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工作面W型通风系统分析及应用

15

6

             2009年第3期

采煤工作面W 型通风系统分析及应用

王 勇

(新汶矿业集团公司翟镇煤矿, 山东新泰 271204)

摘 要 由于地质条件的影响, 长壁式采煤工作面由U 型通风系统扩展出了Y 和W 型通风系统。该文对采煤面W 型通风系统不同类型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采煤工作面 W 型通风系统中图分类号T D72  文献标识码 B

  我国大部分矿区采煤面均采用U 型通风系统。在

实际生产中, 走向长壁式采煤工作面由于地质条件的影响也出现了Z 、Y 和W 型通风系统, 这些形式都是由U 型通风系统扩展而成的。翟镇矿的7201面和面采用了W 型通风系统, 下, 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 掘进工程量。

1 不同类型W W 型通风系统有前进式和后退式区分, 在使用过

(3) , 如

程中, 前进式由于系统维护在采空区, 漏风量大, 采空区涌出的沼气量也大, 极少使用, 一般是使用后退式, 其系统又分为了一进两回式系统和两进一回式系统。

由于W 型通风系统采煤工作面的长度较长, 所需风量较大, 无论使用上、中、下平巷任意一条巷道进风, 都会使此巷道风速较高, 特别是使用运输巷进风时, 容易使采面或此巷道产尘地点煤尘飞扬; 但由于两条巷道回风, 使这两条巷道的风速又较低, 不利于煤尘的稀释, 恶化了工作环境, 也容易出现上(或下) 隅角瓦斯积聚, 现场中极少使用, 基本上使用两进一回式W 型通风系统。

两进一回式W 型通风系统, 即两条巷道进风, 一条巷道回风。由于在生产设计时进、回风巷道布置不同, 又可分为三种情况:①中下部平巷进风、上部平巷回风通风系统; ②上中平巷进风、下平巷回风通风系统; ③上下平巷进风、中部平巷回风系统。W 型采煤面分为上面和下面。1. 1 第①种和第②种通风系统效果分析

(1) 无论采用第①种或第②种通风系统, 两条巷道

的进风都会汇合于上面或下面, 使上或下面的风速增高, 使这个面所产生的煤尘受到风力的冲击, 容易飞扬, 对上或下面的防尘不利; 但回风巷的煤尘能很快得到稀释。

(2) 无论是上面或下面发生火灾, 都会直接威胁下面、上面的安全生产。

3收稿日期:2008-08-12

作者简介:王勇(1975-) , 男, 大学学历, 工程师, 山东科技大学毕业, 采矿工程专业。

, 就

, 如果上或下平巷成为主, , 还易吹起煤尘, 恶化了工作环上, 其余风量由中部平巷进风, 但必须保证中部巷道的行人要求。

(4) 这两种通风系统都是采用一条巷道回风, 对回风巷道的断面要有一定的要求, 保证风速不得超过《规程》规定。

(5) 虽然工作面风量较大, 对治理工作面上(或下) 隅角瓦斯积聚有一定的帮助, 但同时两股进风流直射采空区, 会使风流携带出的瓦斯量也增大, 上(或下) 隅角还可能出现瓦斯积聚现象; 由于第②种通风系统全面采用了下行通风, 瓦斯浮力方向向上, 风流方向向下, 对瓦斯有一定的干扰混合能力, 此种系统出现下隅角瓦斯积聚的可能性较小。

(6) 由于风流流经路线长, 这两种系统上、下工作面都会出现一定的温差。

(7) 如果中部巷道安装副巷掘进时会使中间巷道进风量增大, 使面上风量降低, 如果采区风量紧张, 还又可能出现风量不足而影响生产现象的发生。

(8) 采用第②种系统时, 上、下工作面均为下行通

(规程》风, 如果采面倾角大于12°, 《中要求面上风速>

1m Πs ) , 会使工作面风量增大, 使采区其他地点的风量降低。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这两种通风系统都存在着一定的缺点, 增加了现场管理的难度, 使用的效果不太理想。1. 2 第③种W 型通风系统效果分析

