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

   明末清初的唐甄,不但是一位先进的思想家,而且是一个成功的实践者。“尧舜之道无他,耕耨是也,桑蚕是也,鸡豚狗彘是也。”(《潜书・宗孟》)他在山西长子县做知县时,就深入民间调查研究,大力动员百姓种桑养蚕致富,还请来“诸乡师(技术员)”,帮助百姓学习掌握种桑养蚕的知识和技术。没有开一个会议,未发一纸文书通告,未做一篇官样文章,却在三旬之间种桑八十万株。唐甄认为,文书通告只是“藉以通语言,备遗忘耳,奚足恃乎”?“然有治不治者,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    好一个“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    唐甄这个“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思想,主要是针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扎实做工作,好做表面文章的官场乱象提出来的,并非一概否定开会发文动员百姓推行政令的作用。他认为,如果有令不行,则“文牍榜谕,充塞衢宇,民若罔闻,吏委如遗”――就是公文告示贴满了大街小巷也是没有任何用处的,不仅老百姓不当回事,而且发文的官府和官员,也会把它当废纸丢掉。    唐甄觉得,公文告示之所以形同废纸,主要是发文机关“始非不厉实也,既则怠,久则忘,本政之地,亦且自废而自掩之”――发文机关开始时并不是不讲究实际,而是文件发过之后便懈怠起来,到后来更是连曾经发布过文件这件事也忘记了。只管发文,不问落实,自然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其结果只能是“百职不修,庶事不举,奸敝日盛,禁例日繁,细事纠纷,要政委弃”(《潜书・下篇上・权实》)。    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达,领导工作内容与唐甄时有很大不同,领导者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事必躬亲。所以在现代社会做领导工作,为了传递信息,推行政令,指导安排工作,开会发文必不可少。但会要开,文要发,关键是抓落实,见成效。倘由此陷入文山会海,则必然会陷入唐甄曾感叹的“以文则不治”的窘况。    然而,现在不少做领导工作的人,对这个简单道理似乎完全不懂得,甚且根本不愿意懂。他们成天忙于开会,习惯并热衷于发文指导工作,老百姓除了在广播里听得到他们的声音,在电视里见得到他们的身影,车间地头难得见他们一面,指望这种作风漂浮的领导做好工作,带领群众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难矣哉!    墨子说:“政者,口言之,身必行之。今子口言之而身不行,是子之身乱也。子不能治子之身,焉能治国政。”(《墨子》卷十二)    在这里,墨子不但提出了与唐甄“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基本类同的主张,而且告诫从政的官员,必须首先克服自身作风飘浮、空口说大话的毛病才能治理好国政。这实在是很重要的治国安邦经验。    “子口言之而身不行,是子之身乱也。子不能治子之身,焉能治国政。”做领导工作的人如果都能明白这个道理并身体力行之,则国之幸矣,民之幸矣!

   明末清初的唐甄,不但是一位先进的思想家,而且是一个成功的实践者。“尧舜之道无他,耕耨是也,桑蚕是也,鸡豚狗彘是也。”(《潜书・宗孟》)他在山西长子县做知县时,就深入民间调查研究,大力动员百姓种桑养蚕致富,还请来“诸乡师(技术员)”,帮助百姓学习掌握种桑养蚕的知识和技术。没有开一个会议,未发一纸文书通告,未做一篇官样文章,却在三旬之间种桑八十万株。唐甄认为,文书通告只是“藉以通语言,备遗忘耳,奚足恃乎”?“然有治不治者,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    好一个“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    唐甄这个“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思想,主要是针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扎实做工作,好做表面文章的官场乱象提出来的,并非一概否定开会发文动员百姓推行政令的作用。他认为,如果有令不行,则“文牍榜谕,充塞衢宇,民若罔闻,吏委如遗”――就是公文告示贴满了大街小巷也是没有任何用处的,不仅老百姓不当回事,而且发文的官府和官员,也会把它当废纸丢掉。    唐甄觉得,公文告示之所以形同废纸,主要是发文机关“始非不厉实也,既则怠,久则忘,本政之地,亦且自废而自掩之”――发文机关开始时并不是不讲究实际,而是文件发过之后便懈怠起来,到后来更是连曾经发布过文件这件事也忘记了。只管发文,不问落实,自然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其结果只能是“百职不修,庶事不举,奸敝日盛,禁例日繁,细事纠纷,要政委弃”(《潜书・下篇上・权实》)。    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达,领导工作内容与唐甄时有很大不同,领导者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事必躬亲。所以在现代社会做领导工作,为了传递信息,推行政令,指导安排工作,开会发文必不可少。但会要开,文要发,关键是抓落实,见成效。倘由此陷入文山会海,则必然会陷入唐甄曾感叹的“以文则不治”的窘况。    然而,现在不少做领导工作的人,对这个简单道理似乎完全不懂得,甚且根本不愿意懂。他们成天忙于开会,习惯并热衷于发文指导工作,老百姓除了在广播里听得到他们的声音,在电视里见得到他们的身影,车间地头难得见他们一面,指望这种作风漂浮的领导做好工作,带领群众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难矣哉!    墨子说:“政者,口言之,身必行之。今子口言之而身不行,是子之身乱也。子不能治子之身,焉能治国政。”(《墨子》卷十二)    在这里,墨子不但提出了与唐甄“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基本类同的主张,而且告诫从政的官员,必须首先克服自身作风飘浮、空口说大话的毛病才能治理好国政。这实在是很重要的治国安邦经验。    “子口言之而身不行,是子之身乱也。子不能治子之身,焉能治国政。”做领导工作的人如果都能明白这个道理并身体力行之,则国之幸矣,民之幸矣!


