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摘要: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系统的有序性决定了德育在教育系统工程中必须居于第一位。而且,德育本身也必须讲求系统性,从结构、内容、方法上都应进行变革。
摘要: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系统的有序性决定了德育在教育系统工程中必须居于第一位。而且,德育本身也必须讲求系统性,从结构、内容、方法上都应进行变革。
关键词:德育;教育;系统工程;突破口
一、教育是一个系统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教育的系统性,具体展现在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首先,从教育方针看: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教育与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这个方针,明显显示了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而具有高度的系统性。一方面,要使教育有效地服务于社会主义事业,有机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就必须使教育活动与复杂的社会活动系统相适应,社会功能和活动特征的系统性,必然贯穿和体现在教育内容和教学模式中。另一方面,受教育者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完美的道德素质、适应现代化工作和生活的知识能力结构、健康的体魄、多方面的审美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些,都不是单一的教学内容和教育模式所能造就的,教育的内容和教育的模式就必然是一个活的系统。
从现代教育思想看,学校教育只是基本教育,与一个人“终身受教”和“实践成才”辩证统一,注定了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正如江总书记所指出:“学校接受的还只是基本教育,尽管这个基本教育十分重要,但毕竟不是人生所受教育的全部,做到老学到老,人才的成长最终要在社会的伟大实践和自身的不断努力中来实现。这个观点,要好好地在全社会进行宣传”。这段论述,既高度概括了人才成长的规律,又集中体现了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现代教育思想,更充分表达了党和政府对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发展的殷切期望。以这一精辟论断为指导,占有十分重要的基础地位的学校教育工作,就必须从一个人“终身受教”和“实践成才”的客观要求着眼,全面打好人才成长的基础,造就一个人在未来的社会实践“大课堂”中成为有用之才的种种的基本素质,系统地夯实人才成长的学校教育根基。
无论什么级别和类型的教育,客观上都必然要求有关方面协同进行,这也使得教育不折不扣是一个“系统工程”。众所周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学校教育固然十分重要,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作用,也实在不可低估。仅就学校教育而言,课堂教育固然是中心环节,校内学习环境和文化活动对学生的影响,一点都不能忽视或轻视。正因此,在学校教育中,才一再强调不仅要教书育人,而且要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即使是某一方面的素质教育,也要求有关因素的系统配合。特别是德育方面的教育,缺乏强有力的教育“合力”,是难于奏效的。无怪乎有人感叹:“学校教育十年功,抵不上社会一阵风”。也正因为社会生活和环境(特别是学生个人所处的“小社会”环境)对教育(尤其是德育)工作的影响如此突出,党和政府才一再要求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反复号召全社会各部门和团体都来关心和支持教育;江总书记也在最近的谈话中特别强调“加强综合管理,多管齐下”。
二、教育这个系统的突破口是德育
既然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系统的有序性要求我们首先要考虑把哪一项工作放在第一位。我认为,是德育。
能不能把智育放在第一位?学校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把智育放在第一位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但不能。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学校,我们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共产主义理想教育放在第一位。这一点需要由德育来完成。第二,学校培养的人必须是为人类进步服务的人才,如果凡事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只从个人的角度出发,这样的人不但可能于社会无益,甚至可能有害。
内容摘要:
摘要: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系统的有序性决定了德育在教育系统工程中必须居于第一位。而且,德育本身也必须讲求系统性,从结构、内容、方法上都应进行变革。
摘要: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系统的有序性决定了德育在教育系统工程中必须居于第一位。而且,德育本身也必须讲求系统性,从结构、内容、方法上都应进行变革。
关键词:德育;教育;系统工程;突破口
一、教育是一个系统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教育的系统性,具体展现在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首先,从教育方针看: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教育与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这个方针,明显显示了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而具有高度的系统性。一方面,要使教育有效地服务于社会主义事业,有机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就必须使教育活动与复杂的社会活动系统相适应,社会功能和活动特征的系统性,必然贯穿和体现在教育内容和教学模式中。另一方面,受教育者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完美的道德素质、适应现代化工作和生活的知识能力结构、健康的体魄、多方面的审美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些,都不是单一的教学内容和教育模式所能造就的,教育的内容和教育的模式就必然是一个活的系统。
从现代教育思想看,学校教育只是基本教育,与一个人“终身受教”和“实践成才”辩证统一,注定了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正如江总书记所指出:“学校接受的还只是基本教育,尽管这个基本教育十分重要,但毕竟不是人生所受教育的全部,做到老学到老,人才的成长最终要在社会的伟大实践和自身的不断努力中来实现。这个观点,要好好地在全社会进行宣传”。这段论述,既高度概括了人才成长的规律,又集中体现了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现代教育思想,更充分表达了党和政府对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发展的殷切期望。以这一精辟论断为指导,占有十分重要的基础地位的学校教育工作,就必须从一个人“终身受教”和“实践成才”的客观要求着眼,全面打好人才成长的基础,造就一个人在未来的社会实践“大课堂”中成为有用之才的种种的基本素质,系统地夯实人才成长的学校教育根基。
无论什么级别和类型的教育,客观上都必然要求有关方面协同进行,这也使得教育不折不扣是一个“系统工程”。众所周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学校教育固然十分重要,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作用,也实在不可低估。仅就学校教育而言,课堂教育固然是中心环节,校内学习环境和文化活动对学生的影响,一点都不能忽视或轻视。正因此,在学校教育中,才一再强调不仅要教书育人,而且要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即使是某一方面的素质教育,也要求有关因素的系统配合。特别是德育方面的教育,缺乏强有力的教育“合力”,是难于奏效的。无怪乎有人感叹:“学校教育十年功,抵不上社会一阵风”。也正因为社会生活和环境(特别是学生个人所处的“小社会”环境)对教育(尤其是德育)工作的影响如此突出,党和政府才一再要求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反复号召全社会各部门和团体都来关心和支持教育;江总书记也在最近的谈话中特别强调“加强综合管理,多管齐下”。
二、教育这个系统的突破口是德育
既然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系统的有序性要求我们首先要考虑把哪一项工作放在第一位。我认为,是德育。
能不能把智育放在第一位?学校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把智育放在第一位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但不能。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学校,我们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共产主义理想教育放在第一位。这一点需要由德育来完成。第二,学校培养的人必须是为人类进步服务的人才,如果凡事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只从个人的角度出发,这样的人不但可能于社会无益,甚至可能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