(1) 第③种系统具有以下优点:①由于上、下部平

巷进风流直射上、下隅角, 携带出的瓦斯从中部平巷回出, 不会出现上下隅角瓦斯积聚现象的发生; ②上下工作面都有独立的进风道, 保持独立的通风, 便于上、下工作面风量控制, 不会出现上或下面上风速过大现象, 有利于改善环境; ③上或下工作面发生火灾事故时不会影响下或上工作面的人身安全, 便于事故扑救; ④上下工作面进入的都是新风流, 且流经路线

2009年第3期             

157

依靠科技进步 防治自然发火

王福峰, 许振清

(枣庄矿业集团公司, 山东枣庄 277000)

摘 要 在传统的防灭火技术的基础上, 综合应用防灭火新技术、材料、工艺, 有效治理火灾危害, 确保了工作面安全生产, 为综采放顶煤工作面防灭火提供借鉴。

关键词 均压 封堵剂 三相泡沫 罗克休材料中图分类号T D75+2. 2  文献标识码 B

  枣矿集团新安煤矿地质储量4. 7亿t , 立井开拓, 生产能力300万t Πa 。采用综采综采放顶煤工艺。低瓦斯矿井, 爆炸指数为39. 89%, 自然发火期为42d 。

自2001年投产以来, , 空区连成一片, 漏风通道增多, , 进风隅角及一侧探巷等, 1 防灭火方法1. 1 注浆防灭火

1. 2. () :(水土比5:1—6:1)

2:当压气600m 3Πh 时三相泡沫产生量620m 3Πh 。

1. 2. 2 工艺流程(图1

)

利用地面注浆站, 通过注浆管路向采煤工作面采空区注浆。

1. 2 三相泡沫防灭火

图1 三相泡沫黄泥浆工艺流程图

1. 3 调压防灭火

三相泡沫是气、黄泥, 以液相经发泡而形成的具有一定分散体系的混合体。发泡后体积大幅膨胀, 对高、低处煤矸能有效覆盖, 避免了注浆水流失的现象, 具有吸热、充填、包裹浮煤及破坏煤聚热环境功能。

3收稿日期:2009-02-26

作者简介:王福峰(1969-) , 男, 助理工程师, 大专学历, 毕业于山东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 现在枣庄矿业集团通风处工作。

煤炭自然的原因之一是采空区或煤柱裂隙存在连续的漏风, 要减少这种漏风有两种途径:(1) 增加漏风阻力砌墙喷堵; (2) 调压减少漏风通道两端压差。

图2为该矿3105面停采系统示意图。调压前, 该系统漏风由1#闭经停采线和2#闭排入采区回风道。调压措施:构筑风门或密闭墙B , 折除原设在A 处的两道风门, 使1#和2#密闭墙均处于进风侧。

短, 消除了上面与下面的温差现象。

(2) 第③种系统所存在的缺点:①对风量要求较高会使其他地点的风量有所降低; ②中部平巷道内的风速较大。

(3) 第③种系统应采取的措施:①采用第③种系统时, 必须在采区风量有富余时采用, 并且提前增大采区的总进风量; ②施工中必须对中部平巷的断面从风速方面考虑, 增大断面, 降低风速。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第③种系统便于通风、防尘、瓦斯管理, 使用效果较好, 是一种比较理想、实用性较强的W 型通风系统, 建议在设计W 型通风系统时优先考虑采用此种系统。

2 结论

在设计W 型通风系统时应优先考虑采用上下平巷进风, 中部平巷回风式W 型通风系统, 此种方式的通风系统对于防治瓦斯积聚, 解决通风、防尘方面的问题都有很好的效果; 如果因地质条件或其它因素的影响不允许使用此种方式的W 型通风系统时, 从技术上对应采取措施, 加强现场管理, 严格考核落实各项管理规定, 确保W 型采煤工作面通风系统所存在的通风、防尘、瓦斯问题得到完善的解决, 使系统合理稳定。参考文献

