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患者自我形象紊乱的多因素护理干预

乳腺癌患者自我形象紊乱的多因素护理干预

【摘要】 对乳腺癌患者发生自我形象紊乱的多种因素及护理干预进行综述。“自我形象紊乱”在乳腺癌患者中发生率较高,直接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治疗的不同阶段均可发生自我形象紊乱。因此,应予以充分重视,积极治疗,使患者恢复自信心,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 乳腺癌;自我形象紊乱;护理干预

自我形象紊乱(self-image disorder,SID)是北美护理协会1973年通过的一项护理诊断。其定义为:个体在感知自我形象方面受到干扰。主要诊断依据为:对存在的或受到的身体结构和(或)功能方面的变化有负性的语言性反应和(或)非语言性反应[1]。如前定义,当一位女性乳腺癌患者切除乳房,乳房的丧失,意味着将失去哺乳功能、女性形体的魅力,并影响生活的和谐,往往使患者情绪低落,产生孤独、绝望、无助,不敢面对现实等一系列心理问题,甚至导致行为异常而发生自我形象紊乱,影响治疗效果和术后生活质量[2]。针对不同治疗阶段乳腺癌患者的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地促进患者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

1 手术因素

为了达到根治肿瘤的目的,有很大一部分患者需要进行乳房切除,给患者形体造成缺陷。在众多的患者中,有少部分为了维持形体完美,宁愿放弃手术,从而失去治疗机会。

1.1 入院治疗过程中的心理护理 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柴东芹[3]针对术后患者出现自我形象紊乱问题提出具体措施。即了解患者心理状态,从患者入院起,责任护士应主动热情与患者接触,使用通俗的语言,与患者进行广泛的交谈,注意搜集各方面的资料,如患者患病前的社会角色和对所患疾病的认识,从家庭、社会的支持情况到对护理的各种需求,加强心理疏导,解除思想顾虑,进行康复指导。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解释手术后形体的改变只是暂时的,待病情稳定后可以戴义乳或重塑乳房,恢复形体,使患者看到希望,提高自尊意识。

1.2 术前健康宣教 向患者讲解手术切除乳房的必要性及手术相关的知识。如麻醉方式、手术大致经过,术后患肢的功能等情况。在讲解的过程中需针对不同心理需求、文化水平、婚育状况、年龄等因人施教,必要时可让有较好效果的患者现身说教,鼓励帮助患者提高自信心,恢复乐观情绪,配合治疗和护理。

1.3 加强手术后的护理 防止发生各种并发症,教会患者做术后功能锻炼操,并嘱其一定要坚持功能锻炼。伤口未完全愈合前避免在患肢输液。

1.4 松弛疗法 适当的体育锻炼,不仅提高自身身体素质,还能改善情绪,预防自我形象紊乱的发生。另外还可以阅读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书籍,适当参加社会活动,使自己成为自强不息的女性,为社会、家庭做贡献[4]。

1.5 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癌症不仅给患者个人造成痛苦,也影响其家庭成员的正常生活,破坏家庭的正常秩序。因此,患者家庭同样需要经历一个强烈的应激和适应阶段,同样需要护士的关心和指导。乳腺癌患者能否改善消极情绪与其家庭的支持程度密切相关。家庭与患者的接触最多,对患者的影响最大。所以,

乳腺癌患者自我形象紊乱的多因素护理干预

【摘要】 对乳腺癌患者发生自我形象紊乱的多种因素及护理干预进行综述。“自我形象紊乱”在乳腺癌患者中发生率较高,直接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治疗的不同阶段均可发生自我形象紊乱。因此,应予以充分重视,积极治疗,使患者恢复自信心,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 乳腺癌;自我形象紊乱;护理干预

自我形象紊乱(self-image disorder,SID)是北美护理协会1973年通过的一项护理诊断。其定义为:个体在感知自我形象方面受到干扰。主要诊断依据为:对存在的或受到的身体结构和(或)功能方面的变化有负性的语言性反应和(或)非语言性反应[1]。如前定义,当一位女性乳腺癌患者切除乳房,乳房的丧失,意味着将失去哺乳功能、女性形体的魅力,并影响生活的和谐,往往使患者情绪低落,产生孤独、绝望、无助,不敢面对现实等一系列心理问题,甚至导致行为异常而发生自我形象紊乱,影响治疗效果和术后生活质量[2]。针对不同治疗阶段乳腺癌患者的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地促进患者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

1 手术因素

为了达到根治肿瘤的目的,有很大一部分患者需要进行乳房切除,给患者形体造成缺陷。在众多的患者中,有少部分为了维持形体完美,宁愿放弃手术,从而失去治疗机会。

1.1 入院治疗过程中的心理护理 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柴东芹[3]针对术后患者出现自我形象紊乱问题提出具体措施。即了解患者心理状态,从患者入院起,责任护士应主动热情与患者接触,使用通俗的语言,与患者进行广泛的交谈,注意搜集各方面的资料,如患者患病前的社会角色和对所患疾病的认识,从家庭、社会的支持情况到对护理的各种需求,加强心理疏导,解除思想顾虑,进行康复指导。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解释手术后形体的改变只是暂时的,待病情稳定后可以戴义乳或重塑乳房,恢复形体,使患者看到希望,提高自尊意识。

