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地图学教程》
1、地图的定义 :按照一定制图规则,用线条、符号、图形、文字及色彩等在平面上表示地表自然状况、社会政治、经济等现象空间分布及其相互关系的工具书。
2、地图学定义:地图学是研究地图的理论、编制技术与应用方法的科学,是一门研究以地图图形反映与揭示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空间分布、相互联系及动态变化的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科学 。
3、大地水准面的定义:与一个不受风浪和潮汐等外界因素影响、处于完全静止和平衡状态的平均海平面相重合并延伸到大陆内部的重力位水准面。
4、地理坐标的定义:地理坐标是用经度、纬度表示地面点位置的球面坐标。
5、卫星定位的技术优势:GPS 定位技术具有观测点之间无需通视、定位精度高、观测时间短、提供三维坐标、操作简便以及全天候作业等主要特点
6、像片判读的任务:确定某些地物和现象的存在, 判明它们的性质,从影像上判断他们的延续方向,分布范围,确认他的边界,测量这些
地物和现象的主要参数,解释各种现象在空间,时间及成因上的相互关系。
7、列举卫星定位系统在民间的应用:大地测量方面,利用GPS 技术开展国际联测,建立全球性大地控制网,提供高精度的地心坐标,测定和精华 大地水准面。 在工程测量方面,应用GPS 静态相对定位技术,布设精密工程控制网,用于城市和矿区油田地面沉降监测、 大坝变形监测、高层建筑变形监测、隧道贯通测量等精密工程。 在航空摄影测量方面,我国测绘工作者也应用GPS 技术进行航测外业控制测量、航摄飞行导航、机载 GPS航测等航测成图的各个阶段。 在地球动力学方面,GPS 技术用于全球板块运动监测和区域板块运动监测。我国已开始用兵GPS 技术 监测南极洲板块运动、青藏高原地壳运动、四川鲜水河地壳断裂运动,建立了中国地壳形变观测网、 三峡库区形变观测网、首都圈GPS 形变监测网等。 GPS 技术已经用于海洋测量、水下地形测绘。
8、小波分析的定义:是一种将数据,函数或运算分解为不同频率的成分,然后用其与尺度相匹配的分辨率去研究每一个成分的工具。
9、数据库概括和地图概括的区别:数据库概括主要目的是减少数据量,使之能提高地理信息系统中分析功能的效率,因而他只有数据库
管理数据的能力而不考虑符号表达;制图概括则是数据库的图形表达,主要任务是对模型概括后派生的数据库进行图形显示。
10、地图符号学的研究方法:地图符号学的研究有三种方法,一:用传统的符号学研究地图的本质和特征。二是用图形符号学的方法,用视觉变量理论来研究地图符号的结构规律;三是地图语言的研究方法,即将地图符号看做图形语言。
11、地图符号的基本特征:(1)具有一定的约定性。(2)可以等价变换
12、雁行字列与屈曲字列有什么不同:雁行字列指字列中所有的文字均为南北方向;屈曲字列中文字随现状符号的方向而改变,所有文字的中轴线均垂直于所标注的线状符号中心线。
13、绝对比率符号方法的定义:符号面积S 与其代表的数值M 之比为一常数k 的符号称作绝对比率符号。
14、在专题地图中,为什么点状符号只有少数可以放置在数据中心位置上?(1)专题符号一般都较大,若数据中心是居民点,会影响地理底图的显示,(2)专题数据虽然以一个点状符号出现,但它大多占有较大的制图范围;(3)专题符号由于地理位置的接近,经常是叠置在一起的,适当的移位是必然的。因此专题
的点状符号只要求位置合理。
15、. 等值线的特性:(1)等值线图形是对制图现象空间形态比好好的几何模拟。(2)等值线是封闭连续的曲线,同一条等值线上的数值处处相同。(3)通常情况下等值线彼此不想交,但在特殊情况下,可能会重叠。(4)在数值间隔相同的情况下,等值线欲密,空间垂直变化越大,其几何形态上的坡度愈陡;相反,等值线稀疏,空间垂直变化愈小,其几何形态上的坡度愈缓。
16、等高线的定义:等高线是地形表面高度相同的连线。
17、虚拟现实技术的定义:虚拟现实是动态地图的更高级表现方式,它是利用计算机及其控制的多种感觉工具,使应用者沉浸于一种与真实环境高度相似的虚拟场景中。
18、动态地图的功能:功能性主要有过程再现;实时跟踪;运动模拟
19、普通地图的定义:普通地图是表示地球表面的水系、地势、土质、植被、居民点、交通网、境界线等自然地理要素和社会人文要素的一般特征的地图。
20、地形图的定义:通常是指比例尺大于1:100万按照统一的数学基础、图示图列,统一的测量和编图规范要求,经过实地测绘或根据遥感数据和相关数据编绘而成的一种普通地图。
21、简述地形图的编制特点:(1)地图内容的高度概括 (2)地图设计的灵活多样性 (3)制图资料种类的多样性与精度的不均一性。
22、地理底图的作用:(1)在编绘专题图时,地理底图是专题内容的控制基础和骨架。(2)在使用专题地图时,地理底图可以为专题内容定向、定位并说明专题内容与地理背景之间的关系,为揭示其分布规律提供参考和依据。(3)可以从地理底图上表示的基础要素及其与专题要素之间的联系,提取和挖掘潜在信息。
23、卫星影像图的产生和编制过程:(1) 卫星数据的几何纠正(2) 像元亮度的重采样(3) 影像镶嵌(4) 彩色合成(5) 多种信息复合(6) 矢量数据的符号化(7) 图像的输出产品,其主要形式是喷墨彩图、像纸图像和印刷品
24、遥感系列图统一协调步骤:(1) 以影像图和地理底图作为统一协调的参考图参考图;(2) 按自然顺序进行编图;(3) 地带性, 非地带性规律的统一协调;(4) 制图单元的统一;(5) 分类分级的统一协调;(6) 图例符号的和图斑轮廓的统一协调;(7)图面配置和整体规格的统一协调.
