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蛔虫病](游雷宇)

预防蛔虫病

重庆市渝北实验小学 游雷宇

教学内容:

重大版小学《健康教育》三年级第2课《预防蛔虫和蛲虫病》第一课时《预防蛔虫病》。

教材分析:

蛔虫病是儿童期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蛔虫的繁殖力强,蛔虫卵对外环境的抵抗力强,尤其是在5-9岁儿童中感染率最高。三年级的学生正是八、九岁的年纪,活泼好动,对卫生习惯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大部分学生的卫生意识比较薄弱。因此,对他们开展预防蛔虫病的卫生习惯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而本课教材安排了两种肠道寄生虫——蛔虫和蛲虫病的预防。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心理水平和认知水平,只有让学生在充分了解了蛔虫的感染途径和预防办法后,才有利于完成其它肠道寄生虫的教学。因此,将本课教材设计为两个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

认知:1.认识蛔虫病,知道蛔虫病的一般症状和应对措施。

2.知道蛔虫是如何进入人体的,知道从社会到个人在

预防蛔虫病中所采取的措施。

情感:了解蛔虫会给人体带来严重危害,激发学生自觉预

防蛔虫病的情感。

行为:对照预防蛔虫病在个人卫生、饮食卫生方面的行为

要求,进行自我检查,并能在学习后,自觉在生活

中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

1.深刻感受蛔虫有可能会给人体带来严重危害,激发学生自觉预防蛔虫病的情感。

2.强化个人卫生、饮食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难点:

通过蛔虫循环传播图,让学生深刻认识蛔虫病的病因,激起防病意识。

课前准备:

1.备教材:根据教材内容,结合教学设计,通过书籍、网络、咨询重医大病原生物学武卫华教授、采访市儿童医院病案室等多种渠道全面收集蛔虫特性、蛔虫病的危害、蛔虫病的案例、蛔虫病在中国的发展史、蛔虫病的预防等资料。

2.备学情:开展学生卫生习惯问卷调查,了解学生普遍存在的卫生习惯问题,特别是有可能导致蛔虫病的不良卫生习惯是否存在。

3.制作课件,创编《预防蛔虫卫生歌》,并录制音乐。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课

(一)猜字游戏

以“虫”字的演变设计字谜,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引出“虫”这一话题。

(二)出示蛔虫

在师生交流中,出示蛔虫图片,知道这是一种和人类的身体有关系的虫。

二、初步感知蛔虫

(一)认识蛔虫外形

1.学生观看图片,描述蛔虫外形。

2.教师归纳学生描述情况,引导学生感知蛔虫长度。

(二)揭示“肠道寄生虫”和“蛔虫病”

通过学生交流、看图、教师讲授,让学生知道蛔虫寄居在人体的小肠,危害人们的健康,是一种肠道寄生虫,揭示蛔虫病并板书。

三、认识蛔虫病的危害

(一)知道蛔虫病的常见症状

1.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谈一谈患蛔虫病后的症状。

2.看图了解蛔虫病的常见症状。

3.教师介绍出现蛔虫病症状后的应对措施。

(二)了解蛔虫可以引发多种疾病

观看动画,了解蛔虫有钻孔的习性,在人体内四处乱钻会引发多种疾病,初步激发学生自觉预防蛔虫病的情感。

(三)了解严重的蛔虫病会致命

通过一个典型病案,知道严重的蛔虫病会有致命的危险,进一步强化学生提高警惕、自觉采取措施预防蛔虫病的意识。

四、知道怎样预防蛔虫病

(一)知道蛔虫病的病因

学生讨论交流病因,教师相机出示传播图,引导启发学生从形象图画中,了解蛔虫进入人体的过程:人体——蛔虫产卵——粪便——自然环境中——各种物品上——手——口——人体。并引出结论:不良卫生习惯是蛔虫病的最大诱因。

(二)梳理预防办法,建立防虫屏障

小组讨论防虫措施,根据学生交流、回答的情况,教师帮助学生梳理出个人卫生、饮食卫生方面的注意事项。

个人卫生: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换衣、勤洗澡、不吃手指、不咬笔头、不随地大小便。

饮食卫生:餐具清洁、果蔬清洁、不喝生水、不吃蚊叮虫咬食品、不食劣质食物。

(三)制作防蛔小贴士,培养学生卫生习惯

根据学生课前卫生习惯问卷调查的情况,指导学生知道自己在卫生习惯上存在的不足,并针对自己在卫生习惯上存在的不足,制作一份防蛔小贴士。

(四)了解社会预防蛔虫病的措施

1.通过看图、教师讲解,使学生了解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环境卫生,在预防蛔虫病中采取了建化粪池、加强自来水净化等措施