1.2 术前健康宣教 向患者讲解手术切除乳房的必要性及手术相关的知识。如麻醉方式、手术大致经过,术后患肢的功能等情况。在讲解的过程中需针对不同心理需求、文化水平、婚育状况、年龄等因人施教,必要时可让有较好效果的患者现身说教,鼓励帮助患者提高自信心,恢复乐观情绪,配合治疗和护理。

1.3 加强手术后的护理 防止发生各种并发症,教会患者做术后功能锻炼操,并嘱其一定要坚持功能锻炼。伤口未完全愈合前避免在患肢输液。

1.4 松弛疗法 适当的体育锻炼,不仅提高自身身体素质,还能改善情绪,预防自我形象紊乱的发生。另外还可以阅读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书籍,适当参加社会活动,使自己成为自强不息的女性,为社会、家庭做贡献[4]。

1.5 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癌症不仅给患者个人造成痛苦,也影响其家庭成员的正常生活,破坏家庭的正常秩序。因此,患者家庭同样需要经历一个强烈的应激和适应阶段,同样需要护士的关心和指导。乳腺癌患者能否改善消极情绪与其家庭的支持程度密切相关。家庭与患者的接触最多,对患者的影响最大。所以,


相关内容

  • 乳腺癌的心理护理论文
  • 黑龙江省自学考试护理学专业专升本 毕 业 论 文 题 目: 学 科: 考 号: 考生姓名: 指导老师: 年 月 日 目 录 1.中文摘要 „„„„„„„„„„„„„„„„„„„„„„„ 2.文献综述 „„„„„„„„„„„„„„„„„„„„„„„ 3.正 文 „„„„„„„„„„„„„„„„„„„„ ...

  • 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干预性研究进展_刘云云
  • ·26·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年第12卷第3期 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干预性研究进展 刘云云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3.011 张静何红 疾病不确定感表现为一种控制感缺失造成的怀疑性不确定状态 [1] Cronbach'sα系数为总分是25-125分,内 ...

  • 普外科疾病护理常规
  • 外科部分 第一章 普外科疾病护理常规 第一节 普外科护理常规 一.专科评估 (一)术前评估 1.病人的心理状态,包括精神.情绪.应对能力.对手术有无心理准备.有无顾虑. 2.社会情况如环境影响,家庭态度及经济承受能力. 3.年龄.性别.病史.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和临床表现. 4.既往健康史如患病史.过 ...

  • 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心理护理
  • 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心理护理 摘 要]不同的性格.病情和治疗过程,使癌症患者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心理护理对癌症患者建立信心.调整心态.增强生理机能非常重要,在护理过程中要及时了解.超前预见,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用科学的护理语言积极施护. [关键词]乳腺癌:心理特征:心理护理:语言 1 乳腺癌患者 ...

  • 电大外科形成性考核册
  • 一.名词解释1.等渗性缺水 :水和钠成比例丧失,血清钠和细胞外液渗透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因细胞外液量迅速减少,故又称急性缺水和混合性缺水.2.完全胃肠外营养: 将患者所需的营养物资全部经静脉途径供给给患者.3.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是指严重创伤.感染等危重病症时,因肺实质发生急性弥漫性损伤而导致的急性 ...

  • _中国实用护理杂志_2005年第21卷下半月版分类索引
  • ・69・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年第21卷下半月版分类索引 科研之窗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社区护理干预模式的研究(姜小鹰 胡蓉芳 吴小南等)(1):1 门急诊输液护理管理软件的开发与应用(余秀颜 许美芳 蔡 凌)(2):1 始前教学策略在社区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李春梅)(3):1非语言交 ...

  • 老年人跌倒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
  • 152内蒙古中医药 老年人跌倒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 王 关键词:老年:跌倒: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2)20-0152-02 骨折的危险性增加. 2.1.2病理因素:神经系统疾病:卒中.帕金森病.脊椎病.小脑疾前庭疾病.外周神经系统病变 ...

  • 癌症病人的照护
  • 晚期癌症病人护理对策 (关键词)Ca症:护理 (摘要)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癌症发病率及其所占死亡的比例逐年增高.面对一个数量庞大,且饱受痛苦折磨的癌症患者群体,姑息照顾显得尤为重要,文献显示,以社区为基础,以家庭为单位的居家姑息照顾服务,不仅可以满足晚期癌症患者家中接受照顾和离世的愿望,保证患者 ...

  • [精神障碍护理学]自考重点
  • 护患沟通:是护士与患者及家属间交流信息和感锻炼,保持与周围人的人际交往,促进恢复社会程突然中断.表现说话时突然停止,片该后又重注意狭窄:注意范围缩小,注意于某事物时,不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的过程.与医患沟通意适应能力. 新说话,但内容不是原来的话题. 能再注意与之有关的其他事物. 义,呼唤沟通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