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班幼儿一日常规培养

浅谈小班幼儿一日常规培养

常规教育既是幼儿从家庭进入集体生活的第一“必修课”,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进餐、睡眠、上课、盥洗、穿脱衣服等十多个环节。小班幼儿年龄小、依赖性强、顽皮,一旦整天生活在一个班集体里,势必很不习惯、很不适应。要搞好一个班级,建立常规是必要的。但绝不能限制孩子去遵守。小班一日生活安排有十几个环节,有几十条常规,要刚离开家庭的三岁的孩子去遵守这些常规是不容易的。且往往使孩子们觉得苦恼。我不去压制他们,而是用我的爱去催化他们,想方设法运用种种孩子能接受的方法,把常规转化为他们的自觉生活习惯。

一、设置游戏情境,引起幼儿主动遵守常规的兴趣。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游戏符合幼儿生理发展水平,能满足其需要,幼儿游戏以活动本身为目的,小班幼儿具有泛灵化心理,通过设置游戏情境,引起幼儿主动遵守规则,要比抽象的要求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

幼儿园中,餐后散步是利于幼儿身体健康的活动,但小班幼儿活泼好动,常有追跑现象。我多次提醒,但收效甚微。于是,我尝试换了种方法,对他们说:“咱们学小乌龟走路好吧?”幼儿特别感兴趣都同我一起学起小乌龟慢慢的走着。之后,我又不断引导他们模仿小蜗牛走路,小猴踩钢丝等动作,幼儿都非常高兴地慢慢走着,有的孩子边走边告诉我小乌龟和小蜗牛走路是不一样的。

二、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理解常规。

小班幼儿思维以具体形象性为主,对于幼儿来说,幼儿没有经历、体验过的事物不易理解,因此,理解必须建立在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幼儿洗手后不擦干是个总也解决不了的问题。正巧有段时间,幼儿感冒生病的很多,我灵机一动,把洗手变成了给小手洗洗澡。我说:“不擦小手,小手会感冒生病的。”由于有了关于感冒的生活经验。幼儿对我的话理解很快,有的孩子边擦手边对我说:“不擦干,小手就该咳嗽了。”

由此,常规培养建立在幼儿充分的自身体验上,便于幼儿理解并自觉地遵守。小孩生来是无知无识的,种种观念的形成,需要通过老师们正确引导和慢慢培养,如果想在孩子们身上获得教育的最大效果,就不能由成人硬性规定该怎

样,这样往往适得其反,应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以孩子的喜欢、兴趣、经验为出发点,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主幼儿参与常规的制定,做维护常规的主人。 午睡前要脱叠衣服、椅子上叠起来很困难。有的孩子在床上,地上叠衣服,很不卫生。抓住矛盾,组织幼儿讨论:应该在哪儿叠?怎样叠?由于是幼儿熟悉的事情,他们纷纷出主意想办法,并要求到前面做示范。

让幼儿做维护常规的主人,就要让幼儿参与常规的制定、引导幼儿发现自身的问题,引发幼儿主动讨论,我们知道,想让幼儿主动学习,最重要的就是让幼儿主动思考,想让幼儿参与常规制定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引发幼儿思考的过程。

四、用教师的行为暗示孩子,促使孩子遵守常规。 教师是幼儿心目中极有影响的人,老师的言行、情绪对幼儿有着极大的带动作用,而小班幼儿情绪易受感染,老师适时的行为暗示,才能促使孩子遵守常规。特别是小班孩子,老师在他们的心目中是伟大而神圣的,他们模仿及好奇心都很强,对老师的言行举止更是乐意去模仿,我们不妨利用幼儿这一特点去教育他们。

五、多鼓励表扬,正面引导幼儿。

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幼儿的点滴进步受到老师的赞许后,他会便自信、更快乐,因为爱与尊重的心理环境有利于幼儿主动地学习,多用鼓励表扬的方法进行下面引导,幼儿更易接受。我在幼儿洗手时经常表扬那些易被幼儿直接感受到的行为:“某某的小手又白又嫩,因此她每次都特别认真地洗手。”看某某洗得多仔细,过几天他的手一定会变得更好看。“告诉你们一个秘密,你要是认真洗手,手上会有香皂的香味,我还要在有香味的小手上给你贴上个漂亮的小贴画。”每到此时,孩子们都主动把干净的手伸过来让我看,让我闻。当小手上被贴上小贴画时,幼儿会兴奋地说:“明天,我还要认真洗手。” 我们对幼儿的表扬和鼓励,这对孩子积极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也有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观念。幼儿会为了教师的赞许而更加努力地做好每件小事。

六、利用家长园地。向家长宣传合理为幼儿穿着衣物的知识,并同个别家长联系,让他们注意自己孩子的着装、多考虑一些孩子的生活细节问题。现在,有的家长为孩子购买衣服只凭自己的审美观点,不考虑孩子身心的特点。不是衣

