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导学案

课题: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1解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利用图示说明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的含义,举例说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问题导学】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1.概念:既满足________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内涵:________的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的持续发展是条件,________的持续发展是目的。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共同组成一个系统。

3.基本原则:________性、________性、共同性、阶段性原则。

4.可持续发展——从概念到行动

(1)可持续发展历程

①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第一次

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

②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__________》,第一

次把可持续发展由理论和概念推向______。

(2)中国可持续发展行动

1994年3月,中国政府颁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是全球第一个________的《21世纪议程》。

※【合作探究】

考点一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原则

1. 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含义,不正确的是( )

A.a表示资源开发

B.b表示生产活动

C.c表示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D.d表示废弃物排放

(2)属于a阶段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

A.煤矿开采——地面沉降 B.化工厂——水污染

C.火电厂——大气污染 D.冰箱使用——臭氧层破坏

※【精讲点拨】

1.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的概念,生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复合系

统。

※ 【课堂检测】

1.图中甲、乙、丙、丁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甲表示资源 ②乙表示环境

③丙表示人类社会 ④丁表示经济系统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P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 )

①过度开发导致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

②过度排放污染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③生产过程导致工农业污染排放

④资源开采导致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读图,回答5~6题。

3.图中①②③④对应的环境问题依次为( )

A.臭氧层破坏、酸雨、全球变暖、荒漠化

B.臭氧层破坏、酸雨、荒漠化、全球变暖

C.酸雨、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荒漠化

D.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荒漠化、酸雨

4.由图中③环境问题带来的影响有 ( )

A.大气污染 B.腐蚀建筑物

C.皮肤癌高发 D.海平面上升

中国承诺,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 ——45%;美国提出的目标为: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17%。据此完成5-6题。 5.中国、美国等国家一起参与减排承诺,

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公平性原则

持续性原则

共同性原则

阶段性原则 6.尽管美国承诺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17%,但被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过低,说明美国又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

①公平性原则 ②持续性原则 ③共同性原则 ④阶段性原则

①② ①③ ①④ ③④

下图为”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这一结构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据此完成9 ——10题。

7.能维持这一生态系统实现”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关键是( ) 江河 森林 村寨 梯田

8.哈尼族人的村寨都建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这是因为… ( )

可以减轻劳动强度

可以避免洪涝灾害

可以获得清洁的水源

可以观赏梯田美景

基础知识

二、1.当代人 2.生态 社会 3.公平 持续 4.(1)②21世纪议程 行动 (2)国家级 合作探究1.C2.A

课堂检测1.D 2.D 3.A 4. D 5 C 6 C 7 .B 8.C

课题: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1解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利用图示说明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的含义,举例说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问题导学】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1.概念:既满足________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内涵:________的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的持续发展是条件,________的持续发展是目的。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共同组成一个系统。

3.基本原则:________性、________性、共同性、阶段性原则。

4.可持续发展——从概念到行动

(1)可持续发展历程

①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第一次

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

②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__________》,第一

次把可持续发展由理论和概念推向______。

(2)中国可持续发展行动

1994年3月,中国政府颁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是全球第一个________的《21世纪议程》。

※【合作探究】

考点一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原则

1. 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含义,不正确的是( )

A.a表示资源开发

B.b表示生产活动

C.c表示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D.d表示废弃物排放

(2)属于a阶段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

A.煤矿开采——地面沉降 B.化工厂——水污染

C.火电厂——大气污染 D.冰箱使用——臭氧层破坏

※【精讲点拨】

1.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的概念,生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复合系

统。

※ 【课堂检测】

1.图中甲、乙、丙、丁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甲表示资源 ②乙表示环境

③丙表示人类社会 ④丁表示经济系统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P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 )

①过度开发导致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

②过度排放污染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③生产过程导致工农业污染排放

④资源开采导致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读图,回答5~6题。

3.图中①②③④对应的环境问题依次为( )

