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庄子_道论对道教的影响

东岳论丛 Jul . , 2009Vol . 30No . 7 2009年7月(第30卷/第7期) (Dong Yue Tribune )

《庄子》道论对道教的影响

孙功进

(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哲学系, 山东日照276826)

  [摘 要]《庄子》的道论在《老子》基础上向前推进, 道论的具体内容更为详尽, 其中, 道气心一体论、体道论、复道论作为《庄子》道论的主要内容对后世道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道论; 道以气显; 道由心成; 内丹; 性命学

[中图分类号]B223. 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353(2009) 07-0137-05

一、道以气显、《庄子》不仅将“道”, 道”与“气”、“心”关联起来。《“心”, 这使《庄子》中的“道”、“气”、“心”之间总处, , 。《庄子》的这种道气心一体论对后世道教道论的演变起了重要的先导作用。

关于“道以气显”, 《知北游》说:“人之生, 气之聚也, 聚则为生, 散则为死。……故曰:‘通天下一气耳’。”“通天下一气”旨在强调万物生灭的整体过程只是“气”的本然流变, “道”的“自然”本性也由此而得以透显。因此《庄子》“通天下一气”的气论思想总和道论关联在一起, 它不过是阐释“道”之自然本性的一种方式。同样的情形我们还可以在《至乐》中看到, 庄子在解释为何其妻死自己却鼓盆而歌时说:“察其始而本无生, 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 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 变而有气, 气变而有形, 形变而有生, 今又变而之死, 是相与为春夏秋冬四时行也。”《至乐》篇认为人的生死不过是“气”之状态的改变, 这就像春夏秋冬的交替一样自然, 在此意义上《至乐》把对这种生死自然的认识称为“通乎命”。可见, 上述《庄子》书中的气论思想不过是凸显万物流变过程中所含具和昭示的本然之“道”的手段, 通过以气显道, “道”的自然本性就被表露无疑。

关于“道由心成”, 《应帝王》说:“至人之用心若镜, 不将不迎, 应而不藏, 故能胜物而不伤”; “汝游心于淡, 合气于漠。”“用心若镜”、“游心于淡”作为体道者的境界或修养方法, 它强调的是去掉“心”的人为妄作而合于无为空明的虚静之道, 也即以“心”合“道”。这表明“心”总是存在和“道”相贯通的可能性通道, 在“心”的现实状态中总潜含着合于“道”之本性的方面。只有如此, 以“心”合“道”才成为可能。正是由于“心”存在着和“道”相贯通的可能, 所以庄子才反对“劳形怵心”, 庄子后学也告诫人们“无撄人心”。这其实都是要求保有“心”所本具的与“道”相合的自然本性, 反对一切对“心”之自然状态的人为扭曲。同时《庄子》的“心”还有另外的意义, 如庄子在《齐物论》中所描绘的“日以心斗”、“蓬之心”等, 这种意义上的“心”是指与“道”之本性相背离的状态, 它的特点是游离了“道”的无为和虚淡, 这又使以“心”合“道”成为必要。至此我们可以说, 《庄子》中所说的“心”大体上含具两种可能的趋向:一与道相合, 一与道相违。尽管《庄子》关于这方面的论述还显得笼统, “心”的这两种含义在《庄子》中还是“混成”的, 并不像后来道教对“心”的区分那样明显(照心、动心、真心、妄心、道心、人心) , 但这并不妨碍从修养论的角度使“修心”既可能又必要。事实上《田子方》中就提出了“修心”的概念:“夫子德配天地, 而犹假至言以修心。”文中“修心”的“心”同时具有上述“心”的两种含义, 所谓“修心”即指摒弃偏驳的人为之心、世俗之心而达致“心”的“以明”状态。

(项目号:06JJD720009) 的阶段性成果。[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道玄哲学研究”

[作者简介]孙功进(1975-) , 男, 曲阜师范大学哲学系讲师。

①②③④⑤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⑤④③②①》, 北京:中华书局, 1983年版, 第559页, 第450页, 第227页, 第215页, 第540页。

137

东岳论丛 Jul . , 2009Vol . 30No . 7 2009年7月(第30卷/第期) (Dong Yue Tribune )

如果说“道以气显”、“道由心成”分别从两个方面揭示了“道”与“气”、“道”与“心”的联系, 那么《人间世》的“心斋”之法则直接表露了“道”、“气”、“心”之间的内在关联。《人间世》说:“气也者, 虚而待物者也,

①(空明) 乃是“唯道集虚, 虚者, 心斋也。”以“虚而待物”来概括“气”的特征, 可见, “虚”气”的本性; “虚者心

斋”表明“心斋”是达致“虚”之状态的手段, “虚”乃是“心斋”的结果和境界; “唯道集虚”中的“集”有生发的意思, “唯道集虚”说明“虚”的生发和呈显依赖于“道”。这样, 在《庄子》的“心斋”之法中, “气”、“心”和“道”就以“虚”为中介发生了深刻的内在关联。作为“气”之特性的“虚”可以由“心斋”来达致, 可以由“道”来呈显, 因而“道”、“气”、“心”三者就处于整体关联之中, 具有某种内在同一性。

由此可见, 《庄子》书中的“道”、“气”、“心”处于一体关联之中, 道以气显, 道由心成。尽管《庄子》对“道”、“气”、“心”的关系缺乏详细论述, 但这种道-气-心的一体结构和潜含于其中的“道”、“气”、“心”之间的内在同一性构成了道教道论演变的逻辑前提。道教道论经历了以气释道的道气论、以心释道的道心论、道气论与道心论的整合—内丹性命学三个阶段, , 《庄子》揭示的道气心一体论无疑是最初的源头。

庄子“道以气显”的思想构成道教道论的第一个形态道以气显”的发展是通过两种进路来进行的:一是以气为道, 《老子想尔注》和《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中看到《(炁) ”连称:“道气在间, 清微不

④②见”; “道炁常上下, ”称为“一”, “一者, 道也”, 又认为“一散形为

⑤(炁) 可以等同, 这是以气为道的路子。气, , 》, “道”和“气”《老子

⑥:, 道所始生, 太和之精气也”, 这是把“精气”看作“道”的派生物, 用气论对

“道”, 。道气论的确立使得各种炼气之术在道门中盛行, 《太平经》就对于以气论为依据的“守气”、“食气”等修养方法有细致的说明。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对行气法曾给予很

