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和盾的集合说课稿和教学设计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蔡庄小学 李雪琴

【学习目标】

1、认识“矛、盾”等6个生字。会写“矛、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课文中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关于实践的品质,懂得“谁善于把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的含义。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指导写字的多媒体课件。

2、矛和盾的图片。

3、录音机及本课的朗读录音磁带。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矛和盾的图片:你知道哪个是“矛”?哪个是“盾”吗?

2、矛和盾是两种相对峙的兵器,如果把它们集合在一起,结果会怎么样呢?出示课题,齐读:矛和盾的集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请学生读。

3、指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错误。

4、自己把课文再默读一遍,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三、质疑提问,初步释疑

1、学生再默读课文,边读边提出不懂的问题。

2、同座交流交流。

3、全班初步交流所提的问题。

对于一些非重点问题,相机解决。

4、提炼重点问题,明确学习目标。

四、指导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14个字。

2、重点指导7个左右结构的字:

持般攻炮坦战神

⑴引导学生观察这7个左右结构的字各部分所占的大小有什么不同。 ⑵多媒体演示这7个字的布局。

3、学生写字,教师巡视,及时评议。

五、实践活动

搜集能说明课文最后一句话含义的事例,准备交流。

《矛和盾的集合》说课稿

蔡庄小学 李雪琴

一、设计理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创造史。本堂课旨在通过文本的学习,让学生穿越时空隧道,插上想象的翅膀,在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情境中尽情思维,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的道理中得到启发,学生能自觉产生一些“奇思妙想”,甚至“奇思怪想”,让学生的思维和心灵一起飞翔。

二、说教材

《矛和盾的集合》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第二十五课的课文。这篇课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讲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对打过程中,为了保护自己,由盾想到了铁屋子;为了进攻,由矛想到了炮口,把两者结合起来,发明了坦克。第二部分讲发明的坦克在战场上打败敌军,大显神威。第三部分由坦克的发明引出“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这一道理。作者按发明坦克的过程——坦克的实际应用——从中引发道理的顺序叙述。叙事简洁清楚,用事实说明道理,是本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本课教学时间为二课时,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确定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矛、盾”等生字。会写“矛、盾”。理解“左抵右挡、难以招架“等词语意思。

2、了解发明家怎样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合二为一的思考过程。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善于实践的品质,懂得“谁善于把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发明家怎样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合二为一的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

三、说教法: 根据新课程基本理念,针对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在本课教学中采用了“读中感悟”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想象理解”法等。

四、说学法:

“教是为了不教”,在课堂上我努力为学生搭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平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只有积极探索自主学习的方式和方法,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同时也学生

的朗读能力得到提高。

五、说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课文插图:你认识图上的这两种兵器吗?生说,师板书:矛 盾

教学生字“矛、盾”

2、说说它们的作用。

生说后师小结板书: 矛 盾

进攻 自卫

3、出示坦克图:板书: 坦克 学习生字“坦”

通过预习,你知道坦克是根据什么发明的?你是从课文中的哪句话知道的? 生说后出示句子:坦克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

学生读句子,质疑,而后罗列出本节课的重点问题2个,为围绕这2个问题进行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的作用。

4、揭题:完整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三、研读课文

(一)研读“合二为一”

1、请大家用心读读课文1~4节。要边读边思考,读完后,尝试填表,说一说发明家是怎样一步一步思考的:

盾太小——( )——( )——( )——( )——发明坦克

2、交流感悟,指导朗读

3、小结:这个过程,就是坦克发明的过程,也是发明家发明坦克的思考过程。集合是一种想问题的方法,是发明的一种方法,带着这样的理解,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坦克是怎样发明的过程。

(二)研读“大显神威”

1、师:坦克集合了矛和盾的优点,在战场上发挥了无穷的威力,用课文中的一个词就是——(生)“大显神威”

2、读第五自然段,用“——”划出描写坦克大显神威的句子。

3、指导朗读。

4、师就坦克的发明作补充解说。

四、畅谈感受,理解道理“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并用别的例子来说明这句话的意思。

五、书写指导:矛、盾

六、板书: 25、 矛 和 盾 的 集 合

进攻 自卫

合 二 为 一

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坦克(大显神威)

这个板书能引导学生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展示出来了。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蔡庄小学 李雪琴

【学习目标】

1、认识“矛、盾”等6个生字。会写“矛、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课文中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关于实践的品质,懂得“谁善于把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的含义。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指导写字的多媒体课件。

2、矛和盾的图片。

3、录音机及本课的朗读录音磁带。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矛和盾的图片:你知道哪个是“矛”?哪个是“盾”吗?

2、矛和盾是两种相对峙的兵器,如果把它们集合在一起,结果会怎么样呢?出示课题,齐读:矛和盾的集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请学生读。

3、指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错误。

4、自己把课文再默读一遍,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三、质疑提问,初步释疑

1、学生再默读课文,边读边提出不懂的问题。

2、同座交流交流。

3、全班初步交流所提的问题。

对于一些非重点问题,相机解决。

4、提炼重点问题,明确学习目标。

四、指导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14个字。

2、重点指导7个左右结构的字:

持般攻炮坦战神

⑴引导学生观察这7个左右结构的字各部分所占的大小有什么不同。 ⑵多媒体演示这7个字的布局。

3、学生写字,教师巡视,及时评议。

五、实践活动

搜集能说明课文最后一句话含义的事例,准备交流。

《矛和盾的集合》说课稿

蔡庄小学 李雪琴

一、设计理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创造史。本堂课旨在通过文本的学习,让学生穿越时空隧道,插上想象的翅膀,在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情境中尽情思维,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的道理中得到启发,学生能自觉产生一些“奇思妙想”,甚至“奇思怪想”,让学生的思维和心灵一起飞翔。

