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四班家庭教育(教案)

一年级四班家庭教育(教案)

家庭教育的意义与作用

教学目的:通过本讲教学使广大家长明确家庭教育的意义与作用,提高其参与家长学校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

教学要点:

一、为什么要开家长会

(一)当前家教中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溺爱型教育:视孩子为小皇帝、小公主,千方百计满足孩子的不正当要求,娇惯到严重的地步

(2)粗暴型教育:动不动对孩子就是打骂,殊不知打骂不仅收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有时还会酿成悲剧

(3)放任型教育:有的父母双双外出打工挣钱,把孩子交给他人管理就万事大吉了。有的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有老师教育,家长只管他的吃、穿、用,其他方面根本不管。

(二)家庭教育的作用

①基础作用: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孩子出生后不久就要接受家庭教育,因此,家庭教育是基础工程,人才的成长是从家庭起步的;

②配合作用: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的教育,好比三匹马拉一架车,只有互相配合,力气朝一个方向使,才会拉好车,否则不仅拉不好车,甚至还会造成翻车;

③协调作用:家庭与学校、孩子与老师、孩子与同学、孩子与社会、孩子与家长等各个方面的关系要靠家长出面协调。

④补充作用:孩子一般有什么知心话愿意对家长说,因此,家长对孩子可以针对性教育,这是学校老师得不到的信息,所以,家庭教育就有补充作用。

(三)家庭教育的特殊性

①权威性:父母在孩子面前具有崇高的威望,因此,教育就具有权威性;

②长期性:孩子从出生后就接受家庭教育,直至家长健在都要接受教育,所以具有长期性。难怪,人们常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又是终身之师”。

③针对性:如前所说,家长容易得到孩子的知心话,从获取的信息中,对的予以表扬,错的及时矫正,所以教育具有针对性。

④早期性:孩子出生后到未进入校园前都是接受的家庭教育,所以,家教具有早期性。

以上四个方面,学校、社会教育都是不能取代的。‘

(四)家庭教育的意义

从以上三个方面得知,家庭教育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可以说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培养孩子成人、成才的需要。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孩子是成不了才的。

二、怎样争做一个合格的家长

1、合格的家长必须要懂得教育学、心理学;还要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合格的家长必须要遵守国家教育部、全国妇联颁发的家长教育行为规范十条。(附后)

3、小学一年级家长要注意以下五点:

①让孩子了解校园生活;

②帮助孩子搞好幼小过渡;

③培养孩子学习兴趣;

④指导孩子制订作息时间表;

⑤少给孩子许诺,特别不要用金钱鼓励孩子学习。

三、给家长的希望

1、希望家长开会不缺席、不迟到、不早退;

2、听讲时要专心,不讲话,不做别的事,听课讲时关好手机;

3、能学以致用,尝试尝试看

4、希望抽空交流家教经验。

名家石宣同志说:“在如今学校教育大体相同下,差异是在家庭教育上,因此,教育孩子我们首先不要输在家庭教育上。”

附:家长教育行为规范

一、树立为国教子思想,自觉履行教育子女的职责。

二、重在教子做人,提高子女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子女遵守社会公德习惯,增强子女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关心子女的智力开发和科学文化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求要适当,方法要正确。

四、培养和训练子女的良好生活习惯,鼓励子女参加文娱体育和社会交往活动,促进子女身心的健康发展。

五、引导子女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支持子女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培养子女的自理能力及劳动习惯。

六、爱护、关心、严格要求子女。不溺爱、不打骂、不歧视,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

七、要举止文明、情趣健康、言行一致、敬业进取,各方面为子女做榜样。

八、保护家庭和睦,创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九、学习和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及方法,针对子女的年龄特征、个性特点实施教育。

十、要和学校、社会密切联系,互相配合,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小学生的学习指导

教学目的:通过本讲授课,让广大家长明确对孩子的学习指导内容及方法,配合学校老师共同开发儿童的智能。

开课谈话,小学一年级是孩子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起点,小学阶段是终生学习的基础。家长的热情很高,很重视,但教育孩子要讲究科学,学习指导要得法,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一、一年级儿童学习的特点

1、帮助孩子搞好中心转移。由幼儿园“以玩为中心”向小学

“以学习为中心”转移,要注意过渡衔接,让孩子学得扎实,同时也要玩得痛快。

2、思维简单,考虑问题不全面是小孩子的特点,他们往往顾比失彼。家长要耐心开导,启发思维。

3、注意力不持久,原来幼儿园每堂课只有25分钟,而今一下子转为40分钟一堂课,开始有些不习惯,加上小孩子注意力一般持续只有15分钟左右,容易受外界影响,管不住自己,因此,孩子回家读书,作业时间不要安排太长,注意劳逸结合。

4、贪玩好耍,厌恶学习,这是多数孩子的共同特点,因此,家长着重对孩子培养学习兴趣。

二、小孩子的学习指导

1、提高学习兴趣,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孩子喜欢学习,他才会主动学、自觉学、才能学好、否则被动学是没有好效果的。兴趣从哪里来?一是学习上的收获,进步与成功;二是老师、家长对孩子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三是平时让孩子有自由支配时间,不把学习当成苦差事,做到玩得痛快,学得扎实;四是从小灌输长大后做什么?渗透前途理想教育;五是多给孩子讲述,社会的发展,人才的竞争。没有本事是适应不了社会需求的。

2、培养学习习惯,叶圣陶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养成良好习惯孩子终生受益,特别是刚入学的孩子优为重要。

(1)与孩子一道安排好作息时间,订好学习计划;

(2)向孩子提出适当要求,订立学习目标,督促检查执行情况,予以表扬;

(3)注意纠正不良的学习习惯;

学习时心不在焉:如一边读书一边做作业,一边吃零食或者看电视;书籍文具杂乱无序,乱摆乱放,用时到处找,甚至走到学校还忘记带课本;作业撩草乱画;作业本乱放;读书写字不按规矩办;睡倒看书;无时间观念,当天事留着明天办等。这里顺便建议家长要求小孩子熟背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著看日西坠。万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小孩理解不到的,家长应给他讲述。

(4)指导改进学习方法

家长应向孩子明确提出24字的学习方法:提前预习,专心听讲,积极思考,独立作业,及时复习,不耻下问。

具体地说,家长应交给孩子的学习方法有:

读书三到:眼到、口到、心到,切忌读望口书和喝读;作业要独立思考,做好后要检查,切忌粗心大意;

每次考试后,试卷交家长签字,不要只看分数,要帮助孩子分析原因,共同订正。

要求孩子好拼音关、查字典关。

(5)培养孩子记忆力的方法

孩子遗忘性大这是又一大特点,因此,要注意记忆力的培养。首先提高孩子记忆的兴趣,然后交给他一些记忆的方法,如观察记忆法,机械记忆法,图象记忆法,游戏记忆法,编顺口溜及儿歌记忆法等。

(6)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怡”。培养孩子思维的方法很多,平常可鼓励孩子学会思考,提问,动脑筋,可买《脑筋急转弯》的书籍让孩子读,家长也可学一学,平常考一考孩子。

如:小明的父亲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叫大毛,二儿子叫二毛,三儿子叫什么名字呢?

马在什么地方,不用四条腿照样可以走?

一个警察有一个弟弟,但弟弟否认他有哥哥,为什么?

(7)培养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

要求孩子发音准确、清楚;

要求孩子说完整的话;

要求孩子说话有顺序、有表情;

不断丰富孩子的词汇;

要培养孩子大胆说话;

要及时纠正孩子说话中的不良习惯。

有人说孩子的心是一块奇特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有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有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会有品德的收获。

让孩子健康成长

教学要点:

一、健康的内涵是什么?

只要一提到健康这个词语,多数家长都只认为体质健康,对于心理健康有所忽视,其实身体健康和身心健康,二者缺一不可,今天就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分别谈谈,供家长们参考。

二、怎样使孩子身体健康?

一般说: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

1、注意营养:不等于是吃好的,每餐都是大鱼大肉。我们说注重营养是指每日三餐做到:早晨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每餐量够,每菜合味新鲜,让孩子保持旺盛的食欲而积极进食。纠正孩子不良的饮食习惯:如偏食、挑食、吃零食为主等。在饮食安排上要讲究科学、粗细搭配。古人养生法中介绍的五色膳食:即一、二、三、四、

五、红、黄、绿、白、黑。每天一袋牛奶,二百五十克碳水化合物(相当于6两主食)一天三分高蛋白(一份高蛋白约50克瘦肉或一个大鸡蛋或100克豆腐)记住四句话:有粗有细,不甜不咸,三四五顿、七八分饱。黄指黄色蔬菜,如胡萝卜、南瓜、红薯等。绿、天天喝绿茶。白:指燕麦片、燕麦粉、黑指黑木耳。

2、加强锻炼,常言说,生命在于运动,家长不要认为,孩子在校有体育课,在家无需锻炼。其实在家早晚和双休日的时间比在校时间多提多,也应当指导孩子锻炼,如早晚短跑、立定跳远、跳绳踢毽,打乒乓及羽毛球等。

3、预防:首先是预防疾病,定期体检身体,有病求医弄药,其次是防火,防毒、防电、防雷击、防骗。为了使小孩子不受他人骗,告诉他不要轻易接受别人的钱物,要记住家庭大人的姓名和住址名称、电话号码等。

4、加强安全教育,要求孩子遵守交通规则,防患于未然,为了孩子的安全,要求做到十不:不猛跑,不嬉戏打闹、不在公路上玩耍、不翻越栏杆、不追车,不强行拦车,不抛物击车,尽量不坐摩托车。在街上过路时要走人行横道线、地下通道或人行天桥,没人行横递线要观察左右来车。外出活动一定要征得家长同意,不在建筑工地、河塘池玩耍,不随便下塘、河、堰洗澡游泳。不单独到陌生的地方玩耍。中国有3亿多儿童每年至少有1000万儿童受到各种形式的意外伤害,不能不引起家长们的足够重视。

三、心理健康的有关问题

1、心理健康的标准:智力正常,乐观开朗、有求知欲、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控制自已的情绪,有良好的自我意识。

2、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无安全感、严重焦虑、疑心重、惧恐不安、紧张退缩、情绪暴躁、频频攻击:自卑、敌意、嫉妒等。家长应知道,一旦不良心理定势形成后,要矫正十分困难。如汶川大地震从地下掏出受恐吓的孩子长期不张口说话,结果请心理医生娇正很久才让他们张嘴开始说话。

3、如何锻炼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1)帮助孩子克服自卑情绪。自卑心理的造成,有的是与生俱来的,有的是由连续的挫折、失败造成的。自卑心理可以成为孩子奋发图强,长大成人的内在动力,也可能发展成为极端,导致孩子退缩与孤独。怎样帮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呢?

首先帮助他们树立坚强的意志,敢于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要树立自信心、自尊心。

其次当孩子受到失败和挫折时,这时家长应采取雪中送炭的方式给孩子出主意,想办法,度难关。绝不要雪上加霜、火上加油、让孩子无所适从,向失败和挫折低头、退脚。

另外就是正面的心理疏导,多与孩子交流,鼓励孩子倾吐自己的忧伤,帮助孩子正确评价自己。教给他们一些情绪的调节方法,如自我暗示法,愉快回忆法,注意转移法等,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

(2)帮助孩子克服孤僻心理。有这种心理的孩子不愿与其他同学接触,有孤独感。其娇正方法主要鼓励孩子多与其他同学一齐玩、一块活动,一块学习,久而久之,让他与人合群。

(3)帮助孩子克服骄傲情绪。骄傲是自卑的另一种表现,要克服这种情绪,家长要经常给孩子讲、天外有天楼外楼,自己不是万能,要正确对待自己,要看到自己长处,也要看到自己的短处,要做到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要谦虚谨慎。毛泽东同志生前教导我们:“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在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

各位家长,小学一年级家长会结束了,到底我们家长的职责是什么?对于小学生而言,家长应教育引导孩子“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等三个方面,上了初中后还要教他们“学会为人处事”。

从心理角度来说,每个人都需要善意赞美的,善意的赞美实际上是一种投入少、收益大的感情投资,是一种驱使人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动力源泉。

一年级四班家庭教育(教案)

家庭教育的意义与作用

教学目的:通过本讲教学使广大家长明确家庭教育的意义与作用,提高其参与家长学校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

教学要点:

一、为什么要开家长会

(一)当前家教中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溺爱型教育:视孩子为小皇帝、小公主,千方百计满足孩子的不正当要求,娇惯到严重的地步

(2)粗暴型教育:动不动对孩子就是打骂,殊不知打骂不仅收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有时还会酿成悲剧

(3)放任型教育:有的父母双双外出打工挣钱,把孩子交给他人管理就万事大吉了。有的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有老师教育,家长只管他的吃、穿、用,其他方面根本不管。

(二)家庭教育的作用

①基础作用: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孩子出生后不久就要接受家庭教育,因此,家庭教育是基础工程,人才的成长是从家庭起步的;

②配合作用: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的教育,好比三匹马拉一架车,只有互相配合,力气朝一个方向使,才会拉好车,否则不仅拉不好车,甚至还会造成翻车;

③协调作用:家庭与学校、孩子与老师、孩子与同学、孩子与社会、孩子与家长等各个方面的关系要靠家长出面协调。

④补充作用:孩子一般有什么知心话愿意对家长说,因此,家长对孩子可以针对性教育,这是学校老师得不到的信息,所以,家庭教育就有补充作用。

(三)家庭教育的特殊性

①权威性:父母在孩子面前具有崇高的威望,因此,教育就具有权威性;

②长期性:孩子从出生后就接受家庭教育,直至家长健在都要接受教育,所以具有长期性。难怪,人们常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又是终身之师”。

③针对性:如前所说,家长容易得到孩子的知心话,从获取的信息中,对的予以表扬,错的及时矫正,所以教育具有针对性。

④早期性:孩子出生后到未进入校园前都是接受的家庭教育,所以,家教具有早期性。

以上四个方面,学校、社会教育都是不能取代的。‘

(四)家庭教育的意义

从以上三个方面得知,家庭教育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可以说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培养孩子成人、成才的需要。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孩子是成不了才的。

二、怎样争做一个合格的家长

1、合格的家长必须要懂得教育学、心理学;还要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合格的家长必须要遵守国家教育部、全国妇联颁发的家长教育行为规范十条。(附后)

3、小学一年级家长要注意以下五点:

①让孩子了解校园生活;

②帮助孩子搞好幼小过渡;

③培养孩子学习兴趣;

④指导孩子制订作息时间表;

⑤少给孩子许诺,特别不要用金钱鼓励孩子学习。

三、给家长的希望

1、希望家长开会不缺席、不迟到、不早退;

2、听讲时要专心,不讲话,不做别的事,听课讲时关好手机;

3、能学以致用,尝试尝试看

4、希望抽空交流家教经验。

名家石宣同志说:“在如今学校教育大体相同下,差异是在家庭教育上,因此,教育孩子我们首先不要输在家庭教育上。”

附:家长教育行为规范

一、树立为国教子思想,自觉履行教育子女的职责。

二、重在教子做人,提高子女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子女遵守社会公德习惯,增强子女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关心子女的智力开发和科学文化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求要适当,方法要正确。

四、培养和训练子女的良好生活习惯,鼓励子女参加文娱体育和社会交往活动,促进子女身心的健康发展。

五、引导子女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支持子女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培养子女的自理能力及劳动习惯。

六、爱护、关心、严格要求子女。不溺爱、不打骂、不歧视,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

七、要举止文明、情趣健康、言行一致、敬业进取,各方面为子女做榜样。

八、保护家庭和睦,创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九、学习和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及方法,针对子女的年龄特征、个性特点实施教育。

十、要和学校、社会密切联系,互相配合,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小学生的学习指导

教学目的:通过本讲授课,让广大家长明确对孩子的学习指导内容及方法,配合学校老师共同开发儿童的智能。

开课谈话,小学一年级是孩子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起点,小学阶段是终生学习的基础。家长的热情很高,很重视,但教育孩子要讲究科学,学习指导要得法,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一、一年级儿童学习的特点

1、帮助孩子搞好中心转移。由幼儿园“以玩为中心”向小学

“以学习为中心”转移,要注意过渡衔接,让孩子学得扎实,同时也要玩得痛快。

2、思维简单,考虑问题不全面是小孩子的特点,他们往往顾比失彼。家长要耐心开导,启发思维。

3、注意力不持久,原来幼儿园每堂课只有25分钟,而今一下子转为40分钟一堂课,开始有些不习惯,加上小孩子注意力一般持续只有15分钟左右,容易受外界影响,管不住自己,因此,孩子回家读书,作业时间不要安排太长,注意劳逸结合。

4、贪玩好耍,厌恶学习,这是多数孩子的共同特点,因此,家长着重对孩子培养学习兴趣。

二、小孩子的学习指导

1、提高学习兴趣,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孩子喜欢学习,他才会主动学、自觉学、才能学好、否则被动学是没有好效果的。兴趣从哪里来?一是学习上的收获,进步与成功;二是老师、家长对孩子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三是平时让孩子有自由支配时间,不把学习当成苦差事,做到玩得痛快,学得扎实;四是从小灌输长大后做什么?渗透前途理想教育;五是多给孩子讲述,社会的发展,人才的竞争。没有本事是适应不了社会需求的。

2、培养学习习惯,叶圣陶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养成良好习惯孩子终生受益,特别是刚入学的孩子优为重要。

(1)与孩子一道安排好作息时间,订好学习计划;

(2)向孩子提出适当要求,订立学习目标,督促检查执行情况,予以表扬;

(3)注意纠正不良的学习习惯;

学习时心不在焉:如一边读书一边做作业,一边吃零食或者看电视;书籍文具杂乱无序,乱摆乱放,用时到处找,甚至走到学校还忘记带课本;作业撩草乱画;作业本乱放;读书写字不按规矩办;睡倒看书;无时间观念,当天事留着明天办等。这里顺便建议家长要求小孩子熟背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著看日西坠。万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小孩理解不到的,家长应给他讲述。

(4)指导改进学习方法

家长应向孩子明确提出24字的学习方法:提前预习,专心听讲,积极思考,独立作业,及时复习,不耻下问。

具体地说,家长应交给孩子的学习方法有:

读书三到:眼到、口到、心到,切忌读望口书和喝读;作业要独立思考,做好后要检查,切忌粗心大意;

每次考试后,试卷交家长签字,不要只看分数,要帮助孩子分析原因,共同订正。

要求孩子好拼音关、查字典关。

(5)培养孩子记忆力的方法

孩子遗忘性大这是又一大特点,因此,要注意记忆力的培养。首先提高孩子记忆的兴趣,然后交给他一些记忆的方法,如观察记忆法,机械记忆法,图象记忆法,游戏记忆法,编顺口溜及儿歌记忆法等。

(6)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怡”。培养孩子思维的方法很多,平常可鼓励孩子学会思考,提问,动脑筋,可买《脑筋急转弯》的书籍让孩子读,家长也可学一学,平常考一考孩子。

如:小明的父亲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叫大毛,二儿子叫二毛,三儿子叫什么名字呢?

马在什么地方,不用四条腿照样可以走?

一个警察有一个弟弟,但弟弟否认他有哥哥,为什么?

(7)培养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

要求孩子发音准确、清楚;

要求孩子说完整的话;

要求孩子说话有顺序、有表情;

不断丰富孩子的词汇;

要培养孩子大胆说话;

要及时纠正孩子说话中的不良习惯。

有人说孩子的心是一块奇特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有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有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会有品德的收获。

让孩子健康成长

教学要点:

一、健康的内涵是什么?

