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熔化和凝固导学案

《 温度 》学教案

课题:《 温度 》 课型: 授课教师: 主备: 总课时数:第( 13 )课时 定稿时间:

仔细观察体温计的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 体温计与实验用温度计比较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 这样的特殊结构导致了体温计有怎样特殊的用法?

达标检测 班级:__________ 小组: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

1、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的温度,所示的几种做法中正确的是( ) 一、导学目标:1、知道温度的概念及摄氏温度的规定方法、单位符号、认读方法;

2、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并记住一些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能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并正确读数。 二、导学重难点: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并正确读数

物理学中通常用 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知识点一:温度计

将温度计分别放入热水中和冷水中

(1)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2)这说明温度越高,液体的体积越 (选填大或小),这就是 现象。

(3)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 。

2. 看课本48页图3.1-3(1)温度计液泡中的液体通常有哪些? (2)常用的温度计种类有哪些

知识点二:摄氏温度,

(1)摄氏温度是如何规定的?

(2

自然界中常见的温度:

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温度为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

人正常的体温是多少 , 知识点三:温度计的使用 1、观察寒暑表、体温计和实验室用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分别是多少?寒暑表: 量程 分度值 体温计: 量程 分度值实验室用温度计:量程 分度值现什么后果?

2( 、正确使用温度计的几个要点: 1)

(2)

(3)

2、-20℃的正确读法是 ( ) A.零下20度 B.零下摄氏20度 C.负摄氏20度 D.零下20摄氏度 3、下面关于常用温度计的使用中,错误的是 ( ) A.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的最高刻度的温度,或者不能低于它最低刻度的温度. B.温度计的玻璃泡要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C. 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 D.读数时,要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再读数。 4、 写出右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 甲为

,乙为 。 5.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5℃。 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5℃。 C.北京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38℃。 D. 广州的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 6.在实验操作考查中,如下图所示是小明同学在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时的操作图, 指出错误的地方 (1)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 (2)B图读数中的错误是 (3)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c图可知此时烧杯中水的实际温度是℃。

《 熔化和凝固》学教案

课题:《 熔化和凝固 》 课型:

授课教师: 主备: 总课时数:第( 14)课时 定稿时间: 班级:__________ 小组: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 一、导学目标:1.借助日常生活经验,认识熔化和凝固。

2.通过探究冰、蜡的熔化特点,学习用图象处理实验数据 3.通过分析实验数据,理解熔点和晶体、非晶体。

二、导学重难点:通过探究冰、蜡的熔化特点,知道晶体熔化吸热,温度不变。 情景引入:

态、 态 和 态 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水放入

冰箱里过一段时间会变成冰,如果将冰拿出来过一段时间就变成水;点燃蜡烛可以看到固态的蜡烛变为液态蜡烛,当液态蜡烛过一段时间又变为固态;用湿毛巾擦黑板过一段时间变干了。可见,物质各种状态间的变化叫做 【学点一】熔化和凝固

1.物质从 _______态变成______态的过程叫做熔化;从 态变成______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2、实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待温度升至40℃左右开始,每隔大约1min“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 “石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

时间/min

时间/min

在海波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即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我们把这类固体叫做 ,例如 、 、

在石蜡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吸热,温度就会不断地上升,即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我们把这类固体叫做 ,例如 、 、 、

(1)熔点,即晶体熔化时的温度(注意: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所以就没有确定的熔点)

(2)凝固点,即晶体凝固时的温度(注意:非晶体凝固时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所以就没有确定的熔点)

(3)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与熔点相同

(4)物质凝固时的温度变化曲线(解释凝固过程的温度变化、放热情况、物质状态) 【学点二】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阅读课本56页)

(1)________在熔化过程中虽然温度保持不变,但是必须继续加热才能完成熔化过程,这说明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反过来,液体在凝固成晶体的过程中________,但是温度不变,非晶体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也吸热或放热,但是温度________ 思考:喝饮料时为什么是加冰块,而不是加冷水? 在北方的冬天为什么要在菜窑里放几桶水呢?

