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班三2-勤奋好学的王冕

寒假三年级阅读训练2

(一) 勤奋好学的王冕

王冕是元代的画家和诗人,他的家乡在今天浙江的诸暨。

王冕七八岁的时候,父亲叫他去放牛。路过学堂,琅琅的读书声一下子把他吸引住了,他悄悄地跑了过去,躲在窗外听学生们读书,并把听到的内容都默默地记在心里。天黑了,王冕这才想起该回家了,可一看,牛却不知哪里去了。

王冕提心吊胆地回到家里,父亲一看儿子丢了牛,暴跳如雷,拿起棍子就打。可过了几天,王冕禁不住学堂的诱惑,又偷偷地溜了进去,把放牛的事儿又给忘了。看到儿子这么迷恋读书,心地善良的母亲说:“这孩子对读书痴迷到这种地步,就随他去吧。”

这以后,王冕就来到一个庙里安下身来。每天夜里,他都偷偷地溜进佛殿,坐在佛像的膝盖上,就着昏暗的长明灯,读书直到天亮。佛殿供奉着许多泥塑的佛像,在昏暗的灯光下,显得格外狰狞可怕。可王冕对这一切就像没有看见一样,仍然专心致志地读书。

后来,安阳有一个叫韩姓的学者,听到王冕专心读书的事,感到非常惊奇,便收他为学生。几年后,王冕终于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人。

1、 找出下面两个词在文中正确的解释,在括号里打“√”。

① 琅琅 A、金石等撞击时发出的声音。(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响亮的读书声。(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② 诱惑 A、吸引,招引。(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使用手段,使人认识模糊做坏事。(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王冕夜里独自坐在佛像膝盖上读书,为什么不害怕那许多面目狰狞的塑像?(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① 王冕知道那些是泥塑的,认为不值得害怕。 ② 昏暗的灯光下,王冕看不见那些面目狰狞的塑像。 ③ 王冕整个身心都沉浸在读书之中,对其他的东西熟视无睹。 3、文章是通过哪件事来说明王冕勤奋好学的? 4、王冕勤奋好学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请写出来。

1

(二)犹太人的家教

古往今来,全世界的人都一致公认犹太人最聪明,最富有智慧。历史上很多伟人例如爱因斯坦、卓别林等都是犹太人。那么,犹太人的聪明是否和他们的家教有关呢?

在每一个犹太人的家庭,当小孩稍微懂事时,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上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小孩则去吻《圣经》上的蜂蜜。这种仪式的用意不言而喻,意在告诉孩子:书是甜的。

古代犹太人的墓园常常放着书本,( )犹太人相信“夜深人静时,死者会出来看书”。他们认为生命有结束的时候,求知( )永无止境。

是的,永远属于你自己的将是你的头脑。没有智慧的头脑,就像没有蜡烛的灯笼。有智慧的大脑将成为你身体中最迷人的地方!

1、文中括号内填入关联词恰当的一项是( )。

A. 因为 仍 B. 所以 却 C. 因为 却 D. 所以 仍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从古到今。 ( ) ②大家一致认为。 ( ) ③不用说什么就能明白。 ( ) ④永远没有尽头。 ( ) 3、犹太人为什么在书上涂蜂蜜?

4、犹太人对书有哪些特殊的传统习俗?

5、你是怎样看待书的?

(三)坚持写作一丝不苟

俄国作家果戈理总是天刚亮就起床,稍稍活动一下,就开始一天的工作。 一次,一个朋友问他:“您天天都写吗?” 他肯定地说:“必须每天写作。”

“如果有一天没有写呢?怎么办?”朋友问。

“没关系。拿起笔来写:今天不知因为什么我没写。今天不知因为什么我没写。把这句话一遍又一遍写下去,直到写厌烦了,你就要写作了。”