[1]任洞天《矿井通风与安全》煤炭工业出版社1993

15

6

             2009年第3期

采煤工作面W 型通风系统分析及应用

王 勇

(新汶矿业集团公司翟镇煤矿, 山东新泰 271204)

摘 要 由于地质条件的影响, 长壁式采煤工作面由U 型通风系统扩展出了Y 和W 型通风系统。该文对采煤面W 型通风系统不同类型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采煤工作面 W 型通风系统中图分类号T D72  文献标识码 B

  我国大部分矿区采煤面均采用U 型通风系统。在

实际生产中, 走向长壁式采煤工作面由于地质条件的影响也出现了Z 、Y 和W 型通风系统, 这些形式都是由U 型通风系统扩展而成的。翟镇矿的7201面和面采用了W 型通风系统, 下, 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 掘进工程量。

1 不同类型W W 型通风系统有前进式和后退式区分, 在使用过

(3) , 如

程中, 前进式由于系统维护在采空区, 漏风量大, 采空区涌出的沼气量也大, 极少使用, 一般是使用后退式, 其系统又分为了一进两回式系统和两进一回式系统。

由于W 型通风系统采煤工作面的长度较长, 所需风量较大, 无论使用上、中、下平巷任意一条巷道进风, 都会使此巷道风速较高, 特别是使用运输巷进风时, 容易使采面或此巷道产尘地点煤尘飞扬; 但由于两条巷道回风, 使这两条巷道的风速又较低, 不利于煤尘的稀释, 恶化了工作环境, 也容易出现上(或下) 隅角瓦斯积聚, 现场中极少使用, 基本上使用两进一回式W 型通风系统。

两进一回式W 型通风系统, 即两条巷道进风, 一条巷道回风。由于在生产设计时进、回风巷道布置不同, 又可分为三种情况:①中下部平巷进风、上部平巷回风通风系统; ②上中平巷进风、下平巷回风通风系统; ③上下平巷进风、中部平巷回风系统。W 型采煤面分为上面和下面。1. 1 第①种和第②种通风系统效果分析

(1) 无论采用第①种或第②种通风系统, 两条巷道

的进风都会汇合于上面或下面, 使上或下面的风速增高, 使这个面所产生的煤尘受到风力的冲击, 容易飞扬, 对上或下面的防尘不利; 但回风巷的煤尘能很快得到稀释。

(2) 无论是上面或下面发生火灾, 都会直接威胁下面、上面的安全生产。

3收稿日期:2008-08-12

作者简介:王勇(1975-) , 男, 大学学历, 工程师, 山东科技大学毕业, 采矿工程专业。

, 就

, 如果上或下平巷成为主, , 还易吹起煤尘, 恶化了工作环上, 其余风量由中部平巷进风, 但必须保证中部巷道的行人要求。

(4) 这两种通风系统都是采用一条巷道回风, 对回风巷道的断面要有一定的要求, 保证风速不得超过《规程》规定。

(5) 虽然工作面风量较大, 对治理工作面上(或下) 隅角瓦斯积聚有一定的帮助, 但同时两股进风流直射采空区, 会使风流携带出的瓦斯量也增大, 上(或下) 隅角还可能出现瓦斯积聚现象; 由于第②种通风系统全面采用了下行通风, 瓦斯浮力方向向上, 风流方向向下, 对瓦斯有一定的干扰混合能力, 此种系统出现下隅角瓦斯积聚的可能性较小。

(6) 由于风流流经路线长, 这两种系统上、下工作面都会出现一定的温差。

(7) 如果中部巷道安装副巷掘进时会使中间巷道进风量增大, 使面上风量降低, 如果采区风量紧张, 还又可能出现风量不足而影响生产现象的发生。

(8) 采用第②种系统时, 上、下工作面均为下行通

(规程》风, 如果采面倾角大于12°, 《中要求面上风速>

1m Πs ) , 会使工作面风量增大, 使采区其他地点的风量降低。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这两种通风系统都存在着一定的缺点, 增加了现场管理的难度, 使用的效果不太理想。1. 2 第③种W 型通风系统效果分析