⑦高评价, 认为行气乃是得道的重要手段:“欲求神仙, 唯当得其至要, 至要者在于宝精行气, 服一大药便足。”

《云笈七籤》卷五十六至六十二就有关于隋唐前后“诸家气法”的总结, 这表明了作为隋唐之际道教炼养理论主要支撑的道气论在当时的显赫地位, 建立在道气论基础之上的服气、养气、导引、行气、食气、炼气等各种气法也曾一度在道教中达到鼎盛。

道气论的盛行在推动道教炼养术发展的同时, 也有着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 因为无论是将“气”等同于“道”还是用“气”来充实“道”, 都有一个共同的理论缺陷, 即削弱了“道”的终极超越性。因此道气论只能强化而无法突破道教肉体长生的理念。而令道教徒尴尬的是, 肉体长生的目标已在道教炼养中被证伪。在佛教心性论的刺激下, 《庄子》等原始道家中隐含的道心论萌芽在隋唐之际逐渐被复活和强化, 这一时期道教道论由道气论向道心论转化, 在这一转化过程中, 早期重玄学家的道性论起了过渡作用。以重玄学“道性”说和修心理论为依托, 隋唐的重玄学者对“道”的解释逐渐转向“心”、“性”的角度。司马承祯指出:“心源是元始,

⑧⑨更无无上道”, 又说:“源其心体, 以道为本。”司马承祯把“道”等同于“心源”, 并认为“道”乃是心之本体,

这里的“心源”、“心体”都已带有明显的心本论意味, 标志着道心论在道教理论中的确立。之后杜光庭则进

υλ 一步将道心论贯彻到修养论中去, 明确指出“修道即修心也”, “修心即修道也”。以心释道的道心论确立

后, 进一步和早期重玄学道性论相融合, 最终产生了道教心性学。

当道教学者将道气论和道心论在道教传统的形神观视野下加以整合, 就诞生了不同于以往道气论和道心论的崭新理论形态———内丹性命学。在内丹学中, “心”与“神”、“性”、“气”与“命”往往并称并在同一意

》, 第117页。

②③④⑤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年版, 第8页, 第17页, 第17页, 第12页。

⑥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 北京:中华书局, 1993年版, 第34页。

⑦葛洪:《抱朴子内篇》, 北京:燕山出版社, 1995年版, 第121页。

(第5册) , 文物出版社、⑧《道藏》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 1988年版, 第775页。

(第22册) , 文物出版社、⑨《坐忘论》, 《道藏》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 1988年版, 第893页。

(第2册) ,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年版, 第47页。υλ 《道藏要籍选刊》①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

138

《庄子》道论对道教的影响

①(先天命) 和“(先天性) 被整合在义上被使用, 即所谓“气是形中命, 心为性内神。”具有形上意义的“气”心”

②(心) 、(气) 这两内丹学的道论之中, “性”和“命”成为同一道体在两种维度上的呈显, 道体涵摄着“性”“命”

端。内丹学的这种观点同《庄子》所表露的道气心一体论有着精神实质上的一致。内丹学家这样表述道体和

(性) 、(命) 的关系:““心”“气”无为则能见无名之妙, 全其性也, 有为则能见有名之徼, 全其命也, 有与无, 同

③(性) 和“(命) 作为“出而异名, 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 有无交入, 性命双全也。”在这里, “心”气”有无”具有

“同出而异名”的特点, 并且在炼养论上“有无交入”、“性命双全”的目标就是要实现“性”、“命”和“道”的混融, 这表明自《庄子》所肇始的道气心一体的结构到内丹学这里得到了升华和彻底的完成。

在道教道论的演变中, 无论是道气论还是道心论, 亦或在这两者基础之上整合而成的内丹性命学, 我们都可以从《庄子》的道气心一体论中找到源头。就理论实质而言, 如果从道家道教内部自身的理论发展来看, 从道教道气论到道心论乃至内丹性命学的演变不过是对《庄子》中“道”、“气”、“心”关系的深化和发展。

二、“体道”、“守宗”、“得道”的体道论对道教的影响

先秦道家中《庄子》最早提出“体道”、“得道”、“守宗。:, 天下之君子所④系焉。”陈鼓应先生在《庄子今注今译》中将“体道”“体道者”是指表现“道”之特质的人, 或者说就是“道”“执道”、“治道”, 如“执道者德

⑤⑥全”、“有人治道若相放”””都是将超越的“道”作为人之存在状态的理想趋归。关于“说, , 无为无形; 可传而不可受, 可得而不可见; 自本自根, 未有天地, , ; 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 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 先天地生而不为久,

⑦。道之“有情有信”表明“道”的实存性, 因此对于现实的人来说, 超越之“道”并非虚无

缥缈, 事实上这段话就明确表明了“道”的“可得”性。不仅如此, 《在宥》篇还借广成子之口强调“得道”的重

⑧要性:“得吾道者, 上为皇而下为王; 失吾道者, 上见光而下为土。”值得注意的是, 在庄子及其后学看来, 这

种可得之“道”并不是外在于人的某种对象性存在, 所以《天运》篇提醒人们说:“使道而可献, 则人莫不献其君; 使道而可进, 则人莫不进之于其亲; 使道而可以告人, 则人莫不告其兄弟; 使道而可以与人, 则人莫不与其

⑨子孙。”可见, “道”根本就不是一种与人的存在无关的对象物。《庄子》的“得道”实际上就是要求摒弃一切人为的矫饰, 与道的自然状态相契合。关于“守宗”, 《大宗师》说:“审乎无假而不与物迁, 命物之化而守其宗

⑩也。”这里的“宗”是指与相对而变易的经验事物相对立的“道”, 因此“守宗”其实就是“守道”。总之, 《庄子》书中的“体道”、“得道”、“守宗”都是一些哲学命题, 是指以“道”来充实和确立人的生存状态。