来切断蛔虫传播的中间环节。

2.通过对比1990年和现在的蛔虫感染情况,感受我国人民在防治蛔虫病上取得的巨大成就。

3.引导学生观察蛔虫感染情况柱状图,知道蛔虫病还没有彻底消灭,它还有可能危害我们的健康,预防蛔虫病的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大家从个人卫生、饮食卫生、环境卫生方面去共同努力。

(五)学习儿歌,巩固卫生意识

听、唱“预防蛔虫卫生歌”,强化学生卫生意识,巩固本节课所学预防蛔虫病的卫生要求。

五、拓展延伸

通过看图和听介绍,使学生知道像蛔虫这样的肠道寄生虫还有很多,如蛲虫、钩虫、绦虫等,需要我们继续去了解和预防。

预防蛔虫病

重庆市渝北实验小学 游雷宇

教学内容:

重大版小学《健康教育》三年级第2课《预防蛔虫和蛲虫病》第一课时《预防蛔虫病》。

教材分析:

蛔虫病是儿童期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蛔虫的繁殖力强,蛔虫卵对外环境的抵抗力强,尤其是在5-9岁儿童中感染率最高。三年级的学生正是八、九岁的年纪,活泼好动,对卫生习惯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大部分学生的卫生意识比较薄弱。因此,对他们开展预防蛔虫病的卫生习惯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而本课教材安排了两种肠道寄生虫——蛔虫和蛲虫病的预防。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心理水平和认知水平,只有让学生在充分了解了蛔虫的感染途径和预防办法后,才有利于完成其它肠道寄生虫的教学。因此,将本课教材设计为两个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

认知:1.认识蛔虫病,知道蛔虫病的一般症状和应对措施。

2.知道蛔虫是如何进入人体的,知道从社会到个人在

预防蛔虫病中所采取的措施。

情感:了解蛔虫会给人体带来严重危害,激发学生自觉预

防蛔虫病的情感。

行为:对照预防蛔虫病在个人卫生、饮食卫生方面的行为

要求,进行自我检查,并能在学习后,自觉在生活

中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

1.深刻感受蛔虫有可能会给人体带来严重危害,激发学生自觉预防蛔虫病的情感。

2.强化个人卫生、饮食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难点:

通过蛔虫循环传播图,让学生深刻认识蛔虫病的病因,激起防病意识。

课前准备:

1.备教材:根据教材内容,结合教学设计,通过书籍、网络、咨询重医大病原生物学武卫华教授、采访市儿童医院病案室等多种渠道全面收集蛔虫特性、蛔虫病的危害、蛔虫病的案例、蛔虫病在中国的发展史、蛔虫病的预防等资料。

2.备学情:开展学生卫生习惯问卷调查,了解学生普遍存在的卫生习惯问题,特别是有可能导致蛔虫病的不良卫生习惯是否存在。

3.制作课件,创编《预防蛔虫卫生歌》,并录制音乐。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课

(一)猜字游戏

以“虫”字的演变设计字谜,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引出“虫”这一话题。

(二)出示蛔虫

在师生交流中,出示蛔虫图片,知道这是一种和人类的身体有关系的虫。

二、初步感知蛔虫

(一)认识蛔虫外形

1.学生观看图片,描述蛔虫外形。

2.教师归纳学生描述情况,引导学生感知蛔虫长度。

(二)揭示“肠道寄生虫”和“蛔虫病”

通过学生交流、看图、教师讲授,让学生知道蛔虫寄居在人体的小肠,危害人们的健康,是一种肠道寄生虫,揭示蛔虫病并板书。

三、认识蛔虫病的危害

(一)知道蛔虫病的常见症状

1.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谈一谈患蛔虫病后的症状。

2.看图了解蛔虫病的常见症状。

3.教师介绍出现蛔虫病症状后的应对措施。

(二)了解蛔虫可以引发多种疾病

观看动画,了解蛔虫有钻孔的习性,在人体内四处乱钻会引发多种疾病,初步激发学生自觉预防蛔虫病的情感。

(三)了解严重的蛔虫病会致命

通过一个典型病案,知道严重的蛔虫病会有致命的危险,进一步强化学生提高警惕、自觉采取措施预防蛔虫病的意识。

四、知道怎样预防蛔虫病

(一)知道蛔虫病的病因

学生讨论交流病因,教师相机出示传播图,引导启发学生从形象图画中,了解蛔虫进入人体的过程:人体——蛔虫产卵——粪便——自然环境中——各种物品上——手——口——人体。并引出结论:不良卫生习惯是蛔虫病的最大诱因。

(二)梳理预防办法,建立防虫屏障

小组讨论防虫措施,根据学生交流、回答的情况,教师帮助学生梳理出个人卫生、饮食卫生方面的注意事项。

个人卫生: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换衣、勤洗澡、不吃手指、不咬笔头、不随地大小便。