达标检测

1.如图所示,是小明同研究物态变化时,获得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其中属于晶体..熔化..的图象是( );属于非晶体凝固.....

的图像是( )

2如图所示,将冰袋放置于高热病人的头部,能降低病人的体温,原因是( )

A.冰熔化吸收热量,使头部的温度降低 B.冰熔化放出热量 C.病人发热量减少 D.病人发热量增加 3.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 ) A.下雪时雪的温度比较高 B.化雪时要吸收热量 C.化雪时要放出热量 D.雪容易传热

《 温度 》学教案

课题:《 温度 》 课型: 授课教师: 主备: 总课时数:第( 13 )课时 定稿时间:

仔细观察体温计的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 体温计与实验用温度计比较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 这样的特殊结构导致了体温计有怎样特殊的用法?

达标检测 班级:__________ 小组: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

1、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的温度,所示的几种做法中正确的是( ) 一、导学目标:1、知道温度的概念及摄氏温度的规定方法、单位符号、认读方法;

2、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并记住一些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能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并正确读数。 二、导学重难点: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并正确读数

物理学中通常用 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知识点一:温度计

将温度计分别放入热水中和冷水中

(1)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2)这说明温度越高,液体的体积越 (选填大或小),这就是 现象。

(3)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 。

2. 看课本48页图3.1-3(1)温度计液泡中的液体通常有哪些? (2)常用的温度计种类有哪些

知识点二:摄氏温度,

(1)摄氏温度是如何规定的?

(2

自然界中常见的温度:

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温度为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

人正常的体温是多少 , 知识点三:温度计的使用 1、观察寒暑表、体温计和实验室用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分别是多少?寒暑表: 量程 分度值 体温计: 量程 分度值实验室用温度计:量程 分度值现什么后果?

2( 、正确使用温度计的几个要点: 1)

(2)

(3)

2、-20℃的正确读法是 ( ) A.零下20度 B.零下摄氏20度 C.负摄氏20度 D.零下20摄氏度 3、下面关于常用温度计的使用中,错误的是 ( ) A.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的最高刻度的温度,或者不能低于它最低刻度的温度. B.温度计的玻璃泡要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C. 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 D.读数时,要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再读数。 4、 写出右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 甲为

,乙为 。 5.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5℃。 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5℃。 C.北京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38℃。 D. 广州的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 6.在实验操作考查中,如下图所示是小明同学在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时的操作图, 指出错误的地方 (1)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 (2)B图读数中的错误是 (3)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c图可知此时烧杯中水的实际温度是℃。

《 熔化和凝固》学教案

课题:《 熔化和凝固 》 课型:

授课教师: 主备: 总课时数:第( 14)课时 定稿时间: 班级:__________ 小组: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 一、导学目标:1.借助日常生活经验,认识熔化和凝固。

2.通过探究冰、蜡的熔化特点,学习用图象处理实验数据 3.通过分析实验数据,理解熔点和晶体、非晶体。

二、导学重难点:通过探究冰、蜡的熔化特点,知道晶体熔化吸热,温度不变。 情景引入:

态、 态 和 态 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水放入

冰箱里过一段时间会变成冰,如果将冰拿出来过一段时间就变成水;点燃蜡烛可以看到固态的蜡烛变为液态蜡烛,当液态蜡烛过一段时间又变为固态;用湿毛巾擦黑板过一段时间变干了。可见,物质各种状态间的变化叫做 【学点一】熔化和凝固

1.物质从 _______态变成______态的过程叫做熔化;从 态变成______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2、实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待温度升至40℃左右开始,每隔大约1min“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 “石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

时间/min

时间/min

在海波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即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我们把这类固体叫做 ,例如 、 、

在石蜡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吸热,温度就会不断地上升,即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我们把这类固体叫做 ,例如 、 、 、

