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阅读课

如何上好阅读课

四年级,学生已经不能浅显的识字认字,而是以阅读训练为主,并且,学生能从阅读欣赏中积累材料,激起情感,生发灵感,掌握写作所必需的知识、方法、语感,蓄积写作动力,要指导学生写出好作文,就必须重视学生的阅读欣赏。那么,如何指导学生的阅读,又怎样引导学生从欣赏中汲取写作养分呢?

一、拓宽阅读面

小学阶段,学生从课本上学到的课文是有限的。尽管现在强调单元教学的整体性,训练的系统性,但毕竟阅读的面是狭窄的。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语文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抓好课内的阅读,还要注重课外的阅读,拓宽阅读面,扩大阅读量。 首先,要从现有的教材入手,将单元教学中涉及到的作品介绍给学生,并作为必不可少的课外作业,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完。这样,既能将课内的阅读延伸到课外,弥补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又能加深对单元教学中有关课文的进一步理解,收到“窥一斑见全豹”效果。 其次,要指导学生多读教材之外的名著和优秀作品。著名历史学家、诗人郭沫若曾主张“多读名著”。这是因为名著的内容丰富而深刻,影响力大。它不但能拓展思维,还有独特的见解。它的能言前人之未言,道古人之未道的创新精神必定能触发学生的悟性,在一定程度上,能速成和优化学生的作文能力。名著之所以生命力强,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其中有学之不完,赏之不尽的文学艺术价值。

古今中外,还有许多优秀作品,这些作品在立意、构思、语言等方面,都应视为作文的典范。无论阅读小说、剧本,还是散文、诗歌,学生都会受益匪浅,或在选材上受到启迪,或在构思上有所感悟,或在语言上受到熏陶。

再次,要鼓励学生订阅或借阅质量高的文学刊物,或是浏览报纸、广播中有欣赏价值的好文章、好演讲稿、辩论稿、甚至好解说词等等,这也不失为一种阅读提高的途径。不仅仅因为这些读物的内容时代气息浓,更因为其语言的鲜活性,表现手法的多样化能切合现代学生,现代社会的特点。

就像教师要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需要准备好一桶水,十桶水的道理一样,学生要写好一篇文章,也必须有十篇、百篇文章在胸。这样,有着良好阅读基础的同学,写作时思维的闸门才会大开,文思也才会泉涌而出。

二、讲究阅读方法

学生要读的作品委实太多,而在目前教育还没完全能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轨道上来的情况下,让学生把更多的时间花在阅读上,有些不切实际,这就要求采取一些有效的阅读方法。

1、泛读与精读相结合。泛读,指多读,不但量大面广,而且不分文体,目的是博采众长。鲁迅先生曾经指出:不要专看一个人的著作,以防被束缚住,必须博采众长。对于其中的精彩作品、精彩片段必须精读、熟读、读透。“于无法之中求有法、有法之后求其他,古人所谓‘文逊烂,文才半’说的就是这个秘诀。”郭沫若的这一写作体会和人们所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凑”是一致的。

2、开设阅读欣赏课。现在学校课程设置多,排课紧,语文教学只排学文课和作文课,往往挤不出时间排阅读欣赏课,这其实是语文教学指导思想上的一个疏忽。实践证明:阅读欣赏课不仅学生欢迎,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它的点拨、指导作用之大,胜过多少写作的空洞说教。如何上好阅读欣赏课,这里介绍几种做法:

⑴自我欣赏法。即要求学生选取自己的佳作,在全班朗读,并介绍自己的写作过程、写作目的,所用的写作方法,成功之处等。这种方法能增强自身的写作信心,有利于创造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⑵推荐欣赏法。这是要求学生从所阅读的作品中把自己认为最有借鉴价值的优秀作品介绍给同学,并具体谈谈作品在立意、构思、语言等方面的特色。这种方法能促使学生不仅多读,而且能有比较、有选择地读,培养鉴赏能力,还能在同学中产生一种竞争效应。

⑶集体欣赏法。这种阅读的内容由教师来选择为主。一是可由教者朗读,提出要求,由学生进行评析;二是可请学生朗读,由老师进行系统分析。另外,还可以采用播放录音的办法,师生共同欣赏。这种欣赏可以将所阅读的作品分析得透彻。学生们通过各抒己见的评析,能使本来较朦胧的写作思路变得清晰、明朗起来,在欣赏中掌握作文的奥秘,丰富写作知识,还利于切磋写作技艺,互相取长补短,提高鉴赏水平。

⑷质疑欣赏法。这种方法比前三种要求高,它要求读者必须真正读懂作品,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设置种种写法,比较表达效果。各种质疑将会引起同学们的反思,其作文的技巧也不难掌握。这种做法能促使学生从浑沌的被动的思维境界到达一个比较清晰、主动的思维境界,消除他们对作文的惧怕心理及各种压抑、凝滞的状态,让他们本来较为闭塞的写作思维吹进一丝凉风,豁然开智,轻松地进入写作佳境。