饮食卫生:餐具清洁、果蔬清洁、不喝生水、不吃蚊叮虫咬食品、不食劣质食物。

(三)制作防蛔小贴士,培养学生卫生习惯

根据学生课前卫生习惯问卷调查的情况,指导学生知道自己在卫生习惯上存在的不足,并针对自己在卫生习惯上存在的不足,制作一份防蛔小贴士。

(四)了解社会预防蛔虫病的措施

1.通过看图、教师讲解,使学生了解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环境卫生,在预防蛔虫病中采取了建化粪池、加强自来水净化等措施

来切断蛔虫传播的中间环节。

2.通过对比1990年和现在的蛔虫感染情况,感受我国人民在防治蛔虫病上取得的巨大成就。

3.引导学生观察蛔虫感染情况柱状图,知道蛔虫病还没有彻底消灭,它还有可能危害我们的健康,预防蛔虫病的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大家从个人卫生、饮食卫生、环境卫生方面去共同努力。

(五)学习儿歌,巩固卫生意识

听、唱“预防蛔虫卫生歌”,强化学生卫生意识,巩固本节课所学预防蛔虫病的卫生要求。

五、拓展延伸

通过看图和听介绍,使学生知道像蛔虫这样的肠道寄生虫还有很多,如蛲虫、钩虫、绦虫等,需要我们继续去了解和预防。


相关内容

  • [血吸虫病防治条例]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 463 号 <血吸虫病防治条例>已经2006年3月22日国务院第12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5月1日起施行. 总 理 温家宝 二○○六年四月一日 血吸虫病防治条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灭血吸虫病,保障人体健康.动物健康和公 ...

  • 预防血吸虫病教案
  • 预防血吸虫病教案 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夹竹园中学 陈道权 一.教学对象:中学生 二.教学内容:健康教育<如何预防血吸虫病>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血吸虫: 2.使学生知道什么是血吸虫病: 3.让学生认识血吸虫病的危害: 4.教育学生怎样预防血吸虫病: 5.引导学生明白自己生活的 ...

  • 5预防血吸虫病
  • 5 预防血吸虫病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血吸虫的大小和形状及其一生的变化. 2.知道什么是血吸虫病,了解血吸虫病对人的危害以及怎样预防这种病.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血吸虫病,了解血吸虫病对人的危害以及怎样预防这种病. 教学难点:了解血吸虫病的危害.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 ...

  • 日本血吸虫病
  • 日本血吸虫病化学治疗进展和预防 07护理5班 664007560 杨学为 摘要:日本血吸虫病多年来一直困扰着许多国家和人民,人们为了治疗血吸虫病也进行了诸多努力,本文主要从化学治疗和预防两方面进行阐述.首先化学治疗的药物分为了锑剂和非锑剂,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对各时间段的药物进行了介绍,并针对吡喹酮的用 ...

  • 2010吸血虫预防知识测试题
  • 2010年血吸虫病防治培训测试题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100分) 1.血吸虫病防治必须坚持"预防为主"方针,依靠群众,落实( )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A.查治病人 B.查灭钉螺 C.查治疾病 2.钉螺色呈褐色或灰褐色,它的形状是( ) A.长≥15毫米, ...

  • 学校流行病常见病预防措施
  • 思源实验初级中学 学 校 常 见 病 . 传 染 病 防 治 知 识 及 措 施 2015年9月4日 学校常见病.传染病防治知识及措施 一. 预防近视眼 凡裸眼视力低于5.0的,一般称为视力低下.近视是指眼睛辨认远方(5米以上)目标的视力低于正常,但视近正常,近视眼是由于眼对光的曲折力同眼轴长度不相 ...

  • 四年级健康教育
  • 四年级健康教育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健康教育是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本学期我们将继续以"健康第一"为宗旨,扎实开展体育卫生健康活动,培养学生的各种有益于自身.社会和全民族健康的行为和习惯,提高卫生科学知识水平,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发育,为学生一生的健康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

  • 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课堂实录
  • 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 课堂实录 课时:1课时 教 学 过 程 导课 师:(示意一位同学朗读课本P67内容,需课前跟这位学生沟通好) 生:(朗读) 师:通过刚才同学的朗读,我们知道健康既指身体上的健康,还包括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我们怎样才能生活得更健康呢?这就是本单元要解决的问题.课前同 ...

  • 动物寄生虫病学_选择题
  • 1 .等孢属球虫成熟卵囊中含有( ). A . 2 个孢子囊,共 8 个子孢子 B . 4 个孢子囊,共 8 个子孢子 C . 4 个孢子囊,共 4 个子孢子 D. 2 个孢子囊,共 2 个子孢子 2 .锥虫是属于( ). A .根足纲 B .鞭毛虫纲 C .纤毛虫纲 D .孢子虫纲 3 .伊氏锥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