《庄子》的“体道”、“得道”、“守宗”思想对后世道教产生了深远影响。这首先表现在它塑造了道教以术证道、术道合一的特点。道教将《庄子》“体道”、“得道”的哲学命题加以实证化, 将之作为修道的原则和目标, 并以此为基础开出了丰富的修炼方法。“体道”在道教中变成“体证”道, 可以说, 道门中的一切方术都不过是试图对终极之道进行体证的一种手段而已。《庄子》“守宗”的哲学命题也被道教变成具体的方法, 《老

ϖλ 子想尔注》就强调“守道诫”的重要性:“今布道诫教人, 守诫不违, 即为守一矣”; “仙士畏死, 信道守诫, 故与

ωλ (道) 的宗教表达。不仅如此, “生合也。”这里的“守诫”、“奉诫”不过是《庄子》“守宗”守宗(道) ”也被看成道教养生的根本原则:“养生者慎勿失道, 为道者慎勿失生。使道与生相守, 生与道相保, 二者不可相离, 然后

ξλ 乃长久。”这种“生道合一”的思想仍然是庄子“守宗(道) ”命题的宗教转化。《庄子》“得道”的命题则被直接转化成道教的证真目标, “得道”、“合道”成为道教一切炼养术的终极标的。这样, 道教以“得道”为究竟, 以“体道”为手段, 使自身表现出强烈的实证意味, 以术证道也由此而成为道教的鲜明特色。

《庄子》“体道”、“得道”、“守宗”的思想被道教所继承, 成为道教炼养不可撼摇的原则, 这一原则对道教

(第24册) , 文物出版社、》, 《道藏》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 1988年版, 第213页。

②此处及下文所说的“性命”均指内丹学的“先天性命”。

(第12册) , 文物出版社、③《道藏》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 1988年版, 第643页。

④⑤⑥⑦⑧⑨⑩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 第578页, 第319页, 第312页, 第181页, 第279页, 第378页, 第145页。

ωϖλ λ 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年, 第12页, 第25页。

ξλ 田诚阳:《道教格言集》, 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5年版, 第367页。①《还源篇

139

东岳论丛 Jul . , 2009Vol . 30No . 7 2009年7月(第30卷/第期) (Dong Yue Tribune ) 炼养术起了重要的范导作用。道教产生后, 杂多的“术”和超越的“道”之间的贯通就成为必需, 唯有如此, “以术证道”才是可能的。这一方面需要道教对各种道术进行理论论证, 另一方面也要求道教对驳杂的道术进行锤炼和筛选, 这两者都必须紧紧围绕“体道”、“得道”、“守宗”这一道教炼养的总原则和目标来进行。以“得道”的终极目标为依据, 道教在发展中逐渐对各种道术有了清晰的界定, 曾经在道门中盛极一时的“宝精”、“行气”、“导引”、“辟谷”、“服食”、“黄白”等道术在道教理论的成熟阶段———内丹学诞生之后均受到了批判。张伯端就曾站在内丹学立场上对“服气”、“存想”、“导引”、“持咒”、“符箓”、“辟谷”、“房中”、“服食”、“外丹”等道教传统炼养术进行过批判, 张伯端认为“以上诸法, 于修身之道, 率多灭裂, 故施力虽多而求

①效莫验。若勤心苦志, 日夕修持, 止可以辟病, 免其非横。一旦不行, 则前功渐弃。”张伯端之所以对道教传

统炼养术进行批判, 就是因为这些传统的道教体证方法无论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均与道教“得道”的目标相左, 即无法实现“术”和“道”的真正贯通。宋代李道纯对道教炼养术进行了系统总结, 将内丹学之前的炼养术分为“傍门九品”。其内容涉及“房中采补”、“外丹服食”、“辟谷”、“服饵”、“持斋”、“吞霞“服气”、“存思注想”、“三归五戒”等。李道纯认为这些修行方法均属“傍门”, 无法得道进行反省和修正, 根本上来源于从《庄子》秉承而来的“体道得道、“, 道教对各种道术的范导正是通过“体道”、“得道”、“守宗”“体道”、“得道”、“守宗”。道教的。但道教诞生“, 从而影响了道教宗教精神的真正确立。, 实际拒斥并消解着宗教精神得以确立的形上前提。佛教对道教给以”的讥笑正是抓住了道教长期以来因追求肉体长生而缺乏形上宗教精神的要害。道教在自身发展中, 正是借助于源于《庄子》的“体道”、“得道”、“守宗”这一道教炼养的总原则才得以逐步摆脱肉体长生的理念。道教理论家以隋唐重玄学心性论为基点, 将超越之“道”和道教的“神气”、“性命”概念整合在一起, 逐步开出内丹性命学, 使人的经验存在状态和超越的得道境界之间有了切实的桥梁, 即所谓“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的炼养程序, 从而使内丹学在终极境界上表现出向庄老复归的倾向。这种复归并不仅仅是借鉴了庄老中的个别修养方法, 而是就“得道”的终极旨趣而言真正和庄老有了理论上的衔接, 因而这种复归才具有实质的意义。当传统道教肉体不死的理念被内丹学“了性了命”的目的本身所取代, 道教超越的宗教精神才得以真正确立, 这一过程在根本上来源于从《庄子》那儿所承续的“体道”、“得道”、“守宗”这一原则的推动。

三、“反性”、“复初”的复道论对道教的影响

在《庄子》哲学中, “道”作为人的本真生存状态, 往往因世俗生活的陷溺而受到遮蔽, 所以必须使人超拔于世俗生活之上而返归于“道”这种人之原初而理想的生存状态, 这就是《庄子》中提到的“反性”和“复初”。通观《庄子》一书我们可以发现, 所谓“性”和“初”其实就是指“道”的本然状态。《庄子》一书有时将“性”、“初”称为与“人”相对应的“天”:“牛马四足, 是谓天; 落马首, 穿牛鼻, 是谓人。故曰, 无以人灭天, 无以故灭

②命, 无以得殉名。”这里的“人”是指人为, “天”就是本然或自然的意思。由于“性”、“初”、“天”都是从不同

方面对“道”之本然状态的表述, 因此“反性”、“复初”也就是“反道”、“复道”。在此意义上, 庄子又将“反性”、“复初”称为“反真”。可见“反性”、“复初”在《庄子》中也是一个哲学命题, 它强调返归于“道”的本真状态。因为在《庄子》的作者看来, 世俗生活的种种矫饰和智识只能使大道从人的生存境域中遁去, “反性”、“复初”就是将被遮蔽的大道重新拉回人的经验存在。

《庄子》作为哲学命题的“反性”被道教炼养论所吸纳, 最直接的表现是道教据此提出了“道性”的概念, 并以之作为修道的主体性依据。早期道教经典《老子想尔注》就已有“道性”的概念:“道性于俗间都无所欲,

①王沐:《悟真篇浅解》, 北京:中华书局, 1990年版, 第2页。

②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 第428-429页。

140

《庄子》道论对道教的影响

①②王者亦当法之。”这里的“道性”是指“道”的本性。《老子河上公章句》说:“道性自然, 无所法也。”此处所

说的“道性”和《老子想尔注》中的“道性”的含义相同。至隋唐时, “道性”成为重玄学家的重要论题, 这一时期的《本际经》、《道教义枢》、《海空经》中有很多关于“道性”的论述。尽管这一时期的“道性”论深受佛教思想影响, 但“道性”论的最终落脚点仍然回归到道教炼养论上来, 表现出浓重的道教本位思想。重玄学家成玄英在“道性”基础上提出“真性”、“天性”、“自然之性”的概念, 主张“率性”、“复于真性”, 反对“矫性”、“伤

③性”。李荣也认为:“物之性也, 本乎自然”, 并指出:“圣人顺自然之本性, 辅万物以保真, 不敢行于有为, 导

④⑤之以归虚静也。”吴筠认为:“夫人所以死者, 形也, 其不亡者, 性也”, 在此基础上吴筠还提出“理其性”的

修养论。从形上超越的角度来看, 重玄学家所谈论的“复性”、“理性”与《庄子》的“反性”有相通之处, 只不过重玄学家主要是将“复性”、“理性”作为炼养的方法与境界来使用, 并且重玄学家所谈论的“性”往往与“心”联系在一起, 主要侧重于从心性的角度谈论与“道”的冥合, 正因为如此, “道性”论很快被道教心性学特别是后起的内丹性命学所吸收和消融。

其次, 《庄子》的“反性”、“复初”。”思想为根基, 以重玄学的“道性”论为依托, 内丹学提出了“元性”、“真性。

⑥《青华秘文》认为“元性复而元气生”; , 实知得吾心

⑦之内有一真湛寂、光明不昧者。”。不仅如

⑧此, 内丹学还有“性为金丹:, 四假为炉炼作团”; 李道纯认为“本来一

⑨灵真性谓之丹””性为金丹”说实际上是以修炼论的形式对

《庄子》“反性。只不过内丹学所说的“性”是“道”之特性在修道主体上的落实, 是《庄子》“反性”, 是以心性论的形式对“复初”和“反性”思想的展开。另外, 道教内丹学“先天”和“后天”的划分仍然受到了庄子“复初”、“反性”思想的影响。道教的“先天”、“后天”有时以时间先后即人出生前后作为先后天的划分点, 有时以逻辑先后即以“先天”来强调内丹“药物”的绝对超越性。无论是以何种尺度来划分先后天, 内丹学所说的“先”都是着眼于“道”的超越性, 强调的是作为道体之表征的“性命”对于修道者而言的原初性。正是在此意义上内丹修炼论强调从“后天”返“先天”, 正所谓“大修行人,

υλ 借后天返先天, 修先天而化后天, 混而为一, 性命凝结, 是谓丹成。”内丹修炼论中这种由“后天”返“先天”的

指导思想也不过是《庄子》“反性”、“复初”思想在道教炼养中的体现。

总之, 《庄子》道论中的道气心一体论构成道教道论演变的前导, “体道”、“得道”、“守宗”作为道教炼养的总原则对道教特质的构成起了重要作用, “反性”、“复初”的思想影响了道教心性论和内丹性命学。无法否认, 从学理上看, 《庄子》道论对道教产生的影响要比《老子》深刻得多。

[责任编辑:翁惠明]

》, 第45页。

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 第103页。

③④⑤⑥⑧《道藏》, 第13册, 第507页; 第13册, 第507页; 第23册, 第680页; 第4册, 第364页; 第25册, 第701页。⑦蒋门马校注:《道德经讲义・乐育堂语录》,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3年版, 第462页。

(第1集) ,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1989年版, 第382页。⑨王沐:《道教五派丹法精选》

υλ 《道藏男女性命双修秘功》, 辽宁:辽宁古籍出版社, 1994年版, 第352页。①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

141

东岳论丛 Jul . , 2009Vol . 30No . 7 2009年7月(第30卷/第7期) (Dong Yue Tribune )

《庄子》道论对道教的影响

孙功进

(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哲学系, 山东日照276826)

  [摘 要]《庄子》的道论在《老子》基础上向前推进, 道论的具体内容更为详尽, 其中, 道气心一体论、体道论、复道论作为《庄子》道论的主要内容对后世道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道论; 道以气显; 道由心成; 内丹; 性命学

[中图分类号]B223. 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353(2009) 07-0137-05

一、道以气显、《庄子》不仅将“道”, 道”与“气”、“心”关联起来。《“心”, 这使《庄子》中的“道”、“气”、“心”之间总处, , 。《庄子》的这种道气心一体论对后世道教道论的演变起了重要的先导作用。

关于“道以气显”, 《知北游》说:“人之生, 气之聚也, 聚则为生, 散则为死。……故曰:‘通天下一气耳’。”“通天下一气”旨在强调万物生灭的整体过程只是“气”的本然流变, “道”的“自然”本性也由此而得以透显。因此《庄子》“通天下一气”的气论思想总和道论关联在一起, 它不过是阐释“道”之自然本性的一种方式。同样的情形我们还可以在《至乐》中看到, 庄子在解释为何其妻死自己却鼓盆而歌时说:“察其始而本无生, 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 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 变而有气, 气变而有形, 形变而有生, 今又变而之死, 是相与为春夏秋冬四时行也。”《至乐》篇认为人的生死不过是“气”之状态的改变, 这就像春夏秋冬的交替一样自然, 在此意义上《至乐》把对这种生死自然的认识称为“通乎命”。可见, 上述《庄子》书中的气论思想不过是凸显万物流变过程中所含具和昭示的本然之“道”的手段, 通过以气显道, “道”的自然本性就被表露无疑。

关于“道由心成”, 《应帝王》说:“至人之用心若镜, 不将不迎, 应而不藏, 故能胜物而不伤”; “汝游心于淡, 合气于漠。”“用心若镜”、“游心于淡”作为体道者的境界或修养方法, 它强调的是去掉“心”的人为妄作而合于无为空明的虚静之道, 也即以“心”合“道”。这表明“心”总是存在和“道”相贯通的可能性通道, 在“心”的现实状态中总潜含着合于“道”之本性的方面。只有如此, 以“心”合“道”才成为可能。正是由于“心”存在着和“道”相贯通的可能, 所以庄子才反对“劳形怵心”, 庄子后学也告诫人们“无撄人心”。这其实都是要求保有“心”所本具的与“道”相合的自然本性, 反对一切对“心”之自然状态的人为扭曲。同时《庄子》的“心”还有另外的意义, 如庄子在《齐物论》中所描绘的“日以心斗”、“蓬之心”等, 这种意义上的“心”是指与“道”之本性相背离的状态, 它的特点是游离了“道”的无为和虚淡, 这又使以“心”合“道”成为必要。至此我们可以说, 《庄子》中所说的“心”大体上含具两种可能的趋向:一与道相合, 一与道相违。尽管《庄子》关于这方面的论述还显得笼统, “心”的这两种含义在《庄子》中还是“混成”的, 并不像后来道教对“心”的区分那样明显(照心、动心、真心、妄心、道心、人心) , 但这并不妨碍从修养论的角度使“修心”既可能又必要。事实上《田子方》中就提出了“修心”的概念:“夫子德配天地, 而犹假至言以修心。”文中“修心”的“心”同时具有上述“心”的两种含义, 所谓“修心”即指摒弃偏驳的人为之心、世俗之心而达致“心”的“以明”状态。

(项目号:06JJD720009) 的阶段性成果。[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道玄哲学研究”

[作者简介]孙功进(1975-) , 男, 曲阜师范大学哲学系讲师。

①②③④⑤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⑤④③②①》, 北京:中华书局, 1983年版, 第559页, 第450页, 第227页, 第215页, 第540页。

137

东岳论丛 Jul . , 2009Vol . 30No . 7 2009年7月(第30卷/第期) (Dong Yue Tribune )

如果说“道以气显”、“道由心成”分别从两个方面揭示了“道”与“气”、“道”与“心”的联系, 那么《人间世》的“心斋”之法则直接表露了“道”、“气”、“心”之间的内在关联。《人间世》说:“气也者, 虚而待物者也,

①(空明) 乃是“唯道集虚, 虚者, 心斋也。”以“虚而待物”来概括“气”的特征, 可见, “虚”气”的本性; “虚者心

斋”表明“心斋”是达致“虚”之状态的手段, “虚”乃是“心斋”的结果和境界; “唯道集虚”中的“集”有生发的意思, “唯道集虚”说明“虚”的生发和呈显依赖于“道”。这样, 在《庄子》的“心斋”之法中, “气”、“心”和“道”就以“虚”为中介发生了深刻的内在关联。作为“气”之特性的“虚”可以由“心斋”来达致, 可以由“道”来呈显, 因而“道”、“气”、“心”三者就处于整体关联之中, 具有某种内在同一性。

由此可见, 《庄子》书中的“道”、“气”、“心”处于一体关联之中, 道以气显, 道由心成。尽管《庄子》对“道”、“气”、“心”的关系缺乏详细论述, 但这种道-气-心的一体结构和潜含于其中的“道”、“气”、“心”之间的内在同一性构成了道教道论演变的逻辑前提。道教道论经历了以气释道的道气论、以心释道的道心论、道气论与道心论的整合—内丹性命学三个阶段, , 《庄子》揭示的道气心一体论无疑是最初的源头。

庄子“道以气显”的思想构成道教道论的第一个形态道以气显”的发展是通过两种进路来进行的:一是以气为道, 《老子想尔注》和《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中看到《(炁) ”连称:“道气在间, 清微不

④②见”; “道炁常上下, ”称为“一”, “一者, 道也”, 又认为“一散形为

⑤(炁) 可以等同, 这是以气为道的路子。气, , 》, “道”和“气”《老子

⑥:, 道所始生, 太和之精气也”, 这是把“精气”看作“道”的派生物, 用气论对

“道”, 。道气论的确立使得各种炼气之术在道门中盛行, 《太平经》就对于以气论为依据的“守气”、“食气”等修养方法有细致的说明。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对行气法曾给予很

⑦高评价, 认为行气乃是得道的重要手段:“欲求神仙, 唯当得其至要, 至要者在于宝精行气, 服一大药便足。”

《云笈七籤》卷五十六至六十二就有关于隋唐前后“诸家气法”的总结, 这表明了作为隋唐之际道教炼养理论主要支撑的道气论在当时的显赫地位, 建立在道气论基础之上的服气、养气、导引、行气、食气、炼气等各种气法也曾一度在道教中达到鼎盛。

道气论的盛行在推动道教炼养术发展的同时, 也有着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 因为无论是将“气”等同于“道”还是用“气”来充实“道”, 都有一个共同的理论缺陷, 即削弱了“道”的终极超越性。因此道气论只能强化而无法突破道教肉体长生的理念。而令道教徒尴尬的是, 肉体长生的目标已在道教炼养中被证伪。在佛教心性论的刺激下, 《庄子》等原始道家中隐含的道心论萌芽在隋唐之际逐渐被复活和强化, 这一时期道教道论由道气论向道心论转化, 在这一转化过程中, 早期重玄学家的道性论起了过渡作用。以重玄学“道性”说和修心理论为依托, 隋唐的重玄学者对“道”的解释逐渐转向“心”、“性”的角度。司马承祯指出:“心源是元始,