(1)熔点,即晶体熔化时的温度(注意: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所以就没有确定的熔点)

(2)凝固点,即晶体凝固时的温度(注意:非晶体凝固时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所以就没有确定的熔点)

(3)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与熔点相同

(4)物质凝固时的温度变化曲线(解释凝固过程的温度变化、放热情况、物质状态) 【学点二】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阅读课本56页)

(1)________在熔化过程中虽然温度保持不变,但是必须继续加热才能完成熔化过程,这说明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反过来,液体在凝固成晶体的过程中________,但是温度不变,非晶体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也吸热或放热,但是温度________ 思考:喝饮料时为什么是加冰块,而不是加冷水? 在北方的冬天为什么要在菜窑里放几桶水呢?

达标检测

1.如图所示,是小明同研究物态变化时,获得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其中属于晶体..熔化..的图象是( );属于非晶体凝固.....

的图像是( )

2如图所示,将冰袋放置于高热病人的头部,能降低病人的体温,原因是( )

A.冰熔化吸收热量,使头部的温度降低 B.冰熔化放出热量 C.病人发热量减少 D.病人发热量增加 3.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 ) A.下雪时雪的温度比较高 B.化雪时要吸收热量 C.化雪时要放出热量 D.雪容易传热


相关内容

  • 泸科版九年级上第十二章教案 第二节 熔化与凝固
  • 第二节 熔化与凝固 第1课时熔化与熔点 [教学目标] 1. 了解熔化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知道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2. 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 3. 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知用图像法研究物理量变化的优 ...

  • 熔化和凝固教案1415
  • 第14节课,熔化和凝固(探究)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理解气态.固态和液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过程和方法 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 了解 ...

  • 3.2熔化和凝固
  • 3.2熔化和凝固 1.物态变化 通常情况下,物质存在的形态有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样变化称为物态变化. 2.固体的分类 (1)晶体: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熔点).如海波.冰.食盐.萘.石英.各种金属等. (2)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无熔点).如蜡.松香.玻璃. ...

  • 八年级物理上册熔化和凝固教学设计与反思固
  •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教学设计与反思 课题: 熔化和凝固 科目: 物理 提供者:陈志刚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属于物态变化的基础章节之一,而熔化和凝固是物质最基本的特性之一,其物态变化的 现象是生活中最常见.最熟悉的.学好本节对学习其他物质的特性有迁移的作用.同时 ...

  • 4.2熔化和凝固__已用
  • 4.2熔化和凝固(共2课时)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能区别物质的气态.液态和固体三种形态.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晶体与非晶体在熔 ...

  • 熔化和凝固练习题
  • 熔化和凝固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当晶体的温度正好是熔点时,它的状态为( );若当晶体的温度正好是凝固点时,它的状态为( ) A.一定是固体 B.一定是液体 C.可能是固体 D.也可能是固液共存 E.可能是液体 2.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 ...

  • 探究海波烛蜡的实验
  • 探究海波的熔化和凝固实验 张洪福 摘要:针对晶体熔化和凝固实验的难点和不足,通过查阅各种不同的资料研究不同方法,反复做了该实验,终于找到一种有效的方法--间隙式加热的方法来探究晶体熔化和凝固实验,报告了实验采用的方法.准备工作,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及实验过程和应注意的问题,分析表明该实验效果明显,结果 ...

  • 12.21熔化和凝固练习题
  • 熔化和凝固练习题 基础题 1. . . 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物体从 叫做熔化,物质从 叫做凝固. 2.固体分为 和 两类,它们的一个重要区别是 . 3.晶体熔化的条件有 和 ,熔化过程中晶体的温度 ("不变"或"升高"或"降低"),晶体凝 ...

  • 初中物理熔化和凝固实验的研究
  • 初中物理熔化和凝固实验的研究 □ 付荣兴 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100081 熔化和凝固是生活中最常见.最熟悉的现象之一,也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基础知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观察生活中热现象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来探究物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并知道物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学生经历"熔化和凝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