服太紧,不透气;就是衣服穿脱不方便,影响孩子的行动;有的衣服还不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要么太妖艳,要么太老气。孩子的穿戴应有孩子的特点,我们教师可利用家长园地和与家长个别交谈的时间提醒家长做到这一点。让家长也加入到培养良好的常规习惯的队伍中来,真正做到家园同步。 总之,把握孩子们年龄特点是关键,还要注意让幼儿成为常规的主人,促进幼儿主动思考、主动遵守,激发幼儿的主动性,我们只要在实践中,进行不断尝试,在这方面多留意,多运用方式、方法,相信孩子们就能更健康,更快乐的成长,我们的工作就会更有效的开展。

幼儿园保育员:沙 娜

二0一二年五月十五日

浅谈小班幼儿一日常规培养

常规教育既是幼儿从家庭进入集体生活的第一“必修课”,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进餐、睡眠、上课、盥洗、穿脱衣服等十多个环节。小班幼儿年龄小、依赖性强、顽皮,一旦整天生活在一个班集体里,势必很不习惯、很不适应。要搞好一个班级,建立常规是必要的。但绝不能限制孩子去遵守。小班一日生活安排有十几个环节,有几十条常规,要刚离开家庭的三岁的孩子去遵守这些常规是不容易的。且往往使孩子们觉得苦恼。我不去压制他们,而是用我的爱去催化他们,想方设法运用种种孩子能接受的方法,把常规转化为他们的自觉生活习惯。

一、设置游戏情境,引起幼儿主动遵守常规的兴趣。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游戏符合幼儿生理发展水平,能满足其需要,幼儿游戏以活动本身为目的,小班幼儿具有泛灵化心理,通过设置游戏情境,引起幼儿主动遵守规则,要比抽象的要求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

幼儿园中,餐后散步是利于幼儿身体健康的活动,但小班幼儿活泼好动,常有追跑现象。我多次提醒,但收效甚微。于是,我尝试换了种方法,对他们说:“咱们学小乌龟走路好吧?”幼儿特别感兴趣都同我一起学起小乌龟慢慢的走着。之后,我又不断引导他们模仿小蜗牛走路,小猴踩钢丝等动作,幼儿都非常高兴地慢慢走着,有的孩子边走边告诉我小乌龟和小蜗牛走路是不一样的。

二、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理解常规。

小班幼儿思维以具体形象性为主,对于幼儿来说,幼儿没有经历、体验过的事物不易理解,因此,理解必须建立在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幼儿洗手后不擦干是个总也解决不了的问题。正巧有段时间,幼儿感冒生病的很多,我灵机一动,把洗手变成了给小手洗洗澡。我说:“不擦小手,小手会感冒生病的。”由于有了关于感冒的生活经验。幼儿对我的话理解很快,有的孩子边擦手边对我说:“不擦干,小手就该咳嗽了。”

由此,常规培养建立在幼儿充分的自身体验上,便于幼儿理解并自觉地遵守。小孩生来是无知无识的,种种观念的形成,需要通过老师们正确引导和慢慢培养,如果想在孩子们身上获得教育的最大效果,就不能由成人硬性规定该怎

样,这样往往适得其反,应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以孩子的喜欢、兴趣、经验为出发点,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主幼儿参与常规的制定,做维护常规的主人。 午睡前要脱叠衣服、椅子上叠起来很困难。有的孩子在床上,地上叠衣服,很不卫生。抓住矛盾,组织幼儿讨论:应该在哪儿叠?怎样叠?由于是幼儿熟悉的事情,他们纷纷出主意想办法,并要求到前面做示范。

让幼儿做维护常规的主人,就要让幼儿参与常规的制定、引导幼儿发现自身的问题,引发幼儿主动讨论,我们知道,想让幼儿主动学习,最重要的就是让幼儿主动思考,想让幼儿参与常规制定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引发幼儿思考的过程。

四、用教师的行为暗示孩子,促使孩子遵守常规。 教师是幼儿心目中极有影响的人,老师的言行、情绪对幼儿有着极大的带动作用,而小班幼儿情绪易受感染,老师适时的行为暗示,才能促使孩子遵守常规。特别是小班孩子,老师在他们的心目中是伟大而神圣的,他们模仿及好奇心都很强,对老师的言行举止更是乐意去模仿,我们不妨利用幼儿这一特点去教育他们。

五、多鼓励表扬,正面引导幼儿。

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幼儿的点滴进步受到老师的赞许后,他会便自信、更快乐,因为爱与尊重的心理环境有利于幼儿主动地学习,多用鼓励表扬的方法进行下面引导,幼儿更易接受。我在幼儿洗手时经常表扬那些易被幼儿直接感受到的行为:“某某的小手又白又嫩,因此她每次都特别认真地洗手。”看某某洗得多仔细,过几天他的手一定会变得更好看。“告诉你们一个秘密,你要是认真洗手,手上会有香皂的香味,我还要在有香味的小手上给你贴上个漂亮的小贴画。”每到此时,孩子们都主动把干净的手伸过来让我看,让我闻。当小手上被贴上小贴画时,幼儿会兴奋地说:“明天,我还要认真洗手。” 我们对幼儿的表扬和鼓励,这对孩子积极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也有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观念。幼儿会为了教师的赞许而更加努力地做好每件小事。

