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导论

河北科技大学

本 科 生 课 程 论 文

论 文 题 目 浅议我国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趋势

学生专业班级 交通运输

学生姓名(学号)

指 导 教 师 穆莉英

完 成 时 间 2013年 12 月 2 日

2013年 12 月 2 日

目录

摘要……………………………………………………………………1 前言……………………………………………………………………1

一、什么是交通运输…………………………………………………1

二、我国交通运输体系现状…………………………………………1

(一) 交通基础设施规模迅速扩大,运量快速提高 ………………1

(二) 交通运输体系逐步市场化,效率和服务质 …………………2

量不断提高

三、我国交通运输存在的问题 ……………………………………2

(一) 交通环保不适应交通发展形势 ………………………………2

(二) 交通环保监督检查不够 ………………………………………2

(三) 交通环保执法管理混乱 ………………………………………2

(四) 交通环保欠帐较多 ……………………………………………2

四、我国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前景……………………………………2

(一) 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将继续以发展为主题,在发展 …………3 过程中逐步进行结构优化……………………………………………3

(二) 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合理分工,协调 …………3 发展,形成综合性的高效能运输网络系统…………………………3

五、对交通运输导论这门课的感想…………………………………3 结论 ………………………………………………………………3 参考文献………………………………………………………………4

浅议我国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增长,交通运输体系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更好的认清目前我国交通运输体系的整体现 状,建立一个良好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并使之协调快速的发展成为目前首当其冲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主要分析了目前我国交通运输体系的整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我国未来交通发展的方向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关键词】:交通运输体系 现状 发展前景

前言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交通运畅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从而带动了交通运输方式的变革。从先前的人力、畜力运输发展到现在的铁路、公路、水运、航空以及管道运输五种基本交通运输方式分工协作的综合运输阶段。

一、什么是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是指运输工具在运输网络上的流动和运输工具上载运的人员与物资在两地之间位移的经济流动的总称。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基本需要和先决条件,是现代社会的生存基础和文明标志,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纽带和基础结构,是现代工业的先驱和国民经济的先行部门,是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是国土开发、城市和经济布局形成的重要因素。 通过交通运输,可以改变商而的空间位置,创造商品的空间价值;可以保证商品在需用的时间送到达当的地点,从而创造商品的时间价值、交通运输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降低产航价格、减轻消费者的负扔、提高土地价值及利于国土开发。

二、我国交通运输体系现状

(一)交通基础设施规模迅速扩大,运量快速提高

近三十年来,我国政府对交通运输体系的投资力度使得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和速度快速增长,交通网络覆盖面继续扩大,通达度进一步提高,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综合交通体系,综合运输能力显著增强。据有父研究证明,2006年底,交通基础网络已达到373.1万公里。其中,公路里程年均增长超过7%,高速公路、铁路里程年均增长5%左右;内河航道达到12.4万公里;港口泊位

3.53万个,深水泊位新增300多个管道里程5万公里,比2000年增长98%;机场达到147个。这预示着我国交通运输已进入能力扩张与质量提高的新阶段。

(二) 交通运输体系逐步市场化,效率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随着我国交通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对运输市场管制的进一步开放化。交通运输市场化的脚步不断加快,吸引了众多外商和民间资本。同时由于治理整顿,水运及公路运输市场行为和秩序进一步规范,运输机制已初步建立将或已用于指导市场;航空公司体制改革带动了民'开资本的迅速融入,形成多个市场主体平等参与的格局,推动了运输业的不断创新发展,有效发挥了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在市场化的影响下,随着基础设施、技术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等的不断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有了较大提高。作者简介:李伟。南京市交通高级技工学校。以铁路先后6次提速和公路便捷、高效为目标的货物运输服务体系已基本形成,货物运输代理、物流服务、和信息服务等方便快捷的运输服务方式发展迅

速,货物运输的及时性和延展性在一定意义上实现了质的飞跃。

三、我国交通运输存在的问题

(一) 交通环保不适应交通发展形势。

作为重点发展行业,国家加大了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带动交通建设飞速发展,交通环保任务和责任随之加大。交通环保点多、线长、面广、流动分散,治理难度大,工作机制和队伍远远不适应工作开展的需要,尤其是作为行业环保中坚力量的各地交通主管部门环保机构存在管理薄弱问题。

