次与经典相遇,其实都是与人性照面,与自己交谈。
(评分说明:“每次与经典相遇”1分,“其实都是与人性照面,与自己交谈”1分,共2分)
14.与下文中写今天孩子们的幼稚率薄形成对比;引出下文的观点;从讲述自己读书的经
答案
1、略2.C 3.D4、(1)将“经常”移到“出现”前(2)去掉”不“5、A6、(3分)示例:消费观念深刻变化 生活朴实蔚然成风(用单句或复句表示,意思对即可。主题正确鲜明1分,语言简洁流畅1分。达不到要求的酌情扣分。)
7.略
8(1)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2)(陆游)就自己笑自己(自我解嘲)说:“这不就是我所说的书窝吗!”
9.(4分)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1分) 信乎其似巢也(1分)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2分)
10.与一般流感相似,突然发高烧,传染性强,人感染后进展快;有一定潜伏期,主要是以呼吸道传染传播,年轻强壮的人是高危人群;对热敏感,高温可灭此病毒;并不可怕,可防可控可治。
11.不设统一答案,①作比较,以甲型H1N1流感与一般流感作比较,突出其传染性强,人感染后进展快的特点。②列数据,以38℃以上的具体数据说明甲型H1N1流感突然发高烧的特点。③举例子,举引发肺炎和呼吸衰竭等例子说明甲型H1N1流感容易引起严重疾病,甚至导致死亡。
历入手,给人亲切感,便于说理。
(评分说明:答出任意两点即可。每点1分,共2分)
15.(1)造成这个时代思想的贫薄与文化的匮乏。(2)延缓和阻碍一个民族的心智成熟。 (评分说明:大意对即可。每点1分,共2分)
16.示例1:理解(1)句。读一本好书就是一次人生的探险,一次世事的游历。在阅读中我们探寻新的世界,开阔眼界,丰富自己的灵魂,这样我们将进入到一个新的人生境界。
示例2:理解(2)句。阅读经典书籍,如同与那些杰出人物倾心交流,聆听他们的教诲,从而了解社会,了解人生,学会做人,学会处事。
(评分说明:言之成理即可。结合“读书可以改变人”理解语句1分,语言表达1分,共2
分)
17.示例1:永远忘不了鲁迅笔下的长妈妈。当我读到她睡觉时摆出的“大”字的睡姿时,不禁暗笑她的粗俗。但读到长妈妈特意为少年鲁迅买到《山海经》时,再回想那个“大”字的睡姿,她的粗俗在我脑海中变成了淳朴和率真。
示例2:走进唐僧的情感世界,我的情感也随之如波澜般起伏。当我读到他三次被白骨精的化身迷惑,驱赶悟空时,内心充满气愤。而读到他为深受苦役折磨的众和尚落泪、为小孩子
被当作药引落泪时,又被他善良仁厚的性格深深感动。取经成功,不仅靠坚韧的毅力,还要靠悲天悯人的情怀。
(评分说明:符合要求即可。能够具体谈阅读时对情节和人物产生的情感、认识1分,谈情感、认识的变化1分,语言表达1分,共3分)
18.②盼 ④惜 (5)议(3分。意对即可)
19.答案示例:朱顶红:好似故友如约相访,让“我”深感她的多情,她浓郁的花香更令“我”心旷神怡。君子兰:如新交的知己,让“我”顿生相见恨晚之慨,她的玲珑、小巧、幽微让“我”感到她就是名副其实的君子。(4分。两者的不同各2分。意对即可) 20.(1)答案示例:①花茎长高了多少,花苞长大了多少;②六瓣的花形、艳艳的朱红;③开在心窗之下,留在唇吻之间;④玲珑得多,小巧得多;⑤故友重逢的喜悦、心仪知己的快乐;⑥别有情调、别有韵味;⑦一分朦胧,一分深邃;⑧深深地沉醉,深深地感叹;⑨这几日的盛开,这几日的沉醉;⑩三百多个日子的浇灌,三百多个日子的期盼;(人生夏日的骄阳、人生冬季的严寒;人生夏日的清凉、人生冬季的温暖)。(2分)
(2)可扣住“挺出”、“托起”以及“溢满”等词语来品析;也可扣住“花茎上骄傲地托起小小的花苞”这一拟人句来品析,只要言之成理即可。(2分) 21①指给自己带过来美好记忆的花朵;②也暗指那些对自己有益的故友、知己、君子等;③对美好事物的期盼、呵护、回味的那种心境(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