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式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分式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分式的基本性质”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五章第一节“分式”的重点内容之一,它是后面分式变形、通分、约分及四则运算的理论基础,掌握本节内容对于学好本章及以后学习方程、函数等问题具有关键作用。

2、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分式变形

3、教材的处理

学习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学习的过程是自我生成的过程,是由内向外的生长,其基础是学生原有知识与经验。本节课中,学生原有的知识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因此我首先引导学生通过分数的基本性质,这就激活了学生原有的知识,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分数的基本性质用类比的方法得出分式的基本性质,让学生自我构建新知识。通过例题的讲解,让学生初步理解“性质”的运用,再通过不同类型的练习,使其掌握“性质”的运用. 最后引导学生对本节课进行小结,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合理、更完善。

二、目标分析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的目的就是应从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使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为此,我从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确定了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灵活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分式的变形。

2、会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探求分时变形中的符号法则。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探索分式的基本性质,初步学会运用类比转

化的思想方法研究数学问题。

2、通过探索分式的基本性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与研究精神。 三、教法分析

1、教学方法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在新课程理念下,获得数学知识的过程比获得知识更为重要。基于本节课的特点,课堂教学采用了“问题—观察—思考—提高”的步骤,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思考、归纳、类比和猜测的探索过程。

2、学法指导

现代新教育理念认为,学习数学不应只是单调刻板,简单模仿,机械背诵与操练,而应该采用设置现实问题情境,有意义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来引发学习者的兴趣。本节课采用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观察发现,师生互动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会主动探究,主动总结,主动提高,突出学生是学习主体,他们在感知识知识的过程中无疑提高了探索、发现、实践、总结的能力。

3、教学手段

我所采用的教学手段是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过程分析

活动1情景引入

教师提出问题,下列分数是否相等?可以进行变形的依据是什么?需要注意的是什么?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你能猜想出分式有什么性质吗?学生思考、交流,回答问题。在活动中教师要关注:(1)学生对学过的知识是否掌握得较好;

(2)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索是否有深厚的兴趣。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例子,引导学生回忆分数的基本性质,再用类比的方法得出分式的基本性质。这样安排,首先激活了学生原有的知识,为学习分式的基本性质做好铺垫。体现了学生的学习是在原有知识上自我生成的过程。

活动2 新知探究

教师提出问题:如何用语言和式子表示分式的基本性质?学生独立思考、分组讨论、全班交流。在活动中教师要关注:(1)能否用数学语言表述新知识;

(2)学生对“性质”的运用注意事项是否理解。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用语言和式子表示分式的基本性质,体现了学生的学习是在原有知识上自我生成的过程。这样安排,学生的知识不是从老师那里直接复制或灌输到头脑中来的,而是让学生自己去类比发现、过程让学生自己去感受、结论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实现了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新知的目的。

活动3 问题解决

教师提出问题进行分式变形。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然后分小组讨论。教师参与并指导学生的数学活动,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实践,灵活运用分式基本性质进行分式的恒等变形。在活动中教师要关注:(1)学生能否紧扣“性质”进行分析思考;(2)学生能否逐步领会分式的恒等变形依据。(3)学生是否能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

设计意图:教材例2是分式基本性质的运用,让学生研究每一题的特点,紧扣“性质”进行分析,以期达到理解并掌握性质的目的。

活动4 巩固练习

教师出示问题训练单。学生先独立思考完成,并安排三名同学板演。教师巡视,注意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在活动中教师要关注:(1)大部分学生能否准确、熟练完成任务;(2)学生能否用数学语言表述发现的规律;

(3)学生在运算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是否积极。

设计意图:通过思考问题,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的参与到对数学问题的讨论中来,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善于理解他人的见解,在交流中获益。第二个问题实际上指明了分式的变号法则。这一法则在分式变形中经常用到,学生对此又极易出现错误,所以要予以足够重视,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活动5 课堂小结

学生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下整理知识、理顺思维。在活动中教师要关注:(1)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否理解;(2)学生能否从获取新知的过程中领悟到其中的数学方法。

设计意图:学生对学习情况进行反思,主要包括: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反思;对学习活动涉及的思想方法进行反思;对解题思路、过程和语言表述进行反思;等等。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失败的感受,积累学习经验。

活动6布置作业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对所学内容进一步系统化,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合理,更完善。

《分式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分式的基本性质”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五章第一节“分式”的重点内容之一,它是后面分式变形、通分、约分及四则运算的理论基础,掌握本节内容对于学好本章及以后学习方程、函数等问题具有关键作用。

2、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分式变形

3、教材的处理

学习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学习的过程是自我生成的过程,是由内向外的生长,其基础是学生原有知识与经验。本节课中,学生原有的知识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因此我首先引导学生通过分数的基本性质,这就激活了学生原有的知识,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分数的基本性质用类比的方法得出分式的基本性质,让学生自我构建新知识。通过例题的讲解,让学生初步理解“性质”的运用,再通过不同类型的练习,使其掌握“性质”的运用. 最后引导学生对本节课进行小结,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合理、更完善。

二、目标分析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的目的就是应从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使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为此,我从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确定了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灵活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分式的变形。

2、会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探求分时变形中的符号法则。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探索分式的基本性质,初步学会运用类比转

化的思想方法研究数学问题。

2、通过探索分式的基本性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与研究精神。 三、教法分析

1、教学方法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在新课程理念下,获得数学知识的过程比获得知识更为重要。基于本节课的特点,课堂教学采用了“问题—观察—思考—提高”的步骤,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思考、归纳、类比和猜测的探索过程。

2、学法指导

现代新教育理念认为,学习数学不应只是单调刻板,简单模仿,机械背诵与操练,而应该采用设置现实问题情境,有意义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来引发学习者的兴趣。本节课采用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观察发现,师生互动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会主动探究,主动总结,主动提高,突出学生是学习主体,他们在感知识知识的过程中无疑提高了探索、发现、实践、总结的能力。

