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我们的身体》
教案设计者 樊少飞
学科 科学 年级 三年级 上虞市盖北镇棉粮小学 课题名称 《观察我们的身体》 教材所在页 32—34
教材分析:
本课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活动首先就是从“观察我们的身体”开始的,指导学生观察身体的基本组成,使他们从整体上对人体的构造有个概略的了解。教材的第一段文字是说明观察人体活动的意义。人之所以有很多本领,和我们的身体构造有关。观察活动从两方面进行,一是身体的外部,二是身体的内部,重点是身体的外部。身体外部从“身体分成几部分”“各个部分是怎样的”“身体左右两部分的关系”等几方面进行观察。让学生对人体的结构有初步的了解,并从中发现人体具有一种均衡和对称的结构。教材还安排了两个体验活动:一是只用一只手去捆扎物品;另一个活动是只用一条腿走一段路程。不过为方便在课堂上活动,教学时我改成了让学生进行单手系红领巾的比赛。通过亲身体验让学生知道如果身体构造不均衡、不对称,我们的行动会怎样,从中感受人体这种对称结构的好处,自觉爱护自己的身体。体会到身体有某些方面缺陷的残疾人的种种不方便,知道应该关心他们,帮助他们。 在观察身体内部时,启发学生用看、摸、听各种方法结合进行感知。比如用纸筒去听心跳,通过心跳找到心脏的位置;用看、摸的方法感知皮肤下面是肌肉,肌肉下面是骨,以及骨的大小与数量,血管和神经在哪儿。当然仅凭感知去知道身体内部的结构是不科学的。教材还通过两段学生的对话启发学生,要知道自己观察得对不对可以用查资料的方法来验证。这部分内容,重点是放在启发学生想办法感知,并不在乎学生对身体内部知道多少。学生只要自己动了脑筋,真正去观察就达到了目的。
本课活动重在让学生亲自观察,能够用多种方法观察、体验;训练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去观察;观察中要作记录,并且学习整理和总结观察资料。 学情分析:
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三年级的学生以直接兴趣为主。 在生活中,他们已经观察过自己的身体,但这种观察往往只停留在一些表面现象,需要教师引导向更深层次研究。
2、学习者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知道身体表面各部分的名称,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3、学习者在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已经具备的水平通过前两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观察能力,知道在观察前应先制定计划,会使用简单工具进行测量,用比较的方法了解事物。 教学理念:
针对教材及学生的情况分析,我在教学时着重体现以下教学理念,注重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求知需要有机地整合单元的教学目标,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引领者,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促使他们自觉地建构关于人身体特点的知识,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者和发现者,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有所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初步了解人的身体由头、颈、躯干、四肢几部分组成,左右对称。 ◆初步了解人的身体内部有哪些东西,尝试找找这些东西的位置。
2、 过程与方法
◆有顺序、有目的、有计划、仔细地观察人的身体。
◆运用看、听、摸、测量、比较、体验等多种方法感知人身体的特点。 ◆用文字、图画、表格等自己擅长的方式记录观察结果。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对人体基本组成的观察中,发现人体构造的精巧和谐之美。
◆体验身体残障所带来的不方便,爱护自己的身体,关心和善待身体有残障的人。 ◆乐于与同学交流分享,相互评价观察结果,并能尊重他人的意见,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了解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认识人体的各个部分缺一不可;观察身体内部这是本课一个难点。 教学材料准备:
1、演示材料:人体外形结构分解图、投影仪 2、观察工具:放大镜、皮尺、观察记录单
教学过程:
《观察我们的身体》
教案设计者 樊少飞
学科 科学 年级 三年级 上虞市盖北镇棉粮小学 课题名称 《观察我们的身体》 教材所在页 32—34
教材分析:
本课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活动首先就是从“观察我们的身体”开始的,指导学生观察身体的基本组成,使他们从整体上对人体的构造有个概略的了解。教材的第一段文字是说明观察人体活动的意义。人之所以有很多本领,和我们的身体构造有关。观察活动从两方面进行,一是身体的外部,二是身体的内部,重点是身体的外部。身体外部从“身体分成几部分”“各个部分是怎样的”“身体左右两部分的关系”等几方面进行观察。让学生对人体的结构有初步的了解,并从中发现人体具有一种均衡和对称的结构。教材还安排了两个体验活动:一是只用一只手去捆扎物品;另一个活动是只用一条腿走一段路程。不过为方便在课堂上活动,教学时我改成了让学生进行单手系红领巾的比赛。通过亲身体验让学生知道如果身体构造不均衡、不对称,我们的行动会怎样,从中感受人体这种对称结构的好处,自觉爱护自己的身体。体会到身体有某些方面缺陷的残疾人的种种不方便,知道应该关心他们,帮助他们。 在观察身体内部时,启发学生用看、摸、听各种方法结合进行感知。比如用纸筒去听心跳,通过心跳找到心脏的位置;用看、摸的方法感知皮肤下面是肌肉,肌肉下面是骨,以及骨的大小与数量,血管和神经在哪儿。当然仅凭感知去知道身体内部的结构是不科学的。教材还通过两段学生的对话启发学生,要知道自己观察得对不对可以用查资料的方法来验证。这部分内容,重点是放在启发学生想办法感知,并不在乎学生对身体内部知道多少。学生只要自己动了脑筋,真正去观察就达到了目的。
本课活动重在让学生亲自观察,能够用多种方法观察、体验;训练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去观察;观察中要作记录,并且学习整理和总结观察资料。 学情分析:
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三年级的学生以直接兴趣为主。 在生活中,他们已经观察过自己的身体,但这种观察往往只停留在一些表面现象,需要教师引导向更深层次研究。
2、学习者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知道身体表面各部分的名称,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3、学习者在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已经具备的水平通过前两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观察能力,知道在观察前应先制定计划,会使用简单工具进行测量,用比较的方法了解事物。 教学理念:
针对教材及学生的情况分析,我在教学时着重体现以下教学理念,注重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求知需要有机地整合单元的教学目标,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引领者,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促使他们自觉地建构关于人身体特点的知识,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者和发现者,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有所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初步了解人的身体由头、颈、躯干、四肢几部分组成,左右对称。 ◆初步了解人的身体内部有哪些东西,尝试找找这些东西的位置。
2、 过程与方法
◆有顺序、有目的、有计划、仔细地观察人的身体。
◆运用看、听、摸、测量、比较、体验等多种方法感知人身体的特点。 ◆用文字、图画、表格等自己擅长的方式记录观察结果。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对人体基本组成的观察中,发现人体构造的精巧和谐之美。
◆体验身体残障所带来的不方便,爱护自己的身体,关心和善待身体有残障的人。 ◆乐于与同学交流分享,相互评价观察结果,并能尊重他人的意见,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了解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认识人体的各个部分缺一不可;观察身体内部这是本课一个难点。 教学材料准备:
1、演示材料:人体外形结构分解图、投影仪 2、观察工具:放大镜、皮尺、观察记录单
教学过程: