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流和反思中成长进步

-------------参加2008年网络教研的心得体会

桂林市第十三中学    陈微

2008年这一年来,随着政治教研员卢飞若老师博客的开通,利用网络平台共同备课,研讨交流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分享其他教师的教学心得体会成为许多老师的喜闻乐见的教研新形式。卢老师的博客“贴着地面行走”为全市广大思想品德课教师们搭建了一个广阔的思考、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同时也为大家搭建了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教学水平的舞台,让很多教师在这里博采众长,很快成长起来。

我是一名普通的思想品德课教师,从教五年以来,虽说也取得了一些小成绩小进步,但是我发现近一年来,自己在经历了怀孕生宝宝的过程之后,对教学教改的热情和关注程度明显下降,终日忙忙碌碌却又好像没有什么重大突破,越教好像越没有了思想,思维趋于走向死胡同,时有甚至萌生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想法。这对一位年轻教师的成长来说是极为不利的。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常常会被自己的职业倦怠症困扰着,不知道怎样才能找到当初对教学的热情,不知道怎样才能走出事业发展的“高原区”。可是当网络走入了我的教学生活时,,我开始重新审视了自己,重新规划自己的教学生涯,在一次次浏览了博客里老师们发的帖子之后,我蓦然发现网络教研活动其实对我的教学是有很大帮助的,这对于我来说应该是是一个难得的学习交流的机会,也是一次新的挑战。我应该抓住网络教研,使自己在今后的教研工作和教师专业发展中有新的进展和突破。通过学习与参与,不经意间,我发现自己的收获也是很丰厚的,一是自己的教学思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教学方式方法有了一些改进;二是强烈感受到了老师们的真诚,学会在倾诉和倾听中逐步成长。所以我把卢老师的博客地址加入到自己电脑的收藏夹中,有空就会习惯性的打开并浏览博客中教研员和跟帖老师在论坛里面的精彩发言,偶尔还以“编外农民”的访客身份跟帖,主动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我觉得逸仙中学李红勤老师、德治外语学校的潘林老师等所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以及卢老师的精辟点评对我启发最大,借此机会,我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

在卢老师的网络博客中,我看到很多同行朋友积极跟帖发言,提出自己在教学方面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著述自己的教学课例和教学反思,这里面既有教研员、学科专家、学校领导、教学里面的精英骨干,也有很多如同我一样的年轻教师,我被他们的宽阔胸怀和敬业精神感动着。在这里我们可以和同行互相学习与交流,可以学到了工作上所需要的专业知识、生活中的做人道理。在这里我们可以体验着别人的实践、感受着别人的内心思考,这是在平时的研究与交流中所不能实现的。这不仅改变了教师“独学而无友”的状态,而且形成了一种相互激励,共同进步的浓厚氛围。

专家的点评让人深刻,同行的交流让人深厚。回首这一年来的参与网络教研,虽然有一些进步,但我还有许多遗憾,比如没有能抽更多时间参与、没有能下更大勇气直接跟帖发言,失去了很多交流和反思的机会。在今后的网络教研中我一定改正缺点,进一步融入到这个有意义的活动中去,争取更大进步。

-------------参加2008年网络教研的心得体会

桂林市第十三中学    陈微

2008年这一年来,随着政治教研员卢飞若老师博客的开通,利用网络平台共同备课,研讨交流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分享其他教师的教学心得体会成为许多老师的喜闻乐见的教研新形式。卢老师的博客“贴着地面行走”为全市广大思想品德课教师们搭建了一个广阔的思考、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同时也为大家搭建了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教学水平的舞台,让很多教师在这里博采众长,很快成长起来。

我是一名普通的思想品德课教师,从教五年以来,虽说也取得了一些小成绩小进步,但是我发现近一年来,自己在经历了怀孕生宝宝的过程之后,对教学教改的热情和关注程度明显下降,终日忙忙碌碌却又好像没有什么重大突破,越教好像越没有了思想,思维趋于走向死胡同,时有甚至萌生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想法。这对一位年轻教师的成长来说是极为不利的。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常常会被自己的职业倦怠症困扰着,不知道怎样才能找到当初对教学的热情,不知道怎样才能走出事业发展的“高原区”。可是当网络走入了我的教学生活时,,我开始重新审视了自己,重新规划自己的教学生涯,在一次次浏览了博客里老师们发的帖子之后,我蓦然发现网络教研活动其实对我的教学是有很大帮助的,这对于我来说应该是是一个难得的学习交流的机会,也是一次新的挑战。我应该抓住网络教研,使自己在今后的教研工作和教师专业发展中有新的进展和突破。通过学习与参与,不经意间,我发现自己的收获也是很丰厚的,一是自己的教学思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教学方式方法有了一些改进;二是强烈感受到了老师们的真诚,学会在倾诉和倾听中逐步成长。所以我把卢老师的博客地址加入到自己电脑的收藏夹中,有空就会习惯性的打开并浏览博客中教研员和跟帖老师在论坛里面的精彩发言,偶尔还以“编外农民”的访客身份跟帖,主动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我觉得逸仙中学李红勤老师、德治外语学校的潘林老师等所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以及卢老师的精辟点评对我启发最大,借此机会,我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

在卢老师的网络博客中,我看到很多同行朋友积极跟帖发言,提出自己在教学方面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著述自己的教学课例和教学反思,这里面既有教研员、学科专家、学校领导、教学里面的精英骨干,也有很多如同我一样的年轻教师,我被他们的宽阔胸怀和敬业精神感动着。在这里我们可以和同行互相学习与交流,可以学到了工作上所需要的专业知识、生活中的做人道理。在这里我们可以体验着别人的实践、感受着别人的内心思考,这是在平时的研究与交流中所不能实现的。这不仅改变了教师“独学而无友”的状态,而且形成了一种相互激励,共同进步的浓厚氛围。

专家的点评让人深刻,同行的交流让人深厚。回首这一年来的参与网络教研,虽然有一些进步,但我还有许多遗憾,比如没有能抽更多时间参与、没有能下更大勇气直接跟帖发言,失去了很多交流和反思的机会。在今后的网络教研中我一定改正缺点,进一步融入到这个有意义的活动中去,争取更大进步。


相关内容

  • 让反思伴随学生成长
  • 编者按:玉林北流市南园明德小学基于本校实际,于2008年4月立项了广西教科所"十一五"规划重点(B类)研究课题"培养反思型学生的研究",并在随后3年多的时间里,就学生的学习.生活.课堂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实验研究.到2011年课题结题时,现场评审专家一致认为该 ...

  • 教师成长记录心得体会
  • 为教师建立"成长记录"是我校尝试的一种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新途径.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1.成长中更新观念 在新的教育教学形势下,已有30年教龄的我,也面临着退休年龄的到来.我是啃着自己几十年累计下来的知识老本,打发日子般去教育现在的孩子,还是跟学校,跟年 ...

  • 作文档案袋评价
  • 作文档案袋评价 , 使学生充分体验到成功的欢乐.无论是作文能力出色还是比较勉强的学生 , 都能从积累的作品中感受到学业进步的欢乐 , 激发作文的兴趣与热情 , 养成积极的作文态度.学生通过不断展示作品 , 反复回顾作品与评价材料 , 重新建构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 认识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知识与经验.这 ...

  • 教学反思--搭起教师专业成长的桥梁
  • 教学反思--搭起教师专业成长的桥梁 新洲区旧街中心小学 刘菊玲 在经济,文化与教育等瞬息万变的今天,教师不仅要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和全新的教育理念,更要具备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已经超越了教师的个人层面,成为了推进教育改革.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所必须面对的问题.教师专业素养提 ...

  • 学生反思是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 反思是自我教育的重要形式,它能够促进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改进和自我提高.在德育工作中,我们如果能引导学生养成反思和自我教育的习惯,学生接受规范.改善自我的主动性和实效性将大为增强. 一.学生的反思对学生自身成长和德育工作具有重要价值 1.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常听教师这样说,"我讲得口 ...

  • 小学生成长记录档案袋的设计及使用
  • 小学生成长记录档案袋的设计及使用 新课程倡导对学生的评价应采取质性的评价方法,不但要关注评价的结果,更要注重评价的过程.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近几年来从国外引进的"学生成长记录袋"这一新型的教育评价方式引起了一线教师的广泛关注. 成长记录袋也称学习档案袋,主要是指收集.记录学生自己 ...

  • 青蓝工程心得体会
  • 青蓝工程心得体会 贞丰中学 方华瑛 教师帮扶青年教师心得体会 根据我校教师帮扶青年教师实际,2011年9月教研组确定我新的帮扶对象陈和平老师:现谈谈体会: 首先充分发挥自己的带头.导向作用,组织上研讨课.公开课和示范课,上汇报课.本年度我组织了几项重大活动:如:读书交流.集体备课.反思交流.演讲比赛 ...

  • 远程培训小结2篇
  • 我参加了海西远程网络培训,听了专家教授关于课程智慧、教学智慧、管理智慧三个专题,阅读了有关的课程文本,展开了有关评论与交流,感觉很有意义,收获很大。通过收看视频大大拓宽了我的视野。我发现了自身视野之局限,犹如井底之蛙。我随即想到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如果孩子固守陈旧僵化的理念,那将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 ...

  • 本科毕业论文(教育学)1
  • 江西教育学院 函授学生毕业论文 题 目 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反思性 专 业班 级学生姓名学 号 [1**********]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反思性教学模式探索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反思性教学已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尝试着探索一种较为科学的.动态的反思性教学模式,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