(二) 交通环保监督检查不够。

交通环保监督管理力度不够问题突出,特别是工程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不到位。有些单位施工中环保措施不到位,将弃方堆放到河道中,影响河道泄洪;客轮存在船员和旅客向水域乱扔垃圾的问题,尤其是三峡成库后的长江上游库区段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

(三) 交通环保执法管理混乱。

交通环保法规交叉、难以公正执法等问题突出。比如,2001年,交通部与水利部发出的《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规定》,要求在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建设公路,应编制水土保持方案。但是许多不该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其它工程项目也编制了,使建设项目增加了很多程序,影响了工程进度,同时也造成了浪费。

(四) 交通环保欠帐较多。

由于地方交通开展环保工作较晚,发展也不平衡,造成欠帐较多。中小港口、小型船舶污染治理欠帐多,管理监督难度大。港口船舶废弃物接收处理设施投资缺口很大,特别是长江中上游、太湖等内河地区的船舶和废弃物接收处理问题较多。

四、我国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前景

通过加快发展与改革。大幅度提高运输能力,推进城乡、区域交通协调发展,提高运输质量,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建立智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成为目前我国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的目标。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上升

阶段,在近期乃至中期的发展中,GDP增长速度迅速。这就要求交通运输提供有效的基础支撑和服务支撑。根据我国交通运输现状基础、社会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资源和环境条件以及世界科技发展趋势,未来我国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发展将更加完善化、现代化、综合化、智能化。

(一)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将继续以发展为主题,在发展过程中逐步进行结构优化

交通运输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是实现生产力水平提高、促进市场扩张等极其重要的手段。预计到2020年。我国的交通运输需求总量将达到目前的2.5—3倍左右,因此,未来我国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需要继续以发展为主题,继续支持各种运输方式完成大的发展过程,通过增加总量规模,提高我国交通运输的机动性和通达性,增强对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持能力,并在发展过程巾按照各种运输方式的合理分工与协作,加快符合未来发展需求的主导运输方式的发展。

(二) 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合理分工,协调发展,形成综合性的高效能运输网络系统

公路,形成骨架干线高速化,次干线快速化,支线密集化的结构合理、完善的基础网络系统;铁路路网系统着重于干线和通道,形成与地理空间和大运量流向相适应的较完善的框架网络布局;内河和沿海水运,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条件结合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形成江、海运输大通道和水系运输网络;远洋运输和港口,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化船队和适应外贸进出口、沿海运输需要的、结构合理的现代化港口;航空,建成枢纽机场、干线机场、支线机场结构层次合理的机场布局;管道,逐步形成与油气资源开发地、进口点至加工地、消费地相适应的具有较好调配功能的输送管道网。

五、对交通运输导论这门课的感想

上大学以来一直都处于迷茫之中,因为不知道交通运输是学什么的,也不知道出来能够从事什么工作。当初报这门课的时候并没有太关注这门课,只是因为在河北省招收的人多,就和妈妈商量了一下就报了,所以上了大学以后有些迷茫。

上了大二以后,终于有了专业课——《交通运输导论》,在老师的帮助下,我知道了我们专业该怎样去学习,该从事什么工作。

交通运输专业培养具备运筹学、管理学、交通运输组织学等方面知识,能在国家及省、市的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交通运输企事业单位等从事交通运输组织、指挥、决策,交通运输企业生产与经营管理的高级技术人才。所以为了这一目标我们一定要做到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多多请教老师,在图书馆多看一些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心中要有两种目标:长期、短期,短期目标我们一定要努力实现。进而达到长期目标,努力成为国家的栋梁

交通运输专业就业前景:交通运输培养掌握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技能,能从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生产、经营与服务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可从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工作、行车调度指挥工作、客运服务工作等,可胜任车站值班站长、车站值班员、车站站务员、行车调度员、值班主任等岗位工作。