2

果戈理不但坚持天天写作,而且对自己的作品要求是十分严格的。

按照往常的惯例,他每写完一篇作品,总要请别人提意见,然后再反复修改。这一次,他请来了颇有名望的作家茹科夫斯基。

在午饭之后,正是令人昏昏欲睡的时候。果戈理捧着剧本,一字一字地朗读起来。茹科夫斯基十分疲倦,听着听着,渐渐睡着了。

茹科夫斯基一觉醒来,觉得有些难为情。可果戈理对他说:“我曾请求你对我的著作加以批评。你睡觉就是给它的最好批评了。”

说着,果戈理(豪 毫)不犹豫地马上把自己的手(稿 搞)扔进了火炉里。那熊熊燃烧的闪亮的火光,照着他的(坚 艰)毅的面庞。 1、画去最后一自然段括号里不恰当的字。 2、比一比,再组词。

复( ) 惯( ) 坚( ) 刚( ) 夏( ) 贯( ) 艰( ) 钢( ) 3、写出下面多音字的拼音并组词。

/( )( ) /( )( ) 觉 没

\( )( ) \( )( ) 4、联系短文内容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肯定( ) 疲倦( ) 批评( ) 5、写出与“有名望”意思相近的词语。

6、找出文中起“桥梁作用”(承上启下)的句子,把它认真抄在下面的横线上。 7、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两个词语的意思。 一丝不苟: 毫不犹豫:

8、“你睡觉就是给它的最好批评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9、文章所写的那件事给你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3

古诗文诵读

有约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三衢道中 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赏析:第一首写家家(与处处同意)下雨,第二首说天天晴天,第三首又说一会下雨一会晴天。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大家看看诗歌内容就知道了。

第一首是与人有约,但客人没来,那时通信工具不发达,没来的原因不清楚,于是诗人就觉得也许是下雨造成的,心里自然有些埋怨天气;第二首,是和友人一起在山里游玩,碰到难得的好天气,心情愉快,自然满眼阳光;第三首诗写与朋友在花园饮酒,晴有晴的味道,雨有雨的乐趣,所以也就巴不得时阴时晴。

三首诗,与其说是当时自然气象的写实,不如说是诗人心情的写照。

景物描写具有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比如,秋风落叶、大雁南飞的景物描写,一般用在思乡、分手的时候;草长莺飞、杂花生树,可以衬托愉快的心情,而枯藤、老树、昏鸦就不能表达这种意思。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扶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李叔同的这首歌词,就是选择了些眼前景物,即使不看题目,也可以读出难舍难分的离别心情。

夏日 戴复古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阴晴。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4

寒假三年级阅读训练2

(一) 勤奋好学的王冕

王冕是元代的画家和诗人,他的家乡在今天浙江的诸暨。

王冕七八岁的时候,父亲叫他去放牛。路过学堂,琅琅的读书声一下子把他吸引住了,他悄悄地跑了过去,躲在窗外听学生们读书,并把听到的内容都默默地记在心里。天黑了,王冕这才想起该回家了,可一看,牛却不知哪里去了。

王冕提心吊胆地回到家里,父亲一看儿子丢了牛,暴跳如雷,拿起棍子就打。可过了几天,王冕禁不住学堂的诱惑,又偷偷地溜了进去,把放牛的事儿又给忘了。看到儿子这么迷恋读书,心地善良的母亲说:“这孩子对读书痴迷到这种地步,就随他去吧。”

这以后,王冕就来到一个庙里安下身来。每天夜里,他都偷偷地溜进佛殿,坐在佛像的膝盖上,就着昏暗的长明灯,读书直到天亮。佛殿供奉着许多泥塑的佛像,在昏暗的灯光下,显得格外狰狞可怕。可王冕对这一切就像没有看见一样,仍然专心致志地读书。

后来,安阳有一个叫韩姓的学者,听到王冕专心读书的事,感到非常惊奇,便收他为学生。几年后,王冕终于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人。