⑧⑨更无无上道”, 又说:“源其心体, 以道为本。”司马承祯把“道”等同于“心源”, 并认为“道”乃是心之本体,

这里的“心源”、“心体”都已带有明显的心本论意味, 标志着道心论在道教理论中的确立。之后杜光庭则进

υλ 一步将道心论贯彻到修养论中去, 明确指出“修道即修心也”, “修心即修道也”。以心释道的道心论确立

后, 进一步和早期重玄学道性论相融合, 最终产生了道教心性学。

当道教学者将道气论和道心论在道教传统的形神观视野下加以整合, 就诞生了不同于以往道气论和道心论的崭新理论形态———内丹性命学。在内丹学中, “心”与“神”、“性”、“气”与“命”往往并称并在同一意

》, 第117页。

②③④⑤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年版, 第8页, 第17页, 第17页, 第12页。

⑥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 北京:中华书局, 1993年版, 第34页。

⑦葛洪:《抱朴子内篇》, 北京:燕山出版社, 1995年版, 第121页。

(第5册) , 文物出版社、⑧《道藏》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 1988年版, 第775页。

(第22册) , 文物出版社、⑨《坐忘论》, 《道藏》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 1988年版, 第893页。

(第2册) ,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年版, 第47页。υλ 《道藏要籍选刊》①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

138

《庄子》道论对道教的影响

①(先天命) 和“(先天性) 被整合在义上被使用, 即所谓“气是形中命, 心为性内神。”具有形上意义的“气”心”

②(心) 、(气) 这两内丹学的道论之中, “性”和“命”成为同一道体在两种维度上的呈显, 道体涵摄着“性”“命”

端。内丹学的这种观点同《庄子》所表露的道气心一体论有着精神实质上的一致。内丹学家这样表述道体和

(性) 、(命) 的关系:““心”“气”无为则能见无名之妙, 全其性也, 有为则能见有名之徼, 全其命也, 有与无, 同

③(性) 和“(命) 作为“出而异名, 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 有无交入, 性命双全也。”在这里, “心”气”有无”具有

“同出而异名”的特点, 并且在炼养论上“有无交入”、“性命双全”的目标就是要实现“性”、“命”和“道”的混融, 这表明自《庄子》所肇始的道气心一体的结构到内丹学这里得到了升华和彻底的完成。

在道教道论的演变中, 无论是道气论还是道心论, 亦或在这两者基础之上整合而成的内丹性命学, 我们都可以从《庄子》的道气心一体论中找到源头。就理论实质而言, 如果从道家道教内部自身的理论发展来看, 从道教道气论到道心论乃至内丹性命学的演变不过是对《庄子》中“道”、“气”、“心”关系的深化和发展。

二、“体道”、“守宗”、“得道”的体道论对道教的影响

先秦道家中《庄子》最早提出“体道”、“得道”、“守宗。:, 天下之君子所④系焉。”陈鼓应先生在《庄子今注今译》中将“体道”“体道者”是指表现“道”之特质的人, 或者说就是“道”“执道”、“治道”, 如“执道者德

⑤⑥全”、“有人治道若相放”””都是将超越的“道”作为人之存在状态的理想趋归。关于“说, , 无为无形; 可传而不可受, 可得而不可见; 自本自根, 未有天地, , ; 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 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 先天地生而不为久,

⑦。道之“有情有信”表明“道”的实存性, 因此对于现实的人来说, 超越之“道”并非虚无

缥缈, 事实上这段话就明确表明了“道”的“可得”性。不仅如此, 《在宥》篇还借广成子之口强调“得道”的重

⑧要性:“得吾道者, 上为皇而下为王; 失吾道者, 上见光而下为土。”值得注意的是, 在庄子及其后学看来, 这

种可得之“道”并不是外在于人的某种对象性存在, 所以《天运》篇提醒人们说:“使道而可献, 则人莫不献其君; 使道而可进, 则人莫不进之于其亲; 使道而可以告人, 则人莫不告其兄弟; 使道而可以与人, 则人莫不与其

⑨子孙。”可见, “道”根本就不是一种与人的存在无关的对象物。《庄子》的“得道”实际上就是要求摒弃一切人为的矫饰, 与道的自然状态相契合。关于“守宗”, 《大宗师》说:“审乎无假而不与物迁, 命物之化而守其宗

⑩也。”这里的“宗”是指与相对而变易的经验事物相对立的“道”, 因此“守宗”其实就是“守道”。总之, 《庄子》书中的“体道”、“得道”、“守宗”都是一些哲学命题, 是指以“道”来充实和确立人的生存状态。

《庄子》的“体道”、“得道”、“守宗”思想对后世道教产生了深远影响。这首先表现在它塑造了道教以术证道、术道合一的特点。道教将《庄子》“体道”、“得道”的哲学命题加以实证化, 将之作为修道的原则和目标, 并以此为基础开出了丰富的修炼方法。“体道”在道教中变成“体证”道, 可以说, 道门中的一切方术都不过是试图对终极之道进行体证的一种手段而已。《庄子》“守宗”的哲学命题也被道教变成具体的方法, 《老

ϖλ 子想尔注》就强调“守道诫”的重要性:“今布道诫教人, 守诫不违, 即为守一矣”; “仙士畏死, 信道守诫, 故与

ωλ (道) 的宗教表达。不仅如此, “生合也。”这里的“守诫”、“奉诫”不过是《庄子》“守宗”守宗(道) ”也被看成道教养生的根本原则:“养生者慎勿失道, 为道者慎勿失生。使道与生相守, 生与道相保, 二者不可相离, 然后

ξλ 乃长久。”这种“生道合一”的思想仍然是庄子“守宗(道) ”命题的宗教转化。《庄子》“得道”的命题则被直接转化成道教的证真目标, “得道”、“合道”成为道教一切炼养术的终极标的。这样, 道教以“得道”为究竟, 以“体道”为手段, 使自身表现出强烈的实证意味, 以术证道也由此而成为道教的鲜明特色。

《庄子》“体道”、“得道”、“守宗”的思想被道教所继承, 成为道教炼养不可撼摇的原则, 这一原则对道教

(第24册) , 文物出版社、》, 《道藏》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 1988年版, 第213页。

②此处及下文所说的“性命”均指内丹学的“先天性命”。

(第12册) , 文物出版社、③《道藏》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 1988年版, 第643页。

④⑤⑥⑦⑧⑨⑩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 第578页, 第319页, 第312页, 第181页, 第279页, 第378页, 第145页。