3、教学手段

我所采用的教学手段是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过程分析

活动1情景引入

教师提出问题,下列分数是否相等?可以进行变形的依据是什么?需要注意的是什么?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你能猜想出分式有什么性质吗?学生思考、交流,回答问题。在活动中教师要关注:(1)学生对学过的知识是否掌握得较好;

(2)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索是否有深厚的兴趣。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例子,引导学生回忆分数的基本性质,再用类比的方法得出分式的基本性质。这样安排,首先激活了学生原有的知识,为学习分式的基本性质做好铺垫。体现了学生的学习是在原有知识上自我生成的过程。

活动2 新知探究

教师提出问题:如何用语言和式子表示分式的基本性质?学生独立思考、分组讨论、全班交流。在活动中教师要关注:(1)能否用数学语言表述新知识;

(2)学生对“性质”的运用注意事项是否理解。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用语言和式子表示分式的基本性质,体现了学生的学习是在原有知识上自我生成的过程。这样安排,学生的知识不是从老师那里直接复制或灌输到头脑中来的,而是让学生自己去类比发现、过程让学生自己去感受、结论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实现了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新知的目的。

活动3 问题解决

教师提出问题进行分式变形。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然后分小组讨论。教师参与并指导学生的数学活动,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实践,灵活运用分式基本性质进行分式的恒等变形。在活动中教师要关注:(1)学生能否紧扣“性质”进行分析思考;(2)学生能否逐步领会分式的恒等变形依据。(3)学生是否能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

设计意图:教材例2是分式基本性质的运用,让学生研究每一题的特点,紧扣“性质”进行分析,以期达到理解并掌握性质的目的。

活动4 巩固练习

教师出示问题训练单。学生先独立思考完成,并安排三名同学板演。教师巡视,注意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在活动中教师要关注:(1)大部分学生能否准确、熟练完成任务;(2)学生能否用数学语言表述发现的规律;

(3)学生在运算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是否积极。

设计意图:通过思考问题,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的参与到对数学问题的讨论中来,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善于理解他人的见解,在交流中获益。第二个问题实际上指明了分式的变号法则。这一法则在分式变形中经常用到,学生对此又极易出现错误,所以要予以足够重视,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活动5 课堂小结

学生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下整理知识、理顺思维。在活动中教师要关注:(1)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否理解;(2)学生能否从获取新知的过程中领悟到其中的数学方法。

设计意图:学生对学习情况进行反思,主要包括: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反思;对学习活动涉及的思想方法进行反思;对解题思路、过程和语言表述进行反思;等等。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失败的感受,积累学习经验。

活动6布置作业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对所学内容进一步系统化,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合理,更完善。


相关内容

  • 分式的基本性质(徐渊楫)
  • 课题:分式的基本性质 教材:浙江版七年级下册 授课教师:徐渊楫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 让学生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及其内涵要点: 2. 让学生灵活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分式的恒等变形: 3. 让学生了解类比.归纳.分类等思维方法; 过程性目标: 4. 让学生体会学习分式基本性质的必要性及其意 ...

  • 分式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 分式的基本性质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想 通过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及分数的约分.通分,推测出分式的基本性质.约分和通分,通过例题.练习来巩固这些知识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总结分式的基本性质: 2.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对分式进行"等值"变形: 3.说出分式通分.约分的步骤和依据 ...

  • 数学:9.1[分式及其基本性质]教案(沪科版七年级下)
  • 9.1分式及其基本性质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分式的意义,会求使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2.使学生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并能用它将分式变形.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分式的意义及其基本性质. 难点:分式的变号法则. 三.教学过程 引言:我们已经学过了整式,知道可用整式表示某些数量关系:学习了整式四则 ...

  • 15.1.2分式的基本性质第一课时说课稿
  • 15.1.2<分式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辽河垦区种羊场中学 王恩雷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五章 <等腰三角形>的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反思与评价八个方面,对我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教材分 ...

  • 分式的基本性质教案
  • 17.1 <分式的基本性质>教案 镇金初中:陈光学 教学设想:本节知识是本单元的基础,可以结合整式和分数的特点来安排教学. 教学时运用观察和类比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突破:分式是分数的代数化,因此在教学中应用观察和类比来学习,有助于 提高教学效果: ...

  • 15.1.2[分式的基本性质]教案
  • 学科:数学 课 题 授课教师:张辉贤 年级:八 总第 课时 课时 15.1.2: <分式的基本性质>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 2.会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变形.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情感价值观 利用分式与分数有许多类似之处,从分数入手,研究出 分式的基本性质,同时还要讲清 ...

  • 分式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 分式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一: 本节课的内容有三点:分式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总的来说分式的基本性质比较简单.因为分式的基本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一样,一理通,百理通.约分和通分都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做的.但是在实际计算中,分式的约分和通分比分数要复杂,这是因为在这之前需要先对分子分母进行因式分解,再 ...

  • 15.1.2分式的基本性质导学案
  • 15.1.2分式的基本性质(一)导学案 $15.1.2分式的基本性质(一)导学案 $15.1.2分式的基本性质(一)导学案 $15.1.2分式的基本性质(一)导学案 1. 填空: ()6a 3b 23a 32x 2 (1) 2= (2) = x +38b 3x +3x ()b +1x 2-y 2x ...

  • 知识结构图
  • 八年级数学青岛版上册知识框图 全等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怎样判定三角形全等:SAS ASA AAS SSS 尺规作图 图形的轴对称 图形的轴对称 轴对称的概念 两个图形关于直线成轴对称 成轴对称的图形的性质: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轴对称的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