1、 找出下面两个词在文中正确的解释,在括号里打“√”。

① 琅琅 A、金石等撞击时发出的声音。(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响亮的读书声。(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② 诱惑 A、吸引,招引。(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使用手段,使人认识模糊做坏事。(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王冕夜里独自坐在佛像膝盖上读书,为什么不害怕那许多面目狰狞的塑像?(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① 王冕知道那些是泥塑的,认为不值得害怕。 ② 昏暗的灯光下,王冕看不见那些面目狰狞的塑像。 ③ 王冕整个身心都沉浸在读书之中,对其他的东西熟视无睹。 3、文章是通过哪件事来说明王冕勤奋好学的? 4、王冕勤奋好学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请写出来。

1

(二)犹太人的家教

古往今来,全世界的人都一致公认犹太人最聪明,最富有智慧。历史上很多伟人例如爱因斯坦、卓别林等都是犹太人。那么,犹太人的聪明是否和他们的家教有关呢?

在每一个犹太人的家庭,当小孩稍微懂事时,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上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小孩则去吻《圣经》上的蜂蜜。这种仪式的用意不言而喻,意在告诉孩子:书是甜的。

古代犹太人的墓园常常放着书本,( )犹太人相信“夜深人静时,死者会出来看书”。他们认为生命有结束的时候,求知( )永无止境。

是的,永远属于你自己的将是你的头脑。没有智慧的头脑,就像没有蜡烛的灯笼。有智慧的大脑将成为你身体中最迷人的地方!

1、文中括号内填入关联词恰当的一项是( )。

A. 因为 仍 B. 所以 却 C. 因为 却 D. 所以 仍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从古到今。 ( ) ②大家一致认为。 ( ) ③不用说什么就能明白。 ( ) ④永远没有尽头。 ( ) 3、犹太人为什么在书上涂蜂蜜?

4、犹太人对书有哪些特殊的传统习俗?

5、你是怎样看待书的?

(三)坚持写作一丝不苟

俄国作家果戈理总是天刚亮就起床,稍稍活动一下,就开始一天的工作。 一次,一个朋友问他:“您天天都写吗?” 他肯定地说:“必须每天写作。”

“如果有一天没有写呢?怎么办?”朋友问。

“没关系。拿起笔来写:今天不知因为什么我没写。今天不知因为什么我没写。把这句话一遍又一遍写下去,直到写厌烦了,你就要写作了。”

2

果戈理不但坚持天天写作,而且对自己的作品要求是十分严格的。

按照往常的惯例,他每写完一篇作品,总要请别人提意见,然后再反复修改。这一次,他请来了颇有名望的作家茹科夫斯基。

在午饭之后,正是令人昏昏欲睡的时候。果戈理捧着剧本,一字一字地朗读起来。茹科夫斯基十分疲倦,听着听着,渐渐睡着了。

茹科夫斯基一觉醒来,觉得有些难为情。可果戈理对他说:“我曾请求你对我的著作加以批评。你睡觉就是给它的最好批评了。”

说着,果戈理(豪 毫)不犹豫地马上把自己的手(稿 搞)扔进了火炉里。那熊熊燃烧的闪亮的火光,照着他的(坚 艰)毅的面庞。 1、画去最后一自然段括号里不恰当的字。 2、比一比,再组词。

复( ) 惯( ) 坚( ) 刚( ) 夏( ) 贯( ) 艰( ) 钢( ) 3、写出下面多音字的拼音并组词。

/( )( ) /( )( ) 觉 没

\( )( ) \( )( ) 4、联系短文内容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肯定( ) 疲倦( ) 批评( ) 5、写出与“有名望”意思相近的词语。

6、找出文中起“桥梁作用”(承上启下)的句子,把它认真抄在下面的横线上。 7、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两个词语的意思。 一丝不苟: 毫不犹豫:

8、“你睡觉就是给它的最好批评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9、文章所写的那件事给你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3