六、利用家长园地。向家长宣传合理为幼儿穿着衣物的知识,并同个别家长联系,让他们注意自己孩子的着装、多考虑一些孩子的生活细节问题。现在,有的家长为孩子购买衣服只凭自己的审美观点,不考虑孩子身心的特点。不是衣

服太紧,不透气;就是衣服穿脱不方便,影响孩子的行动;有的衣服还不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要么太妖艳,要么太老气。孩子的穿戴应有孩子的特点,我们教师可利用家长园地和与家长个别交谈的时间提醒家长做到这一点。让家长也加入到培养良好的常规习惯的队伍中来,真正做到家园同步。 总之,把握孩子们年龄特点是关键,还要注意让幼儿成为常规的主人,促进幼儿主动思考、主动遵守,激发幼儿的主动性,我们只要在实践中,进行不断尝试,在这方面多留意,多运用方式、方法,相信孩子们就能更健康,更快乐的成长,我们的工作就会更有效的开展。

幼儿园保育员:沙 娜

二0一二年五月十五日


相关内容

  • 以儿歌优化小班一日生活常规
  • 作者:王铮 新课程学习(下) 2012年05期 小班幼儿年龄小.生活自理能力差.且无规则意识,而且家长会过多包办,使他们失去自我锻炼的机会,这令他们在新的环境中无所适从.而我们的老师指导小班幼儿生活常规时,又往往存在许多问题:形式单一,说教为主:策略生硬,指令性语言:一紧一松,没有坚持:等等.这都使 ...

  • 浅谈如何在小班进行常规培养
  • 浅谈如何在小班进行常规培养 一个班的常规好与不好,直接关系到幼儿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如果常规没有建立好,幼儿无法形成良好的习惯,教师也因在组织各环节活动要分散精力去维持规则而影响活动的质量.所以,常规培养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良好的常规是靠幼儿遵守而得以实现的,幼儿主动.积极的反 ...

  • 小班下工作计划
  • 篇一:小班下学期工作计划 小班 下学期工作计划 --李玫 基本情 况分析 经过上半学期的学习,全班幼儿的各项能力都有所提高,体质有所增强,而且一个个都愿意 离开父母的怀抱来到我们老师身边,一起游戏,学习.全班幼儿都能适应集体生活了.喜欢 和老师,小朋友们一起学本领,而且大部分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好, ...

  • 2016秋幼儿园小班班务计划
  • 2016年幼儿园小班班务工作计划 1.2016年幼儿园小班班务工作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我班现在有幼儿人数25人,其中男孩11人,女孩14人.这些孩子都是长辈照顾,没上过幼儿园,在班上几日活动中我了解到许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加上长辈的溺爱,脾气比较娇纵,生活自理方面缺少锻炼.开学后,从对幼儿日常观 ...

  • 小班下学期教学计划
  • 小班下学期教学计划 篇一:小班下学期教学计划范文 一 班况分析新年过去了,我们迎来了小班的第二学期.现如今,我们班的新生经过几周的学习生活情绪基本已稳定,个别孩子还有哭泣行为,情绪不大稳定.原来的孩子们经过了 一学期在园的生活和学习之后,有了很大进步,每位幼儿都愿意上幼儿园,同时能积极参与教师组织的 ...

  • 幼儿园小班一日活动常规
  • 幼儿园小班一日活动常规 一.晨检(7:50-8:20) 1.热情主动接待幼儿来园,亲切拥抱情绪不稳的幼儿,并进行晨检(一问.二看.三摸.四查). 晨检的方法: 看脸色.皮肤.延伸.咽喉. 摸摸幼儿的额头.看是否发烧.摸腮腺是否肿大. 问幼儿在家吃饭情况,睡眠是否正常,大小便有无异常. 查幼儿是否携带 ...

  • 幼儿园小班德育总结
  • 幼儿期是智力开发的最佳起,也是培养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对幼儿进行初步得道德认识.道德情感的教育和训练,是幼儿教育中一向非常重要的工作.因此,我们特制定此计划.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的要求,结合五大领域的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向幼儿渗透德育教育,全面提高我班幼儿的思想素质,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地发 ...

  • 小班带班一日常规
  • 小班带班教师一日常规工作细则 2012 年秋季 时 间 工作内容 签 到 按时签到,收册前准时入班. 1.正班主任热情接待幼儿,有礼貌地向幼儿及家长问好,做好个别幼儿的衣 物药物交接工作,严格和家长履行接送卡手续.观察幼儿身体.情绪和精 神面貌,察看是否携带不安全物品. 2.副班主任给晨检异常幼儿测 ...

  • 如何对小班幼儿进行常规教育
  • 如何对小班幼儿进行常规教育 在幼儿园实习了六周,并且是在小班,我几乎与这帮孩子共同成长.通过实践,让我对于小班常规教育的培养颇有感触.刚开始我们班上的小朋友满屋子乱跑,几乎没有孩子是坐在座位上的.想干嘛干嘛,缺乏一定的组织性和纪律性.犹如一盘散沙,每天的活动都无法正常进行.为此,带班老师根据小班幼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