结论

我国长期以来交通运输以单一运输方式为主,各运输方式之间缺乏联系,因此发展综合交通运输方式是必然的选择。而由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运输速度及服务的提高交通运输必将向着综合化、智能化、人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伟,江苏科技信息(科技创业),浅议我国交通运输体系的现状与发展,2009年第九期

[2] 崔书堂《交通运输组织学》 2008, 3

[3] 泉州晚报(泉州),加快交通运输产业人才培养 2010-01-30

[5]王武宏,交通运输,北京:新时代出版社,2002

[6] 吴兆麟《综合交通运输规划》2009, 32

[7] 成耀荣《综合运输学》2003, 1

[8]《宏观经济研究》 2009年第4期

[9]骆勇、宇仁德,《道路交通运输组织学》2006,67

[10]沈志云,交通运输工程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河北科技大学

本 科 生 课 程 论 文

论 文 题 目 浅议我国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趋势

学生专业班级 交通运输

学生姓名(学号)

指 导 教 师 穆莉英

完 成 时 间 2013年 12 月 2 日

2013年 12 月 2 日

目录

摘要……………………………………………………………………1 前言……………………………………………………………………1

一、什么是交通运输…………………………………………………1

二、我国交通运输体系现状…………………………………………1

(一) 交通基础设施规模迅速扩大,运量快速提高 ………………1

(二) 交通运输体系逐步市场化,效率和服务质 …………………2

量不断提高

三、我国交通运输存在的问题 ……………………………………2

(一) 交通环保不适应交通发展形势 ………………………………2

(二) 交通环保监督检查不够 ………………………………………2

(三) 交通环保执法管理混乱 ………………………………………2

(四) 交通环保欠帐较多 ……………………………………………2

四、我国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前景……………………………………2

(一) 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将继续以发展为主题,在发展 …………3 过程中逐步进行结构优化……………………………………………3

(二) 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合理分工,协调 …………3 发展,形成综合性的高效能运输网络系统…………………………3

五、对交通运输导论这门课的感想…………………………………3 结论 ………………………………………………………………3 参考文献………………………………………………………………4

浅议我国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增长,交通运输体系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更好的认清目前我国交通运输体系的整体现 状,建立一个良好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并使之协调快速的发展成为目前首当其冲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主要分析了目前我国交通运输体系的整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我国未来交通发展的方向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关键词】:交通运输体系 现状 发展前景

前言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交通运畅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从而带动了交通运输方式的变革。从先前的人力、畜力运输发展到现在的铁路、公路、水运、航空以及管道运输五种基本交通运输方式分工协作的综合运输阶段。

一、什么是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是指运输工具在运输网络上的流动和运输工具上载运的人员与物资在两地之间位移的经济流动的总称。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基本需要和先决条件,是现代社会的生存基础和文明标志,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纽带和基础结构,是现代工业的先驱和国民经济的先行部门,是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是国土开发、城市和经济布局形成的重要因素。 通过交通运输,可以改变商而的空间位置,创造商品的空间价值;可以保证商品在需用的时间送到达当的地点,从而创造商品的时间价值、交通运输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降低产航价格、减轻消费者的负扔、提高土地价值及利于国土开发。

二、我国交通运输体系现状

(一)交通基础设施规模迅速扩大,运量快速提高

近三十年来,我国政府对交通运输体系的投资力度使得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和速度快速增长,交通网络覆盖面继续扩大,通达度进一步提高,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综合交通体系,综合运输能力显著增强。据有父研究证明,2006年底,交通基础网络已达到373.1万公里。其中,公路里程年均增长超过7%,高速公路、铁路里程年均增长5%左右;内河航道达到12.4万公里;港口泊位

3.53万个,深水泊位新增300多个管道里程5万公里,比2000年增长98%;机场达到147个。这预示着我国交通运输已进入能力扩张与质量提高的新阶段。

(二) 交通运输体系逐步市场化,效率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随着我国交通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对运输市场管制的进一步开放化。交通运输市场化的脚步不断加快,吸引了众多外商和民间资本。同时由于治理整顿,水运及公路运输市场行为和秩序进一步规范,运输机制已初步建立将或已用于指导市场;航空公司体制改革带动了民'开资本的迅速融入,形成多个市场主体平等参与的格局,推动了运输业的不断创新发展,有效发挥了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在市场化的影响下,随着基础设施、技术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等的不断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有了较大提高。作者简介:李伟。南京市交通高级技工学校。以铁路先后6次提速和公路便捷、高效为目标的货物运输服务体系已基本形成,货物运输代理、物流服务、和信息服务等方便快捷的运输服务方式发展迅