(1) 第③种系统具有以下优点:①由于上、下部平

巷进风流直射上、下隅角, 携带出的瓦斯从中部平巷回出, 不会出现上下隅角瓦斯积聚现象的发生; ②上下工作面都有独立的进风道, 保持独立的通风, 便于上、下工作面风量控制, 不会出现上或下面上风速过大现象, 有利于改善环境; ③上或下工作面发生火灾事故时不会影响下或上工作面的人身安全, 便于事故扑救; ④上下工作面进入的都是新风流, 且流经路线

2009年第3期             

157

依靠科技进步 防治自然发火

王福峰, 许振清

(枣庄矿业集团公司, 山东枣庄 277000)

摘 要 在传统的防灭火技术的基础上, 综合应用防灭火新技术、材料、工艺, 有效治理火灾危害, 确保了工作面安全生产, 为综采放顶煤工作面防灭火提供借鉴。

关键词 均压 封堵剂 三相泡沫 罗克休材料中图分类号T D75+2. 2  文献标识码 B

  枣矿集团新安煤矿地质储量4. 7亿t , 立井开拓, 生产能力300万t Πa 。采用综采综采放顶煤工艺。低瓦斯矿井, 爆炸指数为39. 89%, 自然发火期为42d 。

自2001年投产以来, , 空区连成一片, 漏风通道增多, , 进风隅角及一侧探巷等, 1 防灭火方法1. 1 注浆防灭火

1. 2. () :(水土比5:1—6:1)

2:当压气600m 3Πh 时三相泡沫产生量620m 3Πh 。

1. 2. 2 工艺流程(图1

)

利用地面注浆站, 通过注浆管路向采煤工作面采空区注浆。

1. 2 三相泡沫防灭火

图1 三相泡沫黄泥浆工艺流程图

1. 3 调压防灭火

三相泡沫是气、黄泥, 以液相经发泡而形成的具有一定分散体系的混合体。发泡后体积大幅膨胀, 对高、低处煤矸能有效覆盖, 避免了注浆水流失的现象, 具有吸热、充填、包裹浮煤及破坏煤聚热环境功能。

3收稿日期:2009-02-26

作者简介:王福峰(1969-) , 男, 助理工程师, 大专学历, 毕业于山东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 现在枣庄矿业集团通风处工作。

煤炭自然的原因之一是采空区或煤柱裂隙存在连续的漏风, 要减少这种漏风有两种途径:(1) 增加漏风阻力砌墙喷堵; (2) 调压减少漏风通道两端压差。

图2为该矿3105面停采系统示意图。调压前, 该系统漏风由1#闭经停采线和2#闭排入采区回风道。调压措施:构筑风门或密闭墙B , 折除原设在A 处的两道风门, 使1#和2#密闭墙均处于进风侧。

短, 消除了上面与下面的温差现象。

(2) 第③种系统所存在的缺点:①对风量要求较高会使其他地点的风量有所降低; ②中部平巷道内的风速较大。

(3) 第③种系统应采取的措施:①采用第③种系统时, 必须在采区风量有富余时采用, 并且提前增大采区的总进风量; ②施工中必须对中部平巷的断面从风速方面考虑, 增大断面, 降低风速。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第③种系统便于通风、防尘、瓦斯管理, 使用效果较好, 是一种比较理想、实用性较强的W 型通风系统, 建议在设计W 型通风系统时优先考虑采用此种系统。