古诗文诵读

有约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三衢道中 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赏析:第一首写家家(与处处同意)下雨,第二首说天天晴天,第三首又说一会下雨一会晴天。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大家看看诗歌内容就知道了。

第一首是与人有约,但客人没来,那时通信工具不发达,没来的原因不清楚,于是诗人就觉得也许是下雨造成的,心里自然有些埋怨天气;第二首,是和友人一起在山里游玩,碰到难得的好天气,心情愉快,自然满眼阳光;第三首诗写与朋友在花园饮酒,晴有晴的味道,雨有雨的乐趣,所以也就巴不得时阴时晴。

三首诗,与其说是当时自然气象的写实,不如说是诗人心情的写照。

景物描写具有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比如,秋风落叶、大雁南飞的景物描写,一般用在思乡、分手的时候;草长莺飞、杂花生树,可以衬托愉快的心情,而枯藤、老树、昏鸦就不能表达这种意思。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扶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李叔同的这首歌词,就是选择了些眼前景物,即使不看题目,也可以读出难舍难分的离别心情。

夏日 戴复古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阴晴。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4


相关内容

  • 少年王冕教案.doc1
  •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王冕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以和孝敬母亲的美好品德. 3.通过品读自悟重点词句,学习王冕身上的优良品质. 教学准备: 教学重点:感受少年王冕孝敬母亲.勤奋好学.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

  • 少年王冕课堂实录
  • <少年王冕>课堂实录 一.齐读课题 1.师:少年是一段好时光,作者抓住了王冕的哪些年龄段的生活来写的? 生:七岁十岁十三四岁十七八岁 2.师:课文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 作者按时间顺序选取了少年王冕的几个生活片断,告诉我们王冕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热爱母亲 勤奋刻苦 善解人意的人 „„ 3 ...

  • 少年王冕教学实录
  • <少年王冕>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 板书课题,提醒"冕"字的书写(4分)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4课,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告诉老师"冕"字上面你写的什么? 生1:写的"日". 生2:我写的"曰&qu ...

  • 少年王冕教学反思
  • 篇一:少年王冕教学反思 <少 年王冕>教学反思 灵岩小学 戴秀琴 拓展练习设计理念 基于: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得法于课内,得益于 课外,作业的设计将课堂延伸到课外,在活动中学生进一步应用语言,内化语言,形成良好 的语感. 本节课如果让学生 读得再多一点 ...

  • [少年王冕](第二课时)教学案
  • 少年王冕(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王冕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以及孝敬母亲的美好品德.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已经知道,王冕是元代有名的画家,诗人.这节课,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走进少年王冕的世界,深入地体会课文语言文字 ...

  • 在文字中散步
  • 语文课堂阅读,应该具有怎样的精神气质? 尼采在<朝霞>前言中说:"语文学是一门让人尊敬的艺术,要求其崇拜者最重要的是:走到一边,闲下来,静下来和慢下来."安静的氛围,从容的姿态,踏实的行程,让我们能来到"语言本质深处交谈".让阅读慢下来,过具有咀嚼 ...

  •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二
  • (一)王冕僧寺夜读<宋学士文集> [原文]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tà]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hé]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

  • 王冕学画教学反思
  • 本文记叙的是元代著名画家王冕童年时学画的故事.课文写了王冕刻苦学画的故事.第一节写王冕家境贫穷,第二节写王冕见雨后荷花美丽动人,渴望能用画笔画下来, 第三节写王冕"不灰心,天天画"终于成功.文中的语句较为浅显,但对其的理解却不能流于表面,需深入理解. 本文的生字集中分布在第1.2 ...

  • 少年王冕的读后感
  • <少年王冕>读后感 杨迤丹 今天,我学习了<少年王冕>这篇课文,文章里的主人公"王冕"深深震撼了我的心灵. 王冕七岁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靠帮人做针线活供他读书.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他长到十岁.十岁,本该是一个有长辈疼,有父母爱的年龄.可王冕呢?小小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