速,货物运输的及时性和延展性在一定意义上实现了质的飞跃。

三、我国交通运输存在的问题

(一) 交通环保不适应交通发展形势。

作为重点发展行业,国家加大了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带动交通建设飞速发展,交通环保任务和责任随之加大。交通环保点多、线长、面广、流动分散,治理难度大,工作机制和队伍远远不适应工作开展的需要,尤其是作为行业环保中坚力量的各地交通主管部门环保机构存在管理薄弱问题。

(二) 交通环保监督检查不够。

交通环保监督管理力度不够问题突出,特别是工程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不到位。有些单位施工中环保措施不到位,将弃方堆放到河道中,影响河道泄洪;客轮存在船员和旅客向水域乱扔垃圾的问题,尤其是三峡成库后的长江上游库区段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

(三) 交通环保执法管理混乱。

交通环保法规交叉、难以公正执法等问题突出。比如,2001年,交通部与水利部发出的《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规定》,要求在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建设公路,应编制水土保持方案。但是许多不该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其它工程项目也编制了,使建设项目增加了很多程序,影响了工程进度,同时也造成了浪费。

(四) 交通环保欠帐较多。

由于地方交通开展环保工作较晚,发展也不平衡,造成欠帐较多。中小港口、小型船舶污染治理欠帐多,管理监督难度大。港口船舶废弃物接收处理设施投资缺口很大,特别是长江中上游、太湖等内河地区的船舶和废弃物接收处理问题较多。

四、我国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前景

通过加快发展与改革。大幅度提高运输能力,推进城乡、区域交通协调发展,提高运输质量,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建立智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成为目前我国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的目标。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上升

阶段,在近期乃至中期的发展中,GDP增长速度迅速。这就要求交通运输提供有效的基础支撑和服务支撑。根据我国交通运输现状基础、社会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资源和环境条件以及世界科技发展趋势,未来我国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发展将更加完善化、现代化、综合化、智能化。

(一)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将继续以发展为主题,在发展过程中逐步进行结构优化

交通运输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是实现生产力水平提高、促进市场扩张等极其重要的手段。预计到2020年。我国的交通运输需求总量将达到目前的2.5—3倍左右,因此,未来我国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需要继续以发展为主题,继续支持各种运输方式完成大的发展过程,通过增加总量规模,提高我国交通运输的机动性和通达性,增强对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持能力,并在发展过程巾按照各种运输方式的合理分工与协作,加快符合未来发展需求的主导运输方式的发展。

(二) 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合理分工,协调发展,形成综合性的高效能运输网络系统

公路,形成骨架干线高速化,次干线快速化,支线密集化的结构合理、完善的基础网络系统;铁路路网系统着重于干线和通道,形成与地理空间和大运量流向相适应的较完善的框架网络布局;内河和沿海水运,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条件结合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形成江、海运输大通道和水系运输网络;远洋运输和港口,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化船队和适应外贸进出口、沿海运输需要的、结构合理的现代化港口;航空,建成枢纽机场、干线机场、支线机场结构层次合理的机场布局;管道,逐步形成与油气资源开发地、进口点至加工地、消费地相适应的具有较好调配功能的输送管道网。

五、对交通运输导论这门课的感想

上大学以来一直都处于迷茫之中,因为不知道交通运输是学什么的,也不知道出来能够从事什么工作。当初报这门课的时候并没有太关注这门课,只是因为在河北省招收的人多,就和妈妈商量了一下就报了,所以上了大学以后有些迷茫。

上了大二以后,终于有了专业课——《交通运输导论》,在老师的帮助下,我知道了我们专业该怎样去学习,该从事什么工作。

交通运输专业培养具备运筹学、管理学、交通运输组织学等方面知识,能在国家及省、市的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交通运输企事业单位等从事交通运输组织、指挥、决策,交通运输企业生产与经营管理的高级技术人才。所以为了这一目标我们一定要做到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多多请教老师,在图书馆多看一些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心中要有两种目标:长期、短期,短期目标我们一定要努力实现。进而达到长期目标,努力成为国家的栋梁