25、地图集定义:地图集是围绕特定的主题与用途,在地学体系的影响下,运用信息论,系统论,区位理论,遵循总体设计原则,经过对
各种现象与要素的分析与综合,形成具有一定数量地图的集合体。
26、地图集的特点:(1)图集是对空间、时间环境的认知模型(2)地图集是科学成果的综合总结(3)地图集所选主题具有系统的完备的内容(4)地图集必须实现内容、形式诸方面的统一协调(5)表示方法多样(6)地图是科学性与艺术相结合的成果(7)编制程序及制印工艺复杂
27、与传统制图方法相比,数字制图有哪些优点:无极放大,存储量大,及时共享,多维,容量大,编辑更新方便。
28、简述数字地图的特点:(1)动态特性(2)无缝特性(3)多媒体特性(4)共享特性(5)多维特性(6)易于编辑,便于更新方便使用
29、地图分析的作用:(1)研究各种要素或现象的分布特点和分布规律(2)研究各种要素或现象的相互联系(3)研究各种现象的动态变化(4)进行预测预报(5)进行综合评价
30、地学图谱定义:地学图谱是客观存在的,它是对现代空间格局的真实表达
《新编地图学教程》
1、地图的定义 :按照一定制图规则,用线条、符号、图形、文字及色彩等在平面上表示地表自然状况、社会政治、经济等现象空间分布及其相互关系的工具书。
2、地图学定义:地图学是研究地图的理论、编制技术与应用方法的科学,是一门研究以地图图形反映与揭示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空间分布、相互联系及动态变化的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科学 。
3、大地水准面的定义:与一个不受风浪和潮汐等外界因素影响、处于完全静止和平衡状态的平均海平面相重合并延伸到大陆内部的重力位水准面。
4、地理坐标的定义:地理坐标是用经度、纬度表示地面点位置的球面坐标。
5、卫星定位的技术优势:GPS 定位技术具有观测点之间无需通视、定位精度高、观测时间短、提供三维坐标、操作简便以及全天候作业等主要特点
6、像片判读的任务:确定某些地物和现象的存在, 判明它们的性质,从影像上判断他们的延续方向,分布范围,确认他的边界,测量这些
地物和现象的主要参数,解释各种现象在空间,时间及成因上的相互关系。
7、列举卫星定位系统在民间的应用:大地测量方面,利用GPS 技术开展国际联测,建立全球性大地控制网,提供高精度的地心坐标,测定和精华 大地水准面。 在工程测量方面,应用GPS 静态相对定位技术,布设精密工程控制网,用于城市和矿区油田地面沉降监测、 大坝变形监测、高层建筑变形监测、隧道贯通测量等精密工程。 在航空摄影测量方面,我国测绘工作者也应用GPS 技术进行航测外业控制测量、航摄飞行导航、机载 GPS航测等航测成图的各个阶段。 在地球动力学方面,GPS 技术用于全球板块运动监测和区域板块运动监测。我国已开始用兵GPS 技术 监测南极洲板块运动、青藏高原地壳运动、四川鲜水河地壳断裂运动,建立了中国地壳形变观测网、 三峡库区形变观测网、首都圈GPS 形变监测网等。 GPS 技术已经用于海洋测量、水下地形测绘。
8、小波分析的定义:是一种将数据,函数或运算分解为不同频率的成分,然后用其与尺度相匹配的分辨率去研究每一个成分的工具。
9、数据库概括和地图概括的区别:数据库概括主要目的是减少数据量,使之能提高地理信息系统中分析功能的效率,因而他只有数据库
管理数据的能力而不考虑符号表达;制图概括则是数据库的图形表达,主要任务是对模型概括后派生的数据库进行图形显示。
10、地图符号学的研究方法:地图符号学的研究有三种方法,一:用传统的符号学研究地图的本质和特征。二是用图形符号学的方法,用视觉变量理论来研究地图符号的结构规律;三是地图语言的研究方法,即将地图符号看做图形语言。
11、地图符号的基本特征:(1)具有一定的约定性。(2)可以等价变换