A.臭氧层破坏、酸雨、全球变暖、荒漠化

B.臭氧层破坏、酸雨、荒漠化、全球变暖

C.酸雨、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荒漠化

D.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荒漠化、酸雨

4.由图中③环境问题带来的影响有 ( )

A.大气污染 B.腐蚀建筑物

C.皮肤癌高发 D.海平面上升

中国承诺,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 ——45%;美国提出的目标为: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17%。据此完成5-6题。 5.中国、美国等国家一起参与减排承诺,

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公平性原则

持续性原则

共同性原则

阶段性原则 6.尽管美国承诺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17%,但被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过低,说明美国又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

①公平性原则 ②持续性原则 ③共同性原则 ④阶段性原则

①② ①③ ①④ ③④

下图为”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这一结构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据此完成9 ——10题。

7.能维持这一生态系统实现”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关键是( ) 江河 森林 村寨 梯田

8.哈尼族人的村寨都建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这是因为… ( )

可以减轻劳动强度

可以避免洪涝灾害

可以获得清洁的水源

可以观赏梯田美景

基础知识

二、1.当代人 2.生态 社会 3.公平 持续 4.(1)②21世纪议程 行动 (2)国家级 合作探究1.C2.A

课堂检测1.D 2.D 3.A 4. D 5 C 6 C 7 .B 8.C


相关内容

  • 毛概开卷考大纲
  • A 部分 A1 1.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与重要意义 3.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5.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A2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与探索的理论成果 7.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 语文素养内涵综述
  • 语文素养内涵研究综述 --基于语文课程.人和心理学三个视角 学科教学(语文) 李娟 2014120047 [摘要]"语文素养"自作为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被提出后,就被推到了语文教育研究的前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关于"语文素养"的争论.争论的 ...

  • 略论集约与内涵经济增长方式的联系和区别
  • 作者:张建民 理论辅导 1999年08期 目前,我国经济理论界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涵存在着不同的解释.其中有一种观点认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就是以外延增长为主向内涵增长为主转变.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未免有失偏颇,"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与"内涵型经济增 ...

  • 义务教育质量的内涵与多维特征
  • 摘 要:义务教育是每个人的基本教育权利,要实现内涵式发展,提升义务教育质量,要对义务教育质量的内涵与特征有正确的认识.本文从科学发展观出发,探讨了义务教育质量的内涵和多维特征,以为义务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义务教育:质量:内涵:特征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

  • 论国有经济的主导力量定位
  • 摘要:1993年修宪后,基于中共中央对于国企境况的论断,国有经济主导力量定位的基本内涵持续发生了积极的变迁.在近年来国有经济显著发展的背景下,应将国有经济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衔接,通过上缴国有资本收益更多用于民生事业等措施,突出主导力量定位中促进民生改善的首重和首要内涵,落实全民所有的宗旨和避免&qu ...

  • 幼儿教师资格考试
  • 一.考试性质 湖北省申请认定教师资格人员教育学.心理学考试是湖北省申请教师资格的非师范教育类专业人员参加的水平考试.湖北省各级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合格标准,认定考生是否达到补修教育学.心理学课程的要<教育学考试大纲>(适用于幼儿园教师资格申请者) 是依据湖北省教育厅 ...

  •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
  •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2007-09-24 09:36:17|  分类: 学校管理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专题研讨材料) --长山镇蒙古族中心小学  林景龙 今年年初,在全县校长工作会议上,颜局长作了题为<加快学校内涵发展,努力创办优质教育>的 ...

  • 中职学校内涵建设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 中职学校内涵建设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摘 要:本文浅析了内涵建设的概念.内容和规律,并以江西康展汽车科技学校为例,论述了中职学校内涵建设的具体发展思路及推进对策. 关键词:中职:内涵建设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中职学校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学生规模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然而,随着学校招生规模和在校 ...

  •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制定(修订) 人: 刘伟炜 制定(修订) 时间: 2011 年 8月 所在单位:成都理工大学传播与经贸系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 三.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 古代外国文学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一般性地了解古代几大文明的文学状况及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