交通运输专业就业前景:交通运输培养掌握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技能,能从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生产、经营与服务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可从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工作、行车调度指挥工作、客运服务工作等,可胜任车站值班站长、车站值班员、车站站务员、行车调度员、值班主任等岗位工作。

结论

我国长期以来交通运输以单一运输方式为主,各运输方式之间缺乏联系,因此发展综合交通运输方式是必然的选择。而由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运输速度及服务的提高交通运输必将向着综合化、智能化、人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伟,江苏科技信息(科技创业),浅议我国交通运输体系的现状与发展,2009年第九期

[2] 崔书堂《交通运输组织学》 2008, 3

[3] 泉州晚报(泉州),加快交通运输产业人才培养 2010-01-30

[5]王武宏,交通运输,北京:新时代出版社,2002

[6] 吴兆麟《综合交通运输规划》2009, 32

[7] 成耀荣《综合运输学》2003, 1

[8]《宏观经济研究》 2009年第4期

[9]骆勇、宇仁德,《道路交通运输组织学》2006,67

[10]沈志云,交通运输工程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相关内容

  • 2-金融学专业培养计划
  • 金融学专业培养计划 本培养计划为金融学专业设置,由培养方案.指导性教学计划两部分内容组成.其中,培养方案是关于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和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指导性教学计划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总体课程安排,及按照基本学制设计的各学期课程安排建议. 第一部分 培养方案 一.学制 标准学制:4年:学习年限:3 ...

  • 北交大 交通运输导论结课论文
  • 交通运输导论结课论文 --hanjw 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运输已经在社会体系中占有了很大的一部分比重,在生产细化.规模化的今天,拥有便利的交通是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之一. 作为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的学子,我将谈谈我对运输的了解,对运输的希望,以及我自己对未来的规划. "交通为实业之母,铁 ...

  •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代码及选用教材
  •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代码及选用教材 课码 00009 课程名称 教材名称 教材主编 教材出版社 卫兴华等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

  • 机械工程导论论文
  • 机械工程导论论文 --浅谈中国汽车行业现状与未来 XXX 汽车,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1885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制成了世界上第一辆三轮汽车.都说历史的一小步,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大步.巧合的是,汽车也有幸跟我们就此结缘.不像曾经的永动机假说那样,被后来的学术家扼杀在了摇篮之中,汽车,一个 ...

  • 交通运输工程导论教案
  • 教 案 课程:交通运输工程导论 学时: 46(42+4)学时 专业: 教师: 交通运输 朱奎林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工程学院 教 周次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 11 11 12 合计 学 教 进 度 学 内 表 容 备注 课次 1 2 3 4 ...

  • 土木工程专业导论2
  • 西 南 科 技 大 学 <土木工程专业导论2> 课程报告 学 号 姓 名 专业班级 所在学院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2013年 5月 20 日 土木工程专业导论心得 (学号: ) 引言: 土木工程的建树可谓随处可见,大到世界闻名的建筑群,小到无人知晓的小道儿,比如万里长城,几乎无不和土木工 ...

  • 信息技术导论论文
  • <信息技术导论> 论文题目: 对NFC技术的应用与前景的浅研究 专业班级: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1401 学号: 姓名: 张超 联系方式: 对NFC技术的应用与前景的浅研究 张超 (华中科技大学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武汉 430074) 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 ...

  • [工业工程专业导论]教学大纲
  • <工业工程专业导论>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工业工程专业导论 课程编码: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工业工程专业 学时与学分: 1.课程总学时: 32 2.课程总学分: 2 3.理论教学学时:16 4.实践教学学时:16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2012级工业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 ...

  • 电气信息导论论文
  • 本文由小缘love小猪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电气信息类导论 论文 姓名:葛 诚 班级:109079902 学号:10907990203 专业: 电气信息类 重庆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及其自动化学院 第一篇:自动化 关键词:自动化 人工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