相关内容

  • 20150731重在"事事有人做"
  • 重在"事事有人做" "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却说不清每天干了什么""明明做了很多,还是受到批评""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为什么提拔时没有我"--经常听到有些干部这样抱怨. 一位领导同志说过这样一句话:要"人人有事做 ...

  • 将改革进行到底读后感
  • 将改革进行到底读后感 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指导,中央电视台承担制作的十集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于7月26日播出完成.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孕育.滋养的国度.翻读她厚重的历史,似乎每一页,都在求索与抗争.奋斗与崛起的交织辉映中坚韧前行,磅礴不息.3 ...

  • 入党思想汇报6--反四风
  • 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全党深入开展,8500多万中共党员迎来一场新的时代大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是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如果"四风"问题蔓延开来又得不到有效遏制,就会像一座无形 ...

  • 从诙谐文看韩愈的"不平则鸣"说
  • 从韩愈的诙谐文看"不平则鸣"说 摘要: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散文创作有着极高的成就.韩愈的散文佳作甚多,在他的众多佳作里面,诙谐文算得上是"异类".之所以说它是异类,是因为它与韩愈以往所写的经世载道,庄重严肃并赖之成名的文章不同,游戏的笔墨,诙谐的风格,让 ...

  • 落实要到位 干部是关键
  • XXX 中心 学 习 心 得 体 会 XXX 2013年1月16日 落实要到位 干部是关键 前几天,我们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的讲话,袁纯清书记和田喜荣书记在武乡县委常委民主生活会的讲话,带给我无比的震撼:"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在思索的同时,也感到了自己身上沉甸甸的责任和压力 ...

  • 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法
  • 侠以武犯禁 古龙辞世已有段时间,其早已"封笔"抑或说"金盆洗手",又兼之其并非是时代先锋鼓手之类,大家虽感念却报道不多,人走茶凉,大体如此.他比不上金庸风光,又是客座教授又是名誉院长的.顺我者昌,这是闲话,不提. 提到古龙,是因为他的作品对众人影响极大,图书馆 ...

  • 中国古代思想史略
  • 中国古代思想史略 盖三郎 一.中国古代社会及其亚细亚的特点. 1."古代"的历史学科上的严格意义:文明确立和国家成立以后的奴隶制社会. 2.中世纪即日耳曼时代. 3.古典的古代:发达的奴隶制,以希腊.罗马.日耳曼为代表,其中惟希腊人发育正常,分期变革的. 4.东方的古代:即亚细亚 ...

  • 中医名言集锦
  • 一.天人合一 1.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汉?张机<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 2.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 3.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 ...

  • 经典的中医临床一句话
  • 经典的中医临床一句话 1) 止咳常用麻黄 (寒热皆可用炙麻黄,热证可配银花.前胡.黄芩.鱼腥草甚至石膏.栀子等) 缩尿益智桑蛸 (个人感觉比金樱子芡实好用,水陆二仙胜在平和) 疏肝莫忘麦芽 (我治疗乳癖习用生麦芽.丝瓜络) 闭经还须归芍 (行气活血当然重要,补血调血是治病求本) 崩漏海蛸茜草 (二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