只要一提到健康这个词语,多数家长都只认为体质健康,对于心理健康有所忽视,其实身体健康和身心健康,二者缺一不可,今天就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分别谈谈,供家长们参考。

二、怎样使孩子身体健康?

一般说: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

1、注意营养:不等于是吃好的,每餐都是大鱼大肉。我们说注重营养是指每日三餐做到:早晨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每餐量够,每菜合味新鲜,让孩子保持旺盛的食欲而积极进食。纠正孩子不良的饮食习惯:如偏食、挑食、吃零食为主等。在饮食安排上要讲究科学、粗细搭配。古人养生法中介绍的五色膳食:即一、二、三、四、

五、红、黄、绿、白、黑。每天一袋牛奶,二百五十克碳水化合物(相当于6两主食)一天三分高蛋白(一份高蛋白约50克瘦肉或一个大鸡蛋或100克豆腐)记住四句话:有粗有细,不甜不咸,三四五顿、七八分饱。黄指黄色蔬菜,如胡萝卜、南瓜、红薯等。绿、天天喝绿茶。白:指燕麦片、燕麦粉、黑指黑木耳。

2、加强锻炼,常言说,生命在于运动,家长不要认为,孩子在校有体育课,在家无需锻炼。其实在家早晚和双休日的时间比在校时间多提多,也应当指导孩子锻炼,如早晚短跑、立定跳远、跳绳踢毽,打乒乓及羽毛球等。

3、预防:首先是预防疾病,定期体检身体,有病求医弄药,其次是防火,防毒、防电、防雷击、防骗。为了使小孩子不受他人骗,告诉他不要轻易接受别人的钱物,要记住家庭大人的姓名和住址名称、电话号码等。

4、加强安全教育,要求孩子遵守交通规则,防患于未然,为了孩子的安全,要求做到十不:不猛跑,不嬉戏打闹、不在公路上玩耍、不翻越栏杆、不追车,不强行拦车,不抛物击车,尽量不坐摩托车。在街上过路时要走人行横道线、地下通道或人行天桥,没人行横递线要观察左右来车。外出活动一定要征得家长同意,不在建筑工地、河塘池玩耍,不随便下塘、河、堰洗澡游泳。不单独到陌生的地方玩耍。中国有3亿多儿童每年至少有1000万儿童受到各种形式的意外伤害,不能不引起家长们的足够重视。

三、心理健康的有关问题

1、心理健康的标准:智力正常,乐观开朗、有求知欲、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控制自已的情绪,有良好的自我意识。

2、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无安全感、严重焦虑、疑心重、惧恐不安、紧张退缩、情绪暴躁、频频攻击:自卑、敌意、嫉妒等。家长应知道,一旦不良心理定势形成后,要矫正十分困难。如汶川大地震从地下掏出受恐吓的孩子长期不张口说话,结果请心理医生娇正很久才让他们张嘴开始说话。

3、如何锻炼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1)帮助孩子克服自卑情绪。自卑心理的造成,有的是与生俱来的,有的是由连续的挫折、失败造成的。自卑心理可以成为孩子奋发图强,长大成人的内在动力,也可能发展成为极端,导致孩子退缩与孤独。怎样帮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呢?

首先帮助他们树立坚强的意志,敢于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要树立自信心、自尊心。

其次当孩子受到失败和挫折时,这时家长应采取雪中送炭的方式给孩子出主意,想办法,度难关。绝不要雪上加霜、火上加油、让孩子无所适从,向失败和挫折低头、退脚。

另外就是正面的心理疏导,多与孩子交流,鼓励孩子倾吐自己的忧伤,帮助孩子正确评价自己。教给他们一些情绪的调节方法,如自我暗示法,愉快回忆法,注意转移法等,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

(2)帮助孩子克服孤僻心理。有这种心理的孩子不愿与其他同学接触,有孤独感。其娇正方法主要鼓励孩子多与其他同学一齐玩、一块活动,一块学习,久而久之,让他与人合群。

(3)帮助孩子克服骄傲情绪。骄傲是自卑的另一种表现,要克服这种情绪,家长要经常给孩子讲、天外有天楼外楼,自己不是万能,要正确对待自己,要看到自己长处,也要看到自己的短处,要做到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要谦虚谨慎。毛泽东同志生前教导我们:“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在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