三、注重阅读效果

阅读欣赏是为了积累,更是为了提高。要使阅读和写作紧密结合,必须提出一定的阅读欣赏标准。根据这个标准进行评价,这样的阅读才有效果。

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可根据不同的文体,不同的内容制作分类卡片。欣赏内容不拘一格,根据阅读者的需要而设计,若能这样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加上教者的不断牵引,定期检查,组织评比,阅读欣赏定会成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良方,同时也优化了语文素质和思想素质,为日后的进一步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谁拥有了语言,谁就拥有了智慧”,学生时期正是记忆力最旺盛的时期,是背诵的最佳时期。对于一些精品,既要朗读,促进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和提高,更要将其中的名句、名段熟记乃至背诵,这样不仅会下笔千言,而且能出口成章,引用自如,并有助于记忆、感知、思维、想象与审美等素质的培养。

张严之

如何上好阅读课

四年级,学生已经不能浅显的识字认字,而是以阅读训练为主,并且,学生能从阅读欣赏中积累材料,激起情感,生发灵感,掌握写作所必需的知识、方法、语感,蓄积写作动力,要指导学生写出好作文,就必须重视学生的阅读欣赏。那么,如何指导学生的阅读,又怎样引导学生从欣赏中汲取写作养分呢?

一、拓宽阅读面

小学阶段,学生从课本上学到的课文是有限的。尽管现在强调单元教学的整体性,训练的系统性,但毕竟阅读的面是狭窄的。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语文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抓好课内的阅读,还要注重课外的阅读,拓宽阅读面,扩大阅读量。 首先,要从现有的教材入手,将单元教学中涉及到的作品介绍给学生,并作为必不可少的课外作业,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完。这样,既能将课内的阅读延伸到课外,弥补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又能加深对单元教学中有关课文的进一步理解,收到“窥一斑见全豹”效果。 其次,要指导学生多读教材之外的名著和优秀作品。著名历史学家、诗人郭沫若曾主张“多读名著”。这是因为名著的内容丰富而深刻,影响力大。它不但能拓展思维,还有独特的见解。它的能言前人之未言,道古人之未道的创新精神必定能触发学生的悟性,在一定程度上,能速成和优化学生的作文能力。名著之所以生命力强,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其中有学之不完,赏之不尽的文学艺术价值。

古今中外,还有许多优秀作品,这些作品在立意、构思、语言等方面,都应视为作文的典范。无论阅读小说、剧本,还是散文、诗歌,学生都会受益匪浅,或在选材上受到启迪,或在构思上有所感悟,或在语言上受到熏陶。

再次,要鼓励学生订阅或借阅质量高的文学刊物,或是浏览报纸、广播中有欣赏价值的好文章、好演讲稿、辩论稿、甚至好解说词等等,这也不失为一种阅读提高的途径。不仅仅因为这些读物的内容时代气息浓,更因为其语言的鲜活性,表现手法的多样化能切合现代学生,现代社会的特点。

就像教师要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需要准备好一桶水,十桶水的道理一样,学生要写好一篇文章,也必须有十篇、百篇文章在胸。这样,有着良好阅读基础的同学,写作时思维的闸门才会大开,文思也才会泉涌而出。

二、讲究阅读方法

学生要读的作品委实太多,而在目前教育还没完全能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轨道上来的情况下,让学生把更多的时间花在阅读上,有些不切实际,这就要求采取一些有效的阅读方法。

1、泛读与精读相结合。泛读,指多读,不但量大面广,而且不分文体,目的是博采众长。鲁迅先生曾经指出:不要专看一个人的著作,以防被束缚住,必须博采众长。对于其中的精彩作品、精彩片段必须精读、熟读、读透。“于无法之中求有法、有法之后求其他,古人所谓‘文逊烂,文才半’说的就是这个秘诀。”郭沫若的这一写作体会和人们所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凑”是一致的。

2、开设阅读欣赏课。现在学校课程设置多,排课紧,语文教学只排学文课和作文课,往往挤不出时间排阅读欣赏课,这其实是语文教学指导思想上的一个疏忽。实践证明:阅读欣赏课不仅学生欢迎,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它的点拨、指导作用之大,胜过多少写作的空洞说教。如何上好阅读欣赏课,这里介绍几种做法:

⑴自我欣赏法。即要求学生选取自己的佳作,在全班朗读,并介绍自己的写作过程、写作目的,所用的写作方法,成功之处等。这种方法能增强自身的写作信心,有利于创造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⑵推荐欣赏法。这是要求学生从所阅读的作品中把自己认为最有借鉴价值的优秀作品介绍给同学,并具体谈谈作品在立意、构思、语言等方面的特色。这种方法能促使学生不仅多读,而且能有比较、有选择地读,培养鉴赏能力,还能在同学中产生一种竞争效应。

⑶集体欣赏法。这种阅读的内容由教师来选择为主。一是可由教者朗读,提出要求,由学生进行评析;二是可请学生朗读,由老师进行系统分析。另外,还可以采用播放录音的办法,师生共同欣赏。这种欣赏可以将所阅读的作品分析得透彻。学生们通过各抒己见的评析,能使本来较朦胧的写作思路变得清晰、明朗起来,在欣赏中掌握作文的奥秘,丰富写作知识,还利于切磋写作技艺,互相取长补短,提高鉴赏水平。