12、雁行字列与屈曲字列有什么不同:雁行字列指字列中所有的文字均为南北方向;屈曲字列中文字随现状符号的方向而改变,所有文字的中轴线均垂直于所标注的线状符号中心线。
13、绝对比率符号方法的定义:符号面积S 与其代表的数值M 之比为一常数k 的符号称作绝对比率符号。
14、在专题地图中,为什么点状符号只有少数可以放置在数据中心位置上?(1)专题符号一般都较大,若数据中心是居民点,会影响地理底图的显示,(2)专题数据虽然以一个点状符号出现,但它大多占有较大的制图范围;(3)专题符号由于地理位置的接近,经常是叠置在一起的,适当的移位是必然的。因此专题
的点状符号只要求位置合理。
15、. 等值线的特性:(1)等值线图形是对制图现象空间形态比好好的几何模拟。(2)等值线是封闭连续的曲线,同一条等值线上的数值处处相同。(3)通常情况下等值线彼此不想交,但在特殊情况下,可能会重叠。(4)在数值间隔相同的情况下,等值线欲密,空间垂直变化越大,其几何形态上的坡度愈陡;相反,等值线稀疏,空间垂直变化愈小,其几何形态上的坡度愈缓。
16、等高线的定义:等高线是地形表面高度相同的连线。
17、虚拟现实技术的定义:虚拟现实是动态地图的更高级表现方式,它是利用计算机及其控制的多种感觉工具,使应用者沉浸于一种与真实环境高度相似的虚拟场景中。
18、动态地图的功能:功能性主要有过程再现;实时跟踪;运动模拟
19、普通地图的定义:普通地图是表示地球表面的水系、地势、土质、植被、居民点、交通网、境界线等自然地理要素和社会人文要素的一般特征的地图。
20、地形图的定义:通常是指比例尺大于1:100万按照统一的数学基础、图示图列,统一的测量和编图规范要求,经过实地测绘或根据遥感数据和相关数据编绘而成的一种普通地图。
21、简述地形图的编制特点:(1)地图内容的高度概括 (2)地图设计的灵活多样性 (3)制图资料种类的多样性与精度的不均一性。
22、地理底图的作用:(1)在编绘专题图时,地理底图是专题内容的控制基础和骨架。(2)在使用专题地图时,地理底图可以为专题内容定向、定位并说明专题内容与地理背景之间的关系,为揭示其分布规律提供参考和依据。(3)可以从地理底图上表示的基础要素及其与专题要素之间的联系,提取和挖掘潜在信息。
23、卫星影像图的产生和编制过程:(1) 卫星数据的几何纠正(2) 像元亮度的重采样(3) 影像镶嵌(4) 彩色合成(5) 多种信息复合(6) 矢量数据的符号化(7) 图像的输出产品,其主要形式是喷墨彩图、像纸图像和印刷品
24、遥感系列图统一协调步骤:(1) 以影像图和地理底图作为统一协调的参考图参考图;(2) 按自然顺序进行编图;(3) 地带性, 非地带性规律的统一协调;(4) 制图单元的统一;(5) 分类分级的统一协调;(6) 图例符号的和图斑轮廓的统一协调;(7)图面配置和整体规格的统一协调.
25、地图集定义:地图集是围绕特定的主题与用途,在地学体系的影响下,运用信息论,系统论,区位理论,遵循总体设计原则,经过对
各种现象与要素的分析与综合,形成具有一定数量地图的集合体。
26、地图集的特点:(1)图集是对空间、时间环境的认知模型(2)地图集是科学成果的综合总结(3)地图集所选主题具有系统的完备的内容(4)地图集必须实现内容、形式诸方面的统一协调(5)表示方法多样(6)地图是科学性与艺术相结合的成果(7)编制程序及制印工艺复杂
27、与传统制图方法相比,数字制图有哪些优点:无极放大,存储量大,及时共享,多维,容量大,编辑更新方便。
28、简述数字地图的特点:(1)动态特性(2)无缝特性(3)多媒体特性(4)共享特性(5)多维特性(6)易于编辑,便于更新方便使用
29、地图分析的作用:(1)研究各种要素或现象的分布特点和分布规律(2)研究各种要素或现象的相互联系(3)研究各种现象的动态变化(4)进行预测预报(5)进行综合评价
30、地学图谱定义:地学图谱是客观存在的,它是对现代空间格局的真实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