各位家长,小学一年级家长会结束了,到底我们家长的职责是什么?对于小学生而言,家长应教育引导孩子“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等三个方面,上了初中后还要教他们“学会为人处事”。

从心理角度来说,每个人都需要善意赞美的,善意的赞美实际上是一种投入少、收益大的感情投资,是一种驱使人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动力源泉。


相关内容

  • 小学语文备课大师 首页
  • - 网 上 书 屋 武 侠 小 说 作 文 宝 库 流 量 分 析 名 师 在 线 在 线 词 典 小学语文一上备课室 [热荐]汉语拼音全套flash在线学习 07-22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07-21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07-20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0 ...

  • 七年级上体育教案2013-2014
  • 初 一 体 育 与 健 康 教 育 教 案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张盛强 1 7年级体育与健康教育教案第1课 2 3 7年级体育与健康教育教案第3课 4 5 6 7年级体育与健康教育教案第6课 7 7年级体育与健康教育教案第7课 8 9 7年级体育与健康教育教案第9课 10 7年级体育与健康 ...

  • 2013初中七年级全套体育教案(共36课)
  • 初一基础理论教案第一课 教师: 初一体育与健康教育教案第一课 教师 1 2 初一体育与健康教育教案第2课 教师 3 初一体育与健康教育教案第3 课 教师 4 初一体育与健康教育教案第4 课 教师 5 6 初一体育与健康教育教案第5课 教师 7 初一体育与健康教育教案第6课 教师 学习自编操 篮球 教 ...

  • 七年级2班庆祝第27个教师节主题班会设计
  • 七年级2班庆祝第27个教师节主题班会设计-教师颂]这篇文章,系-网-友82653搜集上传,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部分内容源于网络,期望能对您的工作有些许帮助,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flash 教 育 课 件 资 源 网 hTTp://wWW.FlaShkJ.nEt,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 tag ...

  • 三年级全册体育教案[1]
  • 三年级体育课程标准目标 〈一〉 课程目标: 1. 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 2. 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3. 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 4. 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 发扬体育精神,形成 ...

  • 2012年10月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
  • 教学常规管理细则 (试行) 樊村乡中小学 2012年9月 樊村乡中小学教学常规 管理细则(试行) 为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为樊村乡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规范教学行为,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樊村乡的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我乡的实际情况,常规细则如下 ...

  • 六年级生命教育
  • 电子教案 学科: 年级: 姓名: 201 -201 学年度第 学期 教案书写要求 教案是讲课的依据.教师必须依据对大纲的理解.对教材的深入钻研.对学生的了解,精心设计并写出每节课的教案.教案应包括课题.重难点.教学过程(包括师生的活动).小结.作业及课后记等. 为了提高教师对教案设计重要性的认识,树 ...

  • 小学二年级体育教案下学期
  • 二年级体育教学计划 史家坡小学--罗华 基本情况:二年级共有50多人,年龄都比较小,特别是二年级的学生的行为习惯需要加强培养. 教学目的:在<大纲>中,明确地规定了小学体育的目的:"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进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 ...

  • 文件夹[天雷教学设计1-7]
  • 教学设计综合版7(天雷教育的文件夹) 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的教学导入与教学情境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的教学导入与教学情境.复习教案:思想品德第三课走近老师第一框 教案人民版七年级上.doc复习教案:思想品德第三课走近老师第一框 教案人民版七年级上.doc.复习教案:思想品德第三课走近老师第一框 教案人民版 ...

  • 2010年秋季学期小学部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 2010-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我校各级教学管理人员在局、校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在全校各部门和全体教职工的大力支持下,围绕平川区教育局2010年工作要点,结合我校工作实际,按计划完成了本学期的各项工作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常规教学管理工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工作是学校永恒的主题。一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