⑷质疑欣赏法。这种方法比前三种要求高,它要求读者必须真正读懂作品,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设置种种写法,比较表达效果。各种质疑将会引起同学们的反思,其作文的技巧也不难掌握。这种做法能促使学生从浑沌的被动的思维境界到达一个比较清晰、主动的思维境界,消除他们对作文的惧怕心理及各种压抑、凝滞的状态,让他们本来较为闭塞的写作思维吹进一丝凉风,豁然开智,轻松地进入写作佳境。

三、注重阅读效果

阅读欣赏是为了积累,更是为了提高。要使阅读和写作紧密结合,必须提出一定的阅读欣赏标准。根据这个标准进行评价,这样的阅读才有效果。

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可根据不同的文体,不同的内容制作分类卡片。欣赏内容不拘一格,根据阅读者的需要而设计,若能这样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加上教者的不断牵引,定期检查,组织评比,阅读欣赏定会成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良方,同时也优化了语文素质和思想素质,为日后的进一步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谁拥有了语言,谁就拥有了智慧”,学生时期正是记忆力最旺盛的时期,是背诵的最佳时期。对于一些精品,既要朗读,促进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和提高,更要将其中的名句、名段熟记乃至背诵,这样不仅会下笔千言,而且能出口成章,引用自如,并有助于记忆、感知、思维、想象与审美等素质的培养。

张严之


相关内容

  • 如何上好一节阅读课
  • 如何上好一节阅读课 课外阅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那么,如何让学生爱上阅读,并感受阅读带来的快乐呢?那么,根据我的工作经验,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改进阅读教学,提高阅读兴趣. 要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内容,根据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重难点:要 ...

  • 如何上好阅读指导课
  • 如何上好阅读指导课阅读指导课,即引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帮助学生大体了解内容,挖掘读本的丰富内涵,品评文化价值.它是阅读工程的关键环节之一.阅读指导课因学段不同而设置,低段重在启发兴趣,中段重在介绍故事内容,高段重在开发丰富文化宝藏.阅读指导课应有充分准备,教师要知其主要内容,备好补充资料和影视图片,以 ...

  • 如何上好语文复习课(3)
  • 如何上好语文复习课 今天,我有幸听了刘晓蕊老师的六单元复习课,对如何上好复习课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每到期末,枯燥无味的复习课往往令老师头痛,令学生厌烦.究其原因,一是复习内容简单重复,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二是复习形式单调乏味,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少教师认为上复习课的目的只是为了巩固知识,强化记忆 ...

  • 如何上好英语阅读课
  • 如何上好英语阅读课 如何上好英语阅读课 [摘要] 在英语阅读课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课内语言知识,获取文章提供的信息,领悟文章的内涵,掌握适当的阅读策略,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拓展,逐步提高语言学习能力. [关键词] 英语阅读 教学结构 阅读策略 师生关系 一, ...

  • 如何上好中小学阅读指导课
  • 如何上好中小学阅读指导课 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又具有很强的社会性.也就是说,单靠课堂四十五分钟的阅读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吕叔湘先生曾说过:"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看课外书."叶圣陶先生也说,要 ...

  • 如何上好小学语文课
  • 如何上好小学语文课 摘要 文章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笔者推崇开放式的课堂教学,让孩子充分展示自己,有意引领孩子多阅读课外书籍,并在生活实践中不断的学习语文知识.另外从情感中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从而热爱学习.全文表达了笔者心中的语文教学倾注了更多的人文关怀,激发了孩子们的情感渴望,希望孩子们能领略人类 ...

  • 如何搞好初三语文复习
  • 如何搞好初三语文复习 面临中考,我们语文老师是非常尽职尽责的,有很多老师制定了周密的总复习计划.因而出现了"拉网式"."链条式"."训练式"等种种复习方式.可语文老师们也常被这样一个问题所困扰:复习计划如此周密,为何复习的效果常常不是很明显 ...

  • 如何上好小学中段语文阅读课
  • 如何上好小学中段语文阅读课 缪丽婷 小学中段介于高.低段之间,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和思想都处于重要的转折期.他们的思维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直观的.外部的特征或属性的成分逐渐减少,抽象的.本质的特征或属性的成分逐渐增多.他们开始喜欢比较新颖的.需要开动脑筋独立思考的学习内容,逐渐以选择 ...

  • 如何上好贫困生的作文课
  • 如何上好贫困生的作文课 河北省新河县白神中心校 张志刚 我们新河县是国家级贫困县.2006年时我所任教的是全县最穷的西 流乡的一所只有二百多名学生的初级中学.当时我上课的班有六十多名学生,除四名农村教师子女外,其余学生家长全部务农,而且还有两人父母双亡,跟奶奶.伯父生活.学生除每年的书费和杂费开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