二、说教材

《矛和盾的集合》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第二十五课的课文。这篇课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讲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对打过程中,为了保护自己,由盾想到了铁屋子;为了进攻,由矛想到了炮口,把两者结合起来,发明了坦克。第二部分讲发明的坦克在战场上打败敌军,大显神威。第三部分由坦克的发明引出“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这一道理。作者按发明坦克的过程——坦克的实际应用——从中引发道理的顺序叙述。叙事简洁清楚,用事实说明道理,是本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本课教学时间为二课时,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确定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矛、盾”等生字。会写“矛、盾”。理解“左抵右挡、难以招架“等词语意思。

2、了解发明家怎样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合二为一的思考过程。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善于实践的品质,懂得“谁善于把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发明家怎样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合二为一的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

三、说教法: 根据新课程基本理念,针对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在本课教学中采用了“读中感悟”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想象理解”法等。

四、说学法:

“教是为了不教”,在课堂上我努力为学生搭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平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只有积极探索自主学习的方式和方法,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同时也学生

的朗读能力得到提高。

五、说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课文插图:你认识图上的这两种兵器吗?生说,师板书:矛 盾

教学生字“矛、盾”

2、说说它们的作用。

生说后师小结板书: 矛 盾

进攻 自卫

3、出示坦克图:板书: 坦克 学习生字“坦”

通过预习,你知道坦克是根据什么发明的?你是从课文中的哪句话知道的? 生说后出示句子:坦克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

学生读句子,质疑,而后罗列出本节课的重点问题2个,为围绕这2个问题进行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的作用。

4、揭题:完整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三、研读课文

(一)研读“合二为一”

1、请大家用心读读课文1~4节。要边读边思考,读完后,尝试填表,说一说发明家是怎样一步一步思考的:

盾太小——( )——( )——( )——( )——发明坦克

2、交流感悟,指导朗读

3、小结:这个过程,就是坦克发明的过程,也是发明家发明坦克的思考过程。集合是一种想问题的方法,是发明的一种方法,带着这样的理解,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坦克是怎样发明的过程。

(二)研读“大显神威”

1、师:坦克集合了矛和盾的优点,在战场上发挥了无穷的威力,用课文中的一个词就是——(生)“大显神威”

2、读第五自然段,用“——”划出描写坦克大显神威的句子。

3、指导朗读。

4、师就坦克的发明作补充解说。

四、畅谈感受,理解道理“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并用别的例子来说明这句话的意思。

五、书写指导:矛、盾

六、板书: 25、 矛 和 盾 的 集 合

进攻 自卫

合 二 为 一

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坦克(大显神威)

这个板书能引导学生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展示出来了。


相关内容

  • 矛和盾的集合
  • <矛和盾的结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矛和盾的集合>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该组教材按"怎样看问题"选编了4篇课文,本篇课文写的是发明家手持矛和盾,在与朋友对打比赛时,由矛和盾的长处想到了发明坦克.由此说明&quo ...

  • [矛和盾的集合]第一课时课堂教学实录
  • 2月12日,有幸去海宁参加了航嘉湖地区第二届教学评比和观摩活动,感受了异域的"风情",领略了别样的美,特把五册第七单元25课<矛和盾的集合>课堂实录整理出来,希望也能让浏览过的你,有所收获! 习目标总目标: ①认识"矛.盾"等6个生字.会写&quo ...

  • 25矛和盾的集合导学案
  • 教学内容 学习目标 25.矛和盾的集合(第一课时) 上课时间 2014.12.16 1.能正确认读生字新词,理解并积累"左抵右挡" "难以招架"等词语. 2.读懂课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用"如„„般"表达比喻手法, ...

  • 25矛和盾的集合教案(1)
  • 25矛和盾的集合 (第二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指导书写生字"退",复习生词"集合.招架.紧张.固然.乌龟.自卫.进攻.炮口.坦克.合二为一.战场.大显神威.首次.乱成一团.胜利者". 过程与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词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继续学习默 ...

  • 矛和盾的集合的教案
  •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并积累"左抵右挡""难以招架"等词语. 2.读懂课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用自己的话讲述"发明坦克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读懂课文,弄清楚发明坦克的过程,能够正确. ...

  • 矛与盾的集合教案
  • <矛和盾的集合> [学习目标] 1.认识"矛.盾"等6个生字.会写"矛.盾"6个字.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懂得坦克是集合了矛和盾的优点而成的. [教学重点] 认识&q ...

  • 25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 : • 能借助工具书独立识字,与人交流识字.记字的方法.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 采用喜欢的方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简单复述. • 通过学习,懂得坦克是集合了矛和盾的优点而成的. • 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做合 ...

  • 矛与盾的集合
  • 矛和盾的集合 教学目标 1. 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紧张.固然.乌龟.自卫.进攻.炮口.坦克.合二为一.战场.大显神威.首次.乱成一团.长处.胜利者"等词语. 2. 正确朗读课文. 3. 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读懂本课内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 ...

  • [矛和盾的集合]评课意见
  • <矛和盾的集合>评课意见 江厦小学 陈景佳 "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是胜利者."课文通过一个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蔡老师采取以下的方法进行教学: 一.养成预习课文的习惯 帮助学生养成课前自读课文,画出不懂的问题,查找相关的资料的好习惯,使学生逐步做到课前&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