2 结论

在设计W 型通风系统时应优先考虑采用上下平巷进风, 中部平巷回风式W 型通风系统, 此种方式的通风系统对于防治瓦斯积聚, 解决通风、防尘方面的问题都有很好的效果; 如果因地质条件或其它因素的影响不允许使用此种方式的W 型通风系统时, 从技术上对应采取措施, 加强现场管理, 严格考核落实各项管理规定, 确保W 型采煤工作面通风系统所存在的通风、防尘、瓦斯问题得到完善的解决, 使系统合理稳定。参考文献

[1]任洞天《矿井通风与安全》煤炭工业出版社1993


相关内容

  •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论文
  •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国内外监控系统及其技术的发展 矿井安全监控技术是伴随煤炭工业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1815年,英国发明了 世界上第一种瓦斯检测仪器-瓦斯检定灯,利用火焰的高度来测量瓦斯浓度.20世纪 30年代,日本发明了光干涉瓦斯检定器,一直沿用至今.40年代,美国研制了检测瓦 斯气体的敏 ...

  • 煤矿开采学知识点
  • 煤矿开采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煤田----井田-----水平 阶段-------采区-----区段(布置工作面) 1.煤田-在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含炭物质沉积形成的大面积含煤地带. 2.矿区-开发煤田形成的社会组合.有时几个矿田开发一个煤田,有时一个矿区开发几个 煤田. 矿区由多个矿井(或露天矿) ...

  • 中国矿业大学考研采矿学复试试题
  • 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考试 采矿工程专业复试 采矿学试题整理 说明: 本试题包括01.02.04.06.07.09.11年 7套真题,为历届学长复试完毕后凭印象整理,旨在帮助报考矿大采矿的同学更好的准备复试,请勿将此真题用作商用. 2001年 1.根据运输方式不同,长壁采煤工作面的区段运输平巷与回风平巷 ...

  • 矿井通风系统设计方案
  • 矿井通风系统设计方案 目 录 1 矿井概述.................................................................................................................. 1 2 井田地质特征.... ...

  • 1关于成立一通三防管理机构的通知
  • 福兴字[2015] 112号 关于成立"一通三防"管理机构的通知 为有效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建立健全"一通三防"工作体系,坚决杜绝矿井瓦斯.煤尘等事故,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和矿井安全生产,根据有关规定及上级领导部门的 ...

  • 煤矿一通三防
  • 煤矿"一通三防"安全管理 本章培训与考核要点: 1.掌握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管理要求及检查要点: 2.掌握瓦斯抽采原则.瓦斯爆炸.煤(岩)与瓦斯突出防治的管理要求: 3.掌握矿井内.外因火灾防治的安全管理要求及检查要点: 4.掌握矿井粉尘防治的安全管理要求及检查要点: 5.掌握矿井 ...

  • 矿井开拓说明书
  • 目录 序 论 „„„„„„ 2 第一章 矿井地质概况 „„„„„„ 4 生产能力和服务限 „„„„„„ 7 矿井工作制度 „„„„„„ 8 第二章 开拓方式的确立 „„„„„„ 8第三章 采煤方法 „„„„„„ 16 第四章 工作面开采顺序 „„„„„„ 18 第五章 采区巷道布置 „„„„„„ 1 ...

  • F2矿设备选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 内 蒙 古 科 技 大 学 高职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 目 乌海市蒙西煤矿机电设备选型设计 学 院 名 称 专 业 班 级 学 生 姓 名 学 号 煤炭学院 矿山机电 11-1 郭文辉 1174304127 刘志毅 指 导 教 师 填表时间: 2014 年 03 月 01 日 填表说明 1.开 ...

  • 煤层自燃研究
  • 煤炭自燃的初期征兆有如下几种: 1.煤在低温氧化过程中产生热量,由于热量的积聚,提高了煤体的温度,使水分蒸发,因而巷道中的湿度增加,水汽凝聚在空气中呈现雾状,在支架和巷道壁表面形成水珠.工人把这种现象叫巷道煤壁出汗.但应注意,有这种现象的地方不一定都是煤炭自燃的初期征兆,因为在冷热两股气流汇合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