ωϖλ λ 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年, 第12页, 第25页。

ξλ 田诚阳:《道教格言集》, 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5年版, 第367页。①《还源篇

139

东岳论丛 Jul . , 2009Vol . 30No . 7 2009年7月(第30卷/第期) (Dong Yue Tribune ) 炼养术起了重要的范导作用。道教产生后, 杂多的“术”和超越的“道”之间的贯通就成为必需, 唯有如此, “以术证道”才是可能的。这一方面需要道教对各种道术进行理论论证, 另一方面也要求道教对驳杂的道术进行锤炼和筛选, 这两者都必须紧紧围绕“体道”、“得道”、“守宗”这一道教炼养的总原则和目标来进行。以“得道”的终极目标为依据, 道教在发展中逐渐对各种道术有了清晰的界定, 曾经在道门中盛极一时的“宝精”、“行气”、“导引”、“辟谷”、“服食”、“黄白”等道术在道教理论的成熟阶段———内丹学诞生之后均受到了批判。张伯端就曾站在内丹学立场上对“服气”、“存想”、“导引”、“持咒”、“符箓”、“辟谷”、“房中”、“服食”、“外丹”等道教传统炼养术进行过批判, 张伯端认为“以上诸法, 于修身之道, 率多灭裂, 故施力虽多而求

①效莫验。若勤心苦志, 日夕修持, 止可以辟病, 免其非横。一旦不行, 则前功渐弃。”张伯端之所以对道教传

统炼养术进行批判, 就是因为这些传统的道教体证方法无论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均与道教“得道”的目标相左, 即无法实现“术”和“道”的真正贯通。宋代李道纯对道教炼养术进行了系统总结, 将内丹学之前的炼养术分为“傍门九品”。其内容涉及“房中采补”、“外丹服食”、“辟谷”、“服饵”、“持斋”、“吞霞“服气”、“存思注想”、“三归五戒”等。李道纯认为这些修行方法均属“傍门”, 无法得道进行反省和修正, 根本上来源于从《庄子》秉承而来的“体道得道、“, 道教对各种道术的范导正是通过“体道”、“得道”、“守宗”“体道”、“得道”、“守宗”。道教的。但道教诞生“, 从而影响了道教宗教精神的真正确立。, 实际拒斥并消解着宗教精神得以确立的形上前提。佛教对道教给以”的讥笑正是抓住了道教长期以来因追求肉体长生而缺乏形上宗教精神的要害。道教在自身发展中, 正是借助于源于《庄子》的“体道”、“得道”、“守宗”这一道教炼养的总原则才得以逐步摆脱肉体长生的理念。道教理论家以隋唐重玄学心性论为基点, 将超越之“道”和道教的“神气”、“性命”概念整合在一起, 逐步开出内丹性命学, 使人的经验存在状态和超越的得道境界之间有了切实的桥梁, 即所谓“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的炼养程序, 从而使内丹学在终极境界上表现出向庄老复归的倾向。这种复归并不仅仅是借鉴了庄老中的个别修养方法, 而是就“得道”的终极旨趣而言真正和庄老有了理论上的衔接, 因而这种复归才具有实质的意义。当传统道教肉体不死的理念被内丹学“了性了命”的目的本身所取代, 道教超越的宗教精神才得以真正确立, 这一过程在根本上来源于从《庄子》那儿所承续的“体道”、“得道”、“守宗”这一原则的推动。

三、“反性”、“复初”的复道论对道教的影响

在《庄子》哲学中, “道”作为人的本真生存状态, 往往因世俗生活的陷溺而受到遮蔽, 所以必须使人超拔于世俗生活之上而返归于“道”这种人之原初而理想的生存状态, 这就是《庄子》中提到的“反性”和“复初”。通观《庄子》一书我们可以发现, 所谓“性”和“初”其实就是指“道”的本然状态。《庄子》一书有时将“性”、“初”称为与“人”相对应的“天”:“牛马四足, 是谓天; 落马首, 穿牛鼻, 是谓人。故曰, 无以人灭天, 无以故灭

②命, 无以得殉名。”这里的“人”是指人为, “天”就是本然或自然的意思。由于“性”、“初”、“天”都是从不同

方面对“道”之本然状态的表述, 因此“反性”、“复初”也就是“反道”、“复道”。在此意义上, 庄子又将“反性”、“复初”称为“反真”。可见“反性”、“复初”在《庄子》中也是一个哲学命题, 它强调返归于“道”的本真状态。因为在《庄子》的作者看来, 世俗生活的种种矫饰和智识只能使大道从人的生存境域中遁去, “反性”、“复初”就是将被遮蔽的大道重新拉回人的经验存在。

《庄子》作为哲学命题的“反性”被道教炼养论所吸纳, 最直接的表现是道教据此提出了“道性”的概念, 并以之作为修道的主体性依据。早期道教经典《老子想尔注》就已有“道性”的概念:“道性于俗间都无所欲,

①王沐:《悟真篇浅解》, 北京:中华书局, 1990年版, 第2页。

②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 第428-429页。

140

《庄子》道论对道教的影响

①②王者亦当法之。”这里的“道性”是指“道”的本性。《老子河上公章句》说:“道性自然, 无所法也。”此处所

说的“道性”和《老子想尔注》中的“道性”的含义相同。至隋唐时, “道性”成为重玄学家的重要论题, 这一时期的《本际经》、《道教义枢》、《海空经》中有很多关于“道性”的论述。尽管这一时期的“道性”论深受佛教思想影响, 但“道性”论的最终落脚点仍然回归到道教炼养论上来, 表现出浓重的道教本位思想。重玄学家成玄英在“道性”基础上提出“真性”、“天性”、“自然之性”的概念, 主张“率性”、“复于真性”, 反对“矫性”、“伤

③性”。李荣也认为:“物之性也, 本乎自然”, 并指出:“圣人顺自然之本性, 辅万物以保真, 不敢行于有为, 导

④⑤之以归虚静也。”吴筠认为:“夫人所以死者, 形也, 其不亡者, 性也”, 在此基础上吴筠还提出“理其性”的

修养论。从形上超越的角度来看, 重玄学家所谈论的“复性”、“理性”与《庄子》的“反性”有相通之处, 只不过重玄学家主要是将“复性”、“理性”作为炼养的方法与境界来使用, 并且重玄学家所谈论的“性”往往与“心”联系在一起, 主要侧重于从心性的角度谈论与“道”的冥合, 正因为如此, “道性”论很快被道教心性学特别是后起的内丹性命学所吸收和消融。

其次, 《庄子》的“反性”、“复初”。”思想为根基, 以重玄学的“道性”论为依托, 内丹学提出了“元性”、“真性。

⑥《青华秘文》认为“元性复而元气生”; , 实知得吾心

⑦之内有一真湛寂、光明不昧者。”。不仅如

⑧此, 内丹学还有“性为金丹:, 四假为炉炼作团”; 李道纯认为“本来一

⑨灵真性谓之丹””性为金丹”说实际上是以修炼论的形式对

《庄子》“反性。只不过内丹学所说的“性”是“道”之特性在修道主体上的落实, 是《庄子》“反性”, 是以心性论的形式对“复初”和“反性”思想的展开。另外, 道教内丹学“先天”和“后天”的划分仍然受到了庄子“复初”、“反性”思想的影响。道教的“先天”、“后天”有时以时间先后即人出生前后作为先后天的划分点, 有时以逻辑先后即以“先天”来强调内丹“药物”的绝对超越性。无论是以何种尺度来划分先后天, 内丹学所说的“先”都是着眼于“道”的超越性, 强调的是作为道体之表征的“性命”对于修道者而言的原初性。正是在此意义上内丹修炼论强调从“后天”返“先天”, 正所谓“大修行人,

υλ 借后天返先天, 修先天而化后天, 混而为一, 性命凝结, 是谓丹成。”内丹修炼论中这种由“后天”返“先天”的

指导思想也不过是《庄子》“反性”、“复初”思想在道教炼养中的体现。

总之, 《庄子》道论中的道气心一体论构成道教道论演变的前导, “体道”、“得道”、“守宗”作为道教炼养的总原则对道教特质的构成起了重要作用, “反性”、“复初”的思想影响了道教心性论和内丹性命学。无法否认, 从学理上看, 《庄子》道论对道教产生的影响要比《老子》深刻得多。

[责任编辑:翁惠明]

》, 第45页。

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 第103页。

③④⑤⑥⑧《道藏》, 第13册, 第507页; 第13册, 第507页; 第23册, 第680页; 第4册, 第364页; 第25册, 第701页。⑦蒋门马校注:《道德经讲义・乐育堂语录》,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3年版, 第462页。

(第1集) ,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1989年版, 第382页。⑨王沐:《道教五派丹法精选》

υλ 《道藏男女性命双修秘功》, 辽宁:辽宁古籍出版社, 1994年版, 第352页。①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

141


相关内容

  • 道教饮食禁忌成因分析
  • 道教饮食禁忌成因分析 廖 摘 宇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64) 要:道教有许多饮食禁忌,如禁忌食用自己和家人本命生肖动物.正一道禁忌食用牛肉.乌鱼.鸿雁.狗肉 等四大荤.这些饮食禁忌的形成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道家道教思想的体现,二是道教本命信仰和北辰信仰的反映,三是儒释二家 ...

  • 河南省洛阳市2015届高三3月"二练"考试语文试题
  • 河南省洛阳市 2015 届高三 3 月"二练"考试语文试 题 高三 2013-03-24 13:31 洛阳市 2012-2013 学年高三年级统一考试 语文试卷 第Ⅰ卷 阅读题(70 分) 甲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国有三 ...

  • 养生:茶道与道教清静无为的养生观新闻频道
  • 晋代郭璞注解<尔雅>说:"今呼早采者为荼,晚取者为茗,一名荈,蜀人名之苦荼".此可视为饮茶习俗在古巴蜀的最早萌芽.而巴蜀也是道教的真正发源地,两汉期间,张陵奉老子为教祖,创五斗米教.此后道教在理论和组织形式上逐渐完善,上至帝王百官,下至布衣百姓,社会各阶层都普遍对道教 ...

  • 道家道教思想对[聊斋志异]的影响
  • 道家道教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中,对中国文学作品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英国学者李约瑟认为:"中国人的特性中,很多最吸引人的地方,都来自道家的传统.中国如果没有道家,就像大树没有根一样."(<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册,197页)鲁迅先生也说 ...

  •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概要
  •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概要 导 论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问题的语境 即:究竟在什么条件下或环境里,会出现或存在"中国传统文化"这个问题? 一.中国传统文化问题的宏观语境 概括说来,中国传统文化问题是一个典型的世界史问题,它之成立.窘迫.焦急.缓解.与龃龉,与世界史的近现 ...

  • 道家--中国文人的精神慰藉
  • 道家--中国文人的精神慰藉 道家以" 道" 为核心,认为天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出无为而治.以雌守雄.以柔克刚.刚柔并济等政治.军事策略,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诸子百家"中一门极为重要的哲学流派,存在于中华各文化领域,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 ...

  • 从[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看道教对李白的影响
  • 从<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看道教对李白的影响.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道教始于公元2世纪,至今有1800多年的历史.道教盛行于唐代.由于唐朝皇帝大力的推动下,道教得以迅速发展,进入了繁盛时期.毋庸置疑,在这种崇道的氛围下,身处这时代的李白必定也会受到影 ...

  • 高考历史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测试
  • 第五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本节学习重点: 1.魏晋南北朝时期科学技术进步(祖冲之.贾思勰.裴秀)主要成就:2.玄学形成的时间.思想特点.主要经典.政治主张和活动中心:3.道教发展的两个代表人物及其历史地位: 4.佛教传播的原因:5.范缜<神灭论>的历史意义和灭佛的两个人物:6.魏晋南 ...

  • 道藏辑要-道教之音
  • 本站首页 道教资讯 道教图片 道教视频 道教音乐 宗教政策 道教文化 道教专题 道教书画 道教辞赋 道教访谈 道教入门 加入我们 道学经典(即:道藏辑要)道教小说 道家养生 道家功夫 道教仪范 阴阳术数 道教杂志 传统文化 符咒法术 名家专栏 手机网站 关于我们 宫观流派 道教人物 道袍法器 神仙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